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框图循环结构专题

2022-10-23

第一篇:程序框图循环结构专题

《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 吴涛

一、 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节《分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点介绍循环结构For…Next展开的。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问题比较简单,算法也不复杂,不画流程图也能比较清楚的描述出来。引入分支结构后,需要根据条件的真假,从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执行,算法逐渐复杂,流程图愈发显得重要,所以在介绍循环结构处理问题时时一定要配以流程图介绍。

本课内容设计很多程序的分析,以及讨论程序执行结果,如果在教室里面上,写板书的时间就浪费了,但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只有简单的理性和感性认识,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一环就缺少了,相应认知效果就不明显了,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自己浏览学习,自主下载认知分析。所以本课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网络课件为辅助,以问题为导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故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1.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3.结合分支结构的内容学会使用For-Next语句实现计数循环。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的For…Next语句,其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并利用它来解决问题、编制简单程序都是本课内容。

学习重点:学会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理解由For…Next编写的程序的过程、结果。

学习难点: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由For…Next编写简单的程序。

三、 教学对象分析

1、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一时学习过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搜索、下载等知识,但很久不接触网络,操作已经生疏了,所以事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能把网络上的文字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如把VB程序段复制粘贴到VB程序环境中执行看结果等等。

2、分支结构的内容只有上过一次课,所以要求学生事先对上次课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复习。

四、 教法设计

演示法:把制作的网络课件所在的网址告诉学生,引导学生通观本次课所有内容;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复习、提问、新知识的讲解。

成果展示法:将学生通过对网页上程序下载到VB环境中执行的正确结果在全班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五、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1、 使用自己制作的主页―――VB循环结构(http:///new/wt/wangluoke/index.htm或http://wga/new/wt/ wangluoke /index.htm),集中了课本上关于“分支机构”的复习以及“循环机构”的For…Next的整体讲解、学习、练习、思考、作业的内容,以便学生对本次课的整体把握。

2、 学生的计算机上面都装有Microsoft Visual Basic软件,可以把所制作的网页上的程序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上面执行。

3、 通过Top2000教学控制系统向全体学生转播自己的观点、依据、学习成果等。

六、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言(教学目标)每个学生进入网页(http://wga/new/wt/ wangluoke /index.htm)浏览复习提问中的背景知识以及三个问题;

2、 播放《分支结构》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复习之用;

3、 学生回答复习提问中的三个问题;

4、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内容自主学习;

5、 讲解新课,指出重点;

6、 思考并回答新课中的三个问题;

7、 进行思考练习阶段,要求学生先看懂程序,并可辅以下载运行得出结果;

8、 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编写程序;

9、 给出参考程序;

10、课后作业思考

11、下课

七、 思考

对于适合的内容,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环境教学手段都要比在原有普通教学下的效果要好,但各个学校的网络条件也有差异,机房的合理利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VB对于编写简单的可视效果程序,应该来说完全可以完成,也因为配以可视化界面效果有亲切感,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作为一门计算机入门语言,也应该是不错的。VB的循环结构作为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如能熟练掌握,那么对于以后的编程就又多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第二篇:循环结构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3)

第四课时 循环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与应用循环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精确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应用。

【教学难点】

描述和应用循环结构时,三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具】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

复习:请同学们回顾已学算法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并画出结构示意图。

情景:1.视频(邢慧娜2004万米长跑金牌)

2.在学校的万米长跑测试中,你每跑1圈(400米),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学生活动:1)引导分析情景2中关键词

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黑板板书(情景2算法及流程图) 3)教师点评:引出循环类型、循环三要素。(建构知识)

建构知识:循环结构

1.定义:

注:1)循环体

2)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止境的“死循环”,因此,循环结构中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3)

2.分类: 注:

典型例题

写出1+2+3+4+5+…+100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变式训练

变1:步骤B更改为: i←i+2 ;则流程图表示一个什么样的算法?

变2:步骤A和步骤B交换位置会怎样?要达到预期结果,应做怎样的修改?

变3:若表示算法1×2×3×···×100 ,则流程图应如何修改?

练习:写出求1×3×5×···×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变4:步骤A更改为:ss ;则流程图表示一个什么样的算法?

i

思考

若表示算法1

课堂小结 作业 11111,如何画流程图? 23499100 P14:练习1 (至少两种形式作答),2

第三篇:VF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前面我们学习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即程序语句不能重复执行.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多次重复执行某些语句.这样的需求适合于用循环语句来处理.在vfp中,提供了3种循环语句:do while循环、for循环及scan循环.

1.while循环:

格式:

do while 条件

语句序列

[loop]

[exit]

enddo

说明:

(1)."do while 条件"是循环说明语句,它标志循环的开始,并判断循环条件是否为真值;当条件为真值时,则执行语句序列;否则跳到enddo后面的语句继续执行.

(2).do while和enddo之间的语句序列也被称作循环体,是需要多次重复执行的语句,由它完成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

(3).循环语句中的可选项exit,用于退出循环语句,可放在循环体语句的任意位置上.若在循环体中加上该可选项,当执行exit时,跳出循环体去执行enddo后面的语句.通常,exit是在条件语句控制下,当条件得到满足时便跳出循环;否则永远不能执行exit后面的循环体语句.

(4).可选项loop,是循环短路语句,也可以放在循环体语句的任意位置上.当执行loop时,其后的循环体语句部分不予执行,直接返回到循环起始语句.loop也通常放在条件语句的控制下.

(5).enddo和do while必须成对出现.

例:将"职工档案"表中所有职称是"讲师"的工资加200元,副教授加150元,无职称的加100元.

首先,我们修改一下"职工档案"表的结构,为其增加一个"工资"字段:

在命令窗口依次执行如下命令:

use 职工档案

modify structure

弹出"表设计器"窗口,添加一个新字段:工资 N6.1,单击"确定",保存更改.

再执行browse命令,在弹出的browse窗口中为每条记录的"工资"填上值,

新建一个程序文件xiugai.prg,程序文件的内容如下:

clear

use 职工档案

do while .not.eof()

do case

case 职称="讲师"

replace 工资 with 工资+200

case 职称="副教授"

replace 工资 with 工资+150

case 职称="无"

replace 工资 with 工资+100

endcase

skip

enddo

use

return

程序分析:循环程序由以下4个主要部分构成:

A.循环的工作部分.它完成循环的主要工作,是循环体的主要部分.这里由do case---endcase组成.

B.循环的修改部分.它保证循环体在循环过程中,有关的量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里的循环修改部分是skip语句,用来实现依次操作文件的各条记录.

C.循环的控制部分.它保证循环体语句按规定的循环次数正常执行.此例中的循环控制部分是.not.eof()逻辑表达式,它表示做完所有记录的操作.

D.循环的初始部分.它是循环控制初值.本程序中循环控制初值是隐含的,因为打开文件后,记录指针指向首记录,所以操作是从首记录开始的.

2.for循环:在已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使用for循环比较方便

格式:

for 变量=初值 to 变量终值 [step]步长

语句序列

[exit]

[loop]

endfor|next

功能:

在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和终值的范围内执行循环语句,每执行一次循环,循环控制变量都要加上增量.当其值在规定范围内时就再次执行循环体语句序列,否则结束循环,执行循环终止语句下面的语句.跳出循环和循环短路语句exit和loop意义同前.

具体执行步骤:

(1).给变量赋初值;

(2).判断变量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终值;

(3).若不是,则循环结束;

(4).若是,则执行语句序列;

(5).变量=变量+步长(若省略step,则步长=1);

(6).转(2).

例:在屏幕上输出乘法口诀表

程序文件内容如下:

?"九九乘法表"

?

for i=1 to 9

for j=1 to i

??alltrim(str(i))+"*"+alltrim(str(j))+"="+alltrim(str(i*j))+" "

next

?

next

3.scan循环:

格式:

scan [范围][for 条件]

语句序列

endscan

功能:

对表中指定范围,满足条件的记录执行循环体语句,每执行一次循环,记录指针自动移动到下一条记录.操作表时,使用该语句功能强,效率高.

例:使用scan语句编程,显示"职工档案"表中的女教师的姓名和职称.

use 职工档案

scan for .not.性别

display 姓名,性别

endscan

use

return

第四篇: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概念。

②把握循环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③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 (2) 能力目标

通过由实例对循环结构的探究与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到算法表示的程序化算法思想。

(3) 情感目标

①感受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提高算法素养; ②经历体验发现、创造和运用的历程与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培养学生形式化的表达能力,构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程序化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

难点:循环三要素的确定以及循环执行时变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概念

情景引入:北京取得2008奥运会主办权的过程。国际奥委会对遴选出的五个城市进行投票表决的操作程序: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这个城市取得主办权;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将其中得票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城市为止。

[设计意图]新颖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抛砖引玉,学生积极举例循环现象,其思考举例过程实为自主构建循环结构概念过程,体现了自主获取知识的新课标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中哪些是重复进行的步骤,令其举例说明社会、生活和数学中的循环现象;引导学生从循环现象中抽象出循环结构概念) 循环结构概念:算法中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

(二)提出问题,分析研究

例1:设计算法求1×2×3ׄ×100的值并画出框图。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算法的设计,并将成果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由学生历经提出解法,尝试,受挫的过程,引发其认知冲突,为新算法的产生奠定基础。

问题①:学生展示算法步骤中优劣各是什么?

(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问题②:递推求积中,每步中重复的操作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有何变化规律?100个变量的值当中哪个是最终输出的量?

——每一步中重复操作的是乘法运算,变化的只是参与运算的; 每一步均可描述为:第n步结果第(n1)步结果n(n2,3,,100); 最终只需输出s100 ,而s1至s99中数据无需保留。

开辟变量s存放每次累乘结果(累乘变量),s的初值为1; 变量i用于追踪从2至100的变化(计数变量),i的初值为2。

ssi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循环体:

ii1

问题③:如何理解ssi与ii1?算法中“等号”与“变量”的涵义等同于数学中的相应涵义吗?

问题④:循环体如何结束?

引导学生分析循环体执行的最后一步:

ss100i101

当i100时执行循环;当i101时结束循环,即为循环终止条件。 [设计意图]问题②至④环环相扣,层次递进,使学生历经问题的抽象过程和新算法的构建过程,培养其归纳抽象能力,逐步形成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到算法表示的程序化算法思想。

归纳循环结构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三要素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循环体,再由循环体第一步确定变量初值,由最后一步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根据刚才的分析画出程序框图,从中提取出当型和直到型框图,并给出一般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循环结构进行区别和转化。

直到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若不满足,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跳出循环。

当型: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判断条件,若满足,则执行,否则跳出循环。

(四)变式探究,深化理解

变式1:在例1当型框图中修改循环三要素,学生回答算法功能。

11变式2:改造例1程序框图,求1351的值。 999(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继续改造例1的循环体,比比看哪组的改造创意最丰富,得到的新算法最多。)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改造循环体过程中体验创造喜悦,深化了对循环结构理解,且体会了此算法的普适性(解决了有规律数列的求和积问题)。

探究①:若更改例1中循环体顺序,即由

ssiii1 变为

ii1ssi

程序功能变化了吗?

若有变化,须如何修改初值和终止条件方能使功能不变? 探究②:若去掉例1中判断条件i100程序如何执行?

学生从变式及探究①中体会三要素对于循环结构的影响,并再次体会三要素确定过程:先确定循环体,再由循环体第一步确定初值,由最后一步确定终止条件。

[设计意图]探究①意在通过类比使学生意识到循环体语句顺序对算法的影响,及初值、终止条件的确立依据。探究②说明不能出现死循环,循环结构中定含条件结构。

(五)课堂小结,回顾提高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即数学思想方面进行小结:

知识与方法: ①循环结构的构建过程和循环三要素的确定。

②当型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和转化。 ③循环要素的改变对程序功能的影响。

数学思想:程序化算法思想;算法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区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能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常规作业:P20习题1.1B组第2题。

拓展作业:查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设计算法求士兵总数,并给出两种框图表示。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且拓展作业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将课堂内涵延伸到课外。

第五篇:数据库循环结构教案

数据库公开课教案

【教学课题】

§5.4 指定次数的循环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2课时(90分钟)

【授课时间】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下午第

1、2节课 【授课班级】

职高应用1202班 【授课教师】

普靖

【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程序中的三大结构之一,指定次数的循环是第三种循环结构,是整个循环结构中命令格式最紧凑,最常用的一种,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掌握指定次数循环的命令格式和各参数的应用; 2. 学会分析程序题目,理解流程图。 情感与价值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对循环结构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指定次数的循环

【教学难点】怎样在程序中应用指定次数的循环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自主探究 【教具及媒体使用】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二、复习旧知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前面两种循环。

三、导入新知

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循环次数已知,可否用前面两种循环结构,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四、讲授新知

(一)指定次数循环的基本命令格式

FOR <内存变量>=<初始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序列> ENDFOR

(二)参数说明

◆For表示循环的开始,endfor表示循环的结束,必须成对出现

◆语句组也称为循环体,由一组语句组成 ◆变量指定循环控制变量

◆初值指定循环变量的初始值,终值指定循环变量的终止值 ◆步长指循环变量两个相邻值的间隔值

(三)流程图及执行过程

1、将“初值”赋给循环控制变量;

2、判断循环变量的值是否满足循环条件,若满足,执行第3步,若不满足执行第4步;

3、执行循环体语句,再根据步长的值改变循环变量的值,然后执行第2步;

4、退出循环结构,执行其后的语句。

(四)程序举例

例1: 编程计算1+2+„„+100的值 合作探究思考:

1、用基于条件循环编程输出100之内所有数的和,并区分指定次数循环

2、编程输出100之内所有偶数之和

3、编程输出1*2*3*4*5之积

2、编程输出下面图形 ********** 例

3、编程输出1---100之间所有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7整除的数 合作探究思考: 编程输出下面图形 ********** 班级,姓名 **********

五、课堂小结:

1、讲述了指定次数循环的命令格式,参数说明,流程图及执行过程

2、在掌握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后,通过举例来学会应用这一种循环结构

3、通过合作探究思考让学生初步有程序的思想

六、布置作业:

1、区分三种循环相同点及不同点

2、理解流程图,并自己画出,然后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下节课上机实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指定次数的循环,学生在以前循环结构的基础上理解起来比刚解除循环结构容易些,但因为内容较难,所以学生在程序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下节课在上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程序的思想。

上一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下一篇:创新创业活动课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