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植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甘薯种植范文

优质甘薯种植基地

封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

优质甘薯种植基地

封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优质甘薯种植基地位于黄陵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区内,基地面积3000亩,涉及郭庄、文寨、王庄、黄陵四个村,项目区土质适宜甘薯种植,群众素有种植甘薯传统。基地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为平台和支撑,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手段,通过总投资2720万元项目建设,使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基地引进优质甘薯品种25-2和徐薯19,建成大棚36座,育苗基地30亩,为3000亩示范田提供优质种苗,并对项目区农户进行甘薯种植技术培训,推广新品种和麦垅套种高产模式。相比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基地内优质甘薯种植可实现亩多增收300—500元,2010年总增收90—150万元。通过3000亩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计划用3—5年在黄陵镇等项目区内发展3万亩优质甘薯,带动农户7000户,以此为基础使全县形成10万亩优质甘薯种植带。

基地依托单位河南省和寨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豫北地区最大的甘薯深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占地30亩,生产车间、仓库、冷库面积5000余平方米,晒场6500平方米。粉条年生产能力4500吨,年产值4000余万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公司在粉条生产中采用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电控、自控薯类加工设备与技术,粉条制品卫生安全、晶莹透亮、口感筋道,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新疆等十余个省市。2008年9月获得自主出口资格后,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台湾、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是豫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之一。2010年,公司在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即将启动总投资370万元、年产4000吨珍珠粉条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900余万元,新增利税360余万元,新增红薯加工能力24000吨,新增就业岗位106个,带动红薯种植10000亩,带动农户2500户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总增收500万元。公司通过走“企业+农户”的方式,累计带动农户6000余户,每户年增收1500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是新乡市新农村建设“百企帮百村”先进单位和封丘县“双示范、双带动、双推动”活动示范企业,2007年以来连续被新乡市委、市政府评为新乡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被封丘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第二篇:甘薯的种植方法 四

甘薯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是蔓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四季常绿,开花结果,多年不死。在温带地区,茎叶遭遇霜冻会枯死,被认为是一年生植物。甘薯可用种子繁殖,但生产上一般不用,生产上大都采用薯块育苗,即从苗床取苗或从苗圃和大田剪截茎蔓栽插繁殖。供人们食用和加工的是甘薯的块根,即贮藏根。由于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医疗保健等特点。近年在结构调整中,

一、选择优良品种

“好种出好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夺取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就是选用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下面是一些最新育成的和引进的具有推广前途的新型品种。

1、“豫薯王”:高产高淀粉型红薯新品种。该品种茎蔓短而粗,茎叶生长强,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10个,春薯含淀粉高到33%,晒干率达45%,亩产可达6000—9000公斤,耐肥,耐旱,适应性广,凡能种植红薯的地方均可种植。

2、“868”:薯块表皮红色,肉白色,纺锤型,大薯率高。质如板栗。淀粉含量高达26—30%,比“徐薯18”高6—7个百分点,且薯蔓产量高,分枝多,割2—3次不影响薯块产量。该品种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适应性广,耐肥耐瘠耐贮存,萌芽性强,无论在漕土还是红沙土都能获高产。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单产仍达5722斤/亩。该品种是当前加工淀粉和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品种之一。

3、珍稀红薯新品种——日本黑薯:该品种是近年引入我国的一个新品种,通过1998年—1999年连续2年试验示范,春薯亩产3000—3500公斤,夏薯2000—2500公斤。单薯重200—500克。薯块纺锤型,薯皮紫黑,薯肉红色,均匀整齐。苗期长势较强,属长蔓形,蔓细而长,发颗快,薯块成形早,高抗根腐、黑斑、线虫,耐贮藏,鲜薯含淀粉25%,适应区域广,高产稳产,色、香、口味俱佳,可直接食用、烧烤,也可加工薯干、果脯、罐头等。

4、国审豫薯12号(原宛89—139):该品种采用“78—28”做母本,“群力二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家级品种。株型匍匐,茎粗中等,分枝数7个左右,单株结薯2—3个,薯块纺锤型,柴皮白肉。结薯集中,大中薯率达90%,夏薯一般亩产3500公斤,最高亩产4725公斤,较国家对照种“徐薯18”增产20—83%.该品种高产,高淀粉,品质优,富含可溶性糖(5.36%)和蛋白质(3.68%),干率31%左右。熟食味好,甜、香可口。

抗根腐病,茎线虫病,耐旱耐涝耐瘠薄,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

5、豫薯14号(原90—2—2):母本 “宛引89—1”,父本“徐薯18”,有性杂交育成。株型匍成为人们青睐的品种之一。生产上要达到高产丰收,多收益的目的,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匐,茎粗中等,短蔓,单株结薯3个左右,纺锤型,红皮桔红肉。经多年实验示范表明,一般亩产3500公斤,较徐薯18增产40%左右,高产,优质,富含维生素C(每百克26.9mg ,一般都在10mg以下)。富含可溶性糖,熟食味好,中抗茎线虫病,耐肥,耐瘠,耐旱,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商品薯率高到90%。

6、红薯新秀——秦秀2000:短蔓,不需提蔓,翻蔓,且质优,抗病,耐贮。选育地陕西杨陵。其突出特点是结薯早,茎蔓短,干率高,外观好、高抗病,结薯多而集中,薯块匀称美观,熟食甘面可口。蔓60cm左右,不需翻蔓;薯块无开裂现象。耐贮存,萌芽性好。该品种属春、夏薯季节型品种,适于我国春、夏薯区推广,在高肥,高垄地膜覆盖条件下,产量可达5000公斤。可与粮、果、菜间作套种。

7、早熟高产红薯新品种——“红心王二号”:特早熟、特高产,特抗病品种。湖北枣阳市试种成功。该品种结薯集中,生育期极短,与普通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特早熟,春薯4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即可收刨上市;

二、特高产,一般亩产10000公斤,高产可达12500公斤;

三、特抗病,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

四、特短蔓,蔓短而细,鲜蔓与干蔓重量比为9:1;

五、食用性好,干薯含可溶性糖13.4%,可加工果脯、蜜饯、罐头;

六、经济效益高,按每公斤0.6元计算,亩收入全年可实现6千元。

8、秦薯4号(87—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俊光教授选育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短蔓,薯块紫红皮,白黄肉,单株结薯6—8个,薯块均匀整齐,结薯集中。耐肥、耐旱,中抗黑斑病,耐贮藏,萌芽性好。干基含量高,是商品性极佳的蒸烧专用品种。

该品种属春、夏薯品种,适宜范围广。一般春薯亩产3000—4000公斤,夏薯2000—3000公斤,在肥地高垄,地膜覆盖下可达5000公斤左右。可与粮、果、菜等作物间作套种,特适合在新果园内套种,可获果薯双丰收。

9、红心薯——“红收43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一般主蔓长1.5m左右,分枝5—7个,茎节不定根少,不需翻蔓,结薯早而集中,单株结薯2—4块,薯块纺锤型,薯肉桔红色,皮棕黄,薯干鲜红。春薯干率30%—32%,蒸烧食味香甜,干面适中,味道可口。蒸后,皮与肉易分离,适合果脯加工。

春薯一般亩产3000—4500公斤,夏薯一般亩产2500—35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5000公斤。

10、黑色红薯珍品,抗癌冠军——“日本川山

紫”:

该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黑色红薯新品种,长蔓,薯形纺锤,薯皮紫红近黑色,肉色紫红鲜艳。抗病、耐旱、抗涝性强。单薯重200—500克,春薯亩产3000—4000千克,夏薯2000公斤左右。

该品种食味极佳,营养成分高,其赖氨酸、铜、锰、钾、锌的含量高于普通薯3—8倍,碘含量高于普通薯20倍,抗病功能在食品中排行第一,是一种保健佳品。

11、三高日本黑红薯:薯肉皮紫黑色,熟后全黑色,含淀粉18—20%含糖8.2%,食味香甜腼沙,口感好,营养成分高,含有极强的抗癌物质碘,长期食用有抗癌,降压,补钙等功效。是开发黑色保健品的极佳原料。

另外,适应淀粉加工的还有:徐薯18,梅营1号,锦粉1号,郑02—21,苏薯7号等;食用加工用的南薯88,郑江川,北京553,一窝红,遗产138等;茎叶饲料用的广薯62,丰收白,华北48等。不论选择哪一个品种,都应选择,皮色鲜亮,薯块均匀,无病无伤,没有冻害的做薯种,进行育苗。育苗时间应与大田栽插相衔接,一般在栽前一个月左右开始育苗。

二、选择壮苗,适时早栽

秧苗要选择苗床中 第一批采集的壮秧,力求秧苗茎杆粗壮,叶片旺盛,根系发达。将根部带黑根的薯秧、烧芽秧淘汰;采前要经过充分炼苗,一般要经过3—5天日晒,使秧苗叶子深绿色,叶片变厚。这样的苗定植后成活率高,生长块,产量高。

甘薯块根属无性繁殖营养体,无明显成熟期,一般在气温低于15℃时停止生长,地温降至16—18℃时块根停止膨大。适时早栽可延长生长期,使块根形成早,即能利用雨季来前的气温条件,使块根膨大,又可使高温多雨季节茎叶产生的光合物,贮存于块根中,促使地下和上部协调生长。我市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春薯定植时间为4月30日左右,试验表明4月26日定植的红薯比5月10日定植的红薯,块根膨大期延长8天,亩增产100%左右,且薯块整齐,鲜薯质量高。

三、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起垄种植

根据多年经验,生产1000公斤薯块,需吸收N素4—5公斤,p2o5为3—4公斤, k2o为7—8公斤,因而施足、配全肥料是甘薯丰产的重要条件。因为任何一种作物在吸收肥料时都不可能全部吸收,因而施肥量总应大于所需量。一般高产田应保证亩施有机肥400公斤以上,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磷酸钾25公斤,最适合的方法是耕地作垄时条施。

深耕垄作是甘薯高产采用的普遍方试。垄作可以使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透气性好,吸热散热块,加大昼夜温差,利于甘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便于透水排涝,利于顺垄灌溉。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深窄,垄面要平,垄

土松喧无大垡,垄心耕透无硬心,打垄时土壤宁干勿湿,垄宽一盘60—70厘米,垄高20—30厘米。

四、及时提蔓,打顶摘心。

一般品种,进入雨季,甘薯茎叶生长茂盛,易滋生茎节根,分散养分,不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输送。为防治这样现象,普遍采用翻蔓来防止茎节根发生和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现在提倡,根据“提”而不“翻”。因为“翻”蔓,对茎叶损伤严重,破坏了叶片接受光能的最佳分布,光合强度降低30%,呼吸强度增加19%,减产10%左右。该“翻“为“提”,避免了茎叶损伤,不破坏叶片分布,有利于高产。一般在8月底前,进行1—2次提蔓即可。

为控制主茎的长度和长势,促进侧枝发生,分枝生长。在甘薯定植后,主茎长至12节时,摘去顶端生长点,促进侧枝发生,待分枝长至12节时,再将分枝的顶端生长点摘去,可有利地协调地上和地下的矛盾,有利于块根膨大。

五、化控抑旺,巧追肥水

若薯田肥水过猛,N素过多,易形成茎叶旺长,影响块根膨大。试验证明,茎叶喷洒多效唑或缩节胺可有效地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提高产量。一般7月初雨季来临前喷洒第一次,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2—3次即可。

每亩用多效唑50—100克或缩节胺7—15克,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洒。不同的地势、茎叶长势和品种特性、肥水条件下可灵活掌握用药量及次数。

在施足基肥地基础上,以裂缝肥和叶肥喷洒为主。当田间普遍裂缝时,用尿素4—5公斤,过磷酸钙浸出溶液10公斤,磷酸钾3公斤,兑水150—200公斤,配成营养液,于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逐棵顺裂缝浇灌。叶面喷肥视植株长势而定,偏弱早衰的,以N为主配磷钾肥;用0.5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配100公斤水,均匀喷洒;长势偏旺的,主施磷钾肥,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

8月下旬可适量喷施甘薯膨大素,连喷两次,间隔10天。

如秋天干旱可适时灌水,延长叶片功能,增加薯块膨大速度;如若秋雨连绵,应及时排水防涝。

六、适时收获

湿度降低到18℃以下,甘薯茎叶停止生长,9℃以下是薯块的受冷害温度。适当的晚收可对黑斑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有可能遭成冻薯腐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收获时一定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

七、病害防治

近年来在我地发生严重的是红薯冻害和黑斑病。

(一)、红薯冻害:是在收获过晚或贮存期保温防冷管理不好时,薯块受冻害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往往经软腐病菌或灰霉病菌浸染导致薯块腐烂,甚至烂窖。

症状:薯块无光泽,刮开薯块,切面上没有白乳溢出,紧挨薯皮的薯肉变褐。若剖面

马上变褐,表明冻害严重;若过2—3分钟变褐,且色浅则冻害较轻。受冻害后,薯块部分或全部变成硬核,导致煮不软,坚硬不熟。 规律:一是收获过晚,在田间受到霜冻或雪害;二是收后不适时入窖,造成冻害,一般受冻温度是-1.5℃;三是冬季封窖保温管理不好,窖内温度低于9℃时间长,易受冻害。受冻害的薯块,生活力大减,易受病原菌感染,从而造成危害。

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薯3—5分钟晾干入窖;也可用50%代森锌5000倍液浸薯,晾干入窖。另用红薯专用保鲜剂处理封窖,效果也很好。

(二)、黑痣病:黑痣病近年来在我地广泛发生,影响了红薯的商品性,导致高产不高收。大多农民误认为是一种生理病害,其实这是由真菌引起地。

症状:薯块表皮开始形成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灰色或黑色不规则大斑点。潮湿时能产生黑色霉层;薯块失水时,皱缩并龟裂。该病斑只危害表皮层,不深入薯肉,不妨碍食用及品质,无苦味。但是对萌芽有影响不能作种薯,更会影响薯块的商品性。

规律:温度在30—32℃时宜传播。夏季雨水多和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重。传播途径为病薯、薯苗带菌,肥水带菌。

防治:选无病种薯,育无病壮苗,留无病种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病薯块刮下的病斑应深埋处理。栽种时用50%的代森铵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2000—3000倍液浸薯苗3—5分钟;50%的甲托2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500—1000倍液浸苗3分钟。

(编辑:河北科普网) 北方红薯栽培技术要点

------------------ 发布时间:2007-11-21点击次数:119 作者: 黑龙江省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蔡辉 ------------------

红薯又称甘薯、地瓜、山芋、番薯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红薯是喜光、喜温性的蔓生草本植物,一般南方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生长、栽培比较多,在北方种栽培少,价格较高。本人经过多年试验证明,经过科学技术处理,红薯完全可以在黑龙江省进行生长,并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一、红薯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1、 温度:红薯为喜温作物,在整个生长期需要较高温度,对低温霜冻极为敏感。薯苗发根最低温度为15℃,但发根缓慢;17-18℃发根正常。较高温度发根加快,根量增多。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18-35℃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茎叶生长越快。温度低于15℃,茎叶生长停止;10℃以下持续时间长或霜冻,地上部分即受

冻害或冻死。

2、 光照:红薯为喜光的短日照作物。 光照充足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产量。红薯不耐阴蔽,在块根膨大期需晴郎天气,如遇到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则块根产量及块根出干率降低。

3、 水分:红薯对水分利用率较高,蒸腾系数在300-500之间。生长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60-80%。土壤干旱(持水量低50%),茎叶生长差,不利于块根的膨大;而土壤水分过大(持水量高于90%),土壤的通气性差,易使茎叶徒长,也不利于块根的形成、膨大,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长期土壤水分饱和,块根会因缺氧呼吸而腐烂。

二、 北方红薯栽培技术

根据以上红薯生长发育对环境所需要的条件,我们经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技术处理,满足红薯在黑龙江省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就能使红薯在黑龙江省栽培获得成功。

1、 品种的选择:黑龙江省由于无霜期较短,适宜于红薯生长发育的生长期也就短,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红薯生长的室外天数也就90天左右。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生育期短、早熟、耐寒性强的品种为好。选用早熟优质品种,如、脱毒北京5

53、新农1号、西农

431、等。

2、 育苗:育苗技术的好坏是黑龙江省红薯栽培取得成功的关键。在黑龙江省红薯的育苗应采取温室育苗、大棚培育壮苗的两段育苗方法。 (1)温室育苗:

A、育苗时间:育苗时间尽量往前提,一般从1月份开始从而可实现多茬育苗,扩大幼苗的基数,降低育苗的成本。育苗时间最迟不能迟于3月份。

B、育苗技术:育苗床制成1.0-1.2m宽,长度根据用种数量来定,种植一亩地的红薯需要薯苗667/(0.3*0.6)=3705(棵),一茬育苗需要种薯10公斤,如果实行两茬育苗有3.0公斤种薯就够。育苗的土壤最好是沙壤土,种薯均匀的摆在育苗床上,种薯之间留3.0cm的间隙,然后,种薯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松细土壤。注意勤浇水,3-5天浇一次。育苗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为好。当薯苗生长到30cm左右时就可以剪头茬苗进行培养第二茬苗,具体的做法是,把剪下的薯苗剪成7cm左右长的小段(各段上最少有两个茎节),然后,把各小段移栽在10*10cm的苗床上进行第二茬育苗,注意,留一个节在地表,勤浇水,保持苗床上湿润,以利于薯苗成活。为了培养壮苗,在薯苗长到3片叶的时候,进行喷施微肥,如1/1000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10天左右喷一次。

(2)大棚培育壮苗:在四月下旬把温室里的薯苗移栽到大棚里面,移栽的方法和温室里第二茬育苗方法一样,最好是能移栽到营养钵里,这样进行大田移

植时方便又不耽误生长。注意,调控大棚里的温度,大棚里边的温度控制在18-22℃为好,有利于培养壮苗。在移栽到大田里的前一周进行炼苗。

3、 移栽:在五月底六月初,室外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就可以把育好的薯苗移栽到大田里。大田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1500公斤,二氨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做基肥,起好垄,覆好膜。以30*60cm的规格进行带土移栽,浇足定植水。

4、 大田管理:

(1)浇水与施肥 栽种时浇足水。之后20天左右如遇干旱,顺沟浇水。汛期注意排涝。甘薯需肥量大,在施肥上应做到四个字:足、适、重、巧。足:薯田应施足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60%。适:栽插后10-15天,适施点穴肥,每亩施尿素5.0公斤,或稀薄畜禽粪1000-1200公斤。重:重施夹边肥,在茎蔓伸长至茎叶封行前施用,约占总量的40%左右,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适量化肥。巧:在8月初,叶面喷施0.2%的"红薯膨大素"或磷酸二氢钾,促进薯块膨大。 (2)中耕提蔓 甘薯在栽插到茎叶封行前,要进2-3次中耕除草,以浅锄为主,保持原来垄形。遇雨或土壤湿润,甘薯蔓生出许多不定根下扎,应及时提蔓,并喷洒15%的多效唑,防止茎蔓徒长,浓度以230g对水60公斤为宜。

5、 收获:在下第一次霜后,上冻之前就可以收获了。一般亩产能达到4000斤以上。按目前市场批发价0.5元/斤,可获得2000元的收入,去掉成本500元左右,亩利润在1500元左右。

第三篇:叶用甘薯栽培技术

信息来源:中国种植技术网

发布时间: 2010-12-13 09:50:58

一、概述

长寿菜,又名叶用甘薯,俗称白薯叶、番薯叶、地瓜叶,是甘薯的叶、叶柄和芽梢部,学名Ipomoea atatas (L.) Lam.,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牵牛花属草本匍匐性蔓生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以收获地下块根为主,叶蔓作饲料,民间也有采食叶作为粗菜。近年发现,薯叶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矿物质钾、钙之来源,而且其病虫害甚少,很少使用农药,比其他叶菜类较抗暴风雨,生长迅速,为良好的夏季叶菜。它在人们追求享受自然的风味中获得重视,在台湾省它作为一种优良的深绿色蔬菜发展很快。

二、特征特性

1.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红薯叶每100克鲜叶及叶柄中含水分85.34克,粗蛋白2.74克,粗纤维1.96克,含较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锰、锶等元素。甘薯叶性味甘平、无毒。风味有点似同属的蔬菜,但质地较为柔软。食用烹饪前,要把叶柄的外皮撕去,再炒或作汤,或凉拌。均宜配上蒜泥或蒜末以增加香味。

2.植物学特征

具较大型的地下肉质块根,黄色,少有紫色。茎蔓生,茎节着土后易生不定根。叶心脏形至掌状深裂,叶色有绿色,紫红色、黄色等品种。在我国南方甘薯能开花结实,花形如牵牛花,有紫红色、白色或白中带紫红色条纹。成腋生 聚伞花序,有时单生,总花梗长,花萼深裂,花冠漏斗形,顶端裂片不开展,形如牵牛花。蒴果,种子4粒。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叶用甘薯喜温暖气候,耐高温,不耐霜,耐旱,耐碱。以收获块根为主时,适于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叶用甘薯不择土壤,土壤肥沃便可。生长期要求充足的光照。

三、栽培要点

1.栽培季节

在无霜期内均可露地种植,但是在气温15摄氏度以下时生长极缓慢,以气温在25~35摄氏度时生长最好,故宜于夏栽。

2.种苗的繁殖 叶用甘薯通常用块育苗后再扦插繁殖。春季用地膜育苗比露地育苗早出苗半个月,同时苗量增加40%。

①适时播种:春季气温稳定茌14摄氏度时开始播种。用温床播种,需床温达到20~25摄氏度。

②苗床准备:苗地选用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较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且3年以上未种过葱、蒜、姜、黄麻、芋、木薯的地块作育苗地,精耕细耙,作畦高20厘米、宽120厘米包沟,准备播种。

③播种前种薯消毒处理: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25%多菌灵1000倍掖浸种处理10分钟。

播种密度每畦排种薯2~3行,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每公顷苗床需种薯22500千克,排薯要注意头尾,不能倒放,薯蒂向上,斜排成45°,薯蒂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埋土深度以薯蒂微露土面。排薯种时,畦的两边应留6厘米左右,并铲土3厘米盖膜压土用,每畦排薯盖土后即扣上地膜,两边用细土压住,并扫清膜上的泥土及杂物,以增加透光有利升温。一般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苗高1厘米即将地膜打孔,护苗出膜,并用细土压好洞边膜。

3.苗期管理

苗长出后要常检查地膜内温度,苗高10厘米时,如中午膜内温度35摄氏度时,应及时揭膜,并施一次稀薄水肥,清沟培土护苗。苗长15厘米左右时,及时剪苗假植。假植后3~4天于晴天中午进行摘顶,促使分枝萌发生长。分枝长25厘米许即可割苗定植。

4.定植

①种植地需施基肥:基肥宜用沤熟的农家肥并加过磷酸钙。作高垄宽畦,以防雨季积水,畦宽60~70厘米,双行种植。

②定植方法:按株距25~30厘米用小铲将土斜向挖起,把薯苗插入,薯苗长约20厘米,入土深度约10厘米。全畦插完后即浇水。

5.采收

一般在扦插后40~50天即可采收,先收获顶梢,使侧枝萌发,叶片长肥大,从叶柄基部折下采收。

6.种薯的保藏

秋冬挖地下块根后,选择中等大小、无虫口及破损的薯块,用砂藏或草木灰藏,置于室内,,至春季取出催芽育苗。

第四篇:甘薯生产机械化不容忽视

甘薯各地称谓各异,有山芋、番薯、红薯、白薯、地瓜、红苕等;起源于南美,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栽培;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甘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饲料、工业原料与新能源作物。 .甘薯是劳动密集型种植,主要生产环节包括:排种育苗、耕整起垄、剪苗、移栽、田间管理(灌溉、中耕、施药等)、收获(割蔓、挖掘、捡拾、清选、收集)等。 行业统计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6%,远低于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其中高性能机械化联合收获与机械化移栽是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

目前,借用马铃薯类的收获机械可以实现机械化分段收获,而机械化移栽几乎没有。 移栽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栽插农艺要求复杂,甘薯一般采用双行大垄或单行小垄。甘薯栽插方法主要有水平栽插法、斜插法:、船底形栽插法、直栽法、压藤插法等5种。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尽管技术难度较大,政府的推动力度仍然决定了甘薯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高低;继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突破后,中国现代农业甘薯产业体系做了许多具体的研究,初步研究提出《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分步推进,先平原后丘陵,先大户后散户;农机农艺融合,以利于机械作业为目标,选育品种,改进和规范栽培技术;提升规范现有垄作技术,研发大型和微小型起垄机具;先栽后浇、分段作业、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切蔓粉碎还田优先、逐步发展整蔓收集饲用;推进提升分段收获、重视开发丘陵机械、加快研发两段式收获、逐步发展联合收获。

在实现移栽机械化的技术路径上,起垄是第一个难题,

机械化移栽原则上应采用机械化起垄,以保证垄体、垄距规范,关键是要采用机械化压实,保证土垄具有适当的紧实度

常规栽植器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可以满足甘薯常规农艺的栽植要求

移栽技术发展到今天,在作物的半自动化移栽领域已经比较成熟,链夹式、钳夹式、导管苗、挠性圆盘、吊杯式、夹取式栽植器等已经可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移栽农艺要求。通过农艺专家与农机企业的合作研究,链夹式、钳夹式栽植器配置相应的调整装置可以满足垄作斜插、直栽、舟底形栽插的农艺要求。对于膜上种植的甘薯则应采用夹取式栽植器。当然,相应成本较高。

移栽机的选择与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机苗田水膜均有关联;结合农艺实践,主要的解决方案有:较大的地块,单垄单行移栽,机械化起垄,单行移栽机,一般先栽后浇水。具备条件的可组配水车同步浇水。具备大型拖拉机的可以配双行移栽机

小面积膜上移栽,采用夹取式移栽机,但是成本较高。

大面积膜上移栽:目前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主要难点是效率低。

国家现代农业甘薯产业体系专家组曾经多次组织沙壤土、粘土的移栽试验。试验筛选的是南通富来威公司生产的2ZQ-1型旱地作物移栽机。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垄距,并通过调节该机的栽植株距、栽植深度、限深机构等,能基本满足沙壤土地区甘薯栽植的农艺要求。 甘薯机械化移栽浇水难题可以结合农艺借鉴烟草种植方式解决;移栽机的浇水装置包括水箱以及点施浇水控制装置,既节约水量同时满足穴施的要求。

可以借鉴在烟草移栽已经成功使用的机组作业法实现,基本配置为三台移栽机配一台水车,移栽机自带的水箱作为过渡水箱,作业时水车可以到就近水源取水不影响作业。

第五篇:甘薯新品种泉薯19号选育报告

摘要 引进甘薯新品种泉薯19号在蓬莱镇试种,总结了该品种试种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指导泉薯19号的栽培。

关键词 甘薯;泉薯19号;试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054-01

甘薯在安溪县蓬莱镇常年种植面积133.3 hm2左右,面积及产量占全镇粮食生产的15%以上。近2年来,蓬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甘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发现泉薯19号表现较好,适应性较强,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1 品种来源

泉薯19号系泉州市农科所以潮薯1号为母本、泉薯148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加工淀粉产量高;干物率、淀粉率较高;食用品质、外观品质均较优,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产量43 553.1 kg/hm2,比对照金山57减产3.97%,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12 337.8 kg/hm2,比对照增产8.85%,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产量7 963.2 kg/hm2,比对照增产14.14%,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续试,平均鲜薯产量43 760.7 kg/hm2,比对照增产5.79%,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11 839.35 kg/hm2,比对照增产15.49%,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产量7 516.65 kg/hm2,比对照增产19.54%,达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鲜薯产量43 656.9 kg/hm2,比对照增产0.68%,薯干产量12 088.5 kg/hm2,比对照增产12.01%,淀粉产量7 740.0 kg/hm2,比对照增产16.70%。2013年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49 120.5 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2.11%。

2014年作为早薯在鹤前村刘聪明、鹤厅村刘云渊户试种。经现场验收,在鹤前村刘聪明户泉薯19号鲜薯产量43 260.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57(24 120.0 kg/hm2)增产19 140.0 kg/hm2,鹤厅村刘云渊户泉薯19号鲜薯产量为41 370.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57(23 460.0 kg/hm2)增产17 91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79.35%和76.34%,增产差异极显著。泉薯19号在鹤前村、鹤厅村种植晒干率为21.8%,蒸熟食味甜香,当地农户非常喜爱,参观现场验收的周边农户抢泉薯19号的薯苗。

3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全生育期145~150 d。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5~11条,成叶心齿形,叶片大小中等,顶叶和成叶为绿色,叶脉、叶柄基色均为淡紫色,叶柄和茎为绿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2~5个,大中薯率89.0%,薯块纺缍形,薯皮浅红色,薯肉淡黄色。省区试2年平均干物率27.87%,比对照高2.88个百分点,出粉率17.88%,比对照高2.50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感薯瘟病,中抗蔓割病。贮藏性鉴定结果综合评价为较好。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早插

泉薯19号作早薯、晚薯种植时间分别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早薯栽植5.25万株/hm2左右,晚薯栽植6.00株万株/hm2左右,保证全生育期145~155 d[1]。

4.2 栽植密度

泉薯19号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结薯3~5个。春薯、秋薯栽植密度分别为5.25万、6.00万株/hm2。

4.3 肥水管理

泉薯19号一般施纯N 165~195 kg/hm2,N∶P∶K=1∶0.5∶1.5,基肥∶点穴肥∶夹边肥比例为4∶1∶5,提倡重篱基肥和夹边肥。基肥的比例占40%,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施农肥30 t/hm

2、复合肥300~450 kg/hm2全层施。点穴肥宜在甘薯插后5~7 d内进行,一般施尿素75 kg/hm2。插后15~20 d重施夹边肥,比例占50%,分2次施用,第1次施用农家肥、磷钾肥,在甘薯插后30 d施用,第2次在1周后根据甘薯长势施用,若长势好只施钾肥,长势略差配施氮肥[2]。科学管水,尤其是施第2次夹边肥后,甘薯地下部开始膨大,地上部生长旺盛,肥水需求量高,因此施肥后若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应根据生长情况适时灌水。在上年示范点中,由于天气较旱,施第2次夹边肥后多灌一次水的产量显著增加。

4.4 适时提蔓

施第2次夹边肥15 d进行提蔓,把藤蔓轻轻提起,然后放回原位,可防止产生不定根而形成藤薯[3-4]。

4.5 虫害防治

结合第2次夹边肥施用,用10%二嗪磷15 kg/hm2,拌砂土900 kg/hm2条施防治地老虎、小象虫等。用2%甲维盐乳油750 mL/hm2,或14.8%阿维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掺水900 kg/hm2叶面喷施防治卷叶虫、斜纹夜蛾。

4.6 适时收获

选择睛天或阴天收获,收获至贮藏要做到细收、轻刨、轻装、轻运,以防薯块破伤。

5 参考文献

[1] 吴卓生,冯顺洪,方贻昭,等.紫色甘薯新品种新普紫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9(8):40-41.

[2] 马建华.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9(6):43-44.

[3] 张勇跃.甘薯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张瑞明.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上一篇:感恩挫折范文下一篇:谷雨养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