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育

2022-09-10

每当提笔书写心中的“教育”时, 我常想起一位老师---斯霞, 她是南京师大附小的一位老师, 她的心灵因为大爱而永远年轻美丽, 她的精神因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信仰而永放光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这样总结自己, “邓小平同志说过, 小学老师要一辈子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一点, 我总算做到了。”如此质朴的一句话, 是对我最好的激励和教诲。

身为一名教师, 感受着教育的魅力和无穷尽的乐趣, 享受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育是一门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艺术、美学, 更是一门哲学, 对教育的感悟, 我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素质

美丽的人生有爱唤起, 并有知识引导。爱和知识就像生命的两个车轮, 唯有平衡、均速, 生命才会和谐美丽。心灵的成长需要关爱, 需要尊重, 对于一个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学生, 遗弃或漠视会掩埋激情的火花, 折断理想的翅膀。教学的艺术更侧重于鼓励、唤醒、启发, 而不仅是传授知识。曾听过一句话:“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 而是要帮助一个人”。陶行知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 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 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习的革命》的作者之一美国珍尼·沃斯说:“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 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在中国的老师眼中, 常看到“一半是空的”, 而在外国老师眼中, 通常看到“一半是满的”。记得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没有天生的差生, 没有自甘堕落而不痛心的学生, 教育的艺术在于发现生命、激励生命、创造生命。对于岸边渴望滋润的鱼儿, 他们一定在乎自己的生命。

教师应有教师的人格魅力, 伟大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心灵成长和人格形成, 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教育是一次生命对生命的交流、传递、碰撞和内化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在于润泽生命, 教育更侧重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增长, 教人做人, 做一个大写的“人”。教育面对的是生命, 来不得半点差错。教师应有一种对生命敬畏的情怀, 对教育事业有一种宗教般的信仰, 不断地实践、思考、批判和提升自我。教师不应只是教书育人, 也应探索教育规律, 探讨教育理念, 一起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因为我们踏上了教育的航程, 肩负着整船人的生命, 以及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历史的任何时期, 教师都是一盏灯, 有时光线不怎么明亮, 有时孤零零的在风中摇曳, 但却能指明方向, 给人信心和希望, 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未来的道路。

有人说教师是教书的, 我倒觉得教师应该退而写书, 不断地完善自身这本书。其实, 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 一生都在备课。教师只有“学而不厌”, 才可“诲人不倦”。著名情感教育家朱小曼说过:“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呢?我认为就是由内在的饱满的精神发育的人。”那么, 什么样的教师是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致认为, 必须是既有人文情怀, 又能践行人文关怀的教师。智者说过:“经济决定今天, 政治决定明天, 教育决定未来”。我们毫不客气地说, 教育是一门神圣的职业, 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既要有大爱、也要有人格魅力, 更要热爱学习。

二、情感教育

时代的发展, 教育已走入一个封闭式、狭隘的模式, 所谓成功, 也变成了一元化的成功。成绩是唯一衡量生命优良的标准, 是升学的唯一凭证;唯有马云、俞敏洪、马化腾、李开复式的人物才是成功。自然科学、科技的发展, 教育渐渐走入知性教育, 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唯理智的教育, 偏重了孩子左脑的发展, 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增强, 而蒙蔽了右脑情感、愉悦、幸福等500万年人类自然遗传下的优秀的感性因子的发展。日本教育家井森大批评偏重理智的教育是“忘记了方向”, “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仅靠偏重效率和业绩的专门知识, 很难产生真正闪闪发光的东西。有明确的目的意识, 优秀的设定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才能够创造出丰富而又优秀的东西。”日本丸山敏秋指出, 日本社会在唯智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的“知识虽然丰富, 但缺乏真正的感动之心和‘体谅’。科学的合理主义导致了人的‘感受性’的衰弱”。试看, 理性知识已经占据了全部课堂, 我们只有死的理性思维而没有创造欲的感性、激情。如果一个人对数学没有情感, 如何能够对数学有所贡献?当一个人对某些知识现象产生强烈的欲望与感情时, 容易产生与此相关的想象, 其激情越丰富, 想象就越活跃, 思维创造性越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我认为唯有建立在情感体验之上的理性思维才富有创造性, 学习和创新也同样是快乐的。

马克思曾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美国学者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指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情感是人的生命态度的重要表征, 情感的存在、表达方式及其质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一个缺乏情感体验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 没有内心情感的共鸣, 貌似冷漠的动物和麻木的心灵。国内外教育家一致认为, 教育在于培养人的崇高的灵魂。朱小曼指出, “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 才是教育走向创造, 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那么, 我们现今的教育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吗?我认为, 一个缺乏情感体验的生命是不健全的, 丢掉了一个人之为人的灵魂, 甚至是一个悲剧的苦果。

时代的人多狂妄自大, 不可一世, 更计较于眼前得失, 而看不到远处更美丽的人生风景。试谈, 什么是幸福?有钱有势, 什么是爱情?有钱有势, 什么是人生?有钱有势。莫不是么?《蜗居》的悲叹在于什么?我们归结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的社会发展。教育名家刘慧博士在《生命德育论》中倡导生命的发展应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是自然的一部分, 不可脱离自然而谈生命, 那样会导致唯生命论, 形而上学。我认为, 人是社会关系的人, 而生命的本质具有自然性。自然是生命的母亲, 生命唯有在自然之中, 才可感受生命的渺小、有限, 消解自身的狂妄自大, 才可体验到宇宙的无穷、无限。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过:“对自然美抱有直接的兴趣, 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教育更应该关注生命的自然本性, 而不仅仅是社会性, 基于此, 才可谈论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每个人的生命使命, 或说是社会人的自然本性使命。朱小曼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从根本上说, 情感教育就是培养人对价值的感受和体验, 并逐渐将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移入人格内部, 使人形成融合统一的价值体系。”

最后, 让我们以《周国平读教育》中的一句话结尾吧, “人生的价值, 可用两个词来代表, 一是幸福, 二是优秀。优秀, 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 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 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 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 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有“人生的价值”, 不是么?

上一篇:电视台编辑角色的定位及其转变研究下一篇:非正式制度的正式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