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当今流行维生素

2022-09-10

维生素有一个很范儿而吸引人的名字, 叫维他命——维持生命的营养素。因此, 世界各国的民众掀起了对维生素补剂的狂热迷恋。特别有影响力的是媒体的一张宣传广告:一位大家熟悉的容貌姣好的歌手凯蒂·佩芮, 她举着三个上面贴着“早餐”、“午餐”、“晚餐”等字样的透明塑料袋, 每个袋子都大到足以完全遮住她的面孔, 里面装着足以引发密集恐惧症的各色药片, 她写, 这些补剂和维生素是我的一切。似乎在告诉人们:凯蒂能这样青春焕发、容貌可人就在于她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维生素补剂。

不仅如此。“维生素C可以治疗感冒、防癌”、“维生素D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经常见之于媒体的宣传, “多种维生素补剂”很快又风靡世界……

那么, 维生素是什么?维生素好不好当补品?人体缺少维生素怎么办?

维生素发现的故事

维生素的发现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还在3000多年前, 古埃及人发现夜盲症可以被一些食物治愈, 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是食物中什么物质起了医疗作用, 但人类对维生素已有了最朦胧的认识。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 有的船员牙床破了, 有的船员流鼻血, 有的船员浑身无力, 待船到达目的地时, 原来的200多人, 活下来的只有35人, 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现在小学4年级课本有段维生素C发现的故事。

那是16世纪, 意大利有位名鼎鼎的航海家哥伦布, 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 远航探险。那时, 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 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 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 走不动路, 接着就会全身出血, 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有一次, 船队又出发了。不久, “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 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 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 对哥伦布说:“船长, 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 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 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 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 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 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

正在这时, 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 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 肚子饿的时候, 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 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 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后来经过研究, 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 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 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 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 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1912年, 波兰科学家丰克, 经过千百次的试验, 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被丰克称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简称维他命, 也称维生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维生素种类被人们认识和发现, 维生素成了一个大家族。人们把它们排列起来以便于记忆, 维生素按A、B、C一直排列到L、P、U等几十种。

维生素究竟是什么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 通俗来讲,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 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家庭”有10多个“姊妹”, 从最基本的生物化学概念看来, 它们是这样一类古怪的有机物:在人体内的含有量很少, 但生理作用很大, 因为它们往往作为体内一些重要酶的辅助成分, 参与广泛的生化反应, 决定了某些十分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直接供给, 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 则无一例外地引起相应的代谢障碍, 并表现出相对特异的临床症状, 例如因为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维生素B1缺乏导致脚气病;尼克酸 (有时也称为维生素B5) 缺乏导致癞皮病。因此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5、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胡萝卜素等。

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 不必由体外供给。因此, 蔬菜, 尤其是有色蔬菜含有丰富维生素, 蔬菜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 生活中蔬菜和维生素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一方面, 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这是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是按照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 而维生素制剂多数是人工合成的, 两者在性质上会有所差别;蔬菜是多种维生素的集合体, 而维生素制剂多是单一的 (当然也有例外) ;蔬菜中还有一些虽然不是维生素但对人体的作用与维生素类似的天然物质 (有人称之为“类维生素”) , 如生物类黄酮、叶绿素等, 所以蔬菜对健康的作用更全面;当然蔬菜中还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非维生素类营养成分, 营养更全面。因此, 想用维生素制剂代替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吃蔬菜少时, 服用维生素C或还同时服用其他维生素的做法, 只是权宜之计, 就获得全面均衡营养而言, 吃蔬菜水果远比吃维生素重要。

另一方面, 吃蔬菜了并不能说明不缺维生素。就维生素C而言这是因为, 第一,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富含维生素C, 除非你精心选择绿色、红色、紫色的这种蔬菜和水果, 包括辣椒、菠菜、西红柿、菜花、苦瓜等以及水果中的柑橘、红果、草莓、橙子、猕猴桃和酸枣, 并且每天能吃一斤的蔬菜和半斤的水果, 其中深色和浅色各占一半, 否则就很难满足每天需要的100毫克维生素C。第二, 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成分, 所以在洗菜时, 很容易丢失;维生素C怕高温, 烹调时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 例如炖菜、沙锅等, 蔬菜中维生素C会大量破坏;维生素C还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蔬菜水果存放的时间越长, 维生素C受到损失就越大。第三, 即使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并且使用正确的烹调方法, 也很难获得大剂量的维生素C, 例如每天400毫克。如果想通过食物每天获得400毫克维生素C, 那么需要每天吃1公斤橙子或2公斤菠菜或8两蒜苗或1.5公斤西红柿。

维生素能不能治病

在吃维生素制剂能治病的宣传中,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服用维生素能“预防癌症”。其实, 这也并非是商家凭空捏造。早在几十年前, 瑞士就有医学研究指出, 维生素A、C、E及B族维生素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这几种营养素摄入量过低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研究还指出, 维生素A缺乏者, 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3倍;胡萝卜素缺乏者, 患胃癌的风险增加3.5倍, 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 口腔癌、皮肤癌、宫颈癌、胃癌、肠癌、肺癌的发生率都较高。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能对癌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这主要指通过饮食来摄取维生素, 并非维生素补充剂。

不过, 最新科学研究却证实, 维生素并不是预防癌症的灵丹妙药, 服用维生素对预防癌症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维生素C甚至还可能降低某些抗癌药的作用。

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从2002年开始对跟踪调查了161808位已过更年期的妇女, 这些人中有42%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片。经过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发现, 共有9619人患上癌症, 其中包括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直肠癌、膀胱癌、胃癌与肺癌等癌症;8751人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另外还有9865人死亡。研究发现, 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并不能降低妇女患癌症、心血管疾病与死亡的风险。

此外,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也发现, 服用硒和维生素E不仅不会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 还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和糖尿病的风险。更严重的是, 癌症研究者还发现, 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降低一些抗癌药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 如今复合维生素片是美国超市和药店的热销产品。美国人每年花200亿美元购买膳食补充类食品, 其中三分之一是多种维生素片。不少人希望通过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慢性病、防治感冒。

不久前,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 服用复合维生素片不能预防慢性病。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曾选取3.5万名男性进行研究, 观察服用含硒和维生素E的药物能否预防前列腺癌。结果表明, 只服用维生素E的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 而服用硒的男性中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因此, 这项研究又成了维生素不能预防癌症等疾病的最新佐证。

“维生素能否预防癌症一直都存在争议。”我国的防癌、抗癌专家也表示,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维生素对癌症的预防作用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 单纯通过维生素不能预防癌症发生。

我国另一位著名的肿瘤专家表示, “实际上, 人们应该正确看待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适当、合理补充能增强抵抗力, 有助于健康, 但它不能直接预防癌症。“预防癌症, 主要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早诊早治几种方法。”

专家们还指出, 大剂量长期服用维生素还有风险, 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伤害肝肾或导致其他疾病。他们提醒大家, 在补充维生素前, 要先确定自己缺哪种维生素, “缺啥补啥, 不能自己乱吃。”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可以从每天的膳食中得到满足, 如果个人确需特别补充维生素,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缺乏维生素怎么办

饮茶, 每天饮茶三五杯。《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 就得知中国茶的神奇作用。

现代喝茶救命的故事最先发生在海上。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时, 旅途中有发生有的船员牙床破了, 有的船员流鼻血, 有的船员浑身无力等怪病, 三个月后待船到达目的地时, 原来的200多人, 活下来的只有35人, 后来发现是得了一种可怕的坏血病。

有趣的是, 这种发生在外国船员身上的怪病, 中国古代的远洋船队却没有发生。从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有关史料中了解到, 郑和七次下西洋, 从来没有闹过坏血病。后来调查中国船员的食谱发现, 是包括中国船员饮绿茶, 用黄豆制作出的黄豆芽, 还用木桶种菜, 这些都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使中国船员免遭坏血病的威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 而中国的绿茶就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

还有一个“救命茶”的传说。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 因战争的不断升级, 日本经济陷入困境, 日军的补给困难。驻守在日本北方岛屿的第九十一师团因长期给养供应不足, 导致官兵营养不良。虽然第九十一师团没有直接参战, 但是士兵在执勤时经常死亡。后来, 师团后勤部门查出士兵们的死因在于严重缺乏维生素C, 死于坏血病。后勤部分发现饮用粗制茶叶是最可行的方法, 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

当时, 日本的粗茶大多控制在日本海军手中, 于是九十一师团长派人伪造了海军的粗茶票, 冒领一批粗茶分给官兵饮用, 成功地防止了坏血病的蔓延。这些粗茶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救命茶”。

在现在看来, 正是茶中维生素C发生着作用。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 缺乏维生素C时引起齿龈、肌肉、关节囊、浆膜腔等处出血, 又叫“坏血病”。特别在海战和航海中, 由于缺少或者断绝含维生素C食物的供给而发生的坏血病, 经过饮食茶叶等能够使患者得到防治。

专家检测发现, 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柠檬、菠萝、苹果、番笳、橘子等水果都多得多。如100克柠檬、橘子、番茄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到100毫克, 苹果、菠萝中的维生素C更是少得可怜, 只有20毫克左右。而100克没发酵的茶叶中含有100~500毫克维生素C, 优质高档绿茶中的含量较多, 常在250毫克以上, 红茶的含量较少。每天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最为60毫克左右, 正常饮食的情况下, 每天饮茶3~5杯, 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这在缺乏水果和新鲜蔬菜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维生素C在人体内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 并且有维持血管功能正常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此外, 茶汤中含有多种黄酮醇、黄烷醇及其苷类衍生物, 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C, 增强微血管的坚韧性, 起到防治坏血病的效用。

上一篇:产业结构的演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下一篇:电能计量误差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