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经营责任制作风建设论文

2022-04-27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装饰企业工程施工的监督部门,对装饰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审计,以有效避免工程项目管理紊乱,防范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项目经营效益。本文趋于董事会领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浅析如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装饰行业内部审计效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内部经营责任制作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内部经营责任制作风建设论文 篇1:

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发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

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立足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按照为什么一如何做一有问题一求解决的贯穿主线,对当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内部环境、思维意识、制度建设、流程设计、信息水平、内控执行等进行了浅略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具体思路。

由于经费来源和社会任务不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既承担着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又不得不面对财政拨款不足、经营创收才能求生存发展的问题。内部控制管理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规避投资和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解决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社会“抓老虎打苍蝇”的时代背景下,贪官落马、小官巨腐现象频出,社会公众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出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也不断尝试,全面展开。

1、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为什么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要实施内部控制

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理论,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引领全国人民求发展的基础,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就势必从全面从严治党人手,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任务主要由党员领导干部承担,如何正确引导和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决策和管理行为,落实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监督问题,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实施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1.2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取决于人心向背,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如何让全体党员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如何引导基层党员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聚拢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心,传递正能量,是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党建课题。要聚神凝气,创造良好的党建和内部管理氛圍,解决基层党员的作风建设问题,实施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须,也是降低执政风险,实施内部控制的主旨和精髓。为了做好党的组织建设,为权力关上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1.4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党建业务两手抓,互相促进,才能确保单位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维系良好的业务发展和公众形象,才能在党的引领下,越办越好,才能立足生存和谋求发展。进一步规范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济及业务活动,规避风险,避免损失,解决滥用职权、办事拖沓、基层腐败等问题,不断深化改革,打破沉旧的管理模式,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才能引导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践证明,实施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在哪些方面实施内部控制

2.1做好风险预警和评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等形成风险报告,为实施内部控制找到关键风险点,打好基础。

2.2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制度建设。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应科学分析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便于落地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并严抓落实环节。

2.3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合理设置采购经办、审核批准、资产管理、收付款项、会计记录、审计监督等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与权限,形成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衡机制,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控制。

2.4会计系统和授权审批控制。依据《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和审批权限制度,明确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处理程序,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明确审批、复核和记账等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三重一大问题的审批档案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把审批和财务报销环节风险控制。

2.5财产保全控制。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与各项财产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不定期抽查、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多种控制措施,确保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2.6预算和内部报告控制。科学合理分析预测预算项目,规范预算编制、审核和执行流程,强化控制、执行、分析、考核落实。预算内层层授权审批,预算外集体审批,层层传导责任,降低决策风险。建立和完善个性化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业务活动情况,及时对内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做到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强和针对性强。

2.7信息化建设和控制。通过不断加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研发适合本单位特色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逐步形成系统自动控制,规避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实施的不良影响。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3.1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3.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单位决策和管理层消极应对新规定新要求,对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反应较慢,部分人对实施内部控制持抵触情绪。

3.1.2内部控制风险一旦发生则影响巨大,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会频繁发生,因为系统内、本单位和兄弟单位没有遇到贪污腐败案件和决策失败等案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层可能存在侥幸心理。

3.1.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决策和领导层习惯一切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指示行事,存在懒政或疲于应付现象,内部管理有时流于形式。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没有强有力推动的工作存在拖延不办现象。

3.1.4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决策和管理层多由业务领导担任,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要求不了解不熟悉,缺少科学的论证与估算,怕平衡不了决策、效率和监督制约等关系,对实施内部控制有畏难情绪。

3.2全体员工思想不够统一,对实施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支持不够

3.2.1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涉及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技术难度大。

3.2.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员工长期存在着行动上服从领导、实际工作中消极应对问题,对内部控制不了解不理解,怕麻烦,怕降低效率,怕以后事难办,有抵触情绪。

3.2.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往往重业务轻内部管理,会降低对新制度新规定的反应速度。因对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宣讲和培训力度不够,员工多数对内部控制是什么,要做什么不够了解,不知如何人手和配合。

3.2.4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受人员编制限制,往往存在事业编制人员消极怠工、企业编制人员没有归属感无法全情投入工作现象。因人手不足和工作热情不高,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员工往往疲于应对日常事务,无暇顾及内部控制。且能够独立完成内部控制设计、梳理和执行工作的技术人才不足。

3.3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实施内部控制缺乏良好的制度支撑

3.3.1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惩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何选人用人,如何人尽其才,如何用制度管理调动和维系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有待整体发展,内部制度建设仍然在路上。

3.3.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梳理不足,部分岗位权责划分不清,部分不相容岗位没有完全分离,一人负责一个流程,审批和支付一人承担,单位的组织结构没有合理搭建。

3.3.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重业务轻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或多或少存在科目设置不够细致、记账凭证不够规范、原始凭证缺乏验证、审批和把关不够严格等问题。预算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预算偏离实际,很难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3.3.4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照搬外部成功案例、设计与实际脱节现象。工作流程设计也不够科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落地难、执行难,有些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基本形同虚设。

3.3.5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往往对内部控制管理缺乏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缺乏完整的配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自身修正方法,随着业务发展和时间推移,原有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无法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3.4内外部监督不够到位,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判断存在偏差

3.4.1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是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不用公开,不受社会审计监督的硬指标约束,长期缺乏来自社会中介结构外部审计的监督。

3.4.2来自审计署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外部审计往往偏重预算执行的结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或资金使用效果等,但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及制度落实等方面缺乏关注,无法有效实施外部监督。

3.4.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实现内部监督。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独立于财务的内部审计部门,有的单位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却缺乏权威性,往往面临“一家人好说话”等监管问题,内部审计无法促进内部控制系统达到管理和控制目的。

4、如何解决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4.1提高决策和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明确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作为单位第一责任人,对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性承担主要责任,应起到主导作用,承担起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与不断完善的强有力推动作用。应通过集体学习等方法,提升单位決策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2提高全体员工的重视程度和职业能力。严把进人用人关,鼓励业余时间学习,提高全体人员素质,尤其是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内部控制相关宣传和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全员法律法规意识和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4.3机构设置和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内部控制建设。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创建积极向上的单位组织文化,传达诚信、守纪等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全面梳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组织结构,优化机构设置,力求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来优化部门衔接和配合,分岗设权,提高办事效率。

4.4合理设置岗位,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在定岗定编基础上,坚持精简、效能、节约原则,职责清晰,定期轮岗,做到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并加强横向和纵向监督,避免员工有空子可钻,杜绝岗位失职或违法违纪。

4.5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贴近本单位使用管理需求,找准风险环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和员工奖惩制度等,将分权、制衡、监督的原则贯彻其中,全面梳理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并定期修订。

4.6加强风险评估和信息化建设。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合理引进先进人才和先进技术,做到风险评估科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单位的信息化水平,研发内部控制软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自动化管理程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内部控制失效。

4.7做好财务控制和预算控制。抓好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工作,真实完整反映单位财务情况,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财务数据支持。深入研究历年财务数据,全面分析预测,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来降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政策风险。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8健全内外部审计监督机制,促进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独立于财务部门,建立权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利用外部专业的审计机构定期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发现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审促控的方式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高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4.9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加强决策和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交流,打开建言献策渠道;加强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交换能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落实。

总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工作特点,分析内部控制运行环境,人员结构和能力,岗位设置需求和特点等设计出一套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强化落实,并不断修订使内部控制体系趋于完善有效。

作者:杜云艳

内部经营责任制作风建设论文 篇2:

浅析提高装饰行业内部审计效能

【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装饰企业工程施工的监督部门,对装饰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审计,以有效避免工程项目管理紊乱,防范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项目经营效益。本文趋于董事会领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浅析如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装饰行业内部审计效能。

【关键词】装饰行业;内部审计;审计效能

一、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

1.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定义可以看出,监督、评价、增值是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其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经营服务。

2.内部审计的地位

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看,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两种管理模式。由于董事会的领导层级较高,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强,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大政方针的把握。依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审计部,审计部是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接受董事会的监督与指导,并根据要求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向公司董事会报告有关审计情况,有利于促进改善内部治理,从而帮助管理层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提高管理绩效。本文趋于董事会领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浅析如何提高装饰行业内部审计效能。

3.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结构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应立足于推动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需要。内部审计既是监督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也是为实现企业预定目标增值所必需的条件,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监督、评价及增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监督作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规定,对公司及所属公司内部控制、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绩效、重大项目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评价作用。内部审计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和专业技能,通过审计检查业绩完成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经营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公司内控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3)增值作用。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对内控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分析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偏差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对企业重要部门、重大事项等进行监督,检查经济活动是否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是否按计划完成任务,发现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应当及时地予以纠正、制止,减少风险损失,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从而帮助和促进企业实现目标,增加企业价值。

二、根据装饰行业特点,有效开展内部审计

1.采用装修工程合同形式,独立性强,以工程项目为对象跟踪审计与多类型审计

装饰企业在中标后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要与业主(甲方)签订装修工程合同,项目核算独立性强。装修工程项目一般根据完工进度百分比进行成本核算及收入确认,同时按完工进度百分比分期结算工程进度款,工程完工后通过竣工验收方式交付给业主(甲方)使用,并与甲方办理工程款结算。为了反映生产经营成果的真实性,项目部必须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实施装修工程合同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做好合同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工程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盘点制度,完善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合理制定人工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登记和归集,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根据装饰工程的这一特性,作为内部审计,为了考核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就必须注重以上关键环节的审查核实,要求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随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跟踪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对于生产施工过程中装修工程合同确认收益与项目实际盈亏情况存在明显脱节现象的,需要审计人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损益调整重新确认,力求真实反映项目经营情况。同时应该针对项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治理等不同类型审计调查。

2.装饰工程生产周期短,项目管理人员少,更加注重加强事中审计

事中的经营管理审计,主要是评估工程施工过程的效果、效率及效益,建立健全相应的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并督促装饰企业组织系统遵循效果、效率及效益等原则。

装饰工程的施工一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由于装饰工程规模相对土建工程较小,同时业主往往将最后工期的压力加在装饰公司身上,造成装饰工程施工周期缩短。从我公司目前的状况看,装饰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是6个月,部分装饰项目的工期比较紧,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装修工程,造价1380万元,实际工期仅40天,济南恒大绿洲室内装饰工程,2450万元的工程,工期不过60天。

装饰工程施工周期短,项目管理人员少,项目部包括“五大员”在内一般只有8个人。由于同时开工的工程项目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如果在某一个时段开工项目数量不足,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或项目管理人才的流失。为了防止效益流失,需加大施工过程控制,安排好材料采购计划,合理节约材料成本,充分调动劳工队伍的积极性,减少窝工现象。从而决定审计工作方式不能仅停留在事后审计,提前介入审计监督,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的事中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三、严格把控关键环节,防范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能

装饰装修工程可以说是装饰企业的主要经营载体和重要利润来源,而有效的工程审计则是装饰企业实现工程经营目标、分析工程盈亏原因、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途径,是装饰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内审部门如何做好审计立项、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审计建议执行落实等关键环节,有效地实施工程审计,切实提高工程审计效能,既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也是审计部门工作的重心。为控制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能,审计部门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渗透与扩展,加之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管理型队伍模式的转换,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等各种风险不同程度增加,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审计,还要熟悉公司内控制度、工程施工管理等相关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企业应经常性举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后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采购管理和工程预结算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考核激励机制,宣传典型,调动工作热情,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2.注重审计证据收集,正确运用审计依据

内部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对象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据以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客观标准。审计证据的收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因此收集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做到如下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立场。防止人为主观臆断,有失公正的态度。

(2)坚持周密严谨的工作作风。防止重要事项的遗漏,防止疏忽大意人浮于事的工作态度。

(3)要坚持按照规范、合理谨慎的态度,不能放弃应实施的审核程序和手续,随意从简求快,对于难点和疑点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深入调查取证,认真剖析原因,杜绝流于形式和表面。

(4)正确的取证方法是确保证据质量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审计事项,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不同的审计取证方法,才能收集到有效的证据。

(5)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审核结论。审计事项要从表面到本质,从个别到全面、逐渐形成审核结论,为做出审计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6)抓住审计事项的主要矛盾和实质,做出正确的审计决定和建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以与审计项目密切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决议等作为审计依据,全方位、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审计决定和建议。

3.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的法规、制度

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全体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的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各质量控制点实施到位。实行审计组内部审计人员的分工负责制、审计项目主审终身负责制、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与审计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切实将审计质量监管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审计质量实现新的飞跃。

4.加强工程结算审核,把握审计重点

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等进行的监督、审核与评价活动,是保障各项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工程结算审核的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合同文件,凡是作为合同组成部分的所有资料,工程施工有关的合同、协议、文件、施工图、签证单等都是结算的依据,对工程造价都会产生影响。工程结算审计时,要以合同为依据,正确把握审核内容,突出重点。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要求,审计工作重点从真实合法与效益并存两方面入手,除了关注企业规章制度遵守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外,在审计过程中重点考察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材料采购价款合理性、劳务团队协作性、工程款结算进度、资金运转等成本效益因素,保证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实现增值服务功能。

5.综合运用审计方法,以信息化环境为依托,不断创新提高效能

内部审计是作为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而存在和发展的,审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审计事项,综合运用抽查、监盘、函证、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实施审计,以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建议。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审计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网络远程审计已成为主流,推广网络远程审计,加大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和信息反馈力度,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成为装饰行业提高审计效能首要任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要在企业整体信息化框架下设计实施,并注意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整合,多个系统进行信息互联和共享。同时面对审计力量薄弱和工程项目数量多、遍布全国区域的特点,要提高审计项目覆盖率,审计部门必须改变审计工作方式,在有限专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网络远程审计。要依托已有信息技术平台,积极开发远程审计软件,深入开展远程在线审计监督,在各管理系统上设定审计指标,筛选有用的信息,发现一些风险因素,提高内部审计效能,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6.认真落实审计建议,促成审计决定有效执行

内部审计可从通过综合考虑和分析,将财务控制的首要目标确定在效率与效果的保障上,财务合规性、报告可靠和资产安全作为基本目标处理,并通过加强监督力度来实现,对查出的问题和存在的漏洞,及时给予指正,督促整改落实,促成审计决定有效执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结构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应立足于推动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需要,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监督、评价及增值作用。总之,内部审计作为装饰企业工程施工的监督部门,应该对装饰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审计,以有效避免工程项目管理紊乱,防范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项目经营效益。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能,为公司管理层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科学决策提供言之有据、施之有策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2]中国建筑装饰网.建筑装饰行业的行业特点探讨.2007年2月

[3]朱建川.浅析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审计方法.新财经?上半月,2012年02期

[4]戴长模.内部审计对基建工程结算审计风险的控制.科技视界,2012年29期

[5]周佳佳.浅析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2年07期

[6]王玉瑜.论施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能.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

作者简介:

邓文桂(1973—),男,汉族,深圳市人,中级会计师,本科,执业资格:注册税务师。现在任职于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上市公司审计部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检查、评价咨询、报告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核实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规行为,提出改进建议,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公司利益。

作者:邓文桂

内部经营责任制作风建设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建设

摘 要: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充分结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整创新,进而满足企业潜力开发需要,增加企业的竞争活力。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可以使企业的工作运行效率得到提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优化,还可以使企业的劳动力潜能得到激发,提升人力资源流动水平,使企业的内部成本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内部市场化的实施使得企业的成本责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并保证企业的内部利润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使企业可以凭借内部费用的创新应用实现对总成本的有效管控。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体系建设 ;创新;有效管控;竞争活力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1.35

内部市场化的实施与企业的承包租赁或简政放权等工作并不相同,唯有使企业的整体性得到充分维护,才可以将企业之中过于集中的权力得到分散处置,以便可以在经营权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情况下,实现各部门之间利益的合理划分,促进权责体系的完善。在内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绩效状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在市场价格机制得到构建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环境将发生改变,企业各部门将会直接面临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并使企业内部的协作与分工状况发生变化。内部市场化的推进可以使企业内部条块的分割情况发生改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企业具备价值增值属性的活动将可以按照独立核算的方式实现创新处置,并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借此得到更高水平的构建。

1 内部市场化概述

1.1 内部市场化的定义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内部市场化是专业人员长期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交易成本控制、内部资源协调和组织结构改革方面,内部市场化相关争议始终没有终止。从西方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市场的公正和诚信属性十分重要,职业道德建设更多地来源于市场实践。实现企业关系的构建相比于主从关系的构建具备很强的先进性,市场行为不单纯地属于资金与劳动力或商品的交换,企业内部的多种事务与市场一样存在着复杂的交易,唯有实现交易成本的控制,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

1.2 内部市场化的特点

(1)内部市场化的实施通过市场规律的把控,实现对价格的统一处置,确保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可以实现服务关系的合理构建,并保证等价交易属性可以实现对行政关系的替换,凭借经济规律处理各项工作。

(2)通过明确的价格结算规避内部资源调配及各环节合作的矛盾。

(3)对企业内部成员的经济收入不设限制,使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4)内部市场化避免了企业的机构臃肿问题,使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1.3 内部市场化的优势

(1)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员工树立更高水平的商品经济意识,有利于企业经营性工作的改良。

(2)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权责体系得到改进,保证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质量实现高水平对接,破除平均主义的不良影响。

(3)内部市场化可以使企业内部构建起更加成熟的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凭借市场化运营的灵活性优势,更好地开发出员工的内在潜力,并使员工的经济收入得到提升。

(4)内部市场化可以使企业的权力实现合理分解,降低上层领导压力,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和执行质量。

(5)内部市场化可以促进企业产权制度调整。

1.4 内部市场化的意义

(1)实现内部市场化可以直接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使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科学调整,在企业的下属单位地位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自主权将实现有效的下放,企业将可以具备更强的主体地位。内部市场化将会带动企业市场体系的转型,提升企业的动态有机属性,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实现进一步的调整创新。

(2)实现内部市场化有助于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并借此提升经济效益。在内部市场化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将获得更加有利的改良条件,行政指令因素对企业客观经营规律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屏蔽,企业的生产竞争压力不均现象会因此得到更高水平的管控。在内部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各部各个经营单位的地位会发生变化,其主要工作职责也将与以往大不相同,企业将可以更好地按照等价交换的方式处理内部资源配置的相关工作,并保证经济杠杆等手段能够借此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内部市场化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内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调动,确保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创新,以便能够在各项漏洞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提高潜力挖掘质量,为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更加理想的基础条件。

(3)实施内部市场化可以使企业的内部资源更好地实现与外部市场环境的有效衔接,尤其可以使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相关挑战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利影响。内部市场化可以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获得更加有效的控制,有助于企业更加有效地把握市场竞争规律,并借此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充分应对新时期的市场竞争考验提供帮助,进而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2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对内部市场化管理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进行内部市场化的尝试,但是,内部市场化相关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影响,在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实现诸多基础性工作熟练操作的情况下,其对内部市場化重要意义的理解无法具备足够的深度,在内部资源无法实现科学合理调配的情况下,其内部市场化的成效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些企业的内部市场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等不利倾向,不利于内部市场化实效性的加强。一些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实施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工作量的调整难以充分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的影响,在企业的内部关系无法得到高水平协调控制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在内部市场化的实施过程中得到提升。一些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对于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水平较低,导致内部资源的分配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尤其在企业的内部人员缺乏对市场化价值精准认知的情况下,劳资关系管理和供应体系建设的突出优势将难以得到明确,内部市场化管理相关机构的组建无法因此累积足够的经验。部分企业的内部市场化在推进的过程中,缺乏对全员成本意识的合理构建,很多企业工作人员理念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依然具备很强的新颖性,在此项工作的利益关联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其既得利益群体势必构成对内部市场化的阻力,因此,在权威机构尚未实现成熟构建的情况下,内部市场化管理无法取得理想成效。

2.1.2 内部市场价格不完善和不科学

内部市场价格的制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市场化的综合性实施质量。唯有实现内部市场价格的合理制定,企业的运营才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障。在企业的内部市场价格无法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与精准性的情况下,企业正常的结算秩序将会受到不利影响,企业内部矛盾也将因此产生。在企业处理内部价格编制的相关工作过程中,如果单纯地使用历史成本进行套用,将难以实现对客观现实的精准反映。企业内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性较大,如果外部环境的预测不够精准,在企业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内部价格将无法实现充分反馈,承包指标的制定无法具备足够合理性。

2.1.3 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

奖惩措施的有效落实是确保内部市场化优势得到显现的关键。但是,部分企业现有的奖惩措施落实情况不够理想,未能实现与员工切实利益的紧密联系,导致内部市场化的实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在考核检查的相关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倾向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行为将无法具备足够的规范性。在检查经营指标完成的实际状况过程中,一些企业基层部门的考核工作不够严谨,考核工作的执行者在处理与自身利益缺乏关联因素的过程中,易受到情面因素影响无法实现对问题的纠察。一些职能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权力对部分考察指标构成影响,因此,部分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将争取权力支持作为重要目标,传统思维的局限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突破,难以实现对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准确分析。

2.1.4 内部市场化管理与技术管理脱节

部分企业在推进内部市场化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情况缺乏充分总结,未能结合目标成本的控制需要,对技术管理工作的运行合理性加以评估,导致投入及产出关系无法得到合理处置,难以为内部市场化新型构建途径的探索提供必要支持。部分企业在技术管理工作未能得到合理应用的情况下,成本超支现象的出现频率过高,在设备选型等工作的处置存在不恰当因素的情况下,技术性创新无法在管控成本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技术管理相关工作也难以因此得到有效的控制。

2.2 相应对策

2.2.1 成立内部市场化管理机构和落实领导责任制

内部市场化需要将规范性和有序性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内部市场化实施过程中,专职机构的设置情况作为主要问题加以对待,使内部市场化相关工作可以得到统筹规划。

2.2.2 建立企业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将自我管理决策机制的构建作为主体工作加以对待,尤其要对内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企业的定额手册实现合理有效的应用,并对相关价码进行合理设置,使定价审价工作的实施能够具备更加合理的条件。要加强对行情调研情况的重视,并使相应的工作作风建设工作得到改进,使价格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为企业定价依据的合理构建提供必要支持。

2.2.3 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以维护指标的严肃性

考核性质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性质工作质量,因此,内部市场化相关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奖惩办法的合理设定,确保监督工作和考核工作得到更高水平的设计,以此实现对奖惩需求的充分满足。要加强对现有各项制度执行价值的掌握,尤其要对考核指标的设置合理性加以分析,使指标可以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全面贯彻提供帮助。要在奖惩机制设置过程中,实现对内部市场运行健康程度的评估考察,使奖惩制度的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3 结语

在企业推进内部市场化之后,其内部的治理体系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首先,企业的劳动生产力与以往的状态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推进市场化之内,企业内部各主体间的经济往来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价格可以决定企业内部资源调配方案的情况下,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得到完善,员工积极性与劳动生产率会出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内部市场化可以促进企业成本的合理控制,保证企业有效地把控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机遇,并保证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得到有效突破,为企业综合利益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内部市场化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成本控制效果形成紧密关联,为企业创新成本控制方法争取到更加丰富的内部支持。在内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人才的流动将变得更加公正合理,尤其在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有效明确的情况下,劳动组织调整以及下岗分流等措施将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设置,相应的就业服务招聘工作能在市场需求得到明确的基础上,得到创新设计。内部市场化的推进使得企业的后勤服务实现了与其他主体业务的分离,尤其在有偿服务工作机制得到构建的情况下,后勤机构的收入会进一步提升,其服务性工作也将在经济激励的作用下得到大幅度改进。内部市场化会很大程度上带动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尤其在国有企业传统的安置型经济模式实现突破的情况下,企业的多种经营活动将会与生产性活动实现大幅度脱离,经营模式的创新会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运营质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现象也会在内部市場化的过程中获得很大的积极影响,尤其可以在科技项目实现有效分解的情况下,企业将可以按照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进行奖励设置,进而实现对技术创新人员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参考文献

栾雪青.论全面预算与内部市场化运作的互促互动[J].中国总会计师,2017(04):132-133.

寇幼敏.浅议内部市场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1(21):118-119.

何新香.浅析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0(22):59.

张建.强化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0):60.

杜志刚,程迥.企业内部市场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和运作原则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27):31-32.

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煤机装备制造分公司  王伟  颜妍

作者:王伟 颜妍

上一篇:大学生行为训练品德培养论文下一篇:中药材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