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22-09-12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始。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前提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活动和亢奋的创新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仅是理科教学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浅谈一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尝试做法。

1 培养学生的怀疑胆识

创新是从怀疑出发, 在怀疑中诞生的。怀疑是一种胆识, 是创新科学的第一要素。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探索真理的过程, 正如古人云:“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语、不疑则不悟”。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怀疑。缺乏怀疑的胆识, 科学将停止不前, 更不用说有创新和发展。是否具有科学的怀疑胆识, 是衡量一个人,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怀疑胆识, 具体说就是要使学生敢疑、能疑, 善疑。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和接受前人的理论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学习者”和“继承者”, 却淡化了学生的“探究者”, “创造者”角色。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先是“不敢”后是“不能”更别说去怀疑。我们不得不慨叹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反观美国教育, 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越敢怀疑, 越富有创新意识, 越会突发奇想, 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了问题, 如果学生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 那才算成功。中美教育的这种差别最终会体现在学生是否具有怀疑胆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怀疑胆识, 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另外, 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比如, 把已经习惯了的“导入新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课堂小结”教学模式中间加上一个环节“质疑提问”, 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同时教师在讲解新知时要留下悬念,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提问题, 大胆质疑, 久而久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胆识。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尝试做法, 仅供同行参考。 (1) 自学中发问质疑。 (2) 课堂上提问解答。 (3) 师授后鼓励质疑。 (4) 评选本节课奇思妙想。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大胆的怀疑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先导, 创新意识是怀疑胆识的延伸和必然。没有大胆合理的怀疑, 就没有科学的创新, 也就没有科技发明的成功。从这个角度理解, 科学的创新意识就是其科技发明的前提和条件, 失去了创新的意识, 科学也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 匮乏的也许不再是信息, 而是面对杂乱繁多的信息升华信息形成超越他人见解的能力, 这就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的意识, 勤奋学习也只能造就出书呆子、学问家, 而不是有独特创见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自信和勇气。在求真求实的科学面前, 没有终极真理, 没有“权威”、没有“经典”, 更没有“永恒不变”。和其它学科相比, 政治课教学中更多的是“灌输”, 学生们大多只求努力理解以求消化吸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鼓励学生对教材对教师的“冒犯”, 允许学生犯错误。二是教育学生学好必要的基础知识, 夯实根基, 只有根基牢固, 才能建造摩天大厦, 厚积而薄发。三是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来主张“摆事实讲道理”, 从推理的角度讲就是多运用归纳推理。这种先摆事实再讲道理的教学模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原理, 也教给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方法, 为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提供了一把智慧钥匙。审视美国的中小学教育, 他们都很注重归纲推理的使用, 以使学生能透彻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 从而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并产生创新意识, 很值得我们学习。

3 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创新精神的中心环节就是求异思维活动。它指人们从工作或生活实践出发, 抓住物质的内在规律, 打破常规, 逆向思维或发散思维, 在怀疑的基础上去求异, 求新, 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经阶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 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前提, 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驱使学生去积极的思维、探究和创新。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 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 有创新的思维、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过程;去诱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求和、探究和创新欲望, 使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的求异思维状态。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 讲条条, 划重点、背框框, “一言堂“式的灌输, 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丧失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更不用谈去求异、创新了。

4 让学生保持亢奋的创新心理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育应当是引领人的精神信仰, 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现教学服务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育人过程。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学把学生的心灵塑造、意识培养、思想觉悟提高、科学精神教育放在首位, 把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推动作用的突显, 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必须加强对国际竞争是科技竞争、创新竞争的认识, 提高对科技创新的理解程度, 使科技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我们要从中小学生抓起, 让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成为创新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重点培养学生的怀疑胆识、创新意识, 鼓励并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使学生保持亢奋创新心理状态, 逐渐养成良好的求异创新习惯, 最终具备创新精神, 形成创新能力。笔者教学中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创新心理状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的构思或别出心裁的想法, 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二是“设疑引思,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三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课堂气氛。四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

总之,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更是职高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摘要: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始。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前提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活动和亢奋的创新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仅是理科教学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培养,怀疑

上一篇:油田内保制度建设问题和对策分析下一篇:临沂市河东区汤河上游水系生态综合整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