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彩泥课教学设计

2023-04-30

第一篇:一年级彩泥课教学设计

彩泥教学设计[定稿]

第一课《蘑菇》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具准备:橡皮泥、小棒、剪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礼物”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快来看看,是谁来到我们这个大集体呀?(图片展示)

2.你们喜欢它吗?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何制作蘑菇呢? 3.有些什么颜色组成,会用到些什么工具呢? 4.学生交流,师适时引导。

二、引导制作

1.选择蘑菇示范制作。

2.教师示范。 a.做帽子 b.做根部。 c.做身体各部。 d.各部组合完成成品。

3.学生模仿,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橡皮泥的颜色。

三、动手创作

1.学生分组,捏制食物。 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

四、鉴赏作品

1. 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拿着作品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可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 ②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 2.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五、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2.小结

第二课《小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作业要求:用橡皮泥做一件小玩具。

学具准备:作业纸、彩笔、 美术书、小玩具、橡皮泥、大头针、剪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礼物”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2.拿出橡皮泥捏的生日蛋糕,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别的班的同学送了我一个生日蛋糕。

3.除了生日蛋糕以外我还收到了其它的生日礼物,你们想看看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橡皮泥作品,让学生欣赏。

4.今天我想让你也用橡皮泥做一件礼物送给我,你愿意吗?仔细想一想,你准备送什么?

5.我不喜欢吃蛋糕,你能送我一些别的生日礼物吗?(以防万一大部分同学送蛋糕)老是想要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二、引导制作

1.感知橡皮泥。

2.教师示范。

3.学生思考准备做什么,怎样去做?

4.汇报讨论结果。

给学生一个直观认识。让学生感知技法,激发创作欲。明确目标,确定制作思路。培养学生计划性操作的好习惯。

三、动手创作

1.学生分组,捏制玩具。

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

( 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鉴赏作品

1. 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拿着作品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可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

②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

2.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充分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五、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2.小结

通过交流,拓展学生思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课下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创作

第三课《小轿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及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卡纸、水彩笔、牙签、大头针、小刀) 学生(橡皮泥、卡纸、水彩笔、牙签、大头针、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课件

2、师:你们看出这些美丽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橡皮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橡皮泥进行创作一件造型工艺品。(课件出示课件——橡皮泥造型)

3、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对刚才哪里最吸引你?

如果让你去制作一辆小轿车橡皮泥造型作品,你的创意是什么?

4、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准备做什么,怎样去做。

二、动手制作

1、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解决问题。

3、学继续创作完善作品。

三、鉴赏作品

1、学生作品展示。

2、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第四课《水杯》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水杯,认识它的特点和种类.。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欣赏,运用橡皮泥捏、搓等技法做出各种橡皮泥点、线、面(图案)装饰水杯,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橡皮泥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橡皮泥盘子。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美丽的水杯。

教学难点:用橡皮泥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学具准备:橡皮泥、垫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橡皮泥点线大赛,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橡皮泥吗?

生:玩过

师:你们能用橡皮泥做做各种小点子,小线条吗?生答

师:上课之前我来个小比赛———“橡皮泥点线大赛”.通过橡皮泥盘子教案,动动你的小手,看看谁的点子又多又好看,谁的线条又长又漂亮.做完的同学举举小手让大家知道.橡皮泥盘子

2、学生比赛 ,教师适当评价

二、新授

1、猜一猜,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谁的小巧手来摸一摸周老师袋子,猜一猜里面装得是什么物品?

学生上来摸一摸,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水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盘子有哪些用途吗?

2、看一看,想一想,找出杯子的不同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想一想,盘子的不同(材料、形状、花纹)

生甲回答,引出水杯形状各不相同.

生乙回答,请其他同学补充.杯子可以由各种材料做成,

师:谁还见过其他的图案?

师:(总结)杯子中的图案是以一个中心花纹加上一圈小花边.根据花纹的规律,我们用手中的小点子、小盘子、小图案来装饰一个美丽的水杯吧.

三、创作

1)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2)变一变,变出多种装饰方法.

师:同学们的装饰的可真美啊,我们除了上面这种装饰法外,在来看看其他方法.

四、展评拓展

1)师生共同探讨作业,教师表扬有创意,装饰精美的作品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亲手制作的水杯,你们觉得哪个最美?为什么?

师:你想把这些美丽的水杯放在哪里?

生:餐桌上

生:书桌上

……

2)小结本课内容

第五课《西瓜》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西瓜。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

活动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准备:洗干净手,以免污染作品 。整理好桌面,保持桌面整洁、干净 。准备深绿色的黑色的橡皮泥(深绿色的橡皮泥可用少量蓝色加黄色加少许黑色配出)

活动流程:

一、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水果?是啊,天气渐热,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该是多么的惬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

二、 引导制作

1.借助多媒体观看橡皮泥制作西瓜的过程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用绿色的泥搓成一个椭圆形;把黑色的泥搓成一个细条;把小细条搓成长短不一的段; 把小细条贴在椭圆的绿球上做花纹,从一端贴向 另一端,顶部挨紧,中部留出较宽的空隙,不一定要连到另一头,可以做出参差不齐的效果;都贴好后再次轻揉搓,直到黑色和绿色融到一起为止,调整形状,注意头尾的位置和贴泥前一致,再搓一段绿色的泥做瓜蒂,瓜蒂做成微微卷起的样子。

三、动手创作

1.学生个人、分组捏制。

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

3.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切开不同形状的西瓜样子,捏制苹果、樱桃等水果。

四、鉴赏作品

1. 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拿着作品前面展示,可讲解作品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

②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

第六课《彩泥饼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悬念引入

1.

摸一摸:盒子里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2.

尝一尝:盒子里是什么东西?小饼干 3.

看一看、比一比:饼干有哪些不同?

外形不同

花纹不同

颜色、组合不同

4.

出示课题:彩泥饼干

今天我们争当三星饼干师,做出美观、可口的小饼干。 二.

共同游戏、探索方法 1.

争当一星饼干师

(1)一星饼干师的要求是:学会五个基本功,设计制作饼干外形。

(2)看泥团造型,想制作方法。

圆球——团

油条——搓

大饼——压

蝌蚪——捏

方形——切

(3)饼干外形除了圆形,还有什么形状?

(4)你想做什么样外形的饼干?准备怎么做?(想的与同学的不一样)

(5)制作饼干外形要求:光滑、厚实 (6)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7)展示学生作品

我们饼干的外形都做得很好,祝贺大家都能晋级成为一星饼干师。

2. 争当二星饼干师

(1)二星饼干师的要求是:学会刻花功夫,选用各种工具刻花装饰饼干。 (2)看图片想方法:

闲趣饼干

点——铅笔头

华夫饼干

线条——尺

其它饼干

圆形——用笔套 (3)组合工具刻花纹

看作品想方法:看老师做的饼干用了哪些方法?

饼干花纹组合。 圆形环绕法

边缘一层——用尺刻

外圈一层——用笔套刻

里圈一层——用笔头刻

线条分割法

用线分割成好几块

每块中印图案

镂空法

中间去除一部分图形

其他部分进行装饰 (4)你想刻什么花纹?用什么工具颗?怎么组合? (5)花纹装饰要求:美观、清晰 (6)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7)展示学生作品

祝贺大家又晋级一级,成为二星饼干师 3.争当三星饼干师

三星饼干师的要求是:学会点缀工夫,选用各种颜色点缀饼干。

(1)根据口味想颜色

苹果味、草莓味 ——红色

香蕉味

——黄色

蓝酶味

——兰色

猕猴桃、香葱味 ——绿色

奶油味

——白色

芝麻

——黑色

(2)学生点缀方法讨论:

做小图形点缀

做小点点缀

做线条点缀

做双层。夹起来点缀 (3)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三.

评价激励、方法分享

1.

饼干师的饼干就要出炉了,我们把出炉的饼干一小组放一个盘。

2.

成为三星饼干师的同学举手,拍三下手祝贺大家都成为三星饼干师。

3.

请大家评评哪组的饼干外形、花纹、色彩组合得好,更吸引人。 4.

教师点评 四.

拓展眼界、回归生活

有很多国家的饼干师做出的饼干象一件艺术品,让人不舍得吃。

法国的婴儿饼干、花篮饼干、建筑饼干。

饼干是用粮食做的,在欣赏饼干的同时,我们还要爱惜粮食。

第七课《太阳花》

学习目标:

1、欣赏太阳花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

1、图片、范例;

2、颜料;棉签;橡皮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向日葵代表阳光,给人清新养目的感觉,让人充满力量,一起来制作一个橡皮泥向日葵吧!

二、参观太阳花

1、学生自由欣赏太阳花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观察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习了解不同的太阳花。

3、集中谈话,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让学习说说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的方法。 ①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太阳花表现出来?”

三、新课讲授: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

1:准备一块棕色橡皮泥,揉圆然后用手压成扁圆形,作为花魁的中心。

2:准备一快黄色橡皮泥搓成条状,分成十来份,压扁,作为向日葵的黄色花叶。

3:然后用黑色橡皮泥捏两个小黑点作为眼睛,一个小黑条作为嘴巴。

4:把准备好的黄色花叶均匀粘于棕色花芯周边上 ,黑色眼睛、嘴巴粘在棕色花芯上成笑脸谱。

5:再准备一条绿色枝杆和团装绿色橡皮泥花盆,然后把向日葵花插上去,完成如图这样就完成喽 容易吧有橡皮泥的朋友赶快试试吧

四、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八课《葡萄》

学习目标:

1、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葡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

1、红、绿、紫的葡萄及模型、图片、范例;

2、颜料;棉签;橡皮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水果,是人人都喜欢的,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它就是葡萄!葡萄有很多种,有大有小,有圆有椭圆,有绿色有黑色,有红色有紫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制作一串紫色的新疆葡萄,吐鲁番葡萄!

二、参观葡萄

1、教师提出参观葡萄园的活动及要求。出示葡萄图片和实物。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参观葡萄园,”“你们注意看看葡萄宝宝有什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把你发现的秘密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2、学生自由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观察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习了解不同的葡萄。

3、集中谈话,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让学习说说用橡皮泥制作葡萄的方法。

①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方式把葡萄表现出来?”

三、新课讲授: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1:用紫色搓一個圆.压扁之后用小道具切成叶子形状

2:用紫色搓大小不一的几个圆,按照自己喜好排列粘在叶子形状上面

3:用绿色搓两大一小三个圆,小的搓成圆柱形作为葡萄梗粘在葡萄上,大的两个压扁捏成叶子形,分别粘在葡萄梗两边,一窜诱人的葡萄就完成了)

四、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九课《胡萝卜》

教学目的

1. 认识与了解胡萝卜的基本特征。

2.用橡皮泥抓住胡萝卜的特征做,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3.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学具

绿色橡皮泥一块,黄色橡皮泥一大块。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橡皮泥是孩子不能少的玩具之一,利用橡皮泥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小动物、蔬菜、瓜果...如何用橡皮泥做一个可爱的胡萝卜呢?本文教小朋友们利用橡皮泥手工制作胡萝卜。

胡萝卜的步骤:

1、准备黄色和绿色的橡皮泥各一块。

2、将黄色橡皮泥搓成圆柱形,一端稍尖,用尺子压出纹路。

3、用绿色的橡皮泥捏出叶子的形状。

4、把胡萝卜跟叶子粘在一起,可爱的金黄的胡萝卜就完成了。

第十课《花点心》

教学总目标:

1. 了解和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 认识具体的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 了解制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具体的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

1. 猜谜语

软了也不成,硬了也不成,不软不硬最好用。红黄蓝绿由你定,物品捏捏就得到。

2. 导入新课 橡皮泥花点心的制作。

一、 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单色

多色

橡皮泥作品

2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橡皮泥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二、 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 自评互评

第二篇:《有趣的彩泥》教学设计

教学情景分析:

本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彩泥捏、揉、搓等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彩泥形、色带来的美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尝试把生活中原有的物体形象加以变形、夸张或改变,打破原有的色彩定势,通过彩泥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制作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彩泥造型活动的乐趣。在游戏中、在团结合作中达到心灵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主要是从对彩泥的感官体验入手,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使学生对彩泥的特性及表现手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彩泥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下去。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彩泥的方法与技法。

2、用彩泥动手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3、在合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重、难点:

1、学习彩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教具准备:

彩泥、彩泥作品、图片、牙签、常用工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谈话导入

㈠简介与彩泥有关的民间艺术(出示相关图片) 师:小朋友都喜欢玩泥巴吧,中国许多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是由泥巴制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出示泥人作品):泥巴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用泥巴捏成的小玩偶、泥人。

2、(出示陶艺作品):这是陶艺作品(点击“陶艺”)

它们都是用黏土为材料,制作成各种进造型,再经烧制,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陶艺作品。

3、(出示面塑作品):中国人很聪明,把泥巴换成面粉、糯米,又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民间艺术——面塑。这种材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㈡彩泥介绍:现在为了方便小朋友制作,有人制作了一种新的材料——太空泥。(出示彩泥)。也叫超轻粘土、弹跳泥、创意泥。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性新型环保工艺材料。该材料可塑性强、色彩艳丽,可自由揉捏、随意创作。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等优点集于一身的最新手工创作材料,它可与木头、金属片、亮片、玻璃等材质完美结合使用,由弹跳泥制作的作品不需要烧烤,在24--48小时内可自然风干且有弹性、不碎裂,不变形,可以永久保存。

1 这些彩泥色彩多样,彩泥干了以后加适量的水可以恢复柔软,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很环保,可以随心所欲地捏你想捏的东西。

㈢作品展示:比如(点击图片)鲜花、茄子、一些小动物等。 师:“这些彩泥作品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作品呢?”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彩泥制作你喜欢的彩泥作品。” ㈣板课题“玩彩泥”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工具及用法

师:我们玩彩泥必须先来了解彩泥工具:主要有塑刀、压板、牙签等(一一展示)。

二、教师示范简单的制作方法。

1、师:“要制作一件彩泥作品,还必须来了解制作彩泥的各种技法。”

2、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板书,学生跟着做。 板书:搓、揉、捏、压、划、贴、剪等。

3、师:“揉一揉呢?能做出什么形状?”(圆圆的像小汤圆)“按一按,压一压,这样能做出什么形状的作品呢?”(扁扁的像饼一样)

“那搓一搓呢?”(是条形,像面条一样)·····

三、初试身手。

1、师:老师就是运用了这些技法制作了一些彩泥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玫瑰花、西瓜、蜗牛等等·····)

2、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玫瑰花,记住步骤及运用了哪些技法。 师:“今天,老师就先教你们如何用这些技法来制作一朵玫瑰花。”

3、引导学生观察玫瑰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用几种颜色的彩泥。(准备3种颜色的彩泥。)

4、师按步骤示范指导:

⑴搓一小段黄色彩泥当做“花蕊”插在牙签上;

⑵揉、压、捏成大小不一的4个红色彩泥椭圆形“花瓣”; ⑶揉、压、捏、划2片绿色的心形“叶子”;

⑷分别、错落有致地把4个红色“花瓣”绕着贴在“花蕊”四周,最后再贴上“叶子”。

师:“同学们看了玫瑰花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其它的东西呢?现在就动手吧!”

四、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老师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通过交流,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工每人制作

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

2 然后拼摆在一起,设计成一个场景。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泥工制作方法。特别是造型上加以引导,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

[四人小组进行制作,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因在制作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欣赏、比较、评论,同时在拼摆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六、展示作品,总结评析。

1.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来介绍本组或自己的作品,说说制作过程与感受,以及自己最满意的是哪里?最有趣的是什么?

2.把介绍完的作品集中在展台上,互相评一评,看哪些作品最有趣?为什么?(教师在旁补充、点评,并及时鼓励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七、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主题的形象。

2、欣赏立体造型的泥制艺术品,鼓励学生课后尝试。

八、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能团结合作,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用简单的材料做出了一件件别有趣味的作品。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多观察生活的事物、美景,运用这些方法,寻找一些合适的材料多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做一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好孩子。

九、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第三篇:彩泥制作教学计划

手工制作校本课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手指协调性较弱,所以不要求其作品的精致,只需将作品的外形制作出即可。其次手工制作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随心所欲地进行夸张、变形、想象与创造,让他们的情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中,自由发挥创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可以随心所欲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形象,在拓展部分可让学生尝试学习书中介绍的用手工交错和混合的方法来制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手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进一步熟练捏、粘、卷、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提高善于观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脑协调的立体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小动物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及作品欣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用造喜爱的物体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利用手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教学难点:能够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并使作品富有情趣。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教师讲解作品的制作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色彩的手工捏制出漂亮的作品。

2、教师随时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3、通过教师教授的作品,能和小组中的同学探讨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六、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目录 课时安排 1. 手工制作——包的世界 1课时 2. 手工制作——中国结 1课时 3. 手工制作——大红灯笼 1课时 4. 手工制作——剪纸 15. 手工制作——瓢虫的花衣裳 16. 手工制作——纸卷魔术小动物 17. 手工制作——编网袋 18. 手工制作——吊饰小鸟 19. 手工制作——动物面具 110. 手工制作——节日的彩带 111. 手工制作——纸盒造型 112.

手工制作——面具 113. 手工制作——纸盒造型 14. 手工制作——纸杯娃娃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课时 1课时

第四篇:彩泥制作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橡皮泥制作课。通过捏橡皮泥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2.转变幼儿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

3. 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幼儿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动手中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 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幼儿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幼儿多练、多动,多给幼儿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 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4. 对幼儿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幼儿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幼儿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幼儿都得到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 开学常规教育(1课时)

2. 橡皮泥贴画——小鱼、水果、美丽的花朵、可爱的鸡(2课时)

3. 橡皮泥制作——瓢虫、花篮、雨伞、花筒蜻蜓、沙发、会飞的蝴蝶、过家家、娃娃(9课时)

4.自己制作一幅橡皮泥画面。(3课时)

五、教学评价与检测

注重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幼儿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更要关注幼儿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在检测方面以幼儿平时学习表现、动手、思维、创新、学具准备、制作成果为考评。

第五篇:鸿志幼儿园彩泥教学计划

一、 教材:校本教材《捏制彩泥》

二、 教学对象和方法

(一) 教学对象:

小班至大班全体幼儿

(二) 教学方法

1、 教师教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作品的制作方法,从而让孩子学会利用不同色彩的彩泥捏制出漂亮的作品。

2、 观察法:教师随时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3、 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教师教授的作品,能和小组中的幼儿探讨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三、 教学目标和内容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孩子们上个学期的已有水平,进一步提高作品的难度。能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大致了解作品制作的过程。在通过教师重点步骤的讲解从而自主的学会捏制。

2、 能主动和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完善作品,合理的利用色彩制作出好看的作品。

3、 探讨创设良好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得浅显的捏至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区探讨,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

(三) 教学内容

1、教师引导孩子学会捏制彩泥的技巧。

2、教师在教授时让孩子们全面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和方法。

3、培养学生通过捏制彩泥,放飞自己的个性。

四、具体内容;

学习简单的捏制彩泥知识,学习捏制一些简单的物品。其中包括所捏制的作品有:各种小动物,水果,插花,各种蔬菜等等。

上一篇:云南白药牙膏战略分析下一篇:优美散文开头结尾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