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课堂

2024-04-10

立德树人与课堂(精选8篇)

篇1:立德树人与课堂

立德树人,从课堂做起

兴山县黄粮镇初级中学

陈世梅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是要看他是否能在其外在行为上得以体现,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即德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合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才能达到立德树人之本

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列在首位。十八大报告又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在道德观念上越来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 的影响和冲击,而主要依靠直接灌输的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在面临社会实践的挑战时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德育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目前,我校德育工作一般还是采用传统模式,有浓厚的“运动”色彩。学校的重大节日教育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活动,以学生、班级和学校事务管理为主的班主任工作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基本上是线性和单向的,传授和灌输给学生的通常是以“榜样”“模

范”“先进”为标签的抽象概念。这种缺少感性支撑和理性思辨的德育,难以深刻、持久和稳固。

人的一生,学校教育只是一个阶段。一个儿童经由学校这座“桥梁”或者这艘“航船”,就应该基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长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如果只有知识学习,忽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就很难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感,就会丢失教育的境界、理想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传道”是目的,“授业”“解惑”都是手段。这样的传统,现在似乎被颠覆了。在那些“授业”“解惑”成为全部目的的学校,德育就只能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成为“泥塑金身”,成了“空心萝卜”。

如何以德为先、立德树人?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课堂做起,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

首先要更新观念。2013年10月,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华诞之际,总书记亲切地给全校学生回信:“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我以为,砥砺品德修养应是现代德育的基石。

加强砥砺品德修养,培养合格的公民,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义务和追求。

各学科的教学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目标,但最终必须聚焦为培养公民。一个未成年人,经过六年中学教育走出校门的时候,应成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的合格公民。一个高中毕业生,不管拿到什么样的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如果没有明确的“公民意识”,不是合格公民,就不可思议,也不能容忍。

学校德育,应该按照合格公民的标准,以公民意识为基石,重新设计和确认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惟此,德育为先才会有新的路径、希望和生机。

学科教学,在学科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要有更上位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意识”烙印。中学十多门学科教学强调和培养的学科素养,最终要升华和凝结为公民素养。

其次是有机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仅“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每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只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部分构件,都只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部分要素。对一个人的才、德之辨,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十分精辟的阐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

小人”,而“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历朝历代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警觉。

教师生涯,先后陪伴三五千学生,解析几百道试题,经历数十场考试,帮助学生完成一次次蜕变。教师不可能记得所有的学生,学生也不会记住所有的教师。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能经常或者偶尔想起的通常只是一节课、一个片段,或者是一次对话、一项活动、一种探究。真正能够影响学生一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其实是教师的智慧、才华、品行和德性。每门学科教师,每一课时教学,都不只是知识传授,都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从课堂做起,从每节课做起。

总之,“立德树人,从课堂做起。”

篇2:立德树人与课堂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和综合改革结合在一起,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教育公平落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贯彻。这里,我仅就“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谈谈初步的学习体会。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它是在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对于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日益紧密、教育的功能多样化和溢出效应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不妨到媒体上看一看:有人认为,尽管育人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已经并日益成为更多的任务如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等之中的并列的一项;有人认为,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处于竞争中心的研究性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学术创新,表征大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是研究产出。这种观点事实上是科研为本的观点,将育人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林林总总的“排行榜”大抵是这个路数;有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求大学把重心放在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这常常见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言论甚至是正式的文件;还有人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建设学科、发展学术,这往往见诸于大学的规划文件和不少学者的言论。如此等等,其共同点是偏离了大学育人之本。需要澄清的是,有不少论者,以洪堡强调“研究”、蔡元培强调“学问”、梅贻琦强调“大师”为元理论,论述“学术为本”的观点,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仔细而完整地看看这些哲人的言论,就不难发现:洪堡并不是就研究论研究,他强调的是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品格,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蔡先生讲“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针对的是学生错误认识,在那篇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他“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梅先生讲“大学乃大师之谓”针对的是“大楼之谓”,而他之所以重视“大师”,是因为他们对于育人之重要,即在同一篇讲话中所说的“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其着眼点和落脚点还是育人。

十八大报告明明确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可不是一般性的宣示,它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正本清源的重要命题,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明白白地表达了我们党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

还必须注意的是,报告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讲“育人”是根本任务,而是进一步指出要“立德树人”,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育人之道,立德为先。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称其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摆在第一位。而在当下,却往往是重视“发文章”,或可戏称为“立言”为先。殊不知,真正能“立”得住的文章,必定是“道德文章”。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若竟有文,岂不是“鬼话”?!“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在我们的学校里,“德育”也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但其实效尚不尽人意,所以在十八大报告还要特别强调“立德树人”。

真正贯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立德”的重要性、“根本”性。

首先,要破除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几门课程的错误认识,更不能将德育仅仅当作是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

进而,要转变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德育专门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的错误认识。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从事教育职业的根本任务,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言行举止中。既要“言教”更要“身教”。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和研究指导中要有“德”,一方面以敬业精神、严谨学风、求真精神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尽到教育学生了解和理解科研诚信、学术伦理、职业道德(文有文德、史有史德、法有法德、医有医德,如此等等。每一种专业都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要求和学术专业规范,它们是“专业化”的公共道德伦理)的职责。干部职工在履行职务中也要有“德”,要自觉认识到作为“老师”(学生总是把学校的员工干部当作“老师”的),不要以为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再者,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这就是说,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这才能达于“树人”,否则就只不过是写书、讲课、搞活动罢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焕发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主动发展,大学尤应如此。在大学教育中,必须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如果不认识、不尊重学生自身在其发展成长中的主体地位,不是启迪、引导、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是搞行政化的命令、或是工业化的“塑造”,那或许可以制造出“工具”,却不可能真正“树人”。所以,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其“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或核心功能始终没有变。坚守“立德树人”之本才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二、提高质量看素质,素质教育靠改革

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一口气讲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三件事,最终落脚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蕴含了十八大对于当前教育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日益强烈的要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十四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十七大报告则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什么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要反反复复地讲“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因为它是“永恒的主题”,更因为这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即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转变质量观。向哪里转?从知识为本向素质为本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交集就是“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一方面,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综合和全面的,包括思想品德的修养,包括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紧迫又长远的需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是在“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总要求下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的;十四大报告也是首先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十五大报告将“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突出位置;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则郑重提出并一再重申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更是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没有真正得以全面实施呢?原因在于还没有实现教育改革的真正突破。素质教育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事情),素质教育也不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知识教育的补充),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素质教育是在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超越工具主义教育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全面的历史性转型。因此,不更新教育观念不行,不转变教育模式(包括内容和方法)不行,不调整体制机制不行,一句话,没有综合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段话,点明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它揭示了素质教育要以改革为动力,强调了这种改革的综合性,也指明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中心是素质教育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重申了教育纲要的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和方向是至为重要的。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学制的调整、专业的分合、考评的宽严等等乃至权力的收放和转移、机构的设置和整合,教与学、学与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师与生、干与群等等关系的调整,都要彼此兼顾相互呼应,不能各行其是,此“综合改革”之谓也。然而,这个综合改革需要有中心,这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重点,这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十八大报告将素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提高质量结合在一起,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改革环境和提供很好的制度保障,并通过素质教育实现提高质量,这也是检验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标准。

当前,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甚为紧迫。适应社会需要,结合教育实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和特色

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十八大报告中只有一句话,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的突出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地位,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寄予厚望。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并可能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来自高等教育,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导向作用更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大,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首先,它是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义。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倘若美国高等教育沉湎于不求进取的状态,倘若允许追求高校文凭而不学习,那么各级教育都会深受其害。”因此,“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9%,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340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2232万人,增加了5.56倍。目前,从规模上看,我国无疑已是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今后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这里,必须再次强调的是,不能再用工具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确立素质为本的质量观是提高质量的前提。

篇3:立德树人与课堂

关键词:初中思品,高效课堂,理念转变

我校是一所苏南农村初中, 农民工子女已经成为我校生源的主要部分。很多农村中学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学习基础差, 学困生多, 成绩怎么好得起来?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生源差, 所以成绩差;成绩差, 所以吸引不到好生源;长期恶性循环, 似乎天都快塌下来了。这个现象同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及我们的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但也正是这样的现象, 让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行合一, 融理论于实践。就我所从教的思品学科来说, 教师的教学应树立“行为优先”的观念, 把学生的道德习惯养成放在首位,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生;让每个学生都把道德习惯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让学生通过实践, 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念转变:优化学生评价标准

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十几年来, 不管带的是哪类学生, 我对学生都是这样说的:“思想品德学科上没有差生。”此言旨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是为了考试,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 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我们老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改变学生评价标准。我们平时过多关注考试的分数, 重教书轻育人, 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成绩好的同学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吗?依我的观察来看, 反倒是很多我们平时认为的差生在踏上社会后挺有作为的。因此, 我们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也要变一变。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好, 但有特长。比如擅长美术的, 可以把教师环境布置得新颖、优雅;擅长体育的, 可以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荣誉;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但肯动脑筋, 有发展的潜力, 上课回答问题时, 他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来思考, 拓展延伸, 甚至提出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在现今的教育潮流中, 我们不应该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 学习成绩暂时滞后的学生也是好学生。

二、真情呵护:切实做到关爱学生

1.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并适时加以鼓励。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 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 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个性优点, 适时地加以表扬。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发现,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 对于学困生, 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 它能激发学生兴趣, 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 建立信心。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发掘其身上的潜能, 充分肯定, 别吝惜“好话”, 这样能够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 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 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 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学困生, 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2.用爱心激发学困生的上进热情并给予帮助。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以鼓舞, 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对于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爱。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 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 了解他们的心态、需要, 知其所想, 知其所需。为了更好地走进这些学困生的世界, 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 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音乐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 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 是真心帮助他的, 是为了他好, 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三、方法跟进:探索思品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思品课堂的高效并非指学生的考试分数, 而是其整体素质。传统思品课教学是教师独霸课堂、简单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 教学状态低迷,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因此, 新时代的思品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思品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首先, 激发学困生对思品课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 它能使一个人产生寻求知识、研究事物的愿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常在教学中适度引用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的素材, 加以幽默风趣的呈现, 使学生对思品课产生兴趣, 进而自发主动地学习。思想品德课上, 有些学困生情绪低落, 无精打采, 此时教师如果能够联系教学实际讲一个小故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到“心理闭锁”这个知识点时, 我讲了一个真实的事例:我女儿的同学小彤过生日, 邀请了很多朋友, 结果只有我女儿去了, 小彤很不开心, 认为她朋友都不守承诺。这时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他们很关心事情的进展。这时我就提出了相关问题:“小彤该怎么办?是一直不开心下去, 还是和好朋友沟通, 了解一下他们不去参加生日的原因?”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这样我很轻松地引入“敞开心扉, 学会沟通”的学习。

其次, 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兴趣之产生有赖于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欲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困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学困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 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学困生往往并不是学不会知识, 而是常因小错对自己失去自信, 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为此, 我首先记住他们的名字, 常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 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取得成绩的兴奋, 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再次, 实施对话式教学让思品课堂更有情趣。由于思品课的特殊性, 学困生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 以至于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还要改变以往空洞的说教, 改变教学方式, 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思品课上尽量让学困生参与讨论, 知识点可以, 有关的社会情况可以, 看到的媒体信息也可以;让他打开话匣子, 我们再在其中找寻共性的东西。因为一个情节可以从多方面去挖掘它的意义, 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可能有以前的知识点, 也可能有现在的知识点, 还可能有未来的。在这些情节故事中, 让学生看到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以及逐步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主阵地, 思想品德教师要与时俱进, 使思品课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毛蓓蕾.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篇4:立德与树人

关键词 立德;树人;教学相长

立德与树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更应该围绕立德与树人展开工作。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自觉做到立德与树人,至关重要。以下仅从教师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看法。

对教师而言,德就是本,立德就是“固本”。本固才能枝荣。树人,就是教书育人,教其自立,伴其成长。教师的立德与树人看似两个方面,两个问题,实则不能分离,立德方可树人,立德的目的是树人,树人必须以立德为基础。在树人的过程中立德,在立德的过程中树人,必须是合二为一,相互促进的关系。《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笔者以为,立德与树人就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师立德之事,既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着重于在日常生活工作细节中自觉地提高个人品质和涵养,磨练意志,曲折不挠,终身从教,全心全意为教育工作。作为小学教师,工作经常是围绕小学生们打转,时时都会面对诸多繁琐细碎烦乱之事,反反复复讲解,仔仔细细批阅,耐心活泼地言说,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教师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反过来,孩子们的聪明伶俐、天真雅致又充满无限的生机活力,能够时时感染教师,滋润教师的心田,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乃至生活的无限热情和希望。这个过程,既反映教师德行境界的高低,也贯穿着知识技能的传授;既考验着教师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也饱含着教学相长中的种种酸甜苦乐。可见,教师的立德不是个人想当然的高谈阔论,我行我素,洁身自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要,围绕教学的实际要求展开立德,即为树人而立德。但立德而不牢固,必磨而速灭,有教而不精。因此,好的心态则显得尤其重要,爱心、细心和耐心就是树人过程中好心态的表现。这正是很多人常讲中小学教师要“三心高照,一身从教”的缘故。困于知而勉于行,慧于心而利于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点滴为学,光亮德行。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才会把爱心、细心和耐心融为一体,自觉地化为日常的教学行动。《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说坚硬洁白的品质磨了也不变薄,染了也不变黑。教师只要怀着爱心、细心和耐心,在树人的过程中立德,就会越来越深厚,学生越磨,教师的品质就会越加坚硬洁白。《吕氏春秋·诚廉》也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是说巨石可以毁坏,但不能改变它的坚硬,朱砂可以泯灭,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教师的德行修为乃至树人过程中,都会有很多艰辛酸苦,坚守为学为德之道,必然有很多牺牲与代价。但既然做了一名教师,就要一心修行,与学生相濡以沫,宁为玉碎,不可瓦全,一定要朝着这个境界迸发。

教书育人,不仅是一时的激情澎湃,更是恒久的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正所谓:“育人者成于坚韧,毁于急躁。”当前教育界急躁风气盛行,自上而下,急于求成,盲目简单攀比,弄得人心烦意乱,疲于奔命,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欲诚而意犹乱。”这很不利于教师的固本,本不固则道不生,谈何立德?而且过度频繁的评比,也违背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树人原则。关于对学生的考核,《礼记·学记》上講:“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的“小成”与“大成”,古人讲得很深刻全面,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反倒不如。其实,当下正是考验教师修为德行境界之时,也是检验我们树人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物欲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不尽人意,则越要迎面而上,不可丝毫怠惰。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就当下而言,教师立德与树人的任务更为紧切繁重,责任更为重大,教师必须要有大气魄大眼光,要为国家长远发展培养出真正有用之才,大气之才,栋梁之才,这是教师天大的责任与使命。教师若无德无才,更有甚者贪念巧取,妄言无耻,真是要误人子弟,贻害天下,祸国殃民。古人常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强调一切人皆应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在正其心。正心修身,不是空谈心性,而是三省其身,上下求索,内通外达。这是每一个人,更是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永恒不变的人生命题。纵观古来学者,应时而生,坚韧刻苦,必定自正心性开始,至谦至诚,采微善,绝纤恶,以治学教授为业。《大学》之篇云:“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切磋琢磨,本来指把坚硬的骨、牙、角、玉、石等加工制成器物的四种精细工序和方法,后来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砥砺,取长补短,凝练优秀品质。道学与自修,皆在默默独处之中,往教与来学之间,寻求自处自律和自得自乐的大道,君子之气韵方可绵绵而生,汩汩而出。这不仅是教师要做到的本分,还要把教师的这种崇高德行修为,通过教学过程,潜移默化,沁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己在道学与自修的道路上不断觉醒,真正独立成才。即让孩子们也要从小以正心修身为本,慢慢养成这种切磋琢磨的道学和自修习惯,小大能成,毅然卓立,担当天下。

篇5:立德树人与爱同行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举国上下都在关注十八大精神,同时,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什么才是人们最关注的事情呢?非教育莫属,最令人振奋人心的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怎样才做到“立德树人”呢?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就被摆在首位,是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道德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我们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没有道德,那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所以,立德树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认为“立德树人”必须与“爱”同行。

一、爱岗敬业乃立德树人之基石也。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人们常把教师喻为红烛、春蚕等,表达出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我从步入三尺讲台那天起,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既然选择了,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在工作的7年多来,我深深的爱上我的这一事业,我认为,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奉献、在燃烧,同时也在汲取、在升华。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每当看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看着一个个学生从不懂事的小孩,变成一个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大孩子,看着他们满载而归踏入更高一级的学校,一种幸福的暖流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只

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用更多的心血去立德树人。

二、爱学生是立德树人的辅助力量。

教师的爱是阳光,能融化学生心里的冰雪;教师的爱是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爱是桥梁,能到达学生心灵的彼岸。当然,教师爱学生,不是用物质去爱,而是要用心去爱,就是对学生要平等、公平、公正的爱。

1、教师对学生要平等地爱。在教学中,我对任何学生都一样,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冷落他,也不因成绩好而偏重他,也不会因为调皮而放弃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成绩好的学生记忆力好,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品德好,调皮的学生很聪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不能因为成绩差就一棍子打死,要把爱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学生。我会为自己的学生奉献无私的爱,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我的爱,让我的孩子们在平等的爱田里茁壮成长。

2、教师对学生应公平地爱。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处理事情要一视同仁。前几天,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班一个“调皮大王”和学习委员在课间活动时发生了矛盾,我问其原因,两人互相责怪、互相推诿,我非常生气。因为他平时比较调皮,我就批评了他几句,只听见他小声嘀咕“你就是偏心”虽然声音很小,但我听得清清楚楚,我的心为之一振,是呀,发生矛盾是两人共同的责任。课上,平日里叽里呱啦的“调皮大王”沉默了,显得闷闷不乐的。下课后,我把他俩叫到一边,教育他们来到学校我们就是一家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在生活中我们要将心比心。又教育学习委员:“作为班干部,心胸一定要宽广,不能因小事和同学闹不愉快,要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后来,“调皮大王”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是啊,教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对优生偏爱,也不能对差生偏见呀。

3、教师对学生应公正地爱。公正此乃“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也,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是公正的。在教育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学困生”。一个再优秀的老师,班上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多老师直接放弃他们,有的却恶语讽刺,但我认为他们比优等生更需要爱,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肯定。一个小小的表扬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一个生活细节的嘱咐也常常让他们倍感温暖;同时一句诋毁的话,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篇6:立德树人与课堂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不知不觉,我走进教师岗位已将近三年时间。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回顾自己刚步入教育这行业,因为并非教育专业毕业的,又毕业多年,所以除了不知道怎么教,更多的是担心,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对于教学,缺少了实践与认知,如何备课?怎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准备?如何控制好课堂秩序?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跟学生相处?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刚刚走进教育行业的我来说,真是不懂是什么意思,更别说是怎么做了。记得刚走上讲台的第一次公开课,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才发现有些知识点,有些教学技巧自己并没有把握好,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们都很热情的帮助我。当我遇到工作问题的时候,教研组的老师们非常尽心的帮助我解决问题,从选课、备课、上课等环节上给予指点。每次听完我的课,老师们都会指出我的不足并耐心的教我改进方法,让我在每次的讲课中都有所提高。我也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学习其他老师们的长处,看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上课,如何处理课堂中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和学生进行交流,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学校领导和众多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地适应了教学环境,也喜欢上了“老师”这个称呼。教师工作给我的感觉就是简单而充实,说简单是因为教师工作的重复性,备课、上课、改作业和学生谈心交流;说充实是因为在生活工作中体验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经历的更多。一声声“老师好!”会让我平静的心激动,会让我感觉到教育的成功,会让我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通过学习黄陂区教育局组织的百校百场“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宣讲活动,深有体会。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何为立德树人呢?立德 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树人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意思。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那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呢?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实际上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

二、热爱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爱”是教师行使教育职能的源泉,没有爱的教育,那只能是一潭激不起任何涟漪的死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学生的监督之下,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动力。爱学生能激励教师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去实现自我的人生追求。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使用粗暴的态度,不随意呵斥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学生的精神上没有了束缚,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者乐教,学者乐学。但如果我们缺乏可信度,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和我们对着干,自然难易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不要做出伤害学生的举动,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和学生们相互信赖。

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多多赞美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长激彼短,争取迎头赶上。成功的教师尤其理解赞美的力量。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要适时、适地、适度地予以褒奖,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让激励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理解包容大于批评训斥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可能会犯错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而且还需要理解和包容。记得有一次,我在办公室改作业,一边改一边抱怨,这么简单的单位换算题,都做错了。同事听见了,说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难理解,你回想下你读书时能立马就弄清楚明白吗,就算让你现在做,就未必能做到全对。得允许他们出错。我静下心想了想,发现同事说的话有些道理。要理解和包容学生,不能总是训斥他们,这样说不定会让学生对你反感,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巧妙的跟学生家长沟通

教师在跟家长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7:立德树人与课堂

摘 要:现如今,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文化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我们似乎有了新要求,不再是只要求具有高学历,还要求具备高品质。优秀的德行会使人生成为加法,德行欠佳会使人生成为减法。小学生的人生刚刚起步,让他们今后能够成长为21世纪的优秀青年也是我们的愿望。教育中有句行话:“先成人,再成才。”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优秀品德教育的熏陶,能为学生将来的良好品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作文;阅读;诗词

在现今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普遍将“育人”放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识与品德兼备,能够让学生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莎士比亚说:“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在还没有先进科技的年代,古人也将“修身”作为自己的情怀:诸葛亮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孟子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等,无不都是对“立德”的体现。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立德”这种崇高的精神一直被世人所敬仰和推崇,在复杂的当今时代,良好的德行、高尚的情操更显得尤为珍贵。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生活密切贴合的学问。不断更新的语文版本教材也越来越注意在课文中渗透德行教育。因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倘若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往往会错过塑造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将语文教学和立德树人高度结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树立“德才兼备”的正确发展方向。从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和诗词教学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于作文教学中立德树人

作文的内容反映了学生的思想,这也是现今作文中为什么要求学生立意积极。学生的作文内容是消极的,这种消极情绪会感染他人,让内心充满阴霾。学生的作文内容是积极的,那么学生的人生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作文是探索心灵的钥匙,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就可以对学生的态度略知一二。学生在作文中稍微有些立意消极,我们教师就应该对这名学生格外注意,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帮助学生驱逐内心的乌云。记得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新闻,新闻的大概内容是:一名小学生在作文考试中只得到了二十分。然而,从这篇作文中我可以体会到学生的快乐,整篇作文字数也够,但是却只得了二十分,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学生的写作题目是“记一次快乐的经历”,文中的内容是“我”和同学捉了很多蜻蜓,其中有一只还被不小心弄断了翅膀。教师给低分的理由是:学生没有爱护小动物。可见,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学生似乎意识不到,但是我们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能够明确发现学生的不足,对学生及时给予指导、点醒学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即使作文语句优美,但是存在一些错误思想,这样的作文也是不够积极的。曾经,有些学生在作文中透露希望自己将来能挣很多很多钱,这样就能住上大房子,不用像现在这般生活拮据;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愿意成为一名清洁工„„”朗读作文时,话还没说完学生就哈哈大笑。明明是一篇很优秀的作文,但是他却感觉同学们的笑声那么令人伤心,因此在朗读时也没有了底气。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更正思想,立德树人。

教师可在作文批阅时指引学生。作文批阅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些教师在进行作文批阅时经常看得不够仔细,为了提高批阅速度尽快完成工作,只看个开头和结尾,其他的地方匆匆略过,这样的批阅方式会忽略掉很多细节。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将作文批阅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对学生作文当中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犹记一名学生曾在作文中对乞丐的行为方式表示不同情,他认为“靠博得他人同情而骗得金钱,远没自己通过辛勤?诙?得来的踏实”,甚至还表现了对乞丐的鄙夷。我将作文中类似于这样的句子画出,并附上评语:每个人选择怎样的职业都自有他的理由。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要以平等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会美丽很多。教师要善于从作文中捕捉学生的情绪,用温暖的文字引导学生的品质发展方向。

二、于阅读教学中立德树人

阅读是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航标。雨果曾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古人也曾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书中的优秀思想可谓是精神食粮,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能被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感染。阅读可以先从课文阅读抓起。《用心灵去倾听》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詹天佑》表达了一种爱国情怀;《别饿坏了那匹马》表达了身边人的温暖和善良„„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对真、善、美的凝练,教师恰当运用,可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时候,我就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李大钊先生的人物描述,并播放了一段关于李大钊先生的视频。学生通过课文当中的字,加上教学课件,也体会到了李大钊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当然,从课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李大钊对孩子的疼爱。随后,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都纷纷畅谈和父亲相处的细节以及感人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至动情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通过这篇课文,学生也更懂得了父爱的深沉、内敛。另外,我还让学生做课外阅读。平时,我自己也会阅读一些适合少年读的书籍,并推荐给学生。学生在阅读过后,我还会让学生写观后感。学生在阅读中被书中的人物所感染,因此写起来也是酣畅淋漓,十分顺手。这样,学生就能将书籍中的优秀品德通过自己的笔尖表现出来,与书籍中的灵魂交融。另外,我还在班内要求学生坚持每周写读书笔记,增大学生阅读量;不定期举办“读书日”,让学生互相交换书籍,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

三、于诗词教学中立德树人

诗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载体,古人和近现代诗人都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诗的字里行间,通过读诗,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灵魂。小学六年级以学习古诗和简单的词为主,在诗词教学中,学生的审美不仅可以得到锻炼,文学修养也会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诗中的高尚情操会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洗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优秀的诗词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内容。例如,《芙蓉楼送辛渐》这篇古诗中的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学生在被要求背下这首古诗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这两句诗的感情。本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这种品格也是现今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在教学时不妨将此作为侧重点,让学生分享自己还了解哪些诗人有类似的诗句,并展开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学中拓宽眼界,也体会诗中的优美意境和思想价值,使自己的情操得到冶炼,也使教师达到了教学与德育齐头并进、两不耽误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和德育两手抓,避免重视教学而丢了德育。只有将语文教育和立德树人相结合才能赋予语文生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教学开出灿烂的品德之花。

参考文献:

篇8:立德树人与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 在内容上“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在目标上“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上要求“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落脚点。所以, 德育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最根本的性质, 立德树人是初中思想品德最核心和最直接的学科目标。

新课改以来, 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 课堂气氛活起来了, 多媒体新技术用起来了, 学生考试分数也高起来了。但是, 不管是城市学生, 还是农村学生, 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和品德方面的问题。所以, 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思想品德学科, 需要围绕立德树人, 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教什么:教生活!

参加了一次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初中思想品德同课异构”活动, 来自两所不同学校的两位教师共同教学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其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观察、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集体等途径全面、发展地认识自己。

两位教师都很好地挖掘了教材, 引进了网络视频资源和学生常见的一些现象等生活资源, 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两位教师都通过导入新课、学生自学、师生合作、小结巩固的流程和顺序安排和推进教学。

按照老师的引导和要求, 学生们都读了书、观看了视频、讨论了问题、进行了合作。但是, 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思考不积极, 师生和生生配合不自然、不融洽, 课堂显得比较呆板和沉闷。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 学生的一言一行, 总是显得言不由衷、身不由己, 在被动的学习和活动。课后反思和讨论原因, 有教师说是导入没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教师说是听课教师人数多了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有教师说是上课教师临场鼓励和发挥有待改善, 等等。

这肯定是教学策略有问题, 从根本上讲, 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出了大问题。

思想品德应该教什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所以, 从根本上讲, 思想品德应该教生活, 而不是教材。

德国一位学者做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 但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 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 生活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 知识也要融入生活情景中才能显示其活力和美感, 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这就是汤和生活的价值。这个比喻形象地提示了生活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意义。

课后笔者了解, 同课异构的一个班共计44人, 其中16名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2名学生周末在家独居, 留守学生人数占到了60%以上。在这个班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定要立足44名学生的农村生活, 一定要根据留守学生人数多、比率大的学情, 一定要面对学生评价自己存在的复杂问题。

教材是相对稳定的, 学生是千姿百态的,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 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只有教生活, 才能联系好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才能真正找准学生课堂学习的生长点。教会什么:教会生活、教会做人!

2015年国庆节发生了“踩烈士铜像拍照”事情:10月4日, 杭州萧山3名年轻男子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头顶拍照。铜像是为纪念2013年瓜沥特大火灾中牺牲的3位消防烈士。拍照后, 警方找到涉事5名游客中的4人, 4人向烈士鞠躬致敬表达歉意。即使不知道3位消防烈士的事迹, 对逝者的尊重和铜像的爱护也是人起码的准则。为自己一时的高兴和所谓形象, 就踩烈士铜像拍照。作为涉事的5名成年人, 非不知也, 是不行也。

成年人尚且如此, 在校初中学生问题自然也不少。不管怎么教育, 总有一部分学生出口成脏、乱丢垃圾、对同学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子。在承认错误时, 他们认识都很深刻, 检讨都很到位。因此“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的道理学生不是不懂, 是不为。

作为专门教授思想和品德的综合人文学科, 思想品德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什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的要求。《高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 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所以,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思想品德一以贯之的首要任务、根本目标。

会生活和会做人有不同的描述和要求, 不仅包括认知层面, 更重要是在行为方面。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讲, 就是要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品德培养来说, 就是要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和提高。

《日新又新我常新》的教学目标, 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增强生活信心, 明确学习和改进的方向。那么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学生不仅要知道, 更要做到。

怎么教:在生活中教、在活动中学!

初中《课程标准》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简而言之,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既要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师主导课堂, 首先要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但是在这方面, 教师经常犯两个极端错误, 一是大量地引进生活资源和网络资源, 课堂上学生都是在看视频、讨论根据情景设置的相关问题, 阅读和领悟教材的时间相当少或根本没有;二是仅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合作和讨论。不管是有生活无教材, 还是只有教材没有生活, 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教材, 在情景中悟知识。思想品德教学中最多的资源在网络, 最好的资源在同事, 最活的资源是学生, 最近的资源在课堂, 最妙的资源靠生成。

教师主导课堂, 重要的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最根本的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活动中学知识, 在过程中得感悟, 在思考中获启迪, 在体验中受教育。部分思想品德课堂, 活动的数量和环节很多,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因此,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精 (数量少, 环节少) 、要活 (内容切合实际, 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参与主动积极, 氛围自然融洽) 、要动 (学生既要身动, 更要脑动, 还要心动和情动) 。

教师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时, 可以放手让学生评价自己, 引导学生从对自己的评价中总结归纳出评价自己的渠道和要求, 启发学生阅读感悟教材, 激励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这样, 既处理好了生活和教材的关系, 又兼顾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

上一篇: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下一篇:做志愿者作文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