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公园照明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该研究以POE(PostOccupancyEvaluation)为基本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记录使用者活动痕迹等手段,对泉州刺桐公园内设施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刺桐公园内人群活动类型丰富,以锻炼健身为主,最受偏爱的景观点是休闲步道。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运动公园照明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运动公园照明分析论文 篇1:

城市袖珍公园研究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密集度越来越高,居民需要公园提供舒适的开放空间和改善城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袖珍公园必然而生,本文结合广东省中山市袖珍公园现状,对袖珍公园设计中的选址,本土文化的结合,生态化设计,以及夜景照明等重要环节做分析研究。

关键词:袖珍 生态 绿地

1 袖珍公园概念

袖珍公园起源于美国,也俗称口袋公园,指小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1967年美国纽约的佩雷公园是袖珍公园的开端。因为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袖珍公园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它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表现方式可是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林荫步道,也可是供人休息的小场所,袖珍公园的概念广泛,面积灵活,还能美化城市环境,能根据场地的空间做灵活调整是其最大的优点。

2 中山市袖珍公园研究

广东省中山市是伟人孙中山故乡,著名的侨乡,这里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大小公园分散布局,以沿路、沿河绿带串联的方式组织绿地系统,城市主干道兴中道周边的小公园形成连续性的生态带,但城市建设不均衡,类型过于单一等都是中山的袖珍公园所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山市在城市袖珍公园布局和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人文特色不够,主题袖珍公园偏少。

袖珍公园是一个能够恢复居民对城市的记忆和体验,并且充满了文脉意义的场所。把地方的文化性与袖珍公园融为一体,将公园作为再现历史文化的载体,即有效传递了场所的历史信息,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而且使市民在休闲、游嬉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和了解传统文化。作为850多年的历史伟人故里,中山有着岭南文化的传统特色,近代名人辈出,许多传统习俗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公园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让市民有切身感受,对宣传城市文化,了解城市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些传统美德可在公园中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目前中山市袖珍公园中还缺乏一些体现本土文化的街区公园,地域特色不明显,特别是展示中山历史,民风民俗的主题公园太少。例如成都2006年以来建设了10个主题游园,其中有历史名人主题类的卧龙园,青羊区君平园(西汉孔子之称的严君平)也有以区域特征为主的地质与古生物文化主题游园,山水龙泉主题游园等,以及体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金牛区的童叟园(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青羊区茶文化主题游园。通过主题公园的展示,市民对本土的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中山市在城市袖珍公园的建设中也可挖掘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设计不同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

2.2分布不均匀,类型单一,设施的不够健全。

中山市的袖珍公园分布不均匀,由于镇区以制造业和工厂为主,居住的人群较分散,公园数量明显不够,袖珍公园主要集中在市区的中心地带,在未来发展中还有很长的路走,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因地制宜的统筹规划。已有的袖珍公园类型单一,没有主题,特色不够。通过调查表明:儿童和老年人是这种袖珍公园最主要的使用群体,而这两类群体所从事的娱乐活动截然不同,对空间氛围的要求,设施等也不一样,在城市中满足老人与小孩的使用,还需要不同的主题公园,日本熊本县人吉市的石野游艺小游园约750m2公园以儿童游艺为主题,将社区中一块废弃地开辟成供社区儿童游戏的场地,弥补了社区中缺少儿童游憩场的不足。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袖珍公园使用人群的比例组成出现了新动向,老人的使用比例明显增加,已成为袖珍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袖珍公园设计中应加强相关设施的健全,特别是无障碍设计的综合考虑。

3 未来城市袖珍公园发展的关键点

中山市城市公园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形成特色,应注重以下几点:

3.1灵活的选址:

袖珍公园选址需遵循方便快捷,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规划中袖珍公园放在城市主要街道、交叉口,居住区等方便居住出行的地方为最佳。(如图1)这对于高楼云集的城市而言袖珍公园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缓解城市生态,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很有效,公园的设计中也正是中国传统园林所反应的小中见大的“咫尺山林”之景。

充足的阳光,舒适的环境是人们对袖珍公园的基本要求,选址首先需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以方便快捷为基本的前提,“作为真正能够对城市生活做出贡献的公园系统,必须是方便可及、容易利用的”公园的选址需要因地制宜了解周边环境的需要,才能最佳的方便市民到达,要分析使用者的需求而设计相应的功能设施,一方面因其面积的限制,也是一种经济的节约。例如在城市中心的商务区周边,袖珍公园需要利用“夹缝”空间设计尺度适宜的场所,可满足休息,缓解压力,设计中要考虑不同的高差地形,结合跌水,花木,休息小品设施营造舒适的空间。中山市区内公共休闲空间发展很快,包含了中心公园、小区公园、滨河绿带、街头绿地和道路绿地。

3.2本土文化结合:

城市以其特有的视觉名片向世人展示着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特色。袖珍公园的设计扎根本土才有特色,在小空间中感受城市文化,认识一座城市不仅是标志性的建筑,人们了解北京,首先会想到天安门,其实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也是城市的象征。袖珍公园虽小,但更能反映市民的生活,中山市的名树园位于兴中道体育馆对面,交通便利,公园小而精,树种丰富,古树巨石辉映如入仙境,以种植中山本土树种得名,园内古树名木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设计集观赏、休闲功能,同时普及植树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成为闹市中的绿岛。园中已种植的名树品种有罗汉松、龙眼、山松、木棉、小叶榕、荔枝、人面子等。游人在公园中对本土的树木有更多的认识,公园鱼池内大小斑斓的鱼儿也吸引了远近的游玩者,成了老少皆宜的“世外桃源”。名树园作为后起之秀,是中山市非常有代表性的袖珍公园,他的主题明确,通过丰富的手法展示中山本土特色,给市民创造-个优美而舒适的环境。

3.3人性化的设计。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规划的是体验。袖珍公园虽小但是体验很重要,因服务对象较广,需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景观感受必然会因不同的时期、不同人的感觉、不同的空间而有所不同,人性化的设计是公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园设计应该强调人性化,满足独特的消费需要,让老年人在公园中舒适的散步,小朋友能愉快的跳跃,年轻人能窃窃私语。无障碍设计是近些年公园使用者中非常关注的,“无障碍”就是为了消除障碍,让公园满足具有不同程度生理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群体的使用要求,营造一个充满关怀、保障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它不仅提供残疾人在信息、移动和操作上的便利,更为所有人创造安全、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有利于老年人、儿童、妇女、携带重物者及一切行动不便者。公园的道路,台阶,座椅等在设计中都应人性化的考虑。中山市兴中园位于兴中道少年宫旁,是一个开放式的实用性公园,园内建有辛亥百年纪念雕塑,周边居住区较多,夜幕降临时,这里有几百人热闹非凡的广场健身舞,有年轻人婀娜多姿的交谊舞,还有小朋友的嬉戏,在公园里会感觉到在小城市中的悠闲舒适生活。高大的乔木与夜景灯光的衬托下,公园的氛围温馨自然。

3.4生态性的设计

袖珍公园在城市空间中有贯通性,单个袖珍公园的生态效益虽不明显,但公园之间如珍珠般连接的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不可忽视,设计中要注重实用性和景观生态性的结合,从生态学来看,袖珍公园中足够的乔木、灌木可以吸收城市噪音和尘埃,因此公园应保证有足够的绿化,做到绿化与铺装水景的有效结合,使人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植物配置丰富多彩,色彩的运用合理烘托气氛,突出主题。根据日本景观设计师芦原义信提出的宜人尺度要求,不仅硬化景观应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尺度,植物景观亦应符合尺度的变化,景观植物在设计中步移景异,结合植物布置休息座椅或形成对景景观都可运用在袖珍公园中。日本新梅田中心公园的主题是“环境”。该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建筑文脉,通过分析新梅田中心的环境,形成街区环境的主凋,环境设计由“自然之林”、“花野”、“空中庭院”、“中央广场”组成,设计将人,自然,水,建筑很好的融合一体。

3.5夜景照明的加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养生锻炼愈加重视,袖珍公园的使用已不受时间的限制,傍晚和晚上的使用时间和比重明显增加。特别是临近商业服务区和生活区的袖珍公园,夜间在袖珍公园中活动的人数相当可观,因此在设计中要注重对景观照明的设计,增加夜晚活动的整体范围。照明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方便市民夜间的活动,避免在大型公园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犯罪、破坏性行为等。其次夜景照明设计中可以结合景观植物的颜色,绿化铺装的材料,运用各种色彩的灯光照明,让公园在夜间也能光彩夺目。袖珍公园能创造各种完整景观,美观儿人性化的设计来源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在城市土地贵如金的今天,寸土寸金的城区一个个精致的街心花园见缝插“绿”,营造出闲适气氛,在未来的中山市的发展中将有更多的袖珍公园涌现,希望将来人们在公园中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作者:曾艳

运动公园照明分析论文 篇2:

基于POE的城市公园设施使用情况研究

摘要:该研究以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为基本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记录使用者活动痕迹等手段,对泉州刺桐公园内设施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刺桐公园内人群活动类型丰富,以锻炼健身为主,最受偏爱的景观点是休闲步道。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使用者对刺桐公园环境持满意态度,主要不足是活动设施和休息设施不足带来的困扰,未来应进一步改善并提升设施服务质量。

关键词: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设施,泉州

DOl:10.3969/j.issn.1672-4925.2019.02.002

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1]。其研究对象包含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2],研究内容也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扩展到场地状况、设计过程和社会历史背景等一系列方面。POE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测定硬性的项目物理环境用以评定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绩效;调查和测定项目柔性的行为心理[3-4]。

目前我国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分为3种类型:针对公园特定方面或人群的调查;近5年内公园使用状况调查;针对某一类型公园的比较分析[5]。本次研究属于第1种类型,借助POE的研究方式分析刺桐公园内设施的使用状况,为提升公园设计质量提出建议,也为其他新建公园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1.1场地简介

刺桐公园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刺桐路和津淮街交汇处西北侧,西邻泉州第九中学,是一个免费向社会开放,兼具游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开放式城市公园[6]。该公园占地面积3.67 hm2,于1995年动工建设,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园内怪石独具神韵、百花争奇斗妍,建筑、植物、地形、水体等各个园林要素相得益彰,以具有闽南特色的仿古建筑和小品营造园区主要景观。

刺桐公园采用自然式布局,围绕主园路形成主要交通活动场地。公园主园路5.2 m宽,次园路2 m宽。刺桐公园原有南北两个主入口,2014年改造后拆除公园原有围墙,新增4处入口。

1.2环境设施现状

1.2.1小品及设施

1)座椅:公园中的座椅类型共有4种,数量最多的是弧形多人石凳,极限状态下整个公园能提供坐凳约400座。2)園林建筑:公园设有4座凉亭,其中3座为石亭,1座为竹亭。3)雕塑:园内雕塑景观较少,仅有1处山鬼雕塑以及1处群羊雕塑。4)告示牌:公园中告示牌分为3类,警示类多分布在绿地中央,宣传类和指示类则多沿园路分布。5)卫生设施:公园范围内现有垃圾桶22个,每隔20~30 m放置一个。6)便民设施:刺桐公园设有便民利民服务点,免费为市民提供饮用水、应急医药用品等,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8个置物架供市民使用。

1.2.2照明及铺装

1)照明:公园内共有路灯46盏,分3种类型,此外还设置了庭院灯和射灯用以点缀竹丛和水池。2)铺装:公园内的铺装分为4种形式,健康步道均为彩色透水混凝土,休息区以透水砖为主,临水栈道基本为木材,石材则主要布置在部分小径上。

1.2.3无障碍设计

公园南北人口均为台阶,其余入口也多有高差,而盲道仅环绕健康步道设置,既没有连接出入口,也没有贯通各个休息点。

1.2.4植物配置

刺桐公园内部的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形成乔一灌一地被一草的复合种植方式,且有乔一灌一地被一草、乔一灌一草、灌一地被等多种组合方式。全园选用刺桐树为基调,辅以榕树、芒果、盆架木等树种,形成疏林草地、花境花坛等多种植物空间(表1)。

2 研究方法

2.1方法体系

本次调查以刺桐公园使用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园内设施环境的使用状况及使用者对设施的评价。本次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研究类型[7]。定量研究以地图为依据,在行为注记地图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对人群行为进行分析[8];定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行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使用者对公园各设施的满意程度,分析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2.2问卷表

本次调查所设计的问卷表遵循自愿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简洁性4个原则[9-10],以打分题和单选题为主,调查对象的选择具有广泛性,避免在同类型的活动群体中重复选择调查者,两日调查共发放1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使用者基本情况

3.1.1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刺桐公园的使用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占比达44%。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使用者占明显优势,占比70.2%,男性使用者仅占29.8%。

3.1.2使用者的主要活动与景点偏好

根据实地观察显示,早晨和傍晚使用者的主要活动以健身锻炼为主,包括太极拳、广场舞、跑步健走等运动;中午则以休憩、打牌为主。从9月6日当天现场观测可发现,一天内使用者活动频率最高的场所是健康步道;其次是具备遮荫条件的小型活动场地;中心水景虽然占据较大面积,但不具备供使用者活动的场地,因此,中心水景场所吸引力较弱,使用者停留时间短(图1)。

3.2使用者对公园设施的评价

3.2.1问卷反馈

78.8%的使用者对公园评价达到满意及以上(表2),分植被、水体、地面铺装、活动设施及休息设施4个方面看(以满分5分为标准,4分为比较满意,满意率计算以4分以上为准)。结果显示,使用者对公园绿化环境最为满意,82.6%的使用者认为公园植被种类丰富、季相分明,能提供良好遮荫;相反,使用者对公园内的活动设施和休息设施满意度最低,仅有50%的使用者认为现状活动设施和休息设施的数量和布置基本满足使用(图2)。

3.2.2使用者的设施偏好

1)园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公园内双人靠背木椅最为满意,3类石凳中树池坐凳的使用满意度最低,仅有28.8%。受访者表示树池坐凳表面容易脏污影响使用,石质园椅冬冷夏热,舒适度低。2)凉亭:67.3%的受访者认为石亭在造型美观度、使用舒适度上优于竹亭。3)铺装材料:公园现有4类铺装材料中木材的使用评价最低,仅有22.1%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受访者表示木栈道磨损情况较为明显,改造后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更加美观舒适。4)其他:使用者对于路灯、雕塑这类设施的关注度较低,反馈意见主要针对整体灯光明暗效果和雕塑数量。

3.2.3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人群访谈及实地调查可以发现,现状公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5点。1)场地有限,人多拥挤,现有活动设施和休息设施的数量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需求。2)作为泉州中心区具备地震应急避难功能的市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之一,公园内开敞平整空间较少,不满足大于紧急防灾开敞空间60%的指标[11]。3)由于夜间灯光照明不足,老年人广场舞队不得不占用灯光最亮的南北入口广场,影响周边居民休息。4)管理人员有限,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破坏公园环境也增加了管理难度。5)由于使用者对新增便民设施的认知度不高,导致直饮水设施、置物架等设施的利用率较低。

4 建议

公园是具备自然观赏价值和休憩游玩功能的公共绿色空间[10]。从调查情况来看,刺桐公园作为一个社区公园能够吸引众多居民使用,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改善自身缺陷是非常成功的,公园的建造对提升社区空间品质也具备积极意义,未来考虑应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改善公园环境。

1)增设可进入的游憩空间缓解拥挤问题。城市公园设计应强调“娱乐性”和“参与性”特征[12]。刺桐公园现有游憩空间较少,中心区域可考虑移除部分灌木,结合开敞草坪增设几个游人可进入的活动场地,布置相应活动设施。同时由于刺桐公园作为社区公园面积较小,从长远来看,为缓解公园拥挤问题建议政府部门规划增加周围居民点的绿地空间,如增设几个具有活动功能的口袋公园。

2)兼顾多年龄使用者的需求,增设儿童活动空间。城市公园因区位不同会导致人群构成差异,要充分尊重所处社区居民需求[13]。中老年人作为主要使用者需要足够休憩空间,儿童则需要趣味活动场地。公园改造中可以利用现有使用率较低的水池进行驳岸改造,在主要健身活动区布置一些儿童活动设施如滑梯、沙坑方便长辈就近看管;拓展自然教育吸引儿童,如,给各种树木挂上名牌,通過科普寓教于乐。

3)提升设施服务质量和人性化设计。入口高差增加无障碍设计,完善盲道设计,令使用者通行无碍;增加便民设施数量,添加指示牌以引导居民使用;提升夜间照明质量,将公园门口的广场舞队引入园内,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影响。

4)探索公园管理的社区参与。促进公共交往,提高社会参与度。由于刺桐公园主要服务周边居民,为了减少管理压力,可以考虑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公园维护管理,为公园改造提升建言献策,同时也能够带动其余居民更加爱护公园环境。

5)提升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性。增加开敞空间,注重公园内的虚实布局与平灾结合利用[14],因地制宜地提出空间优化布局方案。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文利,郭咏珊,仇彦清.应用POE方法对岐江公园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东园林,2007(2):68-70.

[3]罗玲玲,陆伟.POE研究的国际趋势与引入中国的现实思考[J].建筑学报,2004(8):82-83.

[4]赵东汉.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特点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797-802.

[5]徐艳玲,李迪华,俞孔坚.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应用案例研究:以秦皇岛汤河公园为例[J].新建筑,2011(1):114-117.

[6]周荣华,郭凌,王志章.城市休闲背景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建设研究[J].学术交流,2013(6):180-183.

[7]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沦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8]邓小慧,鲍戈平.广州人民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报告[J].中国园林,2006(5):38-42.

[9]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7-70.

[10]李宁,王旭.当代城市公园建设现状的不足和对策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1(9):154.

[11]刘颂,邵琴.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解读上海大连路防灾避险绿地[J].中国城市林业,2010,8(2):31-33.

[12]杨颖.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成都沙河三洞古桥公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295-297.

[13]高宝明.基于大众行为需求的社区公园场地营造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14]庄霆坚,邓捷铭,林紫珊,等.福州市鼓楼区公园应急避难可达性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5):21-25.

收稿日期:2018-06-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量化技术的闽浙粤城市被动式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研究”(51408130);福建省教育厅基金“基于量化技术的三明市被动式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研究”(JA14043)

第一作者:林晓珊(1995-),女,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276185451@qq.com

通信作者:洪婷婷(1983-),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防灾减灾。E-mail: fjolive@qq.com

作者:林晓珊 洪婷婷

运动公园照明分析论文 篇3:

照明艺术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灯光,是一个较灵活及富有趣味的设计元素,而照明设计对于校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运用艺术思维充分把握校园夜景的照明设计,利用光的表现力营造出明暗层次变化多样、富有内涵的大学校园夜间环境,满足校园使用功能及审美功能的需求。探究校园原有的夜景照明,针对校园景观照明不合理、缺乏艺术审美等问题,提出改善高校景观夜景建设现状的方针策略。

关键词:照明;艺术;景观;环境

1.前言

照明艺术在欣赏价值上对提高师生夜间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校园形象与品味起着重要作用。照明旨在对校园内的自然景观、建筑物、水体、道路等进行色彩以及装饰处理,使校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夜景环境相称应,打造出令人舒适且静谧的意境。随着人文科学的一步步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美化意识越来越强,校园中的照明也越来越考究。根据地区的文化以及地域特点,改善不同景观的照明程度,突出区域性的标志,使各个环境空间富有光彩变化,是照明设计师们不断努力的一个点。校园生态景观与人们审美文化相融合,才能更好的体现照明艺术的重要性。

2.照明艺术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2.1.满足生活需要

照明的在高校中的第一點要素便是为夜晚提供亮度,第二点是给特定的区域形成功能性照明。但是随着照明技术的步步提升,这两点已经是照明设计中必须做到的了。在今天的高校中,对夜景照明设计而言, 考虑更多的是人的体验和视觉所引发的感觉, 照明质量已经不能与照明强度成正比关系。 照明设计的关键变成要适度把握照明环境的整体协调性, 营造舒适的夜生活环境艺术氛围以及夜景照明环境[1]。设计中应把“适时”、“适地”和“适度”三方面落实到位。

2.2.丰富高校景观设计

据了解,高校校园多为相对独立的校区环境,具有一定城市社区的特点。但其在本质上却有区别于城市社区的点。高校的照明要更多的结合有关于学习的氛围以及休息的静谧,灯光设计不可过于热闹四散,应该控制在指定范围内。照明设计可以根据学校的文化特点创造出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配合一些特定场景的灯光设计,例如植物组群的照明,喷泉广场的多彩灯光和小路的温馨照明等等,达到丰富高校景观设计的效果。

2.3.塑造高校形象

照明艺术给校园景观增添了更强的生命力,对校园的景观具有一定的色彩装饰作用。正确利用照明的手法可以让整个校园景观更有立体空间感,对于校内小景观而言也更加具有层次感。校园夜景照明应该采用多元化方案,通过充分了解照明对象的功能、风格、特征,强化建筑及环境对视觉感知的展示,借助夜景照明对建筑物凹凸变化的表现或夸张来丰富建筑体型[2],借此来打造高校夜景以及塑造高校景观形象。

3.照明艺术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营造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是景观照明的重中之中,如何合理设计照明,减少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是每个设计者应该去考虑的,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照明设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减低对动植物的影响。可以对照明的光照强度、光色优化、光波波长、光照时间等进行科学的控制与优化,来减低照明对景观植物开花以及蚊虫诱集带来的不利影响[3]。

3.2.文化性原则

文化与景观结合的道路,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也成功开辟了另一条路——即文化与照明结合的道路[4]。将校园文化融入设计当中,可以彰显校园魅力,可以突出校园形象。

3.3.人性化原则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与社会性相伴而生的生物,没有人能脱离人而存在。所以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照明是为“人”服务的,还要考虑到人的社会性——即人与人在设计环境的交往需求[5]。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需求,再者还要考虑到人与人的交往需求,再根据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功能分区,根据功能来确定光色、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等,从而进行细部设计。

3.4.节能环保原则

节能环保需要我们对景观照明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优质的节能照明设备以及先进的照明技术。对景观照明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结合环境特点,选择配置照明设备,同时对照明设备的维护管理进行合理规划。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优质的节能照明设备,建设绿色照明工程就是一句空话,优质的节能照明设备,能为景观设计锦上添花,而劣质的照明设备,不仅不节能环保,而且还是安全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6]。先进的照明技术可以控制污染,减少眩光。

3.5.安全原则

夜间活动,安全防护是第一位,而一个完善的景观照明,则能给人们在夜晚活动提供安全感,对照明设备的选择与后期的管理上,必须严格把关;对园路和台阶的照明,使其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兼备景观性,可以避免失足跌倒;对景观边界进行适当的照明,可以避免夜晚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师生在夜晚出行更加放心、安全。

3.6.艺术性原则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景观照明不仅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这便让景观有了艺术性原则[7]。景观照明的艺术性原则,是指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还要注重人们的审美需求与照明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环境进行美化,渲染富有艺术气息的 浪漫的氛围,来使得空间更有层次感,有移步异景之效。

4.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景观照明总体现状分析

4.1.研究对象

2017年9月,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新校区投入使用。鼎湖校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257098.66平方米,其中教学区建筑面积86959.88平方米,学生生活区建筑面积120617.98平方米,实训区建筑面积49520.8平方米,绿化率38%。鼎湖校区背靠北岭山,西临鼎湖区规划的占地300亩的湿地公园,东距鼎湖山风景区入口不到3公里,北面为G321国道,交通便利。

4.2.景观照明现状分析

鼎湖校区照明情况大致可分为道路照明、建筑物照明、水体照明与特色景观区照明。

①道路照明,校内主干路基本为单侧布灯,这种布灯方式,优点是造价低、诱导性好,缺点是照度不够均匀。调研发现部分路灯损坏已久,但并未对灯具进行维护。

②建筑物照明可大致分为教学区照明、运动场地照明以及食宿区照明,教学区照明多采用轮廓照明,主要强调整个建筑物形状,突出建筑轮廓重点,照明光色冷暖比例并重,具有必要的视觉温暖效果,给人营造一种和谐恬淡的环境效果。运动场地照明为投光照明,主要依靠大路灯与小路灯结合的照明方式,主要满足“够用”的观念,但是并无针对性,例如球场的灯光会导致投篮时晃眼,以及部分运动场地偏暗的情况。食宿区照明平均水平适当,亮度与照度都比较适宜,照明的光感适宜,渲染了环境的亲切感和生活氛围。

③水体照明大致分为喷泉处照明与小池塘处照明。喷泉处照明,选用池底灯和外沿的地埋灯,喷泉开放时,池底灯可突出水纹效果,在大的效果上,做到不影响对水体以外景色的映射;外沿的地埋灯亮度适中,形成若明若暗的和悦照明,营造较有利于放松神经,适于独思漫步或三三两两促膝相谈的气氛。小池塘处照明总体偏暗,只安装了投光灯,且灯的投向位置不佳,导致灯光直射行人眼部。

④特色景观区照明清心园为主要分析,此处照明偏暗,营造了幽静、闲适的氛围。只是植物景观照明基本上都是通过投光灯投射到植物上进行照明,只采用同一种灯光形式,过于简单粗暴,缺乏特色与艺术审美。

综上所述,鼎湖校区照明情况在功能需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照明情况总体上缺乏艺术审美,照明较为随意和模式化,没有进行整体统一性和协调性的规划;且照明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部分,难以让人们有影响深刻的部分。

5.现存问题

5.1.照明单一,缺乏地域特色

大多数高校夜景,灯光都用于仅仅是照明,并无特别的设计。以鼎湖校区为例,灯光照明主要位于建筑物顶层外围以及用于周边道路照明,且采用的照明形式也是简单的暖光调照明或者单一的白光调照明。高校的照明灯光本身普遍存在一些太过明亮,没有层次感的问题,并且外延照明效果也有些许死板,没有生动感,易于让人感受到视觉疲累。在照明设计中时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没有根据高校特点以及地域特色形成设计。

5.2.整体性不强,缺乏协调统一

高校的夜间景观本身为白天景观的小延续,怎样在高校的夜间感受到属于夜晚的静谧以及学习的氛围小部分取决于照明艺术的设计。以鼎湖校区为例,楼顶的暖色调照明与道路的冷色调照明没有半点呼应,植物群中的地灯也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设计,单纯追求功能性以及亮度。整体照明上缺乏主次性,减少了照明的特色。这使得校园的照明显得缺乏协调统一性和缺乏艺术审美的感觉。

5.3.没有考虑节能,造成光污染

光污染以及能源浪费问题是现代社会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高校夜景照明过度,夜景照明中的光源容易投向投射对象,超出照明轮廓本身的溢散光部分对周围景物便会进行直接的照射,有些通过投射对象的门窗发生透射或反射,将光线折向不该照亮的教学楼内部,宿舍等人们学习休息的场所,形成侵扰光污染[8]。以鼎湖校区为例,三角区的小景观中的地灯照明便是超过了植物本身,对过往的路人以及在区内休息的人们造成一定影响,刺激到视觉神经。

5.4.缺乏艺术性

很多景观照明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艺术风格,只最求片面的亮化工程,这样不仅让照明与原有的景观格格不入,还忽视了整体的协调性[9]。

5.5.忽视后期管理

高校中的照明设计在落地之后便以为大功告成,忽视了照明设计在后期的管理以及定期更新。在鼎湖校区中的照明中,教学楼顶层的栏灯便曾经失修过,且失修时间还挺长的。虽然不影响正常情况下的照明,但在整体感觉上看就感觉与旁边的建筑有些许隔阂。这也侧面反映出照明在设计上要控制一定的成本,选择美观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际应用的经济问题,便于实施后期管理。

6.结语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近年来高校景观照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完善的景观照明,对内可以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丰富高校的景观设计,对外可以塑造高校形象。不管是现有的景观照明,还是面对新的规划,为促进现代化高校的发展,应设置一系列的景观照明模式,结合生态、文化、安全与人性化等原则,对整个高校环境进行艺术的设计,展现高校的景观美感,从而创造出现代化高校校园环境[10]。

参考文献

[1]吴冬梅,申屠留芳,龙向真,吴静,叶姗虹,王芳龙.城市居民夜生活行为活动与夜景照明[J].艺术科技,2016,29(01):86+111.

[2]甘文霞.校园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谈[J].新建筑,2001(02):69-71.

[3]张凌岩,郑康和.谈照明在生态照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81.

[4]周芳.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5]孟宇轩. 园林环境中光景观的应用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熊志强.城市景观照明的绿色与节能(二)[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09):113-115.

[7]武晏如,彭軍.浅析景观照明设计美学的重要性[J].中国照明电器,2019(03):32-35.

[8]刘怡斐.艺术照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灯与照明,2015,39(04):59-62.

[9]赵鹏. 园林夜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构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10]卫鹏.论校园绿化与景观照明[J].装饰,2006(02):113-114.

作者简介:

张琳雅,女,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在读。

陈钰葶,女,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简介:陈盛文,男,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照明艺术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CXCY2020064)。

作者:张琳雅 陈钰葶 陈盛文

上一篇:初中美术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化学情感教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