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计量经济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俄油气企业合作研究

摘要: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之间的边界线长达4300公里,邻近的地理优势为中俄经贸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双边经济交流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两国的地理和经济环境,还取决于两国的国家关系。从近代到当代,中俄关系时“冷”时“热”。自1989年以来,随着俄罗斯新一轮外交改革的开始,中俄两国政府为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两国结束了几十年的敌对,达成了意识形态共识,建立了友好的经贸合作关系。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贸易更是能源合作领域的重中之重。能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实现国家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各国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因此,世界各国都将石油问题置于能源发展战略的首位。世界各国石油储量不同,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石油逐步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二十一世纪以来,油气价格不断上涨,世界各国进行着新一轮石油和天然气竞争。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地缘政治的稳定性和能源输送的便利性,为中俄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俄罗斯成为中国的最重要的国外能源进口国,中俄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成为全球能源合作的重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和俄罗斯正面临石油安全问题。除欧佩克成员国外,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储量,并且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领先的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但是,俄罗斯的出口市场过于单一,主要面向欧洲国家,出口到欧洲的石油约占俄罗斯原油出口的2/3,其次是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对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需要通过第三国,否则难以保证能源安全。中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早已成为中国的净进口国,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该地区政治动荡,经济形势复杂,对于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的中国,存在很大的风险。从中东到中国的石油运输线80%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加剧了石油运输的风险。过度集中的石油资源和单一的高成本运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避免区域政治动荡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十分必要,寻求安全可靠的油气进口资源是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政府签署了“俄中联合声明”,双方宣布“决心发展公平信任伙伴关系,旨在实现战略合作”。同年4月25日,两国元首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联合部署能源部门合作的协议”。2000年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关于能源领域持续合作的协议。两国主要讨论建设向中国供应能源的石油管道,但当时的合作成效并不明显。2004年6月,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2005年1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国家联合石油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合同,“按照标准商业条款,到2010年为每年平均出口原油出口供应量为4840万吨。”因此,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 60亿美元的贷款,以换取4840万吨石油的供应。2006年3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抵达中国,期间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斯科沃罗季诺-中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和建设签署了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合资企业的基本原则协议”,以深化在油田的合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之间也签署了《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备忘录》。同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俄罗斯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东方能源”(51%的股份属于俄罗斯石油公司,49%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年,以国际经济危机的开始为标志,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元首在此期间签署了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其他能源合作文件,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了“建设和运营原则协定”。2010年,俄罗斯和中国完成了石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的建设,2011年1月1日正式投产。2011年5月,两国元首在2009年6月24日签署的《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线图。2013年3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联邦期间,俄罗斯向中国扩大原油供应框架协议签署后,当年确定东部沿线供应量增加80万吨,随后每年增加1500万吨,这些预计2018年会实现。与此同时,西部沿线的石油供应量将达到每年700万至1000万吨,并且将向东部地区运送910万吨石油以进行进一步加工。2015年5月,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俄罗斯联邦沿“东”线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供应天然气领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敲定了“俄罗斯向中国运输天然气的东部路线”。中俄经贸关系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金属,化工产品,食品等,其中比重较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尽管如此,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指标与两国之间的合作规模并不契合。长期以来俄中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领域的经贸关系发展都存在着这一问题。为了找出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关系方面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有必要评估供应状况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需求。中俄能源供需互补性强,油气合作前景广阔,两国地理位置临近,为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共同利益外,中俄在战略利益上也存在分歧和潜在冲突。在合作的实质阶段,利益对抗更加突出。虽然中国和俄罗斯在石油和天然气合作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面临一些障碍。为了促进两国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大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中俄油气合作存在的问题,认清制约发展的障碍,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使中俄石油天然气的合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该研究的目标是中俄石油天然气企业合作。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对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及其对中俄天然气石油贸易和经济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目的是确认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在石油和天然气企业领域加强和进一步合作的必要性。研究目标的实施涉及以下任务:1.研究商业合作,确定基本概念,确定能源部门的合作;2.分析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3.分析中俄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现代贸易;4.分析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5.建立中国到203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预测;6.识别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7.为发展中俄石油天然气贸易和经济关系提出建议;8.了解中俄合作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9.评估俄罗斯联邦和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领域的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阅读,筛选,分类,分析,笔者对当前研究领域的主要思路,研究热点和空白点有了一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本思路和研究方向。文献主要来自官方文件和法律法规分析,政治和经济统计研究,记录来源,媒体监督等的信息和数据。此外,俄罗斯和中国的科学会议和圆桌会议也很有参考价值。二,比较分析。排序后,收集了以往研究中使用的大量数据和研究方法,梳理了自己的思路,从而规范了论文的理论知识,对整篇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图解法。该方法用于在视觉上直观比较两国石油企业的差异,并帮助分析差异。四,计量经济学分析。该研究的科学新颖性是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作为建立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的工具,预测到2030年,并根据其结果,制定俄中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方案。为了模拟中国对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作者采用矢量自回归模型的形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受大量因素同时影响的经济现象。矢量自回归模型考虑到主要因素的影响,突出并考虑了不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产生了重大影响,将研究现象的滞后值加入到模型中。因此,预测具有很高的性能。此外,在经济和数学建模的工作方法中,还使用了统计和其他研究方法。中俄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两国能源合作,推动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事业的发展。首先,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对于确保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脉和力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致力于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合作,能更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能源安全,对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由于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可以满足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同时,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它对俄罗斯同样具有战略意义。俄罗斯能源出口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加强中俄石油和天然气合作,不仅可以为俄罗斯创造巨大财富,而且能够促使俄罗斯实现能源市场多元化,对促进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加强两国能源合作将有助于深化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当今世界,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实际上已成为影响国际关系趋势的重要因素。能源外交不仅可以使两国之间由竞争转为合作,而且还会导致原有的友好国家关系恶化甚至走向敌对。由于彼此特殊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众多共同目标,中俄两国应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石油天然气合作作为双边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对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具有特殊意义。最后,加强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能推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形势的改变,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国际能源市场定价机制。一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定价基于西部几个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重量级需求方和供应方,它们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改变能源价格,减轻西方局势的影响。研究的理论意义。根据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全面分析中俄“油气对话”的各个方面,总结中俄合作相互作用的概念,确定这种相互作用的潜在优势和劣势。此外,还要改进使用矢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能源,能源消耗和油气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过程的方法论。作者还评估了现阶段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正在出现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状况,以及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前景。研究的实际意义。这项研究使人们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中俄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这项工作的实际意义在于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建议。通过研究中俄石油和天然气中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影响,有利于谋求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天然气和石油供需预测的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从事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和石油的公司,为长期合同中为中国供应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的谈判过程准备论据。研究成果还可用于中俄两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关系发展的历史和前景的一般和特殊课程的开发。本论文可以为更深入地研究该主题的各个方面提供实际帮助。论文研究的科学新颖性如下:1.通过对中国天然气和石油需求的理论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确定了影响俄罗斯利益的三组因素:1)不利于出口;2)具有双重效果;3)能够产生效益;2.确认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正在增加,因此增加了对这些资源的需求;3.确认中俄石油天然气贸易增长;4.建立了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经济数学模型,并预测了到2030年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5.为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领域的中俄关系发展提出了建议,俄罗斯政府和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的大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建议为关于发展合作的谈判提供论据。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提供建议;6.作者添加了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评估能源需求的工具。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背景和主题选择的意义,并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专家和学者在理论领域形成的意见。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框架。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金属,化工产品,食品等。其中比重较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尽管如此,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指标与两国之间的合作规模并不契合,中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领域的经贸关系发展长期存在这一问题。为了找出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关系方面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有必要评估俄罗斯供应状况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需求。第二章是企业,企业与国际公司合作的合作理论基础的介绍。还有作者关于天然气和石油企业合作的结论,认为中俄在该领域的合作是国家间合作还是跨地区合作。合作的两个最常见的解释是:寻求增长效应或市场力量;寻求协同作用或互补性。第一个依赖于竞争定位和工业经济理论。如果最大化活动的利润取决于提高公司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那么,当获得的必要资源超过其风险时,合作社协会将实现规模经济,经验和风险分散,同时增加该部门内联营公司的权力。这种类型的合作将可能在相关领域内具有可比性且具有相同问题的公司联系起来,代表相同类型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共同链接。合作行为的第二个理论解释是基于通过对定性互补资产进行分组或组合而获得的协同效应。这种类型的合作,也称为共生或差异化合作,将互补的公司联合起来,这些公司汇集或交换资源,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品质。这种力量的结合使得每个公司拥有的不同类型资产的使用比例更加完全或者差异化(例如,公司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当地合作伙伴和国际合作伙伴之间的国际合作等)。国家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会推动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世界日益相互依存以及全球问题的出现和恶化,极大地扩展了多边合作的领域。今天,合作不仅包括贸易,海关条例,边境安置或军事政治联盟,还包括应对环境挑战的共同措施,空间探索,为共同目的共享资源,发展通信网络,能源合作等。专家们强调了国际合作理论的两大成就。首先,学术界已就“国家间合作”的概念达成一致。在科恩之后,许多专家将合作理解为“某些行为者根据他人的实际或预期偏好来调节他们的行为”的情况。换句话说,国家间合作涉及三个要素:伙伴国家的共同目标,预期收益以及这些利益的互惠性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能源贸易涉及一种类型的合作:谈判,其主题是各国从其互动中分配利益。(这既是合作的方式,也是通过讨论政策协调实现合作的一种指标。)国家间合作领域的第二项成就是关于国家间合作最有可能的条件的假设。这些假设并不构成国家间合作的综合理论,而是一系列变量,每个变量都使协作更有可能。对这些假设的分析和实证检验可以鼓励创建一个综合理论,从而促进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的世界正在目睹国际体系内不同区域和权力之间跨区域关系的发展。我认为,中国在能源方面的跨区域关系的发展可以提供跨区域理论的有用实例,并可以促成跨区域理论。第三章是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概况,包括对中俄石油天然气贸易的分析。中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位居前列。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耗不断上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俄罗斯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丰富,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进口国。俄罗斯是世界能源超级大国,2017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排名第六,占世界的13%,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如图3.3所示。对于俄罗斯而言,除了自身消费以外,石油资源丰富,出口较多,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俄罗斯石油出口量近十年来一直稳定在200万吨,而石油出口量占产量的30%左右。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可预见俄罗斯石油出口量未来势必会增加。2017年俄罗斯石油总出口量为243万吨,其中对华出口约为1.4亿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6.9%。表3.1显示,2013年至2017年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增长,对中国出口石油量也呈增加趋势,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占比从2013年的8%上升至2017年的16.9%,增幅接近一倍。因此,中国是俄罗斯的主要石油出口国。中俄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发展良好关系,不断深化互利务实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两国将继续合作扩大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2012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宣言-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俄领导人一致决定在未来十年实施中俄关系任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双方政府和部门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合作。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中俄友好条约签 署合作是中俄关系是里程碑和基石。第四章是关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从俄罗斯的利益出发,作者使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进行预测。由于问题的制定,需要同时分析几个时间序列,有必要使用矢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同时模拟它们的动态。向量自回归是一种对时间序列动态建模的方法,其中根据各自的滞后和其他变量的滞后来研究几个因变量。在当下的情况中,使用VAR方法是必要的。根据煤炭和天然气消费动态的具体特征,研究“昨天”的煤气消耗量对它们的“今天”的消耗量的影响。如果在通常的自回归方程中,变量前面的系数是标量,那么VAR模型包括系数矩阵。在对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时,这些问题会导致替代的非结构性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选择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它是一个时间序列动态的模型,其中这些时间序列的当前值不仅取决于内生和外生变量,还受到同一时间序列的过去值的影响。建立模型的方法绕过了结构建模的需要,将系统中的每个内生变量视为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该模型由Christopher Sims于1980年在“宏观经济学和现实”中提出,是联立方程的替代方法,这存在着理论局限。矢量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预测互联时间序列和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构建VAR模型的方法绕过了结构建模的需要,将系统中的每个内生变量视为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与经典回归模型相比,VAR模型并不意味着将变量先验分为依赖变量和独立变量。默认情况下,标准VAR模型中的任何变量都包含在所谓的内生(或内部)变量中,尽管有可能将某些变量视为外生(外部),我将在本文中提到这些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数学表示为:(?)其中 yt-k-内生变量的维数向量,xt-d-外生变量的维向量,Ap 和 B-要估计的系数矩阵,εt矢量的扰动通过对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专家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确定了影响俄罗斯利益的三组因素:1)不利于出口;2)具有双重效果;3)能够产生效益。1.不利于俄罗斯出口利益的因素包括:-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积极的节能政策;-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国是波斯湾国家(但为了使进口流量多样化,该国逐渐转向俄罗斯)。2.对俄罗斯的双重影响是由于以下原因的影响:-中国的人口增长对石油消费没有决定性影响;-中国正在开发和引进新技术,能够增加现有工业储备中可采石油的份额,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现和开发新储备所花费的时间;-为加强能源安全,各国共同勘探和开发国外的能源储备。3.俄罗斯有利的出口利益是因素:-在能源消耗方面,石油的重要性排名第二;-中国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足以满足国家的需求,进口是石油消费的决定因素;-为了加强能源安全,中国已形成并保持战略石油储备,需要稳定的石油进口;-经济增长决定了中国98%的石油消费量;-考虑到中国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业中石油产品的消费动态,我们应该期待这一因素在石油需求结构中的作用提高。因此,虽然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实施核电厂建设计划,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但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石油仍然是中国主要的能源需求之一。由于产量的增长和生产的技术发展,中国的经济依赖于石油进口。随着俄罗斯联邦目前在向中国进口原油结构中的份额的扩大,到2020年石油供应量将增长近40%,到2030年将比2016年增长近2倍。根据对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基本情况的预测,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超过24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超过38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会更多。█Figure 4.1 Dynamics and forecast of oil consumption in China,million tons█Figure 4.2 Dynamics and forecast of gas consumption in China对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相互依赖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使我们将中国视为俄罗斯在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中的稳定战略伙伴。第五章介绍了作者对中俄油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遇和影响的结论。通过分析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制约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发展的国际因素。根据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中俄面对着互利战略合作机遇,两国的合作对中国而言,实现了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缓解了本国能源供应的不足;对俄罗斯而言,符合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能源生产是俄罗斯经济的主要部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从政治角度看,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稳定信任和两国外交关系的结果。虽然有促进俄中两国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的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有几个因素可能会阻碍中俄能源合作。首先,中国和俄罗斯在合作中的地位并不平衡:可以预见,国际能源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中国维持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需求不会减少。因此,中国可能会被迫向俄罗斯和欧佩克寻求能源供应。其次,俄罗斯的国内环境可能成为能源合作的障碍。虽然俄罗斯是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但俄罗斯的政策并不特别支持某些行业的国外资本直接投资。联邦法规严格禁止外国对能源部门和其他战略性行业的投资。与此同时,外国公司和投资者面临高昂的关税和税收。地方利益集团和各种形式的影响力在俄罗斯经济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俄罗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的合作。此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也希望其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商多样化。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国,能源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积极寻求能源合作是必然的选择。俄罗斯土地广袤,能源资源丰富,加上其经济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出口。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寻求可靠的能源进口国。中俄能源合作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虽然中间搁浅了一段时间,但两国的能源合作仍在继续。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虽然有不小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中俄能源基础设施在俄罗斯东北亚地区有中国信托基金会,能源安全存在一定风险,一种本土的文化阻碍了两国在俄罗斯的能源上的利益交换。俄罗斯和中国从过去的合作中学习,面对问题,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带一路”战略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俄罗斯通过多种措施建立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中俄能源多领域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全面保障能源安全,加强人道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等对策。中国的长期目标包括内部稳定,保持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增强其软实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能源安全以及与大国的平衡关系;全球治理机构的规则制定者和全球经济的贡献者。

关键词:油气合作;一带一路;计量经济分析;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预测;中俄合作

学科专业:企业管理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Aims, 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scientific noverlty

1.4 Literature review

1.5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2.1 The basis of business cooperation

2.2 Theoretical bas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forenergy

Chapter Three:The Overview of Sino-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3.1 Natural gas outlook

3.2 Oil outlook

3.3 China-Russia oil, Gas Trading analysis 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

Chapter Four: Consumption of oil and gas in China, from the position of interests ofRussia

4.1 Econometric research methodology

4.2 Estimation of oil structure, modeling and forecast

4.3 Estimation of gas structure, modeling and forecast

4.4 Conclusion

Chapter Fiv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pportunities and inpuct Sino-Russian Oiland Gas Cooperation

5.1 Sino-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problems

5.2 "One Belt and One Road" China-Russia oil-gas trad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5.3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strategic cooperation

5.4 Impact of Sino- 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上一篇:物流行业财务风险论文提纲下一篇:自动化发展的机械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