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途径

2022-07-09

第一篇:落实立德树人途径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改进构想

立德树人,扬青春风采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这样的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翼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于一个人,善良,是不是最质朴、最经得起打磨的人生底色?而说到德育的重要工作者——教师,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公正无瑕的胸襟、以爱育爱的潜质,作为职业基准,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所必须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品质与修养?于是,我不禁思考:在这漫长的育人之旅中,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师德高尚的好教师呢?

首先,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良好品行将是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我们小学有一位宋爱国老师,她返聘回工作岗位已经6年之余了,这是她本该享受生活的6年,但是她没有,甚至还把从事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生命的拓展。在这6年中宋老师每天早早来到学校,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点点小事而迟到,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无怨无悔的守着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恬淡,奉上一片爱心。

其次,要规范文明行为。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而李福新校长就是规范文明行为的典范,每周一开会,李校长都会对上周教师的工作做出深刻总结,并且严格提出对教师本周工作的要求。他常常对老师们说:“一定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学”。

再次,要用爱去教育和感化学生。

我们常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韩宝坤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用真诚去对待学生,从细节中进入学生的心灵,用点点滴滴真挚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一个个将要误入歧途的学生醒悟,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爱无声,但有形。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一定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那么,你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

“立德树人,扬青春风采”,在此,我呼吁每一位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第二篇: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 蔺鹏

浅谈小学阶段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思考

——“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大讨论心得体会

蔺 鹏

(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

滨州 沾化 256800)

要: “立德树人”思想的提出,是党中央对于教育新的要求与鞭策,通过对于相关文件的学习与思考,文章分别从落实思想的重要性、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思想品德生态圈的构建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思想道德

教育质量

教学

言: “中国梦”思想的提出,让无数国人都欢欣鼓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作为一名刚刚走向教师岗位的我来说同样拥有着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更要在思想教育上时刻关心和爱护孩子。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我党在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出,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纪元。

一、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行,这里的德既有个人的“品德”,也有国家层次的民族大义,在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立德实为重中之重,并不仅仅局限于品德课上的教学内容,在其他的学科之中都需要渗透着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谆谆教导。由于学校教育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元素所构成的小型生态圈,教育效果也同样是由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方面来决定的。

小学阶段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较为宏大的,不仅仅是对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习惯的培育与养成,在时间上的跨度也是较长的,六年的时间,占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分之二。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意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整个活动的指导思想,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循序渐进的开展,以教师作为思想引领,通过教学的过程指引学生进行全面发展,通过在校时间的学习,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要进行相应的强化与拓展。

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以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引是分不开的,但是在现阶段的情况下还有诸多的不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帮助下,素质得到了拓展,但是“德”的推广并未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形势之下“立德树人”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品德意志的培养应该是首要任务。因为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品德比才能更加的重要。在小学阶段更应该为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的素质将会让学生受用终生的。

二、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

1、教学中的挑战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课是作为副课的角色进行出现的,当然也属于九年义务的必修课程,但是课程总量是无法与语文、数学的课时量相较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教学,质量必然是不能够保障的,所以要增加的品德与生活课的课时量。在增加课时量的同时,在其他课的教材之中逐步引入思想教育环节,逐步的形成以品德与生活课为主,其他学科的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案。

2、考察环节的挑战

总所周知有关于品德的考察评测在之前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环节。品德的考察评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同于其他的几门知识技能课程,通过大量的练习与考试就能够逐步的掌握。在考察评测环节,笔试需要占据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内容应当占据评测环节,希望通过有关环节的设置,例如互帮互助行动小组的开展、献爱心活动的开展、爱国演讲等等,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可采取等级评价制度,也可才用学分制评价系统。总之,有关于品德素质的的教学回收是较难开展的,不仅仅是跨度时间长,而且相对繁琐,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形成了体系就逐渐走入正轨了。

3、教学观念的挑战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需要将学习成绩进行一个比较来作为学校或者老师的教学成果的检验,正是由于这种评比形式的确立,所以相比较道德思想培养,老师更加倾向于应考课目的学习成绩,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偶然。现阶段需要做的是转变这种观念,希望老师在教学之中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其次再求学习成绩的优秀。

三、小学阶段思想品德生态圈的构建

1、教师之德在于细节上光辉的闪耀。

教师是学校之中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们的,所以教师的影响将有效的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作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在日常事务之中都有它的身影。“立德树人”的要求是在教师群体中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同时兼顾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发展,引导学生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他们的上学生涯,一切都是崭新的,对于老师的话语格外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善于模仿老师的行为,对于这种特点,就要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细节。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最为阳光的一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能将教学之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中去。要尝试着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情感之中寻找人性的光辉。坚决杜绝一些不好的习惯展现给学生,时刻以教师的职业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是要在细节之上好好考究。

教师之德,立于教学,传道授业,播撒知识,更在于细节上光辉的闪耀,点亮人性的光亮。

2、学生之德在于不懈的追求。

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受众群体,教学指导思想的更迭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指导思想之下更好的学习。

在抓好德育的同时,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也要进行全方面的发展。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因为教育直接决定了国家未来的走向,今天培养的学生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提出了“尊师重教”“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的要求。然而在科教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这些思想品德的要求正在逐渐减少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倒退。所以,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主导思想,及时制止住了这种缺失,更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敲响了警钟。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走向成功的基础,作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应该以德育作为主要培育目标。全面的发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完善自我的追求,学生之德在于这种不懈的追求,正视这种追求营造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中快乐的成长起来。

3、教材的完善是教学改革的最后一环。

新课标的实施是对于教学理念的实践,教材作为教学实践的终端产品,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否同教材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课程改革的进行是对教学改革的深化,伴随着教材的不断创新将会有更优秀的教学内容充实到其中。不断的教学改革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但是也要对改革的力度有一个把握,不然受到伤害的始终都是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必然伴随着教材内容的改变,以“立德树人”思想为例,在教学的实施环节,就应该慢慢的加入新的课程建设,在这里不建议大刀阔斧的改革,循序渐进是一种很好的教材改革思想。

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最后一环,也是确定老师教法、学生学法的关键之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新的教学理念出现在新的教材之中。

至此,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生态圈的三个元素:教师、学生、教材都已经分析完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想道德生态圈会更加的完备与优秀。

四、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

在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思想之后,教育教学质量也需要大跨步的跟上时代的要求。除却在常规的教学基础之上的交流之外,更应该通过网络媒介,更及时、更系统的提供相应的优质课内容的教学,以求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1、创新育人机制

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重点到普通的层层递进的模式,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于新的思想与思路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整改,并将相关的经验与成果进行推广。对于先进的教学思想要进行重点的推广,只有思想上前进了,在教学实践之中才会有新的突破。时刻践行“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理念,为教育的创新积累原始材料。

2、教育基地的建设

在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建立教育基地,将最快速、最有效的信息在教育基地进行汇总与科研。通过对于学生长期的研究与培养,对于整理的教学资料直接面向其他的教学第一线的学校,形成科研与实施的快速转换。

3、巨大的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存在为教育信息的快速更新提供了条件,相比于过去邮寄、电话、电报等形式的交流,现如今网络的出现,让资源交流的速度成几何倍的增长。有些优秀的科研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一个需要资源的地方,有效搭建优质课程交流平台,让所有想进步的老师都有资源挖掘。对于网络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将是现阶段教育思想推广的一把利剑。

结语:通过对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学习与思考,让我在对思想的深入理解与践行都有了清楚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之中进一步贯彻这一思想。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之中,应当以德育为先,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品德的养成将决定其之后的人生旅途的质量。才能决定生存的高度,品德决定生存的质量,我想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会发展的更加的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 [2] 中小学生守则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第三篇: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库车县第九小学

刘军燕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的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的顺着路标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校一向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制度,保障教师发展。学校始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活动,要求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必须认真学习《教职工学习制度》、《教师管理条例》、《教师文明行为和文明用语》、《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思想觉悟的提高,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教师。

强化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做智能型、开拓型、创造型大师;拓宽学科领域,做培养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复合型教师;扎实推进校本教师发展研究,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的好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 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总书记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念,并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必须着眼于当前工作环境、对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把握重点,强力推进。首先要强化师生理论武装。先进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理论,要积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理直气壮地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其次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灯,是人生前进的动力,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在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当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总书记在十九大系列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明晰自己在意识形态培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地担负历史责任,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把立德树人作为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处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综合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 总而言之,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是对学生、对民族、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教育,就必须把加强师德师风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重视德育工作、改革德育工作、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立德树人的根本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广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塑造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蕴所在。

教育强则国家强,做好学校的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办好学校的固本之举。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为民族前行注入绵绵不绝的力量。

第四篇:学校暑假实施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总结

精品学习文档

学校暑假实施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工作总结

暑假,明德学校实施 研学+红心向党 工程,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不断创新亲子研学、红色游学等载体形式,形成教育合力,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抓牢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抓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国情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法制数育。暑假,开展师生全员进刘家庄抗战纪念馆、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红色文化进家庭,通过 万名教师访万家 活动等与家长经常联系和沟通,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 红心向党 莫定基础。推进党史国史进校园、进暑假实践作业,打造 红色文化专题作业 。推进红色教育进课堂、进社区实践活动,将爱国爱党思想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融入实践活动。与市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组织密切配合,开展 五老志愿者 进学校,现身说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二是扎实开展德育 四进 活动。着眼红色基因传承,推动德育进校本教材,将德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

精品学习文档

育和心理健康、历史文化、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合,积极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教材,实现与现有教材、课程的有机融合。推进德育进课堂,把立德树人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中,积极推广 微德育 等教学模式,将课堂打造成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推进德育进头脑,鼓励学生争做美德少年,组织开展主题征文、动漫设计、微视频展播等活动,规范开展 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敬礼 等仪式教育,推进中小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党的政治认同。推进德育进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对党的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三是健全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暑假期间,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支部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建好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团队干部队伍、学科教师队伍,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党支部书记作为学校德育第一责任人,了解学生心理及成长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及策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办学,推进家校合作育人,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突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组织专家讲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游戏等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每名党员导师联系帮扶4名困难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健

精品学习文档

康成长。 七一 前后,评选 红心向党 优秀学生,夯实 红心向党 成长自觉。

第五篇: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体会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我认为这个文件会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需要认真领会,扎实落实。如果能够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关心教育,把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结合起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上一篇: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下一篇:历史上的雍正皇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