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历程

2023-02-19

第一篇: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历程

上海燃气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作者: 来源:天然气(煤层气)与管道网 浏览次数: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燃气的城市之一,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煤气厂,于当年11月1日开始供气,从此开始了上海的燃气史。悠悠百年,历尽沧桑,走过140多年历程的上海燃气如今已成为上海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集团。截止2007年末,上海燃气集团拥有总资产值13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78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94亿元人民币,燃气用户511万户,地下管网1600km。员工近万名;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年供应量分别为28亿m

3、20亿m3和15万t。

一、发展概述

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纷纷来上海投资建厂。城市逐渐发展,经济日趋兴隆。早在1861年,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一些英国商人就倡议在上海生产和供应煤气,并于1862年正式发起筹建大英自来火房,选址苏州河南岸泥城浜以西(今西藏路桥西南侧)建造煤气厂及相关设施,建设工程历时1年6个月,在1865年9月建成,当年11月1日正式向用户供应煤气,主要用于照明,外滩、南京路一带开始启用煤气路灯取代煤油灯,从此标志了上海现代城市燃气乃至城市公用事业的开端。

煤气的应用在当时社会和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营情况也逐步好转,并在1867年起盈利。与此同时,上海的煤气发展从其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既有煤气同行业之间的角逐,也有煤气与电力两种不同产业、不同的技术手段之间的较量。英商自来火房在同行竞争中淘汰了法商自来火行。从1882年上海出现电灯照明之后,煤气又与电力之间展开了竞争,直到上世纪20年代,电取代了绝大多数煤气照明,煤气的供应领域从光源转为热源,从而获得了发展。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淞煤气厂先后建成投产,到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年总供气量为2983万m,管线总长414km,家庭用户1.74万户,民用煤气普及率仅为2.1%。在煤气正式供应上海到新中国成立前的84年中,上海城市煤气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上海解放后不久,市人民政府公用局即派军事联络员进驻英商上海煤气公司。1952年11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征用,更名为上海市煤气公司。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上海的煤气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对杨树浦煤气厂、吴淞煤气厂进行多次改建、扩建,1958年又兴建了吴泾炼焦制气厂(上海焦化总厂前身),在1972年起对液化石油气实行全市统一管理经营,1984年开始兴建浦东煤气厂。以1989年与1949年相比,煤气销售量增长了近40倍,煤气居民用户数增长了75倍,国家累计投资12.3亿元,上海的城市煤气无论是制气设备、技术工艺,还是业务经营、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为日后上海煤气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1990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至5年的时间,解决上海煤气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实现全市基本煤气化。期间,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竣工,吴淞煤气厂扩建完工,上海焦化总厂“三联供”上马,以及石洞口煤气厂建成,使全市的煤气供应能力在1994年底达到日供818万m3,液化石油气经过“三点一线”建设达到年供10万t,从而基本保证了煤气大发展对气源供应的要求。与此同时,公司在民用气发展方面迅速加快步伐,在5年时间内发展了110多万户家庭用户,实现了上海城市基本煤气化。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在“九·五”期间提出了全气化目标,并在上世纪末实现了城市全气化。上海煤气公司也被国家建委等部门评定为全国最大的煤气生产、供应特大型企业。

大发展也带来了上海煤气的大变化,煤气在供应规模、供应能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工程、储备设施相继建成投营,煤气生产、储备、燃气具开发等一大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市级奖,并涌现出了一批劳模、先进。对外交流也不断扩大,并成立了上海林内等多家合资企业。

1992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天然气公司(筹)成立,开始筹划实施东海天然气下游工程的建设。经过近6年的努力,来自东海平湖的天然气从1999年4月正式开始向上海供气,浦东作为上海改革开放的东方明珠,在比浦西地区迟用煤气123年后,一跃成为上海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城区。2004年1月,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供气,上海燃气从此进入了天然气发展的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上海燃气行业也实施了三轮重大改革。1997年6月,上海燃气实施了以“产销分离”为重点的第一轮行业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公司。分别成立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9月,实施了以“裂变重组”为特点的第二轮行业重大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燃气市南、市北、浦东销售有限公司等九家独立核算企业,归口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管理。上海煤气第

一、第二管线工程公司和燃气设计院整建制划入城建集团。

2003年12月,上海燃气行业实施了第三轮改革,成立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归并吴淞、浦东和石洞口3家制气公司,浦东、市北和大众燃气3家销售公司,以及天然气管网公司和液化石油气经营公司等企业,燃气集团归口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燃气行业深化改革后,初步实现了从事业化运行机制向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企业化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管理逐步规范,服务形象明显提升,燃气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近二十年发展回顾

近二十年来,上海燃气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满足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加快气源建设、扩大供应能力、实现城市全气化、确保重点工程配套、调整气源结构、拓展燃气应用新领域、不断提高对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凡业绩。

提前实现全气化。1987年末上海管道煤气用户为99.7万户,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不到50%。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5年内采取国家、企业、个人集资方式,增加气源326万m3/d,发展110万用户,相当于用5年时间去完成上海燃气问世以来125年中煤气用户发展总数(1990年末管道煤气用户114.7万户)。至1995年实际发展用户141万户,净增121万户,民用燃气普及率越过80%,基本实现城市燃气化。

“九·五”期间,城市燃气普及率继续快速上升,继静安区1995年实现民用燃气全气化后,每年有3个区实现全气化,1999年8月10日,全市城区实现燃气全气化,平均气化率达到98%,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实现市政府提出的任务。同时,根据加快郊县集中城区化地区建设的要求,1996年6月,市煤气公司与松江县人民政府联手,组建上海松江管道煤气公司,并于当年年底通气点火。同年8月,奉贤燃气公司成立,1997年底通气点火。郊县“小煤气”得到改造,提高了供气质量。1999年底,上海七区的城镇实现全气化,用户普及率达95%以上。

天然气快速发展。东海平湖天然气进入上海,掀开了上海燃气史上新的一页。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的东海天然气早期开采供应上海城市燃气工程,1995年9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整个工程分上、下游两部分。上游工程包括海上钻采、海底输送和天然气处理等,下游工程为输配、服务和管理。下游工程建设于1996年3月正式启动,工程投资14.8亿元,主体工程于1998年8月底建成,11月底完成调试等生成准备。1999年4月8日东海天然气下游投运气,经过五天四夜奋战,4月12日实现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供气;4月28日起,居民用户开始用上天然气;同年7月,天然气顺利进入浦西。至2000年9月底,浦东地区实现管道燃气天然气化。

“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上海,上海燃气开始进入天然气发展时期。2004年1月1日,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天然气销售协议》,开始接收“西气东输”天然气,并与浦东地区东海天然气高压输配管道连通,形成“东西互补、南北贯通、两环相连”,总长约500多km的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2007年6月末,上海天然气用户数开始超越人工煤气用户,天然气全面成为上海燃气第一“大户”。

燃气应用拓展新领域。在实现城区全气化后,燃气行业对销售发展方向作了战略性调整,积极拓展燃气发展新领域。改造燃气锅炉,推广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建设液化气加气站,发展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大工业用户,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作出了贡献。至2005年底,上海燃气配合本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改造燃煤锅炉2000多台,为实现内环线以内“无燃煤化”,全市3×108m2“基本无燃煤区”提供了有力保障。至2007年末,共推广燃气空调686台,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12台,总装机量7112kw。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工业年用气总量超过15亿m3。

科技进步加快步伐。通过历年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了“上海燃气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调度中心应急处置系统”、“燃气热线信息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工程管理系统”、“燃气表具管理系统”、“管网远程监测监控(SCADA)系统”、“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和“煤气生产控制(DCS)系统”等一系列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运用“燃气管道不停气快速抢修、接管技术”、“非开挖排管工艺”等,解决了生产运行和建设施工中的难题;“低压机电一体化燃烧器”和“调幅烧嘴”的开发,促进了燃气空调、燃气锅炉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天然气改制工艺”研究,为天然气平衡利用和人工煤气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高压管道施工、管网控制、计量管理、天然气转换、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同步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运用和管理日趋成熟。

行业形象明显提升。随着用户数快速增长,燃气服务网络同步扩大,从1987年管道气6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18个供应站,分别扩展到目前管道气30多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20多个供应站;居民管道气新装业务原来全市只有一个窗口办理,目前实现跨区所有窗口办理。同时,燃气企业坚持把市民反映的热点列为服务工作的重点,将用户的需求转为服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开展创建“新风窗口”、评选“服务明星”等活动,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高。1995年11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宣布:市煤气公司在全市各行业中率先达标;2003年,燃气行业首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4年11月1日,全市统一的962777燃气热线正式向社会开通;2007年燃气行业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7年11月,燃气集团的“燃气销售服务”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称号。

三、未来展望

目前,上海燃气正在推进新一轮发展。“十一五”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上海燃气集团以服务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为出发点,继续贯彻市政府有关深化燃气行业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力服务于全市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围绕“发展与管理”两大主题,实现“安全供气、科学管理、优化服务、良性发展”四大目标。

平衡燃气供应,培育梯度市场。努力争取天然气增量,积极做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川气入沪的配套建设,构建天然气多气源格局。力争到2010年,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气的供应规模分别达到60亿m

3、18亿m3和20万t。进一步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强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培育梯度市场,积极做好世博园区等建设配套项目,加快推进燃气发展。

构建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健全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加快天然气主次干网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形成本市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并努力探索与周边省市形成互通互补;加快五号沟LNG扩建项目等安全储备和应急设施建设。将本市天然气基本用户的安全储备保障能力提高到15天。

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安全受控度。健全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监控、事故应急处置、社企安全用气协作三大网络。以“平安建设”专项整治为契机,提高管网安全巡查白检率,占压管总量每年净减20%以上;确保居民用户两年一次安检覆盖率和重要安全隐患处置率达到100%,家庭用户万户死亡率小于0.08。

提高服务质量,做优服务品牌。确立上海燃气服务水平在本市公共服务行业中领先的目标,确保服务规范率达到90%以上,保持文明行业称号,实现行风评议争创第一的目标。

加快科技进步,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健全集团系统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研培训中心的功能建设。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改造挖潜,将制气转换效率提高到78%以上,燃气配送损失率降至5%以下。

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学管理。巩固和拓展集团统筹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改进完善集团的管理模式和事权划分,以及“一张网”的管理架构和销售服务的市场化模式等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深入稳步推进改革,科学调整生产关系,稳妥实施资本运作,积极推行集约化管理,不断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

上海燃气的发展史,也是无数“燃气人”不断追求、无私奉献的奋斗史。140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蓝焰闪耀,薪继火传的燃气精神,生生不息的内在因子将传承“燃气人”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我们坚信,上海燃气的发展将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沪2015年人工煤气基本转换为天然气

2008年05月18日08:50 新闻晨报

到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科技周“专家论坛”上获悉,届时申城天然气的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

天然气储备拟从3天增至15天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以中在论坛报告中透露,“十一五”期末,上海天然气用户将增至36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将减少至155万户,液化气用户维持在260万户左右。燃气用户总数达到775万户。2010年,上海天然气供应量基本满足全市各类用户需求,同时储备能力也将提高,争取天然气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目前为3天)。

王以中透露,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2020年,上海天然气用量将达到150亿至180亿立方米,城市管道燃气实现天然气化。应急储备量也将从2010年的15天上升到2020年的30天。

专家建议燃气储罐处布设地震观测站

在昨天的论坛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赵鸣等指出,在各类自燃灾害中,强烈地震是对燃气系统威胁最大的灾害。这种威胁,不仅体现在燃气系统会在强烈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会在强烈地震后引发火灾、爆炸等一系列严重的次生灾害,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值得警惕的是,城市地下管道工程运行时间长,抗震设防标准不高,为此建立燃气系统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已经十分迫切。

赵鸣透露,上海地区的燃气系统的抗震能力是比较低的。为此建议,在燃气厂站如城市门站、燃气储罐等处合理布设地震(强震动)观测站,一旦发生异常,即向决策中心传送监测信息,由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作出是否切断的指令。

第二篇:浅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党90年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积极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艰苦而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本文从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理论体系三个方面对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阐述,并通过研究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发展历程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学说的一般原理认为,在争取自身彻底解放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自身的组织,这种组织是按一定的原则通过适当的形式严密组织起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机整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中,我们党从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正确领导着我国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根本原因在于它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自身巩固和发展的组织基础,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更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党建实践中也都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形成了各自的基层党建理论,对他们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论述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下一步全面加强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保证每一个党员都在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注意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学说的一般原理为指导,充分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它作为发展党、巩固党、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的重大组织措施,并在自身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党的二大提出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区、地方、支部四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基层组织系统问题,规定党的基层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必须加入”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组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实践,组建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在红军中建立了第一批党支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论断:要在红军中普遍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实现班有小组,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各级均设置党代表。连队的党代表,同时担任连党支部书记。毛泽东为此总结道:“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

23党代表更为重要。”“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929

年,毛泽东在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中又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4经过中央的认可和推广,毛泽东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广泛运用于各类党的基层1 《党章知识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672页。

2

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一66页。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组织,确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应成为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又系统论述了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干部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组织纪律,以及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大党,党的组织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遍布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地方。毛泽东对农村、机关、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党的八大以后,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党的指导思想逐步向“左”的方向倾斜,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基层党建理论也随之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文革”期间,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各级党政机关普遍陷于瘫痪,党的基层组织因受冲击而被停止活动,其职能被群众组织所取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随着政治任务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适应改革开放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总结国内外无产阶级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邓小平认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开放使党的基层组织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活动方式,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要想成为社会的领导力量,它的基层组织就必须成为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发挥其政治领导作用。他指出,必须“树立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县以下和企业党委的领导核心”。5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每一位党员都在党的基层组织之中,基层党组织直接担负着教育党员和管理党员的责任。加强党员教育时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只有把二者结合进来,才能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6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列专章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形势,对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和领导体制都作了一些新的规定。邓小平非常重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建设。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全党必须服从中央,中央要有权威,全党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意和反对的意见。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腐败。对腐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地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除了对基层党组织地位与作用的一般性论述,邓小平还对高校和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索。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努力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了21世纪。在1989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就指出:“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表现在哪里?我看首先表现在近30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7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了部署,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同时提出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体部署和战略任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5

6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7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2页。

党成立80周年讲话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8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如果党的基层组织这个细胞发生了病变,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最后甚至可能垮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指出:“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抓好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别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去。”9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建设推向新阶段。一定要使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直接联系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基层党组织,在坚持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建设基层组织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又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加强,在加强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以保证我们党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此外江泽民还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活动方式等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对各行各业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的作用。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10并提出了要在扩大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加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建设高素质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等五个方面加强努力。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11中央还拨专款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全国稳步推进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实践,大胆探索,在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得到扩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启示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进基层党建的实践创新,又以实践的创新去促进党建理论的创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党的建8

9 《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http:///gn/news/2009/09-18/1874805.shtml,2009年09月18日。

11 《胡锦涛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http:///ldhd/2010-06/22/content_1633807.htm,2010年06月22日。

设相结合,从而不断扩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范畴、新论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形成新认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内涵极为丰富的党建学说就是当代指导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最新最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它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若干重要思想,例如,关于支部建在连上,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在基层单位群众中的战斗堡垒;关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于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关于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关于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不断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等等。从根本上说,要想更好的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和指引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支柱,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根本要求,推动全党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必须坚持加快发展原则,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12这是对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总目标关系的精辟论断和深刻阐述。党的中心任务是政治路线的集中体现。党的建设不能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决定着党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党的政治路线离不开党的建设,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领导全国人民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二者是紧密结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明确指出:“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13就是说党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来保证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它是形成党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建设与中心任务的内容侧重点都有所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形成和确立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且,这个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路线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围绕加快发展抓好党建工作,这是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前提,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准。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进行,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完成党的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基层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原则,把人民利益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来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是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带领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学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激发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发展、造福人民。只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把基层需要、党员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光辉业绩。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既是我们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和动员全党同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疾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必须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探索中解决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党成立初期,就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成功领导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创造性地初步回答了党如何领导、如何执政、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形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到确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实行差额选举、党务公开等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到确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针;从实行干部轮训制度,到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评制度;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发展党员公示制等组织制度创新等等,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硕果累累。党的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其创造力就会衰竭,生命力就要停止。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入思考关系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以新的举措、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

第三篇: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

(2018年6月9日,青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同事,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同各位相聚在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在“上海精神”引领下,本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如今,上海合作组织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明天,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全面规划本组织未来发展蓝图。

让我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现在,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

为青岛峰会圆满成功,

为各国发展繁荣、人民幸福安康,

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美好明天,

为各位来宾和家人的健康,

干杯!

第四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县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县一直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围绕全县的特色种植、主导产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了28个

,拥有会员8600名,年服务收入500万元,带动农户2.8万户。从发展模式上看,*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县优种猪养殖协会依托三农养殖公司建立,现发展会员18个,带动农户380户,年服务收入60多万元。二是部门领办型。如县养猪产业协会依托县畜牧局,由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组成,现拥有会员150个,年创效益70多万元。三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如王怀志创办的*县星火食用菌研究所,开发了秸秆种菇生产新技术,引进了台白菇新品种,现已发展会员300多个,年服务收入达到20多万元。孟英水创办的杨户食用菌协会,利用机制冷库,开发了冷库反季节生产食用菌新技术,引进金针菇、杏胞菇等新品种,现已带动100余座冷库栽培食用菌,发展会员120多个,年服务收入达到30万元。四是乡村干部领办型。如王西章乡南寺庄村支部书记白振亚牵头创办了王西章冬瓜协会,发展会员300名,带动冬瓜种植6000亩。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当地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运作不是太规范,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一是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现有的28家农民合作组织能带动2.8万农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23,并且年服务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合作组织仅有县养猪协会、优种猪养殖协会和天成梨果协会3家。二是机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有的即使建立了合作章程和相关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以致于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权责不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如天成梨果协会成立之初就没有制定合作章程,与会员之间是松散型合作关系,收购会员农产品、向会员提供服务也仅限于一纸协议,没能从制度上保证合作组织规范发展。三是服务功能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刚成立时多注重于引进品种和技术服务,对生产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产前、产后系列化服务不到位。如县梨果产业协会依托县梨果产业集团创办,梨果产业集团倒闭后,由于没有龙头企业依托,现仅向会员提供一些农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在产品加工、销售服务方面还是一条短腿。四是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盈利性组织归工商局管理,非盈利性组织归民政局管理,业务主管部门也经常插手管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出现了“谁都管理,谁都管不好”的问题。另外,有些乡镇、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组织引导力度不大;一些农户思想不解放,总认为只有“官办”的组织靠得住,对农民合作组织缺乏信任,不敢依靠。

三、下步工作措施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组成或者加盟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同抗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农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民有自发组织起来共抗风险的愿望,企业有组织农民同享利益的冲动,关键是需要县乡政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世纪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有效的手段来抓,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来抓,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重点抓一批章程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完善,机构比较健全,利益机制比较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生事物,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要尽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措施,积极给予支持和扶持,特别是在资金、税收、信贷、经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比如财政部门可以考虑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工商、民政部门要明确登记办法,完善有关手续和程序,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独立的合法地位;政府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搞好服务,真正形成合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3、坚持原则,稳步推进。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在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过程中,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既要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献

第五篇: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一、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老莱镇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这只应该说是雏型,合作社的更深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不平衡。村与村的不平衡,至少有一个合作社的村有8个,一个没有的村有2个。发展速度不平衡,发展好的仅占30%。有组织不紧密,有制度不规范,有活动不正常,作用一般的占30%。基本上名存实亡的占30%;合作社的不规范性最为突出,有其形无其意,并不是打的形意权,只重内容,不重实质。流于形式,没有过程,严格来说只是空壳子、虚架子、俗套子,比如没有基本的入退社手续,没有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独立的财务,没有发展显而意见的效果等等;没有形成稳定基地及规模,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大部分停留在表层上;政府具体的优惠政策模糊,扶持资金面小额少。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群众认识不高,对于什么是合作社,它们的作用,产生的效果等等不明白、不关心、不热衷。有的还以为是政府行为,村级任务呢。即使参加了合作组织也是我行我素,不统一于合作组织的安排。更有些合作组织在镇里、村级帮助建起来后,就以为达到目的了,没有实际的运行,又影响了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一些村级干部也还都停留在合作社的表层建立上,没有去帮助沟通合作社的运转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是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不清晰,也知道组建,知道正常开展工作,但是合作组织纠竟如何发展,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合作组织才算是真正发展了,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安排,使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前进的动力和过程中的活力,所以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出现了消极的因素,致使合作社的发展停滞不前,或发展不快。

三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草根”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自发创造的,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不可或缺。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又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兼顾公平和效率。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困难很多,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

四是指导、培训机制不健全。加强指导、培训是世界各国推进合作事业的共同做法。近年来, 我市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及市站强化培训、悉心辅导、加大扶持的结果。而面上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及时的、有效的辅导和培训。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

调查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主体,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如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就会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加速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国家已经以法的形式确定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合理地位,形成了发展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明确了具体扶持措施。其次,随着农业市场化和专业化、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要求获得信息、销售、技术等多方面服务,尤其是专业服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产销合作深受农民欢迎;再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1.充分尊重农民,营造宽松环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充分考虑一个地方的实际。当前,专业合作组织应主要承载两大功能,一是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二是成为政府扶持“三农”的新载体,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只要坚持入、退社自由,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坚持为社员服务,坚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管是由谁创办或领办,不管叫什么名称,不管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合作,都应该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判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标准在于农户受益,合作组织发展并有生命力。同时,政府应当运用行政和财政手段,引导合作经济组织不断修正发展方向,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向规范化的合作社不断靠近。

2.开展指导、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开展指导、培训工作,就是要求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拓展服务领域,为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登记、运行等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我镇已经专门研究并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农经部门具体负责的领导组织,提供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了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计划,把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作为村级目标考核一个专项,作为主抓干部目标考核的一个专项。同时寻找工作的抓手,创新专业合作快速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依托市农经部门建立辅导员制度,派出辅导员向农民宣传合作社的原则、合作的意义和条件,培训合作社基本知识。

3.加大扶持力度,培植经济实力。我镇在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一方面注意培植产业化高,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合作组织;一方面建立通南镇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绿色通道,负责协调和沟通合作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再就是积极总结经验,向外推介自己,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4.抓好典型示范,提升整体素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近年来我镇发展专业合作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镇现有典型专业合作组织4家,几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它们,现在合作组织达到了24家。今后我们更要从辅导、扶持等等角度去抓好典型,推介典型,带动发展。

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坚信在合作组织发展中通过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延伸努力促成农业资源的有序流转与整合,农村进一步细化分工与合作,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基层的一个主导团体。□(编辑/刘佳)

上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例文下一篇:上海十二五铁路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