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采集系统毕业论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电信采集系统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他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求职压力,这对高校就业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采集和利用各种就业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就在常州工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篇:电信采集系统毕业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提出通过建设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信息“五个系统”,提高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水平。

关键词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校企合作;信息采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2011年将达到643万,2013年667万,准备就业的青年学生人数将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采集和利用各种就业服务信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以此稳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根据人社部发[2009]186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对就业服务信息的基本描述说明:就业服务信息不仅仅指我们日常理解的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它承担着政策制定与实施、就业与失业管理、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信息监测与市场监督等重要功能,是掌控就业局势、推动就业工作的基础手段和重要信息来源,可以有效地支持落实就业政策、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和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监测信息。

在现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直接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信息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就业信息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

在高职毕业生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迅速走上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数量不多,更新不够快,对于校外的信息搜集工作不到位。有时,直接将搜集的原始就业信息提供给学生,对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来说。有限的社会经验使他们不能有效分辨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的信息对毕业生来说可能有用,有的可能没有什么用处,还有的甚至是陷阱。

高职院校应该帮助其分析整理,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1.2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共享度差,难以综合利用

一方面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系统,其中的项目几乎没有一项是独立的,通常一个项目需求总与其他项目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在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之初,对自身的特殊性考虑得较多,对学院总体的问题考虑得甚少,阻碍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另一方面,就业信息网站信息过于单薄,参与者互动性不强。目前,多数网站不能为就业服务网站的参与者,包括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人才市场等提供优质服务,各参与者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就业渠道无法拓展,企业无法真正参与学院教学教改工作,教育部门无法通过就业服务网站获取决策参考信息。

1.3就业服务信息指导不到位

目前高校进行就业信息培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进行求职与人生规划的相关讲座,即使是这类讲座开设的也并不多,而且也并不能把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所有毕业生。所以应该设立专门的课程,以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就业服务信息的能力。基本的就业服务信息培训课程都没有开设,或者开设的课程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就业服务指导,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面对学生个体进行就业咨询了。

2完善就业服务信息“五个系统”建设思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水平

2.1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就业服务信息“区域信息共享系统”

高职院校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预测区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并通过与区域相关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区域就业信息采集平台,实现就业信息从区域到学院的零距离传递。除了传统的就业信息提供,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向区域开展包括专业推介、团队推介等的内容,以高质量的人才优势吸引更多适合区域发展的企业到区域内发展。

2.2把握行业优势,建立就业服务信息“行业信息共享系统”

高职院校办学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它们“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立足行业”。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行业,通过与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针对行业需求、行业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来培养行业需求的专业人事。对很多国家统一管理的特殊行业,适应行业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例如,通过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顶岗实习等,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2.3建设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系统”

我们可以从“面向学生”及“面向企业”两方进行网络平台设计。

2.3.1学生版块进行的主要设计思路

1)由学校统一发放毕业生登陆帐号,严格审查毕业生信息发布,毕业生的网上发布的信息要由学校审核才能发布。2)毕业管理。由毕业生自行在网上申报毕业实习单位,便于学院进行动态管理。如果已被单位聘用,则在平台上修改就业登记信息,以便其它企业了解学生信息。3)求职管理。学生根据网站上企业发布的信息可以直接报名求职,等待企业面试通知。为毕业生提供了双向选择,但针对性较强的企业招聘信息。

2.3.2企业版块设计的主要思路

1)甄别企业资质。发布的招聘信息需有一套严格的审查程序,发布信息的内容要层层把关,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全面展示学生信息。就业网可以进一步将学生信息准确分类,便于企业浏览、查寻。如果就业信息服务网能建立自己的就业人才库,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量和交互式功能,在免费为企业提供学生信息的基础上,用电子邮件预约面试、网上远程面试等功能帮助企业进行人才选拔。3)跟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收集行业发展动态、企事业的生产经营及人员需要方面的信息,与当地的企事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零距离、无障碍”对接,使就业服务平台做到“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以吸引更多的高校和用人单位参与就业服务平台,使就业服务平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进一步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积累经验,熟悉社会需求状况,为毕业生与企事业进行联系牵线搭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2企业信息管理

2.4建立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渠道,组建“信息反馈系统”

了解就业形势最好的方法是依靠毕业生,毕业生你一言我一语就能够把各种就业渠道的信息汇总起来。我院毕业生就业一般是从事交通运输类行业,另外有些在交通信息类行业工作,也有大量流向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分布很广。通过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渠道,以获取他们身边的就业信息。

针对各企业,我们也应及时建立全面有效的反馈制度。通过企业对实际生产技术更新的了解,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了解,直接反馈至教学部门。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我院就业服务能力。

3提高就业服务信息专员的综合素质,组建高效的“就业人员服务系统”

就业服务信息除了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效的信息检索方法外,因就业信息咨询工作有其独特性,还对工作人员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工作人员应具备就业信息市场的开拓能力和社交能力;应具备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次,开展就业服务信息工作必须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人员与学生进行良好地思想沟通与信息交流,更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信息。

最后,就业服务信息专员还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就业服务课程。在培训时,既要针对毕业生,又要考虑低年级在校生。对于毕业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商业人才网站,如何查询信息、制作简历等。同时,要开展更高级别的服务,如个人就业咨询、求职模拟等。对于在校生,可依托网络资源或面对面座谈,与历届毕业生形成互动,使学生对成才与就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对自身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健康地成才和发展有更好的规划。

所以我院除了继续保持现有的就业院系二级管理外,还应对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组织开展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效整合常规工作和就业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廷滨,闫涛.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9(10):19-21.

[2]韩伟平.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探析.教育与职业.2009,27.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0.

[4]刘建厅,宋晓燕.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作者:肖 英

第二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探析

摘 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他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求职压力,这对高校就业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采集和利用各种就业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就在常州工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方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信息 采集 利用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求职压力。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这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服务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若没有充足且有效的就业信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将难以开展。对于毕业生而言,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是他们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毕业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需求信息,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最后做出选择,制定应聘策略。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效率,对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要。

一、就业服务信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不仅受整体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毕业生个人的专业、学历、综合素质影响,而且还取决于毕业生自身掌握的就业信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更快更好地就业。而缺乏信息或有了信息不知如何充分利用,就会错失良机。因此,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毕业生择业的重要依据。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是毕业生择业的基础,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步。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盲目择业的现象,他们具有很强烈的求职愿望,但不了解现阶段的职业要求和自身具有的职业特征等信息,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择业过程中必须以有效的就业信息为依据。

2.双向择业成功的可靠保证。目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招不到想要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要去的单位。

3.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要想从就业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首先要获取与利用有效的就业信息,一条有用的就业信息就是一个就业机会。谁拥有了就业信息谁就拥有了机遇,谁能有效地分析和利用信息,谁就能把握住求职应聘的胜券。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搜集有效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及时就业做好基础工作。

二、高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的渠道。

结合笔者在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实际工作来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常用以下手段获取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信息。

1.举办招聘会。招聘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的场所,有利于双方的初步了解,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每年江苏省和常州市都会组织召开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通过这种形式,毕业生能够较为集中地获取大量就业信息,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求职准备。而对于就业指导人员来说,这种专场招聘会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定向推荐等,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招聘会中,可以组织非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参加,收集并整理招聘信息,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制作就业信息简报向毕业生发放,另一方面有利于非毕业生提前感受就业氛围,促使他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2.搭建往届校友平台,利用校友资源优势。校友资源是高校的宝贵资源,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利用校友企业的宣讲、招聘等形式开展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指导。以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学院每年组织多次校友的就业指导,大多为来自我院土建类专业的成功校友,为学院学生提供生动的就业指导课。一般来说,校友对母校学生认可度较高,鉴于此,学院也邀请了多家校友企业来院举办多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3.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这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是目前毕业生应用比较普遍的手段。

4.利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与单位洽谈建立实践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实践基地本身也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了一定的岗位信息。

5.利用学校教师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以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学院教师都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校外企业资源,他们比较容易获取一定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因此,充分获取教师手中资源,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高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的途径。

以上是几种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也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对于推进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就业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业信息的有效传递是就业信息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就业信息的发布应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学院招生就业网站与二级学院网站。学员就业信息网是面向全校学生发布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院学工网站则更多针对学院学生。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学工网站,可以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较为及时地发布给毕业生。

2.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目前很多高校招生就业部门采用了信息群发系统,包含每位毕业生的手机号码,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收到相关就业信息,有利于毕业生做出应聘选择。

3.通过班级QQ群或飞信平台。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情况下,班级通常建有QQ群和飞信群,学院就业专职人员可以加入到各个毕业班群中,借此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

4.通过定期的学院公告栏和编制就业简报形式发布就业信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整理、分类发布在公告栏,并以简报的形式下发到班级,这种形式以班级QQ群及飞信群为补充,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发布的有效性。

5.通过毕业班导师。毕业班导师与毕业生相处四年,对于毕业生的特长爱好、能力及就业意向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也能够根据毕业生的特点进行定向推荐,从而较好地保证就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达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不稳定,就业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普遍实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专职老师或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与毕业生就业挂钩制,但有时由于高校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每年分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会随着岗位调动情况流动,造成就业工作的人员缺位,会引发就业服务信息管理不到位,交接不及时等问题,过多的变动还会造成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和总结。就业信息服务采集工作,既要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来搜集就业信息,又要有心理学方面人才,与学生深入交流,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还要有熟知相关法律法规的人才,指导学生维护自身权益。但担任此类工作就业工作人员或专职辅导员都是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就业信息方面的进修和培训,直接影响到就业服务信息工作的效果。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由招生就业处专职工作人员和各个二级学院学生辅导员组成,岗位流动性大,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足,这些都对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利用环节产生负面影响。在大学生择业和就业过程中,高校需要将就业信息采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有计划、有策略地开展。

2.现今高校的就业信息采集数量少和质量低。

(1)就业信息采集数量少。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服务信息获取方式更多依赖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招人或发布需求信息。大部分的就业信息网上的就业服务信息数量看似数不胜数,但是与数量巨大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队伍来说,远远达不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比例。这进一步导致毕业生竞争上岗压力增大,校内必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就业服务信息,学校的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也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2)就业服务信息采集质量低。就业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是学生择业时理性决断和自主选择的关键。有的就业指导老师意识不强,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加以甄别筛选,只是进行初步分类就发布到学校就业网站,使毕业生择业产生决策上的失误,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信息不全面,毕业生难以了解详细招聘内容,对职位要求把握不定,容易到岗位工作后不适应岗位要求而频繁跳槽;其次,信息真实性难以确定,容易误导毕业生,使个别不法单位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了人才资源,甚至成了间接的“送羊入虎口”;再次,信息过于冗长,毕业生难以捕捉关键信息,不利于满足大学生差异化的就业需求;此外,信息发布迟缓,信息内容过期,导致毕业生与就业机会擦身而过,等等。大部分高校的就业信息网一般都是为本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仅限于上传本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和招聘信息,对于校外的信息搜集工作不到位。这种局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上网人数有限,一般仅限于本校学生。而且学生也会因为本校就业网站信息量的局限性,更多地点击其他大型商业网站,造成网站人气不旺,登陆人数少,用人单位无法招聘到满意的人才,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它的依赖度都不高。

3.就业服务信息传递渠道有限化。目前,很多高校虽然拥有比较全面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但很多就业指导老师往往把就业服务工作定位为“向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平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忽视了就业信息在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合理流通,在“采集”与“利用”环节上出现割裂。例如很多高校毕业指导老师一般通过本校就业网站或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对于一些缺乏上网条件或因上课、兼职而无法时刻上网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与就业岗位失之交臂,而且很多就业指导老师受认知局限,无法周全考虑到各个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和方向,为此对外推荐也只能局限于推荐身边熟悉的学生,而其他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却很难得到提示。信息源传递渠道少,信息流通不畅,使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与岗位相匹配。而过多的“人才难求”容易出现用人单位逐步减少在高校招聘的次数,进而转向通过人才市场招收社会熟练工人等现象。这样,即使就业信息再好也是徒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笔者所在学院虽建立了专门的就业信息网,但细心浏览这两种形式的网站,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招聘信息多为校内的,数量不多,更新不快,有些过期的信息没有及时剔除。另一方面,这两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几乎同时以同样的版本样式及其就业信息内容出现于多个高校的就业网站上,导致“千网一面”的现象。这样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招聘信息有限,缺乏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的对策探讨。

1.稳定并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队伍。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就业服务人员年级终级责任制。即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负责由学生进校至毕业离校期间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这样有利于就业服务人员系统了解并完整采集学生们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工作动态,避免因流动性过大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2)对分管就业服务的人员不随意进行抽调和换岗,保障就业服务队伍的稳定性和就业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人员的职业指导、高校就业服务专项培训,鼓励就业服务人员考取助理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等职业服务资格,提高就业服务团队的整体专业服务水平,解决从业人员因业务技能差异化而导致做法不一致的问题。

(3)服务队伍把专业教研室教师团队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队伍,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和在相关专业领域社会影响力的作用,整合毕业生推荐、调研反馈岗位需求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划相关联的工作。按照社会的需求,把学生培养好、推出去、跟踪好,了解社会需求、完善教书育人的工作。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各专业教研室教师中“双师”比例较高,专业教师普遍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和社会联系,这在就业岗位信息的获取和跟进、帮助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认识方面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让专业教师担任高年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班级的班主任,为高校毕业生安排“双师”教师和拥有丰富行业执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其就业导师,并为专业教师团队提供有利于提高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专业服务水半的相关培训、讲座,提高其就业服务水平。稳定的专业教师团队能够有效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适应、岗位信息、用人单位信息、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弥补就业服务人员因更替等方面导致的不足。

2.拓宽就业服务信息搜集途径。

各高校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开拓的用人单位信息、假期实习单位信息等信息来源途径,把所有和各专业有关的用人单位信息全面采集和积累起来,一方面为以后教学环节的暑期实习等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有目标地“走出去”,向一些单位推荐毕业生,联系需要毕业生的单位,积极开拓就业岗位,然后将这些需求信息公布给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可掌握主动权,可成立校友会,每个高校本身就有自己独特的人脉资源网络,其中往届的毕业生就是最大资源。成立校友会,把就业的触角伸向经过打拼多年的已身处管理阶层的校友,利用其与母校的依恋情结,积极号召他们尽可能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为师弟妹们提供更具体、准确的就业信息。这些信息,从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到竞争择优,都为亲身体会,比一般纯粹的就业信息更有参考价值。

3.加强对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

(1)加强对就业服务信息的筛选和分析。首先,对搜集到的原始信息要时刻保持质疑的态度和较高的警惕性。对于目标单位招聘条件模糊不清,应通过实地核实、资料查证、电话邮件确认等多种手段进行辨别和引证,保证信息的可信度。其次,及时鉴别信息内容和细节,对于有缺失的,通过与用人单位沟通进一步了解补充。再次,对真实性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无用的、冗长的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层次、专业、性别、能力等方面的差别,结合本校基本情况和毕业生的特点,重点突出地把该职位应具备的条件罗列清楚。

(2)注重对就业服务信息的后续分析和管理信息具有再利用性。对历年的用人单位信息逐年累积起来,进行分析预测、分类整理,形成一个数据库,作为资源贮备。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多渠道的信息整合,对每一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有专人负责单位接待、沟通、后期跟进、信息录入等服务工作,如此积少成多,最后把历年的用人单位、就业岗位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的信息通过详细的数据库逐年累积起来。一方面为未来的就业宣传、岗位开拓和校企合作联系提供基础信息,另一方面让非毕业生通过解析用工单位的优劣势,了解专业需求和发展,对以后专业学习起到预测作用。

4.构建两个平台,实现供求信息畅通。

(1)构建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交互平台。要畅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求渠道,使就业服务信息能顺利双向传递,最直接的方法是开发统一的校企就业服务信息交互平台。笔者构想的校企就业服务信息交互平台应包括几个基本功能块:各企业基本信息、各学校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企交流、信息发布、查询搜索、就业技能指导。作为用人单位,不但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招聘信息,搜索符合单位需求的学生的自荐情况,还可以通过站内短信、电话、电邮等方式预约并利用交互平台进行远程视频面试。作为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平台,直接与用人单位提前对接,预先做好初步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服务人员,可以利用交互平台,强化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学生就业和用人岗位空缺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内容和技能培训,从而有效实施分类指导;作为政府,可通过数据统计就业度、就业方向,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

(2)构建短信通讯平台。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地向对口专业的毕业生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免费发送招聘信息等就业指导服务信息。这种利用通讯设备传递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向因贫困、实习或上课等无法上网的同学及时传达就业信息。笔者所在常州工学院已基本构建了短信通讯平台,拓宽了信息渠道,但在招聘信息筛选上仍应改进。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在教书育人之外理应担当的重要角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毕业生的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面对高校毕业生愈来愈多,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局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工作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高质量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黄喜刚,于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8).

[2]邹云龙.信息、网络、市场与公共就业信息服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8).

[3]尹发跃.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究[J].图书馆论坛,2004(2).

[4]许尔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运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2).

[5]张科.ZHANGKe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刍议[期刊论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3).

[6]庄森,杨冰.张悦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0(11).

作者:徐艳

第三篇:图像采集系统软件设计研究

摘要:目前,人们对跟踪运动物体的实时性以及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这种专门用于细节图像观测的、高分辨率图像获取技术国内尚没有深入研究。为解决此问题,在系统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软件的整体方案,主要包括基于FPGA的数据输入软件设计、数据读写软件设计、数据输出软件设计、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四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了综合后仿真。可实现对图像数据的采集。

关键词:跟踪 FPGA 图像采集 软件设计

Key words: Track;FPGA;Image acquisition;Software design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跟踪运动物体的实时性以及清晰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比方说人们需要知道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图像信息,便于分析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就要得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清晰图像。这些都要求有获取飞行物体的图像信息的工具,于是各种各样的图像采集系统诞生了[1]。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可以清晰的拍摄物体在运动中的图像信息,而且该系统可以应用在特殊的场合,区别于其它同类图像采集系统。由于本系统是针对某些具体的应用场合,所以大大节约了成本,不必花高成本从国外购买可以实现相同功能的同类产品,同时也提高了该产品保密性。

国外在图像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尤其在图像传感技术和相机的研究和图像获取方面,已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方说用NBA赛场,拍摄运动员的动作画面,还有资料表明, 美国在动能弹的研究中也使用摄像拍摄了弹体发射瞬间的图像。

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但是对于这种专门用于细节图像观测的、高分辨率图像获取技术国内尚没有深入研究。目前图像方法还主要应用在静态试验测量中[2]。

2 图像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2.1图像采集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1.1 系统硬件平台

在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作为一个平台,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已经非常适合于高性能低成本的视频和图像应用。它可以帮助用户灵活定制系统,缩短产品研发和更新换代的周期,使用户紧跟技术和市场发展潮流[3]。

本系统的核心是FPGA,用的是Altera公司的高端产品,内部主要特性有内嵌RAM块、DSP块、锁相环(PLL)和外部的存储器接口等,,采用了全新的逻辑结构-自适应逻辑块(ALM),增加了源同步通道的动态相位对准(DPA)电路和对新的外部存储器接口的支持。还可以采用128位AES密钥对配置文件进行加密,保证用户设计的安全性[4]。

CMOS传感器是用来获取外界图像数据,把模拟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由FPGA来控制其工作。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效果,可以在软件上设置CMOS传感器的一些参数,比方说曝光时间等。

DDR2 SDRAM用来存储采集进来图像数据,相对于DDR2,DDR2具有更高的频宽、更低的功耗、更好的效能,因此,DDR2 SDRAM目前正在取代DDR SDRAM,逐渐成为服务器、工作站、PC及其它专用系统的主流存储器配置[5]。

铁电存储器FRAM用来存储系统参数,主要用来存储CMOS传感器的参数。FRAM是一种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无限次快速擦写特性使得这种产品十分适合于担当重要系统里的暂存记忆体。铁电存贮器的出现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高可靠性,而且低成本的方案[6]。

显示图像数据时,系统采用LVDS接口进行输出显示,即低压差分信号输出,LVDS技术是一种低摆幅的通用输入输出标准,满足了数据传输的要求,是一种满足当今高性能数据传输应用的新型技术[7]。

可以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进行在线调试,配置系统参数等。

2.1.2 软件方案设计

软件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的核心是FPGA,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FPGA展开的,输入输出都是对于FPGA来说的。系统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软件设计、数据读写软件设计、数据输出软件设计、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四个部分。

(1) 数据输入软件设计

数据输入的过程也就是FPGA读取数据的过程,FPGA从CMOS传感器读取数据,还完成FPGA对CMOS传感器的时序控制、参数控制。

CMOS传感器本省已经把模拟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了数字数据,FPGA从CMOS传感器读取的是数字数据。CMOS传感器的工作时序由FPGA产生,也就是说由FPGA控制CMOS传感器的工作时序。另外,CMOS传感器的工作参数也是由FPGA产生的,比如说曝光时间等,借助于PC机通过RS-232通讯协议根据实际的运行效果进行在线调试。

(2) 数据读写软件设计

数据从CMOS传感器读进来之后,需要把这些数据存储起来,系统采用DDR2 SDRAM,FPGA把读进来的数据存储到DDR2 SDRAM,然后再读出来输出,也就是说,DDR2 SDRAM起到缓存的作用。另外,系统还要完成读写铁电存储器FRAM,系统主要利用FRAM对CMOS传感器的参数进行配置,即FPGA事先把参数存储到FRAM中,然后根据系统需要,再把这项参数数据读出来,配置CMOS传感器。

(3) 数据输出软件设计

数据的输出部分,也就是显示图像部分,显示器的工作时序由FPGA产生,也就是产生像素频率、行频率、场频率,根据这些时序输出数据。而且显示的图像是灰度图像。

(4) 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

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部分,实际上是FPGA和PC机之间通过RS-232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通过PC机可以往FPGA里传输数据,还可以接受FPGA传输过来的数据,从而实现通过PC机在线调试本系统。本系统利用RS-232串口通信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配置CMOS传感器。

3 应用与实验

3.1数据输入软件设计思想的验证

上图是通过Quartus II内嵌的SignalTap II对CMOS传感器的工作情况进行的在线逻辑分析验证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可以看到FPGA和CMOS传感器之间的关联信号时序是否正确。其中,D_D就是FPGA从CMOS传感器读进来的一百位数据,表示十个像素,CMOS传感器把采集进来的模拟图像数据变成了数字图像数据。验证了数据输入软件设计思想的正确性。

3.2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思想验证

把写好的异步串行通信软件的代码下载到FPGA后,在上位机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向FPGA发送“11H 01H 30H”三个八位数据,FPGA也返回同样的三位数据,验证了异步串行通信软件设计思想的正确性。能对系统的曝光时间进行在线设置。

4 结论

研究的系统为图像采集系统,负责研究该系统的软件编程部分,在硬件电路搭建好的基础上研究图像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在硬件上系统主要由FPGA、CMOS传感器、DDR2 SDRAM、铁电存储器FRAM、显示器几个部分构成,系统的核心是FPGA,在功能上实现数据采集、存储、显示以及能够通过上位机进行在线配置系统参数。所提出的软件设计能够实现图像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1] 张三喜.高速摄像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朱志刚.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 刘凌胡,永生译.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徐志军,徐光辉,等.CPLD/FPGA的开发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DDR2 Simulation Support[DB/OL].

[6] 周志刚,等.铁电存储器研究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2002, 2(1):35-62.

[7] 谢金明.数字电路设计与噪声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李子颢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教你怎么写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