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验收标准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年来,土木工程给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不断发展,从而不断被研发出新型材料以及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在施工方面往往具有明显的三种特点,即较强的流动性、固定性以及施工技术的多样性。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整体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验收标准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工程验收标准研究论文 篇1:

矿井巷道支护中的支架支护技术

【摘要】在煤矿生产中巷道支护可以稳定围岩状况、控制围岩运动的发展速度,维护工作空间安全。巷道支护分为分临时支护和巷道永久支护。巷道永久支护可分为锚杆(索)网喷支护、混凝土(料石)砌碹支护和支架支护。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巷道支护中,刚性支架支护工程验收标准、可缩性支架支护工程验收标准等问题。

【关键词】巷道支护;支架;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巷道支护可以稳定围岩状况、控制围岩运动的发展速度,维护工作空间安全。巷道支护分为分临时支护和巷道永久支护。巷道永久支护根据支护结构的特点,可分为锚杆(索)网喷支护、混凝土(料石)砌碹支护和支架支护。本文主要研究支架支护的相关技术问题。

1、刚性支架支护工程验收标准

1.1基本项目

(1)支架支护巷道规格偏差袄符合表81的规定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

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检查。

(2)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和后仰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偏差±1(1m垂线小于17mm)。

优良:偏差±0.5(1m垂线不大于9mm)。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两侧的立柱。

检验方法:在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挂lm垂线,在底板水平上量测垂点与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间的距离。

(3)倾斜巷道支架的迎山角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偏差±1°,不可退山。

优良:偏差±0.5°,不可退山。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两侧的立柱。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

检验方法:用半圆仪的弦长部分紧靠立柱的前侧面或后侧面量测。

(4)撑(拉)杆和垫板的安设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数量在一个检查点。

优良: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数量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两架支架间的全部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和数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背板安设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4/5以上的背板背紧背牢,背板排列位置和数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优良:全部背板背紧背牢,背板的排列位置和数量都要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两架支架间全部背板。

检验方法:观察、手推、锤击检查。

(6)支架柱窝深度或底梁铺设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柱窝挖到实底,底梁铺设在实底上,其深度要大于设计值30mm。

优良:柱窝挖到实底,底梁铺设在实底上,其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的两个柱窝或一个底梁。

检验方法:挖出柱窝或底梁、挂腰线尺量检查。

1.2允许偏差项

支架架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要满足表

检查数量:按照《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

2、可缩性支架支护工程验收标准

2.1基本项目

(1)可缩性支架支护巷道的净宽、净高规格偏差要满足表8-3的规定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两架支架。

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检查。岩稳定后以设计有效断面净宽、净高值检验评定。

(2)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偏差±1(1m垂线小于17m)

优良:偏差±1(1m垂线小于9mm)。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两侧的立柱。

检验方法:在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挂lm垂线,在底板水平上量测垂点与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间的距离。

(3)倾斜巷道支架的迎山角要满足如下规定

合格:偏差±1°,不可退山。

优良:偏差±0.5°,不可退山。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两侧的立柱。

检验方法:用半圆仪的弦长部分紧靠立柱的前侧面或后侧面量测。

(4)撑(拉)杆和垫板的安设要满足如下规定:

合格: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数量,在一个检查点中未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可超过二处。

优良: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数量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两架支架间的全部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和数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背板安设要满足如下规定:

合格:4/5以上的背板背紧背牢,背板排列位置和数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优良:全部背板背紧背牢,背板排列位置和数量均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检查点前两架支架间全部背板。

检验方法:观察、手推、锤击检查。

(6)支架柱窝深度或底梁铺设要满足以下规定:

合格:柱窝挖到实底,底梁铺设在实底上,其深度要大于设计值30mm。

优良:柱窝挖到实底,底梁铺设在实底上,其深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量测检查点前一架支架的两个柱窝或一个底梁。

检验方法:挖出柱窝或底梁,挂腰线尺量检查。

2.2允许偏差项目

可缩性U型钢支架架设的许可偏差和检验方法要满足表8-4的规定。检查数量:根据《标准》的规定选定检查点和测点。

参考文献

[1]郭奉贤,席振修.煤矿开采与掘进.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0

[2]本书编委会: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9

[3]邹正喜.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7

[4]鞠文君,刘东才.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离层界限确定方法.煤炭科学技术,2001.4

[5]曹允伟,王春城.煤矿开采方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6

作者:米刚

工程验收标准研究论文 篇2:

探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摘要】近年来,土木工程给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不断发展, 从而不断被研发出新型材料以及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在施工方面往往具有明显的三种特点, 即较强的流动性、固定性以及施工技术的多样性。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整体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文章针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分析II

1.1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方面

在土木工程建筑屋面的防渗漏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到位,导致屋面的防渗漏做的不到位,进而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进行屋面的防渗漏施工中,还存在着施工不仔细的问题,偷工漏工的情况发生,导致在建筑日后的使用中,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建筑的长远发展。

1.2 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方面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对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混凝土的养护方面,存在着养护时间上不足,缺少浇水的过程等问题。另外,在混凝土的质量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混凝土出现了少量的蜂窝以及麻面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利于整个建筑在日后的使用,在安全和质量上存在着隐患。

1.3 桩基技术方面

桩基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桩基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桩基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设计的,尤其是其中的沉降技术最为复杂,桩基的抗压力是根据竖向和横向的压力计算的,再由复合受力和水平荷载的功能来确定桩基的施工。但是在实际的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设计,进而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4 工程验收标准不合格

目前,在进行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缺少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就算施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也很难及时发觉,并且予以处理,进而对整体土木项目的施工技术及质量造成影响。具体分析发现,进行土木项目施工期间,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缺少对施工技术的控制观念与认知,同时没有充分、全面的对项目技术的科研做好准备工作。从验收标准来看,每个施工企业都存在自身的检验标准,缺少统一的规定,其也很容易造成建筑施工质量良不良等问题,从而不利于提高土木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企业的发展也造成危害。

2、对策分析

2.1 提高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水平

在现实进行土木项目工程屋面防渗漏施工期间,相关从业者需要深入对屋面防渗漏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土木建筑屋面防渗漏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应增强对施工操作者的管理力度,在现实进行屋面防渗漏操作期间,应严格遵照有关施工流程进行工作,同时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不可以随意忽略施工步骤,同时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进而及时找寻到在进行屋面防渗漏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增强施工质量,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年限。

2.2 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养护符合相关标准

在应用混凝土建材原料进行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应确保混凝土自身的刚性强度与性质,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不受到损害,如果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问题,可以采用1:2 比例的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抹面修整。另外,还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操作符合相关标准。一般来讲,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7d 以上,同时保证混凝土足够湿润,定期进行洒水保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麻布、塑料布等,当混凝土还没有完成终凝时,不可以在其上部堆放重物。

2.3 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

通常来讲,在进行桩基施工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含的内容有:①明确桩基的施工范围,选取较为平整的场地,同时将场地周边的障碍物清除干净;②在打桩前需要进行实验,利用相关设备对定位桩的位置进行测量,之后开始实验操作,同时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再依据实验结果合理设定桩基的操作流程;③在进行桩基施工期间,施工场地的排水也是极为关键的内容,应确保桩基的排水通畅流畅;④如果进行群桩施工,需要细致掌握桩的长度、密度、规格等,之后利用计算明确打桩的流程,从而提高施工质量,防止其对施工场地四周的建筑物造成破坏。

2.4 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当前进行土木工程预应力施工的又一创新与发展,并且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大跨度项目工程结构施工中。此技术的工艺为:在张拉钢筋期间,需要先把预应力筋布设在混凝土的截面以外,同以往的预应力筋相反,使其形成无粘接与粘接两种系统。粘接可以减小预应力的摩擦,防止损失预应力;无粘接能够应用单根进行张拉施工,并且操作简单。

2.5 加大对技术的管理水平

在进行土木项目工程建筑施工期间,需要严格规范相关技术管理标注,特别针对一些技术支持方面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应让操作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同时经常进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特别针对一些重要性的技术,更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在施工期间,还需要创建严谨的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同时明确落实责任,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施工期间,严格依据项目施工图纸规范施工,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2.6 对验收标准进行规范

针对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因为验收标准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施工技术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研究验收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在建筑领域,需要将验收标准进行统一,同时在验收期间,严格依据相关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执行,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的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国建筑领域进一步发展。

3、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未来的发展

针对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来讲,不管是在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具备十分关键的作用,设计从业者的意图同施工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由某一角度来看,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对设计从业者的意图实现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施工自身来讲,无论哪项项目工程,都可以视为一个体系,施工会受到自然气候、地质条件、建材原料、施工现场、资源等限制,并且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想要提高施工技术,就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调整、识别与预测,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体系对施工过程模拟,计算其位移及内力,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假如二者的偏差较大,则相应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设计需求。落实控制施工技术的难度较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从而提高技术水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

安全提供保障。

4、总结

总之,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在进行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及时找寻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施工竞争能力,推动我国建筑领域更好发展。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中若干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13(01).

[2]韩秀梅.关于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4).

[3]李颖,陶学明.建设项目设计招标的工程造价控制[J].西华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8(03).

作者:黄河

工程验收标准研究论文 篇3: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摘 要:在梳理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生态建设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对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理当中进行了剖析。论述了目前我国在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理项目的过程中对生态的理解,以及生态景观建设当中存在的误区,之后从景观生态、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等3个层次讨论了在土地整理中以农业生态系统构建为总目标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途径。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进行生态化土地整理的建议:(1)加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增加可操作性;(2)在规划设计阶段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生态化设计的体现,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将生态理念进行融入,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中增加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同时设计方案应该尽量细化;(3)施工阶段生态措施的落实和监督;(4)后期维护阶段的生态系统管理和监控,是保证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完善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这也是目前的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今后需要大力加强。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生态系统;景观规划;生态设计

土地整理是指在某个区域内,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1-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建设和城市开发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在解决城市建设土地资源的同时,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1.2亿hm2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从起步到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在促进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整理已经成为补充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已被社会所认识和接受。目前,土地整理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土地整理工作还将在全国继续深入推进。按照全国土地整理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完成农用地整理全国不少于0.43亿hm2,新增加的有效耕地不少于166.67万hm2。2015年,我国将建成0.27亿hm2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0.53亿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我国的土地整理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上,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还主要停留在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完善阶段,由于甚少考虑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再加上缺乏相关理论和技术指导,盲目地追求“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推土机式的力量对土地进行过分地改造,轻视生态系统循环、共生,致使大量需生态化的沟渠路被过度硬化,多样化的小树林被砍掉,水塘被填埋,溪流被拉直,导致孕育地域文化的生物、生态和生活的乡土风貌严重受损。对天津市多个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调查也表明,项目区域的绿化覆盖度仅有10%,乱堆、废弃、裸露地表土地占5%,有10%左右的路面过度硬化,农田沟渠路生态景观化建设严重不足,缓冲带、植被护坡缺失,防护林残缺断带率高达20%~35%,林网植物群落树种和结构单一,乡村河流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生态景观化驳岸缺失。

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过多注重短期效益。而且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后续关注和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及生态退化,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加强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理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3-5]。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应该以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为目标,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按照生态学原理,从不同的景观层次,综合考虑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真正落实。

本研究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出发,探讨如何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以及在具体项目中如何将景观生态设计应用于土地整理的不同规划层次,实现土地整理质量的生态内涵的提升。

1 土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为了增加耕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随着认识的深入,农业生产已经不再单纯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存在,而应该更多地进行农业生物与资源环境关系即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3]。土地整理的目标是不仅包括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包括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从这个角度讲,土地整理是个系统工程,从区域的宏观土地整理规划到具体的项目设计,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都应该纳入到土地整理的工作系统中,应该以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为最终目标。虽然目前在我国的相关土地整理规范中也已经提到了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改善,但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简单明确的评价指标,所以远不如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如道路、沟渠等指标明确,更重要的是从各级政府的国土管理部门到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如何将生态建设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加强和应用理解不深入,更没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导致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更关注土地整理的面积和投资,而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基本上局限于防护林带建设。

1.1 土地整理中对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要构建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传统的农学学科实际上仅仅处于生物群落的层次,而现代农业生态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仅发生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等组织层次上,而且大多是发生在生态系统水平之上的[3]。按照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环境条件及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在大多数的土地整理项目中,根本没有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考虑,也不清楚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如何构建,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分不完整,这必然导致其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无法实现。

当前,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许多人把生态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绿化,或者认为生态就是要保护动物和植物,而如果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就需要给它们留出空间,而这就必然减少了耕地的面积。这与土地整理要增加耕地面积的初衷不一致。上述理解一方面是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是目前土地整治标准考核的原因,导致了生态理念基本停留在了口头和文字上。

生态,从学术角度讲,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最早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的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 Haeckel在其1869年所著《普通生物形态学》书中,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学从诞生的时候,便是一门学科,是以研究“关系”为核心的学科,中文词汇中“生态”一词,也从这一学科定义及研究内容进行了延伸。从通俗理解的角度看,“生态”可以简单解释为“生存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了良好的生存状态,该生态系统才是运转良好的,才是“生态”的。

那么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理念该如何理解呢,如何从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土地整理呢?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土地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格局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区内原有土地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原位状态将被打破,从而对项目区内土壤、植被、水文、生物甚至地形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6]。土地整理实质上就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塑,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尚停留在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完善阶段,注重增加耕地面积和所谓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没有将土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考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过多注重短期效益[7]。根据近期的土地整理项目调查,有一些项目完成后,其农田设施的维护不够,不久便失去了当初设计的功能,一些水利设施被重新废弃。

因此,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综合考虑,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就成为重要问题。国外较早进行土地整理的国家大多已从单纯田块归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乡村景观塑造,注重土地整理与乡村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强调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8-9]。国内部分学者也注意到,以耕地数量增加为主的土地整理模式不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会对乡村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并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土地整理规划实践相结合,研究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这些研究丰富了国内土地整理理论,并对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多是初步的。

土地整理项目是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布局,总体布局中综合考虑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这些子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要满足工程安全性外,还要从区域景观生态学高度和土地生态系统功能角度进行规划设计[10-12],从根本上转变将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视为附属工程的做法。在项目区或更大的尺度上优先界定保护内容和对象,并将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与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联系起来,实现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与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进行相互融合,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规划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在项目规划设计初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总体布局中,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现。这不仅要求工程规划以总体布局经济成本低和耐用时间长为重要目的,而且要使生物多样性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在总体布局中,将土地利用结构与类型的调整纳入总体布局中进行统筹设计,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类型的调整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保持土地多年形成的微地形地貌,维持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 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中的误区

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项目中,也同样需要根据土地整治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目前,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需要进行纠正。

1.2.1 生态不只等于绿化 在目前的一些土地整治项目中,提高了生态建设的内容,但其实际内容大多是进行道路或者沟渠绿化,简单地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理解为种两排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当中没有针对生态建设的相关评价指标,项目施工完成后的验收工作存在难度;另一方面是项目的设计人员对生态建设理解不深,不能较好地将生态理念体现在具体的项目规划设计当中。但同时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又有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在这样的矛盾中,简单的道路绿化便成为了最佳选择。

1.2.2 生态不等于杂草丛生 在一些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验收完成后,根据目前的制度安排,相关的基础设施将移交给当地进行维护管理,在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当初工程建设时进行过硬化的道路、水渠等还基本能保持工程完工时的样子,但其他没有进行硬化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排水沟、田间道路等,便会杂草丛生。从生态学角度看,硬化和不硬化,哪个更生态呢,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样的杂草丛生是不是“生态”呢?这就需要采用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看这些景观和生态系统组分是否是一个生态景观中必需的,其生态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地发挥。简单说,生态并不等于杂草丛生,对于施工完成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的生态系统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够连续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时间久了,所谓的生态建设必然变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了。

1.2.3 生态不等于自然中心主义 生态理念和土地整治二者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生态建设是从自然生境保护和生态系统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土地整治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是以为人类服务为目标的。从理论上看,这二者确实是存在矛盾的,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也没有很好地考虑生态建设的内容,而如果过多地强调生态,似乎就陷入了生态优先以自然为中心的范畴。因此,这里需要强调,生态理念和土地整治不是绝对矛盾的,土地整治也不应该单单是增加土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应该是将耕地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高度出发,将生态理念真正地贯穿在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全过程中,其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土地整理中的景观生态设计途径

土地整理是个系统工程,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规划,以实现不同的生态过程,在宏观上规划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创造出合适的生态条件,才能实现自然景观恢复与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设计是在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等理论,在某一尺度下对景观进行详细的生态化设计[13]。本研究按照景观生态学的不同层次,将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设计途径划分为景观生态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和生物群落层次(图1)。

2.1 景观生态规划层次

景观生态层次属于宏观规划,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中通过不同的配置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反映在土地整理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土地整理将不同的景观重新整合配置,形成新的景观格局。景观格局的改变直接会导致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对景观生态效应和生态过程同时产生影响。按照目前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为“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底(Matrix)”,宏观层次的景观生态规划是在较大尺度上对原有的景观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每一个单独的土地整理项目,是在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组分,最终反映在区域尺度的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改变上。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是尺度理论,应用在土地整理中,就需要从不同的尺度考虑其生态效应。过大的尺度不具有操作性,过小的尺度便成了具体的项目设计。因此,从土地整理角度讲,景观生态规划应该属于区域层次,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进行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尤其在耕地集中的平原区域,更是需要人为地规划相应的景观组分,如林地、草地、河流等非耕地组分,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单一景观,多样的景观组合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过程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生态系统规划层次

要构建农业生态系统,需要从中观和微观层次进行规划与设计,涉及图1中的生态系统层次和种群群落层次。生态系统规划属于中观层次,它是对一个土地整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组分进行规划设计,只有结构完整的生态系统才能正常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因此,生态系统规划的整体要以尊重生态系统过程和相关景观整体因子的方式趋近生态系统。在规划过程中,要整合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各种需求,在尊重相邻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依据上层的景观规划,进行中观尺度的空间(生境、景观)和时间(短期、中期和长期)尺度规划。

对于生态系统层次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生态指标评价,即要评估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组分是否完整,生态功能是否正常,并结合土地整理的总体规划,提出生态目标。生态系统层次的规划与景观层次规划的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景观层次是区域级别的总体景观布局,会具有大型的自然斑块和廊道,其尺度是在几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整理只是调整其中的某些景观组分。而生态系统层次的规划,这里可以理解为百公里尺度以下的,进行具体景观的格局配置,以完成中尺度的生态过程为目标。更重要的是,生态系统指标应该作为一个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一个项目区是否达到了其总体的生态目标。

在生态系统规范方面,不仅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有过良好的经验,在我国的一些项目中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例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在其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就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化设计[13],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建设生态岛屿以及设置人工鸟巢,很好地保护了项目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引水灌溉工程中,采取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利用水车取水;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留出生态廊道,利用本地植物进行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另外还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提升土壤的质量和增加微生物的多样性。

2.3 种群与群落构建

具体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设计中,需要从微观层次进行细节化设计,为实现中观的生态过程提供支持。在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大体是从4个子工程即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因此要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就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组分和生态因子,在每个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进行细化设计。

例如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耕地的地力保持,保护好原有耕地熟土层或耕作层,提高新增耕地表层土壤的适耕性,如果是要进行土方施工,涉及到表土剥离和回填,要注意保护表土资源,耕地耕作层是经过多年耕种形成的,一般土壤质地为壤土、粘壤、沙壤,厚度在30~60 cm,是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按照土壤学的一般理解,天然形成1 cm厚土壤,需要超过100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目前许多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已经注重了表土资源的保护。

在土地整理项目施工中,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布局是其重要内容。从区域生态系统角度看,灌排沟渠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中,整理区的工程标准较高,为实现工程标准化、输水高效化,不仅上水渠设计为混凝土渠道,有的排水渠也设计成混凝土渠道。有学者总结了这些渠道的生态问题[14]:(l)封底,影响地下水涵养和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2)混凝土化,阻断水域与陆域生态连续空间;(3)护岸垂直化,护岸垂直且表面光滑无孔隙,微生物难以附着,一般生物更难以栖息;(4)水位变化大,尤其是灌溉渠道,灌溉期有水,非灌溉期则干涸无水,影响水中生态系统;(5)纵坡变化小,无法像天然沟渠有浅滩、深潭等多变化地形;(6)跌水工落差大;(7)两旁缺乏植栽等七项影响生态的因子。这些问题在我国内地的农田灌排沟渠中也同样存在。沟渠作为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农田中动物的迁移廊道,是影响区域生物活动、种类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对保持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其中生物的多寡可以了解该地区生活环境的优质与否。因此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沟渠生态化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论述,我国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加强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应该以构建生态系统为总体目标。本研究将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分为3个层次,即景观生态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种群和生物群落层次,并对每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从土地整理的整个实施过程看,除了在以上3个层次进行规划设计外,在具体的单个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细节,如土壤的保持等方面也需要加强。另外,从长期来看,在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项目的整治效果达不到最初的设计效果,对于生态建设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后期的维护管理不到位。项目验收程序完成后,一般会移交给当地政府或者土地所在村镇进行维护管理,由于缺乏后续的检查监督,维护管理的效果就变得差别很大。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看,在项目完成后的几年中,有些项目区的许多基础设施功能被破坏,例如灌溉沟渠的淤积、水泵等设施的损坏丢失、道路绿化树木的死亡、排水沟渠杂草丛生等。连正常的基础设施都得不到好的维护管理,更不用说生态景观的管理了。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规范中,增加后续的监督管理非常紧迫。

建议:(1)首先要有相关的规范或评价标准,有了标准,参与土地整治的相关人员,包括国土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后期管理部门等才能够有据可依,增加可操作性。(2)在规划设计阶段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生态化设计的体现,需要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将生态理念进行融入,在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中增加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同时设计方案应该尽量细化。(3)施工阶段生态措施的落实、生态建设内容的体现非常重要。土地整理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影响大小,往往取决于施工。(4)后期维护阶段的生态系统管理和监控,是保证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这也是目前的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今后需要大力加强。

参考文献:

[1] 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 土地整治[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 杜娟,孙鹏举.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7.

[3] 王松良,Claude D C. 用生态学思维重构传统农学学科——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核心应用科目[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39-46.

[4] 谷树忠,谢美娥.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农业资源与区划创新思维[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5-12.

[5] 杨君.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20-21,59.

[6] 魏秀菊,胡振琪,何蔓.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27-130.

[7]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 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8] 郭文华. 加拿大开展表土剥离—重视保护土地质量[J]. 国土资源情报,2012,13(3):28-31.

[9] 陈百明,谷晓坤,张正峰,等. 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0-14.

[10] 刘峻岭,李申,孟伟庆. 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2):95-101.

[11] 王超,盖艾鸿,刘都雷,等.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0(2):49-52.

[12] 田华文,张亚丽,孟庆香,等.基于指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4):53-56.

[13] 王军,李正,白中科,等.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贵州荔波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7):906-911.

[14] 俞婧. 农地整理中路沟渠生态化精细型设计[D]. 杭州:浙江大学,2010.

作者:崔嘉昕 刘峻岭 李申 孟伟庆

上一篇:乡镇实行政府采购论文下一篇:英语翻译人才需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