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自然辩证法论文

2022-04-18

【摘要】以往自然辩证法教学并未突出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和创新机制这些体现“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力图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使命和责任感等角度出发来拓展自然辩证法有关创新内容的教学,包括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自然辩证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自然辩证法论文 篇1:

自然辩证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科技的关注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科技进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科技创新和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项迫切需求。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我们应重视自然辩证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主要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创新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也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和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精神。它是人的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潜在动力,也是人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

二是敏锐的洞察力。从本质上讲,创新就是一种突破性的发现。这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与顿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三是灵动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前瞻的、灵活的、独创的,这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做到独辟蹊径,从而产生新颖、独特并且有社会价值的思维产品。

四是坚韧的创新意志。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可能遇到重重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及良好的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战胜创新活动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理想的创新效果。

五是丰富的创新知识。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发展,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这种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是科学的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是遵循科学、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因此,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求实的工作态度,严密的思维逻辑,保证准确地分析、判断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创新实践。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完备的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需要家庭、学校、职场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在一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特质培育的环境氛围,从而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和挖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环境。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改革教育模式。完善课程设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将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培养科学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建造者、新突破的引领者和新路径的开拓者。三是创新教育评价制度。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四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积极开展在职培训、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

2.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创业环境。优良的创业环境是稳定、留住、吸引人才,发挥人才创新才能的保障。一是构建完备的人才创业平台。依托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加快各层次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实验中心、工程中心、高科技园区和留学生园区的建设。二是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用人终身制和单位所有制,构建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开放、流动、合理、有序的人才流通渠道。三是构建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参与竞争,而且能够超越竞争,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人才潜在追求优越的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潜在的创新力。四是构建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存在于没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的创造力就会衰退,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激励,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求知欲、智慧和惊人的毅力。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激励,是充分发掘其创新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3.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提倡创新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大力加强荣辱观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另外,还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没有科学精神不能取得创新,但仅有科学精神,所取得的创新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创新的终极目的是增进人类的幸福,只有身处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环境,创新的实现才能造福于人类。

五、结语

自然辩证法指出:科学精神是近400年来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是科学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实和崇尚理性,也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谨治学、尊重事实、勤于实践,又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所以自然辩证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曾国屏.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3]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出版办社,2009.10.

[4]高福安,林淑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

作者:上官婷

创新自然辩证法论文 篇2:

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

【摘    要】 以往自然辩证法教学并未突出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和创新机制这些体现“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力图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使命和责任感等角度出发来拓展自然辩证法有关创新内容的教学,包括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等。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创新思维  创新方法

国家一直很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培养质量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该战略。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更应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有所侧重。笔者认为,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为项目、课题等实践环节,二为课程教学等理论环节。自然辩证法虽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但由于其科学与哲学的交叉特色、科学方法论的独特视角、科技动态与发展前沿的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与系统论方法等精彩的课程内容,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非常值得在此方面作深入挖掘。

目前国外并无自然辩证法这一课程,只有与自然辩证法部分内容相契合的一些课程,如科学哲学、自然哲学、科技与社会、工程伦理等,教学对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不等,教学内容与目标和国内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也有一定差异,如专业性较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较弱,因而对于本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并无直接借鉴意义。不过美、日等国的一些高校开设有创造学、形象思维等课程,因而对自然辩证法相关内容的教学如科学创造方法论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关于自然辩证法教学的研究虽有一些,但主要集中于案例教学等具体方法层面的探讨,虽然教材中也涉及有创新的内容,但却很少有自然辩证法一线教师从创新机制与创新原理等角度来挖掘和拓展创新思维的丰富内涵。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教学可以着重从创新意识、创新视野、创新机制与创新原理等方面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其中,创新机制与创新原理是重点。

一、创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自然辩证法教学主要分四部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其中,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部分应尽可能涉及科技前沿,并撷取一些创新案例来深入分析,不仅分析其创新成果,更应深入分析其创新机制——企业乃至国家的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哲学、创新文化与创新环境等环节,如苹果公司的创新艺术、谷歌公司的创新文化、华为公司、大疆公司的创新机制等等。此外,不同公司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战略比较也应在创新案例的分析之列。如美、日、韩、瑞典等国的创新战略比较;苹果、三星这对“老对手”之间的创新策略比较,以及与我国的华为、小米等新兴科技公 司的创新文化比较等等。

(一)创新案例分析要突出几个重点

1.国际上有代表性企业的创新案例分析,如华为、苹果、谷歌、三星等,重点从企业的创新策略、创新文化、创新艺术等角度进行分析。

2.有代表性的竞争企业之间的比较分析,如苹果、三星的创新策略、创新文化等。

3.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创新案例的比较分析,如美、日、韩、德、法、瑞典、芬兰、以色列等创新大国的创新企业之间的比较,着重从企业的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以及不同国家的创新战略、创新政策等角度来比较分析。

4.中国科技创新企业与国际知名创新企业之间的比较分析,着重从企业的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以及不同国家的创新战略、创新文化与创新环境等层面进行分析。

5.注重对创新聚集效应的分析,如美国硅谷、中国深圳等对创新人才的吸引以及各自的创新文化等等。

6.以国家为背景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注重分析不同国家的制度特色及其对创新的促进和影响。

(二)创新案例分析的目标

从创新制度、创新策略、创新文化、创新环境等角度拓展研究生的创新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使研究生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认识创新,同时也使研究生看到我国科技企业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差距,树立起创新的信念,增强自己的创新使命与责任感。

(三)创新案例的讨论

紧随创新案例分析之后的便是对创新案例的讨论,由教师主持或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生对于世界知名的创新公司与创新型国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应引导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问题,这些问题既可来自国家宏观的制度或政策层面,也可来自企业的微观操作层面。既可来自对不同国家创新文化的考量,也可来自对不同企业或企业家创新风格的思考。教师可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或层层深入地提出新问题。通过这些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创新、企业创新、团体创新、个体創新等不同层面创新的理解与认识。

二、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

如果说创新案例分析是从宏观层面(制度、文化、环境等层面)帮助研究生了解创新机制,那么创新原理分析则是从微观层面(思维运作的机制层面)帮助研究生洞察创新的奥秘。

创新原理分析主要体现在科学哲学部分,以往的教学内容虽有所涉猎,但并未将“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作为一个单独专题列出,其内容也并未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具体来说,这一专题应涵盖以下内容:

(一)创新思维介绍

创新思维即非逻辑思维如直觉、灵感、形象思维等,从介绍其基本概念开始到深入分析其具体运作机制、功能等,并引入国外教学案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形象思维课程),最后要特别强调非逻辑思维在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大多数时间都被忽略的事实以及创造过程中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机制等。

(二)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

介绍创造力研究的缘起、当代创造力研究的现状等,进而介绍比较成熟的创造力结构分析法,如吉尔福特(Guilford,J.P.)的“创造力结构分析法” 、斯滕伯格(Sternberg,R.J.)的“创造力三侧面模型”等;比较实用的“TRIZ”创造力激发法以及其他一些广泛采用的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列表法等等。

将系统论方法与创新思维方式相结合,如介绍西克申特米豪伊的(Csikszentmihalyi,M.)“创造力系统观”(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加德纳(Gardner,H.)的“综合科学法”(A Synthetic Scientific Approach)以及格鲁伯(Gruber,H.E.)和戴维斯(Davis,S.N.)的“创造性思维演化系统法”(Evolving-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Thinking)等等。[1]

从整体论和人格培养的角度来介绍创造力的开发,如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创造视为健康人格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副产品或中国传统哲学中视创造为人格发展达到“道”的境界的副产品。[2]

(三)创新原理分析与创新技法介绍所要达到的目标

使研究生对创新思维、创造力产生的机制与原理、创造力研究的状况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大致了解创造的基本过程,使研究生明白创造、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既可通过人格培养的方式自然养成,也可通过创造技法的培训来系统掌握,当然亦可通过二者结合的方式来获取,这可为研究生今后的创新实践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

除以上两方面之外,自然辩证法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本身也对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应借助自然辩证法的跨学科性质启迪研究生跨学科的思维习惯。总的来说,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大力拓展有关创新要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细化和深化相關教学环节,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以及创新的使命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赵春音.当代西方创造力研究动态的考察[J].科学研究,2003(4).

[2]赵春音.中国传统哲学创造观研究 [J].社会科学家,2005(4).

作者:赵春音

创新自然辩证法论文 篇3:

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摘要紧密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将分组演讲、影视教学、专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课程的创新教育功能。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在教育,而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的研究生教育,更是肩负着这样的重任。为了把创新教育理念付诸行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紧密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在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还通过分组演讲、影视教学、专题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运用,来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课程的创新教育功能。

1 分组演讲法

针对种种传统辩证法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多年的辩证法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讲、讨、评、绩”四步分组演讲法,其目的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具体做法是:新学期开始前三周到四周,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讨论为辅,逐步让学生了解、熟悉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方法及当前学术前沿话题。之后,开始把100人以上的大班分成10个左右的小组(尽可能把相同学院或相同、相近专业的学生分到一组,以方便小组选题),每个小组提前一周时间准备一个指定或自选的话题(自选话题要符合当时的教学内容)。然后,开始进入分组演讲的环节:我们将每次教学的两节课划分为两个单元,第一节课,教师主讲课程内容,使学生先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思想;第二节课,进入分组演讲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讲。已经准备好的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PPT,25-3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的话题中要设计2到3个讨论题目,穿插在中间或放在讲解结束都可以。比如动物医学院小组在讲“驳’中医伪科学论’”时,就设计了2个讨论题:①你怎么看待张功耀废中医的三个依据?②你认为中医还有发展的必要吗?如何发展?(2)讨。演讲人也充当主持人,她或他说讨论开始后,全班同学开始围绕小组设计的讨论题目展开讨论、自由发言,讨论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左右;(3)评。讨论结束,教师花2到3分钟进行点评;(4)绩。最后由指定的另外一个小组全体成员花1分钟左右时间给演讲小组打分,我们提前制定了一个基本打分原则,主要包括:①演讲话题内容是否抓住重点、条理是否清晰;② PPT的内容是否翔实、扣题;制作是否美观、演讲人口齿是否清晰、仪容仪态是否大方得体;③设计讨论话题引起反响如何(提前排序避免出现两个小组互相打分的情况,以示公正)。

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这种师生共同参与,一起互动的分组演讲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一方面,学生在寻找话题、查找资料、准备内容、设计讨论题目的过程中,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多地锻炼;比如有个小组制作、演讲的“拷问学术腐败”话题非常精彩,获得别的小组的全优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真的让人刮目相看。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提高了研究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我们在指定话题的时候,充分考虑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基本让他们都有话可讲。比如,针对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同学,就建议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或者“太湖蓝藻事件”等话题。如果是小组自选话题,我们也要求他们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比如生命科学院的同学就自己准备了“克隆人之门能不能关上?”的话题,探讨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也在这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既能找到自己教学的不足,也能从同学那里了解各领域的前沿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禽流感、甲型H1N1、奶粉事件中的K氏测蛋法等等,真是感觉受益匪浅。

2 影视教学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逐渐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提问,或者偶尔加几次全班大讨论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不仅通过社区论坛、E-mail、课程网站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且经过近年来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以影視教学带动传统教学的模式,变抽象、枯燥的理论为直观、形象的音视频演示,大大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具体做法是:在讲授某部分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穿插播放一些音视频,短的1-2分钟,长的15分钟左右。比如:在自然观部分,就穿插了《宇宙的诞生》、《[科技之光]生命起源》、《系统(电影剪辑)》、《绿行天下之塑料袋污染》、《哭泣的地球》、《伦敦烟雾事件》等视频。尤其在播放与人类有关的各种灾难和环境污染的影片时,使得学生对地球的环境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也能引发学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观部分,就穿插了《邓小平论科技(电影剪辑)》、《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嫦娥一号——探月全过程》、《钱永健等三位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熊猫烧香网络版》等小视频。这种方式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反映效果不错。

后来这种穿插影视辅助教学的方法被同学借鉴到“小组演讲”中使用,得到广泛好评。一些小组在演讲中穿插的小视频,既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有些更发人深省。比如有个小组在制作“在禽流感的发现防控中,科学技术能起到什么作用”时,就穿插了一个flash 动画——《小鸡的自白》,非常有趣,但更发人深思。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同学们在寻找话题、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有个小组在制作“SARS、甲型H1N1之后又会是?”主题时,在播放非典视频时,还制作了背景音乐,听起来让人感动,既为人类灾难来临时的脆弱叹息,又为人类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坚强而感动。音频视频的直观、形象,能给人更强烈地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从而引起思想的共鸣。在播放《哭泣的地球》时,有的同学看到地球伤痕累累的画面时,感伤、难过的潸然泪下,而这些效果则是传统讲解、描述都不能企及的。

3 专题教学法

我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时原来是60学时,而现在改革之后只有32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放弃了按教材目录逐章讲解的方式,而以传统自然辩证法四大块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代替。一方面围绕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围绕学科的理论重点,并结合社会及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经常选用的专题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先孰后?科学界的越轨与控制;科学中心转移专题;科学发展有无尽头、技术创新有无极限;武书连与中国大学排行榜;三峡工程决策方法专题等等。

比如,在科学观快结束时,我们穿插一个科学界的越轨与控制专题。在列举了科学界种种越轨现象之后,我们重点对韩国“黄禹锡事件”进行了专题讨论。做法是:教师先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介绍,之后对其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解决进行自由讨论。有同学认为韩国媒体的直接参与及轻率的煽情造成的舆论压力是其原因之一;还有韩国民众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的“舆论暴力”、韩国学术监督制度的监督不力、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科学家本人禁不住利益的诱惑以及处罚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针对如何控制和防范?学生们思路也很开阔,积极建言建策,如建议从道德、行政、法律、媒体监督等方面来寻求解决办法。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作好“穿针引线”的工作。比如前一位同学提出“要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重罚”,这时教师立即“引线”,“有没有跟这位同学不同的观点?”很快,意见不同者立刻针锋相对地辩论起来,讨论高潮一波接着一波,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收效甚佳。最后教师花1到2分钟进行总结、点评,并不给出标准答案,学术探讨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同学摆出观点自圆其说,就是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这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适当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奇谈怪论”,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有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提高了自然辩证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加深了研究生对当前时代、学科前沿及自身专业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深受研究生的欢迎与好评。

总之,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开阔研究生们的视野、启迪思维、锻炼科研和创新能力都有较大帮助,并对专业学习与研究也有所启发。当然,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然辩证法课程要想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还必须不断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J].教育研究,1999(7).

[2]杨学军,张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

作者:姜 萍

上一篇:水利工程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