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以美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本研究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分析与探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录片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纪录片传统文化论文 篇1:

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与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有了更高的重视程度,开始以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方式来实现对国际地位的提高。要知道,文化是深入人心的,因此国家文化的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效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传统文化纪录片具有着非常独特的人文性质,其不但可以还原我国真实的历史,还能够充分表现我国的民族传统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等,是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其在传播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国民文化自信心,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与国家文化形象传播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带来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纪录片;国家文化形象;传播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长期以来都被各国所高度重视。纪录片是十分常见的传播媒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其作为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载体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近几年,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例如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以传统饮食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传统文化纪录片不仅仅只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描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展现。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出现,在文化的角度上为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所以,对此所进行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性

一方面,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软实力当中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其软实力当中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以文化引领所实现的精神力量,是加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而国家文化形象以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推动了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同时还促进了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形象是形成文化认同并提高文化自信的条件。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是基于久经不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的,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包含了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深入发掘了其中的文化内容,激发了各民族以及各地区人民对于国家文化的认同。利用对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可以促使广大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更高的认同并树立起更高的自信。

2. 传统文化纪录片在国家文化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纪录片在国家文化的传播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外促进了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对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传统文化纪录片来呈现国家文化形象,能够非常有效地加强文化形象表达的艺术效果,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更加丰富的信息。国家文化形象在建立起就和传统文化纪录片有着密切的关联。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受众群体逐渐成为了人民大众,给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作为一种呈现文化形象的有效方式,传统文化纪录片是自给自足的叙事系统,其所具有的比较封闭的叙事空间,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出文化形象的完整性。因此,以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形式来对国家文化形象进行传播,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 传统文化纪录片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有效措施

3.1 充分考虑受众需求

通过实践能够发现,不同地区、年龄以及国别的受众,对传统文化纪录片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这是由于其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有着明显差异。不同的受众所提出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会使得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效果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在对传统文化纪录片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文化、地区以及年龄等的不同来合理定位受众,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结合文化上的差异来定位受众,必须要真正把握受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才可以避免在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过程中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确保受众能够对传统文化纪录片出现真正的文化与情感共鸣。

在国际传播的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纪录片需要做好对受众需求的分析工作,特别是要把握好文化解读的方式,必须要采取满足受众需求的文化解读方式,才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例如《丝路》《新丝绸之路》等和“一带一路”相关的传统文化纪录片,其在对外传播时就具有多个不同版本,如非洲版、亚洲版等,之所以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版本,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各种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文化需求,从而给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传播带来全新的方式,确保纪录片能够在各个国家所流通,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3.2 正确把握市场走向

传统文化纪录片要想真正的走出国家、走向国际,就必须要尽可能地实现市场化。相关研究指出,市场化更加适合当前纪录片发展的趋势,必须要树立起纪录片的市场化意识,既要让纪录片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也要让其作为文化商品存在。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并不会对它具备的责任与使命造成影响,反而能够相互促进。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而言,只有适应市场,才能够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在近几十年中,我国纪录片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在国外得到了广泛传播。所以,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应当对市场化予以更高的重视。

传统文化纪录片要走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自身的内容,能够得到市场青睐的从来都是那些有著更高品质以及原创性的内容,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够使受众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接触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效果。所以,市场化的发展能够重新激发传统文化纪录片的活力,使其在取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对国家文化形象进行传播。

3.3 加强文化品牌运营

传统文化纪录片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纪录片也一直将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伴随着传统文化纪录片的迅猛发展,其品牌化的运营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艺术佳作层出不穷,这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推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纪录片在品牌化运营方面取得的成功还包括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在其作用之下,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借助于新媒体来观看传统文化纪录片,有效加强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这是以往的纪录片所无法实现的。

在最近几年,在品牌化运营方面取得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纪录片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从《舌尖》第一季到第三季的热播,不但传播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还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在其推动之下,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品牌化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品牌系列传统文化纪录片在海内外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喜爱,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品牌化发展的力度,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加深入地传播中国文化。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使我国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与他国进行经济、文化等交往的过程中,受到真正的认可,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怎样才能够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向外传播,塑造更好的国家文化形象,是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传统文化纪录片作为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纪录片的重视程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从而为我国在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云.中国文化形象的研究现状及版图[J].湖北社会科学,2018(5):174-181.

作者:马胜会

纪录片传统文化论文 篇2:

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摘 要 以美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本研究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分析与探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传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一种特有文化传播方式,在国内饮食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落没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与变迁的困惑。《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可以说是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标志。

1 文化主体意识明确的传播内容

刘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指出,在创作《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节目组尽可能采用市场化与国际化方式,探索国际传播。该纪录片制作人员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灵感源自意大利社会活动家与美食家佩特里尼所创作的《慢食运动》,对该书中深层次认识与理解美食加以借鉴,并将食物和人类情感、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变迁等有机联系起来,由此得出“转化的灵感”、“自然的馈赠”等制作规划。借鉴了近年来国际纪录片中相对比较流行的戏剧化与故事化制作手法,通过有节制、温情的话语表达,同时细致入微的拍摄地调查方式,与拍摄素材特征相结合,将《舌尖上的中国》打造成全球通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和国际同类题材相通的一种美食纪录片,然而,问题在于,该纪录片传播效果远超普通美食记录与介绍,“舌尖热”的影响力也由此成为社会学传播的重要案例,在传播效果、传播时机以及传播媒介等问题方面都有所涉及。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发展与起源的一个历史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与认同,各地区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流动与迁徙,文化在社会变革中不断靠近与融合,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中,不同区域与民族的人们仍然以其能动性广为传承传统文化,使现代和传统文化、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彼此依存与影响,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就极为撩人心弦,该纪录片以食物为诱惑,娓娓道来各地美食与生活,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了广西家庭腌制酸笋、浙江山民挖冬笋、湖北职业挖藕人、藏族女孩寻找松茸等多个小故事,其故事内容与“自然的馈赠”主题环环相扣,该叙述方式并不以撩起国人思乡情为传播目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迈进,《舌尖上的中国》逐渐构建出其目标受众,即:中国人。

2 以文化自觉为桥梁的传播效果

在制作与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前,节目组并未大规模宣传,但令人诧异的是,首集还未播完,就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舌尖上的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微博与论坛上的热点话题,紧接着每晚都会有千万观众等待着这场美食盛宴。还有些网友边观看节目,边选购纪录片中所描述的食物。此后,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舌尖体”浪潮,像“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等媒介事件蜂拥而出。新浪微博统计显示,其中最多、最先出现的是草根账号的转发与原发。从根本上说,人的身体以食物为其政治,可能对国人而言,记忆最初为味蕾的感觉,该口舌之欲可以说是现代食品车间所无法达到的情愫。

但是,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于互联网的同时,也引来一片吐槽声,一些网友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并未将现阶段中国食品危机揭露出来,因此缺乏真实性,还有很多网友调侃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应该命名为《中国生化食品》,实际上,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极为泛滥,特别是明胶、苏丹红以及三聚氰胺等添加剂在食物中的滥用,中国食品的未来令人堪忧。然而,这些负面声音依旧未能撼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人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全球宣传“社会化麦当劳”时,接受与喜爱“快餐文化”的人逐渐增多,该标准也逐渐从饮食方面逐渐向文化、经济等领域扩张,进一步加速了国际现代化进程,但在这种环境下,并没有削减中国人对本国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主流社会通过欧美社会标准对中国文化进行考量。从空间上来看,标榜“现代化”的欧美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为平行分布关系,但是目前更多人会以时间先后来判定不同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也正是因为现代文化的吸收与传承,才有了传统文化本身所特有的“传统”精髓,而我国大众和本土亲近性与归属感的根源,其实就是在时间连续性和国人共同吸引与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对所接触的文化具有一定自知之明,了解该文化的形成过程、来历、发展趋向以及特色等,也就是说,明白其文化源于何处、如何形成、发展实质以及会把人类带至何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所不同,然而该不同并非是对先进或者落后进行划分的理由。不断变迁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形成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综合过程,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同研制辣白菜的新疆邻居、集体劳作、互帮互助的东北大妈,这些村落或者家族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文化集中体现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而且文化差异性始终和西方化文化、现代型文化共时性相融合。《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一种特有文化传播方式,在国内饮食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落没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与变迁的困惑。《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可以说是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标志。《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其实就是文化召唤的一种外在形态,该文化召唤将困于大众媒介的大众之声释放出来。总体上说,《舌尖上的中国》本质价值其实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播。

3 结束语

我国若想将传播国内传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传播至全国各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一方面要不断积累纪录片技术储备,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创作人才予以全面培养,另一方面还应该在媒介传播方式、传授双方以及题材内容等领域有所突破,合理、及时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契机,积极参与世界纪录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才能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此实现中国纪录片传播效果在全球范围内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洪雪飞.从《舌尖上的中国2》看纪录片剪辑的艺术性[J].当代电视,2014(09):120-121.

作者:谢芳

纪录片传统文化论文 篇3:

纪录片后期剪辑技术研究

纪录片以“真实”为核心,向观众展示生活与创作艺术的真实性,以影视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中国环境、人民生活与乡土人情等内容,同时也是当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纪录片的制作离不开后期剪辑,一部纪录片的后期剪辑涉及剪辑素材的选择、稿本梳理、初剪、精剪等环节,要想提高纪录片后期剪辑质量,既要熟练运用各种剪辑技术,也要掌握相关剪辑技巧,为创作高品质纪录片提供保障。而后期剪辑建立在前期拍摄的基础上,通过对画面、声音等的剪辑,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抓住观众眼球,最终实现突出纪录片核心思想的效果。

纪录片后期剪辑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主要作用

从纪录片前期规划到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中间经历多个环节,后期剪辑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于纪录片而言,进行后期剪辑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提高纪录片的整体表现力

纪录片表现力决定着纪录片的水平。当前纪录片领域竞争激烈,表现力已成为纪录片的竞争资本,通常拥有较强表现力的纪录片更受大众欢迎,吸引的受众人群更广泛[ 1 ]。后期剪辑会对纪录片表现力形成一定影响,当后期剪辑效果较佳时,可以进一步突出纪录片的特色,使观众在短时间内便能了解纪录片的特色,树立第一印象,甚至会令大量观众产生观看欲,激发观看兴趣,这类纪录片在市场中更能站稳脚跟。

2.可增强节奏感

对于影视节目而言,节奏的把握十分重要,适当的节奏可以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对于纪录片来说亦是如此。纪录片中涉及的事件、人物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这类影视节目虽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节奏把握得不恰当,也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如果纪录片节奏过慢,就会使节目过于冗长,很难使观众保持观看的兴致;如果节奏过快,则无法保证所有重点都能够传达给观众,有时甚至连节目的核心思想都难以传达清楚。可见,纪录片节奏的重要性。

3.可鲜明体现纪录片主题思想

不同的纪录片有不同的主题思想,这与纪录片内容密切相关,导演或制作团队也会融入个人想法、情感,拍摄纪录片时对纪录片情节、人物等显性内容的表达相对简单,对主题思想等隐性内容的表达则相对困难,而通过后期剪辑则可完美地表达双重内容。剪辑师采用专业技术手段明确与突出纪录片的主题思想,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能顺利接收有效信息,透过纪录片显性内容引申出隐性内容,了解纪录片本质,这同样也是提高纪录片价值、影响力的有效方法。

基本要求

第一,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必须体现生活的真实性。纪录片将现实生活转移到屏幕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表达、生活环境等,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取生活题材。因为,现实生活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必须要将剪辑意识贯穿到纪录片的制作当中,才能确保成品既真实又完整。生活中的素材丰富多样,对于复杂、热闹的现实生活,摄像机只会将可用于剪辑的素材作为拍摄对象,但毕竟同一事物处于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时所呈现的形态各不相同,观众虽然可以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各种形态,却无法准确描述其寓意[ 2 ]。

第二,需体现艺术创作的真实性。通过艺术创作可赋予纪录片故事化色彩,但故事化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即无论如何进行艺术创作或创新,都应秉承真实性原则,符合纪录片的真实要求。故事化的存在可以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吸引力,可将纪录片分为新闻、历史、人文地理、政论等类型,虽然不同纪录片的内容、核心思想存在一定差异,但故事性是所有纪录片已达成的共识。纪录片基本上都会涉及具体人物或事件,这是体现故事化的一大条件,是通过对故事人物命运、社会事件等加以描述来提高纪录片的深度。对于后期剪辑来说,要想达到该要求,必须确保叙事结构的流畅性、情节刻画的细致性,以及声画处理的和谐性。

纪录片后期剪辑的主要内容

选择剪辑素材

选择剪辑素材,是正式进行后期剪辑前的准备工作。当团队完成拍摄任务后,团队成员便会观看素材,该过程既会总结相关拍摄经验,也会对拍摄过程进行检验,其中一大任务便是整合采访素材[ 3 ]。在前期拍摄纪录片时,也需要对内容进行收集、保存,并建立素材库,以采访时间、集数等为标准生成文件夹,从而为后期剪辑提供足够素材。

梳理剪辑素材

当纪录片完成拍摄后,团队会对其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分析,可将该环节视为剧本的二次创作。该过程可以发现素材中存在的问题,若素材不符合纪录片使用要求,便要重新拍摄或做出其他处理。若纪录片采用情景演绎法进行拍摄,同样需在满足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

初剪

初剪也被称为粗剪,当纪录片制作团队完成剪辑素材选择与稿本梳理后,便可开始初剪。在剪辑过程中,剪辑人员首先要做的是将全部素材进行排列,随后再完成组合操作。初剪需要完成各集故事结构的安排,并需着重关注镜头间的关系与情景转换。在初剪完成后,还要进行审片,以提出初剪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审片通过后,方可进行精细化剪辑。

精剪

精剪是指精细化剪辑,是制作一部完整纪录片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纪录片整体质量的重点。即使纪录片初剪、审片通过,也会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比如,在对纪录片进行初剪时只是把所有采访故事加以连接,此时,纪录片中常常缺乏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 4 ]。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市场欢迎度,就必须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剪辑,针对先前剪辑中存在的画面、构图等缺陷进行弥补。在精细化剪辑过程中,剪辑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调整之前的剪辑点,把握纪录片节奏,增强故事情节的流畅性。有的纪录片由多个故事组成,不同故事的叙事手法各不相同,对于这类纪录片,在剪辑时除了要关注剪辑要求、效果外,还应考虑观众的情感需要。

纪录片后期剪辑技术的运用

画面剪辑技术

画面剪辑是纪录片后期剪辑的一大重点。剪辑中较常用的技术便是场面转换,可将场面转换分为画面转场与无缝转场。其中,画面转场主要指采用光学印片法在现有画面中进行淡出、淡入、定格等一系列操作。该技术的运用是否合理会影响观众对纪录片的第一印象,在运用该技术进行剪辑时,如若运用恰当,则可提高纪录片整体的流畅度,使观众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如若没有合理运用,则会削弱纪录片的感染力。在记录片中,有时会存在画面从最初的全黑状态变为逐渐出现事物的状态,这种画面一般会放在纪录片的首个镜头,比如,有的纪录片前两秒的画面为全黑状态,两秒之后开始缓缓淡入相关画面,这种剪辑技术仿佛在向觀众表示纪录片已经开始。另外,在纪录片中有的画面会从较明亮的状态褪到全黑状态,这种画面通常在纪录片结尾处较为常见,预示着纪录片或其中一个故事的结束,也为下一个故事的出现埋下伏笔。在大部分纪录片中,一般会同时运用淡出、淡入等转场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纪录片画面表现力,使镜头间的连接更为顺畅[ 5 ]。无缝转场则是指整部纪录片所有的镜头连接均采用切出与切入手法,这种技术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画面转场技术相比,该技术的时空性、动作跳跃性更强,比较适用于动作、语言或镜头的转换剪辑中。

声音剪辑技术

纪录片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及环境音等。声音的存在,可以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拉近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使观众在纪录片情节、描述下代入情绪。其中,人声是指纪录片人物的个人叙述、对话等声音,该种声音既可表达当事人的情绪,也能向观众传达一些有效信息,有的纪录片会同时采用对话、旁白这两种方式。对话,在人物采访中比较常见,其主要作用是向观众交代该纪录片的核心内容;而旁白的运用则相对广泛,其主要是起到解说作用。相对于人声,音乐在记录片中的出现较少,但只要音乐响起便可以渲染整体氛围。在后期剪辑背景音乐时,必须结合纪录片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应确保音乐的风格、旋律与纪录片主题相协调。如果音乐并非纯音乐,还应注重歌词的适宜性。

纪录片后期剪辑技巧

明确剪辑风格

剪辑风格,是指对大量纪录片拍摄素材进行选择、分解、组合后,使其形成主题鲜明的作品,也可将其视为纪录片的整体构思,以体现剪辑人员、制作团队的意图。由于不同纪录片的种类、形式存在差异,这也使其剪辑风格各有特色。而剪辑人员,常因个人的自身素养、特性、阅历和对纪录片理解上的不同等因素,对纪录片的风格产生影响。因此,剪辑人员需要结合纪录片的实际展开剪辑,并在面对纪录片后期剪辑时,明确相关剪辑风格,了解纪录片整体构思后,准确把握纪录片的内容、形式。在正式剪辑前,剪辑人员还需深入了解纪录片的创作意图及相关要求,按照纪录片的具体内容、主题等使用适当的剪辑技术,以此来构建纪录片剪辑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整部纪录片的剪辑风格必须完全一致,一旦确定剪辑风格并展开剪辑,就需确保前后风格一致,使该风格融入剪辑全程。值得注意的是,剪辑风格的存在主要应服务于纪录片内容,因此,在剪辑时必须密切围绕纪录片创作意图、艺术表现力等要求进行,确保剪辑风格符合纪录片制作的需要。在剪辑画面和声音时,应符合客观规律,与当代观众的审美、思维方式趋同,这样制作出的纪录片才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6 ]。

准确把握剪辑节奏

节奏关乎着纪录片的放映效果。纪录片节奏与镜头运动速度、长短及场景转换等均有关,可以从节奏中体现纪录片人物情绪的变化,以及事件变化或发展的强度。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需要按照导演需求调整镜头的运动速度,比如,表现欢快的氛围可提高镜头运动速度,若纪录片要表现的氛围较庄重,则可适当放慢镜头的运动速度。后期剪辑时,剪辑人员需根据脚本把相关内容加以连接,在确保与脚本方向相同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较多的精彩内容,提高纪录片的画面清晰度与声音流畅度。同时,剪辑人员还应遵循节奏基调,按照纪录片整体结构安排和内容等准确掌握剪辑节奏,确保剪辑过程有的放矢。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纪录片段落进行剪辑时,需要保证不同段落节奏与纪录片总体节奏一致,为提高纪录片的丰富性,剪辑时要对不同段落节奏进行调整。在该过程中,节奏变化过慢、过快都可能影响观看效果。因此,必须考虑观众观看的需要而合理掌握剪輯节奏的变化速度。

考虑纪录片整体结构

纪录片整体结构主要涵盖段落和总体布局,高质量纪录片的整体结构既完整又流畅。随着当代观众观看要求的不断增多,“新颖”已成为对纪录片整体结构的一大全新要求。对此,后期剪辑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剪辑过程中,需要确保纪录片开头与结尾吻合以及段落之间衔接应饱满、恰当,保持整体和谐统一。后期剪辑需要努力做到最终剪辑完成的纪录片结构过渡自然,令观众看不出任何人工处理痕迹;同时,还需要使纪录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明确,可以准确向观众阐述主次关系。此外,纪录片也不能一味地强调严肃,会令观众感到乏味、单调。因此,后期剪辑时,可适当融入新颖素材,以丰富纪录片的整体结构,使片中涉及的事件具有独特表现力,这对于纪录片后期剪辑来说也是一大创新,目的就是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提高后期剪辑的效果及纪录片的收视率。

综上所述,纪录片是展现现实生活的影视节目形式,后期剪辑则是增强纪录片节奏、表现力的重要环节,后期剪辑时需要体现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真实性。当前,在纪录片画面、声音剪辑中已采用相关剪辑技术,剪辑意识应贯穿于纪录片制作的全程。为提高纪录片后期剪辑质量,满足当代观众的多元需求,剪辑人员需在明确剪辑风格的基础上展开剪辑工作,在剪辑过程中需要考虑纪录片的整体结构,准确把握剪辑节奏,为纪录片传播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常鲜.关于电视节目后期编辑的技术探究[J].记者观察,2021(05):46-47.

[2]张越.人物纪录片剪辑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3]顾崴.论纪录片前期创作中的后期编辑意识[J].传播力研究,2019,3(20):162.

[4]可晓琳.4K纪录片的后期剪辑流程优化[C].北京:北京电视台,2018:23-26.

[5]张志中.浅析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的“视觉效果”[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200.

[6]鲁冰.纪录片创作中的剪辑艺术研究[J].电视指南,2018(09):180.

【基金项目】本文受“2021上海政法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网络传播视艺下纪录片的媒介表达与审美趋向》”(项目号:2021XJ12)资助。

作者:刘馨洋

上一篇:装饰画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信息化会计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