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选课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高校公选课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公选课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选课建设的对策。

第一篇:公选课课程论文范文

公选课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初探

摘 要:本文根据公选课现代生活与化学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阐述。公选课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生活,直面时代热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期末考评应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本,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生活与化学;公选课;教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处不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正如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院士所说:“化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认识物质自然界,改造物质自然界,并从物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得到自由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武器。就人类的生活而言,农轻重,吃穿用,无不密切地依赖化学。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化学更是引人瞩目的弄潮儿。”化学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开设现代生活与化学公选课,可以向大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命运。笔者所在学校开设该课程已经一年有余,本文从授课教师的角度,阐述了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现代生活与化学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讲深奥的化学原理和理论,而是侧重于化学科学知识的普及,分专题讲解学生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学内容包括9个部分,分别是:绪论、食品与化学、化妆品与化学、珠宝首饰与化学、毒品与化学、环境与化学、人体微量元素与化学、医药与化学、服装材料与化学。上述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参阅了相关教材和论文,紧紧围绕现代生活,讲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由于课程内容紧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氛围也很活跃。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采用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食品与化学”这一部分的时候,讲到十大垃圾食品,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食品,以及过量摄入垃圾食品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旨在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垃圾食品,保持健康;在讲“毒品与化学”这一讲的时候,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毒品的种类、外观以及危害,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学完后,学生纷纷表示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讲“环境与化学”这一部分的时候,既引入实际案例,同时又发起课题讨论,让学生谈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可行的应对方法。

三、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量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紧扣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与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往往就是社会热点问题,比如食品中工业添加剂的非法加入,化妆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婴幼儿奶粉中有毒物质超标,人工合成钻石冒充天然钻石流入市场等。在讲到相应专题的时候,笔者尽量多地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引用实际案例,向学生解释这些事件的本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公民意识,希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辨别一些常见产品的的真假伪劣,同时也能做到不参与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四、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本,考核方式科学全面

公共选修课程现代生活与化学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基于调动学生动手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考虑,主要采用学生就某个主题制作PPT,上讲台汇报讲演的方式。从PPT的制作和讲演来看,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非常广泛,从室内环境污染到建筑装饰材料,从地沟油到毒奶粉,从减肥问题到微量元素,从农药残留到农业肥料,从香水到面膜,从消防安全到灾害防护,从合成纤维到染料,几乎涵盖了现代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绝大部分学生都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比较具体的主题,言之有物,贴近实际,图文并茂,期末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综合考评下来,期末总评优秀的学生占到全部选课学生的一半以上。

五、结束语

在现代生活与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吸取前辈和同仁的宝贵经验,参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包括视频资料等,同时保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本。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课程期末总评优秀的学生比例也不断提高,同时选课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在笔者所在学校,现代生活与化学已经成为一门颇受学生欢迎的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刘旦初.化学与人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彦广,吕萍.化学与人类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王传虎,姜绯.开设化学与生活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8,23(02):35-37.

[4]周素芹.开设化学类公选课 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养[J].林区教学,2010(12):104-105.

[5]杨世军,张会香.公选课《生活与化学》初探[J].广西轻化工,2008,24(11):142-143.

[6]薛伟.关于高校开设《现代生活化学》公选课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1,(08):226-227.

作者:李亚贞

第二篇:高校公选课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高校公选课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公选课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选课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公选课;对策;高校

在1985年,中共中央就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校要“增加公选课减少必修课”。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以文学素质和科学素质为教育核心的综合素质课程,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学校设置公选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具有多种技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2]。目前选修课的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各高校的重视,比如2014年浙江省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提到浙江省到2016年7月,院校学生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50%、新建院校不低于40%。随着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笔者所在学校在公选课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公选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高校的做法提出建议。

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公选课建设的现状

国内大学选修课比例平均为24.5%,而海外大学的比例能达到66.7%,国内与国外有巨大差距。笔者所在学校公选课与国内多数大学类似:在开设公选课的前一学期,教务处对全体任课教师下达上报公选课的通知,让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对公选课严格实行开新课、新开课考核制(即对开新课、新开课的课程进行督导)。目前,可供学生选择的公选课越来越多,已经开设了诸如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80多门课程。为了公选课的正常开展,笔者所在学校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1)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务处网上选课系统选课,方可上课和获得学分;(2)每学期每名学生限选一门公选课,按类多选的课程和已学过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不能再选;(3)教师必须按选课后产生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和录入成绩,不得私自接收非本教学班级的学生上课。

二、高校公选课问题及对策

笔者所在学校和其他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选课盲目、选而不学、考核制度不严格、开设课程种类少、课程特色性不足、课程的实用性不足等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选课盲目

学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培养综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学生的目的是修够学分,顺利毕业。因此,出现了有的公选课开不下去,有的却人满为患的不均衡现象。学生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近、对就业有用的课程,如“职业规划”、“计算机应用”等;选择容易学习、轻松有趣的课程,如“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等。此外,部分学生不乐于选择专业性较强、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即使教师开设了这些课程,因为选课人数不足下线也只能取消。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选课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3]。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公选课指导办,由长期担任公选课任职教师担任或兼职,负责研究学校开设公选课的课程导向、任职教师配置、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及公选课的时间安排;同时还负责指导各专业学生选择公选课,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教师开课情况推荐不同的公选课课程。

(二)选而不学

因为公选课人数多,教师上课考勤只能在第一节课或最后一节课,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看着“时间点”到课堂;另外,对公选课的态度不端正,如上课期间吃东西、看手机电影、听歌,更有甚者在上公选课期间谈恋爱,严重影响课堂纪律;还有学生在公选课上学习其他科目,或者写其他科目作业。笔者曾调研一门9、10节的公选课,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堂上点名,180名学生到齐,然而第二节课上课时学生就剩下几十人,学生对上公选课采取这种态度,公选课开设的目的就不会达到。针对上述问题,除了学生自身要意识到公选课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外,笔者认为公选课教师可和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其平时成绩进行降分处理,对于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应取消其平时成绩;教师点名考勤可采用新的方式,如随机考勤、不定时考勤。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教师就采用了不定时考勤的模式,学生因不能预知教师何时考勤就不迟到、不早退,学生对于公选课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上课秩序良好。

(三)考核制度不严

公选课一般都在晚上,三节课,32或48学时,从开学第1周到第16周结束。公选课教师一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迟到,教师将学生的签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最终考试一般是开卷考试,或者让学生写一篇论文。如“音乐鉴赏”、“电影欣赏”,结课时让学生听音乐、看电影短片;公选课结课考试若布置论文,学生会利用网上的材料拼凑成一篇论文;有的教师出题目考试,因为考试题目在多媒体中放映,“聪明的”学生在下面迅速用手机搜索考试习题答案。这样的考核过于形式化,学生在公选课考试时没有压力,已经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无法保证学生在公选课上有所学习。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学校除了制定严格的公选课考勤、考试制度,还可以实行成绩“绩点化”,即根据成绩给学分绩点,尤其对缺课超过1/3的学生,要求其重修,并交纳一定费用。笔者建议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学生平时表现分,课堂表现分在最终成绩中占30%,学生的出勤也纳入成绩中占20%;最终考试形式实行问答式即教师向学生随机提问,学生现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学生评分,评分在最终成绩中占50%。

(四)开设课程种类少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近80门,相比国家重点院校开设的公选课较少。武汉大学开设的可选公选课多达300多门,吉林大学则开设了将近400门。笔者学校有的公选课适用性较低,例如“知识产权法”,因为学校缺少跨专业、跨学科的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课程吸引不了学生,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究其原因是笔者所在学校是理工类学校,故在文科、管理学科上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校开设有关文科专业的公选课时就显得捉襟见肘,这也使得开设的公选课种类较少且常年不变。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学校可外聘一些跨专业、跨学科的优秀教师或者培养本校的教师,增加学校公选课的师资力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开设70余门公选课,因公选课种类少,特从郑州文化组织机构高薪聘请公选课教师。河南理工大学也因公选课开设种类少,安排学校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回校开设公选课,增加了近20门的公选课,丰富了公选课的内容。

(五)课程缺少特色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课程虽然近80门,但大都是经管类或人文社科类如“商务礼仪”、“民法概论”、“舞蹈欣赏”、“经典影片欣赏”,与本校的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等特色专业没有太多联系,未能在公选课上展现学校的特色。这对于想了解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公选课便没有吸引力[4]。为此笔者建议学校开设与石油加工、石油开采专业相关的特色公选课如:“石油开发”、“石油化工简概”、“油气运输”。 国内的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技术大学,该校开设了“电工电子工程技术”、“机器人创意设计及制作”选修课,学生对其有浓厚的兴趣。中国矿业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主打专业是矿业工程,开设了“煤矿概论”、“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这些与矿业相关的公选课,深受学生欢迎。

(六)课程实用性不足

一般学校开设公选课仅仅是将其作为学生了解的课程,因此开设的学时有限,授课内容也不深,这就导致学生从公选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少,丧失了公选课的实际意义[5]。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音乐鉴赏”,音乐本身就博大精深,学生不可能通过欣赏一学期的音乐就提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此外,一些公选课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考研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不能为学生增加就业机会。现代社会需要多技能人才,一门技术很多时候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比如石油开采行业需要经济管理类的知识,而对有关石油器械推销的工作不仅需要对推销学精通还要知道与机械制造及石油开采相关的知识。

此外,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将公选课设为学生获得第二学历学分的途径,对学习公选课成绩较好的学生,学校可将该学分顶替第二学历学习的对应学分,切实为学生带来利益。

当前社会需要多能技术人才,我国也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开设公选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学校学习生活的必要手段。教学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离不开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有一颗教书育人之心,学生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珍惜每一节课,珍惜教师的成果,无论是对必修课还是公选课。虽然现在学校的公选课出现了一些问题,相信在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加强公选课的管理,教师增加公选课的趣味,学生改变对公选课的态度之后学校的公选课中出现的问题会得到一个较好的解决;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也会越来越多,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生的知识面更广,视野更开阔。

参考文献:

[1]刘昆仑,赵妍.改善高等学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J].中国西部科技,2012,(3).

[2]周衡,沈颖颖,速成.高校大学生公选课的选课矛盾与对

策[J].学理论,2012,(33).

[3]张国政.高校公选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

技,2013,(8).

[4]杨凤影,苏玉虹.高校公选课的调查现状及对策分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5]郭海霞,郭海龙,胡晓旭.构建高校新型公选课课程体系

的探索与实践[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4).

作者:岳庆友 张传盈 孔祥慧

第三篇:对高职《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探讨

摘 要:在高职院校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的背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观点。

关键词:高职;物理欣赏;教学观点

作者简介:朱小萍(1965-),女,安徽淮南人,安徽淮南联合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一、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的背景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群体;比起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较弱,学制短,从一入学就有一种面临着被社会选择和如何适应社会选择的危机感;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很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迅速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现在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已砍掉了物理课的教学或将物理课的教学优化到专业基础课中,专门的物理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很难见到;而许多高职学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又以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为主,这势必造成学生在科学素质方面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在全校范围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物理欣赏》公选课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样有明显的效果,融合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学科。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的目的是力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物理学的精华;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提供当代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学与社会、环境、能源、工程、医学等方面的关系;了解科学家创造性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物理欣赏》公选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物理欣赏》公选课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原则

第一,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个性较强,头脑灵活,但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高职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强调实践教学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量压缩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学时,造成学生在运算、演绎等方面后天不足。因此《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确立等都必须充分考虑高职的特点来进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原则。历代物理学家在认识自然规律和追求真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等,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发展的人”,是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统一的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以弥补学生知识建构的缺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大体上说来,《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选择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第一,内容覆盖面要广;课程教学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课程内容要整合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物理学产生的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以及经典物理学的成就和局限,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基本观念。第二,内容要典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侧重于抓住物理学中引起社会反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事件,如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武器、材料等;挖掘其中物理理论及技术所蕴涵的深刻的哲学意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及社会效应;引导学生们自觉地关注物理、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第三,内容要与时俱进;注重物理学的新发展以及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因此课程教学要充分关注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个全面的了解。《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把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发展规律、广泛应用和前沿进展全面结合在一起,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多彩、有趣、富有想象的物理世界,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领略到物理世界的神奇和博大。

五、《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形式

《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形式与传统物理课程的教学不同,本课程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进行系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学习与传授,而是从欣赏的角度,以科普专题的形式,力求轻松、有趣,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渐入状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不强求系统性,不严格遵循物理学发展的顺序,而是根据一些起源于物理学、现在已渗透到各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如物理学史、物理与哲学、物理与数学、物理与生物学、物理与医学、物理与能源技术、物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物理与高新科技、物理与美学等。教学过程中采取定性方式进行讲解;由于高职学生的进校成绩低于本科院校学生,基础普遍不是很高,又加上大量文科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应采取定性方法来阐述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降低物理学科中的定量要求,避免繁杂的数学语言和推导,给出清晰的和较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注重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描述,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并注意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渗透其中,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领会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六、《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手段

《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应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变化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宏观化,一些复杂难以想像的物理过程变得栩栩如生、奇妙无穷,许多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简单和易学,通过文字、动画、声音、电影的有机结合,形象、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物理世界的奇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收集和制作课件、图片、flash动画、音像影视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我校《物理欣赏》公选课共计20学时,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形象化,起到了引人入胜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克服了学生望而生畏感觉,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稳步提高。

七、《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测量、诊断和评估,以利于及时反馈、改进教学。《物理欣赏》公选课与传统的物理课程评价方式不同,改变过去以计算题为主的做法,增加论述性、主观性、综合性、应用性的题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图形表达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应带有灵活性,不拘一格,具体做法是对学生成绩评价上采用期末测验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按7:3或6:4的比例核算记入学科成绩;具体考核方式以采用撰写小论文为主,要求每一个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专题内容写一篇论文,不限主题,要求联系现实或是联系本专业知识,论文的格式、字数,评分有明确要求和标准;同时,学校在公选课的教学评价环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开课之前要求考核方案细则须经教务处审核备案。只有坚持灵活而又严格的考核方式,才能保证《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评价真正起到诊断、评估作用,才是保证《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健康持续的发展。

为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是时代、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物理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应时代步伐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学手段、方法,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高职《物理欣赏》公选课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本文希望能为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文.

[2]刘臣洲.浅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6).

[3]熊匡,汉.关于大学选修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6).

[4]刘理.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2).

责任编辑 何颖萍

作者:朱小萍

上一篇:强化安全生产论文下一篇:门户网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