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民族团结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维护民族团结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契约,需要不断维护内部关系的团结。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主要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三方面。劳动合同是触发劳动契约关系的基本机制,但劳动合同具有不完全性,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内部规章来加以补充。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而达成的集体合同对个别劳动合同和内部规章具有优先性和调整功能。

第一篇:维护民族团结论文

论民族语言文字平等与民族团结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和谐环境,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母语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与保障。

[关键词]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团结

[作者]蒙元耀(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宁,53000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和谐环境,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构建语言和谐环境,必须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建立语言文字平等观和民族文化平等观,这不仅符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符合少数民族的长久利益。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与具体措施,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相应领域得到充分运用,特别是在民族干部培养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双语教育、民族地区影视及文艺表演、农村实用科技宣传等领域,要充分发挥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殊作用。

一、我国民族政策中的语言文字平等

实行民主语言文字平等是我国的一贯政策。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语言和谐社会就成了现阶段的民族语文工作指导思想。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大局。语言和谐从属于社会和谐。语言和谐就意味着各个民族能和谐相处,平等相待,也就是意味着民族之间有平等的基础。相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受到歧视,则表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不和谐,各民族之间交往就不正常,民族地区就无法实现民族团结。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因语言文字引发冲突而导致战乱或者国家分裂。

由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关系重大,党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历来不允许民族之间出现语言歧视现象。事实上,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都在关注这一领域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即组成七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工作队赴各民族地区普查民族语言文字状况。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解放了,少数民族已经在政治上翻了身。一旦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就能很快发展,人民很快就能掌握文化知识,进而在文化上翻身,跨入先进民族之列。国家就能很快实现民族平等,全国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繁荣昌盛。

国家在百废待兴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如此重视民族语文工作,首先这是政治方面的需要。从世界的角度看,当时帝国主义很看不起共产主义,认为共产党除了会打仗,做不成别的什么大事。所以,把国家建设好,把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处理不好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好,可显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显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

周恩来总理曾明确指出,要以还账的心态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因为过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欺负少数民族太甚,如今人民获得政权,要把过去伤害少数民族而形成的民族裂痕弥补。所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文化和教育,必须把文字问题优先解决。

其次,民族平等也需要发展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能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能,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解放初期,社会上有文化知识的人不多。少数民族要管理国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没有文化就很难胜任。因此国家就给广西的壮、侗、苗等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如今广西的学者还会同北京以及世界上的瑶学专家为瑶族文字的创制而努力。

在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略多。世居的少数民族中,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水族、苗族、瑶族、彝族、京族等十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回族已经转用汉语作交际工具。其中,壮族、侗族、毛南族、水族、苗族、瑶族、彝族、京族等八个民族历史上曾有自己的古文字。虽然这些古文字使用范围有限,但它们保存了不少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资料。特别是那些代代相传的手抄歌本,可以说是民间文学的瑰宝。

值得强调的是,自解放至今的60多年来,国家在民族语言文字及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全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了普查,编写了各种语言简志或专志,编写了大量的民族语言词典字典,撰写了与各民族语言文字相关的大量著作。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大学,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开办民族院校,设立民语系或民语专业,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还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广西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已列入国家新增博士点建设行列,目前正在抓紧建设。

给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国际上任何一个经济、教育发达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虽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种种不足和困难,但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我们还有民族语言文字管理部门来处理民族语文的事务。我们国家有一支民族语文的专业队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到地方政府所属部门以及各地高等院校,有一批从事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干部和教师,这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友好和睦相处。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一直在这块土地上开拓进取,繁衍生息,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之间这种和谐相处的环境,得益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民族的团结。

二、语言和谐,互补互利

语言是思维工具,也是交际工具。少数民族语言则是特定的社会群团在特定区域里使用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但语言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点。民族语言还是维系特定社区族群的感情纽带,同时还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个民族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灵魂。地处祖国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载体就以语言和文字为最重要。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能世代传承。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就能借助语言文字来了解祖先创造的文明财富,就可以从民族历史文化吸取有益的经验并获得前进的强大推动力。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怎样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不同语言、不同文种在不同人群当中都有自己的使用者。各民族不论大小,对自己的语言文字如何使用,如何发展,别人都不应该加以干涉,也不应该说三道四横加指责,更不能进行语言歧视。

如前所述,语言文字涉及民族感情,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载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意味着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格。贬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其实就是歧视少数民族文化,漠视少数民族文化,其根子就是歧视少数民族。很自然,同社会主要用语、通行文字相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无论使用范围、使用领域、社会地位以及文献数量,都不能相提并论。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得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无用的结论来。在多民族多元文化地区,语言文字的

多样性是现存事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与财富。一种语言文字代表一个民族的长期知识积累,是该民族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一种语言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毁灭。而保护好一种民族语言文字,事实上就是为全人类保存了一份文化遗产。文化财富不以使用者的多寡来估量价值!所谓珍稀,就是稀方显珍贵。

何况,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许多领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除了在民族平等的政治层面发挥作用外,它的社会功能更多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在普遍通用民族语言的地方,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离不开民族语言。能用民族文字启发儿童智能,教学效果更明显。双语教学理论有一句名言:我不能用你的舌头尝美味!其意思就是,母语的教育作用永远无法用别的语言取代。别的语言文字写就的文学作品终归替换不了自己的母语文学。

(二)需要双语教学,就必然要有双语师资的培养。目前广大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中不但有办学环境条件艰苦,硬件设施不足,资金欠缺,更令人担忧的是教师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能胜任双语文教学的老师普遍缺少。除非国家要执行一元化语文政策,否则,民族教育里应该有双语师资培养的位置。

(三)民族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也需要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典籍和各种宗教文献,假如没有民族语言文字,要翻译整理这类文献典籍,是十分困难的。

(四)民族文化研究也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各类习俗及民俗事像,只有通过民族语言才明白其真正含义与象征意义。掌握民族语言文字,做这方面的研究就如鱼得水。就民族语言研究而言,有无本民族文字,其研究效果大不一样。

(五)民族语言文字在医药研究与植物研究上也有特殊效用。少数民族的民间能人奇人拥有许多偏方秘方,这些传统民族医药知识以民族语言来口口相授,在父子或师徒之间秘密传承。他们多知药物的民族名称而不知其汉语正名,更不知其标准拉丁学名。利用民族文字整理这些偏方单方,事半功倍。

(六)农村实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宣传同样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上个世纪90年代,广西电影制片厂译制了十几部农村科教技术影片,有壮语、苗语等文种,到相关民族地区播映,颇受民众欢迎。科学养猪养牛羊、养鸡鸭鹅养鱼,种瓜果蔬菜等等技术,都是农民十分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然而,相关的科技读物不仅很少传播到广大民族地区农村,人们更因语言文字障碍而无法直接领会其精髓。若能使用民族语言加上影视手段的直观效果,人们就能明白这类实用技术的要点,进而直接运用。

(七)电影、电视、广播及文艺演出也需要民族语言。尤其是那些反映民族地区的故事或相关艺术形式,用民族语言演播,少数民族特别喜爱。如《百色起义》以壮语版在百色一带放映,广大群众踊跃观看,几乎场场爆满。

(八)时事政策宣传也需要民族语言文字。基层干部到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工作,能用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则工作效率大不一样。用民族文字编快板,出墙报,做各种时事政策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各种信息立即就能深入少数民族心间。

(九)民族语言文字在濒危文化保护上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要保护弱势的民族语言文化,首先就要研究和描写这些民族语言,了解这些文字。使用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学校教育,让该民族的后裔有语言传承的社会条件,才能有效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作用,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各民族语言文字并存并用,共同发展,对社会建设与文明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语言文字和谐环境的建立,能使各民族在社会交际、学校教育、文化发展上互补互利。

以前只把民族语言文字局限于扫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其实语言文字的功能具有多重性。随着认识的深入,民族语言文字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多元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独特作用。民族语言文字能够弥补主流语言文字的不足。

三、民族地区的语言关系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在使用人口、范围、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存在语言差异,就存在语言矛盾的可能。而且,语言差异和文字差异也导致语言文字之间存在各自不同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语言关系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的关系,即通用语和非通用语的关系。

二是汉语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这是标准语和方言变体的关系。

三是汉语和外语的关系,即汉语和国际各相关语言的关系。

除了上述三大关系之外,还有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关系;少数民族与周边跨境群体的语言关系;同一民族不同人群使用不同语言方言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双语或多语关系;濒危语言与强势语言的关系;语言之间的接触关系等等。

在广西,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非常明显。少数民族地区受过初中程度以上教育的人基本上是双语或多语使用者,所以语言关系特别复杂。因此,如何处理语言关系是我们民族地区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涉及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局面。因民族地区多分布在边疆地区,所以这项工作也涉及国家利益和边疆安全问题。

同解放初期相比,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近十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几乎两三个高中毕业生就有一个能到大学里学习。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也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实行义务教学后,适龄儿童必须经过普九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只要智力正常,家庭经济条件许可,都能读到初中毕业。所以,许多人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普遍都能说汉语、识读汉字了。

根据我们2006年在隆林的实际调查结果,会说汉语的少数民族人士很多,几乎大部分少数民族成年人都是双语或多语使用者。但在广大山村,会说汉语的人很多依然是小学三到五年级的知识水平。文盲还有不少。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他们接受教育的条件较差,高小毕业时,还不能写流畅通顺的汉语书信,填写各种表格也存在困难。可见会说汉话是一回事,有知识又是另一回事。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其知识量远远不能与发达地区同类学生相提并论。

假如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准真的同发达地区的汉族一样了,那将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按广西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区38%,我们应该有这个比例数或者稍高一些的读书人,大学生如此,各级各类干部的人数也理应如此。如今已进入法制社会,少数民族人士面对法律诉讼,面对法官,人们真的能完全明白那些汉文写出的法律条文、合同协议和判决书?

平心而论,我们是自以为会说汉语而已。其实我们是在说一种中介语。用双语理论来说,这种中介语距离目标语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汉字写就的东西我们并不完全明白。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电学那些高深的科学理论姑且不说,就是日常交谈,别人也不见得完全明白我们所说的“汉语”。“分狗(口)粮”之类的笑话,其实就是我们说不好汉语的明证。说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跟汉族一样了,就壮族而言是不真实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规模和步伐。人口流动,资

金流动,技术也流动,社会才充满活力。在全国范围内,没有普通话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政令就无法畅通,各民族之间的交际也不顺畅。但少数民族愿意学习普通话,并不等于他们不需要自己的民族语言。正如汉族人民掌握普通话,他们也不偏废自己的地方话一样。扩大视野,开展国际贸易,自然少不了同外国人打交道。要走向世界,学习外语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没有谁会极端到只学外语而不学本国语言。这些道理体现了上述三大语言关系。在强调经济建设而且追求经济效益之际,文化建设很容易被忽略。处理这些语言关系时,人们更看重的是强势语言文字的学习与使用。对内则着重强调普通话与汉字的作用,向外则强调英、法、德、日诸强的外语外文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有意无意之间被弱化与边缘化了。这种倾向值得注意,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激烈的民族矛盾或社会矛盾。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民族因素。

四、民族平等是语言和谐的基础

就全国来说,民族之间的同舟共济、互相帮助、互惠互利是发展的主流。语言关系是民族关系的外在表现。语言关系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好;语言关系出现问题,民族团结就会受到影响。这是我们国家的经验,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

经过千百年的磨合,我国各民族之间绝大多数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地域各民族也早已不是完全封闭的地理环境。各民族要发展,首先就要有平等待人之心。这就需要从语言文字平等入手。

要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民族教育是关键。而双语教学又是民族教育的重要手段。假如少数民族连用自己母语接受教育的机会都不存在,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我们的语言文字政策是成功的。更不用说各语言之间是平等的。

要真正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都团结一致,前提条件是各族人民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特别是政治、经济与文化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语言文字平等就体现在文化与教育方面。教育机会不均等,母语文化传承机制受损,社会群体的语言环境就不和谐。语言生活和谐了,民族关系就比较容易实现和谐。假如连语言文字平等都实现不了,教育平等和民族平等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从政、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了,少数民族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机会。如上所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职数比例不协调,明显就是民族之间发展机会不均等。换一句话,少数民族群体还是处在相应的弱势位置上。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能用汉字写文章了,民族干部的职数也按人口比例足额配备了,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一些场合里,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无法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来代替的。比如语言作为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作用,这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客家话的名言是: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所以客家人到哪里都坚持说客家话。即使漂洋过海,客家人仍然说着客家话!出到外县,本县人就是老乡;出到外省,本省人就是老乡;去到北方,两广人、海南人就是老乡;出到国外,中国人就是老乡。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家乡有我们共同的语言。说同样一种话,感情就容易拉近。而且,每当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伸出援助之手的往往就是老乡。在国外,国家意识、同乡感情非常强烈。漂泊在外,无依无靠,不团结不行。人之所以能团结,依靠的就是语言和文字。常言说:血浓于水。这种族群的天然联系就靠语言文字来实现。所以,壮语表达同类意思的话是ndek naz mbouj ndek vah,弃田不弃言。其意同样是祖宗之田可舍弃,祖宗之语言不能丢。对少数民族来说,语言文字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是维系民族社区的感情纽带。尊重民族语言文字就意味着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权利。

在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就靠争取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用权利来凸现自己的利益。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在土著民聚居的地方办学校,要用土著民的语言文字来授课,让小孩们明白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政府要让土著民纳税,就得在收税单上使用土著民的语言文字。否则,人们就以看不懂英文而拒绝纳税。马来西亚政府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其人口构成以马来族裔、华裔和阿拉伯裔为多。小学、初中的语文教育以各个族裔的语言文字为主,英语为辅。母语文字不及格者,不能上高中,更不能读大学。事实说明,语言文字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应用范围大小之别。

前已述及,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含有敏感的政治象征意义。对国内而言,这个象征意味着少数民族能当家作主人。人民币上印着蒙、藏、维、壮等民族文字,人民大会堂开会时用蒙、藏、维、哈、朝、彝、壮等民族语文翻译文件,就是少数民族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象征。对外而言,民族语文工作就是不能给敌对势力拿到把柄,不能给他们分裂国家的口实。国外敌对势力紧紧盯着我们国家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总想找机会制造麻烦。倘若我们的民族平等工作做好了,民族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都稳步提高,边疆地区就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国外敌对势力图谋便无机可乘。

五、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社会声望的策略

要让民族语言文字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扩大它的应用领域。民族语言文字应当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及措施,要有意识地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声望。特别是师资培养和民族干部培养方面要派上用场。

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是一种特殊教育,政府应采取特别措施来保障民族师范生的就业。假如能够在高考之中落实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像艺术类或体育类考生一样,单列计划,先考民族语文,再参加全国文化统考,用民族语文来招收少数民族师范生,毕业后有相应指标保证学习民族语言文字专业的学生有上岗就业机会。那么,即便不加宣传,民族语言文字的声望也会迅速提高,群众就不会认为民族语言文字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今广西几所医科院校开始注意向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方面倾斜政策,刻意培养少数民族的医学人才,将来定向分配到民族地区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果农林牧乃至许多相关农村实用技术领域的专业,都拿出一定指标来通过民族语文考试招收民族学生,定向打造专业人才,定岗分配工作,也许广大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人才奇缺的状况就有希望得到缓解。

我们国家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民族教育机制,但相应配套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如何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各种专业人才,民族院校的招生计划与就业机制还有待国家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倾斜。只有民族院校相关专业的进口与出口问题解决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与功用才能确立。

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必须制定发展目标。作为民族研究的学者,我们有责任建议政府重视这方面的政策研究,强化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效能,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来为少数民族争取其应该得到的利益。

在影视文艺节目里积极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是一个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社会声望的有效手段。目前广西的影视事业发展势头可观,村村通电视工程普遍实施。不少县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专业人员录制本地电视节目。有效地利用地方文化平台,多制作一些民族语言的本地节目,尤其是那些贴近民众生活的实用科技节目及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特色文艺节目,既能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又能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还能提高民族语文的社会声望。

[责任编辑:覃彩銮]

作者:蒙元耀

第二篇: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探析

摘要: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契约,需要不断维护内部关系的团结。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主要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三方面。劳动合同是触发劳动契约关系的基本机制,但劳动合同具有不完全性,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内部规章来加以补充。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而达成的集体合同对个别劳动合同和内部规章具有优先性和调整功能。为了加强劳动关系的团结,我国针对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立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劳动关系; 关系契约; 劳动合同; 内部规章; 集体合同

在现代契约关系中,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契约。关系契约理论认为,现代契约追求的是多元价值,其中尤其强调契约的团结。为了维护契约团结,契约各方必须要建立全面的契约规范。在现代各国,随着法律和企业内部规范的发达,契约团结规范也就形成了内部渊源和外部渊源两种表现形式。契约团结规范的内部渊源是关系自身造成的复杂的相互依赖之网,而契约团结规范的外部渊源则是国家或其他权威机构的法律规范。在劳动关系中,契约团结规范的内部渊源主要体现为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等;而外部渊源主要是国家针对劳动关系所制定的各种强制性法规。由于劳动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不能单纯靠外部强制力量得到有效的执行,因而是一种需要内部和谐维护的契约;而且,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当关系各方身处相互依赖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时,内部团结要比外部强制更有利于合作。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对外部规范暂不涉及。

一 作为典型关系契约的劳动关系

古典契约模型一般被认为是陌生人之间的、以统一市场价格来交换物品的商业模式,这种交易模式被称为个别性交易(discrete transaction),是一种由历史上没有关联和交易记录且不试图在未来继续交易的两个陌生人,在完全市场和充分信息基础上所达成的交易,这种交易形成了古典契约法中的个别性契约(discrete contract)。依日本学者内田贵的理解,个别性契约特别强调“计划的实行”和“同意的实现”,即要求忠实地实行契约当初确定的计划及当事人同意的内容自始至终受到尊重,由此产生了个别性契约的现在化和单发性的特征。[日]内田贵:《契约的再生》,胡宝海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此时,个别性契约的交易功能是简单的经济交换,并不考虑应否采取措施来保持契约双方的持续交往,更没有形成契约不完全性以及维护契约团结的观念。

伴随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权能有效地分离开来,劳动者将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分离出来,通过“契约”的形式与物资资本相结合,进行生产并创造出价值,从而实现了两种产权的“有机”团结。在这种有机团结的目标下,劳动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一次性交易,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关系不再是古典契约法中的个别性契约,而是发展成为包含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关系在内的多层次综合整体。此外,在这样的契约关系中,国家的公权力广泛地强制介入,从而使劳动关系除了受限于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劳动合同,还受制于劳动基准法、劳动团体协约等外在强制约束。这样,劳动关系具有了长期性和不完全性、主体的从属性和不对等性等特征,劳动合同执行过程也普遍受到国家干预和倾斜性保护。最终,劳动契约很难被以缔约双方地位平等为前提、以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为核心的古典契约法理论所包容。现代劳动关系的这些特点使得劳动合同关系成为一种典型的关系契约。有关劳动关系的本质,详见拙文:《论劳动关系的关系契约本质》,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关系契约(relational contract)理论在重审自由和实质平等的基础之上,突破古典契约理论中的契约内容范畴,将现实中的很多关系重新纳入契约法视野。于是,早先被古典契约法排挤出去的劳动关系又得以重新回归契约法的范畴。有关关系契约的基本理论,参阅[美]麦克尼尔著:《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综上,关系契约理论突破了古典契约理论的不足,发展了契约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的团结。

二 劳动合同的关系特性与劳动关系团结

如果按照个别性契约理论对待劳动关系,那么劳动契约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都应该在事前明确地写出,契约签订后仅执行前期条款就可以,劳动契约将与其周围环境背景隔离。但是,这种基于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人”和自由竞争市场假设所形成的制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实现。劳动合同相比一般的买卖合同有许多自身的独特性,正是这些独特性,使得劳动契约非常重视维护劳动关系的团结。

首先,劳动合同具有长期持续性。除了少量的一次性劳务提供,大部分劳动合同不是简单的一次性交易,劳动合同从协商、签订到最终履行完毕都要经历很长时间。人力资源具有缓释性特征,为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交易价值,劳动契约必然具有长期化的趋势。劳动契约长期化导致劳动合同根本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现时交易。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契约内容可能会基于某些因素而调整,劳动者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可以改变其自身职业目标和努力程度,用人单位也可能改变初衷。因此,国家针对劳动合同的立法都以维护劳动关系的长期团结为目标。

其次,劳动合同具有不完全性。基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劳资双方无法在契约签订当时就对未来作出详实的安排,因为存在不可预测性,劳动契约必然无法对未来所有可能的情形都作出相应的处理安排,因而劳动契约必然存有“缺口”,具有不完全性。由于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特点,使得劳动契约在签订时并没有实现关系的有机团结。关系契约理论认为,劳动合同的典型特征是,它仅构造了关系框架,确定了主要目标,而对工作具体细节、未来报酬、冲突管理办法等,则事先很少有全部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雇员有义务使用其脑力和体力完成雇主要求但并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任务。赵小仕:《不完全劳动契约的属性研究》,载《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2期。劳动关系中,处于继续伙伴关系的当事人一般都将许多契约条款悬而不决,留待今后根据需要再作调整。

再次,合同双方利益具有不一致性。在理论的终极意义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目标最好一致,这样有利于实现共赢的结局,用人单位繁荣发展,劳动者的报酬也不断提高并且获得保障。但是,在劳动契约实现过程中,劳动者基于报酬固定等因素,可能存在“偷懒”和“搭便车”现象;而用人单位则天生具有降低报酬的冲动。这就表明劳动者付出和获得的利益可能不一致,企业追求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目标也可能不一致。因此,在签订劳动契约之后,双方还可能对契约条款适时进行调整、再次协商,从而更好地实现双方的利益目标。

总结前述内容可以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中产权权能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契约”进行的,然而契约并非一直能充分实现劳动关系的有机团结。“契约只是一种很不牢靠的协定,它只能暂时对敌对双方起到安抚作用。毫无疑问,无论这种规则体系规定得如何确定,都不免要给各种争执留下很多的余地。要想使整个社会生活不发生争斗,这的确是件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的事情。团结的作用并不在于彻底根除竞争,而是在于调节竞争。”[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现代交易理论认为,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关系性交易”,在关系性交易中,契约不再是抽象的简单交易,而是将各方纳入种种关系之中,并基于对关系的信赖而从事交易活动。契约既是当事人利益的实现工具,也是增进社会合作、信任的方式,契约立法应避免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双方当事人合作。基于这种目标,劳动关系契约的核心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契约的有机团结。

三 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来源

关系契约所追求的团结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契约规范加以体现,关系契约理论中的契约团结规范是使交换联合在一起的规范。在现代契约关系中,实现契约团结的规范来源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具体到劳动关系中,劳动契约团结的内部渊源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中对关系各方权利义务的规范与平衡。契约团结的外部渊源则主要来源于国家命令、习惯、漏洞弥补、公法性规范等。外部规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对关系各方的权利义务做一个强制性的底线规定;另一方面,对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作了补充性规范,以达到关系的维持,进而实现关系的团结。由于内部规范对于实现劳动关系团结具有更为直接也更为低成本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

(一)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对于劳动关系团结的维护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团结的基础。劳资双方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表明了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和信赖。劳动合同以一般的民事合同或雇佣合同为基础构建起来,在具体劳动关系中,通过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直接推动劳动关系建立,因而是劳动关系团结的第一规范来源。我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基于劳动合同的人身依附性,劳动合同一般须亲自履行,不得代理和继承。

劳动合同不仅建立了劳动关系,而且也是确定劳动关系内容的主要手段。日本《劳动基准法》要求雇主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告知劳动者有关的劳动条件,其实施条例则进一步列举了必须通知的具体事项,包括工作内容、工资支付、工作地点、工作时间、退休等合同事项,且进一步要求应以书面形式加以确定。英国劳动法的根本观念是,工作期限与条件属于个体之间的合同问题。

2.劳动合同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关系团结的干预与平衡作用。基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存在强弱差异,劳动关系在工业社会中会产生外部效应,现代各国普遍地对劳动合同作出一定的规范和强制,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契约自由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思自治受到一定限制。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这些条款是劳动合同持续生效的必要条件。此外,《职业病防治法》还要求用人单位如实告知有关职业病事项的义务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安全生产法》也有类似规定。这些法律要求的必备条款虽然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合同的限制,但却能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实现劳动团结的持续。

3.劳动合同的弹性可以促进劳动关系团结的有机发展。劳动合同虽然规定了劳动关系的主要权利义务内容,但由于劳动合同是继续性合同和不完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还通常会赋予雇主指令权,使劳动合同具有一定的弹性。首先,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继续存在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当事人之间的一次给付而实现合同目的,它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不断地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地提供劳动才能达到合同目的。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订立的当时,对未来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一般难以预料,故约定的劳动合同内容难以完全。因此,劳动合同需要赋予雇主指令权,以进一步按照时间、方式和地点来具体化雇员将来的劳动义务,以实现雇主的合同权利。与雇主指令权相应的是雇员“服从的义务”,这种服从义务有时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也会得到法律的认可。

综上,在劳动关系团结中,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关系团结的首要内部规范来源,很多国家在立法上对于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也都加以强制性要求。但是,由于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是一次性实现,需要在漫长的合同期间内不断通过劳动力的使用来加以实现,因此,劳动合同为继续性合同,很难在劳动合同订立之时完全有效地对合同全部的内容进行约定。劳动合同的内容的不完全性使得劳动者在身份上、组织上、经济上附属于雇主,需要融入雇主企业组织系统来完成劳动力的交付,雇主也由此具有指令权,劳动者具有服从的义务。由此,关系契约认为,劳动合同的主要功能在于启动和确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关系团结的维护确定基础。

(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劳动关系签订时,双方地位符合契约的平等要求,而随着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的组织体之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间则又多了一种身份隶属关系,其具体表现就是企业内部普遍存在行政管理关系。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认为,企业应该是“包含着持续采取目的行为的行政管理班子的社会化”[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0页。。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体,要使各生产要素能够有效地结合和运转,必然需要制定并实施其内部规章制度。

而所谓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是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制定程序中有职工参与的环节,适用于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劳动行为规则和用工行为规则。”王全兴主编:《劳动法(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29页。为了维护契约关系并在相互依赖中实现利益,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也就成为了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另一个重要的内部规范来源。

1.内部规章有利于实现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填补劳动合同的不完整性。关系契约理论认为,在劳动合同签订时,基于劳资双方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劳动合同无法对未来的合约内容作出全部有效安排,因此劳动合同实际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交换并不都来自于当事人在最初的合意规划。此外,由于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和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劳动合同仅能规定劳动给付的大致范围,具体的劳动给付内容、劳动给付程序等详细内容有待企业劳动规章甚至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指挥行为加以具体化。经济学认为,当合约的标的是劳务时,双方通过一揽子协议的签订或者通过签订长期的继续性协议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劳务的内容是随着劳动力使用过程而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在劳动实现过程中不断给予及时调整。因此,劳动关系取代一般的劳务关系也就有了必要性,而劳动关系一旦确立,为了对其内部进行有效地管理,企业也就应运而生。企业存在的一个根源就是为了把外部市场的劳动合约有效地转换成企业的内部生产组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体,其内部生产必然需要规范性制度和措施来加以组织和实施,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在此意义上而言就是企业管理的内部法则。

在现实的劳动合同中,劳动者的劳动给付义务并未详加规定,多数仅涉及抽象的工作原则、工作岗位及一般的工作内容,劳动给付义务的具体内容,有待企业基于用工自主权(企业指挥权)而制定和实施具体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基于指挥权而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也就相应填补了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因此,台湾学者黄越钦就认为,企业的具体指挥行为是一种事实行为,劳动者有依劳动合同履行劳动给付义务的债法上的义务,“雇佣人之指示权乃债务履行之指导,纯属于事实范畴,并非基于接受指示人之合意,故不具有法律行为的性质,只有在对受雇人所作之重大决定性诸如工作时间、地点等劳动条件之指示时,始有法律行为之可言。”黄越钦:《劳动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4—145页。因此,劳动合同最终价值的实现程度依赖于其自身的弹性条款,以此来应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

2.内部规章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作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由于人力资本的专属性和主动性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非“激励”难以调度。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这种产权特性,导致市场合约机制不可能在事先规定一切,必须保留一些事先说不清楚的内容而由激励机制来调节。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2页。因此,企业在劳动契约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各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中的相互作用,制定恰当的、灵活的劳动规章来有效监督、激励劳动契约的履行,从而减少员工频繁流动带来的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生产要素之间频繁地通过市场交易而产生的高昂成本,通过公司的内部管理经营来激励员工稳定工作,对于提高企业效率意义重大。

3.内部规章可以统一劳动条件,实现低成本维护劳动关系团结。随着现代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雇佣规模庞大,企业与劳动者通过传统的“要约—承诺”缔约方式来一对一地缔结劳动合同并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以及劳动契约的履行进行详加规定,虽非不可能,但却会产生高昂的缔约成本,且会造成员工之间劳动条件的不统一。故而对效率的追求客观上促成了企业定型化签约方式的产生,企业通过将各个劳动契约涉及的共同内容予以整理、统一,进而形成企业的内部规章,并以此作为外部劳动签约的基础,从而有效节约了缔约成本,避免了繁复、无效率的签约过程。与此同时,同一企业内部的劳动程序、劳动内容和其他相关事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也满足了企业劳动规章得以形成的可能性。企业劳动规章中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具体行为规则体现出来,降低了未来维护劳动关系运转和团结的成本。

总结前文,法律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效力确认使得企业劳动规章在本企业范围内具有类似于法规范的效力和地位,企业也得以拥有了一种类似于在本企业范围内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权力,以自己的单方意志来约束劳动关系的相对方。对此,关系契约理论的代表人物麦克尼尔称之为,“随着契约性关系的扩展,那种关系(即劳动关系)越来越具有小社会和小国的特征。”[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这也是关系契约重视维护契约团结的重要原因。

(三)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作为劳动者群体与雇主群体之间签订的劳资协议,其内容可以涉及有关劳资关系的各个事项。现实中,集体合同调整的范围可能涉及的是某一个企业或单位、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甚而是某一个地域范围内的所有雇主与其劳动者群体的劳动关系。集体合同作为集体谈判的结果主要是为了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54条规定,“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并进一步在第55条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由此可见,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资协议,其内容对于劳动关系的实现和稳定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劳动关系团结的又一个内部渊源。

1.集体合同可以实现劳资双方力量的均衡,维护关系长期团结。在集体合同中,由于劳动条件、劳动待遇是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而共同决定的,不是雇主单方面决定的,其结果是双方的利益得到大致兼顾,不致出现双方间利益严重失衡的情形。同时,由于集体谈判过程得出的集体合同条款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劳资双方对集体协议结果的心理接受程度较高,也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劳资双方的暴力维权行为的可能性。另外,合法的集体行动如罢工、闭厂等的存在和开展,也给劳动关系调整起到了一个安全阀的作用。劳资双方的集体行动只需维持在法律法规的合法范围内,持续保持劳资双方有诚意、善意的谈判,纵然采取集体行动,仍同时积极进行劳资接触、对话和谈判,终有可能达成妥协和一致,寻得可被劳资双方接受的争端解决方案。集体合同的这种谈判过程和结果使得劳动关系稳定团结的实现可能性大为增加。

2.集体合同与劳动规章制度形成互补作用。许多法治发达的国家明确限定了劳动规章制度涉及的范围,明确规定工资、工时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利益的内容,必须通过集体谈判达成集体合同,由集体合同加以规范。只有那些无关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内容,在用人单位征询劳动者、工会意见的基础上得以确定,换言之,集体合同和企业劳动规章有明确的规范界限,双方形成互补效应。例如,法国将集体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区别开来,属于集体合同制定的内容必须经过劳资谈判决定,除此之外的内容才是属于企业劳动规章规范的范围而由雇主单方决定。《法国劳动法典》第L122-34条规定,“企业内部规章是规定以下内容的文件:一是在企业或机构内实施的有关卫生与安全法规的措施;二是在何种条件下受薪雇员得以应雇主请求参与恢复劳动保护、安全保护及雇员健康保护;三是雇主可以采取的各种处罚的性质及等级;四是雇员行使辩护权。”另外,《法国劳动法典》第L122-35条进一步规定,“内部规章不得包含有抵触法律、法规以及企业或机构内实行的集体劳动协定或协议的条款。内部规章不得对人身权利及个人与集体自由给以不能由拟完成的工作任务证明是合理的限制以及同追求的目标不相适应的限制。”罗结珍编译:《法国劳动法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第55—56页。因此,在集体合同与劳动规章并存的前提下,集体合同管辖的是直接涉及劳动者利益的工时、工资等内容,其通过劳雇双方集体谈判而达成集体合同加以规范。而对于其他劳动内容,由于不会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则交由劳动规章加以规范。这样的立法规定,有利于保持劳动关系稳定,进而达到劳动关系团结的目的。

3.集体合同可以对劳动关系的团结起到调整和补充作用。集体合同较之劳动法律法规具有灵活性,这一点也符合关系契约理论所要求的关系调整过程中的弹性需要。法律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却变化无常、生动活泼,需要不断地及时地给予调整和规范,通过集体合同可以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集体协商作为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其可以根据劳动关系的具体变化情形适时加以调整,并非限于一年一次,因此它是灵活的。劳动关系想要和谐稳定,必须是劳资双方的权力配置均衡,劳动关系的内容合理,劳资双方的权力义务内容合理,则劳动关系就稳定,反之,就不稳定。基于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劳动力使用过程中需要劳资双方进行适时的协商调整,寻求双方利益分配的最佳结合点。现实中集体合同制度独有的适时调整机制正好可以承载这样的功能。集体合同的签定有助于适时协调劳资双方利益,因此,无论是对劳动者还是对企业而言,无论企业的经营效益好还是企业的经营效益差,都需要建立这样的调整机制。在企业效益好时,为劳动者适时增加工资、改善福利待遇,在企业效益差的时候,劳动者适当地降低工资、减少福利待遇要求。此外,集体合同内容也并非仅仅涉及工资、福利等有关金钱的问题,其也涉及对合理的工时制度、奖惩制度等的构建,从而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集体合同的功效之一。综上,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机理为,通过劳资双方代表充分而自由的契约协商对劳动关系加以动态调整,同时确保劳动条件不低于法定的最低劳动标准。劳动关系双方在这里应作广义的理解,既包括个别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双方,也包括集体劳动关系的劳资双方集团,且更多的时候是指后者。

由此可见,集体合同可以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和补充,实现长期的劳动关系团结。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具体体现在其法律效力上。根据法律规定,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个别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个别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的约定不得低于相关的集体劳动合同中的规定。此外,集体合同的实际功效还体现在,劳动者通过个别劳动合同对于企业整体的工资分配方式、工时制度、奖惩制度等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甚至适得其反,但是通过集体谈判,借助集体合同文本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取得圆满的结果。

四 我国有关劳动关系内部规范立法的反思

维护劳动关系的长期有机团结需要对劳动关系的内部规范进行详细立法,既包括完善的劳动合同立法,也包括对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监管,还需完善的集体合同制度。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比较详细和完善的《劳动合同法》,现实中,劳动合同对维护劳动关系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有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以及有关劳动合同的具体规定是否需要完善也存在一些争议。就本文目标来说,本文旨在类型化探索有关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主要内部规范,对整个《劳动合同法》无法进行详细评析。因此,这一部分重点关注有关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的立法。

(一)针对用人单位内部规章的立法

1.现行立法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劳动法中,用人单位内部规章的功能已经从最初的雇主为保证企业顺利经营而订立的行为准则,转变成为兼顾保护劳动者的工作和雇用条件、维系劳动关系团结的渊源。为此,我国立法对用人单位内部规章从内容到程序上都作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首先,我国法律对内部规章的内容及执行做出了规范。一方面,《劳动合同法》第80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而,当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时,应当承担改正并赔偿劳动者损失的责任,如此一来,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与劳动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内容的合法性。同时,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定了劳动者违反劳动规章的法律后果,防止用人单位随意通过劳动规章对劳动者进行制裁。《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这一立法规定事实上间接赋予了司法机关的事后审查权,司法机关可以据此对企业依据规章制度制裁劳动者的行为进行事后审查,以判断劳动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反”的程度。司法的这种后置审查制度安排客观上促使企业必然谨慎行使自己基于劳动规章所享有的管理权。

其次,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对内部规章的制定程序也作了安排。在程序上,劳动立法要求用人单位内部规章的制定需要有劳动者的参与。《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同时,《劳动合同法》第4条还进一步对公示作出了具体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法律之所以对用人单位内部规章的内容和程序作出规范和限制,是因为用人单位内部规章中有关劳动条件等的规定会涉及劳动者的根本权益,而实践中内部规章往往是用人单位单方制定,因此,需要对双方的利益进行平衡,防止权力的失衡,以更好地实现劳动关系团结。

2.对我国有关用人单位内部规章立法的反思。我国现行的内部规章立法接近于完全授权型的立法模式,看似对双方权利都有兼顾。但由于集体谈判制度流于形式,工会基于体制的原因软弱无力,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实际上成为用人单位单方面决定劳动者权利义务、劳动条件的最主要依据,在劳动关系中作用极大。用人单位,尤其是各类企业被授予了制定内部规章的权利,而相应的规范、制约机制几乎空白,这种立法模式不利于劳动关系团结的维护。

首先,从企业劳动规章的内容上看,立法对企业劳动规章的内容范围未作任何限制,丝毫未涉及到企业劳动规章限制性或禁止性条款的规定;在内容标准上,除要求“依法制定”外,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标准。

其次,从内部规章的有效要件来看,立法除了要求“依法制定”外,缺乏对内部规章有效要件的具体规定。从法理上讲,内部劳动规章的有效要件应当包括制定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制定程序合法三个方面,但现实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现行规定没有明确规定谁是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对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求也极不明确,完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在制定程序上,目前的立法仅规定了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但“民主程序”具体为何又缺乏规定,实践中“既可理解为‘职工民主’,也可以理解为‘资本民主’。”即使理解为“职工民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也仅在直接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上有参与协商、发表意见的权利,缺乏实际意义。

再次,从内部规章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来看,目前立法也是空白。劳动规章制度要得以有效发挥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其与个别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而这也是各国立法的一大核心,而我国对此竟然空白,以致实践当中用人单位往往通过变更劳动规章来达到规避个别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规定的目的。这种规避不利于对劳动者权利的倾斜保护,也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团结。

最后,立法对用人单位违法制定劳动规章的法律责任规定欠缺,对于劳动者的权利救济机制以及对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的司法审查机制,我国立法同样基本空白。目前仅《劳动法》第89条、《劳动合同法》第80条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完全缺乏可操作性。这种立法上的缺陷在现实法律实施中已经带来问题,导致用人单位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效力上非常模糊,完全由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自行认定。

(二)有关集体合同立法的述评

1.现行立法不够完善,集体合同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单独的集体合同法,目前已有的主要规定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3年颁布的部门规章《集体合同规定》(2003年12月30日经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但在劳动实践中,集体合同决定劳动条件的作用仍然很弱。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理论上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个别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集体合同发挥重要作用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集体合同要有较高的覆盖率,劳动者的组织程度高,劳动者团体力量强大。就我国企业中的力量平衡而言,国有企业的工会由于传统的原因,并不真正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工会往往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而非劳动者利益的忠实代表者;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工会的组会率往往比较低,同时,实践中,工会在财务和人事方面无法真正独立于用人单位,直接降低了其谈判能力。所以,集体合同在我国无法成为决定劳动条件的主要方式。侯玲玲:《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法学》2006年第1期。由于中国工会的主体缺位,造成契约主体力量失衡,使得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劳动关系维持和劳动关系团结中的应有作用和意义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从目前立法来看,对于集体合同的效力和内容,法律要求个别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同时,集体合同中的约定又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标准及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为此,我国《劳动法》第35条《劳动法》第35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第55条《劳动合同法》第55条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劳动立法在涉及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时,采取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此来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2.实践中集体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集体合同的认定标准严格。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个别保护,对集体合同往往采取比较严格的认定标准。《劳动合同法》第54条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据此,集体合同的订立要遵循法定程序要求,并且明确了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审查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从路径选择上看,既然在我国当前企业内部规制的契约治理机制条件还不成熟,无法实现劳资关系的良好自治,那么,我国就仍采取从外部的视角,由国家法律或其他权威性命令来加以强制性的干预,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团结。在实践中,这种干预的体现就是集体合同仍然要让位于对弱势劳动者的个体保护。

3.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上,立法侧重以个别规制的方式来调整劳动关系,而忽视集体规制的路径选择。调整集体合同涉及个别规制与集体规制的选择问题。集体合同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劳动关系协调的路径选择。不同国家在劳动关系规制的核心点不同,有的国家重视对集体劳动关系的协调,而有的国家则强调对个别劳动关系的规范。通常,劳资力量对比中,如果工会的组会率高、劳资团体独立性强,则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就比较广,其国家就会选择以集体劳动关系的规制为重点。反之,如果劳动者团体力量薄弱、工会组会率低、集体合同覆盖面很窄,那么,国家就会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上选择以个别劳动关系的规制为主。在对集体劳动关系进行规制时,通过国家制定集体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则来规范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间接规范劳动关系;而个别规制的特点就是国家通过制定劳动合同运行规则、劳动基准直接干预劳动关系。这种选择的实质是在规范劳动关系的主体力量上以劳资团体自我规制为主还是以国家强制规范为主。

一般来说,如果劳资力量均衡,劳资双方各自的团体覆盖率都很高,则集体合同对劳动条件的规范作用就很强,此时,国家劳动基准立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就只是一个补充,不会对劳动条件产生实质性影响。反之,如果劳资力量失衡,集体合同的覆盖率很低,则国家的劳动基准条件就会实际发挥作用,此时,国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导力量,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全国范围内最基本的劳动条件需要依靠劳动基准法来加以确定,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仅限于工会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一些领域和企业。此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作用就只是使个别领域和个别企业的少数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劳动条件,对于大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工资报酬标准的确定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4.在劳动关系调整的内部规范来源上,较之劳动合同和劳动规章,集体合同的作用力较弱。劳动关系内部规范来源的各部分发挥作用的程度有赖于劳动关系各方主体的力量对比。如果劳资团体缺位、力量薄弱,则国家在劳动关系调整中起主导作用,劳动基准法对劳动条件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劳动规章和劳动合同在具体的劳动关系调整中起到主要的作用。然而,劳动合同具有附合性、关系性、不完全性,而劳动规章制度在现实中又往往由雇主制定,对劳动者的利益兼顾不足。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长沙: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因此,国家对个别劳动合同的规范和干预就会较多。这就是为何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全面而具体,而我国的劳动基准也频繁进行调整的原因。另一方面,如若劳资团体力量均衡,集体谈判普遍有效开展,集体合同覆盖率充足,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通过集体合同得到双方的充分协商,劳资矛盾得以缓和。此时,集体合同自然成为国家劳动法规规制的重心,劳动基准仅仅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据此,国家立法的侧重点就应在于集体合同制度和集体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上。从我国目前立法来看,这样的目标还远未达到。

综上,由于我国劳动关系各方主体的力量所限,劳动者团体力量薄弱,导致集体合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劳动关系内部调整功能。而劳动合同立法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关系调整中集体规制的苍白无力。然而,关系契约理论表明,劳动关系要实现长远的持续的合作和团结,通过劳资双方主体进行内部协商是最佳选择,内部规制的视角远远优于外部的国家强制干预的效果。从长远来看,我国立法和实践应着眼于劳资双方主体力量的均衡构建,促成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调整。

五 结 语

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需要持续维护内部关系团结的关系契约,在维护机制中,内部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渊源有个别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和集体合同三者。个别劳动合同是触发劳动契约关系的基本机制,但劳动合同通常不对劳动条件作具体约定,使得对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对工作内容和工作场所的变化,可以作灵活解释。由雇主制定的工作规章决定于劳动合同的内容,通过赋予合理修订的工作规章以约束力,也使得工作条件能够灵活调整。对单个劳动合同和工作规章具有优先地位的集体协议,是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而达成,因此,能够有效实现劳动关系中的关系团结,也能够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加以灵活调整。当然,集体合同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力量的平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基本通过对工会力量的扶持,来平衡市场力量,由市场决定劳动条件,这是一种内部规制的视角,通过扶持内部相当的力量来实现契约自治和契约团结,我国目前仍需要向这方面转变。

Key words:labor relation;relational contract;labor contract;inner norms;collective contract

【责任编辑 龚桂明】

作者:叶小兰 杨春福

第三篇:民族团结进步的地方实践

摘 要:本文以吐鲁番市 M 社区为例,探讨了该社区从加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大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从效果上看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其中的益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而要“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首先就要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并强调:“民族工作的立足点在于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可能谈民族的真正平等。”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表现在民族关系上也是如此。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问题。民族关系总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物质经济是根本性的,它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当前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实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始终要坚持把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一、社区基本情况

M 社区位于高昌区城乡结合部,距离市中心3公里、镇政府1公里, 辖区面积2.44平方公里,是 P 镇最大的村(社区),拥有耕地面积3666亩, 以种葡萄为主,主要以出售鲜食葡萄为主要经济来源。M 社区有4个村民小组,全社区共有1055户,总人口4892人,其中汉族7人、维吾尔族4787人、回族98人。曾经的M 社区农民收入并不高,经济不发达,民族团结氛围不浓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当地政府与访惠聚工作组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M 社区主动作为,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整合城郊村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坚持以民族团结活动为重要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与访惠聚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带领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努力,使这个过去资源相对较丰富,经济收入相对落后,经济水平与资源优势不成正比的的村落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

二、具体措施

近年来,该社区立足发展做好民族工作,把握住了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把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争取人心上,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障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该社区按照“两个共同”的要求,始终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亲民生、拉经济、促团结”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只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M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举辦民族团结、形势政策、惠民政策等专题讲座,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维吾尔谚语中提到“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表明了思想统一,方能行动一致。只有把宣传教育往深里做、往实里抓,广泛开展各种面向大众、富有实效的宣传教育,切实打通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将热爱祖国的大道理,细化为爱家乡、爱生活的小道理,将维护民族团结的大道理,细化为爱亲人、爱邻居、爱同事、爱同学的小道理,把融情、融心、融志作为宣传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润物无声之中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使促进民族团结成为每个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和社会风尚,展示了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的生动景象。

(二)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M 社区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一系列措施转变居民思想观念,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整合社区党员电教、广播、文化、科普、体育等公共设施资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把“五个一”、法治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活动的成功经验固定下来,常态化开展,不断丰富提高。帮助解决了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如 M 社区所在的乡镇非常重视人才发展,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捐资助学”基金会,每年为辖区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内高班、内初班的学生及特困人员捐资助学,极大的鼓舞适龄青少年就学读书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关心下一代专项资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三)加大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收入。M社区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严格按照“三分之一转移就业脱贫、三分之一就地生产脱贫、三分之一社会帮扶脱贫”的办法,建立扶贫机制,以更高要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每名领导干部联系的1-2名贫困户的要求,全面开展村企、干群结对帮扶。按照“一户一工人”的要求,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完善“零就业家庭”、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劳务经济人才队伍和劳务品牌培育工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当地群众借助村委会、工作组的帮助,紧抓机遇,乘东风而进,迅速成长起一批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各项扶持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大显身手,使产品走向全疆,也成为拉动 M 社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发展了乡镇经济,也带动了本地居民就地就业问题, 实现了 M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实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依托各项活动载体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使民族地区和全国一道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民族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M 社区严格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面调动社区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梳理社会矛盾、化解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社区各支力量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努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解决矛盾,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当地,夯实基层维稳基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入户走访宣讲、扫黑除恶等工作措施,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群众化、法治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在镇建立文教卫生、应急救助、综治协管、乡村建设等专业服务队。在社区建立社会事业、治保调解等专业服务组,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为本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三、思考与展望

M 社区依托地缘优势,紧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放松,在推动各民族交流交融交往的基础上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将发展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落实到维护稳定上,在经济发展、人员往来中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情感交融;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有效治理中,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在改善民生、精准扶贫中增强了各民族发展的竞争意识与内生动力。依托丰富的文化活动等载体,使经济红利的共享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同时和谐的民族关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又转化成为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丰厚资本。最终实现了多民族社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全面发展。

今天的 M 社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区的各族群众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民族关系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各族居民人人谋团结、人人谋发展,共享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丰硕果实。社区经济快速发展与有效治理的思路与举措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參考文献:

[1] 缪慈潮.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遵循[N]. 学习时报,2020-03-23(004).

[2] 廉武辉. 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以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例[J]. 大陆桥视野,2009(07):78-80.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J].中国民族,2019(11):9.

作者简介:

倪雪(1987-)性别:女,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倪雪

上一篇:建筑高工职称论文下一篇:二手车评估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