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

2022-10-21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

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一.标准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审 计 报 告

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1.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强调事项

我们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如财务报表附注×所述,ABC公司在20×1年发生亏损×万元,在20×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高于资产总额×万元。ABC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充分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本段内

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万元,占资产总额的×%.由于ABC公司未能提供债务人地址,我们无法实施函证以及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四、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除了前段所述未能实施函证可能产生的影响外,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

如财务报表附注×所述,AB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未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按权益法核算,ABC公司的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将减少×万元,净利润将减少×万元,从而导致ABC公司由盈利×万元变为亏损×万元。

四、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ABC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二、导致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

ABC公司未对20×1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盘点,金额为×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40%.我们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对期末存货的数量和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意见

由于上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们无法对ABC公司财务报表发表意见。

第二篇:定向和非定向

报考硕士研究生时,网上报名系统会提示考生选择一种录取类别。目前,研究生录取分4种类别:“非定向”、“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和“自筹经费”。4种录取类别在培养方式、培养费用、毕业就业时都会有不同的政策。

非定向培养: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考生的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因此,考生入学时不需交学费,国家按月发给考生一定的生活费,一般在260元左右。入学时,考生还需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定向培养: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委托培养:是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费用由考生单位提供。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委托培养协议,不转档案、工资关系、户口,毕业后回原委托单位工作。

自筹经费:是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培养。录取前,考生与录取学校签署自筹经费协议,培养费用由考生自己承担。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可转入学校,毕业后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

录取时,学校参照考生本人选择的报考类别和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确定录取类别。一般说来,名次靠前的考生录为非定向,由国家出资培养。排名往后的考生划为自筹经费,个人出资学习深造。

1 定向研究生有毕业证和学位证

2 定向研究生跟普通研究生一样。

在职研究生的对立概念是全国统考研究生。

3 一般的研究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参见中科院的条例。

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委托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委托单位与委托生之间应分别签定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委托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享受与国家计划内硕士生相同的待遇。

委托培养研究生和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培养费用的来源和毕业分配的办法不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之后回委托单位工作;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其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生毕业时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就业制度,而定向生按合同规定毕业后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

委培定向和统招在招收的时候分数略有差别,一般是统招分数较高,而最大的不同在于毕业

后的就业方向,定向和委培不可以随便找工作,要会原单位和培养单位

第三篇:融资类保函和非融资类保函

一、融资保函

融资保函又称“融资性保函”或“融资类保函”,是指担保银行应借款人的申请而向贷款人出具的,保证借款人履行借贷资金偿还义务的书面文件。该保函主要包括:借款保函、透支保函、有价证券发行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延期付款担保、银行授信额度保函等。

(一)融资保函的适用范围。借款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各种形式的融资;借款人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

(二)融资保函的作用。对借款人;提高借款人的信用评价,有利于借款人取得融资;在有价证券发行中,降低有价证券无力偿还的风险,利于有价证券销售;对贷款人或有价证券购买方;分散融资风险,提高了贷款资金的安全;获得有价证券偿付的充分保障。

二、非融资类人民币保函

(一)服务对象。申请办理非融资类人民币保函的客户应是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二)功能简介。非融资类人民币保函是指银行应保函申请人的请求,向保函受益人出具的、同意在保函申请人不履行某非融资交易项下责任或义务时,承担一定人民币金额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承诺。 保函种类包括贸易、工程项下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及维修保函、一年期以内的付款保函及其他非融资类保函。

人民币保函的有效期限应根据主合同(或主债务)的履行期限确定。

(三)申请手续。

1、申请办理人民币保函的客户应符合下列条件: (1)在受理行开立人民币结算帐户;

(2)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合同、工程建设合同或协议、标书等;

(3)资信状况良好,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

(4)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保证金和反担保。

2、申请开立人民币保函时,保函申请人应向受理行提供以下资料:

(1)保函申请书;

(2)证明保函交易背景的合同、协议、标书等; (3)保函申请人上两和本当期财务报告;

(4)根据本办法规定需要提供的反担保合同; (5)按规定需要被授权客户提交的有关授权文件; (6)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四)收费标准。开具非融资类人民币保函应根据保函风险度按季收取保函金额0.5‰-3‰的手续费。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最低手续费300元,投标杓函最低手续费100元,其他类保函最低手续费100元。对优质客户,经分行审批,可减收手续费。

(五)特别提示。办理人民币保函业务,应按照客户信用等级收取一定比例人民币保证金或等值的外汇保证金,用于到期支付保函项下的款项,不得挪用,不得提前支取。

保函申请人应提供保函金额扣除保证金后差额部分的反担保(抵押、质押或保证)。

因担保事项变更,保函申请人与受益人协商一致后经担保行同意,可重新订立《开立保函协议》并由担保行开具新的保函。新保函的办理程序与原保函相同,并按上述规定标准另行收费。原保函和原《开立保函协议》由保函申请人、受益人和担保银行三方协议终止。

第四篇:社区和非公党建名词解释

一、社区党建

1、社区的基本类型。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分为四种类型:

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公路和区域划定的社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我区有:天宝滩、塔坡、华原、邻德、南泉、崇德、解放、东站、孝义9个板块型社区。

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构成,有独立管辖界限,封闭式管理。我区有3个:耀水社区、陈家山矿社区、下石节矿社区。

小区型社区: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 功能型社区: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区,如商贸、文化、公众等。

2、城市社区“三有一化”建设。

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的活动。

有人管事。从建立完善选配、教育、管理和激励机制入手,突出抓好城市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党组织书记作为关键;明确社区干部职数配备和管理体制,确保做到“有人管事”。社区干部主要通过街道(乡镇)机关选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到社区任职、选聘协管员、公益性岗位补充等五个途径解决。

有钱办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形成以财政支持为主,以党费为补充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坚持高标准落实社区经费和社区干部待遇,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确保做到“有钱办事”。

有场所议事。坚持“集约利用,资源共享”,统筹城市区域内的阵地、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加快推进城市街道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建设。强

1 力推进社区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做到“有场所议事”。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完善驻区单位协调联系会议、社区党支部会议、社区居委会会议制度等,着力构建起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五个一”主要内容:选优训强一个好书记(带头人)。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健全落实一个好机制。

3、社区“一部三室三站一场所” “一部”是指:社区党支部;

“三室”是指:警务室、办公室、图书室;

“三站”是指:计生卫生服务室、劳动保障工作室、文体活动指导室; “一场所”是指:室外活动场所(2000平方米以上)。

4、耀州区“融入型”党建管理模式

主要内容:融入型理念、开放型态势、制度化运作、全领域参与、多层次互动、区域化格局。

融入型理念。一是组织融入。把辖区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和活动范围。二是工作融入。组织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三是活动融入。把党的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开放型态势。一是党务和事务公开。二是接受居民群众监督。三是建设“一厅式服务”大厅。

制度化运作。一是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二是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制度。三是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全领域参与。调动辖区一切力量,做到思想工作“联通”、社区服务“联办”、精神文明“联创”、公益事业“联建”、社会治安“联防”。

多层次互动。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平台,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日间照料、精神慰藉,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教育辅导,面向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的康

2 复治疗、餐饮配送,面向困难家庭的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区域化格局。一是立足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二是党员认领社区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三是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二、非公党建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概念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指非公有制经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私募基金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非公有制企业。是指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份占主导或相对主导地位的企业。按企业注册类型划分,包括: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非公经济成分占主导或相对主导地位的股份合作企业、其他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但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2、非公党建的目标要求。

十七大党章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党组织定位:非公党组织在党员队伍中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经营中的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目标要求:一是抓组建,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抓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三是抓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四是抓投入,落实组织、经费、阵地保障。五是抓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非公党建情况:全区非公有制企业697家,个体工商户2400余户,从业人员上万人。2011年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37.66亿元,占全区GDP(82.91亿元)的45.4%。全区非公经济领域的党组织27个,党员总数257人。

第五篇:事实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

的几个问题

河北美东律师事务所 陈前进律师

一、事实劳动关系

(一)事实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标准的用工程序是先订立劳动合同,再实际用工,这时的劳动关系从实际用工之日确立;那么,如果不是标准的用工程序,而是先实际用工,再签订或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呢?这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事实婚姻,事实婚姻是有婚姻的事实但没有经过法定的婚姻登记,事实劳动关系是有劳动关系的事实而欠缺书面的劳动合同,但是法律对待事实婚姻和事实劳动关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事实婚姻法律既不承认,也不保护,但对事实劳动关系法律不但承认,并且对劳动者给予了严厉的保护,对用工单位则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保护和规范措施,就是——

(二)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

对用工单位来说,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首先是要像对待正常劳动关系一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加重责任,与原来的规定不同的是,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关系不再设行政处罚,而是将这种加重责任全部转为了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加重责任与形成事实劳动

关系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具体分三个阶段:一个月内;满一个月不满一年;一年以上。

【起算点:《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条“(第二款)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实际用工之日。】

第一阶段:一个月内。对于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工,法律给用工单位规定了一个月的宽限期,也就是说从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就不认为违法。

第二阶段: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如果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在此期间,用工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三阶段:满一年。如果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都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法律就视为用工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用工单位还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直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止。

可以看出,在事实劳动关系下,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对用工单位的规范是相当严厉的,那么如何避免出现事实劳动关系呢?(担任法律顾问,就要给顾问单位提示或帮助用人单位做相应工作)。

(三)事实劳动关系的避免

首先,要调整用人的招工流程,改变过去习惯的“先入门、后签约”,尽量做到“先签约、后用工”,如果实在不能“先签约、再用工”,

一定要注意在用工后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要加强管理、细化管理,建立劳动合同到期的预警机制。因为,除了初次用工自始就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形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事实劳动关系是由于原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也没有终止原合同形成的,这也是用工单位容易忽视的,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怎么办?

1、建立台账,清楚的掌握每个员工的合同到期时间,提前预警,及时终止或续签劳动合同;

2、签订合同时,使每个劳动者的合同到期日尽量相对集中、统一,比如统一为年底、六月底、每月底等等比较少的集中的几个日期,便于管理,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续签劳动合同,不一定非要等到原合同到期后再办理续签手续,为防止个别劳动者由于个人原因拖延续订合同,单位可以设定一个最后续签日,比如说,原合同6月底到期,单位可以在六月初通知劳动者协商续签劳动合同,是否续签应当在6月20日前确定,如果6月20日前劳动者不续签,那么原合同到期后自动终止。当然,新合同起始日并不提前,还是与原合同到期日衔接。

第三、预防原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还可以在原合同中约定自动顺延条款。就是合同到期时,如果一方没有通知对方终止合同,那么合同自动顺延X年或X个月。

第四、管理工作难免百密一疏,如果万一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此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地与劳动者协商,要么终止事实劳动关系,要么补签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发生争议,不能通过协商终止事实劳动关系或补签劳动合同,甚至已经形成了劳动仲裁

或诉讼,那么就要考虑双方是否真的是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没有书面合同的责任在谁,等等。这些问题或方法比较专业,情况也千差万别,比较复杂,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就不多讲了。

最后,还要说的是,现在有的单位,尤其是大一点的单位,招工用工权下放到了二级甚至是基层部门,没有在人力资源部门统一集中管理,这是非常危险的,不只是容易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还会产生很多严重问题,有这种情况的单位,一定要尽快改正,非要分散管理的,也一定要有统一的制度和严格的规范。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相对于标准劳动关系。通常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直接建立的长期的或者相对稳定的受法律法规规范约束的雇佣关系称之为标准劳动关系。而非标准劳动关系就是有别于标准劳动关系的、大多基于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或者劳务单位)自由创设的,一种短期的、临时的和灵活的劳动用工关系。相对于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工的临时性,非全日制;二是劳动关系的非排他性,也就是说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可以同时建立多个劳动关系;三是大多不强制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强制性规范较少,给当事人留给了较大的自由处置的空间。

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两种形式 ,但是,今天我们谈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比这个要宽泛,我准备谈这样几

个类型:非全日制用工、兼职与灵活就业、在校生勤工助学、实习、离退休人员“再就业”。而劳动派遣的问题,相对更复杂,更独立一些,今天就不涉及了。

(一)非全日制用工

1、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要注意两点:(1)《劳动合同法》中所说的非全日制用工仅适用于单位用工,对于个人的用工,按民事雇佣关系处理,由《民法通则》调整。(2)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社会保障部曾经出台过《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对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间做了界定,《劳动合同法》对此做了修改:将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改为4小时,将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30小时改为24小时。

2、招用非全日制用工的注意事项:(1)和标准用工一样,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内容必须包括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五项必备条款。(2)不得约定试用期。

(3)接收由劳务派遣组织提供的非全日制用工,按劳务派遣处理,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派遣合同。(4)招用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要在录用后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5)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的档案一般应在劳动者本人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劳动力市场等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代管。

(二)、兼职

兼职人员,一般来说与第

二、第三职业用人单位形成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这里主要说一下兼职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1)根据《社

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2)依据相关规定,养老、医疗保险等不得重复购买,对于职工在两个或以上用人单位就业的,其用人单位对养老、医疗保险费等如何缴纳或分担,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可由第一职业或者全日制标准用工单位办理、缴纳,不能区分本职或主职业的,劳动者有选择权,另外,在就业服务机关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越来越成为当前的主要方式。

另外,还有几种用工,比较特殊,比如聘用协议保留社保关系的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人员、企业内部规定内退人员等等,劳动关系如何处理?社会保险如何办理、怎么交纳?我个人认为,这几类情形本质上和兼职相同或近似,可以兼职人员的处理方式处理。当然,目前也有很多的争议和不同的处理方式,建议大家关注当地当时的政策规定。

(三)在校生勤工助学、实习、离退休人员“再就业”

用人单位聘用勤工助学在校生、接收在校实习生的问题,根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合格的劳动者,在校生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

和地方政策认为,正式办理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也不属于合格的劳动者。因此,用人单位招用在校生、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应按劳动关系对待,当然,这类问题也仍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处理方式更是千差万别,建议大家关注当地当时的政策规定。

(河北美东律师事务所 陈前进律师)

上一篇:财务工作总结个人总结下一篇:财务部年终工作总结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