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建议

2022-06-22

第一篇:安全生产工作建议

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之一,受到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并把安全生产纳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对于我们安监部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意义重大。

笔者做为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执法人员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生产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是安全投入,隐患治理整改的主体,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职责,现实中有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对长期存在的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没有排查治理和没有登记建档,没有监测监控,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更是无从谈起;有的企业无视法律法规,不顾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违法违规突击生产,隐患四伏;有的企业拉拢腐蚀意志薄弱的执法人员,骗取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用落后淘汰的生产工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二)个别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近年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存在两个“不适应”,即少数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与安全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力量配备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不相适应,导致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着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不力,只重视事后处罚,不重视事前监督;只重视显性隐患,不重视隐性隐患—监管渎职的隐患、权力腐-败的隐患、责任虚置的隐患。特别是有的地方安监部门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工作仍至今仍是空白,对职业病的问题重视不够,只把重点放在显性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特大事故和控制死亡人数等问题上。

(三)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阻力大,问题多。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实中有些执法人员没有按法定程序调查处理事故,没有严格落实“四不放过”的事故处理原则。有的只要交罚款,一切就合法;有的打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幌子,低价处理《行政处罚决定书》,甚至有的地方和单位用实物代替罚款,为自己和小团体捞好处;有的执法人员为非法生产企业充当保护伞,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的事故隐患纵容包庇,导致发生恶性死亡事故;有的由凭借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中介活动,在安全评价和验收中,将“事故隐患”货币化、福利化,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长效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体制是以块为主,导致受地方利益的驱动干预,个别安监部门“辅业大于主业”,安全隐患“排查容易治理难”,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时大打折扣,特别是在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中,个别的地方领导非法干预,“四不放过”的事故处理原则只能成为“装饰品”、“营养品”。同样的原因连续发生不同性质的事故,只有在隐患变成事故后才用血的代价吸取教训,隐患排查治理只能成为被动的临时的应付性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操作性、演练性难以制度化、规范化。

(五)有些地方安全生产领域的行政审批权力太集中,导致权力与责任分离,安全基础不牢。目前多数地方对特种作业资格、安全管理资格以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经营资格都集中在省级安监部门审批,而这些人员的培训、安全评价、验收基本是市、县安监机构做的,培训质量如何?安全验收的实际情况如何?安全培训搞了没有?负责发证的省级安监部门难以准确掌握,结果一旦出事,只能“谁发证,谁负责”,导致权、责分离,基础安全工作不实。

二、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途径

笔者认为,践行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发展要求,必须做到几个“应当”:

(一)应弄清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它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充分揭示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本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体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和良心底线。

(二)应依法对生产安全事故准确的界定。生产安全事故的认定应遵循依法严格认定,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保护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落实,消灭监管“盲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原则。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称的生产经营单位,是指从事生产活动或者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既包括企业法人,也包括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个人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等其他生产经营主体;既包括合法的基本单元,也包括非法的基本单元。生产经营活动,既包括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非法的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既不能盲目扩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范围,更不能因死亡控制指标的超额而推委扯皮,把本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借故不去处理,纵容违法犯罪。

(三)应深刻分析事故多发的原因,明确工作的方向和措施。目前事故主要集中在交通、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几大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一些主观人为因素不得不深思。如有的单位在发生死亡事故,停产整改期间又发生新的死亡事故;有的地方竟然存在个别企业无证非法生产多年,有关部门只收费不管理,并发生致人伤残事故,除了企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外,折射出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笔者认为应该实施三大措施: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建立隐患治理和应急救援长效机制,工作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命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实施科技兴安,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安。

(四)应合理划分行政审批权,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夯实安全生产基矗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下放行政审批权,汽车的驾照市级能审办,特种作业资格及安全管理资格市级安监部门完全能依法办理,这样就权、责统一,避免推委影响安全基础工作。安全培训既要培训执法对象,更要培训执法主体;既要培训职工,又要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使职业培训和资格培训有机结合。对特殊群体(劳教人员)和弱势群体(农民工和伤残人员)应零成本培训。既要扩大培训范围和数量,更要注重培训质量。特别是应通过对安监执法人员的培训,实行持资格上岗制度,市、县(区)安监机构分管业务的领导及全体执法人员逐步凭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上岗,根本上杜绝“法盲执法”、执-法-犯-法现象,使安全培训工作由量的扩张达到质的飞跃。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宽领域的安全宣传、培训提高全民素质,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增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能力,从而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矗

(五)应形成专家参与事故调查的制度,做到事故调查与处理相分离。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技术知识,这就要求事故调查组成员必须有该行业的专家型人才。特别是事故调查组组长应是安全生产领域内的复合性人才(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从而有效指挥、协调事故调查工作。在具体的事故处理中,坚持“四不放过”,做到“四个公开”,即事故的基本情况要公开(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当事人的情况),事故调查处理的执法人员要公开,事故的处理决定(批复)要公开,事故的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要公开。使事故的处理过程在阳光下操作。建立事故台帐,做到立案审批,案件处理备案审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职责,法定时限,准确、灵活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程序合法,实体合法。事故查处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起到警示教育和振慑非法及违法的作用。现实中有些事故调查人员甚至个别调查组长不学无术,既不懂安全技术,也不懂法律,在事故调查中盲目蛮干,调查程序非法,调查内容不实,调查的事故原因不准,导致无法落实整改措施,发生同样的责任死亡事故。有的调查人员既调查事故,又处理事故,失去有效监督,难以客观、公正处理事故。因此必须建立专家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长效机制,并且做到事故调查和处理分离,确保事故调查处理的准确、到位。

(六)应实施科技兴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隐患治理和应急救援长效机制。安全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安监执法人员执法的价值取向必须是注重社会效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不是出于压力和督促,不是出于经济效益,而是崇高的责任。为此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坚持科技兴安,开展科技公关,加大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隐患的治理上应实行“事前追责”制,变事后分析和汲取教训为事前防范,不仅排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显性隐患,更重要的是应排查治理由于体制、机制、腐-败、潜规则等形成的隐性隐患。特别是应从严、从快加大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责任事故人员和造成冤假错案的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彰显法律尊严,以儆效尤,引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上应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实际应用价值高,并定期演练,不断完善、提高。牢牢抓住事前的隐患排查治理和事后的科学、高效应急救援,用“科技”夯实安全基础,用“行动”实现目标理想。将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使应急救援预案始终成为安全的保护神,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督查和考核制度,实现隐患“排查—发现—消除—复查”闭环管理,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政策措施,狠抓措施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治理落实到位。

(七)应理顺安监管理体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安监执法队伍。目前现行的管理体制由于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多,隐患的治理、事故的处理、责任的追究等都难以及时、准确到位。应实行安全监管垂直管理,减少干预,提高效率。并且成立安监系统“注册安全工程师”机构,尽快消除安监执法人员有“资格”难“注册”的尴尬局面,使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员享受相应的技术职务工资,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再好的法律,制度,政策要人去落实。所以执法人员的态度和能力至关重要,德才兼备是安监执法人员的基本要求。

作为安监执法人员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以及精湛的专业素质和渊博的法律知识。为此应建立具有四种意识的安监执法人员:

1.勤奋好学,换位思考的意识。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作为执法人员只有学习,才能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只有学习,才能增强为人民服务本领。应该利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反复换位思考,用良心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弱失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依法办案奠定基矗

2.勤于检查,贵在落实的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作为安监执法人员应该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力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动态,科学预测安全生产形势,严格排查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措施落实。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存在主体、监管责任未落实,思想麻痹问题。现实中,有的执法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导致执法人员前脚走,后脚发生死亡事故,所以只有优先排查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治理措施落实,才能确保安全。

3.依法办案,执法为民的意识。做为安监执法人员,在日常的事故处理中,必须依法准确分析事故原因,客观公正的进行责任划分。特别是更应把保护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己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的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劳动者的合法切身利益。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乐于奉献,注重社会效益的意识。安全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安监执法人员执法的价值取向必须是注重社会效益。因为只有端正执法态度,明确执法目的,才能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因此,安监执法人员应乐于奉献,坚持注重社会效益的执法思想。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支撑,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只有通过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按照“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部门抓督查、政府抓督办”,建立安全检查责任制、落实企业隐患整改责任制,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和危险源监控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执法实践过程中既要合法,更要合情、合理,慎重把握手中的自由裁量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规则,注重细节,超前预防,令行禁止敢管理,细针密线保平安,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扬弃,才能为安全发展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确保一方平安。

第二篇:安全卫生工作建议

安全卫生工作建议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三日在日内瓦举行其第六十七届会议,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六项关于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某些提议,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建议书的形式,作为对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的补充,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二日通过以下建议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建议书,安全卫生工作建议。

一、适用范围和定义

1.(1)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和本建议书的规定应尽可能适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和各种类别的工人。

(2)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必要措施,为个体劳动者提供公约和本建议书所规定的类似保护。

2.就本建议书而言:

(a)“经济活动部门”一词系指雇用工人的一切部门,包括公务部门;

(b)“工人”一词系指一切受雇人员,包括公务人员;

(c)“工作场所”一词系指工人因其工作而需在场或前往并在雇主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的一切地点;

(d)“规定”一词系指主管当局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e)与工作有关的“健康”一词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并非体弱,也包括对于与工作安全和卫生有关的影响健康的身心因素,工作总结《安全卫生工作建议》。

二、技术行动领域

3.为实施公约第4条所述政策,应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部门和不同的工种以及强调从根源上消灭危害的原则,在以下方面采取适当措施:

(a)工作场所的设计、定位、建筑特点、安装、维护、修理及其出入通道的修理和改造;

(b)工作场所的照明、通风和整洁;

(c)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

(d)可能产生危害的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测试和检查,

其必要的批准以及不论何种名义的转让;

(e)防止一切因劳动条件造成、有害健康的身心紧张;

(f)以人力或机械装卸、捆-绑和贮藏物资器材;

(g)电的使用;

(h)危险物品的制造、包装、贴标签、运输、贮藏和使用及其残渣废料的处理和必要时以其他无害或较少危害物品取而代之;

(i)辐射的防护;

(j)防止和限制噪音或振荡的职业性危害及对工人的保护;

(k)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及其他环境因素的监测;

( )

第三篇: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建议

(2018年7月)

(一)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和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坚持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时,严格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围绕责任落实、分级管理和强化预防,进一步完善修订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控、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安全准入、点评通报、专项督查、举报奖励等方面的配套规章制度,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推进依法治理。

(二)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继续完善《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推动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实现监管责任“五级五覆盖”,不留盲区,无一遗漏。

一是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责任制落实台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推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

(三)全力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把集中开展大检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库作用,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堵塞安全监管漏洞。

(四)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一是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以实施“六权治本”为总要求,以“合法、合理、高效、便民”为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严把安全生产准入门槛。

二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落实各岗位安全责任、规范安全管理,做到行业有标准、企业有清单、单位有图表、岗位有卡片,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企业要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厂矿、车间、班组和岗位,落实到每一名领导干部和职工,并严格考核奖惩。对已达标企业,加强动态管理,做好巩固和提升工作。

(五)严格落实督查考评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充分发挥安委办的综合指导、协调、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综合督查工作力度,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区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督查,督查情况及时报送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完善安全责任制考核、行政问责和奖惩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履职检查和目标责任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实行奖励,对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进行问责。

(七)规范事故查处上报,进一步加大事故警示教育 一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坚决纠正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对责任不落实、疏于管理、检查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力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处理,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进一步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对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制订对策措施,修订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准确把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是对发生的各类事故,要采取通报、召开现场会、播放案例片等措施,开展现场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堵塞漏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市受警示”,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落实。

(八)全面提升安全素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通过集中座谈、专家授课、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安全生产培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操作技能素质和全社会安全意识。

二是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用,开辟专版专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凝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共识,大力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生产的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性。

三是进一步加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法制观念和操作技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继续推进各级党政领导、安全监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议

生产车间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在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起着承上启下、中流砥柱的作用,其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容不得留下任何死角,务必把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工作做扎实。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车间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控制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率。

一、抓安全学习教育,做到思想上重视安全。

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通过班前会、安全活动分析会等多种形式灌输,学习“安规”及各种安全文件,总结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针对过去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派发安全宣传资料、刊办安全板报、真实小故事小案例演讲、事故幻灯片演示等方式,让真实安全开口,让血的事实说话,用身边的事故警示身边有人,引导职工从内心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认真分析习惯性违章的“三个”危害性:因为习惯养成不易矫正,长此以往,必酿大祸;承袭不良的作业传统,侥幸过关,还以为是经验,容易产生麻痹松懈思想,使本来就很薄弱的安全防线不攻自破,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习惯性的做法易被人接受,从而使违章面不断扩大,造成恶性循环。要使职工强化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认真意识和到位意识;转变部分职工安全生产与己无关的观念以及逆反心理,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二、抓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做到行动上落实安全。

在日常操作中,通过实施有效的岗位安全考评制度,采取“兼职安全员-班组长-车间主任”三级安全巡查网等方式来督促约束员工认真有效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教育违章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三不动”原则,即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缺点未修好前不动(一时克服不了的缺点,先停用后修复);发现设备有异状时不动。

在日常巡检工作中,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始终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此外,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的同时,作为一个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也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应充分发挥车间党支部、基层工会组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从思想上抓职工安全操作的执行控制,从源头上规范职工落实安全操作流程,真正形成车间党政工领导、工段班组长、安全监管人员共抓安全、常抓安全的管理防护大网,做到安全管理责任到人。

三、抓各项安全活动的开展,在“结合”上下功夫。

在生产过程中,车间要经常开展安全劳动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查隐患、促整改”、“自查自纠”等日常巡查工作,开展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的“三无”活动,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提醒他人不被伤害的“四不伤害”,充分发挥生产骨干职工的作用,真正做到联保互保。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生产现场各类隐患进行及时检查和治理,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使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保持的良好势头。 在现场治理中,车间主任、安全员和班组长要时刻做到眼勤、手勤、嘴勤,不厌其烦地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对待发现的问题,不论大小,要不留死角,一抓到底;做到生产现场“小隐患不能过班、一般隐患不能过天、大隐患必须立即解决”,使安全工事故可防可控,达到“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全局”的良好局面。

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促生产,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做到预测预防,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第五篇: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全县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当前,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内部因素、外部的客观环境、历史沉淀的痼疾和形势发展变化等多个方面。

第一,非正常利益驱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的业主为节省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开支,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压缩安全成本。务工人员由于受家景贫寒和谋生技能单一所困,在就业人员与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被动进入明显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作业场所。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动力。

第二,安全意识薄弱。一些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违法者,又是生产事故的受害者。从事于矿山、建筑施工等劳动密集型高危行业的大多是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没跟上,一些企业甚至没进行任何培训就督促他们上岗。

第三,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与公路的发展不协调,农村居民出行和农副产品交易必须依靠道路运输,但很大比重的农村公路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主要依靠摩托车、农用车等运输。

- 12

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金融和保险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尽快完善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尽快建立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加快有关行业或领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四、完善客运市场安全运作体制机制。推行“经营公司化,调度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取缔客车单车挂靠经营。加大农村客运市场整治力度,优化运力结构,确保运力有效调配,采取开设“赶集”班车、学生专车和学校错时放假等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妥善解决农村客运高峰和学校放假期间运力和运量的矛盾。

六、加大企业资质安全淘汰、事故处罚力度、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道路“生命工程”和学生专车、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等审查力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七、强化行业安全管理责任。按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加大事故处罚力度,严厉追究安全生产不作为的责任;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行为。进一步强化公安、交通、建设、安监、质监、

旅游、国土、水利、农机、林业、电力、教育等负有专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构建综合治理的齐抓共管格局。

加强基层安全监管。完善乡镇安全监管体系,赋予乡镇安监机构执法权,加强一线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推行社区、村安全生产工作划片包干的“网络化”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安全“三同时”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台账及生产环节和各岗位安全质量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评估制度、风险保证金及工伤社会保险、责任保险制度和从业资质安全淘汰机制等保障措施。

- 5 -

上一篇:安全生产事故总结下一篇:安全生产四字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