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司法行政机关

2022-07-04

第一篇:基层司法行政机关

基层行政机关论文:基层行政机关执法方式变革初探

【中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到各阶层的关注,学界对其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作为其重要内容,执法方式变革这一课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我国在行政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相对于经济、民事和刑事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多元化思潮和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基层行政机关执法方式滞后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增多,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纠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解决好基层执法问题、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保障公司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执法方式变革的关键。本人通过对相关的专业学术专著、期刊、学术论文的学习和对基层行政执法现实案例的研究,结合自身从事的公安消防工作,对基层执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深挖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基层执法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滥用自由裁量权、职权不清、作风粗暴等错误执法方式的根源,明确了基层执法机关执法理念错位、执法体制落后、人员素质亟需提高等深层次原因,为下一步整改提供了依据。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也在努力塑造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行政机关的执法方式变革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提出了以和谐执法方式作为基层行政机关执法方式变革的重点,并就基层行政机关和谐执法方式的建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谐执法方式的建构包括树立和谐执法的

意识、完善和谐执法机制、提高和谐执法的能力、创新和谐执法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现有执法方式提出了上至指导思想、下至具体办法的全方位改革思路。尤其在改革创新方面,本文参考了国内外行政执法先进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依据我国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就行政执法和解制度、与行政执法相对人建立联络机制、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新型执法方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初步为基层行政机关执法方式变革的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作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执法理念,和谐执法方式在基层行政机关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防止权力滥用,还可有效地协调基层行政执法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执法效率与执法公正的关系,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任何一种理论只有在实践在才能得到检验,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尽到微薄之力。

【英文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the reformation of China’s

administration system start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ety. The research of the academic field is also going wider, deeper and more detail.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rocess, the subject of changing the way of law enforcement is coming out step by step. Our country had already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t the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compared with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n the economy, civil and criminal parts, the administrative part is still less develop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igh-speed developed economic society, with the society diversification tren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itizens’consciousness, the dated law enforcement style of 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organ leaded a se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Problems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which caused widely attention and concern. The key point to revolute the way of law enforcement i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rotect and guarantee the right of company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our society. I made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n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organ law enforcement process, which through my deeply research on different kinds of professional academic monographic, journals, academic paper and the actual cases on law enforcement of 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organ, and also, combined with my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public secure fire depar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to the next correction step, I found out the reasons for such problems. The primary causes are

the?substantive?law?is?superior?to the procedure law, abuse of discretion, unclear authority, and rough enforcement style.The deep-seated reasons are displacement of idea, backward in enforcement system, and the low personnel quality. For now, our country is encouraging people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is also trying to be shaped as a service-oriented kind of government, which clearly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changing the way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law enforcement.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put the harmoniously way of law enforcemen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way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law enforcement, whi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theoretical basis and political basis. And also gave a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construct a harmoniously way of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enforcement. To

constructed a harmoniously way of law enforcement included, set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harmoniously law enforcement, complete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ly law enforcement, make

improvement of harmoniously law enforcement ability, make innovations of new ways of harmoniously law enforcement, and so. Pointed out not only guiding ideology, but also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changing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referred advanced theories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id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in 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pecific expounded the reconciliation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counterpart contact mechanism, standardize discretion, make improve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rate,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of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innov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The

harmoniously way of law enforcement, as a new law enforcement idea of harmoniously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uld has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in 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organ application. It is cannot only protect the right of citizen efficiently, and avoid abuse of power,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coordinate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our society. No matter what kinds of theory are all have to be test in reality.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contribute more or less to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nnovation process.

【关键词】基层行政机关 执法方式 变革 和谐执法

【英文关键词】basic level administrative organways

of law enforcementreformationharmonious law enforcement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发表委托和一对一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目录】基层行政机关执法方式变革初探

4-6ABSTRACT6-7引言10-12摘要第一章 执法方式变革的必要性12-23第一节 现有执法方式滞后12-14

第三节 执法体制不完善

二、基层行政执法机第二节 执法理念落后14-1515-20

一、执法依据不完善15-16

关职权划分不合理16-18

18-19

三、基层行政执法利益部门化第四节 缺乏有

四、执法监督制度不合理19-20

效的执行力20-23

23-28第二章 执法方式变革的对策建议第二节 和第一节 和谐执法方式的提出23-24

谐执法方式的理论基础24-25

础25-28

前言28第三节 和谐执法方式的政治基第一节 第三节 完第三章 和谐执法方式的建构28-40第二节 树立和谐执法的意识28-31

善和谐执法机制31-34

34-36第四节 提高和谐执法的能力第四章 执法

第第五节 创新和谐执法方式36-40方式变革的意义40-45

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42-45

46-47 第一节 保障公民权利40-42结论45-46参考文献

第二篇: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文书格式文

本(试行)》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司法部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为了依法规范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实施与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实施与监督工作规则(试行)》的规定,我部制定了《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文书格式文本(试行)》,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工作中最常使用的二十四种行政许可文书的格式规范,现将格式文本及使用说明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司法部对具体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文书及其他文书的格式文本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制发的各种行政许可文书,应当加盖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颁发的各种行政许可证件,应当加盖本机关印章。

在使用格式文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报部,以利进一步修改完善。 司法部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附: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文书格式文本(试行)

目录

一、行政许可申请书(示范文本)

二、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二 条,程序类文书)

三、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二 条,程序类文书)

四、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二 条,程序类文书)

五、行政许可延期通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二 条,程序类文书)

六、行政许可特别程序告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五 条,程序类文书)

七、行政许可听证公告(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六 条,程序类文书)

八、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七 条,程序类文书)

九、行政许可听证通知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八 条,程序类文书)

十、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八 条,实体类文书)

十一、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八 条,实体类文书)

十二、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八 条,实体类文书)

十三、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九 条,实体类文书)

十四、不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九 条,实体类文书)

十五、准予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五十 条,实体类文书)

十六、不予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五十 条,实体类文书)

十七、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 条,实体类文书)

十八、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七十 条,实体类文书)

十九、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八 条,实体类文书)

十、吊销行政许可证件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七十 条,实体类文书)

二十一、撤销行政许可赔偿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 条,实体类文书)

二十二、变更(撤回)行政许可补偿决定书(行政许可法第 八 条,实体类文书)

二十三、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凭证类文书)

二十四、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凭证类文书)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文书格式文本(试行)》使用说明

一、 关于格式文本的制定依据。制定格式文本,主要是根据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法》和部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实施与监督工作规则(试行)》的需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结合司法行政管理的实际,将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活动(包括部分监督活动)的各道程序、各个环节所需制发的各种文书加以格式化、规范化,防止在制发行政许可文书环节出现瑕疵或错误,以确保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二、关于格式文本的内容及分类。此批规定的格式文本,涉及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变更、撤回、延续、撤销、注销、听证、特别程序等各道程序、环节的文书格式,共计二十四种。除《行政许可申请书》外,根据各自的用途和功能,分为三类:一是涉及实施行政许可实体性内容的文书格式(简称实体类文书),如《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有十三种,即格式

十、十

一、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九、二

十、二十

一、二十二。二是涉及实施行政许可程序性内容的文书格式(简称程序类文书),如《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有八种,即格式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九(其中格式文本

四、

五、

七、八为较重要的程序类文书)。三是涉及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具有证据作用的凭证类文书格式,如《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有两种,即格式二十

三、二十四。

三、关于格式文本的体例和使用方法。鉴于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的各类行政许可的差异性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除个别文书格式(如接收凭证、送达回证)可固定、共用外,其他格式文本均为示范性的要素式格式文本。各文书所列内容为法定要件和相关公文制作的必备内容。制作具体文书时,应当按照规定的各类文书基本格式要求,根据办理每一项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定要求、必备内容要件及个案的具体情况予以制作。部分文书制作的特别要求及适用范围,详见相关格式文本的注释。

四、关于行政许可申请书的格式文本。此批文本所列申请书格式为通用示范格式文本,只适用于司法部对具体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书格式文本没有特别规定的行政许可申请事项。如果申请人未按此格式文本提交申请书,只要实际上符合申请书的法定要件,应予接受。司法部对具体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另有规定的(如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等),依照其规定执行,不适用该文本。关于各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司法部将在原有格式文本基础上,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结合相关规章的修改,进行修改完善,拟陆续制发,以供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统一启用新的各项申请书格式文本。

五、关于行政许可文书文号的编制办法。文书文号分两种,分别用于司法行政机关制发的实体类行政许可文书和程序类行政许可文书(两类文书划分详见格式文本目录)。文号编制办法:实体类文书:(例)“司许决字(2004)(年度代码)第1号(当年度此类文书发文序号)”;程序类文书:(例)“司许通字(2004)第1号”。在文号中是否增加行政许可项目类别简称,如:“律”(律师管理)、“公”(公证管理)等,请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六、关于行政许可专用印章。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和目前国家行政机关普遍采取的做法,司法部和依法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制发各种行政许可文书(包括实体类和程序类)应当加盖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但对准予行政许可,需要向被许可人颁发的行政许可证件(种类详见《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九 条规定),应当在证件上加盖本机关印章,不使用行政许可专用章。地方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专用印章式样,可参照司法部行政许可专用印章式样,按相关印章规格要求,自行制定。

鉴于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较之原行政审批工作有许多新的要求和区别,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制、使用相关专用文书格式文本的工作,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的积累和成熟的经验,因此,特将这批格式文本作为试行文本。今后需在试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各地意见以及需要补充的文书种类,逐步加以修订和完善。

格式文本一:

行政许可申请书(示范文本)

申请人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联系方式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联系方式 )

委托代理人:姓名 住址 联系方式

被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名称:

申请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和理由:

此致

(被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名称) 申请人:(署名) (法定代表人署名、法人印章) 年月日

(注:司法部对具体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格式文本二: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年 月 日,本机关收到你(你单位)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发现提交的材料存在以下问题(根据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情况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形据实填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一条、第 三十二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需要你(你单位)补交下例材料(或补正下列有关内容):

请你(你单位)将上述材料补正后于 年 月 日前提交至本机关。如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交的,视为放弃申请。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年 月 日

(注:①文头中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写明制发文书的机关名称,如“上海市司法局”;②文号编制办法详见后附使用说明。下同)

格式文本三: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年 月 日,本机关收到你(你单位)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下列(补正)申请材料: 经审查,你(你单位)所提交的行政许可申请书及上述(补正)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现予受理。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四: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年 月 日,你(你单位)向本机关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下列不予受理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三十二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不予受理。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五: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延期通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受理你(你单位)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因 (延期原因及理由),不能在二十日(或者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二条的规定,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决定延长十日(或法定延长期限)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即于 年 月 日前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六: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特别程序告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受理你(你单位)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五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该行政许可事项需要进行 (写明所需特别程序种类:听证或检验、检测、鉴定、评审),上述程序所需时间为 日。

特此告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七: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公告

文号:

年 月 日,本机关收到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经审查,根据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于 年 月 日 时,在 (写明具体地点)公开举行听证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与该项行政许可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参加本次听证。

请申请参加听证会的人员、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于 年 月 日至 月 日(每天 时至 时)持 (要求的身份证件或者介绍信函)到 (报名具体地点)向本机关办理听证报名手续,领取《听证出席证》。

特此公告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注:本公告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六 条规定需要举行听证的情形)

格式文本八: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利害关系人姓名或者名称):

年 月 日,本机关收到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有关材料,并依法进行了审查。审查中发现该行政许可事项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写明该行政许可事项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重大利益关系的具体情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七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你(你单位)可以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五日内向本机关提出听证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申请听证的权利。

特此告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注:格式文本

八、九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七 条规定需要举行听证的情形)

格式文本九: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通知书

文号:

(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申请听证的利害关系人姓名或者名称):

(申请听证人姓名或者名称)于 年 月 日提出的要求举行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听证的申请收悉,经本机关研究,决定于 年 月 日 时,在 (听证会地点)举行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听证会。

本次听证会所需时间约为 小时(或者 日)。

听证会主持人(姓名): ,单位: ,职务 ;记录员(姓名): ,职务: 。

请你(你单位)或者委托代理人凭本通知书准时参加。逾期不参加的,视为放弃参加听证的权利。

参加听证会之前,请你(你单位)做好以下准备:

1、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由代理人参加听证的,须携带委托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2、准备好与听证事项有关的意见及证据材料;

3、需要有关证人到场作证的,应于 月 日前将证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告知本机关;

4、申请听证主持人回避的,应于 月 日前向本机关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

司法行政机关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并经依法举行听证会)认为你(你单位)提出的该项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根据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具体写明准予行政许可的内容):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本决定书和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信函)到本机关领取行政许可证件(可列明证件名称)。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格式文本十一:

司法行政机关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并经依法举行听证会)认为你(你单位)提出的该项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写明不符合规定条件、标准的具体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对你(你单位)的申请不予行政许可。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二:

司法行政机关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经本机关审查决定取得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经调查核实,存在(或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八条第二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下列情形(写明依法应予变更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八条第二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对原行政许可事项作如下变更(写明变更的具体内容;由此给被许可人造成财产损失,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的,同时写明):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本机关办理变更(及补偿)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接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三:

司法行政机关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变更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四十九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对你(你单位)申请变更的行政许可事项准予变更。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本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四:

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变更申请,经审查,不符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第 条(第 款第 项)规定的条件(标准)(写明不予变更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对你(你单位)申请变更的行政许可事项不予变更。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五:

司法行政机关准予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延续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五十条(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准予延续,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本机关办理延续手续。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六:

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机关提出的延续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申请及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审查,不符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标准)(写明不予延续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对你(你单位)申请延续的行政许可事项不予延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七: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经本机关(或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下级机关名称)审查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取得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经调查核实,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条第 款第 项(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下列情形(写明依法应予撤销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条第 款第 项(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撤销你(你单位)已取得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依据《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 条第一款撤销行政许可,依法应予赔偿的,同时写明)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 (本机关或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下级机关名称)办理有关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注:如本决定系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则应抄送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下级司法行政机关)

格式文本十八:

司法行政机关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经本机关审查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取得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经调查核实,因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七十条第 项(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下列情形(写明依法应予注销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七十条第 项(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注销你(你单位)已取得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十九:

司法行政机关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

文号 :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你(你单位)于 年 月 日经本机关审查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取得的 (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因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八条第二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下列情形(写明依法应予撤回行政许可的具体情形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八条第二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机关决定撤回对你(你单位)的行政许可决定。(由此给被许可人造成财产损失,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的,同时写明)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本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二十:

司法行政机关吊销行政许可证件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因你(你单位)有 行为(写明具体违法事实),现已查证属实,根据 (写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条文)规定,本机关决定吊销 年 月 日 (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司法行政机关名称)颁发给你(你单位)的 (行政许可证件名称及证件号码等)。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原行政许可证件到 (原颁证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二十一: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许可赔偿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作出撤销对你(你单位)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司法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六十九条第四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决定给予你(你单位)以下赔偿(写明赔偿方式、数量等具体内容):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信函)到本机关办理有关赔偿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二十二:

司法行政机关变更(撤回)行政许可补偿决定书

文号:

(被许可人姓名或者名称):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作出变更(撤回)对你(你单位)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司法行政机关变更、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八条第二款(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决定给予你(你单位)以下补偿(写明补偿方式、数量等具体内容):

请你(你单位)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持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信函)到本机关办理有关补偿手续。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本机关行政许可专用章)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二十三: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

编号:(年度)第 号

申请人(或者初审机关): 申请(或者经办)事项: 接收材料目录: 接收方式: 接收地点: 接收时间:

申请人(转交人或者初审机关经办人)签字及联系方式:

【申请人(或者初审机关)采用邮寄、留置或者其他方式提交申请材料的,应当记明其他方式,并附有关凭证】: 接收人签字及联系方式:

(本凭证一式两份,一份许可机关存档,一份申请人收执):

年 月 日

格式文本二十四: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

编号:(年度)第 号

送达文件名称: (文号 )

送达机关:

送达日期: 年 月 日:

受送达人:

送达地点:

送达时间:

送达方式:□直接送达; □邮寄送达; □留置送达; □转交送达□公告送达; □其他方式送达。(在采用方式前的□划√)

受送达人(代收人、转交人或见证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送达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记明在送达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或意外等情形)

(注:①因受送达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需采用留置送达方式的,须邀请到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②邮寄、公告送达的,须附有关邮寄凭证、公告原件)

第三篇:解放思想 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统揽整合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

解放思想 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机关

统揽整合法律服务职能的作用

(荔湾区司法局 洪剑锋)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提出要加强基层司法机构建设,提高基层政法部门履行职责能力,切实把维护人民权益的职能落实到基层。汪洋书记也在最近的讲话中提出要解放思想,发挥基层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纵观近年来我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维稳工作中,公职律师、法援、调处等职能履行中,作用发挥较好。但是在引导、管理社会律师参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则相对弱化,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状

由于社会尚处在改革转型期,由国企改革、房产改革、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等引发大量的群体性纠纷,这些问题已经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社会稳定,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这些群体性案件相比一般案件,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处理好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处理不好会给国家与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这些年来一直活跃在法制建设和法律活动前沿的律师队伍,已有不少律师广泛介入了群体性案件,但在办理这些案件过程中,有的不仅没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还多多少少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个别律师为此深陷 1

囹圄。可以说,现在社会上对社会律师的看法,依然还是负面为主。特别是在某些群体性纠纷中,社会律师有时扮演鼓动者、煽动者的角色,为了多收代理费而故意激化双方当事人矛盾,鼓动当事人打官司,甚至有的律师鼓动和教唆当事人无理上访,违法游行、静坐、请愿,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破坏稳定的社会局面。

在律师管理方面,社会律师自93年改革以来一直实行两结合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接受律协的行业管理,一方面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在行政管理这方面,各地的做法均有不同,在广州对律师进行直接管理的是市级以上的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司法局虽然设有律师公证管理科,但是对社会律师基本上没有行政上的管理关系。

分析

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常常处于调处群体性纠纷的一线,面对一起纠纷时,许多方面的职能都是集中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几个部门。比如最近在某街发生的环卫工人劳资纠纷中,当事人各方都找到我局,一是劳动部门,由于涉及政府部门,公职所理所当然地为政府部门充当了顾问;二是特困工人,因为符合法援经济条件,法律援助部门也依申请而介入;三是非特困工人,因为当事人需要诉讼代理,聘请了社会律师,自然我们的律公科也可以介入。这样,一宗纠纷中的利益冲突的各方都直接或间接的和我

局职能发生了联系,我们也充分了解了各方的要求和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彼此融合协调对方的要求,岂不更利于促进纠纷的解决。因此,笔者提出解放思想,统揽整合的观点,通过综合这几项职能作用,更好地发挥法律部门在维稳调处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统揽整合工作中,公职律师、法律援助、调处纠纷三方面配合日趋默契,但是在社会律师参与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发挥社会律师的正面作用,为我所用,就成为我们统揽工作的症结所在。

解决

一、全面下放律师管理权。

1、权力下放法律依据。《律师法》

第四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十二条也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即法律明文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律师的权力。

2、现有模式的弊端。目前区县司法局普遍处于纠纷调处的一线,在处理纠纷当事人代理律师问题时,由于不直接管理,所以协调相关事项都要通过市律管处。而直接管理社会律师的部门又无法直接参与调处一线,从而导致两方面工作脱节现象严重。

因此,笔者建议进一步把律师管理权下放。不再仅以律师所注册的行政辖区为管理权范围,而是以辖内纠纷涉及的代理律师为管理对象。律师因受聘而了解群体性隐患时应当向纠纷所辖区

县司法局报告。同时,市级律师管理部门也应当在知晓相关纠纷代理信息时给区县司法局通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由下而上的信息报送体制,从而保障上下信息畅通。

二、不断发展所所结对优势。今年,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各基层司法所纷纷与律师所结成合作对子,大大充实了基层司法所的专业力量。我们要不断挖掘结对子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让社会律师更快更准确地介入纠纷,为一线调处出谋划策,或者直接充当纠纷当事人的法律顾问。借助群众对专业的信任,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

三、积极扭转律师负面形象。在纠纷处理中,不要将社会律师向政府的对立面推,应当充分利用,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随着律师在全国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律师参与群访群诉等各类敏感案件的代理越来越多,全国律师协会专程出台了《关于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指导意见》,规定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就法律问题履行职责。不鼓动、不参与群体性案件当事人或其代表人、代理人的上访活动。不得参与或建议当事人以违反社会治安、干扰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等手段促使案件的解决。

我们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发现先进事例,树立典型人物,通过正面的舆论导向,纠正社会对律师的误解和偏见,树立律师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向律师介绍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培养提高律师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组织

对重大的群体性案件进行专门的论证和业务指导,使承办律师的辩护观点和代理意见合理、合法和可行,切实能够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和统一 。

四、着力发挥律师的桥梁作用。现在许多人在调处时一旦发现当事人有聘请律师就主观地觉得麻烦大了,我们要改变这种观点。其实,纠纷当事人有律师引导,比没有代理律师或者我们完全不知道幕后操作者的情况,要更有利于纠纷的处理。当事人对其出钱所聘任的律师是寄予了高度的信任,这样代理律师的一句话胜过其他人的千言万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信任感,通过律师进行有利的沟通,避免当事人采取过激行为。05年两会期间,我区站前街司法所在处理一宗环卫工人劳资纠纷时,就通过纠纷当事人所聘请的律师进行劝解,有效地劝阻了当事人进京上访。

因此,让社会律师充当政府和当事人的桥梁纽带,其身份的中立性使纠纷当事人认为其态度不偏不倚,在过激人群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与亲和力,容易赢得信赖。通过他们将无序的激烈维权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轨道中来,无疑为四两拨千斤的良方。

第四篇:立法、司法、行政 及其机关

立法

意思:国家权利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

1.立法的概念

“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称法律制定。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立法含义也有所不同。

立法是通常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我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立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制定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从广义来看,立法就是国家专门机关遵循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创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专门活动。广义的立法概念与法律制定可以通用。

2.立法的特征

第一,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第二,立法既包括有立法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

第三,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第四,立法是一项包括多种法律变动的专门活动。

3.立法部门

立法部门是现代社会中负责制定法律的机构,通常由当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组成,通常称为国会或议会,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称。立法部门除了制定法律外,通常亦负责审批政府(行政部门)的公共开支要求、监督政府运作、同意司法首长的任命等。在议会制中,行政部门亦是由立法部门产生,向立法部门负责。在总统制中,行政首长并不由立法部门产生,而是分开选举。但不论在何种制度中,由于立法部门掌握了公共财政的大权,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权力来源。

4.不同时期的立法

制定法律的权力不是一开始在议会手上的,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中,立法权不尽相同。在原始社会时代,法律一般是习惯法,由一个氏族内大家共同的习惯组成,大家共同遵守。

在奴隶社会时代,法律已经成文,不同国家法律制定的权力也不同。独裁君主国家,立法权属于君主。在古代印度,则属于祭司阶层总统对立法有部分否决权,但如果经议会2/3多数通过,总统无权干涉。经常有总统的反对派掌握议会多数的情况。

在日本,议会多数党首自动接管行政权,担任首相,所以行政和立法互相配合。要犯了错误,大家一起下台。荷兰女王不仅是礼仪元首,尚掌握部分立法权。

芬兰总统不仅是行政机构首脑,也掌握部分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立法机构,而且是最高权力机构,掌握任命行政长官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单独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

6.院制

现时大部份国家的议会都可分为两院制或一院制两种。两院制的来源通常有两种:英国式或美国式。英国式是源于英国国会建立初期,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无法平衡,于是设立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和以平民组成的下议院以互相制衡。美国式是源于合并成美国的州份各有自己的渊源和文化,为避免人口多的州份侵害人口少的州份的利益,于是设立参议院,各州不论人口均派有两名代表,以平衡以人口比例分配的众议院。一院制的好处则是简单,实行的多是人口少的国家。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

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单一的立法体制、复合的立法体制、制衡的立法体制相比,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独具特色。其一,在中国,立法权不是由一个政权机关甚至一个人行使的,因而不属于单一的立法体制。其二,在中国,立法权由两个以上的政权机关行使,是指中国存在多种立法权,如国家立法权、行政法规立法权、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它们分别由不同的政权机关行使,而不简单是同一个立法权由几个政权机关行使,因而也不属于复合的立法体制。其三,中国立法体制也不是制衡的立法体制,不是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基础上的,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都产生于全国人大,国家主席是根据人大的决定公布法律,总理不存在批准或否决人大立法的权力,行政法规不得与人大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人大有权撤销与其所制定的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这些只表明中国立法体制内部的从属关系、统一关系、监督关系,不表明制衡关系。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是特色甚浓的立法体制。从立法权限划分的角度看:它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行使相当大的权力,地方行使一定权力,是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突出的特征。

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一方面是指最重要的立法权亦即国家立法权—立宪权和立法律权,属于中央,并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处于领导地位。国家立法权只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行使,地方没有这个权,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这个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虽然自治法规可以有同宪法、法律不完全一致的例外规定,但制定自治法规作为一种自治权必须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所规定的权限行使,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备案。这些制度实质上确保了国家立法权对自治法规制定权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整个立法权力,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的主体行使。这是中国现行立法体制最深刻的进步或变化。这种相当程度上的分权,通过多级并存和多类结合两个特征进一步表现出来。

多级(多层次)并存,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的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一般地方的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在立法上以及在它们所立的规范性法文件的效力上有着级别之差,但这些不同级别的立法和规范性法文件并存于现行中国立法体制中。

多类结合,即上述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同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自治法规,以及经济特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在类别上有差别。之所以要在“中央统一领导”、“分权”和“多级(多层次)”的提法之外,又使用“多类”的提法,是因为仅用“统一领导”、“多级(多层次)”的提法不能概括现行中国立法体制的全部主要特征。因为:第一,自治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港澳特区的法律既属地方规范性法文件范畴,又不同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在立法上

把它们划入同等级别未必妥善。第二,在法的效力上,行政法规一般能在全国有效,而自治立法和特区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不能在全国有效,因此行政法规比后两者高一级;但自治立法和特区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并不需要象一般地方性法规那样必须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在这一点上又不能说它们比行政法规低一级;但如果把它们看成与行政法规平级或在级别上高于地方性法规,显然也不妥。鉴于这些原因,有必要使用“类”的概念。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有深刻的国情根据。

首先,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法是人民意志的反映,由体现全国人民最高意志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统一领导全国立法,制定、变动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基本关系的法律,中国立法的本质才符合国情的要求。其次,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单靠国家立法来解决各地复杂的问题,许多情况国家立法不好规定,规定粗了不能解决问题,规定细了又不可能。因此,要适应国情需要,除了要用国家立法作为统一标准解决国家基本问题外,还有必要在立法上实行一定程度的分权,让有关方面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特区规范性法文件等。再次,现阶段中国,经济上实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发展的市场经济结构,政治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经济、政治上的特点加上地理、人口、民族方面的特点和各地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在立法体制上一方面必须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使多方面参与立法,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四,从历史的和新鲜的经验来看,1954年宪法改变了建国初期各大行政区和各省甚至市、县有权制定有关法令、条例的体制,实行立法的集权原则。这在当时对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

一、反对分散主义是必要的。但由于将立法权过分集中,既不利于地方发展,也分散了中央的精力,还容易助长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历史经验表明:有必要在立法上实行一定程度的分权制度。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大量的立法要求,紧迫而又繁重的立法工作单靠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不可能完成。近年来,正由于在立法体制上采取改革措施,实行现行立法体制,才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最后,也是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国情中的历史沉淀物也要求实行相当程度分权的立法体制。

立法机关

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是议会。中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广义的“法”而言,立法机关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如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订自治法规等。

在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大多实行君主专制制,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最高权力都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没有独立的立法机关,即使有修订、编纂法律的机关也是从属于君主的。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规定议会或国会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如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授予的一切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所组成的合众国国会。日本国宪法规定,国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的唯一立法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中国的立法机关。宪法还规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行政

是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 ,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等活动的总称。首先,它属于国家的范围,即属于公务,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任务 其次,也不是一切国家权力都是行政权利,只有行政机关或者政府的权力才是行政权力 。它有别于议会的立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检察和审判权;第三,行政权属于“执行权”,它是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 和程序去行使国家职能从而实施的法律的行为。行政是行政主题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

行政概述:

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

指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法律所作的解释。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二是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于自己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进行的解释。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官僚机构)。行政机关资格的取得,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其成立获法定机关批准;

(2)已由组织法确定了职责权限;

(3)有法定行政编制并按编制配备了人员;

(4)有独立的行政经费;

(5)有办公地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

(6)通过公开的方式宣告成立。

行政机关要获得行政执法权,还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派驻国外的大使馆、代办处、领事馆和其他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如专员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驻外地办事处;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如海关、商品检验局、劳改局(处)、公安消防队、看守所、监狱、基层税务所、财政驻厂员、市场管理所等。

司法

概念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西方国家,由于“三权分立”,司法与行政、立法之间有严格界限。

司法的作用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类似的法谚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已逐渐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司法”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法律职业者和普通人挂在嘴边的名词。然而,在面对诸如“究竟什么是‘司法’?”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时,不但外行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就连法律人自身,恐怕也无法说得明晰与透彻。

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宪法对“司法”的概念并未明文界定。在笔者看来,这种立法的缺失并非立法者的过失疏漏,实乃有意为之。留下“司法”的悬念一是立法者无法消弥学界关于“司法”概念的争论,二是立法者自身亦对“司法”及其性质认识模糊。最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有意疏漏“司法”的概念有助于国家决策层适时对“司法”作出调整。至于“司法”的实质意涵有无藉由理论加以建构的可能,在学界向来也备受质疑。

西方及中国特色司法概述

在西方,“司法”一词大都同时作为学理上的概念和各国实定法上的用语而存在。依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司法有别于立法及行政,是“处罚犯罪或裁决私人争讼”的权力,性质上属于纯粹的法律作用,而非政治作用。法官不过是法律的传声筒,只能依三段论法精确地适用法律条文,不具有违宪审查权,甚至连解释权亦严格受到限制。但从现代各国司法体制及司法机关的职权来看,孟氏对司法的定义方式显然与现实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般认为,司法的内容受各国传统及时代因素影响,具有历史的可变性,无法以一定的方式加以界定。考察现代各国对“司法”概念的具体实践,大体上,美日与德法堪称两类典型。

美国的司法概念,依其联邦宪法第3条规定,以“事件及争讼”(Cases and controversies)为要素,包含民事、刑事及行政事件的裁判。而且,法院审理案件时,附带对有关法令进行违宪审查,这是司法的本质性义务。日本战后对美国司法制度全盘照收,因此,在对司法的理解上,也大致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态度。

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即将司法范围限定于民、刑事裁判,不包括行政案件的裁判。司法的任务亦受严格限制,大革命时期的法律规定,法官干预立法权及执行权行使的,即构成渎职罪。同时,法院“解释”法律也被绝对禁止,相应地,法官仅能一板一眼适用法律。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宪法虽然引进违宪审查制度,但该制度与一般司法不同,这很突出地反映在相应法律条文的归属上:后者规定于第八篇“司法权威”,而前者却另外规定于第七篇“宪法院”。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传统类似于法国,将行政法院排除在司法体系之外,现行基本法则另设“裁判”(Rechtsprechung)一语,做为“司法”的上位概念,用以统括普通法院、行政法院、财政法院、劳动法院、社会法院及具有抽象违宪审查权的宪法法院。

然而司法的实质并不在于司法范围的深广,而在于“司法”之所以成其为“司法”的底线。我国司法体制本仿苏联而建制,在我们当年所着力效仿的苏联解体之后,其国原依存的司法体制亦分崩离析。现今的俄罗斯等国在司法体制上也业已全盘接收“三权分立”学说,并已完成相应改制。在此境遇下的中国司法体制既面临与原苏联旧体制的决裂,又碍于政治因素及本土国情而无法断然象俄罗斯等国一样对司法制度进行彻底改造,“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一语便成为国家决策层所握持的一根救命稻草,并为学界学者所着力维护。

如果有关“司法”概念的争议仅仅存在于学界,倒也能让我等百姓们图个清静:管他吵得天翻地覆呢,那是学者们的份内之事,犯不着让普通人操心。然而正因为法律的缺席,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与司法有些许联系的机关或部门的搅局,他们在各自的权力范围之内对司法指手画脚,终至“司法”成为一张“普罗米修斯的脸”,变幻莫测。诸如国务院总理在人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大声疾呼“深化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诸如众多将“公检法司安”统归“司法部门”而行文的党内及政府红头文件,再诸如通常兼任公安部门领导人的政法委书记在个案上对检察长、院长的指示,等等等等。“司法机关”终于沦落为“政法机关”的一个下位概念。

想想“司法机关”的可怜境况吧,一方面虽享有与政府同等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却游离于国家权力的边缘并深受政府越权之苦,而老百姓并不懂得这么多弯弯,“腐败”的帽子决然要扣在“司法”的头上。正因为“司法”背负了沉重的“最大的腐败”之后,从而却成功地掩盖了在这背后隐藏着的比“最大”“更大”的“腐败”。而这“更大”的“腐败”才是真正的“腐败”之源。

诚然,因各国历史及国情各异,在司法一语上世界各国也各有特点,而绝无完全相同的两套司法体系。然而,各国司法概念虽不尽相同,对司法独立的强调及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遵循却早已成为各国通例,这亦是“司法”之所以成其为“司法”,并能最终达成公正的前提与底线。1985年11月29日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同样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为对各国司法的最低限度要求。这一国际司法文献特别强调:各国应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并将此原则正式载入其本国的宪法或法律之中。司法机关应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并依法律规定来裁决其所受理的案件,而不应有任何约束,也不应为任何直接间接不当影响、怂恿、压力、威胁、或干涉所左右,不论其来自何方或出于何种理由.司法机关

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狭义仅指法院,广义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其领导的律师组织、公证机关、劳动教养机关等。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互不从属;在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而相对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公安机关是治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执行逮捕;国家安全机关具有公安机关的性质;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监狱、劳改、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和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司法组织是指律师、公证、仲裁组织。后者虽不是司法机关,却是司法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链条和环节。

司法工作的宗旨和任务是依照法律保护全体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依照法律惩罚少数犯罪分子。

法院行使司法权,主要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选举案件等。法院包括普通法院、行政法院、特别法院、军事法院等。中国的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各国的审级制度有所不同,有三级二审制(如前苏联)、三级三审制(如法国)、四级三审制(如日本)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四级二审制和法院独立审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审理、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等原则。各国法官的产生,或是由国家元首或大法官任命;或是由立法机关、法官委员会、选民选举。中国的法官一般由各级权力机关选举产生。西方国家大多实行法官终身制、专职制、高薪制和退休制。

检察机关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监督审判活动等。但是有的国家不独立设置检察机关,将检察官附属在法院系统内,或归属司法行政机关领导。有些国家对检察官实行一体化原则,所有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担任检察官一般有严格的资格限制,有的国家规定在其任命之前须任辩护律师或法官等职若干年。西方国家的总检察长一般由内阁任命。检察官的任命按国家公务员的规章办理,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法律保障。中国的检察机关是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与法院平行。检察人员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任免,检察长的任免报上级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我国的司法机关主要是 具有侦察,检察,审判,监管职能的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高级人民法院,以下为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各级各类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根据行政区划设置,专门法院根据需要设置。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自治县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法院。由基层人民法院设若干人民法庭,作为派出机构,但人民法庭不是一个审级。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中央直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辖市和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目前在我国设军事、海事、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人民检察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这种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检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及其集中统一的特点,这与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显著不同。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检察机关必须一体化,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中统一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主要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各级人民检察院都是与各级人民法院相对应而设置的,以便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案。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 全国公安民警元旦起使用统一人民警察证

司法行政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于1949年10月30日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任务主要有:监督和指导全国监狱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工作,监督和指导全国劳动教养工作;制定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检查各地区、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导对外法制宣传工作,管理法制报刊;监督和指导全国的律师工作和法律顾问工作,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和在华设立的外国(境外)律师机构;监督和指导全国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活动,负责委托港澳地区律师办理在内地使用的公证事务;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和司法助理员工作;管理部直属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导全国的中等、高等法学教育工作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参加联合国有关预防犯罪领域的会议和活动,承办联合国有关对口部门的往来业务,组织参加国际有关人权问题的法律研讨和交流活动、开展政府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参加与外国签订司法协助协定的谈判,负责国际司法协助协定执行的有关事宜;参与国家立法工作,组织司法领域人权问题研究;监督大型监狱、劳动教养场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指导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助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司法厅(局)领导干部。

司法行政工作简介

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于1949年10月30日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同时在各大行政区成立了行政区司法部,大行政区撤消后,又陆续建立了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地区、市一级设有专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机构。建国初期的一年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改革旧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建立律师公证制度,创办政法院校,培养法律专门人才,培训司法干部,开展法制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1959年,全国司法行政机关被撤消,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种状况整整延续了20年。1979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强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机构的通知》。我国的司法行政工作揭开了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仲裁委员会是”司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

两者都不是,我国对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规定不明确。

我认为属于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团体法人。

我国仲裁法并没有说仲裁机构是事业单位,只是明确了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而各地的仲裁委员会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至于仲裁委员会的性质,目前的规定仍不明确,只是各家的探讨。

第五篇:09基层司法行政总结

2009年海勃湾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市司法局:

2009年,我区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着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努力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开创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为“和谐海勃湾”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今年的基层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司法所基础设施投入

我区始终把司法所建设摆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司法所公用经费按照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今年还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为基层司法所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质、经费等多方面的保障。目前,每个司法所的面积都超过100平米,设有办公室、调解厅、档案室,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照相机、传真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今年,我区还为7个司法所配备了捷达警务用车,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二、建立专业司法行政化队伍

(一)保障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我区通过公开招考为每个司法 1

所配备了2名司法行政人员,并与各镇(街道办事处)沟通配备了1名兼职工作人员。目前,我区7个司法所有均已到3人所标准。今年,又通过竞争形式,选拔出7名司法所所长,任命副科级干部,极大的调动了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不断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我区建立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每年每名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时间均多于7天,内容涉及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业务工作等。同时,培训鼓励司法所工作人员深造学习,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目前,我区司法所工作人员都具有法律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三、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制订人民调解长效机制。海勃湾区依据《乌海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乌海市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制订了《关于建立海勃湾区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人民调解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职权责任,完善了以区政法委书记为主张的组织机构,健全了多部门协调工作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是坚持排查与调处相结合。2009年,全区排查矛盾纠纷177起,成功调处171起,成功率为96.7%。二是注重常规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坚持每月开展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重大节日、重点事件开展专项排查调处活动相结合,为确保六十年大庆“零进京零上访”,我区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根据区政法委的安排,分片包干,司法局和各所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通过切实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使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我区社会、政治、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三)做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区已建人民调解组织62个,人民调解员297人,从镇(街道办事处)到村(社区),从企(事)业到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四)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今年,区司法局与区人民法院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工作的衔接,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衔接解决矛盾纠纷机制实施方案》,建立起一系列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为人民群总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同时为我区人民调解的宣传活动提供了窗口和载体。截至目前,共同调处案件4起,其中3起撤诉,矛盾双方签写了调解协议。

(五)提高调解队伍素质。一是按照“按级培训”的原则,形成从区司法局到各司法所再到各调委会逐级开展培训的模

3式,并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旁听审判、担任人民陪审员等多种形式,对调解员进行培训。每名调解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均不少于3天,内容涉及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社区矫正的工作步骤、相关文书的填写规范等多方面。二是依托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架起了法院、司法行政联系和指导人民调解的桥梁和纽带,明确规定了法院的专职指导员每年要为指定的司法所调委会开展调解业务指导和培训不少于两次,并对基层调解工作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对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有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一)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意见。海勃湾区自收到《乌海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后,区委、政府、政法委领导高度重视,召集有关单位开会讨论,拟定了《海勃湾区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确定了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责任,建立了保障考评机制。

(二)增强排查归档力度。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开展了辖区社区矫正对象排查归档工作,排查出矫正对象62人。依据摸底情况,逐个核实,对现有58名社区矫正对象均已实现管控,其中14人已建档立卡,其余正在进行资料收集,对长期居住地在本辖区外的4人正在进行移交转接。

(三)加强矫正对象管控措施。我区对矫正对象采用“三

4定三不定”的矫正方法,即定工作人员,定矫正方案,定考核时间,不定期联系,不定期走访,不定期座谈,及时了解其本人思想,查看表现情况,使矫正对象不失控、不脱管、不重新违法犯罪。

(四)拓宽帮教安置渠道举。积极组织辖区服刑人员参加就业培训、参与社区活动、开展公益劳动,使其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对确有困难的矫正对象,主动与社区矫正各成员单位联系为其安排就业、办理低保。

五、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一)健全安置帮教组织机构。及时调整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和安置帮教工作站人员,制定和完善帮教工作制度。

(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档案管理。我区现有刑释解教人员39人,均做到一人一档,台帐清晰,资料齐全。

(三)积极采取帮教措施。各司法所根据狱所提供的信息,及时与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人取得联系,了解帮教对象的基本情况,采取“三帮一”的帮教措施,开展谈心活动,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经常和劳动、社会等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就业,办理低保,目前,我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在80%以上,无重新犯罪。

海勃湾区司法局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上一篇:坚持信念砥砺前行下一篇:巾帼创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