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生态安全

2022-07-03

第一篇:海绵城市生态安全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地表越来越多的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所覆盖,这种 地表的“硬化”使得大气降水难以及时渗入地下,地表径流增大,形成了“热岛效应”以及排 水不足造成内涝、城市地表沉降等环境问题。多孔透水砖作为一种环境材料,应用于道路、 广场的铺设,可以使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我国,沙漠的总面积约63.7万km 2,占全国陆地的6.8%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 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及青海等省区。沙漠中的风积沙分布广泛,既是一种危害,又是一 种资源,科学利用可以使其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将沙漠沙应用于透水砖的制备逐渐受到关 注,但是目前利用沙漠沙制备的透水砖抗压强度不够,易开裂,且抗折性能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其透水性能优异,抗折抗压 强度大,耐磨防滑性能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生态路面砖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50-100份, 聚醚砜树脂8-12份,

玻璃纤维2-4份,

环氧树脂20-30份,

碱木质素5-10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60-80份,

粉煤灰50-75份,

石英砂80-100份,

松脂岩粉20-40份,

黄糊精1-6份,

聚丙烯纤维5-10份,

减水剂1-4份,

水40-5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所述砂基面层,以重量 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80份,

聚醚砜树脂8份,

玻璃纤维3份,

环氧树脂30份,

碱木质素10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60份, 粉煤灰50份,

石英砂85份,

松脂岩粉30份,

黄糊精5份,

聚丙烯纤维7份,

减水剂3份,

水5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

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

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

光稳定剂1.2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纤维为的长度为1-2微米,直径为100-200纳 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镁砂细粉的粒径大小为2-5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 剂的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光稳定剂为硝基纤维素、UV-

329、GW-419中的一 种。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5-10min,然后以15-20℃/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 合2-3h,然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 得到覆膜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中加入适量的聚醚砜树脂,其与环氧树脂具有 很好的粘结性,且耐高温、防火性能优异,大大提高了路面砖的耐高温、阻燃性能,适量玻璃 纤维的加入,提高了砂基面层的抗折抗压强度; (2)本发明在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中加入适量的松脂岩粉,大大提 高了结构层的强度,适量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结构层的冲击韧性;

(3)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的组分以及含量,制得的 生态透水路面砖,透水性能优异,耐高温性能好,耐磨防滑性能优异,抗折抗压强度大,且制 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 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50份,聚醚砜树脂8份,

玻璃纤维2份,环氧树脂20份,

碱木质素5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60份,粉煤灰50份,

石英砂80份,松脂岩粉20份,

黄糊精1份,聚丙烯纤维5份,

减水剂1份,水40份;

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光稳定剂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5min,然后以15℃/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合2h,然 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得到覆膜 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实施例2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100份,聚醚砜树脂12份, 玻璃纤维4份,环氧树脂30份,

碱木质素10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80份,粉煤灰75份,

石英砂100份,松脂岩粉40份,

黄糊精6份,聚丙烯纤维10份,

减水剂4份,水50份;

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光稳定剂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10min,然后以20℃/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合3h, 然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得到覆 膜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实施例3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60份,聚醚砜树脂9份,

玻璃纤维2.5份,环氧树脂22份,

碱木质素6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65份,粉煤灰55份,

石英砂85份,松脂岩粉30份,

黄糊精2份,聚丙烯纤维6份,

减水剂2份,水42份;

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光稳定剂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6min,然后以16℃/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合2.2h, 然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得到覆 膜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实施例4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70份,聚醚砜树脂10份,

玻璃纤维3份,环氧树脂24份,

碱木质素7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70份,粉煤灰60份,

石英砂90份,松脂岩粉30份,

黄糊精3份,聚丙烯纤维7份,

减水剂3份,水44份;

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光稳定剂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7min,然后以17℃/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合2.4h, 然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得到覆 膜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实施例5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该路面砖包括砂基面层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所 述砂基面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覆膜沙80份,聚醚砜树脂11份,

玻璃纤维3.5份,环氧树脂26份,

碱木质素8份;

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75份,粉煤灰70份,

石英砂95份,松脂岩粉35份,

黄糊精4份,聚丙烯纤维8份,

减水剂3.5份,水48份;

所述覆膜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沙漠风积沙70份,聚氨酯树脂15份,

镁砂细粉5份,腐植酸钠4.5份,

偶联剂0.8份,光稳定剂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覆膜沙的制备:

将沙漠风积沙擦洗、烘干后,筛选200-300目的原砂,然后将原砂升温至300℃,保 温8min,然后以18℃/min的速率降温至120℃,加入镁砂细粉、聚氨酯树脂后搅拌混合2.8h, 然后继续加入腐植酸钠、偶联剂和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并破碎过筛,得到覆 膜沙; (2)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

a)将步骤(1)制得的覆膜沙、聚醚砜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碱木质素加入到 水泥浆砂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砂基面层混合浆料;

b)将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松脂岩粉、黄糊精,聚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得生态透水路面砖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 c)将步骤a)制得的砂基面层混合浆料放入到成型模具中,经振动填实,待其初步 凝固后,再将步骤b)制得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合浆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振动填实,固化 成型后脱模,自然状态下养护15-20天,得到生态透水路面砖。

第二篇: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尊敬的网民:

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

目 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30年 备注

水生态 1 2 3 4 5 6 水环境 7 8 9 水资源 1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

绿地率 地下水位

城市热岛效应 水环境质量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总量控制率)

合流管网年溢流次数 污水再生利用率 ≥70%

≥70% ≥20%

≥80% ≥40% ≥50% 41% 45% 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 优于IV类达到Ⅲ标准 类标准 ≥50% ≥60% ≤12次 ≥20%

≥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

目 标 水资源 序号 指标

11 雨水资源利用率 12 供水管网漏损率

2020年 ≥0.5%

2030年 备注

≥1.5%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重视雨

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

≤8%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国家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

10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10% 水安全 1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4 15 龙头水质达标≥99% 100% 率

排水设计标准 管线设计重现期3-5年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16 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

年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 投融资机制建设 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 产业化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制度建设 17 18 19 20 21 22

2、由于海绵城市规划尚未得到政府批准,目前不宜向您提供规划文本。

感谢您对海口规划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海口市规划局 2017年9月20日

第三篇: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概况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情况汇报

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内容

2.1 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图 1海绵城市转变传统排洪防涝思路

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2.2 主要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

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图 2海绵城市构建体系

2.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对海绵城市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进行了总体阐述,用于指导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2.3.1 概念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

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图 3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

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表格 1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关系与区别

2.3.2 构建途径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图 4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2.3.3 控制目标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各地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规划控制目标。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

图 5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将我国大陆地区大致分为五个区,并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的最低和最高限值,即I区(85%≤α≤90%)、II区(80%≤α≤85%)、III区(75%≤α≤85%)、IV区(70%≤α≤85%)、V区(60%≤α≤85%),如图3-3所示。各地参照此限值,因地制宜的确定本地区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图 6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

2.3.4 技术选择

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实践中,应根据城市总规、专项规划及详规明确的控制目标,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

表格 2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

2.4 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与国家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相结合,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领域,以及灾害应对领域。智慧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能够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排水和雨水收集,对管网

堵塞采用在线监测并实时反应;对城市地表水污染总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智慧反应,及时了解分路段积水情况,实现对地表径流量的实时监测,并快速做出反应;通过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智慧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现雨水及再生水的循环利用等等。

3 海绵城市试点概况

3.1 试点城市申报

2015年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称,根据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图 7海绵城市试点申报流程

针对资格审核部分,试点申报城市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编制或修编城市水系统(包括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排水防涝、防洪、城市水体等)、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专项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建设要求,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3.城市发展对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强烈。试点区域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不低于400毫米。优先鼓励旧城改造项目。包括城市水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市政道路、绿色建筑小区等。

3.2 试点基本情况

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2015年3月4日,3部委确定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

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技术服务、材料、工程、仪器、管理、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其市场拉动作用不亚于城市化建设,投资量巨大。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试点城市中贵安新区投资46.7亿元,南宁投资95.19亿元,常德投资则高达250亿元。

同时入围海绵城市将获得巨额的财政补贴。其中常德将有望获得超过12亿元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是常德历年来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南宁市在未来3年将获得16.5亿元以上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用于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3.3 试点存在问题

针对2015年试点申报城市,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前期工作基础薄弱:城市现有灰色设施本身不完善,同时缺乏规划支持,部分城市连排涝规划没做,基础工作薄弱。

(2)建设目标设置不合理:总量控制率、排水防涝、防洪等指标不符合实际情况,目标设定过高,无法通过考核;

(3)实施方案可行性不足:方案细化不够、指标缺少量化,因地制宜体现不够;

(4)制度、政策配套措施缺乏:包括协同机制,管控机制,考核机制,制定不完善。

(5)投融资模式方案不实:针对不同项目类型,缺乏投融资模式考虑或有投融资方案但缺乏可行性。

附录:部分海绵城市参与单位名单

序号

单位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北京建筑大学

3 上海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4 广州珠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5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6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 7 苏州河道管理处

8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9 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 10 新余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11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 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4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15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6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

17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8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浦东新区排水管理所

20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1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2 辽宁省鞍山市规划设计院 23 鞍山市规划局

24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25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6 长沙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7 中国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8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9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30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32 上海佳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谢映霞 王健龙 赵敏华 王浩正 周水明 赵亮 胡玉清 魏文涛 贾小慧 余剑 韩宇 汪望淮 詹振坤 窦秋萍 赵哲毅 杨亮 林怡 孙斌 孙云章 郑琴 陶丰收 王伟光 安景有 陆沈均 李鹏 李德新 吴小园 李楠 郑建春 孔洁敏 李兵 娄城铭

联系电话

010-58322000 13488679459 13611745764 18911852716 15821430304 13891815275 18606203618 18722325970 18504710175 13707906618 18636932723 13861857993 18976281657 13701672489 18616064850 15197293156 13951823853 18002239578 13501706449 13389203815 18155398610 13050030016 13322112210 13917925810 13821192962 15074982668 15267966699 18811360408 13520423039 13855124899 13918945960 13524512240

33 34 35 36 37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市规划院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司

刘洋 孙池 杨帆 王雨雨 李超新

16538853391 13002458307 15633361832 18705910395 13590421745

第四篇:海绵城市设计标准图集

试行(南宁)

海绵城市lid(低开发影响)设计标准图集,具体做法: 渗水井大样图 盲管/渠示意图 下沉式绿地大样图 生物滞留设施大样图 雨水口大样图 渗透塘示意图 湿塘示意图 雨水湿地示意图 调节塘示意图 植草沟详图 雨水利用设置图 道路海绵城市做法

居住区海绵城市做法

植草沟——海绵城市做法

雨水利用-海绵城市做法

第五篇: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一、水生态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2)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比。 (3)城市内河生态岸线比例。 (4)天然水面保持率。 (5)地下水位。

二、水环境

(1)城市水环境质量。 (2)雨污分流比例。 (3)合流制溢流频率。

三、水资源

(1)雨水资源利用率。 (2)管网漏损控制率。 (3)天然水面保持率。

四、水安全

(1)城市排水防涝标准。 (2)城市防洪标准。

上一篇:惠民政策调研报告下一篇:湖南省公务员面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