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创新环境营造上,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无为而治。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资本、创新中介服务等创新生态资源一旦在某一地区高度集聚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动,并加速当地的发展。在产业发展与转移中,企业发展壮大一定程度后,如果当地没有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资源,就有可能考虑转移研发甚至生产环节,导致本地缺乏创新粘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篇1:

我国首次发布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等

我国首次发布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会同水利部、建设部和农业部首次组织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大纲》提出了我国目前至2010年的节水技术发展方向,明确了近几年大力推广的节水技术,并阐述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大纲》的发布对各地区、各行业编制节水发展规划,推动成熟的、先进的节水技术与工艺,限制和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引导节水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方向以及制定节约用水标准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缓解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完善能源计量法规和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10年底,我国能源计量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将不断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部分企业能源计量薄弱和严重浪费能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能源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意见》提出建立能源计量工作责任制,开展对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检查,并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和水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通过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组织后续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要尽快建立新型能源计量仪表的计量标准、校准装置,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扩大能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计量仪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据和途径。

中国将建立国家水权制度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国家水权制度是涵盖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水资源权属管理的制度体系,水权制度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是通过建设国家水权制度,明确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据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届时用水总量达到上限,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

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将修改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将修改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从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煤炭企业节约煤炭资源。健全煤炭生产企业资源储量管理机构,落实储量管理责任,完善煤炭储量管理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和管理规程。

中国军队开展资源节约工作

中央军委批转的《总后勤部关于大力加强军队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全军部队充分认识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努力使军队的资源节约工作走在全社会前列。《意见》就近期资源节约工作的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包括进一步抓好节约用油,严格执行油料供应标准制度,合理控制飞机、舰艇用油,从严控制乘坐车用油等多项节能措施。

八大行业能耗超出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约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45%、120%。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莫志禄指出,企业要利用先进的节电产品、装置,系统地节能降耗。

中国需要系统的能源战略

有关专家指出,面对能源瓶颈,中国需要出台一部着眼长远的国家能源战略。该战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一、来源地和产品要多元化,不但要分化能源(其中主要是石油)的进口地,而且还须使得能源产品多元化。确定参与境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战略,其中包括参与或独家开发境外油气田,以及并购海外石油企业等。二、确定合理开发、利用本国资源的基本策略。三、确定节能的基本国策。四、确定大量开发可替代能源的策略,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和可燃氢等。五、恢复能源部,将目前的能源工作领导小组扩展成能源工作委员会,统筹各能源部门和国防、外交和经济其他部门。

节约型产品消费大有可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目前在消费文化、消费心理、消费取向上存在误区,出现了即便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并不普遍的一些消费行为,盲目把发达国家少数富人宣扬的东西拿来作为时尚。他指出,节约型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支点,是有着较高生活水平而又不浪费的消费模式。从住房、汽车、家电,到小日用品,都有可观的节约型消费空间。必须着重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方式,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者选择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

科学施肥节约煤

专家指出,我国氮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不能合理科学施肥主要表现为用肥过量,“用肥越多,收成越好”的想法在农民中还广泛存在。施肥不当既降低了肥效,又增加了农民种田的成本,更为严重的是给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如果做到科学合理施肥,仅氮肥一项,我国一年可节省22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节约”了一个半的淮北煤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文善指出,通过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生态农业,增加肥料产品技术含量,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我国化肥利用率,不仅可以解决国内化肥市场供应紧张、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还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饭店业节能81条》出台

中国饭店协会日前发布《饭店业节能81条》,倡导饭店业有效节能,推进国家级绿色饭店的全面创建。《饭店业节能81条》明确要求,饭店各主要部门要分别确定能耗定额;加大节能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变频、光控技术的使用;严格执行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积极使用节能灯具。饭店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逐步减少客房内的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取消餐厅一次性木筷子;加强物品的循环使用。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说,目前全国有近30万家饭店、300多万家餐馆,如果这些饭店和餐馆都能认真实施《饭店业节能81条》,不仅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并逐步形成与建立科学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钢铁业重点推广节能技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指出,目前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广的六项节能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推广使用新技术,提高能源的一次使用效率和能源二次回收利用率,使企业力争做到“不买电、不买油、只买煤”。

节水型社会试点县节水经验

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县之一的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地下水灌区农业自主节水的新路子。他们对农村用水户进行总量和定额全过程双控制,节水效果明显。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明晰水权,促进农民用水观念转变;建立协会,实现群众用水自我管理;建立节奖超罚机制,促进农民自觉节水。如今在桃城区,种什么作物,怎样能节水,成了农民重点考虑的问题。去年,种高村小麦造墒时,全村节灌设施使用率约达70%,今年浇返青水时达到了100%。全村1414亩耕地年可节约用水5万吨,折合资金3万多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节约居首

日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为全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规划修编中,他们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加强集约和节约用地、加强水资源节约与科学利用、节约能源以及城市近期建设重点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南京为公务员节约定细则

南京市日前下发了《关于在市级机关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见》,从水、电、气到纸和笔,详细规定了机关干部该如何节约。如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安装自动控制开关,防止“长明灯”现象;试行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包干制度,要求尽量在电子媒体上修改文稿,提倡双面用纸,重视对使用过的信封、复印纸进行再利用;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等等。

天津市妇联倡议建设“节约型家庭”

近日,天津市妇联就建设节约型社会向全市妇女发出倡议。倡议有三个部分:一是要弘扬传统美德,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二是要发挥妇女优势,在家庭和社会中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影响和带动作用。三是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创建“节约型家庭”、“环保型家庭”融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伟大实践中。

武汉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方案

武汉市日前出台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方案,确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5项重点工作,并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据介绍,武汉市将瞄准钢铁、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狠抓企业节能;今年11月起全面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以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适时提高到节能65%;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利用,大力发展沼气工程。

媒体关注节约

《半月谈》:谁妨碍了我们节约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潮正在席卷中华大地。然而,环顾四周,高消耗、高污染、奢侈、浪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依然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忧患意识淡薄,众多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惊人浪费并存;二是政策失范,节能受抑。最典型的就是小排量轿车。在目前油价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本应受到欢迎的节能和环保模范的小排量汽车,却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受到土政策的限制。三是法规不全,执法无力。比如我国早从1996年就颁布了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但是至今,执行了这一标准的新建建筑还不到10%,相关部门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消费日报》:用制度使政府优先垂范节约消费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就认为政府的决策失误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资源浪费。比如珠三角地区在弹丸之地造了5个国际机场,很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大广场,宽马路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浪费了许多资源,不符合自然规律,也不符合经济规律。周宏春认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是机制问题,必须用正确合理的机制来约束政府,才能充分发挥政府自身的表率作用,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处处先行一步。

《中国改革报》:“能源危机”为何难“解”西服领带

当短袖衬衣、T恤带动的“清凉政务”送来丝丝凉意之时,许多商务人士却依然是西装革履全副武装,而为了满足这些商务人士的需求,许多高档写字楼和星级酒店也不得不在炎炎烈日下把空调开到让人瑟瑟发抖的地步。节能运动为何难解商务人士的西服领带呢?其实很多商务人士也不愿意在盛夏如此全副武装,只是受传统的商务观念所阻碍。如今在中央的节能倡议下,以往同样是西服革履的政府官员已经脱下了西服领带,一向走在时代前列的商务人士,为什么就不能体验一下“清凉商务”的潇洒呢?

《经济日报》:节水大有可为,步伐尚需加快

石家庄是全国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在这里,节约用水早已经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真谛。在工业方面,石家庄通过推行循环水系统和节水型用具,已经把万元产值取水量降到41立方米,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则提高到89%。农业方面,节水灌溉项目的推广让石家庄节水4.5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多元。不过在成绩面前,也有严峻的问题:河北省因为供水管网“跑冒滴漏”一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管网改造仍需提速。

《中国财经报》:节约新规≠奖励错误

有消息说:某省会城市为了控制机关用水用电,正在考虑制定各部门水电使用的最高限额,如果超过限额,单位受罚,要是节约的话就归自己。中国财经报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文章说:“节约归己”真是一种奇怪的逻辑,就好像学校里有几个老是砸玻璃的淘气包,因为他少砸了几块玻璃,校方就决定按玻璃的价格给予奖励。这几年,有些单位在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的过程中经常是有意无意的在肯定错误,奖励错误。用调动个人私欲的方法来提高节约的积极性,表面是有利于一时的经费控制,损害的却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威信。

《深圳商报》:每户家庭一年可省上千度电

电视机关机不关电源,电脑和打印机待机过夜,饮水机常年恒温……日常生活中,类似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一个家庭能够从这些小事下手,养成“随手关灯,人走电断”的良好习惯,一年可节省上千度电。在节电方面大有可为:如照明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购买空调认准1级能效标识;电视适当降低亮度和音量;冰箱放在阴凉通风处;洗衣机减少洗涤时间;电风扇多用慢档省电1/3等。

《今晚报》:路灯装上节能器,夜间半边停

天津市新近推出安装节能器、路灯夜间半边停等两项节电措施,每天可节约供电符合6000余千瓦。目前天津市共有各类路灯11万盏,安装了节能器后,节电效果在10%到15%左右。此外,在不影响路面照明的前提下,路灯管理处已经对外环和紫金山路、月牙河等后半夜无人处近万盏路灯实施了半夜关灯。

《中国青年报》:节约资源青年当先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浪潮之中,青年人应该做些什么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向广大青年提出倡议:节约资源,青年当先。倡议说:青年要自觉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积极参与节约的科技创造,踊跃投身节约的志愿服务。形成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责,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力的生动局面。

《中国人事报》:节约型社会期待“三风”劲吹

中央关于节约的倡议已经“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应该是权宜之计,更不能是应景做秀。怎样才能让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呢?中国人事报提出方法:一是要形成官风,各级党委和政府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二是要养成家风,文明节俭,代代相传。三是要促成民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节约资源的理念。

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篇2:

以创新支撑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摘要]在创新环境营造上,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无为而治。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资本、创新中介服务等创新生态资源一旦在某一地区高度集聚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动,并加速当地的发展。在产业发展与转移中,企业发展壮大一定程度后,如果当地没有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资源,就有可能考虑转移研发甚至生产环节,导致本地缺乏创新粘性。可见地方政府在发展地区创新生态和活动的同时,还要重视开放创新,以全国视野、全球视野用好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创新;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的经济转型,特别是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国际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依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二是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各地方政府围绕人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人才政策层出不穷但也亟待转型;三是地方政府实现创新驱动的具体路径。省级、地市级甚至区县级,在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转型时如何具体实现,这三大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一、新技术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外部环境,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影响。

(一)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趋势特征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当下,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学界对于新一轮技术变革的研判是有争议的。[1][2]贾根良认为共出现三次工业革命与六次技术革命浪潮。[3]乌尔里希·森德勒认为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即将来袭第四次工业革命。[4]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两大工业革命(也有认为是三次工业革命[3]):蒸汽机革命、电力和内燃机革命。关于现在到底算不算是一次工业革命,看法并不一致[3]。这里首先要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加以区分。从时序上说,一般先后经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也就是从科学发现直到最后形成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基本上从科学革命发展到工业革命大约需要50年左右时间。我们在此不做严格区分,统称为技术和产业变革。比较多的人认为现在已经处在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之中。[5][6][7]包括很多的新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先進制造技术、空间技术等等,都在快速涌现,共同支撑了这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

前两次工业革命也是如此,比如蒸汽机革命,并非当时只有蒸汽机技术,而是蒸汽机技术是最主要的、通用性最强的、最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目前一轮技术变革最核心技术就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在众多的技术中,是一个主导性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由于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人称之为数字革命。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主导性技术正在加速应用普及,扩散到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群除了在各自领域中不断地发展成熟,进而形成相关的新兴产业外,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而且融合的领域非常广。如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对生产制造产生了很大影响。3D打印技术也是数字技术、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相互融合产生的一个新产业。

数字革命之后的科技革命将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它们有可能会在本世纪中叶形成新的突破,从而将引领下一轮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一个依据是论文和专利,能够反映出科技研究的热点。过去的十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研发经费投向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60%的研究论文、40%的专利也产生在这个领域。可以说这个领域是研究的热点,在为未来做技术储备。

(二)我国典型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态势

不同的数字技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未来前景非常广阔。未来20-30年的一个大趋势就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影响很大,对世界各国都有积极影响。发达国家的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成本优势已经失去,但这一轮新技术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些新兴制造业可能在发达国家重新生长起来。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住机遇。

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热度较高的新领域。麦肯锡公司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总市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IBM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医学图像的识别,并声称准确度已经可以与放射学医师媲美。人工智能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初级,如智能音箱等。在决策分析领域人工智能也有一些应用,如对气象数据的分析。此外,人工智能在安防、汽车、医疗等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总体而言都处在起步阶段。

从全球范围看,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日本,且数量级比较接近。中国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市场基础比较好,但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英国,这三个国家的初创企业占全球的66%,其中美国近3000家,中国700余家,英国300余家。在发展质量上,美国初创公司遥遥领先。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所在的领域广,多样性高。中国则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医疗、网络安全三大领域中。从2011年到2017年,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互联网巨头如谷歌、亚马逊等都参与其中。反观中国,并购数量较之相差很多。可见,美国不仅在人工智能科技上领先,在产业化方面领先优势同样明显,仍然是这一轮数字革命的全球领导者。我国科技和创新实力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处在第二梯队。从国内来看,全国近60%的人工智能专利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体现了创新活动高度的空间集聚性。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集中在广东、北京和长三角,这三大地区占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5%。

二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相关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向着高性能、标准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需求。从1958年美国人申请第一个机器人专利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中期,机器人技术发展相对平缓。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开始,机器人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专利技术进入了快速增长的爆发期。最近十年,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开始加速,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全球销量迅速增长。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工业机器人采用量都快速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日本。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基础密切相关,我国市场空间很大。从机器人专利申请来看,专利受理最多是中国,其次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

三是智能制造。制造业的未来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从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历程看,从早期的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乃至更高级的网络化,技术实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实现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上台阶的过程,也是夯实基础的过程。如果前期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下一步走向智能化的基础就不牢。我国现在制造业总体上还处在工业2.0时代,自动化发展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当然,有一些可以并行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但工业基础和管理能力能否跟得上,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实践中,企业正根据自身的基础和需求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有些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工艺,如智能机床等;有些是实现整个制造系统的智能化,而不是单个机器设备或生产线,也就是整个企业的制造单元和生产线等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有些是发展智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实施智能化管理等。不同企业、不同行业所处的位置和能力水平不同,有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已经发展得比较高。

欧盟提出“环境友好型工厂”,认为未来工厂要实现三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这是欧盟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未来工厂不仅要运行效率高,生产质量高,还要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对环境与社会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国内正在对智能制造进行探索性的示范试点,加大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互联网+协同制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我国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的重点领域要实现全面的智能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产品率降低50%等。

(三)创新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在新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转型升級?新技术革命的大趋势是“四化”,即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是不断地去适应这个趋势。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途径是实现价值链升级。我国产业正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传统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的通常做法是加大研发投入,依靠创新塑造新优势。除了技术创新外,还可以进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用好数字技术。我国机器人销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我国现在的企业人均拥有量只有每万人49台,世界的平均水平为69台,我国是德国的1/6,韩国的1/10。所以我国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的空间非常大。

第二个途径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这是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的,包括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导致服务业创新,如地理信息、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个领域的创新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统计表明,到2016年数字经济的比重大约占30%。应该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即使跟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落后,甚至在某些领域中还存在领先优势。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等创新相结合,使我国有了许多的新业态,如分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些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

第三个途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强。最早出现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IBM还是一个计算机生产商,后来它把所有的硬件部门出售,转型成为专做系统服务的软件供应商。华为除了做硬件以外,也在为企业提供IT服务。青岛酷特的智能化转型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是服务业的制造化。典型案例如苹果等手机制造商自身只做设计并不生产,而是找人代工,包括我国小米、网易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共享自行车提供商等。因为这些新服务业态发展,带动了相应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生产——委托关系。

第四个途径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包括新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这里既包含技术创新,也有相应的设备制造,还包括绿色制造,建筑节能、生态污染处理等,都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地区之间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欠发达地区人才竞争形势严峻。

人才政策应尊重经济规律,应用经济思维去思考工作、用经济手段去做人才工作,这样才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中央关于人才培育和引导的政策大概分成九类,包括鼓励人才投资的财政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政策等。人才计划分为几种,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的12个重大人才工程,其他还包括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本土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计划、公派留学访问计划等。我国人才政策已经较庞杂,人才计划与政策种类相互交叉、不够协调,还存在一些计划和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等突出问题。

我国的人才计划和政策需要有所改变,要压缩合并,在引才的重点上做一些调整。分析发现人才帽子过多是科研人员浮躁的重要诱因。目前各地人才政策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质性比较强,差异往往在奖励额度上。经笔者初步统计,发现现有18个省级区域共出台76项人才计划,55项人才政策。

因此制定人才计划和政策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引进人和培养人的关系。现在各地在人才引进的力度上均较大。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短期之内难以见效,所以力度相对较弱。本地人才培养是人才集聚发展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二是前期投入和后续服务的关系。人才引进时投入较大,但人才引进后的综合服务和政策没有及时配套,这是不少地方存在的问题,要引以为鉴。三是引进人才结构问题。我国比较注重科技人才,对管理人才引进、激励的相关政策比较少。四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人才的硬件设施往往都比较重视,如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但打造创新创业软环境、改善本地营商环境等关键问题往往被轻视。实际上,真正的人才不是为了几十万或上百万的奖励,而是为干事创业而来。此地是否适合做事业,是否有相应的环境,这一点比给金钱等物质激励更重要。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要处理好人才政策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现在的人才政策,更多反映的是政府想要什么人才,这是第一轮人才政策的共同特点。但在新一轮人才政策中,一些发达地区更多地开始运用市场机制来引人、用人、留人。特别是在引人方面,人才标准应让用人单位的需求方根据市场机制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划定标准。如果政府定标准,不管是学历、海外留学经验、还是奖励荣誉,总存在标准过高过低问题。同时从需求方来说,按照政府标准选出的人才不一定是其真正需要的人才。所以,引进人才要更多地把需求方的意见纳入到人才政策中去,真正满足当地的企业、产业、科研部门以及高校等人才需求方的发展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市场化人才机制。深圳、青岛等实施人才政策比较早的地区,正在或计划对前期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对一些政策问题进行矫正。

三、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和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经济的活力、创新力、竞争力还不够强,体制机制等方面也有很多问题。经过40年高速发展,创新对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积累,劳动者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产业配套齐全,制造能力比较强,货物贸易、对外投资规模等方面在国际上都位居前列。企业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企业占70%以上,专利数量在增加,自主研发比重在加大,走出去并购海外科研机构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应该说,我国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基础和条件。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首次企业创新调查显示:有41%的企业没有开展创新活动,对比欧盟国家有53%的企业有创新活动,我国差距较大。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到2%,而德国制造业是4.5%,相差较多。还应注意到:外资企业创新比内资企业要活跃,大企业的创新收益也大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创新绩效方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创新企业的利润率大致为6.28%,而同行业平均利润率是6.22%,创新企业利润率比平均水平几乎没有高多少。分析企业不创新的原因,既有发展阶段的因素,也有低端需求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更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有关,更与竞争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密切相关。只有让创新企业获得创新收益,才有让更多企业有动力去创新。应从以下几点发力,推进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改革开放前40年,我国更多的是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我国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一步要有更多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越往技术前沿发展,就越需要有更高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即投入要素要升级。以前投入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今后更多投入的应是科学技术和人才。国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等。过去我国更多的是引进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比较少。这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30年前就要求中国拥有跟发达国家一样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是不切合实际的。但发展到当前阶段,我国确实需要在基础科学、科技研发、前沿科技等方面有原创性的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不加强基础研究,就是引进来了也难以消化那些新的前沿技术,越往前沿走越发现需要把科研基础打牢。

第二,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地完善,既包括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改革、更好促进产学研合作,还包括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

第三,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效率。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2.12%,研发投入规模居世界第二。如此大规模的研發投入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政府科技计划形成的成果,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化,让科技和经济真正结合起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区域创新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多样化、特色化、集聚化是这些年区域创新的趋势性特征。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区在发展中逐渐分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表现在创新活动方面。经过40年的发展,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这些沿海发达地区,与北京一起成为创新最活跃、科技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到2012年,这六个省份大约聚集了全国35%的高校、40%的科研机构、50%的科研人员、60%的研发经费、70%的专利和高技术企业和75%的技术交易。这六个地区是中国创新最集中、最核心的力量。可以说,创新资源和水平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地区间创新发展不平衡程度在提高。对人才的争夺、对企业的争夺,实际上都是对创新资源的争夺。从创新规律看,未来创新能力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四、创新空间地理的新特征

从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来看,创新活动在空间布局上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城市创新活动分布高度不均衡

创新资源和活动具有高度集聚性,创新往往是集中在少数地区,集中在城市中特别是大都市,这反映了创新集聚效应和大都市虹吸效应。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虹吸了周边甚至全国的创新资源,美国主要的创新活动也集中在东部波士顿和纽约等地区,以及西部的加州硅谷等地区,实际上都是客观规律使然。

(二)经济发达程度与创新程度高度相关

一个地方的创新到底发达不发达,跟经济发达程度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经济不发达,想创新活跃是很难的。创新活跃了,经济也必然发达。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高度相关的。这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企业创新是为了逐利,企业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凡是能够获取利润的产业邻域和环节,企业和人才自然会加快流入。如果叠加比较好的环境和友好的政策,企业和人才就会加快进入。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好,让企业和个人获取不了合理创新收益,好的企业、高端的人才自然不会来。好企业、创新企业和人才聚集多了,经济自然会活跃和发达。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市创新活动和创新型城市具有多样性

从全球来看,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创新型城市,一种是基于制造业的创新城市,比如深圳。一种是科学驱动的知识型创新城市,北京和硅谷就属于此类,由于当地的基础研究发达,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前沿技术,科技前沿都高度集聚,相当程度上会产生一种知识驱动型的创新。一种是文化创意型的创新城市,往往产生于一些历史文化积淀比较厚重的地区,如罗马。创意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但不一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还有一种是服务创新型城市,如纽约、伦敦,它的商业金融业非常发达,所以创新多发生在服务业领域,而不是集中在制造业和知识技术领域。 一个城市的创新基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以上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某一种是主要的基因。但是如果这个城市缺乏足够的地方特色和产业基础,就很难形成特定的基因。比如南京制造业要达到深圳制造业创新的程度就比较难,这就是自身的特色所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创新模式往往是混合型的,所以要注意到城市创新的多样性。

(四)人力资本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

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就不会陷入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当中?答案是否定的。举例说明,美国波士顿在早期相当于硅谷创新地位的城市。但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变革,它也随着产业的调整而衰败,这是难以避免的。回顾上世纪90年代波士顿128公路和硅谷发展过程,波士顿在上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都在没落当中,128公路也在走下坡路,经济陷入了低迷,失业治安问题都非常突出。但进入21世纪后,波士顿逐渐走出了低谷,现在又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为什么波士顿能够崛起?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撰写了名为《大波士顿复兴》的研究报告,认为波士顿复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简单讲就是集聚虹吸优秀人才的超强能力。总之,每一轮发展都会经历技术和产业兴衰,关键看城市能否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城市能否集聚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这些发达国家创新发展形成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中也同样会出现,对我国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五、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几个常见问题

分析我国区域和城市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1,创新是否是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药方?换言之,地方发展是不是一定要走创新驱动这条路?这个就看如何定义创新。如果说将创新理解为科学技术驱动型的创新,那么很多地方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就很难走科技驱动型的创新发展道路。但是,创新不等于研发,也不等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不能用简单的技术密集度、知识密集度去衡量。创新有多种类型,德国制造业中仍然有20%属于所谓的低技术产业。我国很多地区也不一定就要走上高技术产业密集的道路,在那些所谓的低技术产业中,仍然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前文列举了不同城市的创新类型,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创新基因。实际上,如果从广义去理解创新的话,只要这个地方能形成创新的活力,那么都可以成为一个创新型区域。关键是有没有、能不能形成这么一种活力。

第二,什么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水平?其中既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所谓天时地利,是指区位、自然资源等区域禀赋,这些往往难以改变,比如说丰富的煤、石油、金属,以及政府早期对科技资源的布局等等。但另外一个方面也有一些制度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当地的创新生态系统,政策环境等。这些制度因素是影响地方创新资源富集程度和活跃程度的关键。对地方政府而言,这些制度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从全国来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当地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创新发展的水平也比较高。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高,又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营商环境的改善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创新环境的提升,创新环境的提升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集聚,从而形成了当地的一些创新集群,创新集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高水平发展。所以,这个“制度——经济——创新”链条是一个相互强化的过程。

总体而言,创新环境非常重要。那么地方政府到底能干什么?改革开放前30年,更多提倡地方政府“无为而治”,即政府要放手让民营经济去发展。目前来看也并非如此,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无为而治。一些地方政府早期没有建成当地的科技基础和创新基础,曾经一度发展比较好,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转型面临较大的困难。应该说,政府在营造当地的创新环境,建设当地的创新生态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培植好当地的创新生态,包括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资本、创新中介服务等等非常重要。这些要素一旦具备且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够促进创新,也能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一轮一轮的产业发展与转移中,有一些企业在本地成长起来了,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把研发甚至生产转移走了,当地没有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资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缺乏创新粘性。虽然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和开放合作水平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也没必要留住企业所有的经济和创新活动,但本地相对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生态有助于带动本地的中小企业發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能够降低企业的合作成本。这也并不意味着当地一定要有清华、北大、中科院这些高端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一个地区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创新要素,但拥有一些本地企业成长所必需的要素仍是有利的。从国内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区来看,营造本地创新生态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更加重视开放创新,以全国视野、全球视野,大力度用好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托马斯·K·麦格劳编.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6(6):87-106+206.

[4]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1):5-14.

[6]富金鑫,李北伟.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经济范式与管理理论体系协同演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5):171-178.

[7]韩江波.智能工业化:工业化发展范式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学家,2017(10):21-30.

(责任编辑:董玥玥)

作者:马名杰

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篇3:

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

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选择,然而,绿色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舍此,绿色低碳经济就是一具空壳。我国完全可以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应本着这种理论思维,通过以下路径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支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快产业生态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化;以绿色低碳消费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绿色低碳经济;新型产业体系

程宇航(1957—),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金融。(江西南昌330077)

鉴于传统工业文明“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的损害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深刻反思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后逐渐认识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引发全球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的罪魁祸首,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低碳经济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选择。

一、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人类的探索与共识

20世纪60年代后,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传统发展观造成的恶果开始显现,关于传统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其中的代表作有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生态学名著《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对化工产品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描述,揭示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证了环境污染对生物圈及人类的影响。《寂静的春天》犹如黑暗中的一声春雷唤醒了人类自我陶醉的心灵,环境问题由此开始得到重视,生态平衡理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学”。他把地球比作一个有限空间和资源的宇宙飞船,认为以往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是一种无视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模式,合理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循环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1972年,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个研究报告一出版,就在全世界的学术界和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梅多斯等人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共同特征是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将达到这种极限,人类必然陷入危机。为了应对这个危机,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环境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份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指出:“当前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序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关键问题进行为期3年的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了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研究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指出:当代危机是环境与发展相互割裂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采取保证使今后世世代代得以持续生存的决策”,“当代人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在社会和环境方面具有持久增长能力的新世纪。”这一报告的发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形成。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绿色经济”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以科学节约能源、资源为特点的一种平衡式经济模式。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对环境无损害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出现及其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人类对高碳经济增长模式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在生态平衡中谋求发展的愿景。

进入90年代,人类的探索逐渐从理论层面进入实践操作层面。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又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气候异常的《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了发达国家减排的目标和义务。

进入21世纪,人类对极端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的理论认识更加清晰、深刻,因此,国际社会正从各个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节能减排,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发布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描绘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基本建立低碳经济社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科特牵头完成的《斯科特报告》明确揭示,全球每年以GDP的1%投入节能减排,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通过决议,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20%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11月26日,英国议会批准了《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12月17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气候变化协定》;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它要求美国以2005年排放水平为基准,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

在我国,向生态经济、低碳经济转型早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通过,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1983年,我国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七五”、“八五”及以后的各个五年规划中都分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内容。1992年,我国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会后认真履行会议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4年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进一步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此前后,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生态经济的方案、规划、条例、主张:2007年6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该方案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7年7月,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该基金将积极实施以增加森林储能为目的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林业碳汇项目;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7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十一五”能源规划》中,优先考虑节约能源和扩大国内供应的问题。核心目标是到2010年,单位GDP消耗的能源,即能耗强度与2005年相比降低20%。同时,还制定了到2010年各种主要燃料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目标;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1月6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该计划确定了5项基本原则,3个阶段性目标,实施22项主要行动;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公布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明确数字。

二、产业层次低: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一大制约因素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包括脱贫、就业、缩小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等等。这就决定了当今我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如何科学选择绿化低碳发展的路径?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展任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等资源禀赋以及相对低度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最现实的基础性制约因素。

首先,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阶段。我国需要将更多的投资用于刺激经济增长和解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5.7%,预计2020年将达到60%左右,2025年达到75%左右。在此期间,重化工业化阶段也还将持续约20年左右。同时,伴随着人口在城市的大量聚集,对物质、能源、住房、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并将与重化工业发展呈现相互支撑的态势,这必将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这种“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性排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制约。

其次,从我国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技术看。“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十分有限。我国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超过70%,对煤的依赖性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在化石能源当中,煤的含碳量最高,煤富含碳基的特性决定了煤炭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问题不可回避。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技术特别是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能力远低于发达国家。“重引进,轻消化”导致了目前一些节能减排的关键核心技术仍旧受制于国外。我国在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变。

再次,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分析。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35 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 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 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 918亿元,增长8.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6:46.8:42.6。“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部门的“重化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我国是世界上煤炭、铁矿石、氧化铝、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这带有明显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客观性。但必须看到,与重化工业、“两高一资”产业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不足,产业整合度不高,而创意、设计、技术、服务、管理、品牌、营销等环节恰恰是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环节。这个问题,我们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第一产业,从耕作方式到产值构成,现代的、近代的、古代的技术并存,从老牛拉犁到现代机械耕作并存,传统种植、养殖、靠天吃饭到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并存,多元结构明显,但传统种养结构仍为主体。第二产业,以机器体系大规模生产为主体的传统的技术结构支撑着传统的产业结构。我国经济中能耗资源消耗高而产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其基础性、结构性的根源就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低度化。从我国2008年在GDP增长速度前14位的省份的经济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共同特征是能源、原材料及关联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有明显比重,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金属材料工业、煤炭、石油、天然气、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规模大、增长迅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重化工业比重过大,“重重轻轻”的产业基础是我国经济当前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大的结构性原因。第三产业,传统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医疗卫生、金融保险、通讯等服务业,仍占主体。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保险、现代网络、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生产性服务和现代医疗保障、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现代消费性服务)发展滞后。

最后,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号称“世界工厂”,但总体上仅仅处于国际代工的角色,多数企业只承担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资源密集的、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装配的一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材料采购以及品牌、营销渠道等高价值环节,大部分掌握在外商手里,我们赚取的仅仅是廉价的加工费。这种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内核是技术结构的低度化。我国工业的产出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不高,世界知名品牌不多,在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力不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结构、技术水平不高。因而造成我国产品出口数量大,大多是低附加值的资源能源消耗型初中级产品。这种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生态化转型的基础性制约因素。

三、在产业升级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继续发展的起点,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决定性影响。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基础在经济,而经济实力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竞争的关键则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并不断高级化。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首先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并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二是产业的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即在产业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加工深度,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三是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四是产业关联协调化,即各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匹配平衡协调,互相适应。由此可见,绿色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在国家战略层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支持体系

推动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根本推动力是技术结构的绿色低碳革命。当前,“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问题十分严重,高能源资源消耗问题十分严重,其根源在于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们虽然不能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但是却可以实现产业层次的跨越,产业层次的跨越要求发挥后发优势,靠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生命工程技术以及循环生产、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融入和带动。从而不断提高工业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换效率,并不断降低废弃物产出率和提高产品的生态性能和质量,提高各产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质量。所以,我们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强化“人才强国”、“技术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自主创新,围绕建立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和相关高新技术、适用先进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为产业生态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提供新思维、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化微制造技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我国的产业升级插上信息化翅膀。首先是要大力研发清洁化的新能源技术和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技术,主攻方向是以洁净的自然能源(光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技术替代化石能源技术,以及以高效率低污染的化石能源技术替代低能效高污染的化石能源技术;为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洁净生产技术,是从生产的源头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化农业技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在内的基因工程技术,新品种培育、改良技术、无害化肥技术、无害农药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等;为已经污染的水质、大气、土壤、动植物种群等公共环境提供净化、美化、绿色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其中的碳汇技术,如攻克碳收集(CCS)和碳汇林等,尽快恢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大环境系统。这样,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通过技术升级的绿色化低碳化来推动产业升级的绿色化低碳化。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二)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以煤为主体的高碳能源结构及其技术基础是我国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根据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其颗粒悬浮物排放占我国有害气体排放的70%以上的客观现实,我国发展绿色低碳能源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研发和推广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先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效,减少废弃物排放。我国的能源效率目前只有欧盟和日本的1/4,美国的1/3,未来提高能效潜力巨大。比如在电力生产领域,我国现阶段依然以火电为主,通过大力淘汰小机组,采用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能有效降低单位发电量的排放量;在水泥、造纸、化工、钢铁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也存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巨大空间;此外,在建筑领域,采用建筑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将能大幅度提升建筑节能潜力;在交通领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标准,将能大量减少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应高瞻远瞩地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几年,我国在风能、太阳能和水能利用方面发展迅速,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为今后更好更多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投入,攻克技术难点,提高新能源转化效率,降低新能源成本,培育和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新型绿色工业化道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是迈向现代化强国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能源消耗的70%在工业企业,所以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的重点在工业,在于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工业化道路。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和质量,重点是加速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比重,同时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提升现代农业的质量;二是对现有工业存量进行绿色改造,推进清洁设计、清洁生产、清洁管理、清洁消费和循环经济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使传统工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特别是现代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健康与环保产业、航天与海洋产业、绿色交通产业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四是在产业布局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式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完善工业加工网络,将工业生产的废弃物根据物质循环长链利用原则,以高新技术、适用先进技术为依托,实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形成各部门多行业共生的工业生态化清洁循环网络,构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产力布局基础。

(四)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化

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大环境载体是城市。因为城市是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中心,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中心,因此,研究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路径必须研究城市化的绿色低碳转型路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模式问题。现在全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化典型模式,一种是以美国洛杉矶、休斯敦为代表的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紧凑型城市化模式。从绿色低碳发展角度看,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口密度与人均能源、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显然,人口密度大,城市资源、能源规模利用效率凸现。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无疑应选择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同时防止大城市病,走多中心、卫星城镇式的城市组团发展模式,以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其次是推行公交优生战略,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第三是强力推行城市建筑节能。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建筑中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不到20%,而且基本上停留在20世纪的节能技术标准上,因此国内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五)以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对生产有强大的引导功能,有什么样的消费市场结构和消费模式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所以,我们应站在时代前沿,以对当代和后代子孙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通过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引导产生结构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消费,就是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科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每一个企业单位,每一个人都必须有环境道德觉悟,必须有社会责任,以节约资源为荣,以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健康消费、低碳消费为荣;社会必须有制度安排,抑制奢侈浪费和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从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消费结构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进而通过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参考文献]

[1]陈颖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挑战[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中国生产力学会,200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刘志彪.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J].工作经济,2009,(4).

[4]吕学都.提高能源效率,最现实的选择[N].人民日报,2010-06-03.

[5]廖才茂.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体系:价值、制度、技术、产业、模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2).

[6]李云燕,郭建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途径研究[J].经济与动态,2010,(1).

[7]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3).

[8]严兵.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经济,2010,(6).

【责任编辑:薛华】

作者:程宇航

上一篇: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策略论文下一篇: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