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生活补助总结

2022-08-16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寄宿生生活补助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寄宿生生活补助总结

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总结

朱 河 小 学

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总结

实施贫困生救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办实,实事办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宣传发动:

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实施

1、制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方案。

2、组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区别不同贫困程度,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或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标准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

围和对象进行界定。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或贫困线标准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均属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每学期界定一次,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4、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

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 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中心学校。

三、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拨付到校后,制定发放花名册,将补助金一次发放到学生个人,受助学生和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签名。

总之,我们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作为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学生身上。

朱河小学

2012年2月

第二篇: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总结

实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学校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宣传发动: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实施

1、制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方案,下发相关通知到部门、年级组。

2、组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在校寄宿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年级组,班主任亲自下户了解,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或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标准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进行界定,区别不同贫困程度。每学期界定一次,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4、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运行程序

A、学校根据教育局下达的补助名额,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补助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申请,村委会出具证明,班主任组织学生互评打分,班主任核实情况,认真摸排,确定拟补助对象,提请班级审评小组审评,再报学校审评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级补助名额和对象。 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申请表》,村委会及民政部门盖章审核。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

三、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拨付到校后,制定发放花名册,将补助金一次发放到学生个人,受助学生和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签名。2015年春季,我校共有475人享受了补助生活费,共计发放296875.00元

总之,我们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作为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了贫困学生身上。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总结

2011年秋季,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这是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观的重要体现。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我校在开学初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进行了紧张、严密、扎实、有效的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校以开家长会为主,利用有效途径公布资助信息,确保广大学生家长知晓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政策内容。还通过全体学生会议,班级会议、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直接宣传政策内容,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校还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领导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评审组,对学生自愿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最后通过比较,初步确定了资助名单,接着我校将资助学生名单及具体的受助原因制成板面在学校及学生家庭所在村民组分别进行公示,并确保公示时间不少于规定的7天,充分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登记表》,建立受助学生档案,最后将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市教育、财政部门。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看到了上学的曙光,深受农村农村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但由于我们是农村学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是山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学生家长组成人群中,特困户多,贫困户多,单亲家庭多,而学校总的受助人数是很有限的,这就给我们受助生的审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们需要反复讲通理才能平息部分家长和学校的冲突情绪。除此之外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给我们的工作造成缺憾。例如有位学生,其父亲得了白血病,但母亲怕伤孩子的自尊心,便没有让孩子写申请书。后来学校已把名单上报了,这位母亲又找到学校说明情况。但我们只能对她表示同情,并把情况记录下来,待到下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时再审定。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中,由于我们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组织实施中坚持“三个必须”,“四个到位”,最终达到了“一个确保”,即确保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办成“阳光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

第四篇:寄宿生生活补助通知

各位家长:

国家将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你能顺利的得到经济补助,请将您的粮食支补存折账号及户主姓名准确无误的填写下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的造册上报。存折账号和户主姓名填错者后果自负。该通知务必于“十一”长假后由学生交班主任处理,不按时上报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粮食支补存折账号:

户主姓名:

联系人:田东亮

联系电话:18719778965

各位家长:

国家将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你能顺利的得到经济补助,请将您的粮食支补存折账号及户主姓名准确无误的填写下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的造册上报。存折账号和户主姓名填错者后果自负。该通知务必于“十一”长假后由学生交班主任处理,不按时上报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粮食支补存折账号:

户主姓名:

联系人:田东亮

联系电话:18719778965

各位家长:

国家将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你能顺利的得到经济补助,请将您的粮食支补存折账号及户主姓名准确无误的填写下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的造册上报。存折账号和户主姓名填错者后果自负。该通知务必于“十一”长假后由学生交班主任处理,不按时上报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粮食支补存折账号:

户主姓名:

联系人:田东亮

联系电话:18719778965

各位家长:

国家将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你能顺利的得到经济补助,请将您的粮食支补存折账号及户主姓名准确无误的填写下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的造册上报。存折账号和户主姓名填错者后果自负。该通知务必于“十一”长假后由学生交班主任处理,不按时上报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粮食支补存折账号:

户主姓名:

联系人:田东亮

联系电话:18719778965

各位家长:

国家将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你能顺利的得到经济补助,请将您的粮食支补存折账号及户主姓名准确无误的填写下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的造册上报。存折账号和户主姓名填错者后果自负。该通知务必于“十一”长假后由学生交班主任处理,不按时上报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粮食支补存折账号:

户主姓名:

联系人:田东亮

联系电话:18719778965

第五篇:寄宿生生活补助自查报告

普定县白岩镇白岩中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自查报告

(2009、2010)

普定县白岩镇白岩中学是白岩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同时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校园内建有学生宿舍楼三栋、食堂一栋、小卖部一栋,可容纳800余名学生的食宿。2009年、2010年学校设22个教学班级,每学年学生数都在1400余人,寄宿生每学年都在900余人,寄宿学生主要来自白岩镇各自然村寨及周边乡镇。自学生宿舍楼、食堂投入使用以来,学校2009年、2010年为1800余名寄宿生提供了食宿,两个学年有1122人获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补助金额为990410.07元。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的完成了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并在每发放后及时的对我校寄宿生补助发放工作进行自查,现将我校2009、2010度发放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格进行资格认定与审查。

根据文件要求,我校每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了学校与村寨联手的形式成立了寄宿生评审委员会。学校严格对寄宿生进行资格检查监督与核实,按照先自己申报、然后审查、再公示7天,最后上报。

二、具体作法:

(一)成立领导机构

落实工作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的惠民政策,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总务主任负责具体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严格细致地审核申请、调查、和认定的各项环节,使生活补助能及时足额发放到真正贫困寄宿生手中。

集中全体师生召开专题会议,由校长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宣传国家补助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惠民政策,让师生了解到这一政策的基本情况。

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研究部署调查、摸底、发放等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认真抓好申请、调查、公示、审核、认定工作,完善档案 召开班主任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杜绝违反政策、弄虚作假、假公济私、徇私舞弊的行为,确保生活补助能及时准确足额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寄宿生手中。要求班主任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做好国家政策和上级文件的传达、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按要求写好申请书,如实填写申请表、调查表和认定表的相关内容,及时组织班主任和财务人员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按时汇总上送相关材料。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领导小组把核实班级贫困的真实情况落实到小组成员,争取到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和民政部门的支持,班主任和跟班教师依靠村委干部的帮助,通过当地村民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认真核实学生的“调查表”,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寄宿生调查核实工作。

根据学生申请、调查摸底、审查核实,领导小组将享受补助的名额分配到各班,要求班主任认真指导学生填写表格,领导小组成员分成三个督查组分别对三个年级各个班级材料的整理填写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反馈整改检查出现的问题。

经过严格细致、慎之又慎的调查核实工作之后,对各班级上报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名单审理核实后,在学校公示栏公示七个工作日。

分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的总务主任和财务人员共同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及时按要求上报有关材料到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

(三)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按时足额发放生活补助

公示期满,全体师生无异议后,组织学生填写《寄宿生贫困生活补助申请表》,按要求打印发放花名册上报县教育和科技局,经上级审核后,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打卡的方式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打了卡后并亲笔签名确认,然后学校才认可食堂对学生所打卡的金额,当确认无误后才把账转到食堂老板的账户上,任何人不得代办,严格按审定后的人数与金额进行发放,一律不准截留或占用资金。

一直以来,我校都高度重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务实求真的工作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生活补助,杜绝出现“人情补助”和“奖励性补助”以及“拿”、“卡”、“要”情况及变相支配学生生活补助的情况发生。让党和国家的“民心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使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三、2009年、2010年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情况如下: 2009年春秋季我校寄宿生900余人,上级下达指标为561人,每人补助750.00元,计420750.00元,加上2008年余款25660.07元,合计446410.07元,截止到2009年12月4日发2009春秋季寄宿生生活费共计311169.00元,余下135241.07元。

2010年春季我校寄宿生908人,上级下达指标544人,每人补助375.00元,计204000.00元。加上2009年余下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35241.07元,合计339241.07元,截止到2010年4月21日,发给学生2010年春季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共计103870.00元,余235371.07元。

2010年秋季我校寄宿生904人,上级下达指标544人,每人补助375.00元,计204000.00元,加上余235371.07元,合计439371.07元,截止到2010年12月20日,发放给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共计439125.00元,余246.07元。

2010年贫困生增加生活补助费上级下达指标数每学期544人,两学期共1088人,每人补助125.00元,合计136000.00元,于2010年12月20日上级拨付到学校,即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校共余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36246.07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未能及时到位。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几乎都是到学期中旬才到位,从而造成食堂供餐上的困难。当学校根据文件及指标数通知学生填写申请表、组织人员评审、公示等程序,到真正地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打到学生卡上时已是4月或11月份了,故而在此建议上级部门能否在开学初(春季:3月;秋季:9月)即把补助指标下达到学校,学校及时开展工作,以保证补助费及时地发放到贫困寄宿生手中。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面小。我校寄宿学生主要来本镇范围内比较偏远的村寨。特别是李后、打油、前寨、新寨等位置偏远,不通公路,经济极为落后,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外出打工。由于补助指标有限,同村学生有的得补助,有的没有得补助,造成学生闹意见,不利于学校管理。建议上级部门能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大补助面。

以上两条建议是否可行,还请上级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总之,2009年、2010年我校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严格按政策、按文件做到了专款专用,及时发放,认真自查并总结备档,不存在任何问题。

普定县白岩镇白岩中学

2012年3月20日

普定县白岩镇白岩中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

(2009、2010)

自 查 报 告

(2009、2010)

上一篇:教师十不准自查报告下一篇:教师新党员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