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建设情况汇报

2023-04-10

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在撰写汇报时,你是否感觉到困惑,缺乏逻辑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社团建设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小学社团建设情况汇报

朱台镇西单小学艺术社团活动情况汇报

尊道贵德

崇善尚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社团活动情况汇报

朱台镇西单小学

2014年 9 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朱台镇西单小学艺术社团活动情况汇报

为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一直开展社团活动,对艺术社团我校分别开展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电钢琴社团、绘画社团、书法社团、摄影社团等。

艺术类社团由我校专业教师张颖红、冯雨曦、韩克勇、胡建愈、朱家吉老师任教。

开学以进入第4周,我校社团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具体安排为:

1、舞蹈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三; 辅导教师:张颖红; 地点:舞蹈教室;

2、合唱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三; 辅导教师:冯雨曦; 地点:音乐教室;

3、电钢琴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四; 辅导教师:单周冯雨曦,双周张颖红; 地点:电钢琴教室;

4、绘画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

三、四; 辅导教师:韩克勇; 地点:美术教室;

5、书法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

三、四; 辅导教师:胡建愈; 地点:接待室;

6、摄影社团:

活动时间:每周

三、四; 辅导教师:朱家吉; 地点:校园;

艺术教育融于学校各项工作是我校切实落实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学校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推动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西单小学的艺术之路在孩子们、老师们、领导们的通力合作下快乐成长,发挥出独具魅力的正能量。

朱台镇西单小学 2014年9月

第二篇: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汇报

乐业县城第二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汇报

乐业县城第二小学心理咨询室于2017年3月成立使用,这个功能室集“留守儿童之家”与“心理咨询室”为一体,面积虽小,但却是孩子们心灵的港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如下: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制定了建设时间表。

二、调配了一间心理咨询工作室(约20平方米)。

三、心理咨询办公室所需的沙发、桌椅、电脑、文件柜等各一套,都已调配到位并正常使用。

四、我校现安排四名兼职心理咨询师,都接受过县里组织的心理咨询培训。

五、开展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六、充实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七、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情况。

八、心理咨询室每天全天开放。

乐业县城第二小学

2018年5月22日

第三篇:中心小学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xxxx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感谢各位领导光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多年来,在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xxxx乡中心小学通过强化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推动了学校向标准化规范化学校的行列迈进,现将学校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25平方米,拥有20个教学班,935名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2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32人。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我校教学设施完善,拥有微机室、远程教育接收室、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有13个教学班配备了34英寸彩色电视机,每个老师办公室都配备了一台电脑,为师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平台。学校还设有美术室,音乐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卫生室、心理健康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室,同时学校还设有藏书22000余册的学生阅览室,丰富的图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夯实基础,加快建设,努力实现寄宿制集中办学

回顾xxxx乡中心小学由分散到部分集中,再到实现集中寄宿制办学,着实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2005年春季,学校将布局调整规划,向乡党委乡政府做了全面汇报,经乡里研究决定,采取了先部分集中,再逐步推进,最后全面跟进的做法,实现集中办学。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和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布局调整后,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家长关心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通过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及定期家访制度,架起了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学校融入了社会大家庭,部分集中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2006年初,我们广泛征求乡村两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意见,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提出将xxxx乡中心小学建设成为一所集中办学的寄宿制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由于学校校舍严重不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得到了市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06年4月,一所明德2060平方米建设项目落户我校,经乡党委协调,村委会拔给学校15亩地做为学校建设用地。2006年5月10日,明德项目破土动工,8月20日正式交付使用,在项目建设期间,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完善了配套设施建设,学校购置了电焊机、切割机等设备,自行修建了自行车棚100平方米,平整操场土方800立方米,铺红砖甬路2000平方米,安装庭院灯8盏,共节约开支1.5万余元。为了美化绿化校园环境,种植樟籽松480棵,云杉65株,种植花树200余株,修建花坛6个,种植草坪300平方米。同时,我们还自筹资金20余万元,对原校舍食堂和宿舍进行改造,购买了食堂与宿舍的相关设备,搭建了床铺,修建了室内卫生间和洗漱间,确保学生开学时的正常使用。2007年,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原来30平方米的厕所,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使用,经教育局和财政局领导现场办公,决定投资6万元建100平方米的厕所,学校在工程建设中,节约开支,用100平方米的资金建设了138平方米的厕所,增加了3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近几年,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校在校外租用了4个教室,每年租金2.4万元,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所有功能室被教学班占用,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08年7月教育局研究决定,拨付国家寄宿制项目专项资金,为学校建设3165平方米的集教学食宿于一体的综合楼,2008年8月18日破土动工。2009年7月10日竣工。同时,学校自筹资金40余万元,增加了51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购置了食堂电气设备15件套,购置了学生餐桌、学生用床、床垫子、粘贴墙裙1060平方米、窗台心300平方米,并对洗漱间、卫生间食堂工作间进行了全面装修,购置了4台太阳能热水器为学生洗浴提供了便利。学校铺设彩砖甬路2000平方米,乡政府为学校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混凝土操场。为学校提供花树400余株,美化了校园环境。截止2009年7月,xxxx中心小学终于实现了寄宿制集中办学的构想。

四、倾心管理、凝聚合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一)注重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办法

1.依靠制度发展人。为了提升学校管理效能,按照岗位职责要求,我们先后修订了教师工作考核方案,校本教研等制度,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定向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力求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业绩,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创优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依靠常规管理人。依据教职工管理规定和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教师出勤、值班、值宿、执行计划、编写计划、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各种学习笔记等进行跟踪问效,并严格按照出勤天数考核教师。

3、依靠教育教学来育人。我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坚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开齐开全学科,上满学时。1—5年级开设英语课程,3—5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积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定期开展春秋季体育运动会,庆“六一”系列活动,不定期举行“五子棋、象棋比赛”、学生剪纸、书画及写作竞赛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1、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乡治安综合执法大队,加大执法力度,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市交警大队加大了对送子车辆的监管力度,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同时对送子车司机进行培训,每天做好安全检查。开学初,我们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和市教育局下发的安全手册,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责任,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

2、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上好间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和法制课,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我们特别加大了对住宿生的严格管理,制订了住宿生一日常规,做到每天都有教师管理和看护,严格履行接送学生手续,建档备案,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3、加强教学安全管理。学校制订了课间活动管护制度,学生在校活动期间都由下一节课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活动,成立了楼梯值周小组,负责管护学生上下楼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并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活动,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学校的后勤工作为寄宿制集中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健康的合格人才,我们实行寄宿制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严把食品采购关,与食品供应商签定采购协议书,食品的检储藏,使用专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科学制定饮食标准,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并统一了就餐时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制订营养配餐方案,规范收费标准。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制订营养配餐,确保学生吃好吃饱。每学期开学举行家长代表听证会,根据市场物价商榷就餐价格,学校本着不赚学生一分钱的原则,确定学生用餐价格。三是加强宿舍管理,让学生安全入住。学生寝室由一名支部副书记负责全面管理,设有6名保育员,加大了对住宿生的管理力度,实行保育员定时查房制度。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确定查访间隔,就寝后,每隔1刻钟到1小时间隔不等查房一次,帮助熟睡的学生盖被子,纠正睡姿等。保育员帮助年龄小的学生梳头、洗脸、叠被子,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四是完善机制,惠及留守儿童。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学校设置免费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及时与父母联系,便于处理突发事件。

(二)是完善留守儿童的结队帮扶制度。学校建立了一帮一的帮扶制度,全校每位领导教师都帮扶一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同享一片蓝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完善家访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入户走访,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交换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以上是我校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欢迎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四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自查汇报

校园文化建设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我校坚持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的办学育人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桐溪小学位于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太平山南麓山坡脚,陶山至温州

、湖岭至瞿溪客车从我校门口经过,随着高桐公路、瑞枫公路的先后建成,桐溪小学离温州瓯海潘桥火车站约10分钟的车程,离瑞安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又是瑞安南门至桐溪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实的温州、瑞安城市的后花园

。她又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校园环境清幽秀美,校园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施教区涉及桐浦乡的桐溪、桐星

、桐西

、根溪

、陶岙

、丁岙

、丁岙山

、高河

、小岭

、后龙

、坳头

、桐岭

、二平

、山外等14个行政村。学校现有6个班级,学生246人,教职工14人。

桐溪小学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原为中小学部的乡镇级学校,1992年撤扩并后成为一所完全小学,隶属于桐浦乡中心小学。xx年年3月经瑞安市教育局批准为升格学校,即独立的乡镇级学校,学校有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一日常规》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师生、家长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周碧辉校长担任组长,书记张松虎为副组长,工会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制订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形成

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

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校在新建校舍初就对校园合理布局,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食堂、厕所、传达室、花坛、门台、校门、操场等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为了达到最好的环境育人效果,使校园突出

绿

字,强化

字,讲究

字,保持

字,学校于xx年年,在市教育局和陶山教育学区的

亲切关怀下,拨款62万元对教学楼后面的山坎、教学楼、操场、校门口台阶等大修理,

xx年年投入3万余元绿色、美化校园,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本施教区14个行政村的干部、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五篇:2013小学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汐子镇烧锅地中心小学

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汐子镇烧锅地中心小学简介: ……

近年来,汐子镇烧锅地中心小学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宁城县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汐子镇总校教学管理规范》,始终把德育工作置首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完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现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抓好此项工作,对于加强师生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环境,提升学校声誉、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强有力的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使之取得实效,不走过场,不空谈,我们首先建立健全了学校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党、工、少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了校长──政教处、少先队──班主任、任课教师为工作主线,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上下交错、内外配合的全方位的工作网络。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在总结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坚持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认真研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并要求保证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不走过场。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总结制度。学校及各处室年级每学期初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学期末对工作进行总结。逐步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学生德育常规工作制度。包括每周一升旗制度、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制度、社会实践制度、行为规范制度、值周制度等。四是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制度。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点,使德育知识点和学科知识点有机结合。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保证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美化环境——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一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和高昂的进取精神。几年来,烧锅地小学以爱的主题教育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为目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 学校多方筹集资金,给学校制作灯箱、喷绘画、标语镜、标语牌、条幅,将一些充满爱的语言、人文性的格言、警示性的佳句写在上边,展示给学生,以语言感染人、以诗画培育人、以花木熏陶人、以行动教育人,力争使每一处景点都说话,每一面墙壁都育人,让缕缕生命关爱的阳光融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走进烧锅地小学,你会看到退休老教师——学校副主任蒋振英免费为学校画的壁画:《游子吟》的诗意配画,二十四行孝图, 让你感到什么是人间真爱,启迪小学生应该从小爱父母,尊长辈。在醒目位置上展示的办学历程、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学校标志、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引人瞩目,怡情砺志。 “古诗壁画”、“文化天地”、“格言专栏”等墙壁文化,让学生领悟到了什么是“博爱”,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自强不息”;生机盎然的菜园、花葱繁茂的花坛让学生感觉什么是自然之美,什么是对生命的热爱,……于是也就演绎出了少年儿童的“凡人哲语”: “学习不怕起点低,就怕坚持不到底”、“诚实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这些内化生成的“凡人哲语”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强大内驱力,将会助推孩子一生向前。

三、围绕中心,加快创建工作的步伐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烧锅地小学始终贯彻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开展爱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爱家长,家长爱老师,用爱感染爱,构建起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

1、给特殊学生过生日活动。根据学生中父母离异生、孤儿、家庭困难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生”等相对较多的情况。为使这些学生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学校的爱、父母爱、班级的爱,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学校开展给学生过生日活动。活动由学校统筹管理和指导,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每当学生过生日的那天,班主任都要安排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举行生日仪式,由班主任发表生日贺词,全班学生为过生日的同学献生日蛋糕,送生日礼物,唱生日祝福歌,任课老师和学生代表为过生日学生送寄语。过生日学生谈感言,班主任简要小结。许多同学在生日仪式上感动的留下热泪。五年级的孤儿张磊同学动情的说:“老师,同学:我12岁了,但从没过过生日,今天老师和这么多同学给我过生日,我非常幸福,我深深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学校的温馨,学校就是我的家,老师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同学就是我的亲兄弟姐妹,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来回报大家对我的爱”。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的融洽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创建了和谐共进的班级文化载体。

2、献爱心活动。为确保每位贫困家庭子女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顺利完成学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和谐的人际关系。烧锅地小学开展了同一片蓝天,心手相连,共创和谐校园的“阳光爱心”活动。活动采取教师(学生)与贫困学生或学困生手拉手结对子的形式。结对子的老师(学生)要与帮扶对象,在经济上帮助,思想上启迪、心理上抚慰、学习上互助、生活上关怀。这项活动,旨在通过老师(学生)对学生零距离的教育、指导、关心和帮助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师爱,生爱。从小就树立起从我做起、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几年来学校有100多名学困生、贫困生得到帮助。刘奎校长先后与6名学生结对子,累计给学生衣物30多件,现金5000多元。对于特困生,学校建立“爱心基金”,号召师生每人每周捐一角钱,几年来,累计捐款捐物10000余元;资助近10名特困生。学校设垃圾回收站,由教室、宿舍值日生每天收集可回收垃圾,学校集中出卖,将收入充实“爱心基金”,作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生活费补助。

(四)感恩教育,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

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一个两个孩子。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可孩子很少懂得感恩。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学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建设带动工会少先队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雷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40年来他的精神一直感召着人们。烧锅地小学实施“感恩教育”,并将感恩教育常态化,落到实处。采取年有主线(围绕感恩教育这条主线),月有主题(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每月选择一个感恩教育主题),周有推进点(每周有感恩教育活动内容)的方法,实施感恩教育。每年围绕感恩这条主线,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每月开展一个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如:三月份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志愿者感恩社会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活动,五月份结合母亲节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活动,六月份结合儿童节开展“感恩他人”(阳光爱心活动)活动,七月份结合党的生日,开展“感党恩”活动,九月结合教师节开展“感师恩”活动,十月国庆节,开展“感祖国之恩”……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进而知恩、感恩、施恩。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充满爱心。

为了将每月的主题活动落到实处,将活动细化。每周都有一个活动推进点。如:五月份结合母亲节开展的“感恩父母”活动,第一周我们营造感恩氛围,首先制定感恩父母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师生学习《方案》,发放感恩倡议书,学唱《慈母颂》、《感恩的心》等有关感恩的歌曲,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营造感恩氛围。第二周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自己统计父母每天每月的收入情况、学生自己每天每月的支出费用,以及从小到现在所用的成长成本,来感知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学会拥有爱心,养成良好品质。第三周组织开展“慈母(父)颂”演讲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演讲稿”每班选3名优秀生参加学校演讲。第四周班主任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通过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并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我帮父母家里做家务等形式,让学生回馈父母。

通过四个周的活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学生实现了感恩教育由知到行的跨越,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家长会上,不少家长欣慰的说,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就是好,孩子懂事了,自觉帮我们做家务,平时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消失了。

(五)五送活动——拓展创建工作的途径。

鉴于目前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不重视孩子读书、家长很难辅导孩子学习等现象,烧锅地小学创新家校沟通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开展了“五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对学校所在辖区700多位学生的家庭分片进行走访,进行“ 送文化、送教、送技、送法、送奖”下乡活动。

一是“送文化”,学校文艺队到所辖集贸市场、村委会等地演出,利用农牧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相声、小品等形式宣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当文盲的害处等,还把学校多余的扩音设备无偿送给各村,从网络上下载广场舞蹈教学软件并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动员家长去村里参与集体娱乐活动。此项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牧民的文化素质,避免了农牧民无事赌博,喝酒滋事的现象。如今,所辖的村里赌博、喝酒闹事的少了、创设优良家教环境、支持教育的多了,社会风气大有好转。

二是“送教”,教师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对孩子学习成长提供个性化的规划。 三是“送技”,学校免费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学校发展纪实专题片》和邹越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讲座光盘,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与生活习惯等,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四是“送法”, 学校免费向家长发放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学习材料,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法律法规,自觉懂法守法。

五是“送奖”,教师注重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表现,向学生家长发放喜报,将学生在校的各类优点通过奖励的形式送至家中,让家长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激励学生进步。

当送教下乡的老师来到农牧民家里时,他们就像庆祝盛大的节日一样,全家人穿上节日的盛装,早早迎候在门口。拿出珍藏多年的陈年老酒款待教师,他们感激的说,“你们对孩子这样好,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孩子读书了”。

通过“送文化、送教、送技、送法、送奖”五下乡活动,进一步沟通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密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失,推进了学校的行风建设。老师上门走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下乡活动既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也更是提升教育形象,树立文明意识的一个平台。

总之,学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重视在工作中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校的全面工作。如今的烧锅地小学无辍学、无违纪、无浪费、无逃学等不良现象。学校到处充满爱,师生感受到的是幸福和快乐。学校声誉越来越好,办学效益越来越高,学校由8年前的81人,现猛增到700多人。学校不但没有撤并,反而成了附近8村联办小学,成了远近文明的示范校。家长们感慨地说:“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我们一百个放心”。

近年来,学校多次被市、县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关工委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校管理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民族教育先进单位”。五年来学校接待了近三千多人次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观摩指导任务,并于200

6、200

7、2011年先后承担赤峰市“每天锻炼一小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课程改革”现场会,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宁城县关工委主任赵汝贤看了烧锅地小学的事迹,听了学校的汇报。欣然题词:“素质教育的楷模,学生成长的乐园”。

上一篇:小学生文艺汇演主持词下一篇:学校三生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