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网站设计论文

2022-04-18

内容:从“一网打尽天下”到“网开一面”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各家网站尤其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站都表现出了对综合性的兴趣。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希望网民能够“只上此网再无他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网网站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网网站设计论文 篇1:

1.8亿单身男女的生意

摘要: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庞大的婚恋需求和网络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各婚恋网站如同一个24小时不歇业的门店,自动聚集会员,收集并出售会员信息。每年数亿元的营收、200%~增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在中国,有多少人在为择偶而忙碌、烦恼?

答案是2.6亿。

从前,它只是一个社会现象。现在,他却是一个“钱景美好”的新兴市场。

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微博上,有单身网友这样调侃自己的“忙碌”状态:“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

1.8亿单身者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人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

截至2011年1月,国内三大主流婚恋网站中,世纪佳缘网拥有注册会员3200多万,百合网和珍爱网分别拥有2600多万名会员,三者的会员数量简单相加,则几乎囊括了中国近半数的单身。

庞大的婚恋需求和网络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各婚恋网站如同一个24小时不歇业的门店,自动聚集会员,收集并出售会员信息。每年数亿元的营收、200%的增速,让许多人艳羡不已。

有人对你感兴趣,但请先付费

北京单身女白领小陶,3年前在世纪佳缘网注册为会员。但因为当时该网站的会员数量不多,小陶也没有把它当回事。2011年,28岁的小陶在父母的催促下开始寻找男朋友。因为经常在相亲节目中看见世纪佳缘网的广告,她便重新登录了该网站。小陶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料还在,且3年来不断有男性单身者在浏览,总计达12000多人次,其中,许多人还在站内发来了意图进一步交流的邮件。

但与3年前不同,小陶发现,现在,在世纪佳缘网上找对象,已经不再免费了。比如,要想看到那些想和自己进一步交流的邮件内容,必须付费。这类邮件一般都只显示诸如“一位男士,29岁,收入10000元~20000元,有车”之类的关键词,点击后会转到一个付费页面,上面显示着多项支付套餐和付费途径,比如可通过网银、手机卡付费、上门送卡服务等来支付一个月、半年或是一年的看信费用,费用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同理,如果对自己感兴趣的单身者发邮件、送虚拟礼物、在线聊天等,也要付费。

此外,不同的费用将注册用户分为普通用户、高级用户和钻石用户,对应原则是不同权限的服务内容。比如钻石用户可以直接在站内进行在线聊天,获得首页推荐等。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陶选择用手机支付了2元钱,看了一封男性单身发给自己的邮件。这时,网站管理员发来邮件,建议小陶使用包年套餐,并表示,这样更划算。看着不断有人浏览自己的资料,和其他的未读信件,小陶简单计算了一下,用信用卡网银向世纪佳缘网支付了248元,成为包年看信用户。“试试看吧,毕竟多了一个找对象的渠道。”

于是,婚恋网站的一笔客户业务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完成了。

据百合网CEO田范江介绍,在中国,每年有2000万的单身男女成为婚恋网站的潜在客户。据初步统计,2010年,已经为“找对象”在婚恋网站付费的人数就达到了300多万,哪怕仅按看信费用的中间值计算,2010年便有近10亿元花在了在婚恋网站“找对象”上。

珍爱网表示,“迄今,已帮助200多万会员找到了爱人”。世纪佳缘网CEO龚海燕告诉记者,在佳缘网的后台监测中,客服人员也可以监测到会员的状态变化,每天都有很多会员将“征友进行”改为“正在约会中”或是“找到意中人”。

“没有人能够确保一个人一定能找到对象并结婚,但在这个‘剩男剩女’时代,婚恋网站能够缓解这一矛盾。当然,也不排除某一天,网站就能完全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田范江乐观地说。

“剩男剩女”的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仅北京,28岁以上的“剩女”就已超过50万。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男女找不到另一半?

“去年,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择偶的超价理论,即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比自己实际条件更高的理想的对象;今年我们又提出了择偶错位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半的期望是合理的,但它是不对称的,比如男性的择偶期望和女性的择偶期望不吻合,整个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跟整个社会情况不吻合。”田范江表示,据《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24%的女性认为自己黄金的结婚年龄是28岁~30岁,但只有7.2%的男性认同这一观点。这意味着百分之十几的女性可能成为“剩女”。另外,在择偶标准里,70%以上的女性认为对方要有房子,50%左右的男性也要求对方有房子,可在大城市里,这样的要求和现实不吻合。

“相亲网站”是一个多人对多人的公众平台,单身者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在大范围内找到自己理想的配偶。

田范江表示,几大择偶观念的改变也注定了婚恋市场的繁荣。第一,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可以相守一辈子当然好,如果不可以,也不必强求。第二,物质要求更明显,即房子、车子和资产。“近年来,我们发现,要求对方有房子的比例急剧攀升,要求找公务员的越来越多。”第三,更加看重感情,尊重自我感受。经济独立的年轻人,特别是经济压力不大的人群,往往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很多人既要有爱又要有钱,这样,能找到对象的难度就增加了一倍,以前两年就能找到合适的对象,现在可能要5年。”田范江说。

“剩男剩女”当道和“闪结闪离”等社会现象为婚恋网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被称为“圣斗士”的80后和即将步入这一行列的85后构成了婚恋网站的主要人群。

此外,离婚率的攀高也为婚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的空间。民政部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2008年增加19.9万对。调查表明,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善于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离异人群在婚恋网站的付费率是未婚人群的5倍,离异单身人群已经成为相亲网站的忠实客户群。

数亿元的线上收入

两年前,在所有的婚恋网站上查看信息都是免费的,这方便了单身者,却煎熬了相亲网站。“这几年其实都是一个市场培育期,也是一个投入期,我们做了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线下找人、安排约会等来获得收益。”田范江告诉记者。然而,这种营收来源非常有

限,在过去5年,百合网一直处于投入期,每年服务器、人员、推广等开销达上千万人民币。

在行业刚刚起步,而且没有信誉积累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贸然收费。“因为你收别人不收,这样会员会大大流逝,而规模化的会员数量才是立足的根本。要是没有耐心,你就做不了真正的婚恋网站。”田范江说。

收多少也是一门学问。单身白领朱小姐曾被推荐过珍爱网的一套类似“线下贴身红娘”的服务,为都市白领寻找条件优秀的结婚对象,收费几千元人民币,朱小姐对记者表示,当时她就谢绝了,因为作为都市的白领人群,可能还无法消费起这样的服务。

如今,佳缘网2元一封信,一年数百元的收费额已经是大多相亲网站通用的标准。“这套模式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成熟。”佳缘网CE0龚海燕告诉记者,但还有一些缺陷,比如有些人非常优秀却淹没在几百万的会员中无法被识别,所以线上服务还需要结合线下,比如一对一的推介、婚恋指导等等。

对于当前世纪佳缘网的盈利状况,龚海燕低调地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情况是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据了解,2010年,有1600万人注册成为世纪佳缘网的新会员。当前相亲网站的付费率为15%左右,如果保守按照信息服务费平均每人200元来计算,世纪佳缘网线上业务就能实现4.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如果说婚恋网站的线上服务是大众消费,那么线下服务就是VIP服务了。据了解,线下一对一的推介和见面,会员要支付数千元甚至上万的服务费,甚至有人支会数百万元的费用,委托婚恋网站来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当然,也有不太昂贵的线下服务,比如上百人的相亲聚会,人均花费在150元左右,但这种活动对于婚恋网站来说,收益有限,更偏重于品牌推广。

同样,婚恋网站线下收益与曾经的婚介所的收益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据田范江介绍,2010年,百合网线下享受VIP相亲服务的会员达数千名,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每位线下会员收费为1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此算来当年就能纳入几千万人民币。

超高速的增长

如果说此前的5年是中国婚恋网站的市场培育期,那么,今后5年则是婚恋网站的商业化阶段。

“2010年一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相比,我们的营收涨了10倍。”田范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百合网新增用户达600多万人,线上营收达1亿多元,实现了100%的增长。

龚海燕也在感慨婚恋市场的增长速度。“我们做第一个300万的会员,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而最新的300万个会员,我们只用了两个月,这是一个非常加速度的发展。”

即使如此,中国的婚恋网站依然处于发展的起步期。“我们的在线会员的平均支付费用在100元~200元之间,而在整个认识——约会一结婚环节的费用中,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量,相当于吃一顿饭的钱,所以未来在费用上我们还会有增长。”田范江预计,2011年,百合网在营收上会有一个更高的增速,而这个速度可能是200%~300%。

同时,在2011年会员新增量上,田范江表示,百合网也有一倍的增长预期。“首先,有人口结构带来的自然增长,因为每年都有进入适婚的新增人群;第二,上网人群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单身学会上网;第三,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通过网络平台来寻找。”

而在世纪佳缘、百合等网站壮大的过程中,很多中小型的相亲网站正在慢慢被淘汰。

2005年田范江创办百合网时,国内大大小小的婚恋网站有100多家,如今寥寥无几,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已经销声匿迹。“现在,如果你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婚恋网站,先准备好两三个亿吧!”田范江笑着说。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规模效益,这就是婚恋网站的特点。”龚海燕表示,婚恋网站如同一个24小时不关门的商店,而且还不需要售货员,会员自动付费;但是,并不是所有注册会员都会成为活跃用户,“有的注册一次就再也不来了,有的呆在上面就是不付费,当前的付费率还是较低的”。而且,很多人只看到婚恋网站赚钱,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投入。“我们的后台工作人员就有400多位,光人工成本一年就需要6000万元,还有带宽、服务器的费用,产品、设计的投入。此外,每年的广告推广费用也非常大。”

龚海燕表示,2011年,预计世纪佳缘网的广告推广费用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龚海燕说,未来几年,如何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口碑和用户的“配对”成功率是最重要的。

201 1年将是婚恋网站快速发展的一年。百合网计划在营销推广和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并计划将目前330多人的团队扩大到600人;而世纪佳缘网将进一步对产业链进行延伸,从婚恋服务向产业链下端的婚嫁服务、育儿等家庭建设进行拓展。

作者:李凤桃

家庭网网站设计论文 篇2:

互联网正全面介入生活

内容:从“一网打尽天下”到“网开一面”

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各家网站尤其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站都表现出了对综合性的兴趣。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希望网民能够“只上此网再无他求”。但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多的新办网站为了开拓生存的空间,纷纷在其他方面进行了尝试,这就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网站,不再贪大求全,而是采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经营策略,专打一点,在某一方面做成最专业的,这一思路取得了成功。目前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多年前由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一统江山的时代了,而是呈现了综合性网站与专业性网站百花竟放的局面,各专业性网站新人不断涌现,充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开发了新的市场空间。据笔者掌握的情况。 目前的专业性网站大致有以下类别:

在线词典类:爱词霸等

电子地图类:MapBar等

读书类:豆辦等

婚恋类:世纪佳缘、百合网等

免费订餐类:饭统网等

衣食住行类:搜房网、口碑网、携程网、E龙旅行网。分类信息网等

互助类:互助求职大家庭等

威客类:中国威客网、猪八戒威客网、威客私活网等

团购类:无限团购网、篱笆网等

拼购类:拼购网等

打折购物类:我爱打折等

换客类:换客中国、换客社区等

彩铃类:12530彩铃等

培训类:会计网校、中国知网、中国教育在线等

保健类:三九健康网、寻医问药网、育儿网、摇篮网、就医网等

视听类:土豆网、酷溜网、悠视网、我秀网等

游戏类:久游网、电玩巴士、太平洋游戏、魔兽世界等

娱乐类:我乐网、POCO、猫扑、粉丝网、爱上网等

交友类: 中国同学录、中国交友、知己网等

影视类: 中国电影库、9Down、影视帝国等

文学类:起点文学、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叽叽歪歪吧、红袖添香等

就业类:中华英才、无忧工作、智联招聘、酒店人才网

搜索类:百度、google等

动漫类:动漫、动漫视界、贪婪大陆等

壁纸类:猫猫壁纸、图片大观园、经典桌面站、明星写真、美女之家等

体育类:AC米兰中文网、球探网、网球网等

宠物类:中国宠物网、走进狗狗网等

论坛类: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

博客类:博客中国等

硬件类:中关村、太平洋、POPOP、天极网等

资源类: 中国站长站、华军软件、射手网、E库素材等

程序类:迅雷等

教程类:蓝色理想、色影无忌、考试大、小木虫、IT实验室、流行钢琴网、洪恩在线等

BT资源类:VeryOD、BT猪猪乐园、伊甸园等

军事类:超级大本营、米尔军情网、军事天空、中国军网等

机构类:国家商务部、中国体彩网等

行业类:汽车之家、手机之家等

商务类:淘宝、阿里巴巴、拍拍网、当当书店、赶集网等

财经类:东方财富网、和讯网等

设计类:蜂鸟网、视觉中国、设计师联盟、照片处理网等

广告联盟类:麒润广告网、弈天联盟、宣传易、窄告网等

电子杂志类:Zcom电子杂志网等

免费资源类:126信箱等

网址导航类:HAO123、265导航等

域名主机类:中国万网、虎翼网等

经营:从“网络都是活雷锋”到“天上不再掉馅饼”

如今网站的经营模式也有了变化,原来网站都是“活雷锋”,提供的是免费服务,依靠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以点击量换广告,而今天的网站经营模式却各有千秋,有的还是传统的模式,有的是会员制式的,有的是卖场式的。有的是中介式的。等等。当然,还有的就是做个壳。筑巢引凤,待价而沽,等着风险资金进入,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在网格化

过去,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可以说是“人以网分”,相同趣味的人上相同的网,不同的网民之间甚至都可以说产生了“网沟”。在一些网站热议的话题,在另一些网民那里可能闻所未闻。我们的社会正在被网络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网格。这些网格间的联系不能说没有,但远不如网格内的联系频繁和密切,也可以说网络正在让网民形成新的“族群”。这种现象很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是网络时代新型的公民组织形式。信息在这些新的族群之间以新的方式传播。如何利用这种新的传播局势提高传播效率增强传播效果,是传媒界人士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王立纲

家庭网网站设计论文 篇3:

主流SNS网站广告模式的探索

社交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传播媒介,它起源于国外,在国内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网站,例如人人网,新浪微博等。但从各种方面来说,国内的社交网站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尤其在广告运营模式这个方面,依然处于盲目模仿的状况。那么我国社交网站的创新与开拓点,则是笔者重点分析的内容。

在中国存在一种跟国外截然不同的气象——即便我国领先的SNS网站人人网的火爆程度都不及新浪微博的雄风,甚至在前两年还难以腾讯、网易等新闻娱乐版网页抗衡;而SNS网站的先驱Facebook在海外市场无论是市值抑或用户数量都以成倍的优势力压Twitter之上。

且不论数据层面的对比,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一个社会或重大或骚动的新闻、话题,都是率先在微博炸开一锅粥!而与此同时在Facebook上,无数网友用打卡和点赞的小动作传播、炒热着社会话题。当年Facebook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之时,也是正因为其常带敏感,且传播速度极快、难以监控的“病毒”般的舆论而被中国政府封杀。

可见中外SNS网站的定位或者说针对的“目标客户”是不同的。这也跟一个很现实的因素有关,在中国台湾,Facebook是不受宝岛政府所限制的,因此明星们自己的社交网站肯定会选择更本土化、更多人使用的脸书,而在大陆地区使用微博完全是入乡随俗、应工作之需,将微博作为一个发布信息,与粉丝保持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人人网等无法跳脱学生群体的SNS网站对这样的需求完全没有适应力和吸引力。于是形成一个恶性的发展趋势,无论人人网的开发团队如何易名、重新勾画公司的愿景仍然陷于“校内”的泥潭之中,举步维艰。

这样的落差和发展上的限制其实与中国人上网社交的动机有关,或者我们用“特征”一词并对其下个定义,那就是线下关系线上化。国人还是习惯于去找寻那些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听闻的人,而很少通过共同兴趣搜索、结识到对方。如此一来,一旦一方的生活圈子发生质变,就像手机里保存的电话号码一样,形同虚设,换一张卡,便也不会再去要回。另一方也可能同样的原因或是原本活跃的社群急剧萎缩甚至不复存在,也渐渐与SNS网站疏远了。所以每一批大学生都是人人网手中最重要的筹码,随着毕业季的逼近,这些目标客户也会向着更适合他们社群聚集的平台流动,直至消失殆尽。

然而Facebook既是一座瞭望塔,又是一个观星台。它所蕴含的不仅是一种交友的文化,也是一种仰望的文化。正如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初衷一样,他给广大年轻社群,尤其是学生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同时由于大量媒体、企业、公众人物的进驻又让它裹挟着更恒久的更迷人的魅力。因为即便那些最初的受众脱离了校园,他们仍能极快地在Facebook找到新的栖息之所,融入社会的大家庭。

因此这种先天的劣势让中国的SNS网站不能妄图只是通过亦步亦趋地模仿和复制Facebook就能达到获利的目的,人人网必须探索属于自己的广告模式。

而事实也是如此, Facebook广告的“互动服务”显然做得比人人网更成熟。扎克伯格所写的程序也都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而生,服务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在考入哈佛大学后更是主修心理学,将人性中的“窥探欲”、“表现欲”“渴求认同”“追求个性”弱点植入他的Facebook,在创立伊始便受到了常春藤名校广大学子趋之若鹜般的热捧。笔者一直相信欲望是万事万物的原动力的论调,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应用心理学的成功典范。他们甚至有能力在用户间或用户与广告投放者间轻松搭建双向的对话,广告穿上“最新动态”的保护色,和平地进入上亿用户的视线并通过参与、点赞、分享和评论的方式极快地传递开去。一旦广告商和用户建立了联系,广告商就会有机会让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Facebook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广告收入。

Facebook在“互动服务”方面的另一个在于其对于用户消费行为的引导具有前瞻性。只要用户有潜在需求,Facebook可以马上捕捉到投放广告的机会。比如一个刚临产的妈妈在自己的脸书上PO过几张宝宝的照片或是发布了相关的状态就可能在主页上看到婴儿用品的推广广告。这一切无需像谷歌的搜索引擎那样通过大量键入的关键词便能做到。这种精准度极高的“定位广告”让无数成为每年高达6000亿美元的广告中,那真正体现价值的20%。

Facebook的定位广告允许广告主搜索用户信息中国家、性别、年龄、宗教信仰、自我描述的关键词等变量,从而匹配其广告展示的对象。而人人网与Facebook不同,它们针对品牌客户,主要有三类适合其品牌调性的独特广告形式:第一类是社会化广告( Social Ads):常见表现有个人状态、新鲜事、虚拟礼物、品牌 /Fans公共主页、品牌植入 APP等;第二类是社会属性定向( Social Targeting):根据不同用户的社交圈( Social Gragh),对其实现广告定向投放,让广告变得更精准;最后一类是旗帜广告和富媒体广告( Banner& Rich Media):人人网登陆首页有更大的广告位,更干净的广告环境,更丰富多彩的广告形式。引起用户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

对于同时使用这两个SNS网站的用户来说,很容易发现在人人网上你所关注的公共主页内容并不会直接出现在“新鲜事”这一版,需要点选“关注内容”才可以进行查阅;而Facebook则将所有最新动态展示“鱼龙混杂”地在首页的位置。当然人人网这么做的好处是,将用户关注的好友和社会团体、企业法人做了一个分离,更关注它们与好友的互动性。所以现在很多国内的广告商尤其是资本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的“散客”更倾向于自发支付给普通用户在其主页发表广告类新鲜事的佣金,而不是通过人人网本身的广告投放模式,以追求用最小的支出收获最高的浏览、点击率。如此一来,人人网便可能流失随着淘宝代购而迅速滋生的广告投放的需求和费用。Facebook的精明之处,则是利用所谓的“鱼龙混杂”,迫使广告商支付高额的费用以使其“龙”的地位能得以凸显。

不过,无论是人人网还是Facebook,作为一个利用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提出的“六度空间”理论建立的SNS网站,他们都懂得利用任意地球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的相隔的六个人而铺开广阔的交际网,将广告如蝴蝶效应般地在各个社群里掀起风暴。小到一个学校学生为举办某次校园活动所进行的前期宣传,大到名人政要的虏获民心每天都在这些SNS网站上上演着一出出好戏。2008年美国大选时,奥巴马和希拉里曾在Facebook上角力,各自大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当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第一届“网络总统”,《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社交网站让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发声的“理想之地”。

而这片“地”之所以能通向了更远的地方,在于实名制的注册模式。无论是人人网还是Facebook,注册者都被要求填写证件名字、年龄、性别、学历等真实信息,甚至建议使用本人头像,并会得到系统的审核。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完善更多诸如喜爱的音乐、电影、书籍、品牌等详细资料以展示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这些信息很容易通过购买成为广告商手中的财富。除此之外,这个广告平台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可以轻易影响到用户的朋友。比如,迪斯尼曾把《玩具总动员3》的电影票放在Facebook上销售,当有用户点击购买时,系统会询问他的好朋友是否有意购买一张和他一同观看。经过这样的推销,很多人都会选择和朋友一起观看。

当解读Facebook的发展历程和财务数据,并将之和中国社交网站对比后,便可发现中国社交网站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人人网同样以校园社交为基础起家,一直效仿Facebook的模式,虽然在中国社交网站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股价上可以看出,由于近一年其业绩增长缓慢,股价已从14美元的发行价跌到了每股不足5美元。与Facebook的开放平台相比,除了上文提到的,人人网用户粘合性低,受众结构不良,在广告主选择时更倾向于大的广告主,损失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广告主之外,“盈利模式”单一是最大的瓶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SNS网站营收过于依赖投放式广告,占总收入的80%左右但广告收入却并不理想,国内多数SNS网站仍处于亏损状态。不少SNS网站在盈利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收效甚微。且不论应用“开通会员”、“增值道具”等商业模式,但从广告的创收角度我们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并探索我国SNS在未来可以借鉴的广告模式:

首先,清楚自身定位,努力改善用户体验是关键。就像Facebook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一样,社交网站是“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型网络。无论如何寻求在广告模式上的创新都不能偏离这一核心要义。业内人士认为,“垂直化”将是未来社交网站的发展热点,即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或瞄准某一特定人群提供垂直化、针对性的服务。如以职场人士为目标群体的职业社交网站,国外有LinkedIn及国内有“金融圈”、“天际网”等,又如在电视网络双向征婚的web2.0时代,国内以“世纪佳缘”、“百合网”为代表的婚恋网站早已通过各大电台迅速走红。这些平台无疑有着其固定的受众,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将对广告商大有裨益。比如提供金融资金、理财业务、职业导向规划等的中介机构可以在职业社交网站上投放广告,而电影旅游等娱乐产业、婚庆公司等则以婚恋网站作为主要进驻的对象。同时,社交网站必须懂得选择那些知道如何遵守规则以获得被体验的机会的广告商。有人调侃说“消费者不是笨蛋,她是你的老婆。”广告应当改变传统意义上封闭、受保护的地位,不再通过无力地指示、谄媚或是大呼小叫来吸引注意力。通过社交网站这一平台发布的广告应当受到第一层过滤来提升广告的品质,而不是在主页随意堆砌泛滥的信息,一旦体验的满意度降低了,广告与用户的距离也将会越发疏远,最终沦为信息时代那被自动屏蔽的“大多数”,甚至社交网站本身也会因此丧失它的拥趸。

其次,利用“窥视文化”将广告与不同的用户连接。在SNS网站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定理:人们不是因为分享而相互连接的,而是因为相互连接而分享的。相互连接的原因正是源自人性与生俱来的窥视欲,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感兴趣很容易想要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他最近参与的活动,他的所购买的产品。在Facebook上曾经尝试过一种叫做“灯塔”的广告系统,当用户在网站上产生消费记录的时候,交易结果就会自动分享给好友。这项尝试在曾引发一度的争议,被认为侵犯到了消费者的隐私权。但其实侵犯隐私与窥视我文化却有着暧昧的关系,完全保密的隐私并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中国SNS网站可以借鉴这一设计,比如通过终端在平日统计的浏览记录和使用者的信息,将消费记录分享优先给一些亲密或者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好友。比如两人在喜爱的影星里同时选择了约翰尼·德普,那么一旦有一人购买了德普主演的电影的电影票或是参与了某场见面会,那么消息将被第一时间展现在所有有着共同爱好好友的主页,同时这项分享又可能被那些特别关注此人的用户浏览到达到同样的目的。但这一自动生成的分享最好可以设置一个确认选项,以免某些刻意制造的惊喜或者不想广而告之的购买行为公之于众,最后反倒适得其反。

再者,了解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性。我们做的关于社交网站用户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近半数的使用者表示每天会浏览1小时左右。这与Facebook曾统计出的活跃用户在其网站上的停留时间超过53分钟的事实不谋而合,可见社交网站在持续影响使用者方面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同样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想要了解,哪些时段社交网站用户聚集数量达到峰值。但统计结果却令我们大跌眼镜,选择“躺在床上睡觉前”,“完全空闲时”,“上班/课间隙”的受访者皆超过了半数,其他三项也平分秋色的获得了35%左右的青睐。看来社交网站已经渗透进了大众生活的“分分钟”!不过通过更细化时段的研究,找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时段,并针对性的发布广告可能是社交网站的开发者需要做的功课。上文中提到由于中国盛行的大量淘宝卖家无法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广告投放方式会选择通过自行与用户建立雇佣的利益关系,不利于社交网站吸纳这些资金。因此开放一个简单的广告平台给这部分广告商是当务之急。让部分群体可以购买较便宜的广告版幅,并收取以天数作为计价方式的赚钱广告投放资金;或者作为一个广告商与用户之间中介的角色,保留现在盛行的方式,赚取中介费。

最后,开发移动平台广告多形式。在互联网广告里,移动广告随着移动浪潮的到来显得越发重要。从下图可以看到Facebook 2013 Q2 财季营收 18.1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11.84 亿美元,增长 53%;净利 3.33 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 1.57 亿美元。其中移动广告收入 6.56 亿美元,占据公司 41% 的广告收入。

移动平台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由于屏幕尺寸的限制,广告往往暴露在人们视野最显眼的位置。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资移动平台的前提是提供一个简约,美观,同时又具有丰富功能的app用户界面(UI)。因此人人网等国内社交网站应着力于此,剔除UI中冗杂、重点不够突出的元素,并学会像Facebook那样把广告包装成亲民的“新鲜事”。另外点赞,集赞在移动平台上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的操练已让全球社交网站使用者早就通过“点赞”把自己的反射弧浓缩到极致,信手拈来。这些承载着惊人“赞”量的贴文(也可以是广告)将是SNS网站开发者巨大的财富。让拇指来说话可能要比任何其他形式更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

收件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鞍山七村7号甲301室。

邮编:200092。联系人:章杰。电话:15801704723 多要一本杂志

作者:章杰 卢益

上一篇:一元转让会计学论文下一篇: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