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论文

2022-04-16

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建筑节能推广势在必行,并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方法及节能对策,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论述建筑节能节能现状面临的问题,节能方法的推广势在必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建筑节能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建筑节能论文 篇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阐述

【摘要】全球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使得能源资源产出和消耗这两者间的矛盾加剧。建筑总量的增加,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使得建筑能源消耗也在日益剧增。所以研究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关注热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从简述建筑节能的定义入手,研究现阶段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现状,阐述新技术,为促进建筑技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现状研究;

0.引言

建筑节能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新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资源,降低大气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此外,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舒适建筑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工程和节能新技术的研发运用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固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加大建筑节能工程的研究力度迫在眉睫。

1.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指的是生产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施工和投入使用的所有阶段,在达到相同需求或满足相同目的的基础上,对能源资源的合理运用,合理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省能源资源。目前,建筑采暖、照明、空调、热水供应等都属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工作内容较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从施工流程方面而言,工程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所有阶段均和建筑节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节能型门窗、保温材料、节能型墙体材料以及节能玻璃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从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而言,建筑和太阳能相结合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围护结構的隔热、保温技术以及供热、供冷新技术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

2.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中国在建筑能源资源方面的消耗总量占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3.33%左右。早年中国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中煤炭等能源的消耗量巨大。而随着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在全社会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中占据更大的比重。现阶段整个中国有400亿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而节能类建筑房屋的总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在20亿平方米的房屋中,有97%左右的房屋属于高耗能类建筑,而只有3%左右的房屋属于节能类建筑。所以研究中国建筑节能迫在眉睫。下文从建筑节能的能源资源消耗方面、设计、有关标准以及法规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建筑节能现状进行研究探讨。

2.1能源资源的消耗

人们生活水准的显著提升,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问题更加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已建成的该房屋建筑中,因为考虑到一次性建设成本,建筑门窗的气密性以及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均较低,夏季居室的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冬季则在16摄氏度以下,居住热环境差,急需改善,这就要加大了能源资源的消费。其二,建筑房屋的面积在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在不断增加。其三,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空调高峰期的用电量在急剧增长,其中有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了40%。这导致建筑能源资源的年平均消耗量在递增,并超过国家能源资源的年平均生产量。

中国境内,达到节能标准0.5倍的建筑,其采暖消耗能源资源量也是12.5㎏/m2。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严寒、夏热冬冷的地区,其房屋建筑面积为50亿平方米左右。这些房屋建筑多数采取传统方式以及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而成,外墙利用的是实心的粘土砖砌成,门窗多是利用木质门窗,居室内利用的是火炕或火炉供暖,屋顶设计较为简单。因为房屋建筑的采暖效果较差、保温性能不强,导致农村房屋建筑在冬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来供暖,在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为威胁。

2.2设计问题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标准还不够完善,差距较大。现阶段中国大部分采暖地区,其围护结构的热功能并不强。有关数据调查发现,中国建筑房屋围护结构中,外墙传热系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外窗只有1.5倍至2.2倍,屋顶只达2.5倍至5.5倍,门窗的透气度只达3倍至6倍。国外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住宅中,平均每平方米实际年采暖耗煤13.5千克,但是中国多数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数据。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中多数能源资源是在外墙、门窗、屋顶等消耗掉的,这些建筑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都较差。因此中国必须要对已有的建筑结构进行节能设计改造。

此外,虽然中国为了促进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出台了管理规定、节能条例以及设计标准等,但是因为行政监管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建筑设计无法达到节能要求。

2.3相关法律、设计标准

在1986年出台了相关的设计标准,之前的中国并没有出台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1993年中国出台了旅游旅馆等建筑节能的相关设计标准。在1995年中国出台了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建筑节能率为50%。1998年中国出台了《节约能源法》,成为了全国节能指导法律,是我国建筑节能的立法准则,对于指导建筑节能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后中国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关建筑节能的规范标准等,对于强化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提高新节能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4法规政策制度的不健全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起,中国就开始了建筑节能工作,但起步比较晚,在通过了数十年的努力后,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建筑节能组织管理的加强,建筑节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从法律法规制度方面而言,中国早年就已经出台了节能法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方针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节能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针对建筑节能和新能源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并不够完善,并未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筑节能中的主体对象各自的法律地位,也并没有真正规范国家政府、市场、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在整个建筑节能中的具体行为。针对建筑节能建设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建筑节能工作出现各种漏洞。

因为建筑节能的设计内容较为广泛,并存在着交叉现象,要求建立完善的问责制与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谁负责”、“谁监理”、“谁审批”等原则,针对未通过办理程序就开工或未完成竣工验收手续就投入使用的各种行为,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完善建筑节能的监管机制,确保所有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3.建筑节能新技术

3.1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一)空调末端装置。目前的辐射式采暖方式主要有:垂直板辐射、天花板辐射以及地板辐射等,即能够防止吹风感,还能够充分利用低温热源与高温冷源,提高了热泵效率。在有地下水以及低温废水等低品位的可再生热源、冷源中,利用末端方式,能够节省常规冷热源,直接利用已有冷热源。

(二)采暖系统节能技术。我国城市的供暖采取的是城市集中供暖或区域集中供暖方式,能够提高热效率。将平衡阀安装在管网系统内,能够保障该系统水力的平衡,有效降低室内平均温度,节约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三)余热回收技术。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新风负荷占总负荷的35%左右。如果新风量能够由最小新风量转变成全新风,在春季、秋季能够节约60%左右的能源资源。利用全热型换热水器,把空调房中的新风和排风进行热、湿转换,降温除湿,空调系统内的余热能够回收利用。

(四)热电冷联产新技术。在热电冷联产的同时,利用制冷装置,构成完整的热电冷联产新系统。其中制冷装置是以吸收型制冷机为主,该机器在制冷过程中,利用通过热电联产系统内的热量进行制冷。这种技术和天然气制然系统制冷、天然气锅炉制热以及发电厂发电等技术相比,能源消耗量能够降低20%左右,还能够解决了输电阶段的线路损耗问题。

3.2新能源技术

(一)储能材料。利用建筑结构自身的热容特性,在保证建筑结构温度的基础上,储存能源。目前大部分储能材料被用于天花板以及地板的厚板内。但是储能材料对夜间附近温度的依赖度较高,因此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二)地源热泵。地热处在地下浅层,对于地热的利用既有制冷效果,也有制热效果。地源热泵利用少量电能等高品位的能源,将低温位热能转移到高温位上。地源热泵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三)绿化建筑。在强调节能的基础上,注重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观念,将绿化引入到建筑中,在房屋建筑内重塑自然。例如:将爬山虎种在墙面上,既能够遮挡阳关,也起到散热作用。

(四)废弃物的再次利用。破损的红砖、陶瓷面砖以及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废弃物,通过粉碎、筛分等制成骨料再次利用。例如:植草砖、庭院造景砖、透水砖等,市场前景好。

(五)太阳能。将太阳光能利用各种系统设备与先进技术转化成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即为太阳能技术。现阶段,中国多数地区已经开始研究和在建筑节能中利用太阳能。在建筑房屋中,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发电、供暖、供热水三个方面。在建筑节能中运用太阳能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之一,太阳能的利用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暖气、冷气、生活热水等,还能够供电。

3.3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一)墙体节能技术。其主要有:隔热保温材料以及保温形式。其一,隔热保温材料。在建筑中,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轻、价格实惠的隔热保温材料。高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在0.5W/(m·K)。其二,墙体的隔热、保温形式。对于建筑物墙体保温技术有自保温、内保温以及外保温等技术。其中自保温技术的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便于维修改造,和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相同。内保温技术的操作较为简单,施工进度快,对建筑物的外墙垂直度要求较低。外保温技术能够更好的保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

(二)门窗节能技术。目前的门窗节能技术包括了:气凝胶技术;应用真空玻璃;应用遮阳设施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三)屋面节能技术。屋面系统可以分成两类。其一,倒置型屋面,将防水层安装在结构层和绝热保温层之间,同时还具有隔气作用,对防水层进行保护,避免屋面出现渗漏问题。其二,传统的正置屋面,在保温层的上方设置防水层。现阶段使用的屋面技术包括了:高效保温材料;屋面铺设PIB类预制板;隔热保温通风屋顶以及岩棉复合屋顶等。

4.结语

建筑节能工作较为复杂,涉及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建筑技术以及废弃物再次利用等。但是中国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要想达到节能要求,就需要针对问题,利用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改进建筑节能技术,利用新技术,综合各方面的内容,为建筑节能发展开拓更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白光辉.刍议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0(10)

[2]徐东明.建筑节能的现状及措施[J].科技与管理. 2010(03)

[3]孙晓宇,胡海强. 关于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09)

[4]徐进波,张学庆,赵承伟.浅议建筑节能新技术[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05)

[5]李国,王佳薇.建筑节能新技术介绍[J].山西建筑.2008(02)

[6]周琳琳.创新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家园——住宅建筑节能新技术浅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7]窦焜,杨莉,栾文彬.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J].建筑施工.2006(07)

作者:高光

我国建筑节能论文 篇2:

浅析我国建筑节能推广势在必行

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建筑节能推广势在必行,并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方法及节能对策,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论述建筑节能节能现状面临的问题,节能方法的推广势在必行。

0 前言

在人类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节约能源问题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的问题,应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许多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国家发出在各行各业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关于节能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为了贯彻国家的节能措施,实现节能目标,建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建筑工程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倍~3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要求十分紧迫,势在必行。

2 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建筑能耗高,制约经济发展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5%左右,以此推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重最终还将上升,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2 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潜伏巨大能源危机。

2.3 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

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环节。例如,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建筑外墙传热系数的3倍~5倍,外窗传热系数是2倍~3倍,屋面传热系数是3倍~6倍,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别。

3 建筑节能的几种节能途径

3.1 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众所周知,保温越好,建筑物的能耗就越低,建筑就越节能,在对外围护结构设计时,就要求既要满足规范的基本保温要求,又要满足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各专业之间做好配合协调工作,还要对业主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等,方能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实到工程中去。以外墙为例,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3.2 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

3.3 屋面节能

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4 利用太阳能

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据美国能源部评估,1990年美国太阳能经济可开发资源量约为22Mtce/年,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6%。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建筑上很具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如果将太阳能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可能节省大量常规能源,而且有可能在某些区域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

4 建筑节能的推广势在必行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节能的推广也势在必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源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大的。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在2000年已达全国总能耗的27.8%,近几年已快速上升到33%以上。能源的利用率在欧美国家平均近50%,日本為57%,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28%。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极低,对节能建筑的推广势在必行。

从现有建筑能源利用率的28%,到2010年的建筑总能耗要节能50%,进而到2020年达到建筑总能耗节能65%的总目标,差距何其之大!我国实现节能目标的道路何其漫长!

然而,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恰恰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极大,说明我国建筑节能推广的空间极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成熟做法,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建筑节能提供新的思路,还可为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尽快探索出一条由政府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道路。

作者:林 晓

我国建筑节能论文 篇3:

论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摘要: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了各地具体实施的障碍,对此,提出了激励政策的原则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据统计,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0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以及减排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因此,完善有关的激励政策,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的支持,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竟义。

一、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的不足

建筑节能是世界各国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领域,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奏效的,只有通过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及经济激励等手段,才能引导、规范和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但从宏观层次看,国家正在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所涉及的重点领域未包括建筑节能领域;从微观层次看,国家尚未出台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专门政策和法规,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仅有原则性规定,难以操作。

目前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仅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种单一手段,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激励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标准规范实际上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这两大建筑节能主体并没有强制作用,因此节能效果不显著。由于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不制定财政税收类的经济激励政策,而是单纯依靠建筑节能立法和标准的强制性推行,难以推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自觉行为,建筑节能战略必将进展缓慢。

二、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的障碍

建筑节能除了具有市场推动的性质以外,还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有限,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据世界银行研究,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发达国家经验也表明,建筑节能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强化政府节能领域的职能,采用多种调控手段干预市场。只有完备的市场经济机制才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领域恰恰因为缺少某些必备的市场条件,导致市场机制在这一激励经济领域难以有效运作,节能领域的市场缺陷和市场障碍比较明显。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只能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硬性制定建筑节能行政法规,但缺乏经济激励机制,不足以引导相关主体主动参与建筑节能的工作中,从而发挥市场引导行为主体的作用。其次,由于国家缺乏建筑节能宏观调控手段,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受限,未能制定出其有地方特点的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加之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抓不懈、长期见效的事业,地方政府的政绩难以在短期内得到体现,因而没有纳入到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范畴,使建筑节能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缺乏传导机制;第四,地方政府尚缺乏建筑节能技术的支撑,且由于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缺失,使得获取建筑节能技术的能力又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第五,缺乏建筑节能增量成本的融资渠道,致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特别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增量成本较大,难以启动;第六,节能建筑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设计和施工难度增加,由于没有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必要的经济激励政策,使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节能建筑的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建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于200年4月8日讲话指出:我国已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例如,从200年起,计划每年选择20个城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城市,对每个示范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6000~8000万的一次性奖励;以及加大包括减税、减配套费、奖励容积率等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等。对此,笔者提出如下激励政策的原则和具体建议。

.制订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对于涉及到的相关主体而言,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首先应具备可行性,政策的制订应做到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适合建筑节能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解决办法,确保能够在实践中得以顺利推行。

2)有效性原则。政策即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采取的各项举措。如果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效的,那么预期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确保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是有效的,即通过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步骤、按计划地达到建筑节能的阶段性目标,以期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灵活性原则。由于建筑节能涉及众多生产、消费环节和领域,且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应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随着公众节能意识、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投资等因素的变化及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结合建筑节能市场的不同阶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积极作用。

4)全局性原则。以往的建筑活动是以牺牲生态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现今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各项活动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必须从“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才能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实现,即政策的制定应从整体性、全局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5)最优性原则。由于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会存在多项备选方案,因此需要采用诸如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和收益率等相关评价指标,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择最优的政策方案,以加快建筑节能的步伐、促进预期目标的早日实现。

制订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时,应遵循以上原则,以确保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能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2.对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建议

财政补贴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向购买节能住宅的消费者提供节能增量成本30%~50%的补贴;第二,政府向开发节能住宅的企业提供节能增量成本30%~50%的补贴。

2税收优惠税率为3%政策方面的建议。第一,对开发企业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二,对开发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三,对开发企业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四,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税率为3%组合政策方面的建议。第一,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二,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三,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四,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五,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六,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七,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八,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参考文献:

[1] 赵刚.建筑节能技术选择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9,27

[2] 张雪姣等.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研究[J].建筑节能,2009,9

[3] 白玮.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初探[J].暖通空调,2009,2

[4] 何丹等.重庆市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措施分析[J].重庆建筑,2009,0

作者单位:贺州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冼卫军

上一篇:师生关系分析论文下一篇:传统建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