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缓起诉制度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暂缓起诉以公诉便宜主义为基础,是刑罚个别化和人性化的体现,更是充分发挥刑罚教育挽救职能的体现,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对犯罪人的改造。【关键词】暂缓起诉;法理基础;意义;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面对犯罪已不再单纯地追求刑罚惩罚,而是更加注重对犯罪人的挽救和教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暂缓起诉制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暂缓起诉制度管理论文 篇1:

暂缓起诉制度初探

[摘要]暂缓起诉制度作为公诉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要求与体现。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暂缓起诉制度已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一项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必将带来深远意义的制度之一。本文通过对该项制度概念和性质的分析,提出该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暂缓起诉;概念及性质;改革完善

一、暂缓起诉的概念和性质

暂缓起诉,又称缓予起诉,是指对于触犯刑法的人,根据其犯罪性质、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该犯罪人的年龄、处境、犯罪后的表现等法定情况,公诉机关认为没有必要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依法作出的附条件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它以公诉制度中的起诉便宜主义为基础,主要用于轻罪案件和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从制度设计及实践情况来看,暂缓起诉这种附条件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处理,在诉讼程序上最终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暂缓起诉的被告人在法定期间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关于其应当承担的义务,则公诉机关撤销暂缓起诉决定,公开宣布对其所犯罪行不再起诉;二是在暂缓起诉期间,如果违反有关暂缓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则公诉机关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提起公诉。认识暂缓起诉的制度内容及实践情况,是我们之后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暂缓起诉作为对起诉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审查起诉工作,提高司法效率而应运而生的,其性质如下:

(一)暂缓起诉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阶段性的处理结果,不是结案决定,具有非终局性。暂缓起诉决定做出后,考验期限届满,它有可能导致不起诉,亦有可能导致起诉,因此它只是阶段性的处理结果。

(二)暂缓起诉是附条件的不起诉。暂缓起诉具有一定的考验期,考验期满后犯罪嫌疑人如果没有违反相关的规定,检察机关就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否则检察机关就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导致起诉的最终处理结果。

(三)暂缓起诉属于酌定不起诉,而酌定不起诉是与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相平行的一种不起诉形式。暂缓起诉的案件一般是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案件的事实是清楚的,证据是确凿充分的,出于社会形势政策、起诉成本、社会危害性等考虑,可以酌情不起诉的案件。

(四)暂缓起诉是赋予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体现,是起诉权的适度延伸。审查起诉中的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赋予检察官根据案件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等情况,对案件进行裁判、度量,进而对案件做出实体处理的权利。目前,适度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已成为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所在,暂缓起诉制度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

二、暂缓起诉中应注意的问题

暂缓起诉又称起诉犹豫、缓予起诉或附条件的不起诉,它不同于一般的不起诉,类似于刑罚执行中的暂缓执行,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应有法律授权。暂缓起诉制度作为起诉便宜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无明文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在审查起诉环节的“决定”应理解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决定”。暂缓起诉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表现,作提起公诉或不起诉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这个考验期应长于一个半月,也就是说,暂缓起诉后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决定时必定在受理移送审查起诉一个半月之后,这有违背刑事诉讼法之嫌。因此,有必要加强立法,明确暂缓起诉的性质、地位,在法律上给予检察机关暂缓起诉的特别授权。

(二)限制暂缓起诉对象范围。由于暂缓起诉的特殊性,在我国试行暂缓起诉的初期,暂缓起诉的对象最好限定为在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于此类未成年人可塑性强,如果处理好了,不仅不影响其学习,反会使其珍惜难得机会,深刻检讨自己的行为,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应征得被害人同意。有些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被害人也是未成年人,如果对符合暂缓起诉条件的案件都作暂缓起诉,必定会引起部分被害人的反对,为了体现被害人对暂缓起诉的有效监督,在暂缓起诉前征得被害人同意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暂缓起诉制度的完善

虽说暂缓起诉制度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加以运用还存在障碍,但如果能够加以克服或完善则能起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对该制度的适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暂缓起诉制度应当有法律依据

暂缓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应当由法律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对《刑事诉讼法》做相应修改,在《刑事诉讼法》中正式规定暂缓起诉制度。或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扩大不起诉制度的种类。

(二)暂缓起诉制度只能适用于未成年人

实践中的个别地方的检察院规定只适用于大学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十六周岁至二十二周岁之间,他们中大部分人是成年人,经历了十年以上的学校教育,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于未成年人强。暂缓起诉制度应适用于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也应从严把握,如:有前科的未成年人及可能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不应适用暂缓起诉制度。

(三)落实暂缓起诉制度的具体运作机制

暂缓起诉制度是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力,这种权力由检察院独立行使,如果权力运用不当,容易诱发权力滥用,甚至导致司法腐败现象的产生。在司法实践中,应落实好暂缓起诉制度的具体运作机制,如对暂缓起诉制度的审批权加以限制,规定由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决定,加强对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的考察工作,建立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人员为主,由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的考察机制,如果在考察期间届满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并且履行了相应义务表明其确有悔改之心的,即应终止暂缓起诉,作出不起诉决定,对在考察期间有违法犯罪行为或拒不履行相应义务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提起公诉。

四、暂缓起诉在现实操作中的设想

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起诉和不起诉,对暂缓起诉未予涉及,笔者以为,从我国目前刑诉法的体例架构来看,暂缓起诉作为检察实务中公诉改革的一项尝试,在已有法律框架中已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所需的只是暂缓起诉的辅助措施,即社会帮教制度的设立。

(一)与不起诉、取保候审制度相结合,实行暂缓起诉

我国刑诉法对不起诉规定了三种情况: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在刑诉法中有明文规定,只有相对不起诉才属于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范畴。也正是这样才为暂缓起诉的产生并存在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因此,只要满足了两个条件: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检察机关就可以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一件轻微犯罪案件中,如果检察机关认为本案犯罪嫌疑人犯罪主观恶性较小,危害后果不大,又是初犯、偶犯,可先予暂缓起诉,然后再决定不起诉或起诉的,那么,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就可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将本案可能的处理结果告知犯罪嫌疑人,使其对自己的被处理方式和结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以促使他放弃逃跑,接受教育。在刑诉法规定中,取保候审有12个月的期限,足够满足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考察的需要,检察机关只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从中取一段期限作为考察期间即可。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检察机关应即时与社会帮教机构取得联系,责令其在社会帮教志愿者的帮助和监督下进行社区服务。当然,检察机关在采取暂缓起诉时首先要征得本案被害人的同意。犯罪嫌疑人的考察期结束后,若表现较好,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作不起诉处理,同时,如果受害人应受经济补偿的,则可从犯罪嫌疑人交纳的取保候审保证金中支付。如果犯罪嫌疑人表现不好,没有悔改表现或悔改表现不明显,则应向法院起诉,使其接受应有的刑事惩罚。

(二)建立社会帮教制度

目前,在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已经存在,在法院有未成年人法庭,在检察院有青少年维权岗,对青少年帮教的工作主要由法院和检察院工作人员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承担,社会的参与力量还很薄弱。笔者以为,在对未成年人犯罪和轻微犯罪人员的帮教中,应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对此笔者有一不成熟的想法,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也在逐步向我们走来,现今离退休人员在我国人口中已占很大比例。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发挥他们的余热,使他们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考虑并探索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以为,不妨从他们中间招幕一些志愿者,与被帮教者结对,用他们的人生经验、生活阅历教育、辅导被帮教者。同时,与社区取得联系,使被帮教者在暂缓起诉期间为社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社会帮教组织,该组织将定期地对被帮教者进行谈话教育,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将他们的行为状态向暂缓起诉的决定机构检察机关反映,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帮助和危机干扰,帮助被帮教者分析犯罪原因,放下心理包袱,为今后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郑炯亮(1981—),男,浙江温州人,大学本科,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检察院书记员,从事法律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作者:郑炯亮

暂缓起诉制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暂缓起诉制度

【摘 要】暂缓起诉以公诉便宜主义为基础,是刑罚个别化和人性化的体现,更是充分发挥刑罚教育挽救职能的体现,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对犯罪人的改造。

【关键词】暂缓起诉;法理基础;意义;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面对犯罪已不再单纯地追求刑罚惩罚,而是更加注重对犯罪人的挽救和教育。刑罚的个别化和人性化已成为当前司法的一种趋势,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暂缓起诉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暂缓起诉是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又稱之为附条件的不起诉。最初产生于日本明治初期,目的是为了解决犯罪率上升和监狱羁押犯人增多的问题。当时,为了减少狱政管理开支,避免集中关押的负面作用,日本于明治十八年确定了微罪不举、不起诉的方针。之后,随着目的刑理论逐渐得到日本刑法学界承认及缓刑制度的建立,暂缓起诉的价值得到明确肯定。明治二十四年《刑事统计年表》单设“起诉犹豫”一项,规定:“凡被疑案件,虽诉讼条件完备,有充分犯罪嫌疑,且犯罪情节并非轻微,但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情况,在一定期间可暂缓提起公诉,以观察其间之行为。”此规定基本上揭示了暂缓起诉制度的实质,即对一些符合提起公诉条件的刑事案件,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量刑、危害程度较轻,人身危险性不大,且其犯罪后的认罪态度良好,检察机关即可做出暂缓起诉的决定,依其在考察期内履行义务规定的具体情况再决定对其是提起公诉还是不予起诉。暂缓起诉制度是检查机关起诉裁量权的具体体现,它妥善处理了起诉与不起诉之间的空间,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公诉制度,同时也使司法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与节约。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暂缓起诉制度的功效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刑罚的惩戒和挽救功能,虽适当扩大了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但并不违背法律精神。根据暂缓起诉的本质特征,暂缓起诉的概念可界定为: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法律规定的一定事项综合考虑之后,对罪该提起公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暂时不提起公诉的决定而为其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根据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制度。亦即暂缓起诉就是检察机关在一定期限内保留提起公诉的可能性,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未再违法或犯罪,则考验期限届满之时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反之,检察机关则将其提起公诉(又犯新罪的,对新罪一并提起公诉)。

二、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1.暂缓起诉制度符合我国的立法精神。社会实践是我国的立法之源。任何立法都是建立在司法实践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社会实践,没有人们的不断总结,那么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制定。暂缓起诉制度就是本着教育和挽救犯罪人,希望他们可以更快、更自信的回归社会的现实基础而产生的。因此,它是符合我国的立法精神的。

2.暂缓制度符合我国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随着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和治安环境的恶化,两极化的刑事政策即“轻轻重重”的原则开始出现。一方面,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严重的暴力犯罪,诸如杀人、抢劫、投毒等案件,要实行“重重”的刑事政策,以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犯罪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人以及一些初犯、偶犯、过失犯,则没必要进行严厉打击,应采取“轻轻”的刑事政策,以教育、挽救为主,惩罚为辅,使他们能尽改恶习,重新做人。暂缓起诉制度就是给那些犯罪情节较轻的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3.暂缓起诉制度符合刑法的经济性。“刑法的制裁作用并非一种实现正义的绝对目标,而只是一种以正义的方式达成维护社会秩序目的时,不得不采用的必要手段而已。”这也就是说刑罚是不得不采用时才予以适用的一种方法,倘若刑罚以外的方法足以惩恶扬善,维护正义和救济被害人,那就不应该选择刑罚这种激烈方式。对暂缓起诉适用对象,应视为不需要刑罚即可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符合刑法的经济性。

三、实行暂缓起诉制度的意义

实行暂缓起诉制度,既符合刑罚个别化和人性化的原则,也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预防再犯罪。暂缓起诉将严重刑事犯罪与轻微刑事犯罪进行合理分流,使轻微刑事犯不用经历牢狱之灾,避免其在监狱结识更多有劣迹的人,防止他们通过监狱里其他人的教化感染由偶犯变成累犯、再犯,从而也就避免或减少了重新犯罪的机会,有利于其再社会化。第二,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暂缓起诉制度通过案件的合理分流减轻了审判机关和监狱的压力,缓解了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从而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且每一个刑事案件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都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暂缓起诉制度使不必要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适时终止,有利于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第三,符合人性化原则。特别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他们的刑事司法政策从实体法到程序法选用不同的刑事处罚政策,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第四,暂缓起诉时人们检察院自由裁量权的一种体现,标志着刑事诉讼中人权的保障和民主的发展,对提高司法机关的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四、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1.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即何种行为主体可以适用暂缓起诉。目前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暂缓起诉制度仅适用于未成年人,对其他人不得适用;第二种观点认为,暂缓起诉制度不仅可适用未成年人,还可适用于偶犯嫌疑人和老年嫌疑人;第三种观点认为,凡依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及免于刑事处分的犯罪嫌疑人,均可适用暂缓起诉。笔者认为,暂缓起诉应当适用于第三种观点。因为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也应符合此原则。

2.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即暂缓起诉的运行和实施应具备哪些条件。笔者认为,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除了必须受上述案件范围的限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犯罪情节轻微;(2)犯罪后有悔改表现,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3)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4)具有较好的帮教条件。

3.暂缓起诉的制约机制。暂缓起诉的制约机制即如何保证暂缓起诉权的正当行使。暂缓起诉是检查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体现,该权力的正确行使有利于教育、挽救犯罪嫌疑人,如果行使不当,将会破坏国家的法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以保证暂缓起诉制度的正当运行。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再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暂缓起诉的制约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被告人的制约机制。对于需要暂缓起诉的案件,在作出决定之前,都必须征得被告人的同意;被告人如果不服,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并将复查结果告知申诉人。被告人坚决要求起诉到法院的,只要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检察院就应当想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而不再作暂缓起诉处理。(2)被害人的制约机制。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暂缓起诉的,暂缓起诉决定书应在法定期限内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对复查结果仍不服时,可以自诉人的身份将案件起诉到法院。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法院起诉。(3)公安机关的制约机制。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暂缓起诉的,应当将暂缓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暂缓起诉决定不当的,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要求复核。(4)上级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下级检察机关在作出暂缓起诉决定后,应当将暂缓起诉决定书报上级检察机关备案;上级检察机关认为暂缓起诉决定不当的,书面通知下级检察机关变更决定,下级检察机关应当执行。

参 考 文 献

[1]樊崇义,陈卫东,种松志.现代公诉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赵丽丽.暂缓起诉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12)

[3]闫锋.暂缓起诉制度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09(10)

[4]陈常.暂缓起诉制度的立法构想[J].法制与经济.2010(4)

作者:董 蓓

暂缓起诉制度管理论文 篇3:

论我国的暂缓起诉制度构建

[摘要]暂缓起诉,又称“缓起诉”或“附条件的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针对某些已经达到提起公诉标准的犯罪行为,决定暂时不予起诉,并为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暂缓起诉期间加以考察,在暂缓起诉期间终结时根据考察结果做出起诉与否的起诉裁量制度。从暂缓起诉的法律效果和诉讼经济的角度分析,暂缓起诉制度适宜于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能够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又体现了司法机关对广大公民的人文关怀,适应国际社会轻刑化,人性化的特点。

[关键词]暂缓起诉;制度;构建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概念

暂缓起诉的最终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被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在考察期间遵守法律规定并履行了其应当承担的义务,则公诉机关撤销暂缓起诉决定,公开宣布对其所犯罪行不再起诉;二是在暂缓起诉期间,如果违反有关暂缓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则公诉机关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提起公诉。

二、暂缓起诉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犯罪形式日益复杂,犯罪数量急剧上升,对社会的发展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刑事追诉方面,我国的诉讼模式是法定起诉主义,凡有犯罪行为就要追诉,检察官没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权。虽然刑事讼诉法中也规定了相对不起诉的情形,但规定严格,范围较窄,在实践中案件仍以起诉居多。这给相对有限的司法资源提出了一个很大难题。在此情况下,构建暂缓起诉制度无疑可以缓解司法压力。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构建“暂缓起诉”制度,具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司法是一种资源,它是有成本的。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都需要付出相当的成本。为实现司法经济,在诉讼活动中,世界各国都力求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大的诉讼效益。我国目前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理方式是无论重罪轻罪,一律经过法院审判,并以羁押为常态,这就使得对犯罪的诉讼成本和对人犯的羁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下,对轻微犯罪的诉讼和羁押显然消耗了我们大量的司法资源。构建“暂缓起诉”制度,通过将轻微犯罪分流,减少诉讼环节,可以节约检察院、法院及羁押场所用于办理轻微犯罪案件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程序的缩短,大大地减少了诉讼成本和羁押成本,在达到惩治犯罪,救治犯罪嫌疑人的同时,也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好地运用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上来。

第二,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使轻罪犯回归社会。目前,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得贫富两极分化,并且社会的开放使得人口流动性加强,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加剧而造成的轻微犯罪增多。实践中,我国往往对于犯罪行为采取够罪即捕的措施,从而使看守所被关押人员大量增加,甚至造成有的轻刑犯的判决之日即是释放之日,从而有损司法的严肃性。许多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犯罪,其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达到必须与社会隔离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为减少羁押的事后不良效应,加快对犯罪嫌疑人的改造,也可尝试适用“暂缓起诉”。

第三,暂缓起诉可以促使未成年犯罪人真正悔改,重返社会,更好地体现“惩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刑罚原则。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有很大的不同。未成年犯罪人还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对他们就事论事地定罪科刑既显得不公正,不利于综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也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们也有必要以“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其实行“暂缓起诉”,通过社会教育,使犯罪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负责,树立自重的观念,培养一个积极的生活模式,引导他们依法行为,避免再度触犯法律。同时,也可以减少追诉行为对他们的学业、就业及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

虽然暂缓起诉制度有着法律效果和经济效益上的价值,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考量,建立起完善的配套机制,并且须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出发,使民众能够接受。我国现在法治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因此,构建“暂缓起诉”制度,至少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关于适用范围。考察德国和日本的暂缓起诉制度,可以看出,两国的规定有明显的区别。德国将暂缓起诉限定于轻罪,根据德国《刑法典》第12条第2款的解释,轻罪是指最低刑为1年以下自由刑或判处罚金的违法行为。这主要是基于轻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大或者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深,多数情况下是过失犯罪,没有什么主观恶性,便于纠正或改造,使之回归社会不致造成负面影响。日本对于暂缓起诉的犯罪却没有限制,只是规定检察官“根据犯人的性格、年龄及境遇、犯罪的轻重及情状与犯罪后的情况,没有必要追诉时,可以不提起公诉。”就是说无论轻罪重罪,只要检察官认为适宜,就可以适用。

构建我国的暂缓起诉制度,应如何限定适用范围呢?笔者认为,限定该范围,既要根据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即减轻司法压力,使对轻罪的制裁轻缓化,又要考虑刑事司法的根本目的,即个别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结合。这一制度毕竟是针对犯罪行为,因此在操作中不能出现放纵犯罪抑或量刑不平等的现象,还要考虑大众的心理接受程度。因此,制定暂缓起诉制度,需要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犯罪行为的社会危险性、造成的后果以及可能判处的刑罚等方面综合考虑。目前情况下,我国应限定于如下范围内:犯罪嫌疑人涉嫌实施了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人承认所指控罪行,且无从重或加重情节,非累犯、再犯或共同犯罪的主犯,检察官经过审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年龄、境遇、犯罪情节的轻重和实施犯罪行为后的表现,认为适用暂缓起诉不会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害或对社会主义道德产生不良影响,不需立即提起公诉的情形。

第二,对犯罪嫌疑人的考察及犯罪嫌疑人需履行的义务。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意在减小社会对立,尽快修复社会关系,同时加快犯罪嫌疑人的改造,使之回归社会,实现对轻微刑事犯罪的人性化处理。从因果关系上来讲,犯罪嫌疑人也应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因此,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暂缓起诉期间的监督考察及为其设定一定的义务是必需的。

从内容上看,暂缓起诉与缓刑有共通之处,即刑事责任承担的非确定性,且这种非确定性都与被告人在考验期的表现相关。然而,两者却有质的差异。缓刑是一种刑罚方法,暂缓起诉则是一种程序性的处置手段。正是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暂缓起诉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价值。结合这两个特点,并借鉴运作已经相当成熟的缓刑制度,构建暂缓起诉制度,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明确一定的考察期限,这个期限应该合理长于其所应该受到的自由刑期。其次,明确犯罪嫌疑人应该遵守的规定。在暂缓起诉期间,其首先应严格遵守法律。并且为便于监督考察,犯罪嫌疑人不应脱离所属检察机关的视野。犯罪嫌疑人还应遵守比普通公民更加严格的有关社会治安、与该案件诉讼程序有关的活动等各方面的规定。第三,明确配合考察的组织或个人,甚至需要担保行为。构建暂缓起诉制度,是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司法压力,而将对轻缓刑犯罪嫌疑人的改造分流到社会上。因此,寻求社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居住的社区乃至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的帮助是必要的。第四,明确犯罪嫌疑人应该履行的义务。暂缓起诉制度是通过提供给犯罪嫌疑人一定的自由,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促使其主动恢复被其破坏的社会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的交易,不过这种交易应当对社会、检察机关、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各方都有利才可以。

第三,对适用暂缓起诉程序的监督。从法理上讲,暂缓起诉是检察官的一种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因为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而难以做出对或错的判断。这种情况下,这一权力被某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司法人员作为寻租的载体就会成为必然。因此,构建暂缓起诉制度,必须将该程序置于一定的监督之下。应该由哪些部门对这一程序加以监督呢?

笔者以为,至少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监督。首先是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目前的检察机关都设有案件督察机构并聘有人民监督员,这些都是对诉讼程序最基本的监督力量。当办理案件的检察官决定对某一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时,应该将案卷送予案件督察机构并得到其认可,程序上应当有该机构的书面同意书。人民监督员应该对这些案件做随机抽查和回访,以确保其适用的正当性。有些学者认为应当有上级检察机关的批准或将该案件在上级检察机关备案,笔者以为这不是合理的方法。因为当基层检察机关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将案件移送到上级检察机关是必然的,而如果将案情简单的轻微刑的案件也送到上级检察机关,动用如此众多的机关,履行如此繁杂的手续,不是减缓司法压力,增加了司法负担,设立这一制度岂非适得其反?不过,如果犯罪行为的被害人因不服暂缓起诉的决定且在办理案件的检察机关得不到解决时,申诉到其上级检察机关却是可以的。其次是来自将要审理该案件的法院的监督。对案件事实清楚的犯罪行为不起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审判机关的审判权,因为只有审判机关才有权力对犯罪行为做出最终的实体裁判。因此,适用暂缓起诉制度应该得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的书面同意。在这一程序中,笔者以为,检察机关应当将该案件的案卷副本送至法院,法院经书面的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时,出具书面认可文书并备案。到暂缓期间届满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表现做出撤销案件或强制检察机关做出起诉的决定。第三是来自犯罪行为被害人的监督。犯罪行为被害人与犯罪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也只有被害人最关心案件的处理结果。由被害人监督可以分为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即在检察机关决定适用暂缓起诉前,应该征求被害人的书面同意,即达成一定的和解。事后监督是指在适用暂缓起诉之后,如果被害人认为在和解过程中受到欺诈、胁迫或犯罪嫌疑人未真实履行其义务时,可以启动法律赋予其的救济权。但如无上述情况,不允许其随意启动该权利,以免影响司法行为的严肃性。

[作者简介]林时献,永嘉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作者:林时献

上一篇:自主创新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石油化工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