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自学指导书

2022-08-11

第一篇:工程力学自学指导书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自学指导书

指导教师:曹林同

一、课程的范围和目的

课程的范围: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建筑市场概述及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投标、合同法律制度、建筑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管理等。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目的:通过学习该课程,了解建筑市场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等的具体要求。首先讲施工项目招标、投标,其次讲述合同法原理、合同条件,最后讲述施施工合同的签订与建筑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等内容,理论、实例、作业、课程设计等各种环节相结合,构成培养学生能力的完整学科体系。

二、自学内容、要求及重点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营管理

第二节 施工项目的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了解建设法规体系;

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熟悉建筑市场的构成要素和市场规则。

第二章 建设项目招标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建设项目招标概述

第二节 招标方式

第三节 施工招标程序

第四节 招标实务

第五节 施工招标文件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了解建立招投标制度的意义;

熟悉招标的形式;

掌握招投标程序。

第三章 施工项目投标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施工项目投标概述

第二节 投标文件编制

第三节 投标报价

第四节 投标决策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了解投标活动的一般程序;

熟悉技术标的编制要求、影响投标决策的因素;

掌握投标文件的组成。

第四章 合同法原理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合同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合同法概述

第三节 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和担保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第六节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第七节 合同争议处理方式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熟悉建设合同的概念;

合同订立的原则、订立合同的程序和合同主要条款;

掌握合同履行、担保、变更、转让和终止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合同文本的结构

第二节 合同双方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质量控制条款

第四节 进度控制条款

第五节 造价控制条款

第六节 管理性条款

第七节 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第八节 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了解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格式、组成和应用示范文本的意义;

熟悉合同文本中常用的23个词语的含义;

掌握合同双方的一般权利和义务、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工程发包承包模式

第二节 施工合同类型及选择

第三节 合同的签订

第四节 合同的履约管理

第五节 合同风险的防范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熟悉工程承包和发包的模式、施工合同类型及选择;

掌握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管理的工作内容。

第七章施工索赔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索赔概述

第二节 索赔的程序

第三节 索赔报告

第四节 索赔的计算

第五节 索赔的技巧

第六节 反索赔

第七节 索赔案例

(二)自学应达到的要求

了解索赔的分类及原因;

熟悉索赔的依据和程序;

掌握索赔报告的内容、要求和索赔计算。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业

(考试前上交,点考试成绩的30%)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项目、建设项目、施工项目概念

2、为什么要推行项目管理

3、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有什么区别?

4、简述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5、为什么要学习招投标和合同管理?

第二章建设项目招标

1、 简述推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

2、 法律规定哪些项目发包必须经过投标?

3、 项目进行投标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4、 简单介绍招标代理制度

5、 哪些项目可以实行邀请招标?需履行什么手续?

6、 简述公开招标的程序

7、 法律法规对招标公告要什么规定

8、 招标资格审查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种方式

9、 对投标联合体的资格审查应满足哪些要求?

10、 简述开标程序

11、 开标过程中应确认的废标有哪些?

12、 投标中的重大偏差有哪些?

13、 简述招标文件的内容?

第三章 施工项目投标

1.2.

3.

4. 投标文件一般应由哪几部分组成? 简述投标文件的编制一般要求? 简述技术标编制的要求? 投标书的修改、补充和撤回的操作程序?

5. 投标报价的方式有哪几种

6. 按概预算方法编制的投标报价由哪几大部分费用组成?

第四章 合同法原理

1. 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2. 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合同的基本原则?

3. 合同订立一般要经过哪几个程序?

4. 简述合同的主要内容?

5. 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哪几种?

6. 什么是无效合同?

7. 合同的变更的条件?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条件?

8. 简述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9. 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第五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1.施工合同的作用是什么?

2.工程质量保修书包括哪些保修内容?保修期如何?

3.工程可以延期的情况有哪些?

4.工程款支付包括哪些内容?

5.关于工程分包的规定有哪些?

6.不可抗力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专业分包的主要内容

8.专业分包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怎么称呼

9.简述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1. 工程发包承包模式有哪些?

2. 按计价方式分类的施工合同类型有哪些?

3. 施工合同签订的原则有哪些?

4.

5.

6.

7.

8.

9. 合同谈判准备有哪些? 合同谈判的技巧有哪些? 规定合同双方的一般义务应注意哪些问题? 风险因素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举出工程施工中风险回避的两个例子? 简述风险转移的具体方法

第七章 施工索赔

1. 什么叫施工索赔?

2. 发生索赔的原因?

3. 索赔的分类有哪些?

4.

5.

6.

7.

简述索赔的程序 索赔报告的基本内容 常见的索赔证据有哪些? 索赔的技巧有哪些

第二篇:2013福州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核心指导手册

一、专业及代码:

080104工程力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及复试专业课: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8结构力学

复试科目:

①力学综合(含弹性力学、材料力学)

②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注意】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三、初试参考书目及资料:

1.《结构力学》(上、下册),龙驭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结构力学》,王焕定、祁皑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结构力学学习辅导与解题指南》,祁皑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4.《2013福州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精编》,思远福大考研网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振动控制

2. 结构稳定与振动

3.计算结构力学

4.工程抗震分析

五、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专业属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本学院计划共招 92人。

工程力学专业主要以土木工程为背景,从中提炼并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服务于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力学人才。本专业主要以稳定与振动、结构振动控制、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工程抗震研究为特色,已经具备了一支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

本专业与福建省交通土建、建筑工程以及相关的水利工程事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本专业积极为福建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承担了大量省内外高等级道路、桥梁工程、房屋结构等方面的基础性科研、咨询、监测监控和鉴定等工作。

六、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1.考试科目名称: 结构力学

2.招生学院和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

隧道工程专业

基本内容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是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和杆系结构计算原理;掌握各种杆系结构的计算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正确。

(二)考试内容

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静定结构包括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三铰拱,静定桁架,静定组合结构。

3.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包括用力法及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4.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包括影响线的做法及应用。

5.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包括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强迫振动。 考试题型

1.概念题

2.分析计算题

说明:

1、 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

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考点详解及真题解析见于《2013福州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精编》

3、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4、考试题型:可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第三篇:《教育法学》自学指导书

自学学时:32学时 推荐教材:

杨颖秀主编 《教育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在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参考资料:

1.郑良信主编:《教育法学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劳凯声:《教育法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张维平:《教育法学基础》,辽宁大学出版,1997年版。

4.张维平主编:《制约与平衡——20世纪的教育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国家教委师范司:《教育法导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张乐天主编:《教育法规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劳凯声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

8.郝维谦、李连宁主编:《各国教育法制的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孙宝森等:《教育法学概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李连宁等主编:《学校教育法制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孙宝森等:《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禇宏启编著:《学校法律问题分析》,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3.祝铭山主编:《文化教育类行政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4.杨颖秀主编:《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5.吴志宏、陈韶峰、汤林春著:《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陈立鹏、刘新丽编著:《中国教育法律解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40%+笔试(开卷)×60%

第一章 教育法学导论 (自学2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属性 2.了解教育法学的发展过程 3.了解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难点是近期教育法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和运用教育法的知识分析有关的教育案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C)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1932 B.1947 C.1957 D.1968 2.清末最重要的、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政权灭亡为止的教育法规是(B)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京师大学堂章程》

D.《蒙学堂章程》 3.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说。“三权分立”是指(D) A.决策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分立 B.司法权、决策权、立法权的分立 C.行政权、司法权、决策权的分立 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立

第二章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自学4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教育法的含义及特性 2.理解教育法坚持的基本准则 3.掌握教育法的法律渊源及体系 4.了解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结构及类型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教育法的含义及特性,掌握教育法的法律渊源;难点是理解教育法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并能应用其分析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A)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义务 B.禁止 C.授权 D.惩罚

2.教育法的非正式解释是指(BCD)对有关法律所作的法理性或学术性解释。 A.国家机关 B.学术界 C.社会团体 D.公民个人

3.简述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教育法学又称教育法律科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与教育法学都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教育法学是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在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机构的管理、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教育活动进行的研究。教育学是对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教育法学与教育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客体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学为教育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法学在对教育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等,比如教育法学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符合教育规律的基本原则,才能制定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教育法。

第三章 教育行政机关(自学2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权利及义务 2.了解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权利及义务;难点是依据教育法的知识审视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管理行为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教育督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的监督制度,这种制度属于(C) A.权力机关的工作监督

B.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 C.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

D.执政党的党务监督 2.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分为(ABC)。

A.教育立法权 B.教育行政权 C.教育司法权 D.教育监督权 3.简述教育法制监督的作用。 答:

教育法制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育法制监督是保证教育法正确运行的有效手段;

(2)教育法制监督是保证各种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3)教育法制监督可以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进程。

第四章 学校(自学4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及现行法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确定 2.了解设立学校的条件及程序 3.重点掌握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4.了解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学校的权利与义务;难点是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及现行法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确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B) A.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制

第五章 教师 (自学4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教师法律地位的含义 2.重点掌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3.了解教师的资格制度、职务制度、聘任制度、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以及教师的工资、住房、医疗、退休退职等待遇

4.掌握教师的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难点是理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掌握教师的法律责任。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B) A. 1986年4月12日

B. 1993年10月31日

C. 1995年3月18日

D. 1996年5月15日 2.根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 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3.教师聘任制有哪些特征? 答: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通过聘任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

(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章 学生 (自学4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学生法律地位的含义以及现行法对学生法律地位的界定 2.重点掌握现行法赋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理解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成因以及如何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等相关问题 4.了解学生应当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学生的法律地位,理解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案例;难点是未成年学生保护以及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问题。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A. 14周岁以下

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 18周岁以下 2.学生提起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答:

首先,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小,可由监护人代为提出。

其次,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包括作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

再次,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理范围内。 最后,提出申诉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第七章 监护人 (自学2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阐述监护人的教育法律地位、教育权利与义务及其教育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监护人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明确监护人的教育法律责任;难点是如何明确监护人的教育法律责任。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 答: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和《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送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家庭所承担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他监护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其他近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等。不履行这项义务的,依据《实施细则》第四十条的规定,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第八章 教育基本制度 (自学2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体系及其内容

2.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法》修订后义务教育制度的新变化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学前教育制度;难点是学前教育前沿理论、学前教育资格考试和教育督导与评估。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捐资

D.教育专项资金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答:

(1)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教育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规定确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原则。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和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三个层面:首先,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是指每个公民在入学机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公民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性。其次,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获得教育条件、教育待遇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对此,《〈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教育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应当为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的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为:“

(一)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二)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三)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同时,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第三,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后,有获得学校和社会公正评价的平等权利。这种平等主要体现为学业成绩和品行评价上的平等、进一步求学机会上的平等、就业机会上的平等等。《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第二,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教育原则。受教育机会平等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这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针对我国目前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教育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尽快实现教育的平等性原则。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法则规定国家对这些地区及人群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扶持。《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些规定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实施。此外,女童、流动人口子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也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结合具体实例作进一步论证。

第九章 教育法律责任 (自学2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法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归责原则 2.了解法律责任的类型及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是掌握法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归责原则;难点还有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认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C)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 D.有序性

第十章 教育法律救济 (自学6学时)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法律救济的含义及特征

2.重点掌握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申诉制度中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3.了解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及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及程序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的范围和程序;难点是能运用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案例:学生在校受伤 学校按过错担责

宋某和郭某是小学同学。一日下午在课间休息时,郭某与另一同学在校内操场上比赛骑自行车。与从操场上跑出来的宋某相撞,致使宋某小腿腿骨骨折。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59 14元。郭某的父亲在宋某住院期间分期共支付宋某药费2900元,因郭某的父亲未再支付治疗费用,宋某和父亲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依法判令郭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7094元,并认为小学对在校学生疏于管理和教育,具有过错,请求判令学校也应承担上述责任。

答:

法院审理认为,郭某作为在校学生,本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纪律,但其在下课期间在校园操场上擅自骑自行车与他人比赛将宋某撞伤,违反了学校的校规,因郭某是未成年人,其行为所产生的伤害他人的后果,应由郭某法定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小学虽然制定规定不准在校内骑自行车,但学校并无相关的防范措施,未尽到妥善的管理职责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故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判决:宋某住院所花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合计6284元,郭某法定代理人赔偿4284元,小学赔偿2000元; 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发生在校园以及与学校有关的未成年学生伤害处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教育部门担心的重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中对此类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就本案来讲,该《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小学虽然制定了严禁学生在校骑自行车的校规,但对该起事故的发生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郭某违反学校校规,在学校操场上与同学比赛骑自行车,将他人撞伤,因郭某为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第十四条又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因此郭某伤害他人的赔偿责任应有其父亲承担。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因此,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第四篇:《美育基础》自学指导书

张猛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曹廷华 许自强主编:美学与美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朱立元主编:美学(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杜卫主编:美育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王一川主编:美学与美育[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开卷)×70%

第一讲 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美育理论的框架性构成。

2、理解美育的界定。

3、了解美育的内容层次。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在于掌握美育的内容层次,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美育自身作为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构成。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如何理解美育的内容层次?(论述题)

答:(1)从美育内容的对象形式看,它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人的美的美育的一种综合系统。美育绝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涉及美的诸方面的教育。

(2)从美育的施教途径和方式看,它又是家庭美育、“团队”美育、学校美育及广泛的社会美育的综合工程,相互之间要协调互补,共同推进。

家庭美育,是指以父母为施教主体,以子女为施教对象的美育行为。注意事项:一是父母要做表率,谈吐文雅,举止有度,着装得体等;二是以美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教育;三是家庭环境的美育。

“团队”美育,是指除学校以外的企业、事业、部队、机关乃至村社等以单位为组织形式的美育。共同特点:一是所谓“团队”精神的培养,优良传统的形成;二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行为方式的规范;三是审美文化活动的开展,环境设施的美化优化。

社会美育,是指在一定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府倡导、团体推行、全社会成员参与的一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美育。突出特点:一是政府倡导,全民参与;二是多业协作,互相影响;三是善用民俗风情,广用文化艺术;四是环境育人,无处不在。

学校美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相辅并行的一种系统而规范的教育。显著特点:美育知识的系统性、美育活动的规范性、美育功能的养成性、美育途径的高效性等。

(3)美育作为系统,还有它自身作为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构成,主要是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

爱美教育着眼于激发人爱美的天性,使人养成爱美的心理和情感取向。爱美教育由其主要对象所确定,带有启蒙性质。爱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爱美之无意识的情感倾向提升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欲求,然后又将这种有意识的情感取向导向下意识,成为更高层次上的带稳固性、习惯性的情趣爱好。

审美教育着重于培养对感性形象的理解能力。主要内容:一是关于美的知识和理论的普及性传授;二是运用各种美的形态、范畴进行审美的实践以进行审美教育;三是在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着力发挥美学因素以进行审美教学。

创美教育即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实践的教育。创美教育不仅是知识和观念的教育,更是操作实践的技能技巧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者懂得美的创造过程,而且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技能去实践这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讲 美的本质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美的本质的历史研究概说

2、熟悉美的本质与心、物及其关系的解释

3、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美的本质论

4、理解美育与人的文化

5、理解美育与人的美化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的重点在于对美的本质的历史研究概说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理解美的本质与心、物及其关系的解释。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简述历史上几种主要的美的本质观及其代表人物代表观点?(论述题) 答:(1)“美在和谐”说,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

(2)“美在完善”说,如圣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沃尔夫、鲍姆嘉通等。 (3)“美是生活”说,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4)“美在客观”说,认为美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说分为两派,一派是精神客观论,如柏拉图“理念”,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一派是物质客观论,如弗朗西斯·科瓦奇“美是真正从那些客观对象上‘出来’的”等。

(5)“美在主观”说,该说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

(6)“美在关系”说,该说从一定关系中去探讨美的本质,分为两派,一派是主客观统一论,如狄德罗“美存在于客体对象与主体的适应和交融”,一派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如普列汉诺夫等。

2、文化的功能?(简答题)

答:文化具有影响人类及整个世界发展的功能。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再造功能;(2)承载功能;(3)教化功能;(4)凝聚功能;(5)制约功能;(6)传播功能。

3、美育与人的人化的关系?(简答题)

答:美育与人的人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

首先,文化影响并制约美育,美育丰富和深化文化。任何美育只能在特定的文化圈内活动,美育的观念以及活动方式都必然受到一定文化的支配。

其次,美育所建构的审美价值系统,不仅可以丰富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可以通过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社会文化的审美价值,提高全社会文化活动的质量。

第三讲 社会美与社会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与要求:

1、熟悉社会美的内涵。

2、掌握社会美的特征。

3、熟悉社会美的表现。

4、了解社会美的美育功能。

5、了解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难点是掌握社会美的表现。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社会美的特征?(简答题)

答:(1)以内容取胜,重在内容的美。社会美是人工创造的产物,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和一定阶级、阶层利益为目的、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

(2)直接现实性。社会美产生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着,有直接现实性,是鲜活而生活的审美对象。

(3)明显的功利性。社会美明显的功利性,突出地表现为内容的善。

2、社会美的表现?(论述题)

答:其一,劳动美,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并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就是劳动美。 (1)劳动环境的美。机床设备等的科技、选型和色彩;环境的色彩;音乐、照明、卫生等。

(2)劳动过程的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场面的美,内在结构上表现为内部组织的协调和劳动节奏的和谐。

(3)劳动产品的美。指产品体现出的人的创造智慧及其本身的功能、形式等显示的美。 首先在于功能美,而功能美首先在实用;其次是产品的形式美。

其二,日常生活美,指在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存在的美。

(1)服饰美,指人的着装打扮之美为服饰美。服饰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增强和提高人自身的审美价值,体现人的外在美,折射人的心灵美。

①称体:追求服饰与人体的协调和谐。 ②入时:追求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③从俗:追求服饰与社会生活环境、民情习俗的协调和谐。 ④适性:追求服饰与人的个性、情趣的协调和谐。

(2)居室环境美。居室环境美的一般原则是:因地制宜、因用购物、因情置境,呈现出布局的层次节奏美与和谐统一美,陈设的实用功能美和形式造型美,置境的情趣意蕴美和个性特色美。

(3)饮食美,指食物、食器及饮食活动中各种美学因素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而呈现出来的美。既有食品食器之美,也有饮食活动中的技巧、礼仪、环境之美。

①食品美:美在色、香、味、形、质等俱佳。

②食器美:美器衬托美食之美,还起着渲染宴席气氛,展示主人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作用。

③烹饪美:高度熟练自如的烹饪技法与技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 ④食境美:即饮食环境的美。

⑤食仪美:即饮食活动中节奏、风度、礼仪的美。

其三,人际关系美。人际关系美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

(1)诚信:交往贵在诚挚守信,不欺诈,不爽约,诚则感人,信则得人。交往还贵在守信,取信于人。

(2)互助:人际关系需要互助,互助才能互补,互补才能互进。这是人际关系的良性 4

循环和良性发展。互助首先意味着爱和奉献。互助既有思想上、情感上的互助,也有利益上的互助。

(3)礼仪:即人们在人际关系中遵循的一定礼节规范,它是由传统习惯和特定民族民俗演变而来的,包括仪表、仪态、仪式和礼节。

(4)和群:指善于在群体中既发挥自己的能力所长,显示自己的个性意识,又有益于他人,有利于群体的团结和进步;既善于调节群体与自己的关系,又善于调节群体中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第四讲 人的美与人的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人的美的基本特点。

2、了解人的美的表现。

3、掌握人的美的美育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的重点是人的美的美育特点;难点人的美的表现。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人的美的表现?(论述题)

答:其一,人的自然形体美。人的自然形体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容貌的美,是人的生理形态呈现的美,属于自然美、形式美的范畴。

(1)体型匀称:人体美首先要求体形的匀称和谐,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比例对称合度,协调适中。

(2)体貌光润:人的容貌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是人引起审美快感的先决条件。体貌的光润使形体美顿生光辉、光彩照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3)体式协调:动态美。体式的协调具体通过站、坐、性表现出来。

(4)体质健康:健是美的基础,美是健的升华和结晶。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气的象征,使人的形体“生气灌注”,充分表现出人的动态美。

其二,人的气质修养美。气质是指人的内在修养的外在个性化显现,主要在后天环境中形成。气质的美首先在于含蓄有节,英华内蕴。中和之美:“直而温,宽而柔”、“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平和精神。气质之美根源于个性特色之美。

气质之美主要是通过长期的修养达到的。它取决于主体的生活环境,得力于后天的教育和自我修养。气质的美离不开德才胆识的修养。

其三,人的仪表风度美。仪表美指人的自然形体美、表情美和服饰美构成的人的外观形 5

态美。风度美是人的仪表、言谈举止、气质、修养、个性的综合体现,它根于人的心灵美,显于人的外表美。

(1)着装得体:着装要与自己的内在气质、性格相一致,以体现出仪表与风格的统一美。

(2)举止自然:要求举止与内心相一致相协调,有序有度,恰到好处,既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3)谈吐文雅:要求用词准确,表达恰当,言之有物;语态诚恳,朴实,语言平和委婉。

其四,人格情操美。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呈现出来的品质特征和行为模式。情操,指高级的社会情感与相应行为方式结合的产物,即情感与操守的统一,具体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因素。人格情操美包括远大崇高的理想美、持节不移的操守美、胸襟广阔的气度美、自律不懈的修洁美和高尚雅洁的情趣美的结晶。

(1)趋向崇高的理想美:人格意识的重要内涵,决定于人的价值取向。 (2)持节不移的操守美: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阶级提倡不同的操守。 (3)胸襟广阔的气度美:有气度美的人,胸襟开阔、宽宏大量、容人兼物。 (4)自律不懈的修洁美:不为物欲所动,不为人欲所误,不贪私,不苟取。 (5)高尚雅洁的情趣美:人格情操美完善的重要标志。

2、人的美的美育的特点?(简答题)

答:人的美育以先进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点,通过审美教育对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实施全面的美化教育,使人确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其一,直接效应性,首先表现为审美对象的直接性。 其二,规范养成性,审美规范是审美标准与审美范本的统一。

其三,示范变化性,注重审美修养和感受能力的示范。其一,对形体美、容貌美、仪表美、姿态动作美、言语举止美等外在美的修养和感知。其二,对人格情操美、气质风度美等心灵美的修养和感知。

其四,全面促成性,一是指人的美的美育服务于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的,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指人的美的美育本身所涵盖的内容,所产生的效应的全面性。

第五讲 自然美与自然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自然美的特征。

2、理解人化的自然。

3、掌握自然美育的特征。

4、掌握自然美育的效能。

5、掌握自然美育的基本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自然美育的基本途径;难点是理解自然美育的效能。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自然美的特征?(简答题)

答:(1)丰富性、天然性。自然美是美的矿藏。自然美有天然的本色美,出自于自然造化之功,保持一种素朴、纯真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变易性,多义性。一是自然美大多是互相映衬比照融合的综合美;二是自然美大都要受时令气候和自身消长的制约;三是自然美大多同仁的实践活动相关,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它的面目。

(3)重在形式美。首先是它本身的事物属性,即形状、色彩、声音之美,如钱塘江汹涌的浪潮、牡丹花艳丽的花瓣、黄莺鸟悦耳的鸣叫。

2、自然美育的特征?(简答题)

答:自然美育是主要以自然美为手段的一种审美教育。

其一,大众性。从审美客体来看,自然美的对象遍布于人类生活的周围;从审美主体来看,对自然美的爱好,原出于人的天性。

其二,愉悦性,具有快捷性和不自觉性的特点。

其三,稳定性。对于自然美的喜爱是人类共同本性中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理、心理机制,因而,人们对于一个自然美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大体上是相似的。

3、自然美育的效能?(简答题)

答:自然美育最明显的效能是提供人类一种美感享受。 其一,强化人珍惜生命的生命美育。 其二,培养人热爱自然的生态美育。 其三,陶冶人高雅情操的心灵美育。 其四,提高人审美能力的形式美育。

第六讲 艺术美与艺术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艺术的“化丑为美”。

2、掌握艺术美的特点。

3、了解艺术美的基本美育功能。

4、掌握艺术美育的基本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艺术美的基本美育功能;难点是理解艺术的“化丑为美”。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现实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基本原则?(简答题)

答:其一,征服性原则。征服,即在精神上压倒丑,情感上否定丑,道德上审判丑,从而体现出主体精神对客体对象的优越与自主性。

其二,对照性原则。丑的对象作为构成因素进入艺术与其他构成因素要形成对照关系或对比关系。(1)形象与形象个字作为独立自足的整体而形成美丑对照;(2)形象自身中美质成分与缺陷成分形成矛盾统一体式的对照;(3)整个艺术作品的意境与现实人们公认的正义原则和理想境界形成对照。

其三,形式美原则,对化丑为美的艺术技巧的要求。

2、艺术美的基本特点?(简答题)

答:其一,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性。其二,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空限制。其三,鲜明的形象性。其四,强烈的情感性。其五,特殊的愉悦性。其六,丰富的想象性。

3、艺术美的基本美育效能?(简答题) 答: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方法和中心内容。

其一,怡情,情感的激发与传达是艺术最明显的功能之一。 其二,养性,艺术美使欣赏者受到教育使其人格结构趋于美化。 其三,启智,艺术活动中想象和直觉高度活跃,增强人的精神生产能力。 其四,育美,审美态度的建立,审美能力的发展,审美趣味的高雅化等。

第七讲 素朴、华丽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素朴、华丽的美学特征。

2、了解素朴感、华丽感的培养。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了解素朴感、华丽感的培养;难点在于掌握素朴、华丽的美学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华丽的美学特征?(简答题)

答:华丽之美是一种色彩鲜明强烈,夸饰铺张的美。 (1)装饰性,指华丽的外观样式具有突出的形式美。 (2)铺张性:指华丽的内容铺陈,是内容的表现性特征。

(3)渲染性:是经装饰性和铺张性而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气韵。

2、朴素、华丽的美育效应?(简答题)

答:素朴感是一种求真感、求实感。“求”的艰苦性和素朴的自然、平实、真切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而素朴感便不是穷酸感、窘迫感、浅露感,而是返朴归真、浓后之淡、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素朴有助于人的淡泊沉静的气质养成。素朴的根本在于返朴归真,崇简尚朴,发之自然。这就启示人养成一种淡泊沉静、简朴实在的人生态度。

华丽感是一种分寸感、高贵感。华丽感是一种以形辨质的能力,一种因形达意的眼光,一种从华丽外观感受到高贵内蕴的美感。华丽有助于人的自尊自重、荣耀高贵的气质养成。华丽的根本在于内涵丰盈而外在绚烂,金玉其外、高雅其内,有诸内而形诸外,形、质相符。华丽给人的启示是养成一种高贵感、荣耀感。

第八讲 优美、壮美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优美、壮美的美学特点。

2、了解优美感、壮美感的培养。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理解优美感、壮美感的培养;难点在于掌握优美、壮美的美学特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优美的美学特点?(简答题) 答:其一,形态上,小而巧。 其二,色彩上,鲜明而不刺激。

其三,动势上,偏于安静,变化起伏不大,运动形式是舒缓的,轻盈的。 其四,质地上,柔和而富有韧性,婀娜多姿、轻柔婉转。 其五,境界上,和谐而不冲突。 其六,气韵上,平淡而隽永。

2、壮美的美学特点?(简答题)

答:其一,形态上,粗粝,庞大,凹凸不平,有棱有角。 其二,色彩上,鲜艳而炽烈,浓墨重彩,斑斓夺目,璀璨壮丽。

其三,动势上,偏于动态,剧烈的、不可遏止的态势。 其四,境界上,阔大雄伟,大开大阖。 其五,气韵上,奔放雄壮,荡气回肠。

3、如何培养人的优美感、壮美感?(简答题)

答:优美感的培养在于把握和谐。首先是自身趋向和谐,清除激烈或紧张感,获取一种悠然自得、适情顺性的情绪和感情;其次是所处环境趋向和谐;最后悔人际关系趋向和谐。追求一个安居乐业、融洽无间的人文环境。

壮美感的培养在于把握壮美。首先是境界的阔大;其次是精神的高尚;第三是行动的坚决。壮美感着重于培养人的雄伟感、奋发感和进取感。

第九讲 崇高、滑稽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论述。

2、掌握崇高的美学特点。

3、掌握滑稽的美学特点。

4、把握崇高与滑稽的精神熏陶方式的区别。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崇高与滑稽精神熏陶方式的区别;难点在于掌握崇高、滑稽的美学特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崇高的美学特点?(简答题)

答:崇高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崇高显现或象征,是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在超越巨大形式过程中表现的人格力量、宽广胸怀和博大仁爱的道德情操。

(1)崇高充分地展示了实践主体行为目的的博大性和正义性。 (2)崇高强烈地显示出主体在对立冲突中的坚定性与刚强性。 (3)崇高集中地体现了实践主体人格力量的至善性与无限性。

崇高既是一种审美范畴,也是一种道德范畴,主要体现于人类生活中。自然界的崇高,也必须联系人,联系人的社会生活来理解,纯粹的自然,与人不发生任何联系的自然,无所谓崇高。

2、滑稽的美学特点?(简答题)

答:滑稽只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及其艺术表现中。滑稽显示人类怀着优胜超越的心理告别陈旧事物、过时观念或愚行陋习而力求完善的自觉。

(1)滑稽对象具有内容和形式的表里相悖性。

(2)滑稽对象具有行为目的的自炫否定性。

(3)日常生活或艺术表现中的滑稽对象具有丑而不恶的可笑性。

3、崇高与滑稽的精神熏陶作用?(简答题)

答:崇高与滑稽的精神熏陶作用,首先使人摆脱平庸,趋向崇高,这意味着崇高、滑稽都有励志作用,立德效应。

第二是使人在贤愚美丑的比较认知中,促成自身的完善。 第三是引导人们开启灵魂,激发悟性。

第十讲 悲剧、喜剧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2、掌握悲剧的美学特点。

3、掌握喜剧的美学特点。

4、理解悲剧、喜剧的美育效应。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悲剧、喜剧的美育效应;难点在于悲剧、喜剧的美育特点的把握。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悲剧?(名词解释)

答:悲剧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紧张对峙的善恶力量通过尖锐、激烈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出不应该毁灭而毁灭、不应该失败而失败的命运或事件,以激起人们怜悯、同情、悲痛、壮烈、崇高等美感效应的审美对象。

2、喜剧?(名词解释)

答:喜剧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3、悲剧的审美特点?(简答题)

答:其一,从悲剧矛盾冲突的结局看,被毁灭或遭致失败的对象具有正面的价值,即在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等的剧烈冲突中,真被扭曲,善被压倒,美被毁灭,从而不应失败而失败,不应毁灭而毁灭。但因为“不应”,所以失败和毁灭的不是价值原则,而是价值具体。这可以称之为正面价值定性。

其二,从悲剧的表现状况看,悲剧人物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艰危厄运之中,始终具有一种为正义和真理,为历史必然性而赴难就死的坚定性和崇高性,体现着人格力量的崇高和正义原则的永恒。这可称为人格崇高的定性。

其三,从悲剧的表现意向看,它包含了明确的觉醒意识、抗争意识和超越意识,它引起人的同情、怜悯,同时激起人的抗争和超越,因而充满了理性精神。这可称为理性精神定性。

4、喜剧的美学特点?(简答题)

答:其一,从喜剧冲突的性质和结局看,多威武价值的以有价值自炫,并在自炫中暴露其渺小和可笑,因而矛盾冲突的解决显得轻松,由此造成了喜剧冲突荒诞性。

其二,从喜剧人物看,人物性格往往乖谬错讹,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却又自炫为美,具有人物性格的乖谬性。

其三,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 其四,从语言应用上看,显得俏皮、夸张、诙谐,具有语言的风趣性。

5、悲剧、喜剧的美育效应?(简答题)

答:第一,结合重大的社会历史冲突,评价历史或现实中悲剧人物或喜剧人物,研究其作为悲剧或喜剧产生的缘由。

第二,通过关上优秀的悲剧、喜剧作品可以推动人们由审美感内化为道德感。 第三,进行悲剧、喜剧的改编或表演,体验角色形象,促成美丑感知力和善恶判断力的协调。

第十一讲 形式美与形式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区别。

2、了解形式美审美价值的独立性的表现。

3、掌握形式美的形成。

4、掌握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5、掌握形式美育的意义。

6、掌握形式美育的特征。

7、掌握形式美育的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形式美审美价值独立性的表现;难点在于形式美育的意义的把握。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形式美?(名词解释)

答:形式美指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它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如平衡、对称、比例、节奏等)。

2、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区别?(简答题)

答:第一,美的形式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形式美则是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的。

第二,美的形式总是同美的内容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形式美同内容美的关系却是间接的,朦胧的,甚至可远离内容而相对独立。

第三,美的形式为一切美的事物所具有,形式美的范围却有一定限制。

3、形式对内容的反制约性?(简答题)

答:形式对内容的反制约性,即形式对内容所产生的能动的反作用。它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艺术之中。

首先,形式的美与不美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关系到艺术的成败。 其次,形式往往决定了内容的风貌、格调。

第三,形式美的创造有自己的构成法则和独立的传承、发展规律。

4、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有哪些?(简答题)

答: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对称平衡、重力平衡和运动平衡)、比例和节奏、对比和主从、多样统一等。

5、抽象在艺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意义?(简答题)

答:首先,抽象可以超脱真实物象的约束,听任艺术家想象力的驰骋,按照自己的美学观自由的塑造形象,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艺术家的个性才气,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抽象艺术又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它那朦胧、模糊的艺术意蕴,可以任凭欣赏者去自由的猜测、想象,从中获得巨大乐趣。

再次,抽象艺术大多具有一定的形式上的创新。

6、形式美育的意义?(简答题)

答:形式美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们对形式美的审美自觉性和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第一,自觉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美,充实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掌握形式美的规律去创造艺术美,有利于提高艺术质量,繁荣艺术创作。 第三,掌握形式美规律,是开拓审美视野,促进审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7、形式美育的途径?(简答题)

答:其一,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千姿万态的自然形式美。

其二,到社会生活中去,参观杂彩纷呈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产品。 其三,加强艺术欣赏,把形式美育同艺术美育结合起来。 其四,通过专门的形式美的实践训练,提高形式美的创造能力。

第十二讲述 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审美心理的基本结构。

2、了解审美心理的历史性、民族性和人类共同性。

3、理解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4、把握审美心理的基本特点。

5、掌握心理美育的特点。

6、把握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

7、了解美育心理的功能。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难点在于审美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审美心理?(名词解释)

答:审美心理指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适的自由心理。

2、审美心理与日常生活心理的区别?(简答题)

答:其一,审美心理在感性形式中沉淀着理性,淡化甚至超越直接功利,获取的是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的满足;而日常生活心理,则往往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追求并强调直接功利,获取的是具体性的功利满足。

其二,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看,审美心理现实为与对象的“同一”,而日常生活心理则显示为与对象的征服或屈服的“对立”。

3、审美心理的历史性?(名词解释)

答:审美心理的历史性指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生活和审美实践会形成那一时代的审美心理而与其他时代不同,这其间主要是审美的取向、情感以及对美的对象的认可与判断不同,会带着那一个时代特殊的历史印记。

4、审美心理的基本特点?(简答题)

答:个体性、直觉性、情感性、创造性和自养性。

5、心理美育?(名词解释)

答:心理美育指通过美与审美的知识传授和广泛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形成和美感能力培养所进行的教育。

6、心理美育的特点?(简答题) 答:知识性、赏析性、趣味性和个别性。

7、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简答题) 答:(1)知识准确性原则;

(2)对象的完美性原则; (3)形式的快乐性原则;

此外,还可以运用特殊的感官训练原则强化审美感官。心理美育必须结合具体施教对象的心理水平而展开。

8、美育心理?(名词解释)

答:美育心理是指以美的对象、方式和手段来达成教育并使受教者获得爱美、审美、创美能力而完善自己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意识。

第十三讲 表演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2、掌握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

3、了解音乐、舞蹈的美育实施、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难点在于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表演艺术?(名词解释)

答: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人的延长、演奏和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2、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其一,强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其二,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其三,过程性与流动性。

3、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简答题)

答:其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熏陶功能。 其二,具有娱乐身心、促成身心和谐的功能。

其三,音乐、舞蹈中的“众乐”,具有协调群体关系,培养群体意识的功能。

第十四讲 造型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造型艺术的代表性门类。

2、掌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3、掌握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

4、了解造型艺术的美育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了解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难点在于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造型艺术?(名词解释)

答:造型艺术是指运用可感的物质材料(如纸、布、金属、泥土、石头、骨牙等)和色彩、线条、构图等表现手段,以塑造空间静态形象反映生活或表情达意的艺术。

2、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其一,造型艺术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二,造型艺术具有瞬间永固性。 其三,造型艺术具有高度的形式美。

3、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简答题) 答:其一,造型艺术具有真切的认识功能。 其二,造型艺术具有培养懂得形式美眼睛的功能。 其三,造型艺术具有培养人们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此外,造型艺术对培养人们的空间思维或形象思维能力,也有直接作用。

第十五讲 语言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语言艺术的代表性门类。

2、掌握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3、掌握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难点在于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语言艺术?(名词解释)

答: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物质媒介塑造形象或情境来表情达意,反映生活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

2、小说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第一,能够多方面以多种手法,细致地、深刻地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性格的多样丰富和发展变化,塑造比之其他文体尽可能多样的人物形象。

第二,小说一般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

第三,小说可以描绘具体可感的环境,并达到细致逼真的程度,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其一,形象创造与形象感受的想象性。 其二,叙事和抒情的兼长性。

其三,语言结构与语言情境的多样丰富性。 其四,情与理的相生相容性。

4、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简答题) 答:其一,具有巨大的审美认识功能。 其二,具有特殊的思想、道德涵养功能。 其三,有语言美和写作示范的功能。

此外,语言艺术还具有文化普及功能。同时,语言艺术还能奠定感受和理解其他艺术的能力的基础。

第十六讲 综合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本讲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2、掌握戏剧艺术的美育功能。

3、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4、掌握影视艺术的美育功能。

二、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是掌握影视艺术的美育功能;难点在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综合艺术?(名词解释)

答:综合艺术是指包括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2、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其一,规定情境的假定性。 其二,剧情内容的动作性和冲突性。

其三,表现技巧的间离性。 其四,群体当场的交流性。

3、戏剧艺术的美育功能?(简答题)

答:其一,戏剧艺术由于其特有的审美感染力,能激发人们去体验和思考,感受和领悟戏剧精神,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精神指向。

其二,剧场是一个特殊的审美场,戏剧艺术的舞台氛围与剧场氛围的融合,交织,使戏剧艺术有培养人们感受美、理解美、判断美的能力的共时性效应的功能。

其三,戏剧艺术家的表演技巧,语言技巧具有艺术示范的功能。

其四,戏剧语言的精炼性、优美性和潜台词,还能增强人们运用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

4、影视艺术?(名词解释)

答:影视艺术是指演员扮演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摄影机摄像而由银幕或屏幕显示出来的一种多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

5、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题)

答:直观视象性、幻觉逼真性、时空再造性和画面运动性。

6、影视艺术的美育功能?(简答题)

答:其一,它具有真实地、全面地展示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的直观性功能,从而培养人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洞察能力的作用,它能拓展人们的视野和心灵,从而能建立起较高的精神境界。

其二,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显示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和科学的状况,启示人们建立起艺术和科技关系的正确观念。

其三,影视艺术具有培养人们审美的综合感受力的功能。 其四,影视艺术还具有激发人们崇拜效仿的功能。

7、影视艺术美育的实施途径?(简答题)

答:一是观赏和评论,应着重选择选择艺术形式有创新的、有较大思想价值和普遍受欢迎的影视艺术作品。

二是与影视的编、导、演等人员交流座谈。 三是参观影视的摄制,成为艺术创作过程的目击者。

第五篇:《水力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说明

1. 课程复习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员对水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水力计算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对待水力学基本概念,水流运动现象和基本理论的有关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对相关问题能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掌握”是最高层次,凡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正确地分析水流运动并进行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这是学习水力学最终目标,并将在今后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经常用到。大纲中的某些内容,要求掌握程度达到熟练。

2. 试题题量比例、题型和结构

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0%,理解20~30%,掌握60~70%。

试题类型可分两类: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应用计算题(包括计算题和作图题),以上两类题型的组成比例约为50:50。

二.复习内容和重点要求

第一章

考核知识点:

1.

2.

3.

4.

1.

2.

3.

4. 液体运动的基本特征,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 液体主要物理性质:惯性、万有引力特性(重力)、粘滞性、可压缩性和表面力特性。 量纲的概念。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质量力、表面力。 了解液体流动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与理想液体的概念和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的特征和度量单位,重点掌握液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了解量纲的概念,并且能确定各种物理量的量纲。 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绪论 考核要求 律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 义。

第二章

考核知识点

1. 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

2. 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水 静 力 学

3. 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单位和水头的概念。

4. 静水压强的量测和计算。

5. 作用于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6. 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考核要求

1.

2.

3.

4.

5.

6. 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理解该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 理解静水压强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及相互之间关系,强调真了解静水压强量测原理和方法,掌握静水压强的计算。 掌握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图解法和解析法。 掌握压力体剖面图的绘制和计算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方法。 空度的概念,理解表示压强的单位和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第三章

考核知识点 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

1. 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 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流线与迹线,元流,总流,过水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流速,一维流动、二维流动和三维流动。

3. 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

4. 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5. 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考核要求

1. 了解描述液体的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法。

2. 理解液体流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并能在分析水流动时进行正确判断和应用。

3. 熟练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的形式和应用。

4. 掌握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理解能量方法的物理意义、水头线图示方法和水力坡度的概念,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进行计算。

5. 掌握恒定总流投影形式的动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正确分析作用在控制体上的作用力和确定作用力及流速投影分量的正负号,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求解实际工程中的水流问题。

第四章

考核知识点

1.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液体流动型态与水头损失

2. 均匀流基本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达西公式。

3. 雷诺实验,液体流动的两种型态(层流、紊流)和判别方法,雷诺数Re。

4. 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和沿程水头损失。

5. 紊流特征,紊流切应力的产生原因,粘性底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紊流流速分布。

6. 尼古拉兹实验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

7. 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曼宁公式。

8.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考核要求

1.

2.

3.

4.

5. 理解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理解水力半径的概念。 了解均匀流边界切应力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熟练掌握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达西公理解雷诺实验现象和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掌握液体流动的两种流态(层流、紊流)和理解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 了解紊流特征、紊流脉动的时均处理方法和紊流附加切应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粘性底式。 判断方法。 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掌握紊流光滑区、粗糙区和过渡区的概念。了解紊流流速分布与层流分布的不同和原因。

6.

7.

8. 理解尼古拉兹实验中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会确定λ的值,并用达西公式掌握曼宁公式,理解曼宁公式与达西公式的联系和适用条件。 能正确选择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掌握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第六章有压管道流动

考核知识点

1. 管道的分类:简单管道、复杂管道,短管与长管的计算处理方法。

2. 短管管道水力计算和水头线的绘制。

3. 复杂管道水力计算:串联、并联和沿程泄流管的水力计算。

4. 水击:水击现象、特征和分类,直接水击压强计算。

考核要求

1.

2.

3.

4. 了解管道的分类,了解短管与长管计算方法的区别。 掌握短管与长管水力计算方法和水头线的绘制,掌握虹吸管、倒虹吸、水泵装置等典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理解水击现象、水击传播特征和分类,会进行直接水击压强计算。 型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有关的安装高度问题。

第七章明渠恒定流动

考核知识点:

1. 明槽水流分类和特征,明槽的几何特征。

2. 明槽均匀流:明槽均匀流特征和形成条件,明槽均匀流公式,谢才系数C和糙率n,水力最佳断面,允许流速,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

3. 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

4. 明槽水流的三种流态和判别,弗汝德数Fr。

5. 断面比能Es,临界水深hc和临界底坡ic。

6. 水跃、跌水现象和流动特征,水跃方程和共轭水深计算,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确定。

7. 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和棱柱体明槽水面曲线分析。

8. 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

考核要求

1. 了解明槽水类的分类和特征,掌握明槽的底坡和梯形断面的水力要素。了解棱柱体渠道的概念。

2. 理解明槽均匀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均匀流公式,理解糙率n和容许流速在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中的作用和确定方法,掌握梯形明槽水力最佳断面的条件,了解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计算方法。

3. 掌握明槽均匀流水力设计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4. 掌握明槽水流三种流态(急流、缓流、临界流)的特征和判别方法,理解弗汝德数Fr的物理意义。

5. 理解断面比能Es的概念和特性,会用断面比能判别明槽水流流态。掌握临界水深hc的定义和用hc进行流态判别,会进行临界水深计算,特别掌握矩形明槽临界水深计算公

式,掌握用临界底坡ic判别陡坡与缓坡。

6. 理解水跃和跌水现象的流动特征,了解水跃方程,掌握水平底棱柱体渠水跃共轭水深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矩形断面明槽共轭水深计算公式。了解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计算方法。

7. 了解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形式,掌握棱柱体明槽恒定渐变流水面线分类、分区和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水面线分析和不同底坡明槽水面线的衔接。

8. 掌握明槽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的分段求和法。

第八章 过流建筑物水力计算

考核知识点

1. 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和分类,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自由出流、淹没出流。

2. 堰流水力计算:薄壁堰水力计算,实用堰水力计算,宽顶堰水力计算。

3. 闸孔出流水力计算。

4.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的水力计算。

考核要求

1.

2.

3.

4.

了解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掌握堰流与闸孔出流的判别和堰流分类的判别。 了解薄壁堰水力计算,熟练掌握堰流公式和实用堰、宽顶堰水力计算,了解实用堰堰熟练掌握闸孔出流计算公式 并能进行闸孔出流水力计算。 理解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特征和消能方法,掌握底流消能(消力池)设计方法。 面设计方法,会选用流量系数、淹没系数等各种经验系数值。

上一篇:国内五百强企业排名下一篇:公司告知函范文大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