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借助深层生态学理念推动北京延庆区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相关实践,探索生态涵养区环境建设之道。文章以深层生态学为研究理论出发点,探讨相关定义,并梳理理论发展综述,综合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背景以及京津冀环境发展格局,对延庆区生态职能定位进行阐述。重点以延庆妫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为例,分析问题,并结合深层生态学的“河流静流”理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篇1:

城市既有住区更新的低碳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从城市更新和住区更新的概念、关系和必然性出发,归纳了城市既有住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更新的原则和低碳策略。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既有住区限定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住小区,希望通过对这些住区的现存矛盾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低碳策略,从而达到既有住区更新的目的,同时为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综合改造与整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住区更新;既有住区;低碳策略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住区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占据了城市较大面积的物质空间。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处安身住所,而是更加注重居住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低碳技术开始逐渐深入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我国居住用地的比重占到城市建筑总用地的40%-50%。住区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起提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设计总方针;到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住宅建设达到振兴发展期,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再到当今住区建设已经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更加关注居住品质和住区建设对于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现存的住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建成的既有住区。伴随着新建城市住区得益于合理低碳技术的运用,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大量的城市既有住区由于在规划建设之初缺乏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矛盾越发凸显。因此,运用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必要的环境更新已经成为当前城市住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2 城市更新与住区更新

2.1城市更新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城市的更新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包括推倒重建和对既有现状的保护与修复。我国学者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1980年代初期,在学习西方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陈占祥提出了最初的城市更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新陈代谢”过程1990年代初,吴良镛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的“有机更新”概念,着重强调了城市历史文化在物质环境方面的更新;2000年以来,多名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提出了对于城市更新的不同理解,这其中包括张平宇的“城市再生”,吴晨的“城市复兴”,于今的“城市更新”等。

我国学者对于城市更新的高度关注和城市更新概念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演变,说明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2.2住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区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安身之所、必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和邻里交流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住区的需求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从最初一家多口居住在低矮的一间平房到现在一套住房中可以拥有两三个卧室,伴随这些变化而来的不仅仅是住宅品质的提升,同时还有对于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

上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许多居住小区,虽然相比老旧的平房和棚户区在居住环境上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建筑质量、绿化布置、基础设施配套和住区管理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城市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就成为了城市更新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3城市更新与住区更新的必然性

城市更新起源于欧洲二战后对于不良住区的改造,随后扩展至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改造。城市作为一个大型的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其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形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政府对城市旧区已不适应或阻碍城市发展的地区采取的一种政策性城市改造活动,是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住区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起源,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居住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因此,对于住区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造和更新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

2.4低碳策略作为城市更新与住区更新的必然性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能效、高效益、高效率为主要特征,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低碳建筑和低碳规划设计策略已经成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流理念。

低碳设计策略是指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城市更新和住区更新只有以低碳策略为导向,提倡居民以低碳方式生活,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落实城市的发展定位以达到规划的理想愿景,才能使城市发展中的滞后区域恢复往日的生机活力。

在低碳住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欧洲的设计师处于领先地位,英国的贝丁顿低碳生态村成为了非常优秀的范例。

贝丁顿生态村位于伦敦南部萨顿区贝丁顿地区,是英国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该项目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村中,理念超前且颇具创意,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生态村于2000年动工,2002年建成。

建筑师比尔-邓斯特的设计理念是希望建造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一个“零碳排放”项目,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各种良策。整个小区占地1.65hm2,共有99套住宅,1405m2的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村中居民在伦敦上班,每天步行8分钟到火车站,乘坐火车往返于生态村和伦敦市中心之间,而非开车上班造成废气排放。

此外,瑞典的哈马碧住区、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住区都是低碳策略运用到住区设计和更新过程中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典范。

3 城市既有住区的普遍矛盾

城市既有住区的概念是相对于新建住区而言的,是指城市中已经建成的住区。大部分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住小区至今已经使用了数十年,而我国居住建筑使用年限规定为70年,意味着这些居住小区还需要使用相当长时间,但这些住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3.1住区交通混乱

3.1.1停车位不足

现代城市私家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几乎所有城市既有住区在设计之初的停车位都存在严重不足。因此住区内存在大量的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住区内的交通顺畅。

3.1.2道路老化

部分既有住区采用的水泥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大量路面老化和破损问题,影响机动车通行,给住区内部交通带来极大不便。此外,部分小区道路设计宽度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

3.1.3公共交通缺失

部分面积较大的既有住区,住区内部完全依靠私家车通勤和步行,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合肥琥珀山庄住区,占地面积超过50hm2,内部为开放式组团,部分住区道路级别与城市支路相当。但住区内部却没有任何公共交通,住区内居民乘坐公交最远步行途径超过1000m,极大地增加了居民出行的时间和私家车的使用频率。

3.2住宅建筑老旧、技术落后

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居住小区,大部分居住建筑为多层砖混结构,所使用的建筑工艺较为传统。如今存在大量建筑外饰面脱落风化,楼道内墙面楼梯扶手脱落,公共照明不足,楼板墙体渗漏,下水管道破损堵塞等一系列问题。

3.3住区基础设施落后老化

由于建造年代参差不齐,大部分既有住区内基础设施陈旧,仍停留在建造时期的水平,有些基础设施还存在大范围的老化破损,主要表现为住区内部道路路灯损毁,缺乏夜间公共照明;住区道路雨水污水管道不畅,小区路面积水严重。

3.4住区环境混乱

由于疏于管理,许多既有住区环境质量差,存在各种问题。如绿化被蚕食,绿地被侵占;未经规划部门许可,在小区道路两旁乱搭亭棚,破院墙开门,擅自改建加建,修筑违章建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住区环境卫生质量;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等。

3.5住区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缺失

部分具有住区在建设之初,仅仅为了解决居民住房的困难,满足居民基本居住场所需求,规划方案较为简单粗糙。大部分的既有住区功能过于单一,仅仅由住宅建筑构成,即使一些面积较大的既有住区,也存在配套商业业态单一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缺少配套公建或原院配套公建被挪作他用、严重缺乏居民活动场所、环卫设备过于老旧或配置过少等一系列问题。

3.6住区管理模式的不健全

一些面积较小的城市既有住区由于分布比较分散,权属问题存在纠纷,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小区没有门卫或传达室,任何人可以自由出入,导致车辆失窃和刑事案件频繁发生。

一些面积较大的城市既有住区往往采用开放式组团布局,小区不封闭,内部有城市支路通过,对于出入住区的车辆和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收入居民逐渐搬离老住区,导致就住区内房屋出租率普遍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比例增加,提高了住区管理的难度。

4 既有住区更新的基本原则

4.1整体性原则

在既有住区更新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住区所在地区及周边城市机理的相对完整,从而确保城市整体的协调与统一。始终将既有住区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关注既有住区的居住空间、社会结构、居民生活、邻里交流和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更新需求。

4.2系统性原则

对于既有住区的更新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手段,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表面矛盾,而应当通过全面分析和调研,提出将技术、政策、目标融为一体的更新系统和更新方法。

4.3阶段性原则

既有住区的现状复杂,矛盾深入。应当在全面深入研究既有住区各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合理的内容,更新不合理的内容,延续和借鉴以往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和方法,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实施更新。

4.4因地制宜原则

既有住区的更新必须以住区现状为基础,以解决住区现有普遍矛盾为基本目标,切忌生搬硬套现有的经验,而应该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住区更新。

4.5可持续性原则

既有住区更新的最低目标是解决住区现有普遍矛盾,最高目标是通过更新使得住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因此既有住区更新必须满足可持续性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既有住区现状矛盾,通过可持续的更行策略,在解决现有矛盾的同时规避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5 既有住区环境更新的低碳策略

5.1公交优先策略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应当减少出行需求和出行距离、鼓励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出行、提倡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限制城市居民私家车保有量过快增长。

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既有住区,应当充分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将公交站点合理均匀布设在住区附近。对于内部为开放式组团布局的住区,可以根据需求,在不干扰居民日常生活和居住安全的前提下,将城市公共交通引入部分住区道路,增强公共交通使用的便捷性,减少居民使用公交出行的步行距离,从而提高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频率,避免不必要情况下的私家车出行带来的能源损耗。

对于处在轨道交通沿线的既有住区,应该通过分析居民上下班高峰出行走向,在住区不同出入口方向增设专用地下人行通道与轨道交通站点无缝对接。专用人行通道的出入口可以考虑与现有的住区绿化活动空间相结合,或在出入口增加必要的广场空间以缓解高峰客流的拥堵。

5.2功能叠加策略

单一功能地块尺度巨大是造成居民长距离出行、钟摆式通勤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大部分的既有住区普遍存在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有些甚至仅仅由住宅建筑构成整个住区,缺乏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

为了减少居民出行次数,方便住户在住区内实现日常生活的需求,在住区更新过程中应当考虑采用功能叠加策略。通过分析住区的现有功能,了解居民的迫切需求,在住区内或住区周边叠加停车、商业、休闲交往等多种功能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功能叠加策略应当依据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住区叠加不同的功能空间,切忌片面的求多、求全,导致叠加了不必要的功能空间所造成的土地浪费。

5.3低碳新技术与绿色建筑策略

低碳新技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步推广开未,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当今建筑的新趋势就是节能减排,提倡“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既有住区的更新过程因为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在运用低碳新技术与绿色建筑策略方面和新建小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仍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低碳新技术使既有住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3.1采用节能材料

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是建材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陶瓷材料,新型化学建材,装饰装修材料,各种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等。

既有住区更新中,可以采用原有建筑外墙添加保温外饰面,屋顶增加保温隔热层,统一更换中空保温隔热玻璃等方式实现住宅建筑的基恩人能够减排。(图1)

5.3.2太阳能一体化

太阳能一体化是指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式。我国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在住宅建筑上安装的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

既有住区中的太阳能利用多是各家各户自行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缺点在于未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造成建筑表面和屋顶的混乱、擅自不合理安装造成建筑结构损害和荷载增加等。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结合形式有以下几种(图3):

(1)屋顶型

①屋顶架空构架式:将构架和太阳能热水器结合,满足形式的需要,而且具有实用功能,做到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②屋顶结合式: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与屋顶的结合,替代建筑的保温层和隔热层,减少屋面自重,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2)墙面型

实质是将平板集热器作为立面墙体的一部分。建筑物南面墙往往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当阳光入射墙面,有效光能入射至光热转化层,在光热转化层内转化为热。但是竖直的墙面与太阳光入射光线成一定角度,所以利用率也相对较低。

(3)其他型

①阳台构架式:集热器安装在建筑南向阳台的做法。

②遮阳板式:集热器与遮阳蓬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热水的同时起到遮阳作用,有效利用了空间。

既有住区根据自身现状,选用合理的太阳能一体化形式进行整体更新,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为建筑保温节能提供解决方式。

5.3.3中水利用

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中水利用可以广泛应用在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

中水利用规模灵活,可以再既有住区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图4)

5.3.4地源热泵的利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图5)

地源热泵具有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机多用、应用广泛、动运行、环境污染、护费用低、用寿命长、节省空间等优点。在既有住区更新中合理使用地缘热泵可以有效减少居民夏季使用空调和冬季采暖的能源消耗,能够节约70%以上的电力消耗,从而大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5.4绿色生态策略

绿地与景观环境是一个住区的点睛之笔,一个好的住区必定拥有良好的室外环境。因此,在既有住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绿色生态策略。绿色生态策略的运用应当是有主有次,突出重点。

5.4.1绿色生态策略的原则

(1)创建植物群落

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运用绿化景观构建人工植物生态群落。

(2)保护自然

充分利用住区中现有的有利自然生态因素,形成住区环境景观特色,丰富住区开放空间。

(3)利用多种元素

在运用绿色植物的同时,适当布置建筑小品或引入水体,丰富绿地景观,为居民提供休息、观赏、游憩的场所。

(4)尺度适宜

绿化景观的布置应与环境的空间尺度、居住的功能相适应。

5.4.2绿色生态策略的要点

(1)道路景观设计

改造行道树体系,增加行道树树种,补齐地被,形成完整而层次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

(2)景观植物配置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在既有住区内才有“见缝插绿”的方式增加住区内绿化植被。乔木、灌木、地被要搭配得当,对于冠型巨大的乔木要进行合理修剪。

(3)水体设计

利用原有水体或低洼地势,适当引入水体丰富绿化景观空间。可将生态蓄水系统和中水处理利用系统与水体设计相结合,通过地面蓄水和屋面蓄水,将回收的中水经过处理用于景观用水、园林灌溉、道路清洁等。

5.5管理模式强化

既有住区应当强化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对既有住区的内部交通进行限制,避免大量过境外来车辆对住区环境产生干扰。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护住区内绿化景观和活动场地不受破坏和侵占。住区还应加强对于宣传活动,可通过编写相关知识读本,介绍低碳的知识,列出居民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6 结语

城市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程,同时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限制因素。只有通过全面分析不同既有住区的现状问题和突出矛盾,在住区更新的原则引导之下,找到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才能使得既有住区的更新能够持续、平稳、健康的推行下去,才能将矛盾重重的城市既有住区转变成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理想居住场所。

(图片来源:互联网)

作者:袁欣 徐桂 李吴

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篇2:

深层生态学对北京延庆生态涵养区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启示

摘要:借助深层生态学理念推动北京延庆区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相关实践,探索生态涵养区环境建设之道。文章以深层生态学为研究理论出发点,探讨相关定义,并梳理理论发展综述,综合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背景以及京津冀环境发展格局,对延庆区生态职能定位进行阐述。重点以延庆妫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为例,分析问题,并结合深层生态学的“河流静流”理念。提出该区域内生态涵养及景观设计保护应遵循的相关实践原则。深层生态学对于北京延庆生态涵养区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 延庆 生态涵养区 景观设计与保护 妫水河

一、解题与综述

(一)“深浅”之辩——采层生态学定义

深层生态学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哲学思想、生态伦理观和生态重要流派之一,其“深层”是相较于浅层生态学而言。现代生态学无论“深”、“浅”,都主张保护自然与环境,但在最终目标与方法上却分道扬镳。

浅层意义上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的利益高于自然生态,对自然和生态的改造应满足于人的长远需求,人是自然生态的管理者。而生态先驱蕾切尔.卡迅则提出“‘控制自然’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深层生态学将人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通过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而试图建立一种平等平衡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哲学。20世纪中叶是西方生态学和世界环境保护运动激荡的时期之一,1962年蕾切尔.卡迅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在当时引起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一场大讨论,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而深层生态学无疑是以后者为理论旗帜的。深层生态学反对西方传统哲学中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论,将人的利益纳入环境整体利益之中,对待自然环境最少破坏,最小干预。

(二)深层生态学研究发展综述

对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西方以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为早期开创者和代表。北欧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在欧洲而言无疑是优异的,但其“生态智慧T”的思想形成与其在美国加州的访问求学经历有关,彼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问题大辩论时期,各方争辩使他对环境伦理也做出了深刻反思,在理论体系上,奈斯深受罗斯.斯宾诺莎的生态观以及甘地思想的影响。深层生态学在挪威开花结果,也得益于北欧地区国家与人民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相对淡然。奈斯之外,海德格尔的晚期思想及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整体主义环境观都与深层生态学有所渊源。

中国对环境哲学思索的萌芽可追溯至道家思想,对人本之上天地万物及道的遵循,美国学者科利考特(J.B.Callicott)认为道家思想是“传统的东亚深层生态学”。国内对现代生态哲学的探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近年以清华大学雷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通进教授等专家学者为代表,对深层生态学做出大量本土化研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院校师生、环境保护者开始关注深层生态学。

(三)生态涵养区

所谓生态涵养区,即城市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资源保护地,其设立往往依据于地区环境承载力、自然资源现状基础、现状开发状况及未来开发潜力等因素。集中体现在对区域内森林资源的修复与保护、湿地水源的涵养与小流域治理、区域风沙状况的改善、动物栖息地的保育、农业生态景观的规划与保护等方面。

推动生态涵养区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国家公园体制,健全自然区域内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城市县域空间内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小生态营建。生态涵养的目标对象不仅包括森林水源等自然要素,也需要通过景观设计涵养城市居民,以更好地实现发展生态成果被人民共享。

二、政策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延庆区生态职能定位

延庆区位于北京西北部,毗邻河北省,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连接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的2022冬奥会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后文简称总体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一区,指的是生态函养区,延庆区凭借其良好的自然风景现状、京西北地理区位而位列该功能承载区之一,是承载保障首都生态功能的关键区域。总体规划是由北京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筹各部门单位,经过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项城市发展规划指南,其承接于《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北京市第七次制订城市总体规划,如图1。

作为国家首都及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优化解决“大城市病”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迫在眉睫,因此生态涵养区建设是京津冀生态大格局保障的重要区域,也是深层生态学结合当下环保建设实践的试验田。

总体规划对于生态涵养区的表述中,明确了延庆区的功能定位,即“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由此可见,“生态”已成为延庆区城市环境建设的核心关键詞。因此,延庆区未来城市发展、环境建设均应以保障自然、涵养生态为总体目标,提升自然环境与城市人居空间的生态功能。

(二)研究意义

延庆区作为北京自然生态现状基础最为良好的行政区之一,因此也最为具备深层生态学的实践研究条件。在总体规划的背景下,未来将会承担重要的生态涵养职能,而以什么样的生态观念引导生态涵养区建设以及区域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则尤为重要。我国以往建设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过度开发、资源至上等种种环境问题。本文试图在深层生态学的理念下,结合北京延庆生态涵养区建设实例与景观设计保护领域,总结理论,结合实际,寻求研究着力点,探讨深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延庆生态涵养区环境设计与保护的现实引导意义,如图2。

三、深层生态学对延庆景观设计与保护的启示——以妫水河为例

(一)妫水河景观生态现状

河流是自然中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之一,人类许多早期文明都由重要可流所孕育。延慶景观山水要素兼备,延庆城区集中于地势平坦区域涉及山地要素不多,而妫水河流经荒野及城区,兼顾自然及人为干预因素,且围绕河道已形成了丰富的景观设计活动,如妫水森林公园、夏都公园、东湖公园、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场地等皆以妫水为脉串联展开,因此以妫水河为例探讨深层生态学对延庆区域生态涵养及景观设计保护的相关启示。

妫水河是北京延庆区域内最为主要的一条河流,具有为城市供给水源以及区域生态涵养的重要作用,其发源于延庆东北部,域内河流总长约74.3千米,河流宽度约50~250 m不等,流域面积约1062.9平方千米。据GIS等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表明,如表1,妫水河流域内景观生态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即表CA/hm-2值,约32416.75公顷,约占流域内面积的31.5%,其次为城镇建设用地及耕地,分别为16753公顷、16759公顷。

在水域景观现状调研方面,笔者选择性走访了位于中下游的妫水公园河段至中上游宝林寺河段,如图3所示,其中中下游两岸主要以城镇建设用地及人工林为主,尤其流经县城核心区域部分,人为干预河道明显。以主城区夏都公园及东湖公园段为代表,河流驳岸硬化显著,主要以垂直石砌和自然置石设计手法为主,公园段景观桥横跨河道,河流形态呈现截弯取直的特征,局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规整是河床硬化并分区种植的表征。而中上游部分,多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地,驳岸自然,少见河道硬化,人为干预程度相对较低,河流自然弯曲度较高。妫水河河道景观上下游因人为干预程度而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如图4、5。

(二)过度人为干预下的涵养危机

妫水河总体受人为干预程度较高,尤其是中下游流经城区建设用地河段及两岸,随着城市对观赏游憩型园林景观的重视与建设,滨河公园数量增加,随之园林绿化灌溉保育用水负担也将加重。同时,为保证公园区域内的水域观赏性与水体规模,往往采取修筑堤坝以及河床硬化、驳岸硬化等的方法进行截蓄。有关研究显示,妫水河延庆的潜水埋深由1991年的6.93米下降到2003年的7.47米,在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潜水位的下降也减少了河流的基流补给。河流下渗功能的削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与河流补给不足将形成恶性循环。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自净功能,驳岸与河床对河流生态环境具有基础构建作用。图6所示,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河床扮演“分解者”及“生产孕育者”的作用,硬化河道将隔绝水体与土壤间的生态物质交换,打断水岸环境中的生物链完整性,破坏河流的动植物生长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人为硬化容易降低河道自净功能,诱发藻类泛滥,使得水体更容易形成污染,危及妫水河生态涵养功能。

妫水河公园段的驳岸景观广泛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的置石手法或者西方阶梯广场式的垂直驳岸,人为干预痕迹较重,缺少自然驳岸,边界少有自然水生植物生长。驳岸硬化的设计反映了以人的审美意志为主导而试图修饰自然边界的环境设计观念,大面积使用置石设计同样会造成河流硬化的相关问题,如图7。

(三)深层生态学的启示

1.深层河流伦理观——“让河流静静流”

“让河流静静流”代表了深层生态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当景观设计介入时,应谨慎克制,最小程度减少对环境的侵占,最大程度保持自然环境的原本特征。中国古代传统环境观将“天人合一”作为至高追求,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追求二元和谐统一,这与现代深层生态学所提倡的生态伦理具有一致性。因而在园林这样微缩的人居空间中,古人好以湖石假山追求高山仙池的意向,以求寄情山水。而景观设计中面对自然属性较好真山真水时,却容易陷入设计技法的误区,将自然看为审美趣味的改造目标或者资源索取的对象。

深层生态学主张建立河流共同体意识,将人与其他动植物一样,作为其中一员,融入河流共同体概念中,协调人类社会与可流生态发展,将河流的生态安全、生态健康同人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尊重河流价值。所谓“河流价值”,既包括了相对于人而言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外在价值,亦包含了河流孕育动植物生命形态、承担地球生态智能(过滤、沉降、汇流、净化)等内在存在价值。以此作为人类流域内栖居及河流景观设计与保护的环境伦理观。

2.生态涵养及景观设计实践原则

深层生态学作为生态环境哲学,既要有统一的环境观,也要有指导生态涵养区建设及流域内景观设计与保护的实践方法与原则。因此,作者提倡以下设计实践原则:

(1)设计最小干预原则:从人类群体形成与组织起,设计就涵盖了人类衣、食、住、行、闲等各方面,从改造自身生活方式到改造自然。而设计过多干预自然环境,尤其以满足人类经济建设需求为目的的行为,一旦超越了生态环境的负荷红线,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设计最小干预不等同于“不作为”,应是不逆自然,量力而为,设计实践充分尊重自然环境、河流生命,关注设计对象对整体自然的涵养功能,而非仅限于人类社会。设计前期需全面科学评估环境承载力,尊重生态系统完整性。以河流景观为例,设计应兼顾水陆生态系统关联,尊重河流自然规律,严控驳岸及河床的硬化改造。同时,警惕“亲水空间”的盲目滥用,如跨河景观桥,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减少景观设施土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评估现状地形,以最小环境代价实现相关功能。

最小干预原则对于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建设具有直接性保护价值,如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2018年1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旨在全面保护涵养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动植物生态环境,稳步减少国家公园区域内居住人口,严控建设开发,保障动物栖息权益,强调生态系统原真完整保护,科学把握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减少人类对自然演替规律的干预,以自然恢复为主。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理念符合深层生态学主张,对生态涵养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延庆区在京津冀区域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尤其在“长城文化带”理念推进中,需警惕过度开发,保护长城周边荒野景观,保障自然涵养功能。

(2)低技术环境审美原则:当下景观设计常见形态审美与风格审美的问题。前者受现代主义图形范式影響,往往以抽象几何、钢筋混凝土等工业材料、高科技技术建造工艺为取向,将自然环境作为图形语言的附属,容易导致过度设计,无视自然;后者容易脱离环境文脉而盲目模仿西方建筑风格或生搬硬套中国传统园林风格手法,导致张冠李戴。

所谓低技术环境审美,首先不妄图永久占有自然环境场地,减少对土壤、河道的侵占,充分考虑环境设计中构筑物与工程材料的生命全周期,降低环境变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其次将环境的自然化特征纳入审美意识,落叶成肥,因地制宜,警惕特定风格范式滥用,力求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宜,如图8。

以北京怀柔篱苑书屋为例,建筑周边存在良好的林泉环境,设计师将当地枯树枝作为建筑立面材料,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的同时,使外表皮材料拥有了与自然同步的可持续生命周期,易收集,可降解,降低维护成本。

(3)设计修复补偿性原则:生态涵养与景观设计还应尽力平衡生态环境健康,通过生态设计对已遭破坏或违反自然规律的建设场地进行生态性修复。平衡景观生态类型,使林地草地湿地等具有生态涵养性的生态类型面积稳步增长,科学退耕还林,优化河流上游生态环境,严格管控下游城镇建设用地的污染排放以及流域内的过度引水灌溉,软化驳岸边界,优化水生动植物环境及多样性保护。建立生态评估机制,评估人为的强干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拦水筑坝、截弯取直等工程建设行为,应慎之又慎,将生态风险控制在可平衡与可修复的范围内。通过景观设计与保护的方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修复生态环境、治理棕地环境适用的有效途径,尤其针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废弃土地问题。

以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拉夫地区威尔登琼恩垃圾填埋场景观修复项目为例。威尔登琼恩垃圾填埋场位于巴塞罗那加拉夫自然公园内,1974年起,该地块便成为了巴萨罗那城市垃圾的堆聚地,占地约85公顷,由于大量城市垃圾堆积和挖山活动,导致环境污染,原始地貌破坏。2002年景观设计运用地形设计、覆土种植的方式将原有垃圾场进行表层填埋及填埋物沉降,选用当地耐干旱植物品种,引入周边林地中的豆科植物促进生态延续性,使曾经的垃圾填埋场重新融入周围环境。国内也有许多郊野垃圾填埋场的景观修复案例,如内蒙古包头台地公园、河北唐山南湖公园垃圾山景观修复等,均体现了设计修复补偿性原则,如图9。

结语

北京延庆区生态涵养建设对京津冀整体生态发展具有示范意义,选择怎样的生态环境哲学以及环境伦理观指导相关实践是重要的先决条件。现代深层生态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环境观以及当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具有统一视角,都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高度追求,因此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回答“建设怎样的生态涵养区,怎样建设生态涵养区”的命题。以“河流静流”理念为重点,结合当下延庆妫水河流域存在或潜在的生态涵养危机,认为过度人为干预是造成环境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主张以最小干预原则、低技术环境审美理原则以及设计修复补偿性原则引导区域内的景观设计与环境保护,警惕过度设计、河道硬化,让河流静静流,使环境自在生。

作者:吕帅

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篇3:

住区休闲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摘要:住区休闲景观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与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设施,居住区休闲景观所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使人们有了归属感、亲切感。但一直以来,对居住区休闲景观的研究较少,导致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同时供户外休闲娱乐的空间场所少,面积小,设施简单,设计手法缺乏新意,本文试图通过国内社区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对居住区休闲景观设计手法进行探讨,提出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方法。

关键词:住区;景观设计;设计手法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居民的收入和购买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考虑住宅的舒适性,更为重视居住区是否拥有优美和谐的景观环境,亲切宜人的居住区活动场所。人们通过休闲得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交流感情,

一、住區休闲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式轻功能

在现在的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一个误区,如大面积纯观赏性的花池、草坪、大尺度的公共雕塑等,却没有考虑居民的活动场地。在追求优美舒适居住坏境的同时,需注重把环境的观赏性、生态性与人的需求性结合在一起,使各种娱乐活动、休闲运动、交流设施点缀其中,让人们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强化景观环境的造氧、通风、透光、遮荫、滤尘、御寒、增湿、避灾、降噪等功能。

(二)重人工轻自然

住区中的环境景观大多数都是人造的,但应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避免盲目追求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设计者应充分结合住区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景观。

(三)重趋势轻感受

很多设计者过多追求设计的流行趋势,模仿抄袭现象严重,完全不顾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等方面因素,使住区的居民不能真切地感受当地的历史文脉、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地方性和可识别性不强,使人体会不到家的感受。

(四)重个例轻整体

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具体住区景观时,只针对个例进行设计,不注重整体环境空间和周边环境因素的景观,使住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割裂,缺乏协调,与外部环境格格不入,创造一个相对突兀的住区环境。

二、住区休闲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地形设计

在住区内地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国内的住区环境,由于建筑的朝向要求及建筑密度要求,围合出的景观空间大小雷同,形态相似,缺乏变化。设计者可以结合自然环境,创造起伏有序的地形,再结合植物、设施等形成空间的立体变化,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空间起伏绵延,营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化空间,富于生机,其间以散步小径婉转相接,平添意趣。同时,地形设计还应与景观建筑想协调,以淡化人工建筑与环境的界限,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二)广场设计

住区广场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住区的人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住区广场中,功能是主要的,在设计时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形成隐性广场,使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栽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内,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有利于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之间的相互穿插,更富于生气,更显得休闲。

住区广场的形式,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陷的方式设计,以避免生硬,与周围的居住区环境有机地结合,共同创造休闲氛围。此外,住区广场在设计时尽量避免追求视觉形象和文化符号的陈列,应通过植物布局、设施布置等营造一个简洁、舒适的住区空间。

(三)步道设计

住区的休闲景观设计时,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最重要指标,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不宜直,宜窄不宜宽,曲直有序,宽窄有度,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以创造休闲的气氛,做到精心设计、因景设路、因路得景做到步移景异。此外,步道铺装的材料和形式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但要注意与休闲空间的环境的协调。

(四)植物设计

在住区的植物配置时,应提倡使用植物的自然形态,避免人工修剪,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葱葱的效果。灌木的使用应避免东两棵、西三棵地散置于草皮中,应成群成片,方成气候。在设计中,首先应注意植物的布局,一般应避免大片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相接,造成过空、过硬、缺乏层次感。乔木一般应置于地被或灌木群中,避免直接置于草地中。另外,住区的空间较小,成形的大乔木所形成的疏林草地的效果。其次应讲究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等,植物的层次较好地体现了空间的立面变化和空间的景观效果。通过植物配置,使人与山水协调配合,形成住区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理念。

(五)水体设计

在住区的环境体系中,水体的设计更为重要,住区水景带给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对于岸线的处理。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设植床,再围以广场铺装。人有近水的天性,水面的铺装给人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但同时也给住区水景设计增加了难度,水的边界势必变成硬质的竖向坡岸。住区中临水步道越长,垂直坡岸就会越多,再加上滨水广场、观景平台之类“强调处理”,结果放眼一看,四周皆为生硬的竖向坡岸。故步道不宜一味临水,步道与水面应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不但使居民能体验到临水的快乐,也使自然坡岸的长度和沿岸植物群落的厚度得到了保证。此外,临水步道不宜贴水。在住区环境中,除重点处理的亲水平台外,其余临水步道皆应与岸线保持一定距离(建议1.2m以上),用低矮的灌乔木装点自然式坡岸。这样既提供了亲岸赏水的方便,又推系了水景本身的质量。

(六)小品设计

在住区休闲景观设计中,小品设计对于提升住区空间质量和环境档次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时要注意小品的立意与环境的协调,要独具特色,切忌生搬硬套。在体量上要力求精巧,不可喧宾夺主,但也要符合使用功能和工程技术要求。

总之,在住区休闲景观设计时,应充分尊重自然、追求自然,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法,把园林的观赏性、生态性与人的参与性结合在一起,创造优美舒适的娱乐休闲环境,让住区居民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中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衣学慧.园林艺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3]陈圣浩. 居住区休闲景观的营造.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4]彭欣.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作者:王梦飞

上一篇:基于教材适用性的成本会计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