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于写作文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学生乐于写作文范文

怎样使学生乐于写作文

从教二十多年,我深深地感到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小学阶段是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可以说今后作文的好坏就看小学阶段的基础好不好,但大多数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畏惧、厌烦、就感觉头疼,不喜欢写。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而乐于写作文呢?对此,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究竟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多阅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首先,阅读是基础,写作是运用,阅读对于写作非常重要。作文教学时,首先是从读课文入手,因为每篇课文都是经专家们精心挑选,能代表各类文体特点,且十分适宜学生们学习,必须把这些文章学好。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开辟第二课堂,向课外阅读阵地延伸,得益于课外。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注意语言的学习积累,要学生记下书里的好词佳句。每生要备一小本子,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摘录和学习语言。持之以恒。正所谓“涓涓清泉,汇成江河”。 教学中,我带着学生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指导学生做好摘抄将课文内的名言摘抄下来时时翻阅背诵成为写作素材。同时学生的思想也能受到熏陶,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如第十二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姑娘》这个故事反映了小女孩的悲惨处境,感受资本主义的黑暗无情。

如果将这个故事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极为深刻。而我们读书角有最现成的读物是同年书架,指导学生概括内容,写心得、读后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爱的方式做笔记,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学生在长期的积累中建立了语言的“仓库”后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其次,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另外,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写出真情实感转练说贴于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因此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

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让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如对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可见,写好作文,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

三、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作文教学时我主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另外,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

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化整为零的训练,需要扩大阅读量,需要老师不断鼓励、开阔学生创新视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才能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第二篇:小学生关于写乐于助人的作文

要说起去年那让我心花怒放,最引以为豪的事,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时至今日,它依然保存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刚刚入秋的一天,满世界一片辉煌,一片火红!树木、房子、动物和人们整天脸庞红扑扑的,好像都在为丰收而喜悦,我也情不自禁地快活起来。但是今天我想起时,脸上不只是喜悦,更多的是骄傲,是喜悦!原因还得从我家的邻居说起。

这是位老奶奶,刚刚搬过来不久,是靠捡垃圾生活的。但我喜欢她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了我对同学的喜爱,第一:她又贫穷又孤独,却能在这么大的年龄自食其力;第二:据说她年轻时是一位中学老师,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升起对她由衷的敬佩之情。

我放学时有时会见到她,总是笑眯眯地对我说:“来,有没有什么难题?我来帮你分析分析!”不过有时也会见到她在那又黑又湿的屋子里叹气。我的心情一阵沉重,真希望赶紧长大,帮她走出这么困难的生活。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家里不是有很多东西吗?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姐姐的漂亮装饰品、妈妈的旧衣服鞋子、我的玩具……想到就干,我把能够卖钱的东西都收集起来,悄悄地藏在了我的床底下。忙碌中,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入非非,觉得自己像地下党员一样充满干劲......

第二天,等家里人都出去以后,我兴冲冲地把东西装在一个大米袋子里,背着肩上出来门,虽然很重,却健步如飞。我把它们一一藏在了奶奶经常去的必经之路。太阳亮闪闪的,风儿夹着花草香,熏得我都要醉了。

在路上晃悠了半天之后,奶奶真的来了。我装作偶然碰到的样子:“奶奶,今天我跟你一起干吧,老师要我们写体验作文呢。”随后,在我故意、无意的提醒中,奶奶捡起了我为她准备的东西,每捡到一个,我就激动一回,比自己捡到了金元宝还要高兴......

晚上,我静静地躺在床上领悟到了一个真谛:付出使我们收获,助人使我们成长!!!

第三篇:让学生乐于作文

作文是什么?大纲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小学作文教学应定位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才能达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的目标。“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正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可以说,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展示个性是写作文的动力。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张扬“我”,“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适度确定目标,讲究题目情趣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作文目标,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面。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要求可以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

首先,我的命题策略是一个主题,多个题目,有难有易,让学生自行选择。如第九册的一次习作训练,主题是记一件生活中的事,就可以出多个题目,如《这件事叫我烦恼》(较难),《这件事真叫我快乐》(较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各得其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写作的兴趣爱好,可另找好题《这件事》,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合理的想象。

其次,在命题时,注意设计符合学生知识与生活实际心理特点、范围大、涉及面广且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题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命题,使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如《假如我是„„》《我真》、《我爱》、《生气了》,在指导这类作文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调动生活积累和感受,写出具有个人特点,富有个人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再次,让学生自主命题。教师对学生的题目、内容、文体、表现方法等不作任何限制,完全让学生放胆作文。这样,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个性,尽情描绘想象中的天地万物,把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符合“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宗旨。这样就赋予命题创新的意义,真正达到俗话说的“好题一半文”的作用。

二、广辟素材渠道,在参与中产生意趣

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将客观现实生活按照题目要求,经过组织后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惟有先接触社会客观现实生活才有对它的心理反映,再把心理反映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感官和思路,发掘生活的素材,创设生活的情境,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使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由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由上所述,我在教学实践中,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联出发,增设了作文活动课,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找到了激活学生写作欲

望,提高写作水平,充分展示学生自己兴趣爱好的结合点。

看看写写: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生活、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大自然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玩玩看看,看看写写,轻轻松松,这是孩子最喜欢的。这样,看为写激发了兴趣,又为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画画写写: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画画。(有时也可结合美术课进行)画画对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在边上写写画儿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作文的枯燥,长期训练,就能使画画与作文趣味相投,图文并茂。

演演写写:在作文活动课中可通过开展生活模拟、小品表演、学做小导游、课本剧表演、古诗配画再作文等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微型社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中的某种情境。

做做写写: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积累写作材料。做可以是制作小物件,如写《我最喜爱的小物品》,有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实践,就可动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手试一试、做一做,或让学生拆拆拼拼重新组装等。也可以是做小实验等,如《一次有趣的小实验》,就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动手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细观察、勤体验,有助于写出真情实感。

逛逛写写:让学生走走逛逛,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如学校开展了“保护地球,捡废品,献爱心”活动,先让学生走走逛逛,调查考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特别是河道,接着根据调查情况请他们写出这次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收捡废品,保护地球妈妈,并把回收废品的得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是怎样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写下来。由于是自己所做,因此写来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

总之,习作要能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作文教育,让学生用其具有个性的眼睛去看,用具个性的耳朵去听,用具个性的心灵去感受和认识自然事物,从而细心地观察并熟悉记叙、说明、描写或议论的对象,使学生“见多识广”从而转化到“胸有成竹”。

三、沟通读写关系,激发生活乐趣

有人曾说:“阅读是土,作文是苗,土沃则苗壮”。从读到写,通常是让学生借鉴阅读材料学写作文,以此沟通读写训练。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它有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学会写的方法。由于阅读为孩子提供了范例,开阔了思路,也就提高了写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学习阅读材料中的个性语言和表达方法。教师在儿童习作的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另外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用得精的句子、词语,然后按要求或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词、句、段、篇,扎扎实实地占有语言本身,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了解和积累个性化语言,再经过理解吸收,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个性在循序的积累中渐渐丰腴起来,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逐步能顺手拈来,左右逢源。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学会善于表达,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即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自己想说的话通过“日记、周记、随记、书信、解说词”等记下来。自己选题,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限时间、内容、体裁、篇幅。这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使儿童能畅所欲言,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开导学生独立思考。因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勇于独立思考,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有真正的我和有个性的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而在习作指导中,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以充分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续写、扩写、缩写和改写作为一项重要的习作内容。如扩写《我的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直到壮丽牺牲的经过;续写《穷人》、《东郭先生》、改写《帽子的秘密》、缩写《景阳岗》„„另外,还可通过实物漫画图画等材料让学生想象作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促其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而挖掘内部的灵性使其更大地生成和发挥。这样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儿童的创新思维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激发起创新灵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的展示自己兴趣爱好的佳作。

四、建构双批双改,寻求评价兴趣

学生作文完成后,对提高作文兴趣关系重大,为此,必须建立一种“愉悦评价机制”,以增加作文兴趣,放宽学生写作的自由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特有的童言去描绘生活,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童趣。

首先,在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情达意自由。学生情感丰富,个性特色浓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学会“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留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而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其次,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现形式自由。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方法最现实,最有效。

因此教师修改时,要尽量尊重儿童,少划少改。非改不可的,要尽量顺着儿童原来的意思少改几个字。特别涉及到写作技巧立意深刻等方面的要求要放宽。作文修改要富有启发性,对每个层次的学生作文均应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有进步就给予鼓励。特别是对中下学生的作文,尽量地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每次修改作文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可以认真修改,重新评定成绩。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肯定中充满自信,产生进一步尝试的欲望。并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五、展示成果,体验创造的有趣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实践证明,只有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学生才想说、想写,流露于笔端的也才会文通字顺,生动活泼。因此,激发亢奋的情感抒发对于习作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地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感的刺激手段,开掘出他们潜在的情感,将学生的习作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

汇编《班级习作集》,鼓励学生汇编“个人优秀作文集”,让学生自己组稿、编校、打印、美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彩绘封面和封底,写上“前言”或“后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汇编成册后,成功的愉悦感对他们来说确实珍贵。此外,可推荐其中的优秀作文在校报及各类报刊上发表,每当学生的习作在报刊发表,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时,他们就真正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定期“出版”小小组的小报也是有趣的活动。小小组里,自己当记者、作者、编者,自己当美术编辑,并定期交流、张贴、评比。这也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另外,在编辑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把所学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大胆运用于实践,还在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臻完美,于是,他们有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中的甘露,用更透亮的已经去透视生活、记录生活。这时,孩子们的作文已是真正的为生活而作为人生而作了。

这样将作文的训练有机地化解到课外活动中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不断地提高,视作文为乐事也自在情理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也在习作中得以活动中得以进一步的发挥。

第四篇: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提到写作文,大多数小学生往往是唉声叹气,不爱写。为什么?因为不会写。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作文方法公式化地塞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模式。这种僵化的训练,在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体化体现,无视课堂教学资源,致使老师、学生都成了单独的个体,只会闭门造车,造成了学生厌写,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为解决作文难题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什么是贴近学生实际?顾名思义,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衰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现实的关系。

那么作文教学究竟怎样才能贴近学生实际呢?

一、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命题作文。提倡学生多写些日记,多写些练笔。因为日记和练笔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应,学生写起来束缚少,自然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不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了。

在我执教的班里有一个叫黎逸的学生,他平时写书上要求训练的作文时,写出的作文总是支离破碎,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他很怕写作文。但自从我要求写日记写练笔以后,他的写作热情高涨。为什么呢?因为日记和练笔不受内容和形式的约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自己熟识的事物来写。这个同学爱好打网球,假期里他参加了去英国的网球夏令营。他把他参加夏令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使我这个没去参加网球夏令营的人读了之后,如身临其境。我批改了他的日记之后,马上在作文课上把他写的这篇日记读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听了之后都啧啧称赞,仿佛他们自己也参加了这次网球夏令营。从此之后,黎逸同学的写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就连学习态度都比以前认真了。

所以,我们如果能这样长期以往地训练下去,学生的写作兴趣势必被激发起来。

二、要使学生善于和注意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因为小学生受生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他们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性的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闪观点就如流水一般在他们身边悄悄流走。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主动意识,老师首先要做捕捉素材的能手,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我在教学完《荔枝》这篇课文之后,根据课后选做题的要求,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些家务活或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妈妈买一件小礼物,然后仔细观察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一次练笔。学生因为有了有意注意,所以观察得比较仔细、具体,感受自然也就深刻了,写出的练笔内容更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班里有一个叫马侠江的同学,他在练笔中写到,自己为了完成这次练笔,星期日的早上7点钟就起床帮妈妈做家务。虽然很累,但一想到妈妈会夸自己是她的小帮手,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便迫不及待的等妈妈起床。谁知妈妈起床后,看到地面不干净,桌椅也不整齐时,便皱着眉头问保姆是怎么搞的卫生,要重新做一遍。 当他怯生生地告诉妈妈这些活是自己做的之后,妈妈又是安慰儿子等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语言,被马侠江同学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这个同学发出一声感叹:“知子莫如母”啊!

学生因为及时捕捉到了生活中的闪光点,从而发现了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笔下自然也就流淌出潺潺的清泉。

三、老师要做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等来设计写作练习。如在班级内开展“迎十

一、办小报、评小报”的活动,然后让学生动笔;“非典”时期,不但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非典”,还要让学生多看报,了解“非典”与人与大自然的链条关系,然后让学生动笔;多看电视新闻,开展“美伊大战”的评点,然后让学生动笔;结合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畅谈“神舟”载着我的梦飞翔,然后让学生动笔等等。要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因此,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然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易于动笔,乐于作文——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在体验中易于动笔,乐于作文

——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探索与实践 广西钦州矿务局中学 马家骐 邮政编码:535038

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式作文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体验式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的外在表达,它需要作文者重视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我们认为,它具有多元化、个性化、临场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诱发学生的体验呢?

一、创设活动,通过参与诱发体验。

“接触了生活并不—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精蕴”即事理的深奥处细密处,这是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很难认识到的,但如果给学生—个亲身体验的、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观察意向,揣摩观察方法,获取深刻而细致的“观感”(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如,我在让学生做一次自由作文训练前,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的牛皮纸,并叫他们把纸架在两叠书上面,便提问:“同学们觉得它像什么?”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桥!”我又叫他们把纸拗成半圆,插在两书之间。“还像桥吗?”这时,有的说:“像!像石拱桥。”有的却灵感地说:“老师,我觉得它倒像天上彩虹。”紧接着,我又发给他们每人一枚1元的硬币,并放在“拱桥”上面(1分钟左右);又叫他们把“拱桥”变成刚才的“平桥”,也将硬币放在上面。问:“结果怎样?”“平桥断了,而拱桥没断。”“为什么呢?”这一“为什么”便点燃了全体同学的思维火花,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平桥没有两脚做支撑。”有的说:“拱桥比平桥坚固耐用。”更有的说:“平桥是豆腐渣工程。”„„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激情高涨,纷纷握笔铺纸,专心写作:《桥的断想》、《平桥和拱桥的对话》、《桥·路》、《桥为什么断了?》„„就这样,一篇篇优美的佳作便在学生们的笔下挥笔而就。

从这次作文训练,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想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写出美文佳作,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活这一源泉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把“无米之炊”变成“有米下锅”,指导学生“心”入生活,“情”入作文,多角度多层面地体验生活。也就是说,作文引导学生应围绕四个“导”:导累,即引导学生积累语汇、素材,培养语感;导行,引导学生克服危难情绪,积极参与作文实践,敢于去写作;导思,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思考生活,并付诸文字,逐步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导情,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变把作文当作任务而为写作成习惯。

二、营造情境,通过入境诱发体验。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师设法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有一次,我给学生来一次全新的写作训练。在课堂上,我只做一个动作,要求学生就这个动作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一听这个消息,学生们开始都十分高兴。同时,同学们都在猜想着我的这一“奇异的动作”——

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拿起一支粉笔,手指轻轻一带劲,粉笔一下子成了两半。而后,我一松手,粉笔便自然落到地上。

“哇——”全班一片哗然。可是不久,同学们就全懵: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写作文?怎么写?见大家惘然的样子,我笑着说:“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由这个动作你能想到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我相信大家都能写出一篇杰作!”老师的鼓励就是法宝,这不,下面又像沸腾的水一样吵开了——

有的同学说:“老师,这不叫作文,这叫营养过剩,消化不良!” 还有人说:“这叫浪费国家财产!”

甚至有的像吃了豹子胆:“老师就像个凶手,杀害了无辜的粉笔!”„„ 听着同学们发言,我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同学们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大家再大胆一点,思路再开阔一点就好了。”

这时,同学们经我这么一说,仿佛一下子开了窍,一个个竟提笔飞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教室里便鸦雀无声了。

由这节作文课,我深深地认识到:原来,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模拟情景,甚至是头脑中想象的情景,它只要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真切感受,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学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

三、利用影视,通过艺术诱发体验。

电影自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教育性,将它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缩短事物间的距离,方便学生了解事物的特点与发展过程,可以把看、听、讲、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学习。因为,电影的银幕和银屏可以给学生打开广阔的视野,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紧密关联。再说,影视作品是各种表现手法的融合体,它包含了文学、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的一个镜头,一句对话可以触动人的心弦。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感觉,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表情,举手投足是那样震撼心灵,让人心动,让人迷醉。学生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同时,也得到了熏陶,良好的审美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文学品位得到不断提升。

那么,在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怎样适时适宜的利用影视,通过艺术诱发体验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关注生活。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要闻,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提炼主题。影视作品中、特圳是那些经典的电影、电视剧,无不具有深刻、鲜明的主题。像电影《焦裕渌》、《孔繁森》、《生死抉择》,电视剧《任长霞》、《暖春》、《省委书记》、《国家干部》、《国家公诉》、《反黑使命》等,都深刻地表现了不同时期党的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这些作品,虽然也通过重大事件表现人物,深化主题,但很多时候是通过平常小事来表现的。像孔繁森在风雪之夜为老人暖脚这一情节,看似平常,实不平常,它反映了孔繁森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一重大主题。中学生作文不会叙述事情的不多,仍往纯没有将事情与深刻的主题相联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影视作品提炼主题的艺术,努力达到鲁迅先生所侣导的“选材要小,开掘要深”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技巧创新;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修改作文等。

值得一提的是:把有关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渗透于写作教学之中,适宜“特写”,不宜“全景”。即根据写作教学的阶段性要求以及相关的文体特点、命题方式,把移用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化整为零。譬如在训练构思时,可以结合电影蒙太奇中“首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写作时“拟定提纲、构筑框架”的速度和水平。对于那些片断式的写作训练,诸如“场面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更可以随机移用电影艺术中的一些手法来加以指导或评点,积极引导学生朝“文字画面化(可视),画面镜头化(鲜活),镜头组合化(有意)”的方向努力。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小说后,抓住学生爱看故事片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第二集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精彩片段影视,分别从这“三拳”打的部位、设喻角度和描写方法等角度来指导学生学写片段作文。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看电视,就不会像平常那样只是单纯了解故事情节,而是边观看,边思考,边展开联想,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是以独立人格作精神支撑的人,只要我们能主动的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把主动自由放回他们的手中,让细心、让真实、让创新进注,那么,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会回归,文章就会变得鲜亮,有个性。

联系:广西钦州矿务局中学 马家骐 邮政编码:535038

上一篇:刑诉复习思考题范文下一篇:学生年度鉴定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