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试题答案

2022-07-03

第一篇:环境监测试题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doc

《 环境监测 》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

2.空白试验

3.细菌总数

4.生物监测

5.静态配气法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 环境监测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 当水深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

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 ________;

5.氰化物造即刻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 _______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 ___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

三、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

A、 COD

B、 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A、 20Hz20000Hz

C、f<200Hz 或 f>2000Hz

D、20Hz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

)

A、消解、蒸馏、萃取

B、 消解、萃取、蒸馏

C、消解、蒸馏、挥发

D、蒸馏、消解、萃取 6.大气采样器主要有( )等部件组成

A、收集器 B、压力计 C、抽气泵

D、温度计 E、流量计

7.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 );

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

B、加HgSO4掩蔽Cl-

C、加Ag2SO4

D、加热回流30分钟

E、消耗的氧化剂为O2 8. 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9.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 );

A、地表水 B、地下水 C、饮用水

D、工业污水 E、降水

10.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 )℃,( )kPa时的体积为标准状态的。

A、20

B、0

C、25

D、101.325 E、760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 )

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

5.全压、动压和静压都是正值。( )

6.CODMn测定时,KMnO4和Na2C2O4可互相滴定。( )

7.酸雨是指pH≦7的一切降水。( )

8.总铬测定时,用NO2-还原KMnO4,然后再用CO(NH2)2还原过量NO2-。( )

9.在测定分析中,分析方法灵敏度越高越好。( )

10.测定水中NO2—N是在中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

五、问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全过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3. 简述碱片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过程。

4. 冷原子吸收测定汞的原理是什么?

5.标准分析方法中选定的分光光度法,为什么都有一个规定的上、下限?

六、计算题(12+13,共25分)

1. 某人在一次监测时得数据如下:15.02 、14.90 、14.01 、14.92 15.01 、

14.98 、14.99 ,用Dixon检验法判断是否有离群值需要剔除?

附Dixon值表

测定次数

9 α0.05

0.507

0.554

0.512

2.下表所列为某水样BOD测定结果,计算水样的BOD? 类型

稀释倍数

取样体积 (ml)

Na2S2O3浓度

(mol/l)

Na2S2O3用量(ml)

当天

五天培养后

水样

400

200

0.0125

13.50

稀释水

0

200

0.0125

16.60

《 环境监测 》试题(B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 比例混合水样

2、 分贝

3、 再现试验

4、 叠氮化钠修正法

5、 二次污染物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定水体中无机物项目时,一般以作为容器,而测定有机物项目时,一般

以_______作为容器

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5 8.12 16.30 、、

3.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分别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烟道气测定时,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确定;

5.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时,所用烘干温度为_______ ;

6 .偶然误差是由 ________造成的;

7.地下水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

8.水体中镉的主要污染源分别来自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9.响度(N)与响度级(LN)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

10.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SO2用 ________,连续自动测定SO2用_________ ;

11.氨氮是指以 ________形式和 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氮;

12.水中溶解氧低于_________ 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 在水样中加入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2.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物质,可产生_________ 。

A、 正干扰

B、负干扰

C、不干扰

D、说不定 3.在25℃时,玻璃电极法测pH,溶液每变化一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pH________ mv。

A、10

B、20

C、59.1

D、29.5 4.测定水样中挥发酚时所用水应按 __________法制得。

A、 加Na2SO3进匈蒸馏制得

B、加入H2SO4至pH<2进匈蒸馏制得

C、 用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 D、加NaOH至pH>11进匈蒸馏制得 5.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500Hz的声音其波长为______ 。

A、 34cm

B、50cm

C、69cm

D、75cm 6.衡量实验室内测试数据的主要指标是 ,具体用 表示。

A、 灵敏度

B、准确度

C、精密度

D、标准偏差

E、误差

7.我国标准积尘缸的高和内径尺寸(cm)分别为______ 。

A、40

B、30

C、25

D、20

E、15 8.与BOD测定有关的因素有______ 。

A、充足的溶解氧

B、有机物

C、适宜的pH

D、适宜的微生物

E、FeCl

3、MgSO

4、CaCl2等无机营养盐 9. 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淀。

A、 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10.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当某声级与背景声级相差很小时,则感到安静;

B、噪声引起的烦恼程度与持续时间及发生的频率有关;

C、声音信号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D、 为保证睡眠,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控制在40dB(A)以下。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 )

2.在分析测试时,空白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要扣除就可以了。( )

3.转子流量计使用时必须用皂膜流量计校正。( )

4.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可密封后带回实验室再加固定计。( )

5.测定水中油时,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

6.保存水样的目的是减缓生物氧化作用。( )

7.甲醛法测定SO2时,显色反应需在酸溶液中进行。( )

8.用铬酸钡法测定降水中SO42-时,玻璃器皿不能用洗液洗。( )

9.烟尘浓度在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中的分布都是相同的。( )

10.当水样中S2-含量大于1mg/l时,可采用碘量法滴定测定。( )

五、问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简述S型皮托管和标准皮托管的特点,通常使用什么类型的皮托管? 2. 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3.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4.怎样求得城市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

5.开展质量保证

六、计算题(12+13,共25分)

1.碘量法标定硫化物溶液时,取10.0ml待标液加水稀释至100ml,用0.1025mol/l的 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3.50ml,同时做空白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21.50ml,计算待标液的浓度为多少mg/l?

《 环境监测 》试题(C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

2.优先污染物:

3.COD:

4.水体自净:

5.时间混合水样:

6.等效连续A声级:

7.加标回收率: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是_______ ,为避免使用毒较大的吸收液,可

选择____________做吸收液。

2.粒径________ 的颗粒物是降尘;粒径_____ 的颗粒物是飘尘;粒径____ 的颗粒物是TSP。

3.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

4.空气样品的富集采样法有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5.______ 是人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的单位是 _____,其定义为声压级

为____ ,频率为 _____,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 ________ 的强度。

6.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大气环境连续监测中必测项目有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 。

7.测定水中氨氮时,水样经预处理后加入 ______,与氨反应生成_____ 胶态化合物,在一定

波长范围内用______ 定量。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1. 采用溶液吸收法富集采集大气污染物时,对吸收液有何要求? 2.对一河流进行监测时,应设置什么监测断面,设置在什么位置?

3.水样消解的目的是什么?消解后的水样应是什么样的?消解方法有哪些? 5.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6.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7.什么是生化需氧量?简述五天培养法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四.计算(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7℃,大气压力为100kPa,现用溶液吸收法测定SO2的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样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知含SO22.5ug,求该采样点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SO2日平均浓度(以mg/m3和ppm表示)。(SO2的分子量为64)

2.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实验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当置信度为0.95时,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如何。 方法

∑ 双硫腙比色法

4.07

3.94

4.21

4.02

3.98

4.08

冷原子吸收法

4.00

4.04

4.10

3.90

4.04

4.21

差数X

0.07

-0.10

0.11

0.12

-0.06

-0.13

0.01 X2

0.0049

0.0100

0.0121

0.0144

0.0036

0.0169

0.0619

自由度

测定次数

置信度P

0.90

0.95 4

2.13

2.78 5

2.02

2.57 6

1.94

2.4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优先污染物: 2.COD: 3.空白实验: 4.灵敏度: 5.四分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振动频率在_____ 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声音。

2.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 。

3.测定大气中SO2的标准分析方法是 ______。

4.大气污染监测的布点方法有____ 、_____ 、_____、______ 。

5.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大气环境自动监测中必测项目有____、____ 、____ 、____ 。

6.有3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70、8

4、70dB,则合成的总声压级为

_____ 。

7.水样消解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_。

8.环境监测的监测结果常用_______ 表示。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对某一河流进行监测时,应设置什么监测断面,设置在什么位置? 2.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 3.简述湿法采集降沉样品的方法。

4.写出均数质量控制图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4.大气采样的几何布点法有几种?分别适合于何种污染源? 5.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四.计算(10分)

1. 有一组测量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 :14.6

5、14.90、14.90、14.9

2、14.9

5、14.9

6、15.00、15.0

1、15.0

1、15.02,试检验最小值和最大值是否为离群值?

Q值表 n

显著水平

0.05

0.01 9

0.512

0.635 10

0.477

0.597 11

0.576

0.679

其中Qmin=X2-X1/Xn-1-X1Qmax=Xn-Xn-1/Xn-X2

《 环境监测 》试题参考答案

《 环境监测 》试题(A卷)

一、 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 进入大气中污染物质的量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2. 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叫计权声级。

3. 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速采样。

4. 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5.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二、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 、LN=40+33lgN。

2、五类。

3、SO

2、NO

2、PM

10、硫酸盐化速率、降尘。

4、空气动力声;机械振动、运动声;生活中产生的声音。

5、蒸气态污染物质、气溶胶态、多孔筛板吸收管。

6、烟草和番茄。

7、吨/月*平方公里。

8、二苯碳酰二肼,异烟酸—吡唑啉酮或异烟酸—巴比妥酸。

9、0.3、 0.05。

10、<5.6的。11。冷冻或冷藏法、加化学试剂法。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

2、B;

3、B;

4、B;

5、C;

四、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 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大或分析方法灵敏的情况下;富集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小或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吸收溶液和适当的吸收管。 2答:固定:(现场进行) 溶解:(加浓H2SO4) 滴定:

3答: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监督污染源,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③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④为标准制订、法规修改、环境规划等提供依据。

4答:六类分别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国家级、地方级。

六、 计算题(共12+13 共25分) 1.解:挥发酚(mg/l)= (5分)

其中:V1=21.50 V2=9.50 V=10.0 (3分) ∴挥发酚(mg/l)= (3分)

答:待标液的浓度为18816mg/l。 (1分) 2.解: (4分)

其中 同理:C2=4.36 B1=8.30 B2=8.15 (4分) ∴BOD=1370(mg/l) (4分)

答:水样的BOD为1370mg/l。 (1分)

《环境监测》试卷B评分标准及其标准答案

一、 基本概念(每个3分,共15分) 1. 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 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 在水中溶解氧测定时,当有Fe2+离子干扰时,用KMnO4氧化Fe2+,消除干扰,过量的KMnO4用草酸钠除去,生成的Fe3+用KF掩蔽。

4. 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5. 把一定量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即可。

二、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

2、<5m, 水面下0.3—0.5m处;5—10m,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

3、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LaF3。

5、与高铁血红蛋白酶结合结合,使之失去传递氧的功能,致人窒息而死亡。

6、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

7、酚,二本碳酰二肼。

8、1.5m。

9、9.7×10-3。

10、89dB。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D;

2、B;

3、A;

4、B;

5、A;

四、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 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2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

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断面气流流速在5m/s以下。

3答:将被Na2CO3浸泡的滤膜置于采样点采样1月,取回在烧杯中捣碎滤膜,加稀HCl除去CO2,过滤除去滤膜颤,往滤液中加BaCl2溶液,搅拌、放置,过滤,将滤纸及其生成的BaSO4灼烧,称量,计算即可。

4答: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当测定浓度低于测定下限时,受方法灵敏度限制,不能检出;当测定浓度高于测定上限时,吸光度与浓度不具有线关系,所以无法准确检出。所以标准方法必须有一个上、下限。同时规定上、下限,也是为了保证方法测定条件的一致。

1. 5答: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测点每隔5秒记一个瞬时A声级,选择慢响应,连续记录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流量。将数据由大到小排列,计算等效连续声级。

六、 计算题(共20分) 1.解: 其中

同理:B1=8.30 B2=8.10 ∴ =1272.2(mg/l)

答:水样的BOD为1272mg/l。

2.测定某采样点大气中的NO2含量时,用装有5ml吸收液的多孔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

流量为0.30L/min,采样时间为1 小时,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计算得知全部

吸收液中含2.0μg 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27℃,大气压力为100kpa,求大气中

NO2的含量?

第二篇:环境法规培训试题(试题和答案)

环境法规培训试题(答案)

部门:岗位:姓名:得分:

(满分100分,每错一空扣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十条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夜或者剧毒废液。

第三十条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三十一条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第三十二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四条 向水体排放污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灌溉物排放量。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装卸拉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十六条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低硫份、低灰份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三十条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

第三十一条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三条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第三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七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对经验收投入使用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加强管理、定期检修或者更新,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排污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需作重大改变时,应当在改变的15天前提交新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属于突发性的重大改变,必须在改变后的3天内提交新的《排污申报登记表》。

第十一条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的48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经济损失和人员受害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应当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详细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十五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十八条 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的规定,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提出用能产品节能质量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质量认证证书,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节能质量认证标志。

第二十一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11.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第四条排污单位必须按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办理。

第六条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地点、排放方式、噪音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固体废物的储存、利用或处置场所等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在变更前十五天,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三天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重大改变而未履行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

1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第二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排污费。

13.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4.3 积极发展优质无铅汽油和低硫柴油,其品质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当汽车排放标准加严时, 车用油品的品质标准也应相应提高, 为新的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和保障车辆排放性能的耐久性提供必需的支持条件。

4.7汽车、摩托车应该使用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国家燃料品质标准的燃料。

环境法规培训试题

部门:岗位:姓名:得分:

(满分100分,每错一空扣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用任何手段自然资源。

第十一条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的严重后果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并负责。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碱夜或者废液。第三十条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

第三十一条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地下。

第三十二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和其他废弃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四条 向水体排放污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灌溉物排放量。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十六条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

用、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三十条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

1/3

第三十一条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三条在用机动车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第三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七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对经验收投入使用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加强管理、或者,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排污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

报登记表》。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需作重大改变时,应当在改变的天前提交新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属于突发性的重大改变,必须在改变后的3天内提交新的《排污申报登记表》。

第十一条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的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经济损失和人员受害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应当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详细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附近居民。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十五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或者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义务,有权检举的行为。

第十八条 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的规定,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提出用能产品节能质量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质量认证证书,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节能质量。

第二十一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

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11.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第四条排污单位必须按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办理。

第六条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地点、排放方式、噪音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固体废物的储存、利用或处置场所等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在变更前天,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重大改变而未履行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

1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第二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

13.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4.3 积极发展优质和,其品质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当汽车排放标准加严时, 车用油品的品质标准也应相应提高, 为新的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和保障车辆排放性能的耐久性提供必需的支持条件。

4.7汽车、摩托车应该使用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国家的燃料。

第三篇:环境生物技术试题答案

环境生物技术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 共20分)

1. 环境污染 2.生物降解 3.有机污染物阈值 4.微生物的生化呼吸曲线 5.基因工程菌6.生化需氧量 7.激活作用 8.总有机碳

二、填空题(54分 每空1分)

1. 二是污染水体、其三是污染土壤。

2.环境污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2.3.用的复杂性;4.影响的多样性;5.治理的困难性。

3.环境污染物按污染源分归纳为1.2.3.染;4.其他类污染。

4.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5.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一步浓度增大的现象;而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6.目前国际上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1.技术;2.污染事故现场补救与现场修复技术;3.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7.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8.根据生物降解能力大小,将所有污染物分为1.2.

3.

9.微生物降解转化原来不能利用的化合物的现象。微生物的共代谢有三种情况:

1.2.3.

10.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的毒性的过程称为去毒,也称为钝化。

11.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有:1.2.3.取代基的数目;4.甲基的分支;5.其他因素。

12.

13.还有氧气、营养物质和温度等环境因素。

14.

15.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光和紫外光可加快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

三、简答题(26分)

1. 理想的基因工程均应具备什么条件?基因工程菌“第一里程碑”是什么?(10分)

2. 测定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有哪些方法?意义是什么?(6分)

3.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解毒作用的途径有哪些?是什么?(6分)

4. 微生物代谢农药的后果是什么?(4分)

环境生物技术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 2.持久污染物 3.有机污染物阈值 4.污染环境的自净 5.基因工程菌 6.化学需氧量 7.相对耗氧速率曲线8.生物降解作用

二、填空题(54分 每空1分)

1. 二是污染水体、其三是污染土壤。

2.环境污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2.3.用的复杂性;4.影响的多样性;5.治理的困难性。

3.环境污染物迁移方式归纳为1.2.3.

4.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5.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一步浓度增大的现象;而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6.目前国际上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1.技术;2.污染事故现场补救与现场修复技术;3.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7.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8.

9.微

生物降解转化原来不能利用的化合物的现象。微生物的共代谢有三种情况:

1.2.3.

10.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的毒性的过程称为去毒,也称为钝化。

11.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有:1.2.3.取代基的数目;4.甲基的分支;5.其他因素。

12.的对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13.还有氧气、营养物质和温度等环境因素。

14.

15.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光和紫外光可加快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

三、简答题(26分)

1. 理想的基因工程均应具备什么条件?基因工程菌“第一里程碑”是什么?(10分)

2.测定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有哪些方法?意义是什么?(6分)

3.微生物对污染物的作用是什么?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过程是什么?(6分)

4.石油降解微生物应用在哪些方面?(4分)

第四篇:营商环境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组

1.可以通过专题询问、质询方式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工作的部门是?

答案: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2.服务态度规范内容是什么

答:服务办事要热心、咨询解答要耐心、办理业务要细心、对待批评要虚心、改正错误要诚心。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有偿宣传或者征订报刊、图书、音像资料等?

答案:不可以

4.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借用市场主体财物?

答案:不可以

5.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要求市场主体接受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经营性培训?

答案:不可以

第二组

1.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哪些规则从而可以做到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答: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2.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应该有哪些要求?

答:统一规范、减少环节、优化程序、高效便捷。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在接受有关检查时暂停法律、法规许可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不可以

4.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泄露涉及市场主体商业秘密的信息?

答案:不可以

5.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不可以以市场主体名义借款给其他单位、个人使用?

答案:不可以

第五篇: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 A基本国策B政策 C方法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 )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 》。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 》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保护动物。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 B垃圾境外转移 C海洋污染 D野生物种灭绝 14.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A6 B4 C10 D20 1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分贝左右。

B140 C60 D90 1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17.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 18.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19.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27 B7 C47 D67 20.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

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

A麋鹿 B野鹿 C羚羊 D马鹿

21.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b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修订。

A. 2014年3月30日 B.2014年5月6日 C.2014年4月24日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 A.基本政策B.基本国策 C.基本战略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A.生态文明建设B.社会文明建设 C.经济文明建设

4、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生态因素B.自然因素 C.环境因素

5、()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C.一切单位和个人

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切单位和个人

7、()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一切单位和个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8、每年()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6月4日B.6月5日 C.5月4日

9、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A.国家B.各级环保部门 C.人民政府

10、()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各级环保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国家B.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12、()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

13、()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 B.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影响分析 C、环境影响登记

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A.责令停业、关闭B.处以罚款

C.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17、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限期达标规划B.限期达标政策 C.限期改正规划

18、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实行严格保护。

A.生态保护区域B.生态保护红线 C.环境保护红线

1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A.工业废弃物B.生活废弃物 C.公共废弃物

20、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同时备案B.同时设计 C.同时投标

21、防止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环境保护验收文件 C.环境安全评价文件

22、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

A.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B.排放总量值C.排放浓度指标

23、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排污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4、为控制环境风险,国家鼓励投保(),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A.环境安全责任保险 B.环境污染事故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5、()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A.公民B.法人

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6、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A.环境信息B.环境质量 C.违法信息

27、()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重点排污单位

2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B.建设项目周围的公众 C.受污染区域的公众

2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举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0、我国环保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3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按月连续处罚B.按日加倍处罚

C.按日连续处罚

32、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期限为(?)年。

A.4、1 B.

5、2 C.5、1

33、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并处以罚款。

A.恢复原状停止建设 B.停止生产原地拆除 C.停止建设恢复原状

34、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 )提出处分建议。

A.监察机关 B.其任免机关

C.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36、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适用( )。 A.举证责任倒置 B.谁主张谁知举证 C.由原告被告共同举证

37、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

A.新闻监督B.法制监督 C.舆论监督

38、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环保、节约

绿色、安全

3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9)、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A.企业事业单位 B.公民和个人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0、( )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人民政府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4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 17),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A.监测数据管理机制 B.监测数据上传机制 C.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国家实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

43、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21)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A.资源回收利用 B、资源综合利用 C.资源再生利用

44、国家加大对(31)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A.生态脆弱地区 B.污染严重地区 C.生态保护地区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 )的产生。

A.生活垃圾 B.垃圾 C.废弃物

4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

A.应当引咎辞职 B.应当撤职 C.应当免职

47、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48、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A、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C、监察机关

4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65)。

A、共同责任 B、赔偿责任 C、连带责任

50、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 67)提出处分建议。

A.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B.其任免机关 C.监察机关

51、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 )。

A.侵权责任 B.连带责任 C、赔偿责任

52、(55 )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排污单位 B.重点排污单位 C.企业事业单位

53、建设单位( ),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A.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B.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C.未依法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5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情节不严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 60 )。

A.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 B.责令停产整治

C.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自(

70)起施行。 A.2014年12月30日

年10月1日 C.2015年1月1日

5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60 )。

A.责令停业、关闭 B.停止生产C.取缔

5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57)举报。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 )举报。

A.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其上级机关C.监察机关

59、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56)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环保部门 C.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60、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54)。 A.国家环境质量 B.环境状况公报 C.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

6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 54 ),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纳入绿色信贷 B.记入违法黑名单

62、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56 );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公开对环境有影响的内容

B.公开主要内容 C.全文公开

63、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53 ),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A.公众参与程序 B.环境有奖举报机制 C.环境参与机制

64、( 51 )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环保部门 C.各级城乡建设部门

65、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 42 ),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设备准确性 C.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B.监测设备准确率

66、( 47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各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67、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4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A.淘汰制度 B.限制制度 C、禁止制度

68、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45)。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制度B.排污总量控制制度C.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69、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 44 )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国务院 B.环境保护部 C.国家

70、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44)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暂缓审批B.减少审批 C.暂停审批

7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47 ),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案 B.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 C.突发重大环境事件应对预案

72、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 43 ),任何单位和个

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A.部分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B.全部用于辖区内环境污染治理 C.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73、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42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B.突发事故责任制度 C.重大污染责任制度

74、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 6 )。

A.权利 B.权利和义务 C.义务

75、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 47 )报告。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C.有关部门

7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 41 )。

A.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B.擅自拆除 C.擅自闲置

77、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14 )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A.环境 B.人民群众健康 C.生态

7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16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A、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可以制定宽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C、不可以再制定

79、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A.综合协调防治机制 B.统一防治协调机制 C.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8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 24)。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A.提供必要的资料

B.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C.如实反映情况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ABCD)。 A.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2、环境保护的原则(ABCD ). A.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公众参与 D.损害担责的原则。

8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ABCD ) A.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B.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C.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D.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BCD )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85、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A C )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B.检察机关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D.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86、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以下环境保护义务(A B)。

A.获取环境信息 B.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87、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ABD ),接受社会监督。

A.主要污染物的名称和排放方式 B.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C.主要污染物的超标排放情况 D.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88、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BCD )。

A.环境状况公报B.国家环境质量C.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D.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8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ABCD ). A.环境质量信息 B.环境监测信息 C.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D.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9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AB )的权利。 A.获取环境信息 B.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 C.保护环境

D.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上一篇: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绘画游戏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