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与技术手段浅析

2022-09-11

1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 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 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 (50%以上) 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 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 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 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 并加大埋深, 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 增加土压力, 使高低层沉降接近;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 待其基本建成, 沉降基本稳定, 再施工裙房, 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标高差。

1.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 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 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2个月完成, 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 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 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2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 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 后浇带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 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 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 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 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后浇带间距应合理, 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m~40m, 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 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一般宽度以700mm~1000mm为宜;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 必须贯通。如果跨度较大, 可按规定断开, 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 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 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 此位置弯矩不大, 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 弯矩虽大, 但剪力很小;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免留直缝。

3 后浇带的施工

3.1 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 (钢丝网模板) , 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3.2 结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 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 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 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7 00振捣器时不小于5 0 cm;为保证混凝土密实, 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3.3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 (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 , 用压力水冲洗 (水应呈雾状) , 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 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

3.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 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 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 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 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 用砂浆做出宽5cm, 高5~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 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 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 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 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 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材料问题

收缩完成情况而定, 一般为施工后42~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 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用水冲洗施工缝, 保持湿润24h, 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 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宜掺入早强减水剂, 且应认真配制, 精心振捣。

4 施工后浇带异常情况下的处理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上, 由于资金等问题停、缓建,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施工到同高或略高, 建筑单位要求对已建成部分装修营业, 施工后浇带必须浇筑混凝土, 这是事先预料不到的, 这种情况下, 施工后浇带如何处理, 便成为一大难题。

通过以往做过的几个方案比较分析:踊是在后浇带处灌注混凝土, 不做加强处理, 这种作法可以满足目前使用, 但将来高层主体续建完成后, 由于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变形, 构件裂缝更难以处理;二是在施工后浇带处浇筑低强度混凝土, 待续建时, 凿去低强度混凝土, 浇筑高强度混凝土, 但框架结构是一整体, 不允许局部出现薄弱环节;三是在施工后浇带加强配筋, 并浇筑高强度混凝土, 续建后的内力由后浇带承担, 经比较后, 认为第三方案较为妥善。

一般情况下, 可按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变形来反算内力, 这个差异沉降要按实际情况, 即已建成裙房和部分高层考虑, 在后浇带处的配筋上予以加强, 此处增加钢筋是有难度的, 但也要设法增加钢筋或钢板, 使按计算增强的后浇带能够承受日后续建裙房的差异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

5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问题

(1) 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不得跑浆, 混凝土不得疏松, 一般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 做成企口式, 不得留直槎。 (2) 施工后浇带在灌注补齐混凝土前, 必须认真处理被压弯或踩弯的钢筋, 并应清除杂物, 清刷干净, 凿毛企口侧面混凝土, 刷界面剂, 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灌注。 (3) 基础施工后浇带补齐混凝土, 与基础同样属于隐蔽工程, 必须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由于它的特殊性, 更应认真对待, 补齐混凝土后, 尚应进行观测, 包括基础的沉降情况和施工后浇带接缝处连接情况, 应创造条件, 多观测一段时间, 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 再填实后浇带处, 做地面。 (4)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 有的工程为图省事留直槎, 梁的后浇带处用木模隔断, 由于钢筋不断, 木模缝隙较大, 浇筑混凝土不易保证质量, 板的后浇带处不支模板, 留成斜坡槎, 使混凝土疏松。 (5) 施工后浇带混凝土灌筑时间, 对于沉降带应待高层主体完成后进行, 但有的工程施工中途停缓建, 建设单位要求将已建成部分装修营业, 施工单位也不征得设计部门同意, 更未采取结构措施, 擅自灌注后浇带混凝土, 虽然暂时能满足营业需要, 但给今后再续建, 沉降如何解决留下难题。

摘要:后浇带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与重要作用, 之后分析了后浇带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为后浇带施工指明了技术方向。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模板支设,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郑建平.后浇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7 (6) .

[2] 廖思劲.浅谈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和加强带的设计[J].广东科技, 2007 (3) .

上一篇: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下一篇:大间距无底柱采矿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