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2023-01-11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辛店小学 刘晓杰

一、 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信息化今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如师生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的转变,老师是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的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文本教学到网络资源的注入再到校本资源的研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验了自我,课程的标准被语文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演绎出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导演。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成了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受到重视,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课堂改革和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一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有选择地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这样农村学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可行性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 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样式。

2、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材料、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学科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各学科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学科教学中,尝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样式:创设情境,有效质疑——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双赢——反思回顾,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应用价值

“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选择富有探索精神、年轻有为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促使其成为学校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做到既有“点”的示范引导,又有“面”的铺开实践。学校提供经费供老师外出学习观摩,购买相关的学习资料。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研讨。

三、研究的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理论,运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⑵调查研究法: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问题,采取相应的形式,针对性研究。

⑶、行动研究法:运用这方式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⑷、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讨,从教学案例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⑸经验总结法: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兄弟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边探讨边进行。从而形成系统的,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总结或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详细计划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2、申报课题,进行立项。

3、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自主探究"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5、实验教师学理论,学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

2、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外出学习观摩。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和研究资料(包括案例、图片等)

5、撰写课题研究动态报告,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阶段 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结题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成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初步进入探索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深入实践,全面实施

1、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设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的研究。

2、课题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深化阶段

1、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2对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实际总结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篇:课堂模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样例)

开题报告(案例):

新郑市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开 题 报 告

单位:ХХХХ 高级中学

课题名称:高中生物新授课高效教学策略探究课题主持人:ХХХ

学科分类:生 物

主要参与人:ХХХХХХХХХ开题报告日期:2010年3月23日

教育科研◇高中语文 1

1. 本课题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施,增加了不少前沿性的科技知识,更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且对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开课时间由原来的高二年级提前到了高一年级,但是,统一安排的上课时数每周只有两节课,而生物作为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小门课”在课外也不会被安排多少补修的时间,这就导致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的窘境。而新授课,则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最基本的内容、最重要的“底色”。

为此,迫切需要教师认真审视各种具体条件,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新授课的教学策略,生成教学智慧,彰显教学艺术,即向“40分钟”要效益,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新授课的教学效率,为后续的复习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将使教学模式得到改革,教学结构得到优化,学生作业得以减轻,学生潜力得以激发,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能力化。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自从生物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课时严重不足,我们一直在进行探索新授课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教学策略,已有诸多感受,同时也有许多困惑,还需要进一步集体攻关,深入研究。

2.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获得和掌握生物课程的高效教学策略,是几乎所有一线生物教师共同的诉求,并且也差不多都为此进行过各自或系统或零星、或深入或肤浅的实际探究,有着见仁见智的经验和智慧。例如任小贝《生物学新授课常见类型与教学策略》(载《生物学通报》2001年第10期),着重从学习心理方面来谈各类新授课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袁锦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载《中学生物学》2008年第5期),则着重从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三个方面来探讨;羊垂功《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刍议》载《中学生物教学》2009年第9期)认为提高教师的素养、科学的备课、建构有效的课堂、彰显学科特点都是必需的要求;郭士望《浅谈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载《现代教育探索》2009年第19期)中认为应给学生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富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如此,他们研究的视点要么在于“新授”,要么在于“高效”,也都给了我们宝贵的启

示,然而,也都还没有把两个视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探究的空间;尤其是,从文献资料来看,他们研究的对象大都基于文化素质较好的教学对象,我们与他们的条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我们做的是自己的校本研究。

3.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中生物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及其高效的教学策略,研究重点在于教师应当采取的种种策略。

(1)课前怎么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2)课中怎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3)课后怎么进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其中,在课堂探究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能否自主得到探究结果,能否及时完成课后练习;在课后的探究性或调查性活动,学生能否积极参加,能否自主设定研究方法或自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等等,教师都应当随时关注,并及时予以适当辅导。

进度安排:

⑴2010年3月确定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并填好课题申报表。

⑵2010年4月初开题。

⑶2010年4月底进行前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 ——课例,随后撰写论文。⑷2010年9月上旬进行中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课例,随后撰写论文。⑸2011年元月上旬进行后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课例,随后撰写论文。

⑹ 2011年3月底上交研究报告。

4.主要参考文献

⑴《中学生物学教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⑵《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⑶《生物学通报》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三、研究现状 1. 为了了解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从中比较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必须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和矫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研究都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所以对此课题的系统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时代性。

2.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等。但是这些“高效课堂模式”适用中学生的比重较多,而适用于小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少。

四、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1.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2.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六、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七、研究的对象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小学部学生。

八、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九、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1)确定研究教师,组建课题研究组。

(2)文献查阅,查阅有关资料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 (3)制定师资培训计划,组织研究教师学习,更新观念。 (4)拟定研究计划,拟写研究方案。 (5)设计和编写问卷调查表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 (1)实施前测。(2014年5月)对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进行摸底调查。

(2)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普遍性和同一性,根据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策略及研究方法。

(3)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制定的研究策略及研究方法,围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实施研究。

(4)组织研究教师2周搞一次课堂教学研讨,4周搞一次研究交流。 (5)一边研究一边总结,一边反思一边修正研究计划,并及时写出研究反思、论文、课例分析、阶段小结等。

(三)第三阶段:课题中期总结阶段

(1)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中期论证(2014年9月)。实施中测,通过问卷、测试等方法对课题进行中测,总结前一段研究情况。

(2)根据前一段研究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指定下一步研究计划,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

(3)不定期展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四)第四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实施后测。2015年1月通过问卷、测试、听课等方式对课题研究进行后测,检查课堂研究成效。

(2)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3)对课题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总结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4)形成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十、成果的表现形式

课题以结题报告为主要成果,另外还有论文、案例、展示课等。 十

一、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课题组负责人是市级骨干教师,曾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于2004年完成了市级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于2009年完成了河北省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全国创新教育暨教育管理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参与研究的河北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在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在省“十一五”课题中期评估中被评为良好;课题结题报告《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获第六届全国新概念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三等奖;所做《奇妙的宇宙世界》一课获市级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课评比二等奖;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8项,市级奖励10项,区级奖励10余项,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

2、课题组成员主持研究的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其中期研究成果曾在秦皇岛市教科所举办的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上作展示,受到与会领导及全市参会教师的好评,此课题被评为秦皇岛市优秀科研课题,主持人被评为秦皇岛市科研实践“优秀教师”;所做《自主管理自主成长》一课被评为秦皇岛市课题研究优质课。

3.课题组其他教师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课题组其他教师均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又年富力强,能吃苦,肯钻研,长期在教学一线,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参与课题研究。

4.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的主持人有多项研究课题和从事教学研究的经验,对打造高效课堂的认识已与所有实验教师达成共识,课题组其他教师也都长期关注、研究目前的课堂教学。另外我们还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5.资料及研究经费: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极为重视,如果课题能得到批准通过,相关的研究经费将由学校全部承担,并努力争取安排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学校会尽最大可能保障课题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于春祥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4.1

2、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细节》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1

3、刘金玉 《高效课堂八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1

4、苏鸿 《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1

5、李炳亭 《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8.1

6、赵连根 《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科研 2007.2

7、宋秋前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4

第四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新)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构建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自2011年开发区实验初中建校以来,广泛开展常态化的诊断式听评课、示范式教学论坛课、引领式专家指导课、展示式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并利用教改会客厅找寻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瓶颈问题。经过调研、汇总、归类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改专家所提出的理念认知层面,面对新课改后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大多数教师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新课改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得不到学习天性的充分释放、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探究体验、拓展运用等多方面仅流于形式,没有找到有效的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方法。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问题”意义建构方式,源于师“导”和生“学”的双核动力,根据新课改理念,突出“教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宗旨而形成的。既微观剖析,从常态化教学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那些共性的、制约性的问题,又宏观构建,探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学模式,按知识问题化,工作科研化,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找到一个可以持续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推进课改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的成材、成功,教师的成名、成家,走一条返璞归真之路,走一条求实求效之路。

本课题是充分综合各流派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提出来的,我们取其精华,舍其不足,破除文化差异制约,打破区域地域界限,还原学习本质,是基于“问题系统”牵引,源于“导、学”活力驱动,目的是构建的一种简洁易学、便于操作、容易推广的科学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的问题教学思想较为系统,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开创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提出了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目前,国内三大课堂教学改革名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东庐中学一样,都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扬弃与否定,构建起特色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从其经验分析可看出:“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是他们课堂教学改革成2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功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持人通过长期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性成果,尤其在“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改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推动了新课改理念的落实。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就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我们以往取得的研究经验提出来的。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使“导、学”者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借助问题导学模式的牵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落实,丰富和发展我国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创建一种简洁、实用、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践价值:

1.教材的整体构建。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使学生自主学习进有依据、行有规则,让学生进行序中有活的个性化学习。

2.创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新课堂。让教师围绕“导”这一中心,寓教育科研于课堂,寓教育研究于日常,发挥学生“学”这一核心,构建学习程序、自主合作学习结构化操作,着力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会学习,建构终身学习能力。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3.构建学生个性化激励评价体系。构建适合师生的“导、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发挥师生的内驱力,保持课堂的“新鲜度”,让师生参与到多维度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中,不断激发师导生学的兴趣,保持激励评价的活力和生命力。

四、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着重于对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创设多重情境、提供足够的时空和媒体,应用激励性评价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精辟概括、大胆展示,建构终身学习能力。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如下具体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创建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新模式。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型,研究出科学高效且易操作的课堂模式。从学习的全过程来认识、把握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既具有可控性,又有利于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升华。让课堂变为学堂,回归学生的学习本真,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以预习干预为手段,提高学生问题的生成能力。从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快速阅读入手,指导学生有效的自主预习,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

3.建立科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规律,4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硬性评价与软性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4.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问题导入情境化、问题解决可视化,展示内容丰富、生动形象、适时变化,让课堂的密度增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手段。电子白板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这一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5.建构课堂教学的新秩序,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为依据,建构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学习行为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并合理使用积极的评价机制,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化差异,建立有效的课堂学习新秩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能力程度、智力水平,选择个性化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6.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利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新途径。

五、研究内容与子课题设计

(一)问题导学课堂中一案两单设计方式的研究(张玉涛)

(二)学科教学预习问题设计原则的研究(李桂兰)

(三)学生分组原则与方式的研究(王晓霞)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四)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研究( 李伟 )

(五)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原则的研究(刘芹 )

(六)小组展示内容选择与作用的研究( 徐懿 )

(七)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关系的研究(逄杰)

(八)导学问题设计难度与呈现方式的研究( 孙玉华 )

(九)分层次作业设计的研究(薛艳)

(十)整体构建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林殿莉)

(十一)初中生自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刘君)

(十二)初中生自学能力形式规律与过程的研究(刘加云)

(十三)利用小组学习机制,促进潜能生学业水平提高的研究(王蕾)

(十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研究(弭弦)

(十五)利用小组机制,加强班级管理的研究(张莉) (十六)小组整体评价的研究(李立岩)

(十七)利用小组开展课内外探究学习的研究(乔爱新) (十八)过程性课堂评价方式与原则的研究(尚庆云) (十九)问题导学模式下艺术课堂内容的整合与开发(张存玫)

(二十)对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指导与评价(陈越) (二十一)初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研究(李本海)

六、研究过程设计

1.课题准备阶段(2011.5---2011.9) ①按照实验研究内容,成立教研组。

6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②分解课题,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实验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年级部、学科教研组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③建立子课题研究组织,申报、开题与实施。 2.课题实施阶段(2011.9---2013.9)

① 各年级、学科教研组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

② 定期召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讨会。 ③ 课题组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 3.课题总结阶段(2013.9---2014.10) ①课题研究组提交课题实验研究情况总结。

②课题组组织所有学科教研组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 ③展示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根据情况对部分成功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六、研究方法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教学的因素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较杂,因此在进行此项课题研究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这种方法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然实验法:选好实验班和控制班。及时地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业成绩,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问卷法: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心理感受等设计问卷,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到真实、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将问题变为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着研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五)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地学习目标教学、合作学习、尝试教学等理论和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广泛借鉴各种教学理论和各种流派教学思想做为本项研究的理论支撑。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问题导学教学模式。(2012年7月)

2.承办全国第二届“我的模式我的课”课堂模式博览会,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模式。(2012年7月)

3.编印《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导学案》。(2013年7月) 4.课题研究总结报告。(2014年9月)

( 2011年9月—2012年7月)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8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一、本阶段研究的意义

建立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多教师长久以来的努力方向,从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到的五步设计教学法,都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阶段主要研究高效课堂模式,以小组有效合作为抓手,以激励性评价机制为保障,以培养学生兴趣阅读为动力,以参与展示为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学生全程、全员、有效参与的高效课堂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一,高效课堂小组秩序建立、合作方式培训、交流展示原则探讨、激励性评价措施的使用,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

其二,一案两单的设计方案和使用原则,确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具体实施步骤,形成有价值的集体备课和一案两单。

三、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型创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流程图,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打造自己的学科模板课。

三、研究的目标及解决方法

1、高效课堂小组秩序建立、合作方式培训、交流展示原则探讨、激励性评价措施的使用,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

聘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模式以及操作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详细的解读,聘请天津教科所所长王敏勤教授为客座教授针对教学模式进行细细修改打磨。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培训让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们再通过论坛交流实践心得,确定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秩序。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实验初级中学

2、创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流程图、 广泛开展常态化的诊断式听评课、示范式教学论坛课、引领式专家指导课、展示式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并利用教改会客厅找寻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瓶颈问题,不断修改形成有效切实可操作的课堂模式,教研组用好集备时间,打磨本学科模板课。

3、开展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洋溢校园活动

以语文组阅读课为引领,以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为载体,创造一切可利用的平台让学生阅读、交流、展示、写作,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书香洋溢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有效阅读带动有效预习。

4、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比赛活动

合理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有效课堂活动的起点。老师们只有沉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才能合理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实用有效地一案两单。通过鼓励老师们3年时间说全本学科本学段所有课标教材,让老师们做好知识衔接,轻松驾驭教材,可以针对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

5、依附“小组合作”活动,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学生参与合作仅凭兴趣是不够的,必须形成一定的评价体系,以促使其长期的、可持续地不懈努力。建立学生发展银行,利用及时记录、成员互评、个人积分、团体展示等方式,形成具有激励性的、公正性的、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评价。

四、主要工作

附2011.8-2012.7阶段研究进度

10

第五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申请报告

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强烈的呼唤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探讨,强势介入教学研究的各个学科,不仅取得了理论上的碰撞与共鸣,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各教学研究机构还不断举办各种研讨会。我国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方向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这种研究的走向,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走向及成效。而且,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相应研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也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目前国内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研究基本是各自为政,应该看到,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极具探究前景与实用价值的教学方式,结合有效教学模式来进行高效课堂的探讨和构建,实现有限时间内的教学质量最优化,有着其开拓意义,更有其合理性与急迫性。

在此形势下,我校于2011年6月申请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并获得了合肥市教育局的批准。

课题名称: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编号:HJG11110; 主持人:张文宏、黄诗河;

主持单位: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 完成时间:2014年7月。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构建出适合黄麓中心学校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质的提高。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育观、教学观和课堂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引领教师积极打造有思维含量的课堂,追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形态,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人民满意的学校。意义:不断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外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预计我校将利用学案导学,在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上有一定的突破。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人员结构:本课题成员有学校分工教学副校长与坚持英语一线教学的副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教导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年级组长、各教研组长及七年级语、数、英学科教师为学科主要成员组成。资料准备:课题研究小组从网络学习并整理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并组织以分工副校长、教导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的学习小组于六月十九日至六月二十三日去洋思中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系统学习。

科研手段:课题研究中以理论论证为指导,健全的制度为保障,课堂实践及实践中研讨为抓手。

经费保障:黄麓镇黄麓中心学校。

(五)课题组分工情况

张文宏、黄诗河、吴文斌,课题负责人,主持、组织、协调,方案制定与落实,引领教师学习与研讨,对课题实施中进行阶段性及总结性分析与总结;吴文斌、王跃青、方三虎负责语文课题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组长:王跃青;张文宏、刘春潮、王仁平、魏艳华负责数学课题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组长:魏艳华;黄诗河、丁明星、王二红负责英语课题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组长:王二红。各小组要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并整理归档好课题研究中所有资料,形成资源。

(六)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3年7月)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七)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撰写学习小结、学习心得、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录像;

第二阶段: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制作各种课型的教学实况录像资料、课题研究相关学习资料;

第三阶段:实验班教师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师教学论文、各种课型的教学实况录像资料、教师学习资料、实验班纵向对比数据资料、横向对比数据资料、说明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资料、各学科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教师教学论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实况录像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研讨会资料、各学科修改完善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阶段:经验交流材料、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细节完善的相关资料、教师、学生各类获奖材料。

(八)最终成果形式 2013年7月前,教师教案集、学案集;

2013年10月前,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各类论文;

2013年12月前,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 2014年2月前,各种课型的示范课和课堂教学实录;

2014年7月前,收集研讨会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编写校本培训教材。

(九)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我校自2008年以来,长期坚持课改,学校也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一直以来也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从而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2、领导重视,教师支持,有较浓的科研氛围,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将减轻教学负担,并配置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和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辅助工具。

3、组织保障: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

4、指导保障:有一只科研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同时有市教研室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与准备邀请洋思中学优秀教师作理论指导及进行观摩课教学。

5、经费保障:科研活动经费3万元(不含资料费、外出培训费)。

6、制度保障:将教育科研工作记入教师的工作量,平时工作业绩考核;设立专项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奖,根据教师撰写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质量、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奖励,安排下学期外出考察学习。子课题的结题验收以组为单位,一个子课题不能结题,整个课题就不能结题。

目前,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各项研究工作的准备已经就绪,特向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申请开题,开题时间拟定为2012年2月22日,恳请教研室的各位领导、专家批准,在开题时现场指导,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给予关注、支持、帮助。

黄麓镇中心学校

2012/2/13

上一篇:开学安全隐患排查汇报下一篇:开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