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28

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评述,认为“中国制造”开始让位于“越南制造”。近年来,越南正在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鞋和服装等产业。事实上,中国的外资正在减少。据中国商务部3月6日公布,作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日本的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005年的65.2977亿美元减少到去年的45.9806亿美元,几乎减少了30%。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服装厂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服装厂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1:

学无遗力 研必躬行

贾旭东有一份丰富多彩的职业履历,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搞技术搞到工程师,做企业做到总经理,读书读到博士,教书教到教授!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纺织工程、企业管理到行政管理,他在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了3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使他有了横跨理工文科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到总经理,这一近乎完美的企业管理者任职经历,将他塑造成了一位不可多得的集深厚理论与丰富实践于一身的复合型管理专家。

实践出真知

1989年,17岁的贾旭东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当时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黄埔军校”的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所学专业是中国纺织大学的“王牌”——纺织工程。大三时,中国纺织大学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向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了辅修专业——管理工程,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辅修该专业。“学校给了这样的学习机会,那就好好抓住”,好学的贾旭东就申请辅修了该专业。“当时就想多学点知识,确实也没想到以后真的会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3年,贾旭东大学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到兰州三毛集团工作,任织布分厂技术员。第一年实习期间,他就帮助所在分厂解决了一个“老大难”的管理问题,为企业降低成本约50万元/年,获得当年集团公司“管理创新奖”,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管理思维。

贾旭东真正走上管理之路是在三毛集团服装厂工作期间。1994年,三毛集团决定聚集一些“精兵强将”将服装厂“复兴”起来,贾旭东就是其中一员。服装生产工序煩琐复杂,一件西服上衣的制作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一条西裤的生产需要经手50多人。这些复杂的流程让刚到岗、零基础的贾旭东一头雾水,为了尽快掌握服装制作技术,“我白天在工厂拿着笔记本一边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一边记下来,晚上回家后我在缝纫机上试着做”,短短2周的时间,他就把服装生产流程摸清楚了,并成功制作了一件西服。这件西服,贾旭东送给了自己的父亲,“这件衣服我父亲穿了很久”。

从理论到实践,贾旭东下足了苦功夫,半年的时间内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行业专家”。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他接连升任车间主任、生产厂长等职务。1996年,三毛集团改制成为中澳合资的兰州三毛集团西澳西装有限公司,他担任副总经理,全面负责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2年后,他离开三毛集团,进入甘肃省服装研究制作中心任总经理,成功地使这家已经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省直属企业扭亏为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1993年到2000年,大学毕业后的这8年企业工作经历,使贾旭东实现了从技术员到管理者的转型,让他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实践经验,更使他对企业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为日后从事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为跨界学者

2000年时,贾旭东在他人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事业有成、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然而,贾旭东却在这时做出了辞职考研的决定。经过1年的刻苦复习和精心准备,2001年9月,他如愿以偿地成为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师从包国宪教授,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的学习和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贾旭东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表现出良好的学术潜力。2004年,硕士毕业后他留校任教,适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他成为加入学院的首批教师,一直从事教研工作至今。

自2006年开始,贾旭东一直致力于研究推广国际学界公认的最适于理论建构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他首次将扎根理论的经典版本介绍给国内工商管理学界,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管理研究的“扎根精神”。他还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改进,首次提出“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被学界专家誉为开创了“扎根理论”第4学派,因此还得了个“扎根贾”的绰号。

近些年,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贾旭东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国际化问题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探索。他不但提出了切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研究发展路径,还首次提出了“管理‘三元’模型”“管理‘三界’互动模型”“管理理论建构与发展模型”等理论观点。

管理“三界”是指学术界、企业界、咨询培训界,贾旭东在这3个界域都从事过工作,他发现,我国“三界”互动不良或者根本没互动,影响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学术研究水平和咨询培训水平的提高。他说:“我认为‘三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贾旭东提出的“管理‘三界’互动模型”为中国管理学术界、企业界、咨询培训界的良性互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2016年,他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以企业培训为研究对象的省级社团——广东省企业培训研究会,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该研究会已成为一个“三界”良性互动的优质平台,“管理‘三界’互动模型”已成为研究会各项工作的基本理念。2018年年初,他代表研究会发布了“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及“管理三界”系列研究成果,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目前,贾旭东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本土管理研究、虚拟企业管理等领域开展大量前沿性的研究。他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紧密围绕着虚拟企业这一被誉为“21世纪主流企业模式”的全新管理现象展开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有望在未来构建一个全面解释企业组织虚拟演化机理及指导虚拟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

为国学正名

贾旭东祖籍燕赵,自父亲一辈上溯几代都以行医为业,堪称儒医世家,这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在中学时代,他因练气功而懵懵懂懂地进入了传统文化的大门。自此,他从未停止过探索传统文化真谛的脚步,儒释道同修,禅净密合参,国学修为日渐深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日益通透。

自2015年起,贾旭东集合自己实修践行多年的禅、道、太极之精华功法创编《自在禅修》《禅道太极》系列课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西安、兰州等地开展培训。这两门课程现已获得国家版权登记,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很多学员提升了健康水平或摆脱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困扰,获得了健康愉悦的身心状态。

2018年,贾旭东通过网络平台陆续推出了国学系列《轻松5课》,以音频形式,将深奥的国学精髓通过5门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课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深者不觉浅,浅者不觉深。《轻松5课》与《禅道太极》、《自在禅修》形成了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国学课程体系,他称之为《轻松自在国学课》,为传统文化爱好者进入国学宝库提供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很好地起到了国学“科普”的作用。

说起国学,很多人抱有质疑的态度,尤其近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恶劣事件,让社会大众更是对此疑虑重重。“很多人说国学不科学,其实不是的,国学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很科学的。很多人对国学一知半解就出来乱讲,还有人利用国学坑蒙拐骗,所以造成了大众对国学的误解。”贾旭东将传统的身心修养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以现代方式向现代人传授传统文化的探索,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弘扬与传承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我知道很多人对我这项工作不理解,但是没关系,时间会给出答案。国学是中国自己的学问,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一定不能在我们手上弄丢了。”

教学、研究、咨询培训、参加会议……繁忙的工作已经让贾旭东许久没有过过一个清闲的周末了,但这种忙碌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产生疲态和厌倦,反而让他感到充实和满足。他说道:“忙归忙,累归累,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有成就感的。累了,我就打个坐、打打太极,很快就恢复状态了。你看,这就是学国学的好处。”

作者:李晓文

服装厂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2:

面临考验的“中国制造”

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评述,认为“中国制造”开始让位于“越南制造”。近年来,越南正在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鞋和服装等产业。

事实上,中国的外资正在减少。据中国商务部3月6日公布,作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日本的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005年的65.2977亿美元减少到去年的45.9806亿美元,几乎减少了30%。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减少现象。投资项目数量也从3269个减少到2590个,减少了20%以上。

去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630.2053亿美元,略高于2005年。但是增加的部分大都是香港的投资。日本、韩国、美国等对华投资“三大国”的投资规模则日益减少。韩国的对华投资额于2004年达到顶峰后,到去年为止连续两年依次减少20%左右,美国的投资额也从2003年开始连续4年不断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华投资的魅力正逐渐减弱。中国北京市劳动者的最低月薪在2002到2006年期间平均每年上涨了7%以上。

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外汇储备额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大国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无条件欢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现在会提出技术转移等复杂的条件选择投资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能源消耗型行业的投资会受到限制,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行业必须和中国企业合资,股份还不能超过50%。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受到挑战

香港利丰集团近日宣称,为了降低或本,该集团已将25%的耐用消费品业务转移至南亚及东南亚成本更低的地区。而以前,利丰集团90%的耐用消费品(即非服装产品)均购自中国大陆。利丰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采购公司之一。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调查报告说,“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受到挑战。报告指出,去年中国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2%到3%,原因是劳动成本以“两位数”增长、人民币升值以及石油及能源成本上升。美国和欧洲客户愿意购买中国产品,是因为其一度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该事务所资深专家肯贝·伍德汉姆教授指出:“中国不再是亚洲地区成本最低的国家……与世界其它地方相比,来自中国的产品价格涨幅更高。”

中国的竞争者

据报道,美国英特尔公司2006年将投资六亿美元在胡志明市建立一座芯片装配工厂,这将成为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笔科技引资项目。英特尔公司一位发言人说,越南是目前世界上工资最低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亚洲具有很高的成本竞争力。目前,越南已经吸引多家国外电子制造商落户该国,包括日本的索尼公司和韩国的三星公司等知名企业。

近年越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据估计,2005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达50亿美元,为8年来的最高水平。2005年,越南的电脑设备和电子产品出口额大幅增长34%,达14.4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披露,日本机械电子部件厂家纷纷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继中国之后的又一个亚洲生产基地。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相比,同样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15%~30%。

日本丽声钟表工业2006年春将建设打印机等树脂部件的模具与成型工厂。JUKI通过在铸造部件工厂内建设新厂房将生产能力翻番。日本电产集团也将在越南新建个人电脑用马达等两家工厂。丽声钟表将投资3亿日元,在河内的工业园区内建设精密模具与树脂部件成型工厂。新工厂预定06年4月投产,主要是针对打印机与马达等该公司的客户企业相继进入越南。新工厂首先开展部件成型业务,力争06年度实现1亿5千万日元的销售额。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日本厂家通过确保廉价的优秀劳动力,将越南培育成继中国之后又一个亚洲生产基地。同时也可以借此分散汇率变动等风险。

东南亚:同中国争夺低成本优势

长期以来,中国引人注目的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始终是吸引外资和左右全球制造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但近两年已有初步征兆显示,中国原先的某些有利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一些原本担心本国制造业会被中国完全吞噬的国家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东南亚国家。

以纺织品出口为例,与我国纺织品配额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相比,欧美对东南亚国家设限类别较少甚至没有设限,配额数量与其生产能力相比往往供大于求,基本能满足出口厂商的需求。在配额取消的最后一年,各国均希望利用最后的时间稳固市场份额,为今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好准备。此外,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投资设厂成本等均比我国低,质量管理水平也有大幅提高,因此,我国产品与之相比,优势已不明显,在配额、成本等方面甚至还处于劣势,因此竞争前景不容乐观。

沪人均收入比泰菲和印尼高

统计显示,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0.69美元,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品出口国的成本约为0.4美元,显然我国纺织业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东盟国家中,除印尼和泰国有一定规模的纺织品出口外,基本上是以服装出口为主,出口较有优势的国家有:孟加拉国、印尼、泰国、越南等,其中孟加拉国在欧盟服装进口市场居第六位,越南在日本服装进口市场居第四位,印尼在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上居第六位。孟加拉国、越南等国成本优势突出,服装厂工人最低工资仅为45美元/月,土地、水、电等能源价格也非常优惠。据香港出口商会调查,在越南等国开设一家1000人左右的服装厂,投资仅需要六七百万港元,而同样规模的工厂设在中国,则需投入几倍的资金。

显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其人力成本相对而言是便宜的。但近两年在它最受欢迎的一些制造中心,成本开始上涨了。美国所罗门美邦公司的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家唐·汉纳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了某些上涨的成本,他指出:“以往在中国某些地区投资的有利成本因素正在消失。”

通常,公司在决定建厂地点时要全面审视,对比成本、生产率、与供货商和最终市场的距离以及几十种其它因素。在大部份类别中,中国的排名都遥遥领先:中国拥有似乎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熟练工人的数量不断增长、供货商数量充足,还有潜力巨大的最终市场。然而,如今汇集所有这些因素成为理想制造基地的最佳场所可能越来越难找了。有迹象显示,城市的工资开始上涨,尽管全国的平均工资数值仍保持稳定。熟练工人、尤其是管理人员供不应求。

飞利浦电子设备公司亚太地区的一项调查说,该公司在中国有17家工厂,它在亚洲的6万名工人有三分之一在中国,但现在受过训练的中国经理更难找了,留住他们的代价也更高了。同时,在过去的3年中,飞利浦电子设备公司在中国的工资总成本每年增长8-9%。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实际成本提高了”。目前,中国虽然仍是外国在亚洲的主要投资地,但中国越成功,对劳动力的争夺就越强烈地推动成本上涨。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中国的成本上涨,东南亚的吸引力就会相对增加。例如,汉纳的研究指出,上海的人均收入如今比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要高,也不比马来西亚低。

河内竞争力强

日本贸易振兴会2004年就亚洲主要国家的投资相关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调查。其中以工人、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就工资问题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中国6城市“北京、上海、大连、沈阳、重庆、深圳”与东盟6城市“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河内”工资(月工资)情况进行了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除新加坡之外,其余11个城市的工资情况大致分为:200美元左右“上海、深圳、吉隆坡”;150美元左右“北京、沈阳、重庆、曼谷、马尼拉”;100美元左右“大连、雅加达、河内”。

在东盟,由于河内的工资水平在100美元前后,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今天,越南的工资水平仅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一半。

目前,越南、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逐渐浮升,成为代替中国的新的投资地。日本企业为降低投资风险,在向中国投资的时候,同时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越南正以免税、廉价土地和更廉价的劳动力等优惠条件吸引鞋、服装及计算机芯片的制造商。统计资料显示,越南工人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在50至60美元,只有中国沿海制造业中心的一半左右。越南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甚至连中国企业都开始迁往越南。

在许多方面,越南都有条件超越其中国。越南不久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将使外国企业在越南做生意变得更加容易。越南是一个拥有8400万人口的巨大市场。为了给创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越南正在修建公路、机场和海港。越南民众受教育程度高,数百万年轻工人渴望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这些都是越南的优势。如今,一些大公司将外包业务包给越南的速度在加快。更多高端行业的公司,包括日本佳能公司和韩国LG公司,开始去越南寻求拓展业务。英特尔公司将投资3亿美元在胡志明市附近建立一家微芯片厂。美国加州的圣克拉拉公司也选择在越南而不是在泰国或中国投资办厂。

作者:刘林森

服装厂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3:

独立学院《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出发,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实践

一、引言

《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是大部分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本人在从事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比较难、内容抽象而枯燥,影响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探寻其中的原因与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二、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改革必须从培养人才的定位与学生需求出发,为此笔者在2010年下半年对刚上完该课程的电子商务(94人,占36.3%)、物流管理(81人,占31.3%)和工商管理(84人,占32.4%)三个专业共计25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普遍认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专业背景与未来的就业意向影响着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被调查的259名同学中,有74.5%的同学认为该课程“重要”或者“非常重要”,有24.7%的同学选择了“一般”,只有2名同学(占0.8%)选择了不重要。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调查对象未来从事生产管理相关工作的意向存在显著相关,并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2.学生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不是很满意。只有5%的同学认为该教材“非常好”,选择“较好”、“一般”和“较差”的比例依次为52.1%、39.4%、3.5%。究其原因,59.1%的同学认为该教材“过于理论化,缺少实务性、实操性强的内容”,34%的同学认为“案例太少”,25.9%的同学认为“全书内容编排不够紧凑,条理不清晰”,另有25.5%的同学认为“对服务型企业的运作管理介绍得太少”。调查结果反映出独立学院本科层次的学生追求知识的务实性和实操性,而该教材在这些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和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偏差。

3.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对战略性、实操性、服务型企业运作管理的内容更感兴趣。69.1%的受访学生对服务型企业的运作管理更感兴趣,对于具体教学内容的兴趣度,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项目计划管理”(37.8%)、“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34%)、“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31.7%)、“ERP和MRP”(28.2%)、“需求预测”(24.3%)和“质量管理”(24.3%); 最不感兴趣的最后三位是“设备维修管理”(2.7%)、“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8.9%)、“服务业的作业计划”(10.8%)。这体现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一些特点,他们喜欢战略性的、实操性强的内容,期望所学的东西能马上应用,同时又期望自己是一名管理层面的员工,而不希望从事一些基层的、基础的、操作性的工作。

4.在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上,“教师讲授+案例讨论”的方式最受青睐,有58.3%的学生选择了该模式,“教师讲授+学生主题讲演+案例讨论”的方式也比较受认可(36.3%),“完全教师讲授”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有1.2%的学生认同该方式。

5.在实践教学方式上,选择“企业参观”、“经营模拟游戏”、“案例讨论”、“现场录像播放”、“生产管理软件实训”、“企业管理人员讲座”的比例依次为69.1%、52.5%、33.6%、27.8%、24.7%、22.4%,可见,到企业生产现场参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企业现场实习的经验,在本次受访的259名大三学生中,有69.5%的学生没有任何企业实习的经验,因而对企业生产现场缺少感性认识,这也是同学们普遍觉得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难学、抽象的原因;其次,“经营模拟游戏”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实践方式,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通过经营模拟游戏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独立学院本科层次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选定、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紧扣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该课程的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企业实践阅历要求,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引进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已经将博士或副教授作为进入门槛,而这些教师多半是从小学读到博士一直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任何的企业工作实践阅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就只能将书本的理论知识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也就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差。为此,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授课教师本身的企业阅历,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基本条件。可以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到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挂职锻炼获得企业阅历,授课老师也应主动与企业经常联系,以了解企业的各种最新信息,丰富自己的企业阅历和课程内容;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支持或管理培训获得企业阅历。此外,任课教师应积极参加生产管理实践领域的各种培训与认证,如通过获得相关的高级生产管理师、六西格玛黑带大师认证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校方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四、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安排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认为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独立学院本科层级教学的教材,而不一定是最流行的。目前,国内重点高校比较多采用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但国外原版教材内容太多且较难,采用的案例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笔者个人认为不太适合独立学院这一层次的学生。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以陈荣秋教授和马士华教授编写的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最具代表性,也是我院目前采用的教材,现在已经出到第三版。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一些大学的生产管理教师根据各自对该门课程教学的理解与教学经验编写了一些本科层次的生产管理教科书,通过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中山大学陈志祥教授所编写的教材具有较大的创新:①增加服务业应用内容;②增加实务性内容,该教材比较注意实务性方法介绍,既适合大学教学,也适合企业管理者参考。③在正文中穿插有不少先进企业的“运作标杆”或“运作特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决策借鉴”或“理论与实践”,也有一些从报纸杂志上翻译过来的“新观点与新思维”,部分章节中有讨论案例等。④增加定量性方法应用。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是,该教材有大量的定量性方法应用范例,每章后面有思考题、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教学的内容上,生产运作管理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50-60个学时内将所有内容讲透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所侧重。结合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学生来讲,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重战略性、实操性和服务型企业运作内容的课时比例,就具体章节而言,应适当加大项目计划管理、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ERP和MRP、需求预测、质量管理等章节的课时比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应选择几本由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编写的实战性教材作为参考书目,同时积极跟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案例,并通过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企业阅历使授课的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

五、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成与败将直接决定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一些实践教学方式有企业现场参观、经营模拟游戏、案例讨论、现场录像播放、虚拟现实仿真软件应用、生产管理软件实训、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讲座:

1.企业现场参观

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难点在于联系企业难,而且由于大部分班级比较大,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化整为零,分批带学生参观,每批以不超过40人为宜;二是应该选择一些以大学生为现实或潜在客户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如服装厂,企业出于宣传目的更易接受学生参观实习;三是可以采取与旅游公司合作,以工业旅游的方式参观一些大型企业;四是充分发掘学生当中的资源,对引荐参观成功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免修若干实践学分,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

2.经营模拟游戏

这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竞赛方式的课程,通常模拟一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生产型企业,通过成员的角色分配模拟企业的运作决策。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对于战略决策日常决策部分的教学效果好,但缺点是需要引进决策模拟软件,初期投入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取与外部企业合作的方式,该企业专门承接中山各高校的部分学生实践训练工作,各高校采取付费的方式共享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案例讨论

开展案例讨论首先要选择好的案例素材,一般3-5页为宜,优先采用国内企业案例,最好是任课教师亲身经历的案例。独立学院在开展案例讨论课的过程中还应克服班级大、过程控制难的困难,应该控制好每个小组的人数,恰当安排好素材阅读、讨论、发言时间、总结各环节的时间,采取点名发言而不是自愿发言,任课教师则要做好过程的记录与最后的点评总结,赏罚分明,自然就可以大大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

4.现场录像播放

目前国外原版教材配套的一些生产现场的视频,全英文的讲解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带来一定难度,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院校应自行组织录制一些本土企业的生产现场录像。为获取本地企业的现场视频资料,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表达自身的诚意,和企业签订保密协议,承诺不对外流传,只作教学用途,也不允许学生拷贝;要选择长期挂钩实习的企业进行拍摄,降低拍摄的难度;最好能选择代表多种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进行现场实录,增加视频资料的多样性。

5.虚拟仿真软件应用

基于现代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应用到“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验教学,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多维仿真,能给学生产生各种感官信号,在虚拟环境中获得企业生产运作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常见的虚拟仿真软件有用于产品研发的AUTOCAD;用于辅助车间生产系统设计的仿真软件有PURDUE大学开发的GCMS,清华大学开发的IMMS等;用于车间生产调度的Autosched、南开大学的JobShop等;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WITNESS,CIM-OSA等。这些仿真软件的应用需要较大的经费支持,也对任课教师本身的软件应用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6.生产管理软件实训

目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常用的实验软件主要有: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物流网络优化软件(CRAFT)和线性规划软件(LinDo)等。这些软件具有较好的现实应用性,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但是班级规模庞大和教学资源有限限制了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联系一些小的软件供应商提供试用版或迷你版的学习软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拷贝回宿舍进行演练;二是在安排若干固定的课余时段开放实验室供有兴趣的学生使用;三是通过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的双重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是除了介绍软件如何用之外,同时注重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咨询诊断方面内容的介绍。

7.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讲座

对于某些实务性、技巧性比较强的内容请企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效果会比任课教师讲更好。对此,笔者有以下体会:一是对于独立学院本科层次的教学来讲,一般邀请中层干部就可以了,年轻而经验丰富的他们更易与学生拉近距离;二是在选择邀请企业专家时最好能综合考虑不同的生产类型、不同的投资主体背景,让学生能够了解美、日、欧、本土企业在经营的理念上与管理方法存在哪些差异;三是可以聘任企业专家担任该门课程“客座教授”的方式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荣誉感提升他们的使命感,降低邀请他们的难度。

总的来说,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文是笔者在近年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要真正上好这门课程,需要任课老师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深感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恳请国内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2-66.

[2]许志端.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3]许志端.“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企业参观的课程设计[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2(10):144-147.

[4]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18-120.

基金项目:本文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LGC2012JY19)研究成果。

作者:杨奇星

上一篇:高职产教背景下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艺术作品多层次结构探讨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