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下市场前景论文

2022-04-26

四方通信启动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据了解,面对“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的新态势,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再一次实施战略转型,升级为一家互联网新型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业双轮驱动、相融共生的创新型企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联网产业下市场前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联网产业下市场前景论文 篇1: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摘要:2009年1月,3G全业务牌照在中国市场发放,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可谓危、机并存。两大新媒体融合,如何在中国取得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有待于从产业宏观布局上加以思考。本文试借助产业经济学中的五力分析模型。对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进行一个宏观而概要的描述,并就未来产业链的整合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3G 移动互联网 五力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已有1.55亿手机上网用户,同比增长32.1%。作为一个有待开发的新市场,其强劲的增长态势不容置疑。

3G移动互联网产业在国外已经取得较为成熟的运作经验。在日本,1999年率先开启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目前已实现99.7%的网络覆盖率。用户总数达到2350万户。嘴一大运营商NTTDocomo着力发展移动搜索、电子商务、SNS等应用,且手机终端实行免费制并由运营商控制。在许多地区仍处于负盈利状态的情况下,日本已经实现了在3G产业上的盈利。

在美国,苹果iphone3G手机采用“终端+业务+应用”的商业模式,超越诺基亚等老牌手机制造商,领跑全球市场。目前iphone已占据美国智能手机50%以上的上网流量,其稳定而丰富的应用设计已成为美国市场的核心需求。

以沃达丰fV0dalone)为代表的欧洲市场目前仍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市场规模还在扩大,但增速放缓,且尚未进入运营商所期望的盈利阶段。

2009年1月,中国三家移动运营商在分别获颁全业务牌照后。加紧部署各自的网络。中国移动推出低门槛的包月套餐。并实现“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直接换机即可3G”;中国电信将CDMA与WiFi业务捆绑,大力推广旗下天翼品牌:中国联通则借助其占据优势的宽带业务,力推商务套餐。在终端方面,中国联通引入了iphone 3GS手机,并推出“终端+服务”的两年制协约套餐。其中套餐规定用户只要在裸机原价(5000元左右)优惠1000元的价格基础上。预缴一定额度的业务费即可入网。中国移动则引入黑莓手机,同时推出自主研发的Ophone以应对竞争,并迫使前者降价。而中国电信则宣布将在年内推出包括黑莓在内的多个定制品牌机,以制约现有的终端竞争。在高门槛、高风险、高同构的市场里,移动互联网产业内的竞争正日益激烈。

3G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构成

进入3G时代,数据超过语音成为核心业务。内容、服务、软件集成乃至终端制造商的地位显著提升,而运营商作为平台的搭建者,将面临利润空间的缩水。此外,电信产业重组、政府政策逐步放宽、三家不同牌照的同时发放,使得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加剧。

如图1所示,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整合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资源的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其中产业链的核心和用户直接面对的环节,便是拥有频道资源和全业务牌照的移动运营商。

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竞争力分析

五力分析模型是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模型,由迈克尔·波特fMichaelPorterl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它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各项环节分析其各自对产业的影响力,将产业竞争力指标归纳为五种影响力因素,它们分别是现存同行竞争者、供货商、客户、潜在竞争者以及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方式。

通过此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作为源头及核心的移动运营商所处的产业环境,探讨未来产业发展的策略性创新。

同行业竞争者。2G时期,业务报批与支付通道必须经过移动运营商,SP(服务提供商)与CP(内容提供商)缺乏抗衡能力。运营商掌握着对产业链的绝对控制力。

2003年开始,随着免费WAP成功分流付费网络(包括移动梦网)的客户群,以及直面客户的独立SP兴起,运营商的地位开始受到动摇。此外,中国在2008年前刚刚完成电信业的重组,原本包括铁通、卫通等在内的六家竞争者在重组后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联通三强鼎立的局面,稳定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国内电信行业将长期处于寡头竞争阶段。

目前。三家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同构性很高,内容均涵盖了视频通话、手机电视、高速上网等核心项目。在资费上,三家运营商虽有按流量和按时长计算之分,且设置了不同的包月套餐和资费计算方式,但总体水平相当,这意味着实际上三家运营商争夺的目标客户在资费承受力上没有较大区分度。

尽管起步阶段的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速度远未达到预期,相比欧、美、日等国市场增长速度较慢,但三家运营商均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并已在前期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网络铺设。据估算,3G商用后的前三年,中国移动用于G网建设以及TD实验网的先期投资将高达1358亿元,二期TD投资追加300亿元:中国电信前期向联通购买CDMA,加之随后的网络铺设等费用,预计前三年的投资总额将达1462亿元;中国联通在为2G和3G网络的升级方面也先后投资1300亿元。国内三家运营商已经准备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做持久的市场较量,高成本投入、高政策风险、高同构性、高退出壁垒,使得三家具有雄厚实力和市场野心的运营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

供货商影响力。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内容与服务两大提供商对3G市场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服务提供商正在向内容提供与软件集成两个方向整合(见图1),甚至有逐步取代两者、独自成为核心吸引力的趋势。供应商主要负责提供整合后的媒介内容以及兼容各类终端的软件集成。目前较常见的软件应用主要为手机操作系统、视频通信、手机流媒体播放、位置服务及移动搜索等。

目前国内的供货商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适合终端的网络SP还未出现类似开心网和QQ之类的“杀手级”定制业务,缺乏应用创新。其次,服务提供商力量零散,缺乏领军人物。再次,免费WAP因与收费平台构成竞争而不断遭受冲击,同时受到来自独立SP的流量争夺。最后,运营商对业务的把握能力与在SP业务中的渗透有密切关系。同时,各类终端制造商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供应商与运营商都不是对方唯一的客户。对于运营商而言,一方面,内容、服务、软件以及终端供应商都处在完全竞争市场,少数巨头垄断整个行业的局面并未形成;另一方面,应用软件方面一直未见杀手级业务出现,据此可知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现有议价能力并不强,暂时不会对运营商构成较大压力。

客户的议价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通信业运行状况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我国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0.31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03亿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宽带网民达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

国内手机上网用户的数量在增加。但增速较缓。从年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10~30岁之间,即学生与新入职群体。该两大群体具有较大的消费动力,也有较为稳定的网络使用黏性,3G移动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对他们能构成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三家运营商提供的3G制式不同,而3G业务与手机号卡、手机终端又进行了捆绑,因此相比2G时代,用户的换网成本有所提高。但是,支持多个通信标准的多模终端呈不断降价的趋势,即使三家运营商各自推出基于入网的优惠套餐,仍难以长期确保用户的使用黏性。随着技术进步,客户换网成本将不断下降,运营商相对于入网用户而言将长期处于议价弱势。

潜在竞争者的力量。直接与运营商形成流量竞争的独立SP及同行、智能终端制造商、免费WAP以及互联网传统巨擘,都可能成为产业链核心地位的潜在竞争者。首先,它们均具备绕开运营商平台而直接服务客户的能力。其次,在资费或者技术上都拥有相对于运营商的优势。再次,都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忠诚客户群。

造成潜在竞争者短期内无法构成直接竞争的原因,一方面是现有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是产业链三个环节向后缺乏一个成熟的整合模式。一旦运营商对于现有的WAP的政策限制被瓦解,智能终端与互联网门户及软件开发商能形成更紧密的合作,或者出现更多像苹果这样具备向产业链后方整合能力的硬件供应商,运营商就有可能失去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沦为渠道供应商。

随着产业一体化的逐步实现,跨平台体验终端快速融合,将带来以品牌而非产品为核心的营销理念。这些潜在的竞争者尽管目前处在帮助运营商“跑马圈地”而暂时形成的合作联盟中,但从长远看,它们有潜力成为运营商市场资源的分享者。

替代服务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直接影响一个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当替代产品或服务在价格、性能上所提供的替代方案愈有利时。对产业利润的限制就愈大。

虽然LTE及4G技术在未来将是3G技术的有力替代,但就目前而言尚不具备替代能力。一是新技术并非对3G技术的颠覆,两者可以互补;二是新技术存在投入大、研发成本高的问题,无法对现有3G业务形成定价限制,只能作为一种优化升级的补充。另外,出于硬件铺设以及市场培养方面的考虑,短期内无法实现真正的普及。因此作为替代品对3G造成的冲击十分有限。

结语

第一,由于电信业重组,以及政府政策的逐步放开,原本的垄断行业开始引入竞争。在3G时代,其他两家运营商在基网铺设、资费、业务类型、服务定位方面都与行业领军者中国移动缩短了距离,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产业内部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并且随着双模、多模终端以及兼容软件的不断问世,“跑马圈地”将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相比2G时代,客户存在更高的流动性。

第二。在带宽扩容、数据传输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移动支付在3G时代成为可能。相较于之前“平台+服务”的模式,服务提供商在3G时代的议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运营商对于产业链的掌控力也将进一步削弱。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通过资金技术合作参与到内容制作与业务开发中来,是巩固自身在产业链中地位的重要途径。

第三,从我国的消费市场来看,虽然移动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入网用户总体规模很大,但是真正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的终端普及并不高。其原因在于:其一,我国3C-主要使用人群为高年级在校学生以及年轻白领,该群体支出能力有限。对价格敏感;其二,3G的新增功能并非该用户群的刚性需求,因此对其支出预期也就很难在短期内有大幅提升;其三,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增长尚未突破临界点,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因此,尽管移动通信、互联网用户均有较大的用户基数,但是真正普及3G业务十分艰难,消费者议价能力只增不减。

第四,根据CNNIC的用户使用调查,55%的受访者认为最影响手机上网体验的因素首先是网速,其次是费用,再次是耗电。鉴于3G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网速提升,并且未来的LTE及4G技术都将在这方面体现出优化的性能。因此可以预见3G互联网产业市场前景乐观。如果在资费上体现更明确的差异化,或者针对主要使用人群做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同时在技术研发上进一步支持长时待机芯片,那么3G业务有可能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

第五,由于4G技术即将进入商用,入网终端的技术革新会以更便捷的终端带来替代品,并与3G所标榜的手机移动互联理念构成竞争,要警惕移动的互联转变成互联的移动,并加剧终端行业与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在未来较长的几年实践中,都需要一种平等、互利、密切协作的竞合关系。

编校:赵亮

作者:吴佳

互联网产业下市场前景论文 篇2:

四方通信亮剑互联网产业 双轮驱动 全球化战略

四方通信启动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面对“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的新态势,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再一次实施战略转型,升级为一家互联网新型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业双轮驱动、相融共生的创新型企业。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大潮中,只有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动力,商业模式创新为引领,瞄准前沿,紧紧跟踪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动态走势,勇于探索与尝试,才会有企业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四方通信总经理张永录表示。

不断创新

四方通信是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光纤网络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诞生于河北并迅速成长的信息技术企业,成立17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创业创新—转型升级—上市升级—并购创新—再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三次重要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对于四方通信而言具有颠覆性意义。据了解,建厂初期,四方通信以生产地锚、横担、电缆挂钩等通信线路铁件为主,设备简陋、产品低端、市场狭小。本世纪初,四方通信以国内光纤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为契机,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开展光纤通信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于2001年研发出第一代光通信产品FC/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在光纤活动连接器产品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顺利实现了对企业称得上是颠覆性的第一次转型升级,确立了四方通信在国内光通信产业的领军地位。

第二次转型带给四方通信的是产业链的延伸。从2006年开始,四方通信以无源光器件为引导,相继研发推出ODF、DDF、MDF、OCC等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光通信产品,优化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转型升级。

如果说前两次转型确立了四方通信在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地位,那么第三次转型则宣告了四方通信的崛起和腾飞。2013年,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四方通信获得并掌握了享有战略性新材料之称的陶瓷插芯核心技术,并很快在企业园区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四方通信发挥自身资源整合能力优势,将光纤产业园调整为领域更宽、规模更大的光纤产业集群项目,实现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第三次转型升级。

四方通信之所以能够在十多年时间里顺利实现三次重大发展转型,张永录认为,是四方始终清醒地认准自己在国家乃至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始终不渝地实践了跨界重构、求新求精的创新思维。

如今,凭借着这样的创新思维,四方通信启动了第四次转型升级的创新引擎。

双轮驱动战略

近年来,通信行业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给传统行业转向互联网提供助力,“提速降费”新要求推动了国家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加之民资允许进入宽带市场,这些对光通信企业发展都是利好。在此背景下,四方通信提出,建设国内首家现代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形成互联网新型高端制造业与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业“双轮驱动”、相融共生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崛起,打造河北省新的支柱产业,进而带动全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我们对行业现状的科学分析,对市场前景的客观判断,以及十多年来雄厚的科技成果积累而树立起的对自身基础实力的自信。”张永录自豪地表示。

据介绍,四方通信目前拥有多个国家级、河北省省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通过横向联合,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创新联盟;通过并购,取得了通信用陶瓷插芯的核心技术工艺、有源光缆核心芯片及产品技术、高速大容量光分路器生产技术等。这些互联网建设所需的新型高端技术,加之强大的创新产业链,能有效降低互联网建设和运营成本,为四方通信三至五年内形成“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四方通信“双轮驱动”战略布局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据介绍,四方通信去年已经联合运营商在河北建设了一个集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样板小区,取得了初步经验。

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

其实,四方通信在下一盘大棋,运用互联网“跨界发展、颠覆逆袭、弯道超车”的思维方式,推进企业全球化发展。

首先在石家庄投资建设全球现代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光纤第二总部。“以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吸引全球业界资本企业来冀投资,以此带动石家庄产业升级转型,助推石家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打造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总部经济运行模式。”张永录表示。

其次,四方通信目前已经建立了电信主设备商和海外直接销售两个国际市场销售平台,先后在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销售网络和渠道,未来希望在三到五年内建成一个高科技、现代化、有实力、规模大的国际知名企业,最终成为全球首家高速互联网专业运营商。

四方通信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选择了一条与国内大多数光通信企业不同的转型发展之路,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光通信行业凸显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也给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吸引全球业界资本企业来冀投资,以此带动石家庄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石家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打造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总部经济运行模式。

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录

作者:高超

互联网产业下市场前景论文 篇3:

新常态下数字经济如何发展

新常态虽在短期内对数字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新常态下的数字经济,应以新基建为“路”,以产业互联网为“车”,通过路车的协同,来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就新常态对数字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未来发展的视角就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予以了阐述。再次提出了后新常态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以新基建为路,以产业互联网为车,来共同绘就产业发展的蓝图。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的策略予以了前瞻,将为后新常态时期数字经济的发展之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数字经济的源起可追溯到上世纪的90年代,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高速普及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之后的十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势头不减,我国一跃成为了全球的第一网民大国,全球的第一网络零售大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也是在这一时期初显魅力,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数字经济的蓝海孕育出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如BAT、京东、华为等,它们成为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代表。他们也在自身与中国网民、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中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高效发展。而在对中国数字经济的反思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数字经济存在着明显的“道路不畅”和“车型单一”的问题,网速居于世界中游水平且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环节。落后的数字产业基础难以支撑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单一的消费性技术应用又使得数字经济的发展走入了瓶颈。谋求在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上的突破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常态为数字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不减,市场的不断拓展与技术的不断成熟成为了数字经济的双翼,直接催生了以数字为主要资源的新型经济样态。从企业发展规模数量上而言,也可管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之势。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行业新增企业数量为41.2万家,增长率较2018年达16.2%。从可观测的企业营业收入而言,在2013-2019年,数字经济企业的总营收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31%。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总营收收入以逼近13萬亿。高度增长的背后也逐步彰显出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作用。2019年新常态新常态爆发之后,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新常态虽在短期内对数字经济同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总体来看,一方面,新常态之下,数据服务、数字方案的使用成为了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新常态之下,居民继续深化对线上经济的依赖,这将为数字化经济的推广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石——新基建

数字革命被广泛地认为是驱动世界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谁成为了这次革命的引领者谁就拥有了世界经济的重塑权和话语权。在各国竞相发力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新基建因势而生。新基建的概念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部署,他反复强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当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作用。会后,新基建迅速升温并展开了全国性的部署。对于新基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诠释。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层面而言,新基建涵盖了我国当前正在建设和规划的重项内容,有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6大版块4]。

三、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产业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发展阶段即(消费互联网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产业获得了规模化的商用,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及其它消费互联网产业样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发展阶段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终端用户基本都是消费者,这也就决定了消费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长效驱动上的瓶颈。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开启,数字技术迎来了与工农业、服务业的深入融合的机遇,而就此产业互联网这一名词开始被提及,并进入了实质性的探索阶段。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市场主体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首先,从服务对象而言,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而产业互联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其次,就市场主体而言,消费互联网的市场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产业互联网的市场主体将回归到传统产业。再次就社会价值而言,消费互联网主要是以指数的增长来驱动经济的发展,而产业互联网主要是通过线性增长来驱动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发展的形态来看,产业互联网的类型也是相对广泛的,出现了信息型、管理型、制造型三大产业互联网样态。

四、数字经济时代的路与车——新基建+产业互联网

数字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信息基础和网络基础的支撑。就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而言,网络速度的限制已扼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命门,新业态的受阻亟待通过基础的夯实来调节。同时,新常态催生下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势必会衍生出更多的市场需求,而这必然也会对信息和网络基础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可以说新基建即是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补充,又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建设行为。以制造业为例,它的发展首先需要生产环节的广泛接入,能感知生产线每一个细微参数(物联网);其次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万物互联的数据量十分惊人(数据中心);再次需要安全、高速、低时延的网络(5G网络);最后还需要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智能化控制(人工智能)。新基建的“道”的作用明显。纵观整个的发展趋势,在后新常态时代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将直接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成就。新基建将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是产业互联网走上高速路,产业互联网的刺激下又会加速推进新基建的建设进程,使新基建搭乘上后新常态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的系统发展,必将开创出后新常态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值得关注的是,新基建的发展中,它虽可作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就新基建的属性来说它却不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充分条件。新基建只是为产业互联网提供技术层面的有力支撑,而产业互联网的繁荣是有赖于其主体企业在发展上的共同推动。

五、推动新基建+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策略

(一)持续性的政策扶植

在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的过程当中,应从政策层面进行持续性的扶植,以保证新基建的顺利进程。以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为例,政府可牵头科研单位和高校来建立区域实验性的应用示范平台,并对应用场景进行深度的开发,对于市场前景的成功应用,可在政府的媒介作用下实现对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采用技术改造补贴的方式来激活企业自我建设的愿景和效能。在这一进程当中,也要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给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这场协同是“破后而立”,对原有的政策体系、管理办法等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个人认为,从利于发展的角度而言,要给予新基建+产业互联网协同的“观察期”“包容期”,为产业互联网新样态的实现提供政策上、时间上的机会。

(二)开创性的产业突破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更要看到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给传统产业所带来的机遇,主动地去迎合这场变革,着力地推动企业的全面数字化发展。如对于信息型产业互联网企业而言,要充分地挖掘市场的剩余潜力,做好成本的内控,在量的竞争中以质取胜,在质的竞争中以精取胜。对于管理型产业互联网企业而言,要积极实现对“平台的平台”的产业布局,借力互联网巨头的IT支持力,实现对宽度较窄的垂直平台、专有平台打造。对于制造型的产业互联网而言,要积极入网、主动入“云”,借力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一体化生产营销模式的贯通。

六、结语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而这一战略在发展当中迎来的新的发展环境。新常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多方关注的问题。新基建将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使产业互联网走上高速路,产业互联网的刺激下又会加速推进新基建的建设进程,使新基建搭乘上后新常态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顺风车。相关管理部门和产业的从业者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新基建+产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给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发展前景,并从政府扶植、产业突围等多个维度实现与这一进程的高度契合,进而推动数字经济在后新常态时代的再一次腾飞。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作者:虞雪盈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的知识产权论文下一篇:广播电台制作网络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