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促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以产出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对面向专业的课程群、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1:

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摘要:计算机技术十分先进,无处不在,各行各业有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就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将其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中,展开合理的设计,就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优化处理,及时检测出故障,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0 引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意味着变电站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得到全面监控与分析,实现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中,不能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故障的发生。

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式

1.1 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监控方式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检查,提高维修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监控效果,就需要采取集中监控,使各功能的发挥效果可以聚集到一起,展现出最终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需要不断增加设备数量,这却容易导致设备成本提高,降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集中监控方式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操作维护存在障碍,查线有问题,因此要注意接线。

1.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被监控的对象进行远距离监督和控制。远程监控的方式不必到现场就可以实现监控,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实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由于在现场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状况,就需要采取远程监控,实现实时、全程监控。

1.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现场总线监控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还可以使监控具有针对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同的设备性能不同,规格不同,设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有效的总线监控不仅可以实现设备之间互联,还可以及时检查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对故障及时进行处理,从而维持系统正常运行[2]。由此可见,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的作用很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中要高度重视。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2.1 FCS控制系统设计

进行FCS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一般会采取双向传输获得精确信号,这样可以加强信号传播的可靠性,还可以实现实时、持续监控。不过,由于与FCS控制系统相匹配的设备有限,通讯协议不统一,通讯传输速度慢等等,就需要重视布置总线这一环节,使系统的各项功能都可以充分发挥出的作用。

2.2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气负荷的实时监控。该系统摆脱了传统的电力负荷管理模式,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电气控制自动化。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使电气符合控制系统与配电系统和谐统一[3]。

2.3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设计

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可以确保信息迅速、准确传播,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环节,其中,通讯方式则显得尤为关键。如果不能掌握通讯方式,不了解终端节点的重要性,就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常见的通讯方式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

2.4有线通讯方式

有线通讯是十分常见的通讯方式,主要采用电话线、专线等介质进行通讯。电话线和专线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也有明显的缺点。从成本来看,电话线的成本很低,专线成本较高。从性能来看,电话线操作简单,但安全性和实时性较低;专线方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都很高,与电话线相比,通讯的实时性也大大增强[4]。

2.5无线通讯方式

无线通讯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普通电台通讯和高速智能传电方式。这两种无线通讯方式也有各自的优缺点。从成本来看,前者成本低,后者成本高,因此使用的配电终端也会因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从性能来看,前者可靠性较低,后者可靠性强,传输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还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上传。

2.6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设计侧重将电线以串行的方式贯穿于各个设备之中,在该系统中融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围绕中央处理器的操作模式,就可以将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分布式控制设计数据可以以分支的方式呈现,使得各种设备能够有机结合,全面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

2.7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中监控设计

集中监控设计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需要高度重视。要重视中央处理器的作用,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各路信息统一汇合。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问题会频频出现,比如,对许多信息的处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操作环节多,系统运行状态无法控制。在集中监控设计的时候,需要提高监控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2.8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利用远程监控可以对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确定电缆的安装质量,还可以对复杂的安装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通讯速度满足需求。因此,在远程监控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提高通讯速度,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3.1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功能展现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这样就可以对故障进行自动控制,起到及时有效的報警作用,然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总之,不管是数据采集还是计算机处理,将这两个功能融为一体,就可以有效对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3.2汽机电液调节系统

汽机电液调节系统主要是对液压控制系统功能的升级。关于汽机的控制,传统的液压控制会影响汽机的运行,因此,通过电液调节系统既可以提高各种设备、元件的安全性,又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该系统主要是从盘车入手,逐步实现对汽轮机组的整体控制。通过电液调节系统一系列的参与,可以改变负荷,使机组更加耐用,降低生产成本。

3.3汽机旁路系统

汽机旁路系统可以解决汽机运行中的问题,对再热器起到保护作用。该系统包括对高压和低压旁路温度与压力调节两部分。每一个旁路会设置截止阀,目的是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有选择的控制。

3.4汽机监视保护表

汽机监视保护表能够对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进行有效、全面监测,将故障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来,从而实现对机组的有效控制。汽机监视保护表之所以可以发挥作用,主要就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参数众多,结构复杂,因此,可以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常态化监测,还能够对系统进行精确的保护。

3.5机、炉协调系统

机、炉协调系统可以有效调度能量,使汽轮机与锅炉得到智能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协调系统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行业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将其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就可以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优势,使系统控制更加智能,使监控更加全面。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技术先进,故障随时会发生,因此会存在很大的潜在安全隐患,这就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进行智能监督,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实现正常发电。

参考文献

[1] 辛欣,周瑞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学,2014 (4):81

[2] 唐一凡.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探索[J].电子测试,2014 (10):97-98+96.

[3] 李慧,王海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3 (2):100.

[4] 张小波,张彦.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机电信息,2012 (15):144-145.

作者:邓欢 张学良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2:

以产出为导向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促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以产出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对面向专业的课程群、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项目驱动;课程群

工程教育認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一是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教授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三是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勇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2]。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融合起来,提高课堂活跃度,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项目驱动教学的目的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由教师设计相关的课程项目,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去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2-5]。项目驱动教学是课程教学有效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手段。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个专业均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推进项目驱动教学改革,设计一级、二级和三级课程项目体系,逐步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本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三级课程项目体系构建

面向专业,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传统的单维关系,将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整合构建成有机的课程群体系,构建并实施“基础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模拟性实验和应用性实践相融合”的层层深入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立软件类课程群、硬件类课程群、电子电路课程群、控制类课程群、通信类课程群、场类课程群和电气类课程群等核心课程群。将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再造和优化,通过设立大学分课程助力学生形成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内涵是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形成三级课程项目,将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教学项目实施完成。

以工程实践为导向,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将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二级项目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采用团队方法完成项目任务。二级项目旨在加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通过实现课程组内的理论知识融合贯通,学以致用,解决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以专业综合实习的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复杂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一级项目主要是创新设计及竞赛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各种工具手段和任何可能资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分解为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使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分别完成软件系统设计项目、模拟与数字系统项目、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项目、信号系统与信息处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项目、创新设计及竞赛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七个方面的项目任务,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践课三段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多维度、螺旋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实施

根据专业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基本准则,坚持专业特色,依托学科建设,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坚持“成果产出导向”理念,以核心课程建设为核心,组建课程群。通过建设一级、二级和三级课程项目形成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健全院级教学督导制度,建立评学机制,形成课程鉴定制度。

(一)课程鉴定机制

组织控制类、通信类、信号类、电气类、场类、硬件类、软件类、电子电路类等八个课程群,以核心课程的建设为主体,课程群责任教授作为学院教学督导协调组内课程的梳理、建设,建立和完善课程项目。探索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监控机制,聚焦“评学”,定期开展面向产出的课程体系和理性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价。

针对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教学设计,制定《课程评价合理性确认表》,由课程组对每门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设计进行审核。制定《课程考核报告模板》,每门课程认真分析对毕业要求是否构成有效支撑,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教学能够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对课程持续改进的内循环机制。

(二)三级课程项目建设

将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再造和优化,通过设立4学分大学分课程助力学生形成专业方向,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形成三级课程项目,将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教学项目实施完成。近三年来设立40余项教改课题支持教师对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按照OBE的教育理念实施课程建设。

凸显专业特色,在专业方向课程上对培养方案进行重大调整,自动化专业设立工业物联网和运动控制课程;电气自动化专业设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课程;通信工程专业设立宽带接入与交换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立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

以上课程均设立三级课程项目,以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为例,通过设立基于DSP的语音压缩数据通信课程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所学内容,了解ADPCM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着重从自适应量化和自适应预测两个方面来实现G726编码器和解码器,结合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的内容实现语音压缩数据通信和数据存储重放的硬件环境搭建、程序设计实现和结果测试。该课程项目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通过讨论、答辩等环节的考核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体现信号类课程群的建设效果,形成该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以无线移动课程为例,设置校园内第二教教学楼和二号学院楼的无线信号测量分析课程项目和“旧手机拆机”课程项目,帮助学生通过感受实际的工程场景,提高對场类课程的理解程度。

以自动检测课程为例,搭建了基于虚拟仪器和LabVIEW的实验平台,包括虚拟仪器、数据采集/控制卡、信号调理、多种工业上常见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的应用对象。设计课程项目,以模块化对象结合传感器为实际控制对象,学生自己设计信号测量和处理系统,并结合控制理论和输出驱动模块,完成对对象参数的控制。使得多门专业课的各知识点在这个创新实验过程中,逐步理解、贯通、融合,使学生真正掌握现代测控技术的能力。项目以传感器在工业应用为主,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搭建传感器及其应用平台,调整参数,将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并分析所得的结果,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以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是学生在硬件类课程上的学习成效的集中体现,以实验、应用和案例驱动的教学,选用了新的实验器材,单片机和嵌入式都选用了口袋式实验平台,学生可在课内、课后,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的无缝连接,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与学科竞赛的密切结合,如飞思卡尔智能车、Intel嵌入式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有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结合信息类专业其它课程,如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电机、电路等,设计和实现如下教学项目供学生选择。1. 一种网络化全自动发牌机系统;2. 攀岩自动保护系统;3. 基于脑电特征提取的身份识别系统;4. 在未知环境下的地图构建与自动定位系统;5. 基于Kinect的姿势会意及表达系统;6. 基于CAN总线的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二级课程项目建设

以专业综合实习的建设为突破口,以解决复杂工体问题为目的建设二级项目,构建复杂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自动化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已有的《细绳卷绕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啤酒生产线装卸控制系统设计》项目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新购置的设备:智能制造小型实验平台、张力控制平台和过程控制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定尺飞剪实验系统、工业机器人纱锭柔性装卸平台和自动引导运输车控制系统,建设6个综合实践项目:小型智能制造系统设计、牵伸辊——温度张力控制系统设计和具有纺织特色的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定尺飞剪实验系统设计、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纱锭柔性装卸平台设计和自动引导运输车控制系统设计。

以小型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为例,此项目由下单进料、加工、装配、出库等四个模块组成。模拟实际工业生产线的整个流程,符合复杂工程问题的特点。主要培养学生PLC逻辑程序设计的能力、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综合调试的能力。

各个项目均按照工程项目实施的模式来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学生首先调研和查阅文献进行需求分析,然后根据需求进行设备选型,选型的过程中考虑项目成本、环境和效益因素;再进行系统软硬件设计、控制算法开发、程序调试、最终将整套方案在实验设备上进行验证。

在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如下四个复杂工程项目:

1. 网络规划与优化:了解行业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行业的企业文化、工程师能力与修养、项目管理等。主要由校外企业的技术专家授课,主要的技术内容有:LTE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流程;无线网络规划模拟项目演练;无线网络优化模拟项目演练;网络优化模拟项目实战演练等。

2. 光纤通信网络实习项目:通过华为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OPTIXMETRO100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实际商用系统级的认知环境;通过系统地学习SDH的基础理论和MSTP新技术,学习SDH、以太网、ATM、POS等技术的融合方法。通过实际系统网元级的开发和设计,学习SDH网络的配置方法、各种组网方式以及新业务的创建;通过系统模块化的开发,实践网络融合的创新思想。

应用华为GPON/EPON一体化接入设备MA5680T,构建EPON接入网络商用系统级的认知环境;通过EPON管理环境的创建及其数据配置,理解MPCP协议的注册发现、时隙授权、带宽请求等工作原理;通过ONT数据业务的创建与配置,实现不同ONT二层用户的组网实践;通过电话、数据、视频等不同业务的融合,实践网络融合的创新思维;通过FTTH网络的设计和开发,实践解决“最后一公里”最佳解决方案。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的通信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工程项目设计(智能路灯系统):本项目设计一个声控路灯系统,通过声音控制路灯的点亮和熄灭,并可由远程服务器监控和管理。项目中,路灯用LED发光二极管代替。实现时,可有若干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路灯,当声音传感器检测到声音时,如果是环境光线较暗(由环境传感器检测),则对应的路灯亮起一段时间然后熄灭。同时将相关数据(例如点亮的日期、时间等)发送给远程服务器供后期数据处理。远程服务器对路灯进行监控,可以实时查看路灯当前状态,并可远程使能/实效路灯,实现对路灯的管理。远程服务器可在手机或者PC机上实现。

4. MCS-51应用系统设计,设计多组题目供学生选择,要求绘制原理图,用Keil  uVision软件调试部分软件,利用PROTEUS,MultiSim10软件进行软、硬件仿真调试。4-5人一组,每组同学选做一题。题目有多路温度采集装置设计;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次声波采集装置设计;超声波水位控制系统设计;独居老人报警系统设计;RS485与上位机的通信设计。

(四)一级项目建设

主要是创新设计及竞赛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各种工具手段和任何可能资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对于毕业设计,通过制定《毕业设计实施细则》,针对不同的毕业设计类型提出具体的要求,逐步实现毕业设计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在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中逐步實施教学改革,围绕OBE的教育理念,在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机制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转变教师观念,形成对OBE教育理念的根本认同。将学生工程能力要求分解为具体课程目标,并将相应课程目标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以课程项目的形式呈现。注重团队、沟通、责任、创新、专业以及终身学习等多元化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突出,自2015年以来,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各项课外科技活动,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50余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0余项。自动化专业已经在2017年下半年通过了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2]高小鹏,吕卫锋,马殿富,等.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计算机教育,2013(20):18-23.

[3]周志青,李圣普,吕海莲.基于项目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29-130.

[4]王伟,龚畅.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206-207.

[5]俞侃.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4):101-102.

作者:白恩健 王直杰 张义红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3: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 要】安全控制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始末。在建筑过程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伤亡事故发生,确保职工安全与健康,是每个工程项目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论文针对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将从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入手,结合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与构建要求,对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展开论述。希望此研究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性建议。

【關键词】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机制;系统应用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然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时常会面临施工环境不确定、安全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传输时效性差等问题。因此,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加强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高速传递,进而实现信息的共享性。

②保证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得到及时的分析和反馈,确保数据准确性。

③一旦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控制系统会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提供工作者采取预防措施进行防范,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④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制定出现紧急应对措施供施工者借鉴。同时,将事故发生及处理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储存。

⑤对工程建设的各环节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和归档,避免数据信息的遗失,为形成技术储备库做好基础性工作。

3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包括两个重要步骤。一方面,是对知识库进行构建。对于工程建设离不开项目施工,而安全管理也贯穿于整个项目中。因此,对安全预警知识库的构建,是控制工程的基础。其中的知识库构建,主要是将安全监督机构相关部门的工程安全知识,通过分析后进行整理,分成安全技术、施工风险、施工监测、安全检查等多个知识体系类别,并储存在安全控制系统中,为工程提供安全管理信息支持及安全操作指导。比如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范、专项安全措施等。另一方面,是对功能体系的结构设计。该部分设计包括安全业务功能体系,以及安全总控制功能体系。前者是为工程安全控制提供具体数据,分析和利用预警信息。后者是通过系统集成监控平台,对安全信息流进行处理,帮助管理者进行工作监督与协调,包括知识库维护、系统用户管理等具体功能。

4 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

4.1 施工监测管理和报警机制

安全控制系统根据现场的监测管理,将监测结果分为黄、橙、红三级警戒状态,并做好三级警戒状态判定。比如,当“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会发出黄色监测预警。当其指标低超过测控值的85%,则发生橙色监测预警。当实测变化速度出现急剧增长的情况,则发出红色监测预警[1]。另外,施工监测管理和报警机制,将以监测控制点知识库为基础开始运行。负责工程安全的责任人能够直接对监测点运行情况进行查询。通过图像分析,以及监测结果三级报警,了解工程建设的安全情况,同时提醒管理人员对暴漏出的安全隐患多加关注。

4.2 施工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

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吸取安全事故教训,对施工项目进行认真贯彻部署[2]。尤其对于重点时段的生产,要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对施工安全隐患的管理,并在紧急时刻迅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工程建设特点,约束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升风险预警及控制能力。此外,工程建设管理者应当加强对风险预警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施工进度及工艺方法进行科学分析,识别并排查风险。该系统不仅能够增加劳动者的安全性,还能定期自动预警,实现前馈性安全控制。

4.3 工程建设应急救援的调度

工程建设应急救援的调度,是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具有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作用。该系统的运行基础,是工程施工标段上的应急救援方案。其运行过程如下:首先,对系统应急救援模块进行数据填报,比如救援设备、救援人员、救援物资等[3]。然后,严格审核模块中的救援信息,审核通过后在安全控制平台上进行动态显示,以此展现预案的配置情况。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将配置信息传送到管理人员手中。最后,安全管理人员接收到信息后,对没有落实到位的资源进行管理,并有效对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进行有序应对,继而实现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科学调度。

4.4 工程跟踪监控和远程检查

工程跟踪监控和远程检查机制,可以省去类似值班、人工监测等工作的人力资源,具有效率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基于监测预警、监测报警、应急救援等子系统[4]。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设计填报表格,建立起通讯传输机制及终端PDA。工程跟踪监控和远程检查机制不仅能对报警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还能使安全管理者快速查找出报警监测位置及报警原因。另外,该机制能够对应急资源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并将跟踪检查的最终结果反馈给安全控制系统。在具体的运行中,系统的干扰因素较少,能够实现该机制正常的安全监察。

4.5 安全隐患的预报和处理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劳动者的不规范操作、管理体制缺乏全面性等因素,施工中很容易出现突发事故或险情。基于此,安全隐患的预报和处理子系统,应用到PDA通讯等网络技术。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及时而快速的上报。除此之外,当发生突发事故时,使用风险知识库,就能夠加深对险情信息的了解[5]。包括应急救援的物资分配、人力资源分配、应急设备配备情况等。总体来说,安全隐患的预报和处理,有助于安全控制系统实现事故排查和分析,并可对救援的调度信息进行计算,确保系统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5 结论

综上所述,为有效解决城市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本文以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构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施工监测管理和报警机制、施工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工程建设应急救援的调度、工程跟踪监控和远程检查、安全隐患的预报和处理等应用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在于,保证施工各项数据得到及时反馈,且在安全隐患面前能够实现及时报警。该系统设计与构建主要包括知识库设计构建,功能体系结构设计等重要内容。未来,还需进一步对该安全控制系统应用领域进行研究,为全面保障施工安全提供借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熊伟,汪洋.油气回收装置在液体化工码头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35(02):76-78.

【2】颜现波,冯迅,龚传利,等.四川沙湾水电站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35(06):24-25.

【3】张会柱,朱丙月,于小伍,等.基于济宁二号煤矿空压机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6,23(06):71-73.

【4】杨林华.转炉煤气自动回收中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福建冶金,2017,18(12):19-23.

【5】邓梁.地铁网络运营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自动化博览,2017,34(05):95-98.

作者:叶萌

上一篇:县级医院会计核算改革论文下一篇: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