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期刊的自然科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机遇,在此种形势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新局面。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学术期刊的自然科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学术期刊的自然科学论文 篇1:

践行科学理念 承担社会责任

编者按:

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宣言》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准则、科学的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诠释了科学理念。《宣言》指出,在变革、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物质力量,也来自科学理念作为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宣言》倡议科技界广大同仁共同践行正确的科学理念,承担起科学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宣言》的发布,对于端正科学理念,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营造和谐学术生态,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什么是科学理念?每一位科学家都有其自己在科学研究生涯中的理解和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诠释,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着科学理念的内涵,升华着人类的精神境界。《宣言》发布后,来自科学界、知识界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宣言》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探讨。为此,本刊围绕《宣言》 刊出了一组文章,既摘编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以往对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准则和科学的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有来自科学界和知识界的讨论甚至质疑,期望给读者和广大科学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

路甬祥:

追求真理是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核心。追求客观真理是科技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价值观,是科技工作者最高和永恒的目标。自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追求真理,做出新的发现和发明,就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有些科学家,像塞尔维特、布鲁诺等,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生命。正是这种对真理的追求,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在近现代的突飞猛进发展,使人类克服了种种艰难,攀登上一个又一个科学技术的高峰。追求真理要求科技工作者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求真唯实,严谨踏实,不断进取。

做出创新贡献是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价值实现。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的核心动力就是创新,对于科学技术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是否率先做出新的发现和发明。在科学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科学家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做出原始创新,能否在世界上率先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技术最核心的价值也是体现在能否做出原始性创新贡献来,只有做出原始性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在世界的技术和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处于世界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技术竞争的多样性,技术创新也应重视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从而提升参与世界技术和产业竞争的能力。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跟踪,就会永远走在世界技术发展的后面,进而制约企业、地区和国家的产业与经济发展,无法为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爱国主义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我国老一代科学家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和表率作用。解放初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的物质条件还很落后,但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毅然返回祖国,满腔热忱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将全部才智和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是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

甘子钊:

现在我们谈的多是科学对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对科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手段,科学对于破除迷信、认识自然的作用,对于人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谈得太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的,但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现在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倡导一点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尤其是基础科学,它本身的动力就是追求真理,而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人类的历史证明,这种非功利的追求从整体来说为人类带来了最大的功利。18世纪欧洲搞电学的都是一批莫名其妙的怪人,美国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房龙在他写的《人类的故事》中,称这些人是“一批可爱的疯子”。现在我们常能看到一些英雄的雕像,这些科学家却永远没有雕像,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比这些英雄大得多。

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懈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

科学精神是对创新的尊重。创新是科学的灵魂。

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

科学精神体现为一种普遍性原则。

竺可桢:

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

科学活动目的在求真理,惟求真理,斯值得科学家之努力。此种力量首当用以减轻人生之痛苦。虽系消极作用,世界若毁灭,则人类必能解脱。但科学家之所以欲解除人生衣食之顾虑者,在于使人人有多余之时间足以审思熟虑真理耳。

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科学之精神在于不顾利害以求真理,剔出成见以就理智,及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穴1?雪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问利害。?穴2?雪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穴3?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王大珩: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是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局部或整体表现出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和作出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科学来源于实事求是。“实事”就是以事实为依据,“求是”就是要找出事物出现的所以然。科学的真实性更在于经得起实践的再考验,所以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和行为,都是非科学的。

在我们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科学精神不仅对于科学工作者很重要,而且弘扬科学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

量化一直是确立事物规律性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对自然科学是如此,对人文社会科学也是如此。今天,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使用计算机来分析问题,这是为能更有效地把事物量化的具体表现。以致可以说,21世纪是数字化世纪,如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虚拟现实试验等。

但是,现在也存在许多非科学的、脱离实际的东西。这方面主要表现在用完全想象的事物指导行动,甚至说成是真理?穴如有神论、两个世界等封建思想和行为?雪;把理性认识不加分析和验证地用在有效范围之外,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表现,包括牵强附会、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的创造成果,还包括数字上的弄虚作假。

我们必须切实弘扬科学精神。在思想和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创造思维的能动性,开拓进取;坚持无保留地采用数字化手段,靠数字说话;针对社会上还存在大量非科学现象和思想因素,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同一切非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进行必要的、长期的斗争,这些是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邹承鲁:

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新的发展一般都建立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牛顿说:“我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前人的成就给以必要的承认,丝毫也不会降低一项新发现的意义,切不可置前人成果于不顾,片面夸张自己的所谓发现是“首次”或“首创”,最后必然会被揭发,并得到身败名裂的结果。

同时,应以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中国科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在科学上如果要有所成就,特别是如果要有突出的成就,需要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全部生命,没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科学家的。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第二职业是不可想象的。在当前我国的社会条件下,科学家确实是很清贫的。但只有那些安贫乐道,热爱科学,对科学有献身精神、不追求高官厚禄的人,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真理,探索人类未来,攀登科学顶峰,为中国科学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

闵乃本:

科学精神是进取精神。迄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其本身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要永远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永无止境的进取。开拓创新,可以说是种反映科学本质力量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奉献精神。科学的追求旨在对全人类的奉献,从来不以科学家本人的功利为目的。也只有不以功利为目的,科学家本人才不致患得患失,随风摇摆,才能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追求科学真理。

科学精神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科学研究的实质,是不断地修正错误和接近真理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发现在自己实验基础上构建的理论与别人的实验不符时,总是将它视为完善理论的机遇,废寝忘食地直到更完善更普适理论的建立。这是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过程,也是科学家崇高的精神享受。

科学精神是坚持到底精神。科研成果或是为零,或是为一。一百步走完了九十九点九步,仍然无法得到准确的结论。历史上不少伟大发现与某些人擦肩而过,是屡见不鲜的。前辈科学家经常告诫我们,对于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得到彻底的结论才能松一口气,否则您的一切努力只能等于零。

科学精神是平等精神。科学中的权威是相对的,真正的权威是真理,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学术领导人不专横,不武断,青年人不迷信,不盲从,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只服从真理,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学术思想就会活跃,民主宽松的学术气氛就会形成。在民主宽松的学术气氛中,经常的交流讨论乃至争论,就会不断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科学精神是协作精神,需要群体的智慧。人类科学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使当前科学家只能是某领域的专家,不可能是各领域的专家。没有充满活力的群体,就谈不上重大研究的突破。群体精神表现在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和取长补短的团结合作。历史上,玻尔物理研究所正是由于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吸引过海森堡、泡利、德布罗意、薛定谔、狄拉克、朗道等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前去工作,从而形成了20世纪最负盛名的物理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为量子力学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陈懋章:

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访问学者,1979年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那里,我学到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但是我感受更深的是英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牛顿、培根等科学家代表的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是他们极端务实的精神,追求精确定量的精神,追求对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经说过:“诚信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诚信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精神对待客观规律才是真正的智慧。我们一般认为,诚信是道德层面的东西,他把诚信放在智慧的第一位,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以为是聪明,其实是不智。

吴征镒:

科学院在当今首先是一大群永远不懈的求真者,在自然界和社会里从各方面追求真理的人群,做管理工作不要做了官就忘了科学,要力避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学生们要从发展着的事物中再检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才能不断创新。对一切学说,应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态度,就是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认为必定如此,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我说了算。

科学是老实学,永远要老实,容不得一点虚假,任何自创理论都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摸石头就是去伪存真、去伪求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务求理论结合实际,这样就可以得到对相对真理的统一认识。

要及时认识和纠正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正负两方面,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钓誉,更不能趋名逐利、唯利是图。反对迷信权威、迷信个人、迷信教条、迷信单方面的效果,一切要经过评论,经过实践,经过考验,即使是无法实验的理论问题,也要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要有充分的内外证和旁证。

科学与民主相结合,既民主地求科学真理,也实行各种学说的公开、自由的评论,在辩论中求民主,真正做到百家争鸣,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要创造辩证的学术空气,多开科学学说报告会,责疑问难,提倡对科学问题的自由思考。

科学的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

信任原则与质疑。

相互尊重。

公开性。

茅以升:

医生要讲医德,演员要讲戏德,教师要为人师表,搞科学技术的人,也应该讲科学道德。科学是真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家是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人,应当是有道德的人。

但是,也并非每一个从事科学事业的人都很讲道德。在科研工作中,不讲道德的人与事也是存在的。比如:弄虚作假、谎报成果;垄断资料,保守霸道;压低、打击别人;以邻为壑;剽窃别人的成果;沽名钓誉等等,甚至还有个别人,不惜出卖国格、人格。科技人员思想品格的高下,虽不像科研成果的大小那样可以一望而知,但它终究要反作用于物质方面。道德不好的人,必然要做不道德的事,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危害事业,危害国家和民族利益,最后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

我在一生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中,深感提倡科学道德的重要。我经常想,除了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外,科学道德还应当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呢?1942年,在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时,我就曾在董事会上提出过制定《中国工程师信条》,后经讨论,定为八条。内容大体是:工程师要“认识国家民族之利益高于一切”;“不慕虚名,不为物诱,维持职业尊严”;“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努力独立创造,注重集体成就”;“勇于任事,忠于职守,互切互磋,精诚合作”等等。当时,虽然还不懂得也不可能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来要求工程师,但是,就这几条,在那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广大爱国工程师都一致拥护,自觉地以此为行动准则,还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的。

韩启德:

治学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关系。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有关。如果不是把学问当作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作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究。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放眼看看我们的周围,有不少人很有才华,学问上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就是胸怀不够开阔,不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一起发展,与同行关系紧张,从而无法把学问做大、做深,实在是非常可惜。

秦伯益:

科技工作是容不得弄虚作假的,科技成果最终都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造假的科技成果最终都会在实践中败露。因此科技人员应该诚实守信,要耐得住寂寞清贫。要知道,是科技成果商品化,而不是科技人员的人格商品化;是科技成果带有商品属性,而不是科技人员的人格带有商品属性。为此,应强化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和他律。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和他律是保证科技人员行为规范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这里,自律是指科技人员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外界督促科技人员遵守道德。

张存浩:

科学道德是维护科学价值的需要。作为一项特殊的事业,科学须恪守基本的价值准则,这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准则主要有:

(1)科学必须服务于人类文明、和平与进步事业,这是科学活动的正义目的。

(2)科学的进步取决于信任,包括公众对科学、对科学家的信任以及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哪里有相互信任的氛围,哪里的科学成果就更能被接受和应用,进而为人类造福。

(3)科学的发展源于创新。必须尊重优先权,有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以激励创新。

(4)科学活动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密的作风,确保科学工作的质量。

实践上述价值准则,必须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科学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外在方面——履行科学对社会的责任

科学家对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比普通人要认识得更为清楚,拥有更多的知识,因而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公众期望科技界为保护公众利益指出潜在的危险,同时要求科学家抵制明显危害公众利益的研究。

2. 内在方面——保证科学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的持续性发展

科学致力于获得可检验成果的知识,科学的诚实性和严格遵循良好科学实践规范是科研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因此,科学道德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内在要求,提倡科学道德规范始终不能松懈,它是科研工作保持独立自主以及享受自律性的一种持续性要求。缺乏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违反科学道德规范,必然走向不科学、反科学甚至伪科学。

3. 精神方面——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

纵观科学发展史,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凝聚和激励科技人才的重要精神力量。

科学的社会责任

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

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珍惜自己的职业荣誉,从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层面规范科学行为。

胡启恒:

开放获取是科学的内在理念。如今,世界各个科研机构均设置开放研究实验室,接收和派遣访问学者,依托网络建立各种学术交流平台……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开放获取的理念。

开放获取是每一个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于变成社会集体智慧和能力的一个部分。科学家应该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社会公共知识资产的一个部分,保证社会能够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提升整个国民素质,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自由、方便地利用这些科学成果。

开放获取在中国刚刚起步,大多数科研人员对此了解不多。实际上,参与、推动开放获取,不仅是科研人员的道义与责任,也符合科研人员的实际利益。首先,开放获取可以使科研人员的作品被更广泛地传播、引用,提高文章的利用程度和影响因子。其次,开放获取与知识产权并不冲突。开放获取在促进信息传播、保护公众投资者权利的同时,也注意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作品传播中作者的权利。再次,开放获取也不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2004年10月的一份相关分析报告显示,SCI收录的所有开放获取期刊中,有15种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因子位于所属学科的前10%。

王志珍:

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真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人。科学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进入科学殿堂的人,应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科学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说真话,本着自己的良心,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认真地发表实事求是的意见,不要违背科学而屈服于任何势力,更不能为了私利故意说假话。科学家另外一个社会责任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科普工作,为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作贡献,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利用公众科学素养低下进行欺骗和作假的现象。我们应该大力宣传老一代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的责任心。科学家要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科学界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典范。

(本刊编辑部根据以上科学家已发表的文章观点摘编)

关于学术期刊的自然科学论文 篇2:

论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机遇,在此种形势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新局面。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编辑 素质

0 引言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1]。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术期刊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此种形势下,对充分发挥我国自然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是交流与传播自然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新的形势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新局面。

1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科技期刊担负着缔造中国科技文化的选择、优化、传播与积累的重任[2]。作为出版工作者,期刊编辑肩负着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以及文化责任。因此,期刊编辑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明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现、世界观,时刻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3]。

编辑的政治素质主要指编辑人员如何紧密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4]。

对于学术期刊,人们一般认为社科类学术期刊比较容易出现政治问题,而对于自科类学术期刊则稍有忽视。文献[5]中舒干列举出了一些自科类编辑人员因对政治问题的忽视而出现的政治错误。笔者也曾在期刊校对过程中遇到作者将台湾、香港的股票数据与欧美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而在文章的图题里面因为疏忽将以上两个地区和其他国家统一写成了多少个国家的对比图,在文章编辑过程中却没有发现。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更应该重视从细节处发现政治问题,这就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良好的政治判断力。

2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学术期刊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业务能力[6]。

期刊编辑出版的双层学科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人员既要具备学科专业业务素质,也要具备编辑专业业务素质[5]。关于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4,7-11]。笔者认为,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即:狭义上的业务素质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狭义的业务素质如文献[2]中所提出的,包括:①语言文字修养,②论文审读与编辑加工能力,③现代化办公能力;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包括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要对市场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12]。

无论是狭义上或是广义上的理解,总体来说,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既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6];同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自然科学学术编辑又必须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首先,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大多分为两类:综合类和基础学科类。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电子学、环境科学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中国科学》杂志。基础学科类一般只涉及某一种或者几种相互交叉的自然学科,如:《数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无论是综合类还是基础学科类的学术期刊,都对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要求。现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许多已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极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是一支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专业知识都基本满足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在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身学科的“专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术素养,及时更新各种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杂家”,从而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为读者服务。

其次,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一般来说,期刊编辑主要是熟练掌握编辑出版学科知识及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而对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文章中涉及到的数理公式较多,变量符号、图表更是数不胜数。由于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自然学科知识,也不可能像电脑硬盘一样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更多的将自然科学常识与编辑理论常识以及编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指导日常的编辑活动。

最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无论是稿件由纸质版变为电子版还是接收方式由邮寄变为互联网接收,都显示出期刊编辑工作方式的改变。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计算机网络,是多媒体世界,是电子出版物,这些都要求期刊编辑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从而使期刊编辑工作更方便,更大程度上的提高编辑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自然科学学科来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更容易,因此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做好国内与国外学者交流的纽带,从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娴熟的编辑业务技能[6],同时也要有道德素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使自己所编辑的刊物成为对读者、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食粮[13]。

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是用来维护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人、编辑与读者、编辑与编辑群体等相互关系和利益的准则[14]。

为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奉献精神,以质量为标准选稿,始终坚持为作者、读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保证期刊质量严格把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品力作。

4 结语

总之,在这个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勇于实践,不断加强各种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在编辑工作中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夏桂霞.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劳动的素质特点和责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150-154.

[2]刘翠玲.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及其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101-103.

[3]郝春艳.关于期刊编辑素质的几点思考[J].媒体与传播,2008,

12:185-186.

[4]杨静,陈海林.浅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216-218.

[5]舒干.再谈期刊编辑人员基本素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116-120.

[6]李爱民.浅谈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3):104-106.

[7]范蓉.科技期刊编辑的劳动性质、业务素质及价值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117-119.

[8]邵舒扬.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科技,2012,27(1):27-28.

[9]段玉玲,李玉琴,尹陶.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优化[J].安徽冶金,2003(2):22-24.

[10]蒋红燕,苏振礼,王克平,张哲,李科.科技期刊编辑主观创造性的发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19-922.

[11]司丽琴.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学报编料论丛,1999:183-186.

[12]林钢.从角色综合化看期刊编辑的能力素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4):69-71.

[13]熊忠.论期刊编辑“三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187-189.

[14]庞丹丹.论期刊编辑的素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90-92.

作者:张晓庆

关于学术期刊的自然科学论文 篇3:

破除“SCI至上”是科研评价改革关键一环

教育部、科技部关于破除“SCI”论文至上的文件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学术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学术会议、研讨会、专题报告、网络展示互动等,纸本期刊发表论文只是其中的一种。学术交流的主体语言也是随着世界强国的变化而变化的,学术交流使用的载体也在不断演变,遗憾的是,一些人只看到了纸本发表论文,没看到民族复兴的步伐大大加快,也没看到互联网正在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在30多年前,“SCI”被引入中国时,估计没人能够想到,作为一种有效的科技文献索引工具,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等相关指标能够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方面面的核心指标,使得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崇拜现象。把纸本论文作为评价一切科技活动的标尺,完全异化了科研的根本目的,业已成为我国迈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巨大障碍。

打响2020年科研评价改革“第一枪”

从本质上说,SCI以及相关指标极端化所引发的乱象是将工业模式下的“计件绩效考核”和项目管理办法简单移植到复杂的科研活动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消磨和摧残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论文枷锁,尤其这种考核方式与帽子、职称、学历、项目、经费等物质利益挂钩之后,正常的科研活动沦为无关乎论文本身成果,只追求数字和所谓名刊的灌水游戏,它所带来的学术圈层急功近利的浮躁,诱发的各种学术不端,一直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所诟病。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这两份重磅文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热议,打响了2020年破解“SCI崇拜”、祛除“唯论文”痼疾,推进和深化科研和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第一枪,体现了我国打破科技人才桎梏、回归科研初心、解放学术生产力的决心和政策连续性。

早在两年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就要求,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改革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为关键,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推进分类评价制度建设,发挥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已经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定下了总基调。之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迅速在科研领域和高校开展破除“四唯”“五唯”的部署,又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消化,此次教育部、科技部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体现了对此项工作重视和审慎的态度。

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无论是“四唯”还是“五唯”,“唯论文”都被排在首位,这恰恰说明,破除“唯论文”是解决当前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科研评价问题的关键一环,而想要破除“唯论文”,首先要抓住并解决的就是“SCI至上”这个“牛鼻子”。从这个角度说,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两个文件可谓是切中要害、釜底抽薪,是从根部消解学术积弊,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组合拳和“撒手锏”。

在2020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两个重磅文件中关于SCI论文使用的负面清单、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完善同行评议、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代表作數量1/3等规定将对中国未来的科研和学术领域的发展乃至我国科研水平的质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最终还是由科研人才的创造性工作决定的。我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理念指引下,正在不断增加科研人员的物质收入,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此时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科研评价的指挥棒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活力。

破除“SCI至上”,可以将科研人员从单纯的量化考核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摒弃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而看重长期发展,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使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十年磨一剑”,在此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倒逼学术生态的重构

科研发展与学术生态相辅相成,互为表里,“SCI崇拜”造成的浮躁、功利的学术风气就会在科研层面演化为“论文数字竞赛”。如今,以SCI及相关指标为核心的“唯论文”评价体系已经渗入学术生态的方方面面,一旦釜底抽薪,切实按照负面清单来执行,必然造成一定时间的“空洞效应”,倒逼学术生态进行重构。

这个过程既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学术、科研评价体系的窗口期,也是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以及观察SCI缺位核心指标后评价体系运转情况的好机会,用以补位的同行评议、论文代表作制度表现如何也可拭目以待。

国内科技期刊要自强

中国要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发展模式的大国、强国,作为国际通行科研成果发布的终端——学术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内科技期刊长期被排除于以英文为主流语言的SCI期刊之外,发展举步维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SCI相关指标的趋势下,我们国家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论文都流向了国外期刊,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期刊就成为无源之水,难以为继,更谈不上聚集效应。

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之后,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对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推行论文评价代表作制度,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这些新规配合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都将成为这一轮国内期刊崛起的“强心针”。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科技期刊要补的“课”还很多,政策给力固然可喜,但打铁更需自身硬,经济领域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前车之鉴犹在,千万别把好经给唱歪了。

建设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学术与科研自改革开放后才大规模发展,前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科研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舶来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从领导说了算,到数SCI论文,到高影响因子再到ESI,这30多年来我们的评价体系的发展和“进化”从来没有停止过,充分体现了中国科研领域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生命力,正是这个“量变”过程将中国科技带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成绩有目共睹,功劳不容抹煞。所以我更愿意将目前的改变称为“蝶变”阶段,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是目前的评价体系已经束缚了中国科研的发展和人才的涌现,尤其不匹配我们从科技大国往科技强国迈进的步伐,是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历史必然。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规律,充分激发科研、学术人才的主观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科研评价体系,这个过程将异常艰难,迈入“深水区”的评价体系改革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又不能故步自封,与世界科技评价模式脱节,应该说,破除“SCI至上”是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建设迈出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的工作会更艰辛,也会更伟大!我们既不能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轻忽,也要做好前方道路荆棘密布的心理准备,任何初衷良好的政策要取得理想效果,还需要将政策文件的精神和举措进行扎实有效的贯彻落实。

科技評价体系改革要顺势而为

科技评价体系并非某个举措或者几个政策性文件,而是一个惯性很强的文化生态现象。任何评价体系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持续过程。这需要科技管理者、科研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尤其要适应科技发展规律和关注政策的延续性。

不过,经历了30多年的SCI崇拜、唯论文的荼毒,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多年以来科技评价的改革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什么有时候好的政策在落地时会出现不到位甚至走样的结果?

如果从对立面去考虑这问题,你说SCI不能评价技术开发类研究,我说SCI对基础科研公平客观,争论只会钻进死胡同而不得其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妨换位思考,我们这样来问:“如果评价改革没有受益者,请问谁来支持你的改革?”

改革不能凭空拍脑袋,想要一场改革落到实处,不如先想清楚改革将让谁为之受益。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原本的“阻力”恰恰可以很好地转为“动力”,助推改革之路。

改革的阻力来自评价的主导部门,也来自被评价对象。在高校,评价的主导部门担心如果取消以论文计量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会导致学校整体排名下滑;被评价对象则担心,采用定性评价方法会带来更多的人情纠缠,导致比定量评价更加不公平的现象出现。于是,科技评价的改革就往往原地踏步。

追根溯源,我们必须正视矛盾的起源——科研几乎所有环节都是市场机制,而评价仍然是计划体制;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技开发,不到1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评价方法却100%是基础研究评价指标;科技评价用工厂计件管理模式且短期视点,但科研成果难以计件且长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此,科技评价必须上一个新台阶了,就是先确定科研类型,再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推行代表作或者标志性成果评价。

首先,科技评价的策略思路需要转变,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办法。如果评价目的主要用于帮助被评价者改进工作时,当用于学科建设、团队发展、学校整体等,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定性的评价对改进工作更有价值;而当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同类别比较、评比、升级时,在分类评价客观准确的条件下,定量评价更能减少争议。

其次,科技评价应尽快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委托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第三方机构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能独立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应具有科技评价管理人才,对被评价学科内的权威专家有号召力;应具有相应的技术保障条件和大量的学术评价数据积累。

最后,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避免过分强调短期量化考核指标,防止诱导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同时,要重视及时的过程公开,让委托方看到评价行为的超脱、效率的提高和评价结果的客观,让被评价对象感受到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科技评价既是科技管理的工具,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规划、决策、管理、监督的手段,也是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发展内在、基本的学术认识活动,是对科研产出和影响的价值判断。科技评价既要减少计划的成分和政府主导,也要防止科技评价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科技评价要逐步建立开放评价机制。

科技管理部门要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放评价规则,制定和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举报和回溯评价制度;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健全随机、选准、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增强评审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应用类研究和产业化开发项目,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技术转移推广等科技产出在评价中的作用,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基础类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提高科技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开放程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公开数据,引入公开数据占一定比例的权重评价方法,让学术界公开参与评价。

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使科研评价进一步合理

公正地说,我国的科技评价差不多每十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逐步演变——

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谁的科研水平高,科研经费给谁,是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是专家朋友相互评,“你好我好他也好”地走走形式;到了90年代,当大家论文数量都不多的情况下,科技评价成了比论文数量多少,谁论文多好像谁就水平高;新世纪2000年前后,当大家都发表了很多论文时,不能再以论文数量比高低,大家开始比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中国人还发明了影响因子加总的评价方法;2010年前后,大家又开始比论文单篇他引次数,用他引次数高证明科研水平高。

由于最近10年没有明显的改变,造成科技界甚至社会上对科技评价的意见越来越大,所以,政府相关部门下决心改变,但从我个人观察看,科技评价的每次改变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嬗变,而非靠文件硬性调整,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学术发展规律的自我迭代、更新。

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或第一位(科睿唯安统计为第二,爱思唯尔统计自2016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如果再加上不被国际数据库收录的4000多种中国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我们是当之无愧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但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细究起来,科技评价活动中“只看数量和影响因子、不看论文质量”,简单化、一刀切地将论文数量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资源分配直接挂钩,个别单位甚至将论文作为评价一切活动的标尺,滋生、助长了“唯论文”的不良导向,这成为论文数量激增的幕后推手。

为了尽快扭转这种状况,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了破解的办法: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立足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并明确了“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具体范围。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去除了旧的“唯论文”之后,又树起了新的“唯三高”呢?显然不能这样看。

想要快速改变“唯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学术导向,又要防止矫枉过正,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还要兼顾突出可操作、可执行、可落地,相关政策的确定和实施是相当复杂且微妙的。

尤其我们面对的是长期居于评价体系核心地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受益群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SCI以及相关指标的规则惯性,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过渡。更重要的是,改变学术评价的规则不能变成没有规则的人情互换,一定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果说同行评议更倾向于定性评价,那么代表作制度则倾向于定量评价,而“三高”则是框定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设定与唯SCI其实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

《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对基础研究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由看数量转为重质量,不把论文作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的主要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同时,要适当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措施》还是《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科技部相关领导在解读两份文件的时候都明确表态,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破除“SCI崇拜”也不是要消除SCI指标。

一方面,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载体,不能为了破除“唯论文”就降低基础研究领域高质量论文的标准;另一方面,《若干措施》规定对推行论文代表作的设定数量上限,引导科技人员更加关注论文质量,再次彰显不以“数量论英雄”。

其次,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充分尊重科学共同体的“自治”。

《若干措施》对于“三高”是这样规定的:一是考虑到高校、科研院所和学科建设等的差异性,明确规定“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具体范围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可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三是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或技术领域选定。

注意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定”或者“结合学科、技术领域选定”这样的表述。

SCI以及相关指标进入评价体系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不分学科,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通过学术委员会来圈定“三高”范围既充分尊重了学术共同体治学的自由,又结合了分类评价的原则,可以根据学校、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避免了“一刀切”之后再度陷入僵化的弊端。

再次,论文代表作是实践成功后的制度化产物。

论文代表作制度并非《若干措施》首次提出。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科技部在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中,已在国家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等中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若干措施》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制度化。

具体来说,论文代表作由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根据具体科技评价活动要求,结合已开展科研工作或取得的研究成果,自行选取;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论文代表作要展示对项目(课题)的支撑作用和相关性;对于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论文代表作要展示评价周期内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能力等;对于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论文代表作要展示评价周期内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等;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奖,论文代表作要展示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论文代表作,要展示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

最后,我们不能陷入科研评价“虚无主义”的泥潭。

客观来说,没有完美无瑕的制度,包括科研评價体系,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与时俱进,持续改进科技评价活动,使之更趋合理。事实上,即便是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科研评价也经常受到学术界和社会诟病。

长期以来,有大量的文章、讲话都在批驳“SCI崇拜”,但很多都是在讲问题,而非是想办法、说对策,还有很多人认为直接照搬西方的科研评价制度或者直接消除SCI指标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任何国家科研评价模式的确立都是一个综合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和本国文化逐步确立的过程,否定一切或者只看问题的科研评价“虚无主义”毫无意义,需要我们在相关部委的引领下,科技同行进行不断的探索。

当然,并不是说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仅靠教育部、科技部的两份文件就够了,政策的推动还需要组织人事部门加大力度。既要坚决地“破”,更要善于“立”,坚持分类评价,避免评价标准“一刀切”,需要多维度切入、多措并举,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无论政策如何,大家一起呼吁科研要研究真問题,杜绝无病呻吟地拼凑论文。

科技工作者迎来新时代

中国的科研和学术真正进入大规模稳定发展阶段实际上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相应的科研管理部门也经历了一个从过度行政化、管理过细到强调职能转变的过程。当前,很多国家都把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我国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业成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引发经济模式改变,也必然对科研管理模式和政策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这也对当前科研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科技部门的职能已经开始从过度行政化配置科技资源转变为政策制定、统筹协调、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等,要从事无巨细向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搭建平台、做好服务方面“进化”,由管理者转型为兼具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的功能。首要任务是重新科学界定行政主体与学术主体的权责关系,围绕“服务”这一主线,使“越位”行政权力“归位”,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其次要不断完善学术、科研评价体系和鼓励机制,避免过度的功利导向,引导科研工作者回归科研初心,充分调动科研群体勇于探索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注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切实地将成果转化为技术,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具体来说,要围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和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政府部门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等具体工作。对科研机构组建和调整,重在加强规划布局,特别是组织和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鼓励政策。

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以及日前教育部、科技部连续发布的两个关于破除“SCI至上”“唯论文”的文件,已经充分体现了简政放权和宏观引导方面的精神。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三大国家战略的同步推进,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确实迎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为科研工作者松绑、减负,让有作为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国家上下一致的共识。

尤其是在相关部门正不遗余力地破除“SCI至上”“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的科研人员是真的应该跳出一心一意写论文的数字迷宫,踏踏实实地沉下来,真正回归科研初心,研究一些真问题了,应该做到:

一、志当存高远。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坚决杜绝为了职称提升拼凑无病呻吟的论文。

二、敢为天下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要从根本上减少科研项目的重复和模仿,重复模仿属于教育的范围,不是科研的内涵。

三、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特别是学术权威要作科研诚信的表率,不过度包装项目,还要从制度上防止少数权威打着国家利益旗号给自己设专项计划,减少科研经费浪费。

四、甘坐“冷板凳”。科研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想要做出大成就必须能够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从事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对话;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真正的科研工作,诚信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解决现实问题才有价值;重复是劳命,模仿是伤财,拼凑和抄袭是无德。

专家简介

李志民,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荣誉主编。曾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先后创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和“中国技术供需在线”。

作者:李志民

上一篇:自主学习教学宏观经济学论文下一篇:学生实验课质量提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