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落实到底

2022-07-06

第一篇:教学常规落实到底

落实教学常规五环节

白家庄小学工作总结

回眸一学期来的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继续高奏“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的主旋律,秉承“精神文化引领,凝神聚力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快步发展。现就本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落实环节管理,教学有的放矢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领导的立身之本,是教师的立业之本,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也是赢得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教育工作之本。质量上去了,学生成才了,人民群众就满意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科学的、有效的管理保障。教学环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校认真学习并研读教研室新颁布的教学环节管理标准,教导主任杨春芳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逐条分析“如何备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上课”等环节中的要素,并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纠正了以往的一些片面认识,如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都没有教案或条理性地写一些内容,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对此,学校教导处结合新要求提出了各类课的备课标准,如:复习课要通过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要做到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查漏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进行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通过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主题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练习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知识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通过指导,教师们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了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六认真”要求,教导处则加强了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力求做到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课外辅导求细,考试求真,总结求全。全面优化了教学过程,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了课程改革,不断强化了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构建“三有”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教学倡导什么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趣味、有思想、有效益务实高效的。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为此,教导处对三有课堂提出如下要求:

(一)有趣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倡导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达到教学的有趣:

1、组织游戏活动。如: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李航程老师,常常在英语课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如:杨春芳老师针对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带领学生到锅炉房实地观察脱硫池的结构,直观了解池子的厚度,正确求解水池的容积。

3、借多媒体辅助。如:见习教师白春燕老师,针对部编语文新教建材不熟悉的现状,她一方面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一方面自己花钱买下了全册书的课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教材进行修改,课上借多媒体实施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导处要求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恰当教学手段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在趣味性的高效课堂中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二)有思想

有思想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因为离开了思想,课堂就没有创新,学生长期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个性必然受压抑。何况“师道尊严”是我国教育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同学、老师的不同意见 ;教师必须虚心接受学生的意思;必须宽容学生的幼稚及错误;必须耐心地回答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中形成宽松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创建有思想的课堂。另外,有思想的课堂还要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基于不同思想学生的客观存在,分层教学多从教育学的概念出发,依据某一门学科的认知水平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并相应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施之教学。而分类教学较多地从心理学的概念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把学生分成若干类别,再辅之相应的教学。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都是有效的,但分类教学更符合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在实施中,要求教师必须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创建有思想的个性化课堂。

实施以来,李航程老师英语课的快乐教学思想;杨春芳老师的生活化思想课堂;张梅梅老师的务实化思想课堂;新教师刘文娟老师的创新思维思想课堂崭露头角。

(三)有效益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层次的目标都达到了,才算是有效益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求教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1)提高程序预设的高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

(2)提高课前预习的高效性。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语文学科要求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数学学科通过预习,提前算、思,学生带着问题听讲。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2、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从教学的角度说,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使其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静动结合,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慧启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师生共同配合,有序与波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才是一堂好课!

4、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

(4)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相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教学资源:有高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5、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一种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高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

三、深入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结合我校实际,组建了“快乐阅读”社团。创建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快乐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为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明灯。阅读社团本着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宗旨,在社团课开始前就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读书计划。通过阅读教学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教育。一学期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回顾总结如下:

1、组织好每位成员,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孩子们就会按时来到教室,充满期待地等待着今天要分享的阅读故事,不无故缺席。学生喜爱阅读,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与书本为友,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故事书中的语言生动且生活化,内涵丰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主动阅读、交流阅读等形式,激励学生开口说、认真听、乐于读、用心写。学生在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故事书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构建的精神殿堂。

3、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对社团活动有着巨大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气息,去触摸生活的脉搏。通过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才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因此,我们的“快乐阅读”社团真正地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培养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成了爱阅读、爱讲故事的孩子。

四、落实“两个讲堂”,提高师生素养

按照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及郊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道德讲堂”正式开始运转。学校道德讲堂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开设的。我校道德讲堂的建设将为教师的师德建设、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提供舞台。我们将把道德讲堂提倡的“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的主导思想与我校的校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成长的历程中,奠定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的行为标准和规范。道德也是做人的根本,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活的有价值,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地方,更是培养道德、提升个人修养的地方;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同学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生奠基、为将来踏上社会作好准备。大家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落实教学管理环节,提高教学管理实效

一、提高认识,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核心工作来抓

(一)加强教学思想管理

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首先应体现在对教育思想的把握与引领。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关注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实施因材施教,注重探索转化落后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坚持鼓励教师教学思想与特色的形成,创设和谐氛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互相促进。

(二)加强课程、教学计划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体育与健康)、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认真落实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为开展体育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措施。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校长亲自抓,在教导主任的参与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其贯彻实施,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督导。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内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学计划并报教导处审批备案。学期中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师写好总结报教导处,经审阅后存入教研组工作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开学前,学校应根据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行事历。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保证每学年、每学期授课的周数。

(三)加强教学流程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课外辅导求细,考试求真,总结求全,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备课管理:实行“自备-集备-复备”的集体备课模式,倡导教师集体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创新设计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其形式、内容、时间及流程要有明确的要求。集体备课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四落实(落实知识结构,落实能力发展,落实教法实施,落实学法指导)、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知识点,统一例题,作业和基础训练)、四优化(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活动主题要突出,并定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定期交教研组长、教导处检查。要建立和落实教案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教师备课情况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研组与教师一起备课,研究如何提高备课质量、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一课一案,内容详实,格式规范;做到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机械照抄照搬,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现象的发生。

课堂教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常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听课、评课制度,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把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贯穿到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创新,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规范教学行为,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和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网络媒体,创设师生思维互动、乐学善学的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得体,上下课师生要互致问候与道别;杜绝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手机、中途离开课堂、上课迟到等现象发生。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示范课和研讨课,及时组织评课,评课记录和反思总结存入教学档案。教师相互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教师在课后要及时与讲课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相互切磋教艺。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0-20节。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作业管理:学校应制定《学生作业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探究兴趣与学习习惯;还应制定《作业批改规范》,对教师批改作业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5小时。当前,要将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为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作业设计,可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要坚持“六有”“四精、四必”规定,倡导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实行面批,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以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要通过及时批改作业获得有效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反对“只对答案”、“打钩、写日期”的行为,坚决制止“只做不批”的行为。教导处要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辅导管理: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辅导。既要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提高,更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针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学习和作业问题周周清、月月清,使“补差”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导处增强提优补差工作的计划性,加强组织领导,经常检查、督促,确保提高补差工作的有效性。

考核评价管理: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考评体系。按照教学计划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的规定组织开展考评工作。根据学校、学科考评意见,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教学情况制定出考评方案。掌握即时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指导学生参与评价。要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以评价促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建立学生学习与成长档案,定时作好评价分析,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新课程教学测试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学业测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学生自测、互测与教师考核结合;学科考试的题目,应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要提高考试的组织化程度,严格考试纪律,加强阅卷评分过程控制,尽量采取“流水作业”、集体评阅的方式,确保评分客观、准确;要加强考试命题分析和考试结果分析,对学生试卷加以个案分析与诊断,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要发挥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功能,发现教学问题,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教学总结管理:每学期末,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学工作总结,要求每个教师根据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教学工作得失、经验与教训,明确改进教学的方向、目标和措施。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要收入教师业务档案。积极教育和引导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强教师管理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为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的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切实可行,既有利于学校评价教师,又有利于教师自我评价。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学效果,还要重视教学态度和教学过程。要坚持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及时将教师评价材料归档。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学习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学能力水平,从而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校要把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志。因此教导处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学习管理制度。应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动手操作)——考试(考核)程序,全面管理学生学习质量。建立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检查制度,如检查各科作业本、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读书笔记、日记和周记等。对优秀的作业或笔记等可以展览,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进步显著的学生,可以总结他们的经验,交流推广。要建立鼓励性评价体系及定期表扬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应结合学习检查,评选出学习上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奖励。

(六)加强校本教研管理 把校本教研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本校教师及教学工作的实际,周密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健全制度,建立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使教师养成反思、探究的良好习惯。校本教研要认真研究各学科教材教法和学法,深入研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更要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七)加强学籍管理

认真做学籍注册、管理、年审等工作,按规定办理学生转学、借读、休学手续,并建立详实的工作台帐。学籍管理要做到人头明、表册全、情况清,坚决杜绝无序现象。加强“控辍”工作,建立“控辍”工作责任制,将“控掇”工作同班主任工作实绩考核挂钩,努力把“流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争取无“流生”。坚持平行分班的原则,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

(八)加强对学生用书的管理

加强学生教材、教辅和报刊杂志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一支笔审批。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购买。严肃查处非法编印和订购、使用盗印教材教辅行为。

另外,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学额不满的学校,要针对小班化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进行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三、齐抓共管,形成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合力

(一)层层明确抓教育质量的责任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都要对教育质量负有责任。要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统领各项工作。要建立校领导包年级组、包班的教学质量分工责任制,实行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

(二)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

校长是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引导者。校长工作的实质就是以身作则地研究教学业务,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问题,身体力行地带领全体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校长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和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教学管理工作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

(三)以人为本,凝心聚力,齐抓共管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 用目标和美好愿景鼓舞士气。 一要坚持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上课;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力求使课堂教学每天都有改进。二要坚持“教师本位”的思想。教育引导教师把个人利益和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宣传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合力抓教学”的工作局面。三要坚持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人的管理,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加强制度管理是必要的,但只强调“建章立制”的制度化管理效能是很有限的。注重人文关怀,把工作做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突出位置,坚持教师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无论是哪一个教师,只要家里出现了困难或困惑,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伸出温暖的双手,为老师排忧解难。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有了想法,学校领导也主要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不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发号施令。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使教师舒其心、尽其力,尽心尽力把教学质量抓上去。四是要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成员之间、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用集体的智慧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努力营造提高教学质量的和谐氛围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新情况,特别要宣传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情况,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们要从有效教学管理和有效教学抓起,逐步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最终走向高效教学管理,实现高效教学。让我们凝心聚力,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优质教育而共同努力奋斗。 备课从整体入手,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按周次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再到局部,设计课时教学方案,能做到心中有“标准”,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并基本掌握与相邻年级间的知识衔接点。能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与学法、备作业。备课能以个人钻研为主,编写教案实用、规范。

二、认真上课

上课铃响后,师生问好,开始进行教学。上课时基本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法科学,教学民主。传授的知识信息应准确,注意信息反馈,鼓励质疑问难,积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堂课均应有一定的容量与密度,较好地实施教案,教师根据教案上课,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课堂生存的问题能做适当调整。语言准确、生动、清晰、规范、简炼、通俗、儿童化,富有吸引力,具有逻辑性,教学始终讲普通话。板书正确、清楚、简要、工整,布局结构合理,体现讲课重点和过程,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态亲切、自然、形象得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上课,不拖堂,不歧视、讽刺学生,不自由放任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授课时,教师们精神饱满,一般无坐着上课现象,学生活动、讨论、作业时经常进行巡视。

三、认真批改

作业的布置做到认真精选,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作业尽可能在课堂内完成。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到五年级不超过1小时。作业从学生实际出发,极大地避免了机械重复的训练,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尽可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正确、规范。各学科的特点进行等级评价,评价客观、公正,对后进生能够进行面批面改。批改都能用红笔,批改后的作业让学生及时改错,教师及时检查。

四、认真辅导

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不讽刺挖苦,不另眼相看,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个别辅导,耐心帮助他们寻找致差原因,讲究了辅导方法,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高了辅导效率。并且注意课内外结合,重在课内,在课堂中多提问、多辅导、多鼓励,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认真考核 考核有明确目的要求,严格控制了测试次数,语文、数学、英语学校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正规的监控,其它学科进行期末考查。单元练习由教研组长负责命题。命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题目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不出偏题、怪题。严格执行监考制度,杜绝作弊。实行年级交换流水阅卷,做到公平、公正,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考核后,教师能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拟订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及时抓好学生知识技能的共性缺陷部分的矫正工作。

第二篇: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常规

如何落实教学常规

目前,说到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更多的是优质课、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之类,说教学常规方面的东西,大部分人认为似乎有点老套,有点土气,不以为然。但是,我们想想,我们大家是不是每一个人对教学常规都了解,并能做按要求做好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而且都要做到的教学常规呢?

教学常规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特别是年轻老师,落实好教育常规,从头做起、做好这关系到我们的今后,关系到我们的一生,也关系到我们教育的未来。在北京教育学院管理系主任卢无锴所著的《校长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统计数据又证明了一个教学管理中的规律性结论,一个学校是否有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师是否有备课、上课、考试、教研、科研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学生是否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严格制度和训练,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狠抓教师教学常规的培训,而我们每一位年轻老师必须认真按要求落实好教学常规。

一、常规教学中的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学校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进一步促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保证教学常规活动的生命活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所谓常规教学,就是指日常教学,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 所谓教学常规,就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

常规教学,也可以称为常态下的教学,它不是公开课、精品课等非常态教学,从层次上讲,它还没有那么高;

教学常规,也可以称为管理者对教学在常态下的规定,它不是对教师教学的高标准、拔高性规定。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

二、常规教学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讲,我们知道,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必须靠日常的、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而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是有层次的,日常教学的层次越高,也就是常规教学的层次越高,那么,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越高。一句话,常规教学的层次,决定着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

从现实看,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层次上讲,大约有四种状态: 最高层次是精品状态的高效课堂; 次之层次是优秀状态的中效课堂; 再次层次是合格状态的有效课堂; 最次层次是失序状态的低效课堂。

我们必须努力追求高效课堂,尽力实现中效课堂,确保达成有效课堂,杜绝产生低效课堂。

我们的常态课堂应该定位在哪个层次呢? 从教师实际和教学实际看,我们不敢奢望每节课都是高效课堂,尽管我们努力追求它;我们不敢夸口每节课都是中效课堂,尽管我们尽力实现它;我们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是力争每堂课都成为有效课堂,确保常态下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力避出现低效课堂,杜绝常态下的课堂沦为低效课堂。

如果我们放松自己,放任常规教学低迷在失序状态,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空话和笑谈,我们将愧对自己,丧失自身尊严,失去他人信任,断绝发展道路;如果我们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使常规教学稳稳地在合格状态的平台上向着优秀状态的境界迈进,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变成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一片一片美丽的风景,一道一道灿烂的辉煌!

所以说常规教学很重要。

三、教学常规的内容及要求

我们的教学常规,主要是从传统的“备教改导考”各个环节来制定的。

(一)教学计划的要求和环节

1、钻研课程标准。研究课标要求、意图

2、研究教材和参考书。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构、体系、特点

3、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人数、知识结构、基础情况。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5、做好各种预案

(一)关于备课,基本的环节和要求是:

1、研究课标要求。逐字逐句的认真研究,理解其要求。

2、透析教学内容。反复研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

3、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贴近,与学生贴近,与课标贴近。

4、找准教学重点。有价值的突破点,有意义的生发点,最重要的知识点。

5、估测教学难点。思维障碍,能力障碍,知识障碍,操作障碍。

6、匡算教学时间。容量适中,不疾不徐。

7、做好教学准备。学生知识准备,教学道具准备,教学情景准备。

8、预设教学环节。好切入,好思路,好章法,好活动,好平台,好问题。

9、设计教学语言。导入语,激情语,过渡语,讲析语,评价语,总结语。

10、设计教学板书。美观,科学。

⒑撰写教学方案。青年教师必须详案;骨干教师详略适当。

教师备课要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队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可惜,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它,没有重视它,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课标是我们教师备课的指南和航标。教师只有仔细研读课标,在备课时才能高瞻远瞩,瞻前顾后,整体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做好备课。

教师备课要仔细研读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要想运用好教材,就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实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度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在思考教材时,一定要换位思考,用学生的眼光解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最大限度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对于学生来说,直接简单的问题和难度过于大的问题,就不要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为备好课,可以提前说课或模拟上课,在进行修正备课,一达到理想目的。

教师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

: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把心理学还原成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同时,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趣体验结合起来,使教材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而这些,我们的教师,往往都忽略了,只是粗讲多练,以练代教,课后搞题海战术,用好事多磨来提高学生能力是很荒唐的。

有人说学生是一本书,一本无限丰富,无限精彩,无限可能、活的无字书。学生这本书,教师要用脑,用心,用时间去读,用一生的精力去读,去准备。否则,不了解学生,就难以因材施教,顺学而导,容易陷入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导致教学效益低下。所以,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以至药到病除。

教师备课要注意教法学法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育就是为未来培养人为目的,我们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站在教育理想的峰巅,精心准备课堂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法学法,目的是“授之以渔”,决非“授之以鱼”。从根本上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觉悟,激发探究欲望,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冶情操,获得生命力量。

教师备课要注重教学手段

现在,多媒体技术融声、色、光、点、电于一体,打破教学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效应。有条件的学校,教师们在备课时,可以适当的制作一些课件,将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备课既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又是一项综合脑力劳动,是教师课前的“预设”,更有预设之外的“生成“。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揣摩,把备课真正“备好“。

(二)关于课堂教学,基本的要求是: ⒈提前到达,按时下课。 ⒉仪态规范,教态端庄。 ⒊说普通话,音量适中。 ⒋言语文明,和蔼可亲。 ⒌讲解透彻,深入浅出。 ⒍讲练结合,形式多样。 ⒎面向全体,尊重后进。 ⒏严谨有序,秩序良好。

(三)关于课堂训练,基本的要求是:

1、有效训练设计。

实施有效的训练是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①选题要突出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正确定位。正确定位是根据学情,正确把握练习的深度和广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形式多样,要具有梯度,份量要适中,不搞题海战术。

针对性是指适应学生。要从教材出发,知识内容习题化;要从课标出发,教学要求习题化;要从学生出发,能力培养习题化。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选择习题。 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或测试题,原则上老师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归纳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作出标准答案。

②选题要注意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明确作用。课前检测题、课内例题、课内练习题、课堂讨论题;当堂检测题、课外练习题、单元测验题、综合测试题等,不同的题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课堂,对不同的学生使用效果是不同的。

③选题要探索新颖性。

创新性是指好中选优。难度调节、重组改编、一题多变,举一反三。选用多种题型,设计题组训练。选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自己先做,要不看参考答案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好题好在何处,妙题妙在那里就胸中有数。

2、训练要立足课堂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和学习成绩,而有效的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备课组十分重视课堂的训练,如新课,一般有5分钟左右的课前小测,15分钟左右的巩固练习和达标训练。

(四)关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具体的要求是: 在作业设计上,“理科作业不以量的增加作为提高学业成绩的唯一措施,要注重作业设计的质,要择选、设计一些在思维上具有张力、在知识上具有通达性的作业题”;“文科作业要在重基础的同时,注重思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抓住传统设题方式设题,夯实基础,一方面瞄准中考题型变化的新动向设题,未雨绸缪”。

作文(全学期10次)必须全批全改;其他科目(英语、数学每天作业,物理每周2次作业)全改,并且每次作业下批语人数不得少于5人,学期结束作业下批语面达到100%;课外作业(资料性质)实行轮改,每周必须批改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批语要具有激励性、启发性。

(五)关于辅导学生的基本要求: ⒈确定培尖、治跛名单。 ⒉制定培尖、治跛方案。 ⒊落实培尖、治跛措施。 ⒋公平对待学生。

(六)关于考试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1、命题:一要考虑难度。二要考虑覆盖率。三要考虑考察知识点。

2、考前认真组织复习,复习课要有教师智力含量。

3、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

4、培养学生考试的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

5、严密按照规定组织考试。

6、阅卷时做到认真、公平、真实,不得请学生阅卷。 7评讲试卷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形式多样。

8、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和考试反馈。

(七)要积极参加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制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制度,“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位一体,是校本教研制度三大组成部分。

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校本和校际交流

校本教研要搞好“四定” 落实: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校本教研具体化为七个关键步骤:问题诊断→理论引领→实践跟进→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研讨升华→行为转变。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方案。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书籍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思想。

结论:相互关系

“问题诊断”是起点, “理论引领”是关键, “实践跟进”是实质, “同伴互助”是重要补充, “个人反思”是提升,

“研讨升华”是教师心理经验的交融, “行为转变”是落实。

对极少部分同志不遵守教学常规的忠告: ⒈不要恃自认的水平来违背教学常规; ⒉不要借所谓的背景来凌驾教学常规; ⒊不要以曾经的贡献来消释教学常规; ⒋不要仗个人的资历来漠视教学常规; ⒌不要依所谓的个性来抵制教学常规; ⒍不要持消极的态度来应付教学常规; ⒎不要用懒散的惯性来冲击教学常规; ⒏不要用庸俗的行为来破坏教学常规。

教学质量之基础在于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之高度在于教学智慧。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基础做起,认认真真落实好每一项教学常规。

第三篇:落实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我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提升我校教学质量,我校根据市教育局、三岔学区教办有关教学教研工作精神,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常规管理工作检查小组,小组领导全校教师利用校本教研时间,充分学习讨论了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关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讲话精神及兄弟学校常规管理经验,反思了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得与失,研究了学校教学现状,针对教师教学实际,重新修订了我校教学常规工作要求和考核方案。对校本部和所辖村小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针对上期检查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重点督查。在本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中,学校采取了自清自查、组内互查、检查小组重点抽查的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是检查者、学习者、评价者,旨在为老师们搭建一个彼此交流的平台,让检查成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发展的一个杠杆,让检查成为教师们专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砝码。小组全体同志用新的教学常规方案要求,深入老师的课堂,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过程工作,对每位老师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分析和考核,将其结果作为教师综合考核的一个主要内容。在检查结束后,学校组织召开了常规工作专题总结会议,认真分析了现状,总结不足,对后期工作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意见,同时也给予常规工作优秀的教师以认同和表彰,既鞭策了后进,又给教师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进一步落实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本周一下午我校教师例会上,我认真学习了县局教学常规管理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并认真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查漏补缺,对近段教学常规落实进行了自查。

自身的优势:

1、在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制订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时对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予以总结。

2、课前认真备课,及时书写教案,做到超周备课。上课带教案,坚持侯课制,提前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3、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努力注意自己的工作管理方式,宽严相济,使学生心服口服。

4、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自身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与教案有时脱节,课堂补充事例内容较随意。

2、讲授知识点占用时间长,学生课堂展示时间不多,放不开,感觉评价发挥不到位。

3、学生作业批改的批语简单,对话性、激励性批语不多。

4、有时管理学生方式简单,出现大发雷霆现象。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解决和改进自身的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现代教师。

对学校的建议:

多开展一些有关感恩教育的全校学生活动,多树立一些正面的学

生典型,使校风纯真,学风浓厚。

第五篇:西关小学教学常规落实计划

2008--2009学年

西关小学教学常规落实计划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为扎扎实实落实好教学常规,圆满完成本学年的各项教学任务,使学校教学管理更科学规范,常规落实有序有效,特制定本学年常规落实计划与措施。

一、常规学习

每学期初学校均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细则,并且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讨论细则中的关键条款,写出学习笔记,为落实常规打好基础(课堂改革方面的学习)。

二、督促检查

1、每学期开学第

一、二周进行一次常规上的全面检查,从形式到内容进一步规范。

2、期中考试前两周进行每学期的第二次常规检查,并且评出优秀与落后,进行表扬与强调整改。

3、期中考试后第三周进行每学期的第三次检查。

4、每次检查均有教导处负责,教研组长参与。

5、每次检查后学校均要做好记录写出检查小结,在教师例会上宣布。

三、制度管理

全学年学校对常规检查的几次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作业、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活动四个方面给所有同志评出优、良、中三个等级,并且与量化考核挂钩,显示在学年末个人量化考核分数中。

上一篇:教学常规检查要求下一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