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德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教育心德范文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心德体会

2013年6月

我县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早于省上下发该文件的活动日期,可谓先知先觉。县局重视德师建设,市上省上也重视,说明师德建设迫在眉睫。

自古以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为什么进入21世纪,教师反而“缺德”了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下面我就从教师“缺德”的原因、理由以及如何改进师德两方面谈些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缺德”的原因和理由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建设以经济发展为龙头,教师从事的职业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里转圈圈,无缘接触市场经济,在同学当中,在国家干部行业当中,在有意无意的比较当中,教师发现自己的收入偏低,是“死”工资,你想努力工作,收入不增,你想得过且过,收入不减,由此导致了老师工作缺乏积极性。人不可能没有惰性,从事教育的人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有多么的崇高,而是首先为了生计,为了混口饭吃,至于有人提出的“无私奉献”精神,那不能代表全体教师。生活在浮躁的人文环境中的部分教师,不可能满足于现状,也想着发展经济,想着发达,于是出现了教师转行、下海经商等现象。

(2)国家倡导民办教育,私人幼儿园里进行了收费,老师在学校里为学生补课是工作任务,理解为奉献。回到家里,有家长和学生找上门来要求补课,要占用老师的休息和安排家务的时间,于是有些思想灵活的老师也想搞活经济,出现了收费补课现象。

(3)教师在人沦道德方面出现猥亵年幼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相当大的关系,如网络开放的误导,言情电视剧的过度渲染、偏远山区人际交流的偏疏,教师家庭生活的缺乏等有关。当然,有部分中青年男教师甚至学校班子成员以辅导、工作、调查事情为由,心生歪念,借助师生尊严的外衣,对漂亮女生动手动脚,事发后以钱堵口,达到个人欲望满足为目的。有些中学女老师,对长相较帅的男生称姐称弟,产生不正常的想法甚至做法。

媒体经常报道某个倒台的官爷包养情妇多少,这些人不是没有老婆,而是欲望过剩。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有些地痞恶霸霸占人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有些老师看来,同是社会人,他们做得大,自己能否做小。官二代富二代花天酒地是社会为其提供方便,教师性侵漂亮男女学生是趁工作之便。

(4)毛泽东当年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此观点到现在看来,就成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干不如少干,蛮干不如会干”。随着官本位思想的蔓延,人们热衷于“做官”的思想有增无减,因为“做官”后自己该干的有些事可以安排给别人干,可以由工作一线回到坐办公室,可以在职称评聘当中占有优先权,可以建立层次高、范围广的人脉,可以分散精力,考虑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事情,当然不排除贪钱贪色。 自古以来,中国的官场很少出现有人主动“辞职”,绝大多数是犯了事后被扯职,这似乎成了一种无形的保障规则。当教师的人没有若智,他们在工作当中,把这些现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天长日久,受到社会的熏淘,教师的奉献精神淡化了,私欲渐渐膨胀了,甚至出现了校长、局长进监牢的事情。

在许多大学里执行着学生“严进宽出”的循环规则,高中学生考录大学时,高校严格按照分数录取,学生自录入大学,无心再进行研究学习,而是热衷于成立社团,上网聊天,花父母的血汗钱养活异性朋友。上课挎小包、玩电脑、着短衣、穿拖鞋,照镜子„„许多不伦不类的现象在大学课堂里被视而不见,大学的老师们,有少人忙于搞第二职业,忙于抄书评职称,只要学生向学校里交清了费用,学校就能够让学生准时毕业,导致不少现代大学生

的专业水平一届不如一届。

二、改进师德的方法

教育部出台了教师“五年一注册”和“师德底线”规定的方法,也是新形势下的新策略。自媒体报到“在不足20天的时间内全国爆光了8起教师性侵学生案”以来,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不安心教书,把注意力转移到“性”上,这还能是搞教育吗?实在是对社会公德的极大侮辱。要改进师德,可以从以下做起:

(1)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打破“死”工资,实现多劳多得,把“奉献”一说改为“加班”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当然,要建立中老年教师的工资保障制度,因为老师的生活单调,营养缺乏,身体多呈亚健康状态,这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之一。

(2)在实行教师招聘职当中,也应该推行领导成员招聘制。因为教学成绩不佳不是一线教师的全部责任,这与学校的决策和执行有关系。如果学校制度走花样,不务实,或者班子成员不合作,搞应付,下面的老师也会放松工作劲头,以致延误学生,这是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之二。

(3)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回避性意识和性侵害教育。目前,我县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中,90%的学校回避了性教育,教师们思想太封建,太保守,父母在学生面前难以启齿的教育,本应该在学校由老师在学生群体存在的情况下完成,教师的回避导致学生的无知,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学校要成立专门的会议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避免异性师生单独接触或长时间接触,必要时安装监控设备,有利于观察一些不良意识的教师的暗地行为。对于存在不良意识的教师,应该在全体老师会议上有所提示,以防止以外的发生。

另外,鼓励受害学生大胆反抗和揭发一些教师的败坏行为,如性侵学生,向学生变相收费、出售物品等。

(4)对于教师校外补课,不要一味地抓住不放,对于办大班,收费目的突出,补课意图淡化的行为,鼓励学生和家长有偿举报,法制和教育部门联合整治社会秩序,方可见效。如果老师为1至

3、4人辅导,那才是有效果的补课,社会应予以认可,不应一刀切。

(5)设立学校空岗制度,让学生选老师,对一些授课应付,任凭学生睡觉、玩手机,不过问学生,不认真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拍拍搭搭,称兄道弟,甚至于不会从事学科教学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落聘。

(6)正确对待教师处理差生的手段。目前,义务教育政策在不少地方走向极端,一些不听劝告的初中以下的青少年无人敢管,对其不法行为听之忍之,教师体罚、打骂学生应是一个度的问题,口头说教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的不良行为,家庭要分担50%的责任,否则,教师由不敢管学生发展到不管学生,必然导致师德的丧失和未来一代的颓废。

(7)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权力主义的批判,让教师评析社会腐败现象,有利于教师的心理疏导。

(8)减少没有意义的“两假”培训,因为在这种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三方面的矛盾:一是部分教师带病工作,假期需要疗养。二是培训人员应付走过场,对被培训教师要求不到位。三是有些教师交了培训费,但本人未亲自参加培训,培训结果仍然“合格”,使培训活动存在着以收费为目的的行为。

教师也是人,善于观察生活和社会,有也反抗意识和不平心理,他们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他们都知道怎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但他们也知道什么是服从。师德师风只能划出一个底线而无法具体化,譬如女老师穿短裤,多短才叫短,多长才叫长?不能具体化,只能以群众的观点来评判。

第二篇:廉政教育心德和体会

通过警示教育使我坚信,作为机关的一名党员,中层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努力增强自己的拒腐防变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是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的根本原因。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将会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党员干部从自由人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前途、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

三、党员干部如果法制观念淡薄,以身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以失去自由,受到惩处作为代价。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廉政建设:

一是要加强学习。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会落后,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才能提高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筑起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防线。

二是要坚定信念。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要以案为鉴。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警醒意识,准确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时时处处用党纪国法约束警示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越轨的事不去做,在各种诱惑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利益所惑,管好自己和家人,带好队伍,永不出轨,为辖区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保驾护航,为辖区的平安和稳定不断努力工作和奉献!

二O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第三篇:学习《教育法》心德体会(推荐)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教师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观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日益成为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的保护神。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有着深刻的感悟。尤其,书中第三章:教师执教中的法律问题给我的教育教学事业点亮了一盏明灯。

我们应该从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审视着我们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

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高位与低微、权威与平庸框架下的等级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教育人的关系,就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世界人权宣言》第1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利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第26条规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节能自由的尊重。”很明显,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无论是作为人的学生,还是作为人的教师,被尊重的权利是由于其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在七职业范畴内,更应从教育目的出发,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加强对学生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没有任何可能在选择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寻找尊重或不尊重学生的理由。 其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一项绝对权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履行义务,依法保证学生享有受教育的资格。

二、受教育权的发展

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教育法治实践中经历和将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现代社会,受教育权愈来愈多地被人们认识到了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它应当属于人本身应有的基本权利之一的重要意义。依法规定和保证受教育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并表现在想追求学习权发展、向报章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发展的态势。 学习权是基于现代社会对受教育权的新认识而对受教育权的一种新的表述,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受教育权主体的利益。

如果社会的不平等阻碍着明天社会的前进,教育策略就必须做出鉴定的努力,更广泛地传播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做出了法律规定,以依法报章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第

一、保障女子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向与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向与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与管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别规定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保障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是与我国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相符合的,它有利于防止性别歧视,实现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成就上的平等。 第

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青年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7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缴费上学制度给学生增加了降级负担。对此,国家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资助方式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的受教育权。

第三、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8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时时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残疾人是由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为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国家颁发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 第

四、保障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为保障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我国已经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法律法规,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除进行思想品行和行为矫治外,还进行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以保障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受教教育权以及促进他们的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其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司法机关、政府、家庭和社会,都有义务依法保障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第

五、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以往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依户籍就地就近入学的制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入学受教育方面出现了困难。因此,原国脚教委和公安部于1998年联合下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对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保障《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和提高全民素质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所应确立的新的师生关系,不是以教师与学生占有只是多少的相对关系为前的,也不是以学生是否具有超越性和是否可能成为教育者为条件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当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受教育权的尊重,这是学生的绝对权利,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主体,都应依法保证学生的受教权。虽与知识欠缺、超越能力有限的弱势全体,教师更应给予尊重。同时,我们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决不排除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作为教育者,同样有被尊重的权利。如果我们不从理论实质上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那么,体法学生、限制学生的发展、束缚学生的积极性、遏制学生创造力等现象将永无止境。

第四篇: 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心德体会

太来中学 卞荣华

在2011年秋季学期,太来全体教师在马天宇校长的带领下集体学习了法制教育与学科的培训会,在这次培训会中我有幸也参加了。在这次培训会中,我们所有老师一起通过分析案例,一起讨论案例,一起辩论案例。在这次培训会中,使我我真正意识到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同时,我们所有老师也认识到,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在提高,这不是社会想看到的,这是学校不想看到的,更不是学生家长想看到的。这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我们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此,我作为一个八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数学学科的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的下一代历史重任,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在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我也总结了几点本次培训的一些心得,希望和同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共勉之。

一、为了使法制教育真正融入学校教育的主流,要在课程上为法制教育提供了保证。

1、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科课程注重一个“渗透”二字。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为此,尤其要注重学科教学的渗透功能,要求学科教学做到:一是找准一个“点”,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结合点;二是设计一个“法”,即在学科教学中精心设计渗透的方法,既要不违反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又要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做到含而不露,润物无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要避免空洞的说教。为了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安全”图片展览、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平台宣传法律知识,参加普法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编辑“法制小报”,等等。

2、学校、社会、家庭环境,该课程更突出一个“熏陶”。 校园是师生学习、交往、成长的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空间。因此,始终重视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使师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例如:定期以“校园拒绝邪教”、“少年远离毒品”、“二法一例”为主题进行法制教育。每学期各个班级也都定期以普法教育为主题出黑板报和学习园地,并开展评选活动,使法制教育真正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的各个教室,也可以按其特点,布置相应的文化版面,真正做到让每一棵树都点头,让每一棵草都说话,让每一个小环境都育人,营造浓浓的“法制教育”氛围。

当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还要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网络,积极营造学校法制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我们要从下面几点做起,多抓实事,落实法制教育工作。

1、学校、社会、家庭提供丰富的法律知识。

教师法律知识的多少,是衡量教师法律素养高低的重要尺标,是教师增加法制观念和提高用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法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牢固树立起民主法制观念,自觉地用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法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教师的法律知识可以分为基本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基本法律知识是教师做为一般公民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包括法的一般理论知识和我国主要部门法的知识,其中宪法知识和与教师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尤为重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既是法治国家对公民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公民在法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专业法律知识就是与教师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法律知识,包括教育法的基础知识和我国现行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重要教育法律尤为重要。掌握教育法律知识,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

2、培养学生有积极的、健康的法律意识。

教师具有教育法律意识,能够正确认识教育法规的作用与意义,产生依法治教的要求,并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是其法律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位教师应有正确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观念;依法治国,从我做起的观念;见义勇为、护法光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办事,有法必依的观念;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观念;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观念;等等。有了较强的法制观念,教师才能自觉地将法制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

总之,对初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让我们携手为学生健康成长,构筑一片纯净的法制天空。

第五篇: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心德体会

太来中学

李世xx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有,我感觉青少年这一代的成长压力一直在我们的肩上,那么面对现在青少年犯罪越来越有严重上升趋势,那么我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是仅仅是教书育人了,还要在加强法制教育上下大工夫,花大力气。为了更深一层地学习掌握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内容,我本着认真、积极对待的态度完成了本次关于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培训。

2011年秋季学期,我校马天宇校长亲自主持了本次培训会,全校所有教师都认真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其规模是空前的。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融合法制教育,如何做到不让学生反感又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更多关于法制方面的知识,老师们这是花了大量心思的。同时,我也感觉到当今法制教育也迫在眉睫,不能再等,更不能在托下去了。由于本人是中学教师,也是班主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还没有一个方向,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涉及到法制教育知识,也只是稍微的提一下,没有很好的渗透到教学中去。

通过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学习,使我明白了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利用班会课、主题班会等形式给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识。

下面是我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后的心得体会,是希望和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所用,望共同勉励学习。

第一,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也强调:“对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既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法教育实现新高的突破口,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当务之急。

二、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第

三、通过本次培训,让我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可行性。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法律知识的能力。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否有智慧。当然也不要走极端,处处和法制问题挂钩,三名话不离法律,招致学生反感。

第四、当代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特点,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这些特点,那么我们才能更好的把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

1、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的直接侵蚀,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膨胀;

2、近年来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拜金主义较为严重;

3、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他们看法偏激,对前途忧心忡忡;

4、教育和管理的软弱无力,法治在某些层面的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些问题说明,正视中学生们的现实问题、加强中学生法制道德教育,扶正倾斜的天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从小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地加以法制教育知识的渗透,持之以恒地抓,我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法制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这次培训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上一篇:结婚支出范文下一篇:敬业心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