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感动中国

2022-07-10

第一篇:你凭什么感动中国

你凭什么上北大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时湖边折枝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迫切,目光却比你们更加迷茫。那年我高三。

我高一那年,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一块锈铁。上课时睡觉、聊天、看漫画、跟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里含泪。高二分科,我选了文科。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多么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更具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然而我在大家或无奈或鄙视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班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字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去。事后很多人问我当时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从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么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理智还是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其他人远远甩在后边,第12名和第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瘦瘦小小,戴一幅黑边眼镜,趴在书桌上的身影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有一种莫明的排斥情绪,总想,你有什么了不

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象你这样刻苦学习,早就是全市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怎样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是属于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我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我下意识里对她的话不置可否。她继续说:“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看不起那些刻苦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不敢尝试!你不敢象她一样地去努力,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也比不上她!你宁可不去尝试,是因为害怕失败的风险。你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我当时是完完全全地蒙了,反反复复回荡在我脑子里的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可是,我要承认——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试试努力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也的确承诺不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座位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竟然是我自己。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已久的期中考试。至今我仍然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心里空

空地没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的选择。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有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只有一个词:刻苦。我坚持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上复旦、人大。而我只要北大。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静静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对着远处的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事实上我曾无数次面临崩溃的边缘;五本高中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也把一本书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掉眼泪,我真的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质。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有一双奇异而又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 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咛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是奢侈,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地努力挣扎。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袋,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中是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汪洋茨肆地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也,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不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为什么考中的那个人不可能是我呢?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考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者依然匆匆的人群,心里依然空无着落。眼睛因为泪雾而模糊,视野里的东西却越发清晰。我相信一切真实的感知都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为代价的。

事实上我永远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度与锐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我这一生永远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能够象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与希翼地,心无旁婺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韧和忍耐,曾经的执着与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谢我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人,是我自己。“没有不可能”这是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获得的认知。而且我相信,这也将会是使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第二篇:你凭什么不努力

努力在百度词典上的基本解释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把才智、力量尽量使出来。十几岁的我们无疑是最美好最美丽的年华。李大钊说: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得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当你荒废时间的时候有多少人在拼命?很多的人一开始都在追求人生的辉煌,拼搏奋斗努力,流汗甚至于流血。但是一路走来,更多的时候慢慢的发现,并不是你辛苦了、付出了、流泪了、流血了,就一定会收获。于是我们放弃了,我们不再拼搏。杨澜在大学看似劳累的生活,她的努力并没有马上给她带来成功,却为她日后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你凭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收获?你凭什么不相信,未来变数那么多,今天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未来的铺路石。

也有许多人,他们也努力了,甚至他们所走的路比成功者还艰辛,可是成功却总是与他无缘,或者没有看到成功。这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个“失败者”吗?当然不能!他们同样是成功者!他们在奋斗中已经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同样拥有鲜花与掌声。不然,为什么马拉松赛跑中即使最后一名坚持到终点的运动员,人们还为他鼓掌呢?看到他们,你凭什么不努力?

很是敬佩集藏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舍弃种种世俗的享乐,牺牲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殚精竭力,在他人的讥议和冷嘲热讽中默默坚守,以宗教徒般的虔诚和执著,探幽寻微,搜罗觅求,沙里淘金,集腋成裘,将一件件别人眼中的俗物罗致到自己门下,将爱好演绎成事业,将平凡演绎成美丽。除非你绝顶聪明,鸿运当头,否则想要出类拔萃,必须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准备一些,多迈出一步,多坚持一阵;流更多的汗,吃更多折苦,品尝更多的寂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突然就变得忙碌起来。每个时段都被忙碌充塞。但那并不是努力,更多的是应付。我们生活的没有目标,甚至觉得孤独失望。我们在不停忙碌由不得我们自己。没有人喜欢忙碌,但又不得不去忙碌。但我们可以将忙碌变成为自己而努力。同样在忙碌,却有所收获!

趁年轻,赶紧努力,不要辜负你的青春年华!你没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第三篇:你凭什么在单位立足

《你凭什么在单位立足》心得体会

计划财务科

张雅琴

(2021年3月)

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不免有些迷茫与困惑,是靠努力拼搏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是靠开拓创新闯出一条宽广开阔的道路?还是靠人际交往织出一张四通八达的脉络?各种各样与工作相关的名词瞬间涌入脑海,但是却找不到一个最贴切的词来形容。

带着疑惑读完整篇文章才恍然大悟,要想在单位融入、立足、发展,靠的绝不是某一要素的突出体现,而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组合,融会贯通。忠诚,敬业,积极,负责,效率,结果,沟通,团队,进取,低调,成本,感恩的二十四字总结可谓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地方,要想在基层工作中扎根立足,取得成绩,不仅要在思想上端正态度,忠于党和人民,树立敬业精神,时刻保持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为群众服务;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谋事讲原则,做事讲效率,成事讲方法,在与群众、党员、干部沟通交流中加强学习,注重积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更要时刻保持拼搏进取精神,敢闯敢拼,踏实做事,低调做人,持着更加理性的思维和一颗感恩之心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基层建设之中。

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问题直指人心,发人深思,解答更是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掩卷深思,我也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究竟应该凭借什么去胜任?结合文章内容,我从如下四方面回答自己的提问。

一是用政治意识体现绝对忠诚。

时刻把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

二是用责任意识指导日常工作。

工作繁琐细碎,纷繁复杂,但桩桩件件都意义重大。要胜任这项工作,就必须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遇事不推、不拖、不靠,把工作干在前面,时刻把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对组织负责作为日常工作开展的最基本要求。

三是用看齐意识督促行动自觉。

看齐就是树立标杆,学习表率。在村居工作中,首先需要不断的向理论知识、大政方针看齐,自觉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其次,在工作中要注意向老同志、领导干部看齐,学习实际有效的工作方法,事半功倍的开展基层工作。

四是用沟通意识搞好团结协作。

沟通是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沟通意识往往导致事倍功半。在村居工作中,要善于与村两委沟通协调,工作做到位、不越位,对村干部要听从、不盲从;要善于与街道上级部门沟通,做好上传下达,带着方案汇报工作,带着耐心传达任务,带着胸怀听取意见,在团结有序的氛围中推进工作。

第四篇:读《你凭什么上北大》后

《你凭什么上北大》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北大女孩的传奇经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Nothing is impossible . 只要有勇气,肯坚持,肯努力,每个人都会成功。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女孩高中刚开始并没有好好学,每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当摔痛了的时候,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走出了那个环境,毅然选择了本科上线只有三人的文科,并且很用功过地走下去,考上了北大。

回头想想自己,从小的理想现在觉得完全不可能实现。每天虽说是认真听课,却懒于总结,复习。该记的没记会,改写的也懒得写。自习课聊天,抄作业,这些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我都做了。成绩也一落千丈,对于成绩好的同学“不屑一顾”,也不向他们学习,完全成为了自己眼中的差学生。

直到有一天,我上微机课和同学说话被老师说了一句“那个女生,你可以给他们看书,我怎么看到你在和他们聊天阿。”从小没被老师上课批评的我,哭了。我怎么变成这样了,成为自己和同学心中的差学生,每天和不学习的同学混在一起,以前那个文静乖巧的我去哪里了?我的理想呢?我的目标呢?我一遍遍的问自己,是啊,他们都被我抛之脑后了,我,不该这样。可是,我还能再站起来么?我还能回到以前么?还能么?

当看到这个女孩写的文章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还没有坏到那种地步,没有人放弃我,爸爸妈妈老师„还有好多人在关心我,他们没有放弃我。所以,她能学好,我也一样能。通过这篇文章我读懂了:怎样学好?只有说到做到。

文中的老师说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你只是不敢向她们一样地去努力去刻苦,因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结果反遭人耻笑,你宁可不去尝试„„”所以,我也想像那个女孩一样,试一试,结果怎样,试一试才知道,意志决定成败,这一次,我要尝试!

我想找回我自己,找回我的梦想,找回我的未来!I want to try to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

341班马晓旭

第五篇:《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有感

第一次读到《你凭什么上北大》这篇文章,心中犹如翻江倒海,汹涌澎湃,一股子热血急剧的往上涌,文中主人公的执著坚韧与刻苦深深的震撼了我。我没有上过高中,从没体会过高中的生活,也曾听朋友谈过高中生活的苦,那种苦不是来自生活上的艰辛,而是精神上的压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许只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中人”。但我也知道,仅仅靠刻苦还远远不够的,目标的选择和坚韧执著更是成功的关键。如文章所述“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预感”,这是作者自高一觉醒后给自己默默定的目标。是啊,目标是行走在茫茫无边沙漠里的指南针,目标是夜间海上航行引路的灯塔,我不想用过多的语言来形容目标的重要性,我只知道,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记不得是宋代哪位诗人留给后人的这样一句话“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决为三”。付诸行动和行动中的果断以及坚持不懈更是关键。一个人的一生要弄明白三个“什么”,就是你要什么,你有什么,你能放弃什么。你要什么,就是目标的选择了,你有什么,就是正确的估量自己,既要有完成目标的自信,也不能给自身定一个天大的而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你能放弃什么,就是指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必定是有舍才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为了事业,你丢弃了与妻子儿女围炉小酌

的温馨,也许你为了子女,而放弃了一个虽然不错但远离家乡的工作。“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袋,干燥的手指,焦虑的起了水泡的嘴角”,文中的女孩为了目标,“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而失去了一个女孩应有的美丽。那些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孩们,你们能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追寻而甘心沦为丑小鸭吗?试问那些躺在席梦思床上,妄想有一天出人头地的朋友们,你们为了改变自身的生活现状而舍弃过吗,去奋斗过吗,也许你们也都曾经付出很多,但都没有成功,于是你们放弃了,怨天尤人,但你们想过吗,是不是因为你们没有坚持呢,失败是常有的事,关键在失败面前你站起来了吗?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当你迈上第一千步的时候,再迈一步,也许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再读《你凭什么上北大》,我是带着一种平静的心态去细细品味的。读完后,丢下书本,更多的思考涌上了心头。中国近几年的教育制度是改革再改革,但教育的改革远远赶不上经济的浪潮。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大幅度的提高,教育制度似乎还是停滞不前。昨天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从毛泽东上湖南一师的时候,就谈到教育不能墨守常规,从那时起就谈起了素质教育,这个口号一直喊到今天,但素质教育真正实行了吗,学生的教材从人教版改为北师大版,再改为华东师大版本,但无论是什么教材,去教课的老师莫不是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我乃一介平民,无权去抱怨谁的不对,国家的教育改革制度

必定是好的,但,是不是一些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把“经”念坏了呢,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无辜的也是无奈的。如何使学生真正的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之所以发以上这么多牢骚,是因为文章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通风的黑茧”。我一直认为,学习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也曾经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头悬梁锥刺股似的苦读书我一直不赞同。我更向往和追求苦中作乐,乐此不疲的精神。现如今的教育制度,仍然是填鸭式教学,不顾及学生的个体,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实际上,书本上的知识又能有多少能应用于社会。有时候,书中的知识理论,反而会束缚你的思想,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埋进书本,最终只会成为书呆子。我感觉,高中校园,就是一个大大的炼铁炉,能炼出来的都是精英,炼不出来的,不是炉渣,是书呆子。我也接触过太多的从高中走出校门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和社会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也曾听说过太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来大学校门不能适应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空有满腹经纶,而不能与领导与同事打好关系,连最基本的人情世事,道德理念,感恩心态都不具备。远的不说,就最近网络炒作的药家鑫案件,不是更发人深思吗?

放暑假了,很多家长朋友们面临的是孩子开学在哪里就读,怎么能让孩子学好等类似的诸多问题,也有很多家长征求我的意见,我

自认为没把自己的孩子教的很好,但对于真心向我求问的家长,我也是尽吾所能帮他们解决疑问。在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也曾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就好”。是啊,我们首先感谢父母赐予我们健全的四肢和灵活的大脑,同样,我们也为孩子能在自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而骄傲。但我们不但要赋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在生活中学习中谆谆善导,引导他们心理上健康成长,在礼貌待人接物的基础上,能让他,她,或他(她)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能用宽容平和感恩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上一篇:纳税信用体系思考下一篇:暖通专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