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拘留的豁免制度——以70岁以上老人为对象探讨

2023-02-25

今年8月份, 安徽某县基层法院出现了不寻常的一幕,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法院办公楼对着院长办公室破口大骂, 法院的警卫对着老人束手无策, 派出所也无可奈何。据法院工作人员说, 这已经不是老人第一次来法院闹事了。老人断不会无故在法院辱骂, 究其原因, 竟是不满自己曾因受贿罪被判刑, 要求法院改判其无罪。但老人犯罪是证据确凿的, 毫无疑问, 老人是在无理取闹。这不禁让人好奇, 谁给了老人如此“特权”来法院闹事?答案不言而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70岁以上老人不执行行政拘留。

本文作者丝毫不否定行政拘留规定豁免对象的意义, 只是提醒学界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运行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并对实际出现的问题引起注意。

一、行政拘留概述

行政拘留是指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的, 对违反有关行政法律规范 (主要是治安管理法律规范) 的自然人, 在短期内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 通常适用于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 (1) 因此, 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从行政拘留的概念便可看出行政拘留的适用对象, 即违反有关行政法律规范的自然人。

随着《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我国的行政拘留适用对象的范围发生了一些变化。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 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该条对于适用对象范围作了消极性的排除规定, 体现一种对人的关怀, 以及对社会特殊群体的特殊考虑。本文仅对关于70周岁以上老人不适用行政拘留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立法原因分析

(一) 老年人的责任能力与一般成人不同。

在生理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生理状况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 其责任能力也从完全具备到减弱甚至丧失。所以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较成年人有所减退, 反应能力下降。在心理上, 老年人逐渐退休, 社会地位下降, 社会性活动减少, 空闲时间增多, 其很可能长期处于一种消极且不稳定的情绪之中。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 老年人的心理会趋近于儿童, 固执、任性、自我、敏感, 没有自制。容易导致违法行为。因此, 从客观上说, 老年人在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上明显低于一般的成年人, 其不能被视为完全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人, 处罚老年人时必须考虑这种区别, 否则会造成实质的不公平。 (2)

(二) 传统的文化心理与道德观念影响着对老年人犯罪的处罚。

一方面, 老年人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 当老年人违法被处罚时, 他们往往难以接受, 容易冲击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 怀疑以后的生活方向;另一方面, 中国是一个崇尚伦理关系的国度, 具有深厚的敬老、爱老、养老的文化底蕴, 受此传统思想影响, 对于老年人犯罪, 人们在憎恶的同时也有着同情。因此, 人们大多希望从宽处理老年人的违法行为。

(三) 对老年人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增加了执法成本。

现代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而需求是无限性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执行行政拘留要投入相当的司法资源, 而且特别对于身为弱者的老年人, 如果对其执行行政拘留, 为了照顾他们, 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无疑要求国家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 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执法成本。而且老年人违法社会危害性一般较小, 其行为能力也较弱, 再犯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 就算对其不执行行政拘留, 也不会构成很大的社会危险。

三、笔者的观点

本文虽认为上述解释都有其道理, 但是仅凭这些就规定70岁以上老人不执行行政拘留的做法值得商榷。不可置否, 对老人设定行政拘留豁免, 符合自然规律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 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符合人道主义要求。然而应当注意, 我们对老年人的人道主义救助也是有限的。在我国, 尊老敬长已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伦理思想, 成为不自觉地指导、评判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 (3) 本文认为, 立法不能盲目依据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 不能仅仅依靠民众的道德情感以及生活习惯, 而且由于老年人情况各异, 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不可取。单纯年龄的大小是为依照人们的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和经济需要和行为能力去区分人群提供了一个拙劣的基础, 一种武断的划分年龄界限甚至从根本上就不可接受。 (4)

针对有些学者认为“老年人违法犯罪, 一般其社会危害性较小, 再加上行为能力弱等因素, 再犯的可能性较小, 即使不执行行政拘留, 也不会构成很大的社会危险。”本文认为社会危险性的评判标准并非仅仅根据年纪, 社会危害性评价不应是随意的, 而应形成一套机制即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机制。它并非平面式的思维运动, 而是在排斥着形式化的量刑平衡的同时, 还应紧密扎根于民众基础和社会生活。

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屡教不改、行为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老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一些思想偏执的老年人, 把《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70岁以上人不适用行政拘留”的规定当作“护身符”, 一旦诉求得不到满足, 就不依不饶, 肆无忌惮地公然违法、寻衅滋事。部分老年人有“倚老卖老”心态, 认为“闹事就能解决问题”, 加之部分执法人员工作方式不当, 激发老年人的对立情绪, 进而采取聚众闹事、阻碍执法人员执法、扰乱公共秩序。而且部分偏远落后地区法院基础工作薄弱, 更加导致安保问题突出。人民法庭人员少、装备落后, 既缺乏威慑力, 又不敢适用强制措施。一旦当事人认为自身利益不能得到满足, 便会将怒火转嫁到法官身上, 将法官作为发泄的对象, 其至造成伤害事件。近年, 威胁或伤害法庭工作人员及其他当事人的事件不断现于报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 也利用了老年人这一心理, 煽动、唆使老年人聚众闹事。

四、结论

法律是固定的, 但是环境是活的。立法者应该时刻注意着法律制定后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做出反馈。一概规定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都可以免受治安管理处罚是不合理的, 只会促使部分老年人无休止的无理取闹而又无人可管的局面出现。当既有的理论与实践不符的时候, 我们应当怀疑理论需要修正。仅根据年龄判断不适用行政拘留不符合实际, 本文认为应当综合考虑老年违法者行为的严重程度、危害后果、悔罪态度以及身体状况等决定是否对其免除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

摘要: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有特殊规定。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 但在实际运作当中却出现了一些老人把此项规定当“护身符”进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现象。诚然, 对老年人免于执行行政拘留有尊重人权的宣言性意义。法律体现的是对各种社会利益的权衡, 治安管理案件涉及的虽是轻微违法行为, 但其对社会正常工作秩序的损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关键词:行政拘留,老年人,立法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景宇, 李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5, 9:64.

[2] 吴宏毅.不执行行政拘留的特殊人群[J].法治论坛, 2007 (24) .

[3] 张建军.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犯罪处罚原则——基于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N].光明日报, 2012-1-31.

[4] 马荣春, 韩丽欣.论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机制的确立[J].国刑事法杂志, 2007 (4) .

上一篇:《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下一篇:阅读中影响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