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2022-04-26

一、引论随着2015年颁布的文件《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决定》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开始启动。这次改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旨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篇1: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推进养老方面改革的借鉴与启迪

[摘 要]根据对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相关资料的总结与分析,对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状况进行描述,进一步分析对我国推进养老方面的改革有哪些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49

1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状况

随着国外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针对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与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根据对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相关资料的总结与分析,可将国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3个类型:其一,设立单独养老保险制度,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公职人员相对其他类型的社会人员而言,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具备相应程度上的优越性,这些国家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金完全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个人无须缴纳任何养老保险费用,当这部分人员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5岁时即可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领取其养老金,而养老金的替代率最高可到达75%;其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兼顾到公职人员较其他类型单位人员的优越性,使用此种制度模式的国家并没有针对公职人员实行单独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是在全国统一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方式方法表现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相对的优越性,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全体社会成员重视普遍平等性,基本的养老保险辐射全体的国家居民,同时包括公职人员,而公职人员在享受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外,还有一些优越性,例如,退休年龄相对宽泛、可以享受其他一些津贴等;其三,该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统一化,即建立全国完全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此种制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全国实行完全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公职人员不具备其他的任何优越性。

2     借鉴与启迪

2.1   坚持立足我国的实际国情

现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还是通过全面地认真研究我国现有的养老方面的保险模式来看,或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来看,甚至是从国家宏观的发展大战略和改革大背景来看,一切改革都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改革不是海市蜃楼也不可能在空中建楼阁,一切出发点都不能离开我国的实际国情。其中,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过低就是最大的国情,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目前在世界名列第二,甚至有专家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不高,一些人民群众甚至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从绝对贫困人口的总数看来,他们这数千万人的实际生活水平还非常低,比如说贵州省的一些贫困山区县。在国内很多省市民众的贫富差距已经拉得非常之大,这就必然导致各个地区之间、各个职业之间、各个城乡之间的各种差异性,全都非常之大而且极为不平衡,几乎不可能用统一模式的一种固化的制度,有针对性地去区别对待不一样的群体的养老需求和实际需要,当然,也不可能让养老保险的制度显得过度的分散,绝对地独立,各地方、各区域、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区别和差距也不宜太大,最为忌讳的是不能因此而给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发展负担和巨大的负面压力。

2.2   坚持建立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属于“铁饭碗”,其工作人员的养老问题全都由国家财政解决,个人和用人单位不用去缴费。依据目前的现状和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推进养老制度的改革应该建立多层次的体系结构,比如说采用三个层次的制度设计,第一层制定基础养老保险制度,充分考虑其覆盖率和基础性特征;第二层制定职业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其补充性的基本特点;第三层制定个人自愿储蓄制度,发挥其自愿性的灵活优势。

2.3   坚持把公平和效率相统一

公平与效率问题一直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一把尺子,经常都会顾此失彼,有了公平会损害效率,有了效率也会影响公平。如何把公平和效率兼顾好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国外的一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举措。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公職人员的养老金都比较高,其待遇一般都超过了普通民众,为了消除这种制度弊端造成的差距,维护好不同收入、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之间群体的公平和正义,一般都采用降低替代率的通行做法,把它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本举措。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应该吸收这些做法的有益经验,既要维护公平正义,不因制度设计造成不公平的差距,也要维护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2.4   坚持责任共担的筹资机制

改革主要涉及政府、用人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三个方面,为了顺利推进改革,必须让这三方能够共担起他们各自的责任,通过共同筹资来实现养老保险金的可持续运转。根据国外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有益做法,通过共担责任、共同筹资,能够大大而有效地减轻财政负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实现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这不但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有益举措,也是纵深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

2.5   坚持融合型改革发展道路

经过仔细分析国外的很多不同国家的养老制度,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般的养老制度除了独立型,剩下的基本上都属于融合型。这两大类型有时候也同时存在一个国家内。再深入地看,一些选择融合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他们在具体的实施执行上又可以划分为部分融合和完全融合这样两种互为联系又互为补充的类型。

3     结 语

在借鉴国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实现“三轨制”的合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社会的保障体系的健全,缩小城乡差距,稳定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使得人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作者:高强

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篇2:

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引论

随着2015年颁布的文件《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决定》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开始启动。这次改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旨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从改革必要性,推进方法和理论创新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养老保障制度的的优越性和前瞻性。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含义

养老保险是国家对即将退休或已退休工作人员履行的一种社会法律责任。 它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及普遍性等特点。它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解决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劳动者离开劳动岗位后如何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可以这样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持续且可靠的生活来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从根本上保障老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利益,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甚至经济层面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进程

早在我国建国前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就已通过《共同纲领》这一文件来规定,我国建国后要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随着1951年3月我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逐步将除了大型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国家的政府机关,教育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教职人员及其他机关工作人员也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全员覆盖的政策安排中。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第一次出现了企业职工依照劳动法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而事业单位实施国家保险制度的 《双轨制》格局。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91年,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此文件正式打开了我国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改革的大门,文件明确规定由国家人事部负责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隔年,人事部便下达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试点和实验,逐步完善了企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多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相对滞后,试点省市的养老制度改革总是矛盾重重,不能推进。

直到2015年1月,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决定》,此文件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多年一直实施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格局将被打破。新时代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国政府正在尽最大力度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

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每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都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不同国情。众所周知,我国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水平比较落后,无法对劳动保险等相关问题做到公平,统一的政策安排;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朝着小康目标快速推进,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初级阶段,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首先被完善,虽然此时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然没有十分显著的进展,但是一个相对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在逐步建立。而现今,我们立足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更是十分有信心去全面改革和完善我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其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劳动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我国正逐步进入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是体现了我国政府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重要治国理念。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文的颁布实施,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完成。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建立新的社会保险关系的必然环节

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保险中最为重要的险种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险也在逐步出现新的从变革,以此来达到稳定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而养老保险作为劳动者最为关心的险种之一。其改革步伐势必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一切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颁布和完善都是旨在力求用立法等强制手段去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着眼于长期的、持续的、有效的,普遍的去最大限度保障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让大家得以安度晚年,感受国家和政府给予的保护和保障,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1.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十分先进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我们要始终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继续坚定和矢志不渝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也应该紧紧围绕我党的相关理论和战略部署去实施。应打破以往的僵化布局,围绕着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规律去展开,要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人民的基本利益得到率先保障,而后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保险体制实施,让所有退休职工最大限度受益,而且要做到此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比较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优越性的。诚然,世界各国都把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每个国家基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国家内部情况各异,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法和步骤也各不相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落后,但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较先进和完善的。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由国家立法统一强制执行的,而且它通过改革,要逐步实现在大范围的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基本权利及义务,并逐步达到让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职工都可以获得相应福利待遇的一种最公平,最扩大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此理念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先进的,它体现了我国的强大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法十分灵活多样

在我国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的大背景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并在开展形式上,做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实施多缴多得,提高相关单位和职工参加缴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使国家和个人做到责任共承,统筹共济,使国家利益和广大民众利益密不可分;保障水平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离退休人员的相关福利待遇也要切实快速调整,最大限度保障利益;各省市事业机关养老保险制度虽然暂时不能做到和谐划一,但各地政府都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统筹规划,明确改革方向,掌握改革节奏,逐步去完善相关制度。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有序进行着。这让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心中都倍感温暖,我们坚信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对人民利益的最大保障。

作者:张铎

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篇3:

推进我国养老金并轨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措施研究

摘 要:2015年1月我国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我国原来执行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为建立统一的“并轨制”的养老保险机制。本文以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并轨”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背景入手,分析该制度实行的必要性和原因,进而解释“并轨”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含义,如何执行,并结合目前该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通过努力彻底排除阻力,克服困难,推进改革方案,必将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公平的养老制度。

关键词:双轨制;并轨;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的日益迫近,养老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长期的“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的差异,体现了国家对于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保障的不平等,造成现实中,企业单位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金额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激化了不合理性与不公正性等弊端,已经成为阻碍了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在2015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并轨制”的养老保险机制改革。此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改革,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公平基石具有制度上的保障,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原来实施的养老金双轨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特殊转型时期,我国在1995年开始实行了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双轨制。所谓养老金双轨制,就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实施的养老金制度在企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两个不同的轨道上实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退休制度与针对社会企业单位实行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养老金另一套退休制度并行的养老金体系。在这样并行的不同的两套养老制度运行方式下,导致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的人员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出现差距差异,据统计,平均差距大约在3到5倍左右,不同行业产生的差异有些可以达到月差异额10000元,标准实在是悬殊。

二、现行养老金并轨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首先,实施养老金并轨制改革,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出现的养老不公的问题。从此次养老金并轨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则不难看出,通过此次改革,遵循的“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基本思路实施后,将使我国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独立的优越的退休保障制度,转变为统一的社会公众公平的基金化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其次,实施养老金并轨制改革,可以逐步有效化解因为退休金待遇差异导致的社会矛盾问题。再次,实施养老金并轨制改革,可以促进我国人才流动合理化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逐步实现。最后,实施养老金并轨制改革,可以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弥补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金的巨额缺口的难题。

三、养老金并轨制实行中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滞后,阻碍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多年至今,我国也没有在社会保险立法方面得到比较完善的发展,因此,至今我国在养老保险方面的立法依旧不够完善全面,这样就自然会导致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管机制。由于长期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能多重,不但要对本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监督与管理,还要对其他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因为我国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对外公开制度,因此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方面的监督也是欠缺的。

(二)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遭遇的思想观念障碍

长期的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来的特权、养尊处优的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此次并轨制改革的主要实施对象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由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无需缴纳养老保险金到必须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金,导致实际收和待遇会有所减少,在职人员在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此次改革,而且还有可能影响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积极性。势必使得此次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遭遇来自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阻力。

(三)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待遇差距与转制成本的问题

在此次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也是必将遭遇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平衡改革实施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问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付压力如何缓解等难题,这些就是所谓的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待遇差距与转制成本的问题。首先,平衡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养老待遇,尽管我国已经引入了企业的年金制度,希望通过此举措从制度上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不会降低,但年金制度实施毕竟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在退休后实现,而目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而言,因为需要支付养老保险费用减少了实际收入,怎么解决?于是,在2014年底以来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许多地区的公务员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都进行了一定的上涨,但事实上并未大幅度的上涨,去除需要扣除的养老保险金以外,平均工资的涨幅约为300元左右,而这个数字很显然与这个群体原来的预期差距非常大,故而可能会造成一些原来福利较好待遇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待遇的忧患不安心理,使得并轨制度的实施工作难以顺利展开。其次,此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制改革带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需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所构成巨大的转制成本。因为在此次养老金并轨后,在实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前提下,将对己经退休的员工保持原有的养老金领取方式。而对于新入职的职工,实施新的并轨制度进行供款,而这二部分带来的转制成本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更多的在职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来说,其并轨制改革以前的养老保险金缺口需要由国家财政将之补齐,并提供相应的财政预算进行养老保险的支付。那么等该部分人员退休后,在养老金中间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这部分转轨后形成的潜在的转制成本巨大,也必将大大增加了各地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四)养老金并轨影响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国家的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给予的特权优待,使得此次养老金并轨制度实施后,许多国家公职人员由于需要与企业职工一样,进行个人承担部分养老金费用的缴纳,导致每月都需要从原有的工资里扣除缴纳的费用,而且在其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大不如前,这种由于并轨制带来的巨大的待遇差异和心理落差将会严重的影响这些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部分人员因为追求高收益高待遇,离开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跳槽到企业单位,导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现象发生。

(五)“隐性双轨制”可能出现

实施养老金并轨制度以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需要为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设立职业年金,国家引入这种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是希望通过年金的设置,从制度层面给予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利益保障。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单位,实施职工的企业年金制度,事实上无法做到保证在每个企业都能够按规定施行该制度,由于企业员工的用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自身利润追逐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这种年金制度都是形同虚设的,因此出现的年金制度上的“隐性的双轨制”,而这种隐性双轨制演变的后果则是,在退休之后出现真正实施年金制度的单位员工与没有实施年金制度的单位员工的退休人员因为这种年金制度的“隐性的双轨制”所领取到的养老金,依然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导致最终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公平还是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四、推进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分析,尽快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制环境是对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因此,此次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制改革的推行更加迫切需要可靠的健全的,甚至是专门的立法保障,在此次改革中涉及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能够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之下有效实施,更是约束涉及到劳动者行为,强制其履行在此次改革中应当执行的直至和义务的有利法律依据保障,避免出现利用法律的漏洞甚至瞒报虚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额的现象发生,在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

要保证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改革顺利有效的运行下去,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制度,同时一定要加大此次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的力度。此次改革中在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将其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地建设账目,保证这部分基金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区别开进行管理。其次,要改变原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的多重职能,单独明确各地各级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专项监督与管理范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设立统一的财政专户进行单独管理,确保基金的专款专用。

(三)改变并轨制改革实施中公众的思想障碍,提升公众对改革的认同

在此次并轨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通过合理的工资改革相挂钩,确保并轨制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个人收入不会出现大幅的下降,通过合理的工资调整覆盖其涉及的个人缴费部分,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以减轻改革阻力,积极配合并轨制的发展。为了建立多重支柱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并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短期看,也许会暂时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分析,更大范围的广大民众依然是最终受益的。此过程中,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同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来及时了解改革中广大公众的利益诉求,并及时进行回复解答,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的同时,通过扩大公众对改革的参与和认识,认真解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与目标,化解公众的思想障碍极其对改革的质疑,提升公众对改革的认同。

(四)实现新老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衔接,降低转制成本

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制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中,新旧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对接和过度是否平稳,是决定转制成本高低的关键问题。如前所述,首先要确保在并轨制转制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不能因为转制而降低,同时提升全社会范围的保障标准。其次,解决降低转制成本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一些新的补偿方式,除了借助国家财政的直接支付填补并轨后的转制成本缺口之外,还需要依赖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的自行消化,可以尝试通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金额进行转制成本的填补。

(五)健全年金制度杜绝“隐性双轨制”

在养老金并轨体制实行以后,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加强相应的并轨制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之外,要加快推进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设立,通过立法给予年金制度有法可依的保障,并且实现在并轨制改革的原则中的“五个同步”基础上,渐进式的成为一种在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通过年金制度的补偿来稳定民心。尤其注意监督企业单位年金制度的落实实施,不能仅仅在体制内为公职人员设立职业年金制度,而忽视企业员工退休后的年金保障,避免在年金制度上出现再次的隐性双轨制,真正实现未来养老金制度的平等性。

五、结语

总之,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实施的养老保险金的双轨制开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双轨的分轨制度,这种区别性的双轨制度造成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人员在养老金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待遇上的不均等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公众不满,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实施养老金的并轨势在必行。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进行并轨改革进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困难和阻碍,但是只要排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思想障碍,保证并轨制度实施后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现扭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在待遇上差别,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有效地运转。同时,在法律法规上,给予并轨制度实施有力的保障,促进确保年金制度的真正实施,必将可以排除万难,共同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

参考文献:

〔1〕胡海春.浏丽霞魔,婷.统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法制与社会,20l0(3).

〔2〕郑秉文.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田比较公共行政,2014(2).

〔3〕苏明,杨良初,张晓云,等.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23-25.

〔4〕苏卫东,郭建民.职业年金:成功破冰值得期待田中国社会保障,2011(6).

〔5〕王扬.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6〕高宁会.试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0(01).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王悦 张清雨

上一篇:除险加固围堰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或有债务财政风险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