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编导真题集萃

2022-07-25

第一篇:影评编导真题集萃

2012年部分院校编导专业艺考影评真题列举

2012年湖南省编导专业联考题目 《建党伟业》

2012年中传南广戏文/导演笔试真题(南京考点)观看影片《片刻温暖》 2012年南师大编导专业笔试(影评、编故事)题目电视片《广告人李蔚然》 2012年哈尔滨师范广播电视编导考题 《最后的山神》

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笔试合肥考点影评写作考题记录片分析 《俺爹俺娘》

2012赣南师范广播电视编导高考郑州考点试题《孩子王》《国王的演讲》《天云山传奇》

2012年湖南考点云南艺术学院戏文考题文艺电影《非·常爱》 2012年福建省编导类考题 《在你背后的伤愈》

2012福建师范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看动画片 《是的,弗吉尼亚》

2012编导考题云南艺术学院河南考点电视作品分析看《说不出的爱》(泰国感人广告短片)

2012广西民族学院石家庄考点考题 张以庆《听禅》

十一的时候,看了三部关于佛山的纪录短片,梁碧波的《佛山潘玉书》,孙曾田《梁启超变》,张以庆《佛山听禅》。据说,这是佛山投资拍摄的十部纪录短片中的前三甲。一部说人,一部说政治理念,一部表达诗意的感受,都是十几分钟的短片。

因《听禅》是诗意的内容和诗意的表达,是最难效法、掌握和摸透的,花时间拉了一遍片。

下面是大体结构: 【引子】

古老与现代,噪杂与安静 【题目】

印章:佛山听禅 标题:听禅 【段落一】 度:公车上书 康有为故居

广东越剧学校 陈家欣 粤曲《渔歌唱晚》 “渡” 渡口渡人,自行车自渡,东平大桥 西樵山宝峰寺僧侣 “渡” 公车上书 “普度” 诵书女童揉鼻镜头 结 【段落二】

浮生:陈家欣坐唱

康有为成立不缠足会,自梳女不嫁 清晖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

烹饪大师 民以食为天,食以茶为先。食在广州,厨在顺德 “五色五味,人生亦然” “浮生若茶” 康有为故居 陈家欣枯坐 【段落三】

遗存:佛山是黄飞鸿、叶问、李小龙故里 太极拳师 马建超 京剧鼓点 佛山是粤剧发祥地 粤剧表演+武术+歌剧(普契尼咏叹调) 宗祠

大旗头村村民,82岁谦伯开宗祠门

谦伯是某广东水师提督后人,大旗头村是清代遗存村落 陈家欣古装背影远去

谦伯摇椅听收音机 “有声听音,无声听自己” 陈家欣+公车上书

陶瓷、龙窑、石湾公仔、冯氏木版年画、陶艺大师、民间剪纸、开脸师、市民平叔、民间收藏家、僧侣

【段落四】

心: 菜市是卖花的 16岁卖肉人 “有空用功,没空用心” 《大同书》+陈家欣

香云纱发祥于佛山 染纱、洗澡、狗看纱 “不是风动,也不是纱动” 陈家欣回头 【段落五】

得失:东华里部分废墟 拆 “广厦万间,夜眠八尺” 七代住户+粤剧《江上渔火》

油纸伞 东华里原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区 “已失去,未得到,正拥有,孰重孰轻” 湖水船人悠悠 “若水三千,只取一瓢” “同船不同路,渡人亦度己” 【段落六】

生活禅:格兰仕工人、媒体人、操作工、架子工、印染工匠、交警、技工 82岁谦伯一声唱

陈家欣拜佛 “其实 用心什么都是 禅” 结尾: 月儿悠悠,顺风,送船儿走 老幼观月 佛山,简称禅。

2012年浙江传媒太原考点编导专业影评考题《机器人爱情》

2012年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视作品分析:《故事——樊建川》 2012年四川音乐学院河北考点编导考题 《那人那山那狗》

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片名为《悲伤的天使》的短片

2012枣庄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影评写作《让子弹飞》

2012云南艺术学院江西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 《深藏的百花》

2012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 短片《了不起赞比尼》 2012贵州民族学院广播电视考题江苏考点编导考题 江西电视台《经典传奇》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河南郑州考点影评写作 《霸王别姬》

2012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考点公共事业管理考题影评写作《回家的路》

2012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写作考题影评写作《北京记忆》《日日夜夜》

2012赣南师范学院编导专业山西考点编导考题《梅兰芳》《三枪拍案惊奇》《北方的纳努克》

2012白城师范学院编导考题影评写作影评写作 《死亡诗社》 2012西南大学编导戏文方向影评写作考题 看片分析《大明宫》

2012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山东考点 影评《霸王别姬》 2012河北传媒学院江苏考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考题影评写作 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

2012河南安阳工学院编导影评考题 看《夜店》写影评文章

2012山东考点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 默评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2年云南师范大学江西考点考题影视作品分析 《质量报告-新鲜火腿遭污染》

2012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默评《偷自行车的人》《三峡好人》《阿甘正传》

2012海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四川考点看片分析 短剧《分手》电影《甜蜜蜜》 2012长春工业大学湖南省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 影评 《见证》 2012长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山东考点影评《大漠长河》 2012中原工学院河北考点编导考题 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评析

2012重庆大学编导三试北京考点 看《北京出租车》写分析文章

2012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 《哈利波特》《无间道》《让子弹飞》 2012海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河南郑州考点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评《千与千寻》 《三峡好人》 《疯狂的石头》

2012年中原工学院编导笔试考题影视作品分析 《第五元素》片段

2012云南艺术学院山西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影评《观音山》 2012陕西科技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考题看电影《饮食男女》写影评

2012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从《2012《阿凡达《金陵十三钗《唐山大地震《失恋33天》等影片中任选

2012中原工学院编导影评考题 影评《杀手里昂》

2012河北传媒学院复试校考编导考题影片分析 看影片《爱情的牙齿》片段

2012江西师范编导考题湖北考点 影评《我们天上见》 2012北京师范大学编导三试考题 影评《百叶窗》

2012广州大学编导考题甘肃考点 影片《台北故宫》第一集前20分钟

2012 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影视制片)/电视制片管理考题影片分析 《天安门》

2012长沙学院编导考题河北石家庄考点 影片分析 《从前有个渔夫》

2012赣南师范学院河北石家庄考点编导考题 影评《步步惊心》《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双面胶》三选一

2012年云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 纪录片《探亲》

2012赣南师范学院编导专业笔试江苏考点影评写作 李安的三部电影任选一部《饮食男女》《断背山》《推手》

2012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创意与策划复试 电影《艺术家》 2012年上戏上海考点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作)复试真题 《英雄》《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郑州考点 影评写作与编讲故事考题影评写作 《片刻暖和》

2012重庆邮电大学福州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 评记录片《复活的军团》

爱艺考根据艺考历年真题多年研究得出,大部分院校的招生考试影片都是和时代同步的。也就是说今年最热卖的电影,就可能成为明年的考题。而且选择的电影必须是文艺类型的电影,最好是大陆的。不过也偶尔有些学校选择国外的,比如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创意与策划专业的复试中就考到了最新奥斯卡获奖影片《艺术家》,中原工学院影评考题中出现了《杀手里昂》。

1、《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又是一部宣扬爱国的电影,在2012年编导高考中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重庆大学影视编导即兴评述考题、2012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考题都考到了这部电影。爱艺考刘老师认为2013年艺考中还会有出现这部电影的可能。

2、《建党伟业》。这是一个弘扬主旋律的年代,虽然重庆的红歌不再像从前那么响亮,但红色思想还在以各种方式蔓延。在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只能用适应体制迎合体制的方式进行创作,来实现经济效益。教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建党伟业就是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爱艺考刘老师认为会有一些大学的编导考题和建党伟业有关,尽管这部电影上映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

3、《黄金大劫案》。作为新生代导演,宁浩的作品几乎每年都不会被影视高考出题人放过,爱艺考刘老师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可以有多种解读,既可以和爱国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从感情、人性的角度去发挥。爱艺考刘老师认为这是2013年编导高考影评中必须会出现的一部电影。爱艺考刘老师建议编导考生好好看几遍。

4、《匹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的电影主题高度似乎更高一些,爱艺考刘老师建议编导的考生多去看一看,想一想。

5、《杀生》。这部电影我是前几天才看完的。爱艺考刘老师认为这是管虎历年来最好的作品,虽然电影的风格和前年的斗牛很像,但主题、故事、情节都要斗牛好。斗牛在往年的考试中考到过。主演黄渤已经成为了金马影帝。单凭这部电影的另类爱艺考刘老师就有理由相信编导高考肯定会考到。

6、《搜索》。在中国大陆能和张艺谋媲美的导演也许就是陈凯歌了吧。爱艺考刘老师认为两个人的阅历有共同的交集,两个人作品在主题表达上也有很多的共同点。2012年,陈凯歌的最新电影《搜索》上映。在拍摄了好几年的古代电影以后,陈导重返现实。

第二篇:编导培训 编导如何写影评(影评与写作)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逼真生动的直观性和接近生活的真实感而

易有广泛欣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

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

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

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

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

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

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提

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

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住影片中最能动

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

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

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

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社会现买;

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

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

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

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

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

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关照全片。

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

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

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

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

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

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

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

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

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 u c+P" S(l vmY T6I F c {j-S9N c }5D ` G$@D J o s5i h1~6} m+Ij p }/b/U

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o-T8P T3W*b O. 6v ~ ` g b$cT {7@ x q1[ I v

第三篇:高考编导影评写作技巧

影评写作技巧

一、 评论视角角度

1、 内容方面:主题、矛盾冲突、人物、情节、细节

2、 艺术形式方面:结构、语言、镜头与画面、色彩与光影、声音、造型服饰

3、 电影创作和制作:导演、编剧、演员、摄影

(鉴于我们是还是学生,且基础不够扎实,不建议用第三个角度去写影评)

二、 写作阶段

1、 论点部分:探讨自己将要在文章中的问题和角度,并对问题和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内容要围绕论点而服务。所以不要一直复述剧情,不要写成观后感,不要口语化。

2、

3、 论述部分:总—分—总

结论部分:在前者基础上有所升华和提升,或者写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衍生性意义,使人获得更多的提示。与文章总论点相互呼应。

三、 影评步骤

1、 整理感情

在观看过程中记好记录,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人、音乐和镜头……影片结束后进行取舍,整理之后排列、组合、写开头,建议题目留到最后写。

2、 拟定提纲

举个例子: (1) 观点一:真实美:对纪录的深度扩展 (2) 观点二:视觉美:对艺术的当下诠释 (3) 观点三:叙事美:对娱乐的现实关照 (4) 观点四:理性美:对文本内涵的深刻审视 (5) 结论:

(ps:一般影评只写三个论点即可)

第四篇:编导资料__影评

借古人演今人寂寞

---析何平电影《麦田》

战乱时节,锋火不休,流血不止。当渴望回归的人本诉求遭遇到残酷的战火时所留下的是什么呢?当战争沦为一场铭心的等待时,所挥发出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简言之,是寂寞,是女人等待的寂寞,是现今人孤独的寂寞。

影片着重描写女人,与女性电影十分神似,但由于导演性别不同,所以造成的叙事视角也有别于女性电影,它不像徐敬蕾《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那样以一个女性视角去审视女性们自己的孤独,而是通过一场暴力(战争)去反应所带给女性的孤独,这场暴力也正体现了男性的视角,所以说,这是次男性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影片中范冰冰的寂寞是伴随着丈夫的出征开始的,从新婚燕尔到阵亡沙场,其中漫长时间的等待可谓是令伊人憔悴,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等待而产生的寂寞才使得她能够支撑起这个只剩女人的城池,此时的寂寞也是种希望,是对盼归的憧憬,倘若没有这催人的等待,何谈之守国?一定意义上,弱小的女人在等待中为自己寻找支撑点,让她们不至于空虚、迷茫。这一点,导演多次用俯拍的大全景来展现女人们生活和她们因得到男人们一点消息而欢呼雀跃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单独的叙事,更多的是种对渺小女人的无助展现、疼惜和关怀,再就是范冰冰自我身份的梳理,也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刻画了孤独寂寞,如同所有的女人一样,越晚越思夫,让我们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一个女人,一座空房,这是何等的清冷,此时导演将回忆的镜头穿插在影片中,使昔日与今日形成对比,让寂寞越发寂寞。然而根源于寂寞的范冰冰在白天却担负起了城主的担子,此时的她非但不寂寞,反倒更加坚强、镇定,这无论是在与土匪要孩子还是临危不惧的应对变数都得到了体现。换言之,寂寞让女人脆弱,也让女人坚强。

其次是今人的寂寞。影片看似一个古代争霸之事,但它另有寓意之所在,如同国外电影《卡萨布兰卡》或《泰坦尼克》一样,它们把战乱或灾难作为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把爱情等寓于其中,使得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真挚和催人泪下。同样地,何平导演也希望把争霸之战为现实服务,演古人寂寞,但更深一层的是,他在借古人演今人,借女人演当今社会,以寂寞论寂寞。当我们被影片浓郁的悲凉所包围时,是不是也发现自己心中那深入的空虚?当我们摒弃片中战争的纷扰时,是不是也在厌倦现实中的尔虞我诈?如同影片中女人们的等待一样,我们今人也同样因寂寞而守望着那份希望,等待着能有一个强大的依托来隐藏自己的脆弱,但是到最后我们却发现,更多的是徒劳。至此,其实影片早有分晓,女人们得知赵国战败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被秦国锐士所救的范冰冰奔向心有余悸的孩子…这无不现实出了关乎于生命的悲哀、无奈。但影片最后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未知的希望,战败的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一血前耻么?显然并不钟情于大团圆式结局的导演一行字幕把我们带回现实:“后事可想而知…20年后,秦统一天下…”至此,我们不禁反思,何为寂寞?为何寂寞?守着寂寞而又怀有希望的女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那当今的我们呢?应该何去何从?

《麦田》借古人演今人寂寞,我想这是整个人类的切肤之痛。

艺术的呈现,文明的演进

---评《再说长江》之大江巨变

作为中央电视台20年后重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不仅在《话说长江》的基础上有了更具深意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文明化的探索,与此同时,它在艺术手法上也更具表现力和张力。下面笔者就其艺术语言及主题进行浅析。

首先,是影像语言对于变迁这一主题的表现。本片作为《话说长江》的延续,可谓是意在展现,展现《话说长江》20年至今的变迁,从长江源头的冰川融水,到入海口的三角洲,从文明初始的祖先到至今人们富足的生活,长江作为一个见证者,见证了长江流域繁荣的一瞬,换言之,见证了中国20年走过的历程。在此全片多次采用俯拍镜头,从飞机上摄取长江的原貌和其流域的自然环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于环境的介绍,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明的展现。与此同时,《话说长江》的影像资料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来与现在作为对比,以展现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正如对于重庆城市风光的俯拍,编导利用《话》的资料来加以对比,向人们展示了一幅20年的沧桑巨变图。不仅如此,编导独具创意的将变迁一词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曾经在跨海大桥上跑步的少年,如今已成为依旧跑步的成年男子,只不过他所跑步的地点换为了另外几座新建的大桥。再有就是三峡蓄水时人们家园淹没,举家搬迁的描写,这是朴实的生活,没有任何的修饰之处,人们的生活、悲伤都融入了变迁的大环境中,换言之,工程的兴建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又迈向新的一步。所以说编导以一些普通人的视角来窥视了所处环境的变化,并以此为佐证来展现长江流域20年的沧桑巨变。

其次是音乐对影片和主体表现的推动。一般来说,解说词是对于画面影像语言的丰富与拓展。然而《再说长江》的解说词并不像其他电视艺术片诸如《唐之韵》那样借助解说来推动高潮的来临。相反,本片的解说是以一种平静的方式来叙述从而丰富内容的涵盖量。由此,本片的高潮是通过音乐来推动的。编导承接了20年前《话》中的长江之歌来作为本片的贯穿旋律,同时,为了避免单一音乐旋律带来的单调感,在原有的音乐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将史诗般宏大的音乐背景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做了改编。诸如当展现20年来的变迁时,音乐以一种庄重的形式响彻在人们耳边,更加突出了变化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林立的高楼大厦、富足的生活环境,通过影像与音乐的结合更加彰显出一派盎然之意。不仅如此,当讲到长江地区的活力时,编导利用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与画面组接,配以改编后欢快节奏的长江之歌,使得影片更具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至此,我们看到了一派繁荣的长江流域,一派阔别20年的巨变。

《话说长江》引发了20年前的万人空巷和收视热潮,这不仅仅是源于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与时代因素,更源于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与对观众的吸引力。同样,《再说长江》以其独特的背景与内涵,加之更有张力的艺术手法,必定会成为中国电视艺术片的又一里程碑。

迷茫一代,漂泊何处

---评电影《北京杂种》

如果说第六代导演都有一种共同情结的话,那么这种情结应当是面对于社会变迁而产生的自我迷茫和个体价值混淆的心理表现。从贾樟珂家乡三部曲发端,到张元电影《东宫西宫》和《北京杂种》。一种迷茫、缺失依赖感的情绪一直充斥着他们的作品之中。由此而来,我们不禁诘问:迷茫一代,漂泊何处?

空虚的心寻求满足、依赖。影片《北京杂种》不像贾樟珂电影那样有着完整的叙事和冲突,也不像他同类电影那样注重叙事,而是一种纪录性的堆砌与散文性的结合。由此,这部电影更加侧重于对个体生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摇滚青年颓废的生活状态,还是未婚先孕的青年男女,更抑或是因空虚而迷茫而对社会充满抱怨的社会底层个体。其实他们空虚迷茫的源头来自于他们自己,或者说源于社会,源于对社会大环境变革的不适应。影片中多次出现新闻联播播出国内外新闻的场景,无论是国内新政策的出台还是国外局势的更迭,这些都展现出了大环境对于个体生命影响的必然。局势不稳定,实实在在的个体只能够尴尬的与其相适应来体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同样,对于自我价值的表现最为强烈的应当是那些摇滚青年,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仅处于社会最底层,而且抱怨最深:“胸中充满怨恨,不知何时被伤害,迎风向前发泄,结束抱怨…”。由此而来,影片又深入的把自我价值跟他们的现状结合在一起。空虚、缺少依赖是自我价值受挫的结果,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受挫又使空虚的心理形成了循环。这种互为因果的循环可以说是社会带给他们的伤痛,一群渴望彰显生命价值的底层,但当他们遭遇到现实,特别是处于微妙变化的局势时,怨恨似乎是只能用摇滚来表现的诉求,继而,他们不得不继续空虚,了无依靠。

其次是对于我们漂向何处的探讨与诘问。当一种秩序处于变革时,那么这种秩序下的个体必然会挣扎在新与旧的矛盾中,或者说传统与新事物的矛盾中。影片中这种矛盾导演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完成的,首先导演用声画平行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矛盾。影片开始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展现摇滚乐队唱歌与男女争执的场景,此时舒缓的音乐表现出了或强劲或缓慢抒情的无奈,也表现出了男女关于人流的无奈,即,新与旧、去与留的矛盾。再就是乐队演奏歌曲《最后的抱怨》时对乐器的描述。用简单的摇镜头介绍现代乐器,却用特写镜头来突出表现古筝、排萧等传统乐器,这不是对于传统与现代上的分隔,而是突出一种影响与融合。传统无论是对于现实还是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又让人们陷入了一种冲突的不伦不类中。影片至此,把矛盾推向了前端,把关于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更置于了自我矛盾之中,一定意义上是对现实必然的写照,其深处则是迷茫一代共同的心理情

结。影片最后,摇滚青年被赶出厂库,建筑被推倒,直观又强有力的反映出“漂泊”这层含义。正如题目所写,迷茫一代,到底漂向和处呢?

与其说本片是部纪实性电影倒不如说是部纪录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的散文性电影,它用真实的累积让我们在担忧中又获得了一份慰籍。总之,影片以其厚重的意蕴反映了个体意识,抒发了心理情结。感谢张元导演,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审视了自己。

谁来慰我孤独

---评电影《死囚之舞》

看罢影片终于懂得了孤独一词为何总是许多导演长久不衰的主题。从李安《断臂山》中表现的男人孤独,到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表现女人的孤独,再到《李米的猜想》中对于爱情的孤独。孤独似乎都有自己特有的温床。然而对于孤独的问题,导演们似乎都存在着无奈的尴尬。他们都发现了孤独却没有办法解决孤独。同样的,本片也试图解说孤独,但不同的是,一定意义上,导演给了孤独一个美丽的希望。

首先,影片探讨的是一种压抑的孤独。纵观影片,这种孤独并不只是体现在黑人身上,更存在于美国的白人家庭。美国黑人被白人所歧视、孤立、排斥,他们是由内而外的孤独,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心理和外部的压力让他们压抑的窒息。正如片中劳伦的儿子泰若所画的自己一样:劳伦自己一个人呆在监狱中。这本是孤寂的写照,然而这幅画却被选作泰若学校校刊的封面,让泰若获奖。这无疑是对于孤独一词的深刻刻画,同时也是美国人对自己的一次嘲弄,因为他们还未曾发现,在孤立黑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孤独着的。

其次是在父权下而产生的孤独。影片桑尼同父亲汉克服都是州立监狱的狱警,然而汉克总是认为儿子没用,总是犯错,甚至在执行死刑时因脆弱而脱逃。这时汉克并没有对儿子疏导和教育,而是一味的拳脚相加。终于,儿子爆发了,用枪来威胁父亲。但是当他得知父亲那违心的“我一直都恨你”时,桑尼又开始脆弱了,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在父权压抑这一点上,汉克也和儿子一样时常受父亲的压制,但是不同的是桑尼最终因没有战胜强大的父亲而孤独的选择自杀,汉克则是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完成向新生活的过渡,结束了孤独。在这一点,父子二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弑父情结。试想,在一个没有女性的家庭,缺少了女权对于男权权势的擀旋势必会因不合而孤独,因孤独而爆发。影片最后,一直厌恶黑人的汉克却对黑人玛帝产生爱意,并以把同样厌恶黑人的父亲送走的方式来迎接黑人女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压抑父权的终结,对自我的肯定,对孤独的解脱。

最后是艺术语言对孤独的表现。本片节奏缓慢,多用长镜头和特写镜头来突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特征,以此来营造出一种孤立的感觉。同时缓慢的节奏也配合主题表现出一种压抑之感。再就是音乐对于主题的表现,片中桑尼和泰若的死都采用了同种音乐,这不仅是透人心脾的伤痛与悲凉,更是宿命的压抑之感。与此同时,影片用空灵的旋律来贯穿全篇,不仅对电影起到衔接作用,更加能够彰显孤独的氛围。不仅如此,片中对白也并不太多,导演用镜头来交待人物关系和情节发现,而并非是让对白来营造氛围,这样就避免了外在对于孤独、压抑这一主题的过分或不恰当的修饰。把镜头冷静的诸于银幕,让观众在冷静中体味孤独,这是导演的独特之处。

总之,《死囚之舞》一脉沿袭了许多导演的足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诠释当今人们的孤独感。用家庭的观念及态度的由始至终转变的过程来刻画主题,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视角才使该片获多次奥斯卡提名与奖项吧!总之,感谢导演,以一种独特视角让我们体味孤独。

本人编导专业

邮箱 279839747@qq.com

第五篇:编导高考影评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影评环节

从事电影评论,不仅要遵循上述的基本要求,还应当把握好写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做胸有成竹,从而评论得当,“下笔如有神”。

1、在感性欣赏中达于理性的判断。评论一部影片首先要进行欣赏以求理解,这是写作影评的前提。欣赏过程中评论者应该首先像一般观众一样不带任何杂念、目的去体验去感受,被故事情节感动,同剧中人物共喜憎同悲欢。这也就是理解。能否欣赏一部作品关键即在于理解。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时间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到它”。正如《红楼梦》里香菱对王维两句诗的评介: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又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香菱的这一席体味正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阐发的。没有丰富的感受能力,没有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来求得对作品的真正感触,透彻研究,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滋味的,就更不用说评论它了。然而,仅仅欣赏是不够的。进行评论还要在感性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索与判断,即对作品进行“精读”:把握作品的思想脉络,探求人物形象及其命运悲欢所蕴含的内在旨趣,从各个方面准确地接受编导所要传达的种种信息。电影作品是门综合性艺术,它包括编剧、导、演、美术、音乐等众多门类,因而进行评论不仅要把握好剧中信息,同时也应广泛了解导演意图、创作目的、剧本、剪辑等背景知识,以期达到对作品更深入的研究。

2、选题立意。我们以多次说过电影艺术是一门包括多项内容的综合艺术,因此影片中可以拿来作为评论对象的地方也并非仅仅一处。如何选择评论的角度就成为写好影评的一个关键问题,把握不好往往会导致影评缺乏深度及新意。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深深吸引你,使你“情动于中”的兴奋点。例如一篇题为《蒲公英》的文章(电影画报1981年2月)就以影片《巴山夜雨》中的蒲公英的细节为契点展开讨论:

一场是秋石回忆他与被折磨死的爱人初恋的情景。一对情人在宁静的山野追逐嬉戏,姑娘从地上采了一束蒲公英,她吹落蒲公英的种子,在晴空里缓缓翱翔飘落。迎着灿烂的阳光,在五彩斑斓的光束背景下,蒲公英像一个小小降落伞,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个细节有助于渲染他们爱情的纯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助于烘托那个年代的宁静和幸福的气氛——这与他正在经历的个人的和时代的悲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个场景是——当父女俩离开轮船爬上山坡,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下,小女儿又采了一束蒲公英游戏着。这个细节的重复对比,又给人以联想的余裕-——代替母亲吹蒲公英的女儿,正是那死去的母亲播下的种子在大地上发出的芽——虽然当时的政治气候还是冰封严寒,但是祖国的大地是温暖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即使在邪恶的压制下,也是正直、善良的,是非分明的。秋石和他的小女儿不正是在这些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们的温暖下才获得新生的么?那飞翔在空中的蒲公英种子,又像是传播着中国人民高尚品德的信使。

文章抓住了触动评论者心绪的吹蒲公英的场面进行深入开掘,细致分析,能够以小见大,是颇具功力的。评论的选题就应该这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择自己体味最深、角度最新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虽面面俱到却又浅尝辄止。

3、把握规律,体现个性,写出新意。评论的写作角度是多种多样的,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入手写作,都要力求体现出评论者的独特个性特点,写出新意。美国作家王尔德说:“只要评论家加强自己的个性,他就能够解释别人的个性与作品,并且评论家在解释时,个性表现得愈强,其解释就更真实准确,愈令人满意、信服。”评论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具有真理及至高无上的特性,而在于它是否能引起人们对影片的思考乃至进一步深入的讨论。如果一部影评为观看新片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理解影片的新视角,那么即使它不够客观完善,也是富于创造性的,而创造性的有无、大小正是判断评论价值的重要标准。真正的影评必须具备这一品格,发他人之所未见,道前人之所未道。人云亦云只会导致影评事业的衰落。影评具有创造性必须以丰富的理论基础为基点,是在电影艺术规律基础上的创见。详细的影评写作方法可以参加中国编导网的《编导高考培训手册》,手册里面讲到的关于编导高考影评写作的技巧非常全面。例如戏剧艺术相对电影艺术有程式化特点,时空转换有自己的方式,这是符合戏剧艺术规律的。若对此提出质疑,指责其不逼真、不生活化则只能贻笑大方。

4、行文明白晓畅、注重形式美。电影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影评作为一种供大众欣赏、品味影片的媒介,必须具有浅近易懂的特点,一篇影评如果满目专业术语,拗口难懂,令人费解,那么它对于观众的指导作用何以发挥呢?因此影评语言应浅近流畅、通俗易懂,而且影评文章一般不宜过长,尤其是初学写作者更应注重文笔简洁、语言精练,直指要害而不能洋洋洒洒东拉西扯动辄万言。电影评论的对象是一门艺术,评论自身也应注重艺术性,使之富于艺术情趣。仅有抽象的思维、干瘪的语言是无法展示电影作品的魅力的,更无法探求艺术的真谛。因此,作为一种不依附于其他任何文艺门类的独立的文艺创作活动,电影评论不仅需要理性的思索和深入的分析,同样需要蕴涵着充沛的感情及丰富的形象表现力的美的表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评论文章文情并茂、寓理于情、引人入胜。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的技艺,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这并不是写作的训练是盲目的,它同样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并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应用。古人所说的“文无定法,大体须有”就是要求文章要把握其内在统一规律和基本写作要求。影评的写作也是这样,它不仅具有写作的一般特点,又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我们接下来就要简要地介绍一下影评写作的要求和写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具体环节:

1、评论要力求真实,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而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喜憎或功利目的过分地吹捧或恶意抨击。进行评论的目的在于指出创作的优缺点,帮助艺术家总结经验。那些“把许多明显的偏私、傲慢、私情、嫌恶、归根到底,把个人主义”(高尔基《论文学》)带进电影评论领域的人,都是对评论的严肃性、客观性、权威性的亵渎,是有害无利的。本资料为中国编导网整理。更多影评写作资料,可以登录中国编导网查看。陈凯歌的《黄土地》是一部优秀的探索影片,但是有些评论却对它捧之过高,称这部影片“开电影创新之先例”,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这对于陈凯歌走向极端化道路,拍出《大阅兵》、《孩子王》等一批忽视观众欣赏水平,票房极差的影片是不无影响的。只有采取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影评才于作者于观众有益。其二,评论者要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并能够加以坚持,不随风倒。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律,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现象为基础的”。无原则地附合,见风使舵的圆滑论断都是有违影评的科学性、严肃性原则的。对艺术的品评没有惟一的真理,影评应坚守的关键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坚持它,不受流行思路影响。以张艺谋的电影为例,有人一开始对张艺谋热情肯定,推崇备至,而一旦后殖民理论流行时,又观点急变,转而大肆批判张艺谋电影猎奇,以暴露中国落后面貌谋取名利。这种变化多端的态度显然是评论工作的大忌。第三,考虑评论的对象的具体差别,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历史地看待作品,不能一以概之。例如,对于《黄土地》、《一个和八个》这样的探索型影片和近年流行的贺岁片《有话好好说》、《没完没了》不可同以待之。前者意义在于运用象征开拓电影语言的新的表达途径,寻求对传统的突破,而后者则迎合大众娱乐需求。我们不能以同样的标准苛求它。只有把握不同类型影片的各自规律、特点,同时结合影片的历史背景加以考察,才能求得最大程度上的公正评介。

2、从事电影评论要把握艺术规律,注重理论建设。电影评论的宗旨在于普及电影文化,因此,要注重对电影作品进行艺术形象或技巧分析。本资料为中国编导网整理。更多影评写作资料,可以登录中国编导网查看。即使评介影片主题和思想也不要脱离对艺术处理的品评。电影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打动观众从而实现其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只有通过艺术分析,才能使观众深刻理解影片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意蕴。离开具体的艺术形象抽象地谈论影片主题,只能使评论成为既可以对这部影片又可以对那部影片的思想评介。

电影评论不能仅局限于对一部影片的具体分析,而应历史地综合地把握各种电影现象,并对此加以宏观型批评,丰富电影艺术理论 。即使微观地批评也应有点滴的理论探讨,给人一定的理性启迪。这也是电影评论的任务之一。优秀的影评往往能够通过影片把握其历史的起伏变化、兴衰成败的内在规律,或发掘出电影作品变化的最初倪端,为理论的完善及理论的提出提供直接来源,从而使电影艺术理论不断发展丰富。

3、写出电影艺术的独特性。艺术是相通的,然而任何一门艺术都存在着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内在特性。作为银幕艺术,电影的独特性体现在由光线、色彩、影调所显示的运动逼真的银幕形象上。依照黑格尔“是这一个”的美学观点,无论艺术的创造还是审美感受活动都必须突出艺术本身的特性。这就需要评论者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熟识电影艺术的种种表现手法,以电影艺术的视角看待问题,写出有别于戏剧、文学评论的电影评论。这里,我们不妨以潘若简的赏析文章“《早春二月》逆转的叙事”为例来略加分析:

作为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彷徨的心路历程的影片,《早春二月》在宁静、平和的外部叙事背后传达出的是无奈的困惑与艰难的挣扎。进步青年萧涧秋奔波于大半个中国后,身心疲惫地来到芙蓉镇,又更为疲惫地离去。世外桃源般的小镇在二月的早春里并没有给萧涧秋以和暖和温煦,却给了他冬雪的寒冷与春雨的萧瑟。

影片整体的色调是灰蓝色的,压抑、暗淡。故事由驶来芙蓉镇的船上讲起,镜头拍摄船舱的红色板壁,充斥画面的是一片暗淡的深红色,在画面的左上方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窗,透过那扇小窗,水色风光与蓝天飞鸟展示着窗外的世界,这扇小窗是这封闭呆板的船舱中一块小小的舒展之地。镜头缓缓移开这扇小窗,移过舱内杂乱的物什,又来到一扇小窗前,这次映出的不是风光而是嘈杂的乘客。随着镜头慢慢推进小窗,我们置身于拥挤的客舱之中,跟着镜头的摇移,我们看到了萧涧秋的中景镜头,他背对镜头临窗而坐,身边一个睡意朦胧的中年汉子不时靠在他的肩头打断了他对窗外景色的凝视。他离开拥挤的船舱,走向甲板,迎着水天一色的宽阔景致,深深地呼吸着------短短的开场,首先确立了全知的叙事角度与对萧涧秋的认同态度,本资料为中国编导网整理。更多影评写作资料,可以登录中国编导网查看。同时也暗示了萧涧秋的内心追求:摆脱压抑,给自己找一份宁静与舒畅。然而在甲板上遇到文嫂一家,给萧涧秋此时的轻松蒙上一层阴影,他的沉思与浪水中一直动荡的小船构成了他未来命运中必将面临的挣扎与困惑。萧涧秋寄予希望的幽静小镇呈现给他的决不仅仅是平安与质朴。芙蓉镇里狭窄的街铺,好奇的注视,窃窃的私语给萧涧秋的第一印象似乎不是热情而是冷漠与平淡,在那个乍暖的早春天里,萧涧秋的尴尬多于他的兴奋。下面是电影作品分析的角度之如何写影评和评什么:

1、“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2、如何评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第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第四,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人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第五,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上一篇:舆论引导制度建设下一篇:影片分析假装情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