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通信系统论文

2022-04-18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数(A/D)转换器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高速通信系统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超高速通信系统论文 篇1:

试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时代对于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传送要求更快,文件传送更大。光纤通信以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得到迅速推广,主要表现在光纤通信的损耗相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更低,传输容量更大,速度高于普通传送的好几倍。这种全新的传输模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优势,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基于以上优势,光纤传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覆盖率越来越广。本文结合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光纤通信 通信能力 现状 前景

光是我们所能利用到的介质中传输速度大、最快的传输形式,在光纤通信中,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用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极快。而从光纤构成上来看,光纤的内芯的粗度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能达到几十微米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只有几微米,比起传统的传输介质更加轻便易安装。在内芯的外边就是外层也可以称作包层,外围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内芯,因为在光纤的铺设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特殊的障碍物,能够保护光纤不受到折损。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采用的并不是单根光纤,而是光缆,所谓光缆就是把诸多的光纤狙击到一起的形式。玻璃是制造光纤的主要原料,因为玻璃是气体绝缘体,这种材质做出来的光纤不用担心接地发生回路事故;由于光纤的密闭特性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信息泄露的现象,安全性能非常高,由于光纤十分细小即使很多条光纤组成也只是占用很小的空间,这样在施工的空间上有了很大的选择,节省了更多的地方进行其他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光纤的自身巨大的优势使得光纤通信被广泛地使用,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地革新,通信能力,通信速度,通信质量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技术上的进步,光纤技术也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复用技术 常用的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空分复用(SDM)和码分复用(CDM)。多信道系统技术是提高光纤宽带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在光传输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波分复用即WDM技术采用的最为广泛,这种技术能够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提高传输的容量。

1.2 宽带放大器技术 普通的EDFA放大带宽较窄,约有35nm(1530~1565nm),这就产生了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WDM技术的使用就是这项技术实用化的关键,而WDM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对偏振的不敏感,没有串扰,噪音接近低噪音标准极限。而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需要进一步地提高光纤传输的容量,所以还有一些技术可以实现。这其中主要包括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EDFFA),碲化物光纤放大器,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EDFA组合起来,它们分别可以实现75纳米,76纳米,80纳米的放宽带宽。而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拉曼光纤放大器(RFA) 与EDFA结合起来,可放大带宽大于100nm。而且能够在任何波长都提供增益效果。

1.3 色散补偿技术 色散补偿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采用的非常多,因为对高速信道来说,在1550nm波段约18ps(mmokm)的色散将导致脉冲展宽而引起误码,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所以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1.4 孤子WDM传输技术 在超大容量传输系统中,有很多因素限制了传输的距离和容量,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色散因素。而孤子WDM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利用光纤本身的非线性平衡光纤的色散,这样一来就提高了传输的距离。此外,孤子技术还具有比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抑制色散的优点。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更长距离甚至更宽带宽宽带技术的实现。

1.5 光纤接入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传输量在不断地增大,不光是量上的增长,而且传输数据的内容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简单的语音业务发展为高保真无损音乐,互动视频,高速数据传输等复杂数据的传输。这些传输内容不只对主干传输网络要求更高,而且对客户端的用户接入部分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使主干道的传输速度再快没有高效的终端设备也没有太大意义。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中有极大的优势,出现的时间很早,它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例如ATM、SDH、以太网等,分别产生APON、GPON和EPON。但是近年来,因为第ATM技术受到IP技术的挑战等问题,APON发展基本上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但有报道指出由于ATM交换在美国广泛应用,APON将用于实现FITH方案。GPON对电路交换性的业务支持最有优势,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SDH,但是技术比较复杂,成本偏高。EPON继承了以太网的优势,成本相对较低,但对TDM类业务的支持难度相对较大。所谓EPON就是把全部数据装在以太网帧内传送的网络技术。另外光纤到户也采用EPON技术。

现今95%的局域网都使用以太网,所以选择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对IP数据最佳的接入网是很合乎逻辑的,并且原有的以太网只限于局域网,而且MAC技术是点对点的连接,在和光传输技术相结合后的EPON不再只限于局域网,还可扩展到城域网,甚至广域网,EPON众多的MAC技术是点对多点的连接。

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纤技术的使用使人们获得了更快的速度体验,而对更高速度,更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也一直是技术革新的目标,在人们的理想状态中实现全光网络一直作为一个最高目标为人们谨记。在不断的技术革新中,人们在不断的向这个目标前进。

2.1 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 传送容量传输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数据的容量的大小,这直接影响到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同等容量数据传送所需要的时间,而波分复用技术把传输容量提高了很多,在当今跨海光纤传输系统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发展前景良好,尤其是近年来这种技术已经大面积地使用,与此同时全光传输的距离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这种传输容量与距离上的增大是通信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标准的要求。分复用(OTDM)技术也是一种提高单信道传输速率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最高的传输速率是640GBIT/s。两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都能够达到扩展容量和传输距离的目的。

由于归零(RZ)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且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OTDM和WDM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解决许多传输问题,但是在一些要求更高的领域只有这两项技术是不够的,这就产生了偏振复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明显地降低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

2.2 光孤子通信技术 传输距离也是光纤传输技术的瓶颈之一,突破这一瓶颈的技术便是光孤子技术。因为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能够保持不变。正是利用这种不变,以它为载体的长距离传输中无畸变的通信,能够达到信息传输万里之外也不受到损失的目的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于通信技术来说是革命性的。这种革命性在于他的超长距离传输,超快速度传输和超大容量传输,在海底光缆通信中,这种技术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光缆的使用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也正是基于以上这些优点,这种技术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2.3 全光网络技术 真正的全光网络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是在很多网络结点处却仍然使用传统的电器件,这种做法制约了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要想达到全光网络就必须让光节点代替电器件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整个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以光的形式完成的,交换机对客户的信息处理是根据波长决定的。全光网络的优势明显,具有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网络结构简单,组网非常灵活,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的特点。虽然这项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从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这项技术必然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极致结果,也是通信技术所能发展的最为理想的状态,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3 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是日益进步的传输科技的产物,也是人们对信息传输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在未来社会中信息传输必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真正的全光网络,进入真正的全光网络时代,那将是一个高速度,高容量的网络时代。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可以说光纤通信是未来通信的趋势,更成为高速传输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曾雪云.浅谈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技资讯, 2010(34).

[2]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 2006(08) .

[3]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 2006(04).

作者简介:张俞(1981-),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数据通信。

作者:张俞

超高速通信系统论文 篇2:

一种1.9v供电、8位3.0GSPS A/D转换器设计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数(A/D)转换器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许多现代先进电子系统的前端和后端都要用到GHz以上高性能A/D转换器,以改善数字处理系统的速度和性能,特别是诸如高端示波器、数字机顶盒、激光多普勒测速、医疗成像系统以及包括无线电话和基站接收机在内的现代数字通信系统应用对高速、高性能A/D转换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应用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模拟输入带宽、采样速率、信噪比等技术指标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超高速A/D转换器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转换器结构及电路设计

在超高速A/D转换器的设计中,一般多采用全并行flash结构、折叠内插式和时间交织等结构。全并行flash结构的优点是只需单相时钟、结构设计简单以及高频性能好:缺点是所需的比较器数目与分辨率成指数关系,因此它消耗的功耗、占有的芯片面积和输入电容也与分辨率成指数关系,因此全并行结构多适用于分辨率在8位以下的超高速A/D转换器设计。

本文设计的8位精度、超高速A/D转换器采用了新颖的时间交织工作模式折叠内插式电路架构,其优点是在兼顾面积和功耗的同时,可实现GHz以上的超高转换速率。转换器整体电路结构如图l所示,四路8位精度、采样率为750MHz的子模数转换电路按照90°的时钟相移差循环交织工作,可以实现3.0GHz的转换速率。

折叠内插量化电路

折叠内插量化电路模块是8位3.0GSPS A/D转换器的核心电路,本文设计的两级级联折叠内插量化电路内部包括了3×3倍折叠电路和3×4倍插值电路以及高速比较器电路等。折叠技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折叠,降低比较器的数目,在本设计中,采用3×3倍级联折叠电路使比较器数目由约256个降低到约32个,大大节约了芯片面积和电路功耗。采用3×3倍级联折叠,而不是一次9倍折叠有利于降低节点的寄生电容,保证电路的高带宽。内插技术降低预放大器及折叠电路的模块数,有利于降低量化电路的输入电容,本文设计的转换器采用3×4倍的高插值率使输入电容降低为约lpF,有利于采/保电路的设计,提高电路工作速度。3×4级联插值分散了节点的寄生电容,保证了电路的高速度。预放大电路和折叠电路,共同组成了3级放大电路,放大了差分输入信号,有利于降低比较器失调的影响,提高比较器的量化精度。

宽带超高速采样/保持电路

对于8位精度的超高速A/D转换器而言,输入信号经采样保持电路之后,可以变成一个准直流的信号,对于带宽和动态建立精度的要求降低,有利于提高A/D转换器的速度和精度。同时对折叠插值式ADC来说,信号将会通过粗通道和细通道,两个通道对于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如不经过采样保持电路,那么两个通道之间的时序差别在输出端将会产生极大的“毛刺”效应。在信号输入端经过采样保持电路后,可以实现两个通道的预同步,从而使双通道在时序方面保持同步,精度提高。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开环全差分主从式超高速采样/保持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电路采用全差分结构有利于抵消电路的偶次谐波失真和直流失调:主从式结构通过隔离运放中较大输入电容的影响,扩展了采样电路的带宽,有利于提高主采样电路的速度及精度。另外,在采样保持电路前端采用内部输入驱动电路,有利于输入信号同步和隔离输入信号噪声。输入驱动电容采用NMOS管,输出驱动电路采用PMOS管,输入信号经历两次电平移位后相同,有利于后级电路的接收。四路工作在750MHz采样率的子采样/保持电路模块按0°,90°,180°,270°相移时钟先后对输入信号进行依次采样、保持,并循环交替工作,共同实现3.0GHz的信号采样率。

宽带模拟开关

良好的模拟输入开关是一个超高速A/D转换器实现优异性能的基础,因此在转换器的设计中,一个高带宽、低失真的模拟开关是必不可少的。要使开关具有低失真特性,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使得开关的栅源电压与输入信号无关,并尽可能地消除体效应的影响。本文设计的模拟开关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中,N1、N2、P1、P2、P6、P7、N9等晶体管组成了低失真、宽带NMOs开关:其它部分用于控制开关的开启与关断:V1、v2是直流偏置电压。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时钟CLK1为高电平时,节点①为低电平,适当的v1、V2偏置使得P9、P10、N11均导通,所以节点④被偏置到Vdd电位,P8管导通,使得节点③的电位近似为2Vdd,从而P7和N9导通,并为N1和P1通路提供偏置电流,开关N2导通,最终N2的栅源电压等于N1和P1的开启电压之和。反之,当时钟CLK1为低电平时,节点④被电容N10自举到接近2Vdd的电位,由于节点⑦的电位也近似为2Vdd,故P8截至,同时节点②为低电位,N4管导通,最终使得节点⑥为低电平,NMOS开关N2关断。

高速混合型比较器

模数转换器通过比较器才能产生最后的输出码,需要数量较多的比较器。比较器会为模数转换器带来延迟、精度、功耗、输入电压范围、输入阻抗以及芯片面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较器的性能,特别是速度和精度,会直接决定模数转换器所能够实现的性能。

在高速A/D转换器的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动态锁存再生比较器。动态锁存比较器内部包含一个交叉耦合的正反馈回路,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比较器的速度。同时由于动态比较器在复位过程中,电路中没有直流通路,所以相对静态比较器,其静态功耗大大减小。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在复位状态和再生状态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状态,用于完成共源节点电位的建立,会影响比较器的再生速度。在再生状态时,比较器电路中会有很大的动态电流,会产生比较大的动态误差。由于本设计前级电路的增益足够大,能够使得比较器自身的失调电压被忽略。因此,在进行比较器的设计时,可放宽对于失调电压的要求,着重提高比较器的再生速度。

本文所设计的比较器如图4所示。CLK为高电平时,M13、M16、M20、M23开启,再生级的N2、N3会被复位到相同的电位。而由于M17被一个预设的直流电平偏置,这时节点N1仍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电位。当cLK为低电平时,M13、M16、M20、M23均关闭,比较器工作在再生状态。前级电路的输入VINN、VINP通过M14、M15输入到锁存再生级。M11和M12构成了一组正反馈,正反馈使得N1、N2的输出电位被分离成一组不平衡的输出(一端为高接近vDD,一端为低接近GND)。这一组非平衡的输出经过输出锁存级进一步的调整后,产生最终的比较器输出信号。

与传统的动态锁存式比较器相比,增加了一个由预设直流电平偏置的管子M17,M17会在比较器的工作过程之中一直稳定地提供一个恒定的静态电流,从而大大提高了比较器的再生速度,完全满足本文转换器设计对于比较器速度的要求。

数字校准技术

数字校准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在进行超高速A/D转换器设计时,着重注意A/D转换器的速度性能提高,打破按器件匹配进行设计的传统方式。在进行A/D转换器设计时,可以选用更有利于发挥A/D转换器速度优势的器件,将进行失调校正、精度优化的工作由数字校准技术完成。对于超高速折叠内插A/D转换器而言,在选择校准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到其校准的速度要求,在优先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再考虑其精度。因此,本文中的超高速折叠内插A/D转换器采用了前台数字校准方法,结构如图5所示。

其工作过程如下:校准电阻串采用N组间隔均匀的校准矢量电压VCAL,为N个直流电平。输入MUX模拟开关电路为二选一电路,在正常模式下选择外部信号输入,在校准模式下选择矢量电压VCAL输入。校准逻辑模块对校准模块进行逻辑控制和时序控制。可加/可减计数器是校准电路的运算核心,产生的数值将作为电流DAC的码位,并产生对应的调整电流。ADC模块的比较器产生输出信号,这个输入信号作为ADC模块的反馈在校准部分输入,通过对于反馈信号的判断,调整接口DAc的电流大小,从而使得A/D转换器的误差得到补偿,实现电路的校准。由于校准矢量信号依次通过了采保电路和转换电路,故整个模拟通道都得到了校准。

仿真结果

单元电路模块在Spectre仿真条件下进行设计仿真,包括电压拉偏、温度拉偏以及工艺角拉偏仿真等:整体电路的前仿及后仿则全部采用快仿工具完成仿真。转换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的仿真结果汇总见表1。

流片及测试结果

本文设计的8位3.0GSPS A/D转换器晶体管总数约为70万个,整体测试结果版图面积约为4.10×4.05mm2,采用0.18μmCMOs工艺流片,选用LQFP144封装,电路照片见图6。图7、图8和图9分别给出了转换器样片典型应用条件下的DNL、INL以及输入为747.390906MHz正弦波信号时的频谱分析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8位3.0GSPS A/D转换器DNL最大值为0.22LSB,INL最大值为0.32LSB,常温条件下转换器的有效位为6.95Bits、信噪比达44.10dB、信噪谐波失真比为43.57dB、总谐波失真为-52.68dB、无

结论

本文采用0.18μm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单电源1.gv供电、8位精度、采样速率可达3.0GHz的超高速A/D转换器。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超高速A/D转换器差分非线性误差小于±0.22LSB、积分非线性误差小于±0.32LSB.在3.0GHz的采样频率、800mV的输入信号范围、747.390906MHz信号输入频率下,有效位可达7.0位左右,信噪比超过44dB,功耗不到2W。由此可见,本文设计的8位3.0GSPS A/D转换器具有良好的静态及动态特性、功耗适中,可满足高端测试设备、数字机顶盒、通信系统等应用对高性能、超高速A/D转换器的需求。

作者:杨松 王宗民 张铁良 蔡伟 何斌

超高速通信系统论文 篇3:

第19卷总目次

宽带中国与4G移动通信 杨震 19-1-01

专题:自组织网络技术与应用

LTE/LTE-A系统自组织网络技术和

标准化进展…………………鲍炜,孙韶辉,李国庆 19-1-05

自组织网络中的自优化

技术与方法 ……………………… 邵泽才,陈亚迷 19-1-09

LTE-Advanced系统的网络

自治愈技术 …………………马昱,薛文倩,彭木根 19-1-13

自组织无线网络中的移动负载

均衡技术 ………………………… 潘志文,尤肖虎 19-1-18

异构网中移动鲁棒性优化技术

仿真研究…………………… 金圣,陈琛,胡宏林 19-1-21

异构自组织网络中的干扰管理

机制研究 …………………………王亮,盛敏,张琰 19-1-26

基于动态业务感知的蜂窝网络

重配置方案 ………………………周旋,冯钢,秦爽 19-1-31

利用数据挖掘的网络智能感知

与自适应优化 …………………… 刘占军,陈前斌 19-1-35

专题:下一代互联网与IPv6技术演进

IPv6过渡技术场景分析 ……孙静文,孙琪,吴鹏 19-2-02

统一的IPv4/IPv6翻译与封装过渡技术

——IVI/MAP-T/MAP-E ……………包丛笑,李星 19-2-07

PNAT——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双重翻译

过渡技术 ………………………陈刚,邓辉,段晓东 19-2-12

面向NAT用户的IPv6过渡技术

——Silkroad …………………………………刘敏 19-2-16

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软线隧道

过渡技术………………………………崔勇,陈煜驰 19-2-21

域名系统对IPv6协议

支持分析 ………………………冷峰,王伟,张跃冬 19-2-25

ICP的IPv6演进 ……………………………侯金刚 19-2-29

IPv6-only网络

互通技术 …………………刘笑寒,闫双舰,孙玉勤 19-2-33

IPv6测试研究与实践 ………………宋林健,李震 19-2-36

专题:单波长 Tb/s 以上超高速光通信系统技术与器件

逼近香农极限的新型光调制技术 ……… 贾振生 19-3-02

半导体激光器在超高速光网络中

的应用 …………………………赵建宜,张[],刘文 19-3-08

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建设

用光纤技术 ………………………成煜,杨晨,罗杰 19-3-12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与应用 ………张杰,赵永利 19-3-17

相干光通信实时信号处理 …… 肖潇,杨奇,杨铸 19-3-21

ROADM技术的应用 ………………………… 李俊杰 19-3-26

IP和光网络联合组网技术的策略研究 …… 李芳 19-3-31

新型大容量光交换的关键

技术和应用………………胡卫生,孙卫强,肖石林 19-3-35

专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大数据——正在发生的

深刻变革 ……………………刘鹏,吴兆峰,胡谷雨 19-4-02

大数据应用的技术体系

及潜在问题 ………………………… 窦万春,江澄 19-4-08

大数据关键技术 …………………… 王秀磊,刘鹏 19-4-17

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

——cStor ………………袁高峰,吴亚洲,薛妍妍 19-4-22

时云计算数据库

——数据立方 …………………王磊,张真,王胤然 19-4-25

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平台 ……何清,庄福振 19-4-32

电信大数据解决方案及实践 ……… 李秋静,叶云 19-4-39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的社交网络

大数据分析 ……………………李文俊,陆建,王桥 19-4-42

专题:软件定义网络

SDN标准化和应用

场景探讨 ……………………王茜,赵慧玲,解云鹏 19-5-02

软件定义网络

与FINE …………………毕军,胡虹雨,姚广,冯涛 19-5-06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研究

与实践 …………………… 兰巨龙,莫涵,胡宇翔 19-5-011

一种面向多样化网络业务融合的

SDN网络架构………………………龚向阳,王文东 19-5-16

对软件定义网络数据面抽象的

重新思考 …………………孙志刚,吕高锋,陈一骄 19-5-22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及其在移动

通信网中的应用 ………段晓东,于青,曹振,李晨 19-5-27

基于软件定义的弹性智能

边缘网络 ……………………唐雄燕,周光涛,朱鹏 19-5-32

软件定义网络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汪军 19-5-38

专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

移动互联网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蒋林涛 19-6-0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电信运营商的

发展策略 ………………………………杨鑫,赵慧玲 19-6-05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化

与发展 ………………………… 张扬军,宋健,崔勇 19-6-08

移动互联网中的网络技术 ………… 田野,王文东 19-6-13

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

开发技术……………………… 杨勇,邝宇锋,魏骞 19-6-19

移动智能终端HTML5技术

与标准研究 ………………………闵栋,魏凯,文婷 19-6-24

移动互联网WebRTC

及相关技术 …………董振江,李从兵,王蔚,吕达 19-6-28

BYOD企业移动设备

管理技术 …………… 钱煜明,董振江,吕达,王蔚 19-6-33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陈特,刘璐,胡薇薇 19-1-49

GoTa 4G宽带多媒体集群

系统的研究 ………………赵先明,徐云翔,朱伏生 19-2-49

实时渲染引擎架构……………张忆楠,严正,姚莉 19-3-48

大数据时代的管道

技术演进……………………… 朱晓光,陈伟,江华 19-4-54

合同能源管理的方案和盈利

模式研究 ……………………许璐,李兆伟,刘丽伟 19-5-52

3GPP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流

技术研究 …………………………………王静,周娜 19-6-49

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在远程医疗

监护中的应用………………娄梦茜,邓硕,孙知信 19-1-44

无线通信系统的

环境适应性 …………………… 郭丹旦,唐雄,崔卓 19-2-44

两种移动应用开发框架的性能测试

比较——基于PhoneGap

和Titanium ……………… 罗圣美,王蔚,任文慧 19-3-44

IPv6网承载NGN和3G业务的

测试和研究…………………甘玉玺,金志虎,杨瑾 19-4-49

基于翻译的IPv6过渡关键技术

及部署…………………………………蔡广平,钟炜 19-5-47

基于SDN架构的电信承载网和

BNG设备演进思路………………赵恒,袁博,范亮 19-6-43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平台架构

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丁岩,杨庆平,钱煜明 19-1-53

交换机中同步以太网技术的

研究及其实现 ……………………………… 曾富前 19-2-54

一种基于蚁群融合的盲传输格式

检测方法 …………………………邱宁,李强,陈玉 19-3-54

一种分布式复杂消息处理引擎的

设计与实现…………………陆平,钱煜明,朱科支 19-4-58

基于无线网络性能数据的用户业务行为

分类与感知评估技术 ……………李良斌,罗旭耀 19-5-56

永远在线方案研究 ……… 赵文贤,刘小华,黄琳 19-6-53

大数据 (1) ……………………… 于艳华,宋美娜 19-1-57

大数据 (2) ………………………… 韩晶,宋美娜 19-2-58

大数据 (3) ……………………… 于艳华,宋美娜 19-3-57

近场通信技术(1)…………………孙成丹,彭木根 19-4-63

近场通信技术(2)…………………孙成丹,彭木根 19-5-61

近场通信技术(3)…………………孙成丹,彭木根 19-6-57

软件定义网络:正在进行的

网络变革 ………………………… 王文东,胡延楠 19-1-39

计算通信:超量信息无线传输的

深度探索……………………王新兵,陶梅霞,刘辉 19-2-40

干扰管理——提升无线通信网络

性能的核心技术 …………………… 李建东,李钊 19-3-40

对协作系统自适应角色选择

策略的思考………………葛建华,丁海洋,许唐雯 19-4-46

对SDN发展的探索 ………………………… 蒋林涛 19-5-43

未来网络的体系结构研究 …………………李乐民 19-6-39

上一篇:畜牧业保险发展论文下一篇: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