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下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紧迫感也不断明显,高职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有效创新。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事宜,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应用成为了关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创新理念下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理念下舞蹈教学论文 篇1:

谈谈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教学的创新驱动

摘要:创新驱动体育课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深入贯彻创新教育,针对体育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本文根据笔者体会,论述了创新驱动体育教学的意义,创新怎么去驱动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驱动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创新驱动;体育教学

“创新驱动生产力”,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打破教材束缚,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打造富有个性化、温馨和谐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热情,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则需要进行创造性教学,与时俱进。

一、新课改下体育教学创新驱动的意义

1.创新驱动下的体育课教学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l生和创造性,在体育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2.创新驱动下的体育课教学是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创新驱动下的体育课教学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

二、创新驱动体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资源的创造性开发,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重要一环。从教师角度看,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可释放自身创造潜能。在借鉴、学习、吸收中丰富充实原有教学资源,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出具有较强创造性、实践性的综合人才。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学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创造了个性化发展、和谐愉悦的运动环境,可以一展特长。同时,通过合作类运动项目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由教学资源人手,进行创造性教学。

首先,依据新课标,合理调整与改造教材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次,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引进新运动项目内容,既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也有现代运动项目,更好地满足高中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如舞蹈项目中加入瑜伽健身操、竹竿舞、交谊舞等内容;在球类运动项目中加入丰富多样的小球类活动,比如保龄球、棒球等;增设武术等形式多样的选修内容;增设一些训练意志、耐力、生存能力的体育运动,训练同学们自我挑战的坚韧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通过改造体育运动项目,使其更具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尊重并拓宽了同学们的兴趣与爱好,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

(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改造,激发学生快乐情绪

在新课程思想与理念的影响下,当前的体育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引发学生运动热情,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快乐教学法就是有效方法之一,是对传统呆板乏味模式的创造,同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带着快乐情绪,主动融入体育活动,自觉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首先,在快乐教学中,学习内容更为生动、充满趣味。既立足教材,也考虑学生兴趣追求、学习需求,增设学生喜欢的体育内容,兼顾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其次,教学手段更丰富多样、充满时代气息:①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不同的体育游戏,或者设置灵活多样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比如“活靶”、“扔沙包”等游戏,训练学生灵敏素质;“蛙跳接力”、“企鹅接力”游戏,训练学生腿部力量;自主组织跳绳、斗鸡等跳跃游戏,进行跳跃练习,增强下肢爆发力与协调性。这样,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②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丰富知识容量的同时,也增添趣味。如教师可适当补充有关的背景材料,比如用高中生喜欢的篮球明星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再如运用动画模拟、慢镜头演示等方式,直观而形象地展示篮球战术运动要领等,而后配合室外训练,强化巩固。最后还可播放比较轻缓的音乐,让同学们做傲放松操,提高快乐指数。

(三)教学评价的创造性完善,强化教育激励作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评价环节,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多元功能。其一,教育功能。即借助课堂评价,增强学生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个性化发展。其二,管理功能。即借助教学评价,检测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侧重管理功能,偏重结果评价,忽视教育功能。而新课程注重评价环节的诊断与反馈、激励与改进的作用,创造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三、创新驱动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合理的教材组合与搭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完成我们的预设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科学运用。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一切手段和形式都应是为了提高技能、发展身体素质服务的,不能弱化技能提高的教学目标。

(3)要善于在学生的创新中总结出精华为我们所用,不要让学生的创新牵着教师走,而失去目标,不要让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去创新,因为创新是需要一定的基础要求的,基础打好了,创新自然就会生成。

(4)在运用教学比赛时,学生学习的技能要适当运用到比赛中,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要让比赛冲淡了技能。

(5)评价不能失去原则。教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也可以帮助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同時也可以让学生迷失自己。教学中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一味的迎合一味的鼓励学生也不行,但一味的批评、打击他们更不好,所以要充分运用好评价语言,让课堂更具实效。

作者:邱建

创新理念下舞蹈教学论文 篇2:

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分析

摘 要: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紧迫感也不断明显,高职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有效创新。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事宜,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应用成为了关键。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方法选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状况并不理想,很多不足客观存在时,创新教学法的应用空间也被不断压缩。本文将对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改革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舞蹈教学;高职院校;改革

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这一问题却较为显著,即便教学改革趋势较为明显,单一的教学方法依然被广泛沿用。可以对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较为多样,但教学方法选用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层面较为茫然,这也导致教学改革及创新状况较差。鉴于此,探寻出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策略十分必要。

一、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概述

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内容,所谓改革更多强调的是教学理念创新视角下的教学方法创新,而应用则要将教学方法创新性提升直接转化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虽然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状况不断好转,但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此外,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理念与模式均较为陈旧,在这一情形下,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与应用势必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高职院校无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进程也十分缓慢。一般来说,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中,相关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有效性需要兼具,教学方法也需要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之中。从这一层面看,高职院校与舞蹈教师也应当就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事宜进行更多思考和规划。

二、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现状

(一)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环境相对较差

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环境相对较差,这也成为了当前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中的一个显著问题[2]。环境支持必不可少,教学方法改革的大环境虽然十分良好,但很多高职院校内却缺乏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的良好环境。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将诸多专业与学科的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整体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事宜,舞蹈教师对新时期舞动教学层面的新变化、新需求等也缺乏足够认识,其对舞蹈教学创新的重视程度自然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状态下,一个有利于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的内部环境便无法形成,舞蹈教学方法改革进程也势必十分缓慢。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环境较差,改革进程相对缓慢,高职院校整体上的教学改革进程也受到了间接影响。缺乏良好的环境予以支撑时,想要达成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层面进行大力创新也会具有更高难度。

(二)舞蹈教学中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较少,这不仅是既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层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对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等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很多舞蹈教师进行一对多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自身的教学动作展示,并要求学生们进行模仿与强化练习。理论知识讲解占课堂教学时间比重较低时,很多学生对舞蹈动作以及舞蹈意境无法进行较好的了解,这也导致个人情感无法较好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舞蹈教学效果自然较差。不仅如此,在这样机械的教学方法应用下,“教”与“学”之间的联系会被割裂,教师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看法、状况时,舞蹈教学便会带有较为明显的盲目性特征。而学生无法将自身疑惑较好反馈给教师时,舞蹈教学进程中会积压更多问題,舞蹈教学实际有效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久而久之,舞蹈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也会越来越差,流水账式的进行舞蹈教学也影响到了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事宜。

(三)舞蹈艺术实践性活动较为缺失

既有的教学方法应用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更多的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且舞蹈动作展示性教学是十分主要的教学内容,与舞蹈艺术相关的实践性活动则较为缺失,这也影响到了舞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舞蹈本身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一旦忽视了舞蹈艺术性,仅仅将舞蹈教学局限于舞室内或课堂中时,舞蹈教学的内涵也会变得十分单一。这一状况的产生实际上同陈旧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很大关联,固有的教学方法下,舞蹈教学层面基本上缺乏艺术实践性活动相关教学内容的“空间”。正是由于教学方法选用中忽视了艺术实践性活动开展,很多高职学生对舞蹈这一艺术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其甚至养成了机械性进行舞蹈动作模仿的不良学习习惯[3]。而缺乏较多参加舞蹈艺术实践性活动经验时,学生的舞蹈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传统教学方法更是无法为学生舞蹈艺术相关的艺术素养培养和提升提供足够帮助。

(四)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利用率不足

即便部分高职院校在舞蹈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确立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也有了明显提升,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依然较低,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率不足更是成为了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诱因。部分舞蹈教师本身较为固执,特别是对自身已经十分熟悉的传统教学法产生了明显的依赖性,其也热衷于在教学中结合传统教学法的应用驱动舞蹈教学。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示范时很难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且部分舞蹈教师的动作并不标准也是不争事实,这一情形下,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资源实际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缺乏多媒体教学层面的认识,以及多媒体教学能力,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信息化程度便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明显不足,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中,实际选择更是相对较少,想要在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层面取得突破也十分困难。

三、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环境

从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改革层面看,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十分必要,这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应用的前提和基础[4]。高职院校首先要对舞蹈教师进行鼓励,引导其在教学进行舞蹈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高职院校也可以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指标,更好刺激舞蹈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对于舞蹈教师来说,其需要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加深对新时期舞蹈教学的认识,并积极的在教学层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尝试,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的环境。除了提升认识和重视程度,高职院校与舞蹈教师也要对舞蹈教学状况,既有的舞蹈教学方式方法实际有效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借此来对舞蹈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有效规划。通过对教学方法改革相关状况、事宜等进行分析,舞蹈教师需要就教学方法改革事宜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方向、具体目标与侧重,从而更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尝试,避免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最终流于形式。

(二)增强舞蹈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

互动教学法是当前十分新颖和成熟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互动教学法也可以成为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在于提升整体教学互动性,但单纯的师生互动带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舞蹈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构建多維互动的舞蹈教学模式,在多维互动的舞蹈教学模式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较为可行。例如,舞蹈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自学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或在互联网上进行生本互动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问题,抑或是布置具体的舞蹈动作学习任务,让学生群体在生生互动的情形下进行舞蹈任务解决,并学习具体舞蹈动作。这一状态下,生生互动可以同师生互动联系在一起,而生本互动为基础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也能够形成。从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的视角看,在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内,教师也能够嵌入一些教学问题,抑或是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借助互动交流来更好驱动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定期开展专项的舞蹈艺术实践性活动

定期开展专项的舞蹈艺术实践活动也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中需要关注的事宜,借助舞蹈艺术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实践性教学也可以成为教学方法应用的基本形式。例如,除了在舞室内进行动作讲解,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解读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舞蹈艺术活动,通过让学生登台演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舞蹈表演经验。此外,部分舞蹈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其在舞蹈动作学习具有很大难度,通过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艺术实践性活动,在艺术实践性活动中进行指导与引导也能够提升舞蹈教学的实际有效性。舞蹈艺术实践性活动有效开展后,学生对于舞蹈艺术能够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很多学生也可以通过诸如此类的实践性活动发现自身不足。在获取到了这些不足后,舞蹈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更为具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同舞蹈教学实际状况也能更为相符。

(四)互联网+教育视角下进行多媒体教学

互联网+教师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视角,提升整体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借助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创新性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5]。例如,长春市职业技术学院在舞蹈教学中便十分注重信息化建设,学校层面打造了信息化程度极高的舞蹈教室,通过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强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舞蹈教学中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较好应用后,舞蹈教师也将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的目光放在了教学内容的丰富上。通过在优秀的MOOC平台上搜集舞蹈教学资源,并进行整理与加工,舞蹈动作示范与讲解这些教学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也大为提升,学生观看大屏幕进行无死角的舞蹈动作学习更是有效提升了舞蹈教学实际有效性。因此,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方法中的融入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其对于教学方法创新也可以提供很大帮助,教学内容较好丰富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

结语

高职院校,特别是舞蹈教师不仅要给予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事宜足够关注,更加要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创新教学法应用尝试以及经验的总结,更为高效的开展舞蹈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舞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还是应用,预期效果和目标的达成都不简单。这则使相应改革与应用事宜需要成为常态化工作,在发现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使创新性与有效性兼具的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周思怡.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运动,2017(04):56-57.

[2]杜宛玲.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交际,2018,No.483(13):192-193.

[3]李佳.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8,523(22):138-139.

[4]贺美群.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7(01):79-80.

[5]李艳艳.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54-154.

作者:郝帅 唐璇

创新理念下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改革高校办学体制充分激发办学活力

[基金项目]2012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jsk2012-48;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规划立项课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背景下海南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SK(Z)12-58。

摘要:通过改革办学体制,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海南师范大学建立了由学科专业实践、创新性实践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构成的,在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与形式三方面各有侧重的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实践,学校学生学科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创新精神面貌一新。实践表明,改革办学体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突破点,能使实践教学工作重心更加明确、系统性更强、更加符合学科专业特点。

关键词:办学体制;海南师范大学;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重点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海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改革学校内部办学体制,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在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此为个案,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为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措施: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高校实践教学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办学体制(本文指高校内部办学体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开展了一系列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但仍适应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此,我校2010年制定了《海南师范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职责规定》,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学校负责教学的制度建设、宏观指导、过程调控和目标评价,学院作为教学实体具体负责教学管理任务的组织落实和过程管理。在新的办学体制下,我校实践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主体是生命科学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以及初等教育学院)根据各自专业特点逐步建立了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由学科专业实践、创新性实践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构成,在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与形式三方面各有侧重。

(一)构建学科专业实践体系,夯实学生专业技能

1.科学设计实验教学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按照生命科学的整体思路、打破了以专业设置实验的结构层次,以技术方法为主线科学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一套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新实验教学技术方法,形成了“四四”实验教学体系,即划分四种实验类型: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建立四个实验层次: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优化四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采用四种考核方式: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考试。经过几年的实践改革,目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经达到50%。教学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全面向本科生开放,绝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甚至是刚入校就加入了教师的课题组,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形成了教、学、研良性互动。

2.搭建才能展示平台

音乐学院结合专业实际,设计了“立体化艺术实践教学平台”(包含基础型、专业型、综合型三个层次),开展艺术实践系列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舞台、教育与社会、教学与就业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第一,搭建基础型艺术实践平台。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汇报演出。各专业班级每学年开展一场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汇报演出,如“新生专业汇报演出”、“大四学生毕业汇报演出”等。二是组织开展由理论知识、合唱指挥、钢琴、声乐、自弹自唱等五个部分组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五项全能比赛”。

第二,开设“周末大舞台”。学院每学期举办专业演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专业演出活动分为声乐专场、器乐专场、舞蹈专场及综合场,依次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展,形成定制。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学院实践教学的改革。

第三,选拔、组织、训练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及演出。学院非常重视各项专业比赛,如大学生文艺汇演、南方合唱节、“桃李杯”大学生舞蹈比赛等。学院对各项赛事都进行认真组织、选拔、培训、指导,力争优良成绩。此外,学院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合唱专场演出、中俄大学生文艺互访演出等。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

3.开展专业技能训练

文学院实施了“4·10”写作工程,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学生从入学之日起直至毕业,每天练笔300字,每年写10万字,4年就是40万字,故而命名为“4·10”写作工程。其基本理念是:将写作训练分解到学生日常课余实践中,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进行训练;将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效果。“4·10”写作工程已纳入受训专业学生的学分体制,其特点是学生写作实践的内容与其专业学习和读书相结合。

初等教育学院提出“在实践中、由于实践、为了实践”的理念,将教育实践由活动提升到课程层面来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课程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实践的评价同学分挂钩,实现教学实践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院分阶段安排教育见习、实习,坚持“十·打实”①日常技能训练,利用理论课程的学习指导教育见习与实习,通过见习深化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实习检验课程学习效果,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摆脱低层次的教育实践,全面提高师资培养的水准和质量。

(二)构建创新性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

我校创新性实践体系包括创新性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科竞赛以及师生合作研究等。2008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海南省唯一一所获此项目的学校)。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学校注重将其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的衔接和结合,将计划的工作要点落实到本科生培养的不同年级。四年来,学校拨付配套经费108万元支持本科生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0项,学校独立资助校级创新项目42项,参与的学生数达514人,涉及生命科学、文学、初等教育等学院。学校还以立项的形式支持学生开展研究,积累研究经验,2011-2012学年度设立实验室开放项目52个,每个项目资助金额3000-5000元不等。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有挑战杯、科技创新、文科计算机大赛、实验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每年投入专项经费40万元。一些学院还积极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创造条件,建立师生合作研究的机制。

(三)开创多样化实践途径,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

我校坚持以教师教育特色求发展,坚持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办学方向,因此,在实践教学综合化改革中努力开创多样化实践教学途径,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

第一,开展顶岗支教实习,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学生教学能力。为支持海南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为师范生创设实习条件,我校于2006年开始实施“顶岗支教”实习。与以往教育实习不同的是,“顶岗支教”实习生按照支教学校的正式一员来要求,所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任务与被其“顶岗”替换出来的教师一样,接受的是全方位教学实践锻炼。为了提高顶岗支教实习的效果,近年来我校改进了一些做法,安排实习生提前一周下到学校,以便实习生充分了解学情、校情,备好课,而为了实习生有时间反思和提高,安排2位实习生顶替一位受训教师。我校还聘请支教学校当地名师为兼职导师以加强对实习生的教学指导。为了使学生能体验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我校安排实习生支教之前到学校周边中小学见习2周,支教实习回校之后再在学校周边的一些优质中小学安排2-3周的反思性实习。

第二,送培送教下乡,促进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送培送教下乡是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专兼职教师与师范生一道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面向海南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初中教师开展培训。“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是海南省“播种希望”行动计划三项行动之一。该项目培训的模式为“同课异构—现场交流研讨—专家引领—行为改进”。学科教学论教师和师范生在农村教师培训现场,采集鲜活的培训和教学案例,聆听农村教师成长故事以及扎根基础教育感人事迹,在参与讨论和交流中,不仅专业技能得到训练,而且接受了专业情意、专业思想的熏陶。尤其是“对比课”强调针对性、问题性和示范性,让师范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各种教学理念、实践技能的意义、要求,能有效提高师范生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成效: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成绩斐然

我校实践教学综合化体系不断完善,保障了实践教学的稳步推进,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科专业能力显著提高

综合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提供了众多可选的锻炼机会,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因而显著提高。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参与实验及实践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实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省、校级奖励41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至今共有338名毕业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338篇,其中优秀论文82篇,公开发表46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21篇、SCI收录2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音乐学院“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到目前为止两年的时间共举行了四届16场专业比赛,600多人次参加,160多人次获得奖励。一大批专业实践水平高、专业技能扎实的学生在“周末大舞台”中脱颖而出。2012年,王春泽、杨赫两名同学在“霍纳杯”全国流行手风琴邀请赛上喜创佳绩,分别荣获“青年A组金奖”、“最佳表演奖”与“青年A组银奖”,音乐学院则荣获“优秀组织奖”。

文学院学生经过“4·10”写作工程的训练,专业技能扎实,获得众多奖项,创作并公开发表或出版大量文章、著作等作品。近几年来,学生征文获国家级以及省级奖励分别为12项和11项,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报刊分别发表文艺作品9篇和62篇,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1000余篇,其中不乏全国知名期刊、报纸。

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学校第一批特色专业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海南省确定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至2012年期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项、省级奖励35项,获得校级奖励百余项。

2.学生创新精神面貌一新

我校一方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又给予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引领和指导,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紧紧抓住校外的各种契机,为学生提供和创建应用知识的“训练地”和“射击场”,学生的创新精神焕然一新,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迅速。例如,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各类课题40余项,有65人次在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文学院学生的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公开出版专著2部,分别为长篇小说《卫国公主》以及散文集《再过那条街》,内部编印文集8部。初等教育学院围绕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研究,指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成功申报了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以优异研究成果顺利结题。

三、反思:改革办学体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当前,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以致办学体制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在于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办学体制的改革大致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使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实践教学的工作重心更加明确。改革办学体制,明确实践教学的责任主体及其职责,既有利于充分激发各相关方面的主动性和活力,也有利于保证学校和学院各自责、权、利的更好落实。我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之后,有关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重大改革举措等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学校教学委员会研究决定,作为办学实体单位的学院则具体负责教学管理任务的组织落实和过程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各学院在执行学校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制度时,就能结合实际更好地创造性地把“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实践教学的普遍精神贯彻落实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制定学院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时,就更能根据各学科专业以及各门课程的特点,明确实践教学的工作重心、具体形式以及实施途径,例如我校音乐学院的实践教学在这几方面就有别于其它学院,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学院特色。

第二,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更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设计与实施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实践锻炼,二是让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我校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整体上设计了学科专业实践、创新性实践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三个部分,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体现出学生实践锻炼的全程性以及全员性。与此同时,还从内容、层次与形式三个方面兼顾各实践教学内在的系统性。这样的实践教学系统往往只有在分权式办学体制中才能充满活力,灵活应变,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实践教学更加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与实践需求,是一个难点,也是当前实践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我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由于教学自主权的增大,各学院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与接受能力以及学科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例如,生命科学学院的“四四”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分层教学的理念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多种实验教学的途径和考核方式,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又充分体现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注释

①“十·打实”指:三笔字与简笔画,普通话与演讲,人文读书工程,信息技术技能,教育科研,就业指导、职业礼仪、职业规划及人际交往,双语教学课堂,教师技能,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班队管理,艺体特长。

参考文献

[1]田一聚,张乐天.1978-1999年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作者:赖秀龙 吴秋月

上一篇:现代心理学思想指导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