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2022-07-18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维护民族团结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公民常识读本》第三单元公民义务

第一章 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第二节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第二课时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教案

邢集镇中心校:徐 杰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教案

邢集镇中心校徐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维护各民族团结的言行和损坏各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依法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国家向每个公民提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爱我中华》。

师:从这首歌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没错,相信当这首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这一课,看看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如何相处,如何共同发展的。

二、讲授新课

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教师提问:宪法中指的各民族在我国共有多少个?(56个)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十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吗?(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从宪法的规定你能看出我国各民族的地位和关系是怎样的吗?

教师提问:从宪法的规定中你认为我国在民族问题上最反对或者禁止的是什么?

(禁上对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禁上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再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团结问题,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国家的发展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是国家真正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国家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南国山寨和天山南北的茫茫草原,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我们以西藏一个地区为例,改革开放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于1980、198

4、1994年先后召开三次援藏工作会议,确定厂62项援藏项目、八大优惠政策。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15个对口援藏省市,大力支援,无私奉献,不但给予大量物质、资金支援西藏建设,还按照“选优挑强”的原则选派了700多名援藏干部参与西藏经济建设。这些有力措施,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西藏的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1997年,区内生产总值达到76.98亿元,平均年增长13.2%,连续4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正是这种民族政策才有了今天中国不断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经济的良好局面。

2、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这里可以开展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选择—个少数民族并搜集该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的信息,课上以自己是该少数民族一员的身份介绍这些信息给大家,目的在于增进对各少数民族的了解与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又应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呢?我们来看一组漫画。

教师提问:吃午餐的同学中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是谁?(有,

是古丽同学。)

教师提问:古丽同学是哪个民族的?(哈萨克族。)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要向古丽同学道歉?(没有做到尊重古丽的民族习惯。)

教师提问:各民族同学在彼此相处时应注意什么?(注意尊重他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禁忌)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因为,只有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各种禁忌,才能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的引以为豪,有的奉为神圣,不容他人亵渎。如果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被人尊重,他们就认为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理解与尊重,从而表现出友好、愉悦;反之,如果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嘲弄、侵犯,他们就会表现为愤怒、不快乃至仇恨,有的甚至会酿成不幸。可以说,任何不尊重民族习惯的言行都很容易刺伤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团结,不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师提问: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的实质是什么?(实质就是在履行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这一政治义务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应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保证

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

4、破坏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要负法律责任(板书)

案例: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定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对原地方政府的上层分子,中央政府也采取了团结政策。但在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掀起了一系列背叛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

的罪恶活动。他们袭击解放军部队,杀害100多人,并制造谣言,谎说**喇嘛有生命危险,煽动不明真相的僧俗民众反对中央政府,对当地藏族同胞大肆烧杀抢掠。面对这样的恶劣局面,中央政府对分裂分子进行了应有的打击与制裁,采取了必要的手段彻底平息了这场叛乱。

教师提问:西藏上层的少数反动分子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破坏国家统—、损害民族关系的行为。)

教师提问:这种严重犯罪行为主要触犯了我国的哪些法律?(宪法和刑法。)

教师提问:我国对这些犯罪行为严厉制裁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对于破坏国家统损害民族关系的行为会受到严厉制裁。)

教师总结:维护国家统—、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光荣的法定义务,因而破坏国家统

一、损害民族关系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巩固新课

(辩论)明明认为:“现在自己年龄小,应搞好自身学习,长大了再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公民依法承担法律规定的政治义务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公民承担法律义务的实质就是在守法。搞好自身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履行义务,做守法公民,不能成为现在不履行义务的借口。

第二篇: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案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第二十二周 年 月 日 周节次

第一课时 认识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

2、“三股势力”的主要危害。

过程与方法:

认识中国民族分裂主义的表现、特点和实质,明确危害祖国统 一与安全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明辨是非的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新疆,这里是各民族大杂居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善良,朴实。然而,有些人见不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他们想方设法的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他们就是——民族分裂主义

二、认识民族分裂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1、师问;你们对民族分裂主义了解多少?(生回答,师给予肯定)

2、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主要表现为暴力恐怖活动。受“三股势力”操纵和指挥。他们妄图反人类,反社会。他们的行为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你知道哪些暴力恐怖事件?

生:7.5事件,7.28事件,7.30事件······

生:“7•28”“7•30”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生:听到这些事件,很害怕。现在出门街上都是警察在保护我们······ 4.是啊,暴力恐怖事件带给我们的是阴影和伤害。让我们玩耍时提心吊胆,让我们

上学时胆战心惊,让我们的童年不再无忧无虑。我们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5.请你谈谈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

(1).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祖国统一和安全。

(2).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3).给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我们来讨论

1.遇到暴力恐怖事件,我们该怎么做?

冷静,沉着,先确保自身安全,不要大喊大叫······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1)不穿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

(2)不信教,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3)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四.教师小结

新疆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各族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团结一心,维护祖国同意,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让暴力恐怖分子无机可趁,无处可逃。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的班会。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第二十二周 年 月 日 周节次

第二课时 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民族团结的故事。

2、了解民族风情,民族政策,

3、明白各族人民相互离不开,要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上台讲故事,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爱我中华》,欣赏歌曲。

主持人甲:是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姐妹是一家。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繁荣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今天,就让我们在《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中,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二.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主持人乙: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那么,这56个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1、游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学生代表轮流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学生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2、听故事:藏族学生代表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们学院,在我们84人的班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不体现了民族兄弟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公共进步。

3、小品表演:学生代表表演小品《打工奇遇》。

(二)各族人民的灿烂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灿烂文化。

表演:在同学们的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的同时,由各学生代表表演自行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T台秀。

(三)民族舞蹈大荟萃

1.请班级少数民族同学带领,表演舞蹈。 2. 全班一起跳《小苹果》。

(四)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五)辅导员总结

通过本次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班会,我们从中了解和学习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也体会到,只有民族团结,携手并进,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团结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振兴发展。

(六)结束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第三篇:政治教案-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言行和损坏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国家向每个公民提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维护国家统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教学难点

关于台湾问题,是本框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谁都希望自己能多享有一些权利,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要想充分地享有权利,首先必须自觉地履行义务。权利的实现主要着眼于自己,义务的履行主要着眼于国家、社会。如果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来讲,只有国家发展了,才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才有公民权利的实现。同样,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权利能否充分地享有,也离不开公民自觉地履行政治义务。

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国公民肩负着怎样的政治义务呢?

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讲政治义务的第一个方面。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板书)

1.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板书)

过渡:

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过辉煌,有过落后,有过荣耀,也有过耻辱。那么,你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出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值得中国人自豪的辉煌时期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时期。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再分析一下,这些历史上的盛世时期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还是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这些朝代在盛世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处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阶段。而当这些朝代走向衰败的时候,恰恰是这种统一团结的局面被打破的时期。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些盛世的出现都得益于统一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样,在今天我国的发展建没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更是我们事业必胜的基本保证,是中国历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公民要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

公民的这项政治义务是由我国的宪法规定的,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板书)

国家主权的维护与国家统—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教师提问:我们都学过历史,在历史中我们既了解到中国曾有过辉煌,也了解到中国曾有过不幸。在旧中国,中国人尝尽了主权被侵犯、内政被干涉的痛苦。你能举出这些方面的历史事实吗?(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旧中国主权被侵犯、内政被干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结果?(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带来的是领土被列强瓜分,资源被列强掠夺,经济衰败。民不聊生,中国社会长时间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更主要的是国家的统—在这一时期遭到了破坏,如香港、澳门、台湾都在这一时期被割让或租借给了帝国土义列强。

因此,从旧中国的历史教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主权的维护和国家统一的维护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主权呢?

所谓主权就是—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对内是最高的权力,即国家有自主决定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形式,排除外国干涉的权力;对外是独立的权力。没有主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主权不完整,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

那么,在今天全球倡导同家平等独立的社会氛围下,有没有破坏平等独立、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呢?让我们看—幅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

教师提问: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后,全体中国人民的反映是怎样的?(愤怒,强烈谴责北约的野蛮行径,并提出“中国不可侵、中华民族不可辱”的抗议口号。)

教师提问: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为何激起国人的强烈愤慨?(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驻南使馆的轰炸行为实际上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这一野蛮行径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绝不容忍任何国家或组织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国家不分大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主权的享有也是平等的,任何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都是不允许的,是要受到谴责的。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②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板书)

过渡:

教师提问:我们讲的国家主权,是一国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权力。那么,—个国家在行使和保护主权的时候有没有空间限制呢?(有。)

教师提问:这个空间具体指的又是什么呢?(国家的领土)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想。中国的领土包括哪些?(学生回答)

(对此问题的回答学生中可能会产生分歧,—部分学生可能认为中国的领土就是中国的陆地面积;—部分学生可能认为中国的领土不仅指陆地面积,还包括其他,但具体包括的内容说不清楚。教师正好借学生中的分歧点运用提问进行分析。)

我们都知道,一国的领土是不容侵犯的。任何国家的军用设施都不能随意地踏入别国领土,如果要通过必须征得领土国的同意,否则就是对该国领土的侵犯。我国也不例外。

教师提问:如果领土仅指陆地面积,那是不是意味着别国的飞机和军舰可以随意地在我国的上空和江河湖海中通行呢?(不是。)

教师提问:别国的飞机和军舰不能随意地在我国的上空和江河湖海中通行,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了在我国,领土不仅包括陆地面积,还包括了我国的领空和领水。

具体见投影:

中国领土: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陆地领土包括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中国领水包括陆地疆界以内的河流、湖泊、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和领海海岸与内水的领海。中国领空是中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除此之外中国的领土还包括中国的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教师提问:了解了我国的领土情况,下面你能概括出国家领土应包括哪几部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家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以上的空气空间等四个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了解了领土的内容后,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维护国家统一时要强调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

请大家看—幅图:

投影(教师提问):

1.这幅图所反映的是中国的什么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2.图中的狗熊、老鹰等代表了谁?(沙俄、美、英等帝国主义列强。)

3.这些国家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都干了什么?(强制瓜分中国的领土,掠夺中国的资源)

4.它们的列强行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恶果?(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了领土的完整,主权遭到了破坏。)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领土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它给国家和人民提供基本的物质需要。不仅如此,领土是国家行使最高权力的主要对象和范围,国家的权力只有在其领土范围内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要维护国家主权,必须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要维护国家统一,更应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因此,我们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

③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板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央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有权领导各级地方政府。我国的国家政权是统一的。中央要照顾地方,地方要服从中央。任何公民都不能破坏国家政权的统一,各地方都不能对抗中央,搞地方分裂。我们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政权统—的法定责任。

展示中国地图:

(根据地图)教师提问:1997年7月1日以前,在中国实现统一大业方面存在着三个问题。具体是哪三个?请你在地图中指出。(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教师提问:截止到1999年12月20日,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得以解决的是哪些?请在地图中标出。(香港和澳门)(此处给学生提供香港、澳门区旗和区徽图案,让学生们将它们贴在中国版图的相应位置上。)

教师提问:在中国版图上,至今仍有“一子”只能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那是哪里?(台湾)

教师提问:你了解台湾的地理及风景名胜吗?(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你知道台湾的历史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四篇:民族团结的论文维护民族团结论文

新形势下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并未放松,他们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2008年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都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在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中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内团结各民族、对外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长远大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州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高校日益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也需要根据新形势和新特点,展开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民族大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渗透与分化,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的导引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也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传递现成的知识,缺乏鼓励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这样的教育理念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的养成和独创性的发挥,致使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为导向取决于观念导向。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尽快改变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此,首先要改变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师本”传统,转向“生本”的理念。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以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未来发展为落脚点,努力把教师角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

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新的教育过程,引导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民族团结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完成共同的民族团结教育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现行的方法主要有讲授式、问题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等。其中,讲授式是至今仍普遍应用的教育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民族知识、传播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教育也被形象地称为“灌输式”、“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因此,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开拓思想、转变观念,根据民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把不同学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三、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要达到民族团结教育预期的目的,除了更新民族团结教育理念和改变教育方法外,内容与重点也至关重要。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民族学生,因其生活环境、专业背景、发展方向不同,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兴趣和接受能力也有区别,民族团结教育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首先,根据对象不同,选择和取舍不同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范围、深度和重点;而且不同学制、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有所选择、

取舍和侧重。一般而言,应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紧密结合当地民族、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实际,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手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热点讨论等,构建互动式学习平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最终达到学生肯学、爱学、会学、长知识、受民族团结教育之目的。

其次,高校对民族大学生要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育人环境,及时掌握民族学生动态,及时解决民族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三,重视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根据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试,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最后,加强对民族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其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党和政府对民族学生的关怀和温暖落到实处。

四、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

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根据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定期举办民族文化周活动。一些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契机,通过民族特色文化展示、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曲大赛、民族舞蹈演出等格调高雅、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参与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充分展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共融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些活动大力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民族地区切身体会那里的发展变化,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民族地区现实情况的认知程度。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对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新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改进民族团结教育模式与方法,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把各族青年学生紧密

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中的反动上层也曾煽动民族仇恨,挑起民族纷争,造成了很多灾难后果;历史上的民族分裂给各民族带来了祸害。但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相互影响始终是主流。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甚至有可能亡国灭种的时候,共同的命运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了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互通有无、互助合作、取长补短,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光荣、破坏民族团结可耻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武功山旅游策划书下一篇:武汉新闻报料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