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4项

2023-06-12

第一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4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1项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1项内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第二篇:(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通知

通知

各村卫生室:

我宣威中心卫生院定于2014年 7月 1 日(星期 二)上午9:00时在院会议室举办《 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的培训》。敬请各村卫生室相互转告并积极踊跃参加,特此通知。

宣威中心卫生院

2014年6月 30日

第三篇: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督导通知(函)

定安县卫生局

关于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督导的通知

各镇卫生院、农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县疾控中心、 县保健院:

为了掌握我县前三季度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整改 ,从而能更好地迎接年终省级项目督导,现县卫生局研究决定,将组织一次全县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督导。相关事宜如下:

一、督导内容

根据卫生局今年下发的各九项基本公共项目工作方案中的内容及相关指标进行督导考核。

二、督导时间 2011年11月7—11日

三、督导分组

此次督导组分为防疫组和妇幼组2个大组,各组分别督导各自分管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子项目。每个大组可抽调相关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督导。

四、其他要求

—1—

各项目工作执行单位要按照省的考核要求和标准,认真组织人员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在工作过程中确保资料记录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严禁突击造假。各督导组督导结束后,于11月18日前将各自督导结果报卫生局。我局将此结果通报至各卫生院、农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2—

第四篇:夏蔚镇卫生院四项举措搞好公共卫生服务

夏蔚镇卫生院

四项举措搞好公共卫生服务

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国家要求,做好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夏蔚镇卫生院始终坚持“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强化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能力”四措并举的方针,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树立公共卫生服务形象,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首先,加大公共卫生项目宣传力度。通过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健康教育咨询等方式,即宣传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又为群众送去了健康知识,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人心。其次,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培训。采取“每周一例会,一月一培训”制度,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并针对服务项目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强化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规范。严格落实随访、年检制度,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每年提供四次随访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本着普通人群可电话随访,重点人群必须上门服务的原则,开展好各项服务工作,为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第四,提高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能力。为做好项目工作要求的各项检查项目,医院投入大量资金,先后购进了全自动生化仪、彩色多普勒等先进设备,全面配合开展公共卫生查体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服务规范要求的免费检查项目一项不落,没要求的项目根据情况合理开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得到了实惠。

医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开展,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使绝大多数群众足不出户,就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为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沂水县夏蔚镇卫生院刘鹏2011.12.4

第五篇:反邪教14项长效机制

帮教转化机制

1、全面了解邪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现实表现,发现可疑活动情况及时报告。

2、针对不同对象的情况,制定帮教计划,研究帮教措施,实行目标管理。

3、凡有帮教任务的单位,必须挑选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同志分管这项工作。

4、每周找帮教对象谈话,做工作不少于一次;敏感时期,进行24小时监控或送学习班进行学习帮教,确保万无一失。

5、关心帮教对象的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用热心、耐心、诚心去感化他们,组织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和文体健身活动,做到崇尚科学,远离邪教。

6、对已转化的邪教人员,要定期回访,巩固成果,防止思想回潮、出现反复并做好回访记录。

7、乡政府综治办对各村帮教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对因责任心不强、相互推诿、帮教措施不落实,致使帮教对象在社会上造成不利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目标管理机制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防范清理邪教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明确专门部门具体抓。凡是未转化的邪教人员和思想回潮重返迷途的已转化人员,均应列为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管理。

2、每一个邪教人员,由其所在村的管控责任领导与管控责任人对其进行重点管理、重点监控,严防重点人员进京上访、聚众闹事、串联聚会、散发传单等非法活动。

3、与邪教人员所在单位的党委、行政一把手和分管负责人加强联系,每月对重点人员单位所开展的帮教工作进行督查,掌握现实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完成工作任务。

4、管控责任领导与责任人要经常与重点人员谈心、交心,组织他们学科学、学政治、参加文体健身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勇热心、诚心去感化他们。

5、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去向,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对失踪和下落不明的重点人员,组织力量进行查控。

情报搜集机制

1、各村以支书为村信息员,各单位以单位负责人为信息员的建立信息网络,按照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党员包户的模式建全防控网络。各村的信息员应加强对存在邪教人员的村有关邪教组织情况的收集,加强与驻地单位的联系,互通信息,时刻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2、工作中遇到邪教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乡综治办请示汇报,以便请求处理,及时解决。

3、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村对邪教组织人员的情况要坚持周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4、遇到突发性事件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乡综治办及派出所报告,并采取妥善处置的措施,不得拖延、瞒报、误报。

5、坚持“灵、准、快”原则,做好信息反馈、交流工作,发展信息员队伍,扩大信息来源。

6、加强公、秘两条战线的工作,及时掌握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情况,力争获取内幕性、预警性信息。

应急处置机制

1、以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为重点,高度重视,严密防范各类邪教组织进行捣乱破坏活动,实现“零进京、零聚集、零传播”目标。

2、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加强不安定因素和不稳定人员的排查工作,严防邪教组织人员进京滋事,失控出走、串联煽动、规模聚集和极端事件的发生。

4、及时发现各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及时掌握邪教组织的基本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邪教组织的渗透与扩散。针对邪教组织以及涉邪团体、个人,及时采取行政或司法手段,予以有效处置。

5、发现邪教活动后,及时对被蒙骗的信仰者、追随者进行教育和劝说工作,帮助他们及时脱离邪教的掌控,紧急情况下,协助有关执法机关依法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教育争取机制

1、按照“一帮一”、“几帮一”的办法,把帮教工作落实到人,一人一组,落实责任。

2、落实对邪教人员的监控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3、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丰富的健康文化活动占领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彻底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

4、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警示教育工作计划。

5、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横幅等宣传工具,积极开展“崇尚科学、远离邪教、树文化新风”宣传教育活动。

6、充分利用辖区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点等场所开展群众性科普、体育、文化、卫生和反邪教宣传活动。

7、充分发动辖区内文艺团体,在重要节假日,组织文艺、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8、充分利用知识讲座、反邪教宣传片等载体,加强宣传,使邪教的危害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达到应有的警示效果。

滚动排查机制

1、各村村两委采取党员群众包户的制度,将村社划分一定范围,采取联系点制度,逐一落实到位。

2、经常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准确掌握村社出现的各类邪教组织和人员的情况,主要包括“邪教”人员历史情况、信邪原因、思想症结、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和活动范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可疑活动及时报告。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理一例。

3、加强对村社范围内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控,防范和处理外来邪教人员的流窜及作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4、在各村公示举报电话,及时接受群众的举报,加强对重点人员的防控,健全情况档案,掌握动态。

5、乡综治办定期举行全乡性的摸底排查活动,对邪教组织组进行清查,各单位及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协同作战。

6、各村、单位按照规定的排查方法、手段落实排查计划。每月在辖区内进行全面排查,并认真撰写排查统计表,建立台帐,发现线索和问题要落实责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激化并及时上报乡综治办。

7、排查工作要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对排查出来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实上报。

考核奖惩

1、反邪教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对村、单位处理邪教人员问题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奖惩激励机制。

2、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将各村、单位反邪教工作的检查考核融汇到本职工作考核之中。

3、乡对各村、单位实施反邪教工作考核,对照签订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进行。

4、反邪教工作办公室要加大经常性检查、督办力度,对工作较好的村和单位及时总结表扬;对工作被动,造成影响的要通报批评,敦促整改。

举报奖励

1、设立反邪教工作奖励基金,每年财政拨出一定经费对反邪教工作成绩显著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对举报邪教人员有进京滋事苗头、聚集闹事、非法串联、非法传播,经查证属实的,给举报人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舆论宣传机制

1.反邪教宣传教育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结合街道实际,突出主题,普及国家打击邪教的法律法规等。促进我社区的反邪教工作有利开展。

2.明确邪教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做到有体系,有重点,科学合理,针对性强。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范清理邪教宣传教育活动,要做到宣教人员入户率达到100%,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4.积极依靠社会力量,加强对广大居民的宣传教育。

5.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个别帮教工作。

6、反邪教宣传教育要重点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反邪教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反邪教会议精神及各级领导有关反邪教工作方面的讲话、批示精神,同时要大力宣传有关反邪教的知识,组织群众认真学习有关反邪教的法律、法规等。

7、各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揭批活动,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举办反邪教知识咨询,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反邪教揭批活动。

责任追究机制

对下列行为提请乡党委实行责任追究:

1、因领导不重视,工作不落实,致使邪教组织渗透,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

2、工作不到位,造成村 “无邪教村”创建工作未开展,影响村防范处理邪教工作整体进展,在县以上综治工作检查时因此而导致综治工作退位的。

3、对因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等原因而造成工作对象失控、闹事等严重问题的,要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具体负责人的责任,作出处理。

4、凡发生邪教组织人员进京、滋事行为,对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邪教人员聚集闹事、非法聚会、非法串联等行为,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甚至不报告、隐瞒不报的,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经费保障机制

1、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领导,把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

回访复评机制

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邪教人员的基本动态,进行扶贫帮困,引导他们走出误区,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生活富裕的群众,特制定回访复评机制。

1、各村以村支部书记为信息员,各组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信息员,定期入户了解重点人员基本动态,组级信息员定期向村级信息员报告情况,村级信息员定期向乡综治办报告情况,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明了。

2、回访内容:了解现已排查出的邪教人员的现行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帮扶工作情况等。

3、回访后,要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情况要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要果断采取措施,杜绝人员再次走入岐途。

上一篇:公民道德20字基本规范下一篇:财政12月收入预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