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心得体会范文

2022-06-20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修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研修班心得体会范文

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_北大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能在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是众多学者们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下面是文库带来的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篇一

六月初,我有幸走进北京大学,参加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的学习。时间飞逝,七天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然而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未名湖、博雅塔仍历历在目,名师教诲亦声声在耳。

能够到北大深造学习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争取到这次学习机会也是局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爱。此次培训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体现出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学习机遇十分珍贵,只争朝夕,我自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聆听,仔细笔记,学习生活丰富充实,受益匪浅。几天来,共聆听了14位名家大师的讲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我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前沿代表,他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论、跳动的思维浸润着我们的心智,陶冶着我们的胸怀,一些独特的新颖的观点也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让我感悟频生。

一.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探索、创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训班里的49名学员,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二.启迪了思想,拓宽了创新的思路。教授们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启迪与教育。清华大学张敏教授在给我们讲《城市品牌形象与国际化建设》的时候提到要把工作当作事业而非职业,他讲到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会只是满足于完成任务和养家糊口,为了一份薪水不得不做。只有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作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才会热情投入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中,经常缺少的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热爱,我们经常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认为工作就是每天必须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务,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领导交给的任务按要求做完,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没有人会想,所以工作业绩平平,找不到亮点。我们应该从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入手,改变自己的观念,把本职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而并非职业。对工作怀有激情,对工作怀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尊重。

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篇二

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行列两年的新教师,非常有幸踏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参与研修。北大研修,是一场非同凡响的教育盛宴,听了闻名全国的名师们的讲座,深深受到感触,也深深感受到北大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特色!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曾描述:教师的外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北大附中校长赵钰琳教授的低调务实,吴昌顺校长的批判精神,华应龙教授的融错见解,张思明教师的终身学习,赵希斌教授的幽默风趣,孙庆均教授的智能开发……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充分展现了名师们的大家风范,还有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和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让人感觉犹如春风拂面,清新悦目,让人尽情享受心灵丰收的愉悦!

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于人性化育的职业。在面对职业生涯初始阶段的种种困惑与忧虑,北大研修,无疑给予我一次精神喂养和隐形引导。何为优秀教师,何为专业化成长,何为有效教学,何为最好的教育,何为教师的幸福生活……让我更深层次地领略教育的深度内涵,选择性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现况,在此愿同大家分享、共勉。

1)我所知

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优秀教师聚集了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两者,即优秀教师=知识魅力+人格魅力。正如曹志祥副主任所说:一名优秀教师,应在“术、器、道”这三方面上有所建树。术,指有一定的思想观点,对教育有一定理解与看法;器,指教学有一定的方法;道,更高层次的追求,指研究教学规律。一位教师要想做到跳出学科,跳出教育,更好地上台阶,必须使个人获得发展,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的教师,其间有一个专业成熟的过程,而教师进行的“教育探索”是达成专业成熟的重要途径。做到专业成熟,教师应培养专业眼光、专业品质、专业技能,先探索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后开展基于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的教学叙事研究,逐步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而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种追求状态,都是一个积攒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贵于坚持,拒于惰性,不能急功近利,只单纯停留在‘术’方面的追求。

2)我所悟

非常赞同一句话:自己给自己的舞台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无意义的工作只会孵化出无意义的人。同样,今天教师生活的无意义,很大程度上缘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呆板僵化。场景在变,学生在变,可内容形式不变,用同样的方法,教同样的内容,接受同样的考试,被同样的标准评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重复不老的“旋律”。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内容、新特征、新细节,才能感受教育工作的真正意义,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思考学生的个性,分析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考虑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在生活中反思这些内容,会发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有欢乐和痛苦,是积累而不是重复。教师生活因为研究而不断丰富起来,教育的幸福因为创造而获得意义。

3)我所思

教师存有“反思之心”,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就会有所求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不断反思,给自己更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那教师必然沉淀无比深厚的教育智慧。而学生是成就名师的最好专家,而教师的反思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实现。教师需行走在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科学化的班级管理之路上,且行且吟。领略了在教学一线的名师们的教育思想蕴含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1)如何突破自己的教学领域,如何拓展自己的教学上升空间,如何突破教学停滞瓶颈;2)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学科特色;3)如何克服浮躁之心,享受职业幸福。在没有听名师们的讲座以前,总觉得为人师表就是授业解惑,要不断地充分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却没想到做一名好老师,就得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修养,还要有一颗爱心,善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要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教师的专业成长会和自己的幸福人生密不可分——原来,教师的专业成长源自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从名师们身上,有太多的亮点值得我学习。例如赵钰琳校长的成功论:成功=知识+见识+胆识;已经退离教育第一线多年,却对教育发展动向仍了如指掌的吴昌顺校长,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将有教学研究价值的报纸剪下粘贴在笔记上,一年一本,收藏至今笔记本堆起有几米高;华应龙老师的融错论;名师张思明老师,自学成才,十七年坚持不懈地研究数学建模,坚持终身学习,他的事迹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坚持,教育需要用心;赵希斌教授大胆剖析,勇于揭露自身短处,从追‘功’到淡泊明志的历程,让我感受到名师的风范与个人修养;马健教授的“教师幸福论”,更是春风化雨,绵绵不息。

4)我多求

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由自己的行为所铸造,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因此一个人的行为与行动至关重要。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是一个善于对自己提出要求的人,我的所求如下:一、做一个‘四心之人’,即用心,恒心,细心,留心;二、坚持学习,发展个性,扬长为主;三、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师。吸取他人精粹,发展已有之长,保持持续动力,达到以下目标:一、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结构;二、形成自身教学风格;三、形成学科特色,打造科技基地品牌;四、终身学习。目前,作为一名新教师,自身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但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无限的,在反思的基础上,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必会在教师生涯中做出自己,成就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自己的课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篇三

摘录于丹《论语》心得:“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2007年6月,我们60人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MPA研修班,姜局长在开学典礼上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近几年,工作职能的转变对我们的理论素养、学识水平、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处理好工学矛盾,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成。我们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因为我们已经感觉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都非常渴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我们抱着这样的态度参加了这个学习班,可以说如饥似渴,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学习,通过近一年的学习确实感觉有很大收获。

MPA班的老师都是著名的学科教授,他们的真知灼见给予了我们耳目一新的震撼和体验。尽管他们的风格各有千秋,语言或犀利诙谐,精辟或润物无声或石破天惊,但其共同点就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犀利的剖析、旁征博引的佐证、娓娓动听的论述,使深奥莫测、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引人入胜。有时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用不同理论和见解,从截然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这对我们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他们用全新的理念打开了我们固化的思维,用丰富的知识和事例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这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让我们学有所获。

历时10个月的时间,集中授课共30天,但这短短的经历,已经为我们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除了获得知识,还有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课程里的收获。

1、于洪波老师的《项目管理》课程,倡导一次把事情做成功,并且给我们分析了“一次成功”的基本要素:一次成功=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目标

以前我们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是肤浅的,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项目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重复性的经营活动不叫项目,连续性、常规性的工作也不是项目。项目必须是一次性的,具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我们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当作项目来做,要争取一次就把事情做成功。

2、卢存岳老师的《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与开发管理》课程名言:

好、大、难的任务,要从大处着眼、往实处用劲;

组织是个好东西,具有天大的功能,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

关系是个好东西,是科学之头、科学之首、科学之根、科学之基,关系是生产力;

生产决定今天,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后天,管理决定天天;决策定在高处,执行做在明处,操作落在实处,管理是在处处。

3、王俊宜老师的《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科技革命》

王老师所讲的世界经济组织的演变发展历史,站在更高的层面分析了世界经济形势,给我们讲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使我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两个阶段(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和长周期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预期惊叹不已。王老师超强的记忆力让我们折服,精深的专业,独特的风格,阳光的心态,充沛的精力,让我们敬佩。其丰富精彩案例,针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引领国内经济的视野,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思考。

二、作为当今社会的合格管理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忙碌的工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事务性的工作中,加之自己的惰性,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知识,经常是现用现抓,照搬照学,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我们知道了在任何境遇下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和汲取知识, 用知识充实生活,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用知识来充实头脑,每天都是一个鲜活的自己。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要努力学习,增强能量,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力争转化为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学习知识重在改变思维方式。

成年人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而是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为一种能力,推及到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中,做到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要学习和掌握用不同理论、角度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要善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将知识做到为我所用,为我所长。

一年来,我们学习了20多门课程,北大老师渊博精湛的知识,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使我们在和谐愉快的学习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科学思考,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个人素质,提交了期中和结业论文,结合实际和本职工作进行了思考,丰富了知识体系,增强了理论素养,开拓了视野,倍感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虚心学习,用所学的公共管理知识全面认识和把握工作,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合格管理人员。

经过学习,我们的知识从零散变得系统,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从模糊变得清晰,对社会的思考从感性变得理性。今天我们结业了,但这不是学习的结束,我们已经体会到生活、工作和生命都是学习,我们有决心象MPA班的教授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最后,用一首诗作为我学习体会的结束语: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

就做山谷中的一颗小树,

但须是最好的一颗。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颗大树,就做灌木一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灌木一丛,就做一片草绿,

……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不能凭大小来断定输赢,

无论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猜你喜欢:

1.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2.北大国培研修心得体会

3.清华大学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4.2017年清华研修班学习心得

5.北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报告

第二篇: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校长、主任研修班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聆听着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领导和教授讲解,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局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我县教育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虽然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农村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对于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我并不完全清楚。通过专家和教授的讲解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初中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三、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使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

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总之,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参加培训的。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师专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你今天幸福了吗?

——听程斯辉教授的课后有感

有幸参加了2015年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小学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到武汉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期间听了六个名师的课,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程斯辉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这节《怎样幸福地做老师?》。也许是教学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会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突发的教学事件、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菜鸟”觉得压力山大,幸福的指数是直线的下降。而今天有幸的听了程教授的课,我觉得,其实老师要幸福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就是你的心态和你的“功力”。功力是靠修炼的,而心态则是你的一种修为。我就这个来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程教授跟我们提了两个问题:中国人的幸福感在下降和中国的教师幸福感在下降。

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针对问题来解决问题。他认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下降是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一、爱比较。他强调了一个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你就只有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确实,实际的生活中就是这样,职位,财富,房子,车子等等这些物质上的比较,就教师这个行业来说,要做到大富大贵是很难的,如果用这些来衡量你的幸福,你会幸福吗?

二、缺乏信念。没有一个目标和追求。目标,是一股推动人不断努力和前进的力量,就个人而言,自己现在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随波逐流,每天的工作都是很机械的,那么当你一略有空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那种感觉会让你慌张,你慌了,你又这样去让自己幸福能?

三、不善于方向生活的阳光面。这一点在我们民师间是很普遍现象的。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单位不好,工资低,别人的工作单位福利高,待遇好,工资高等等N多好处,放大了别人的幸福,贬低了,甚至是忽视了自己的幸福。

四、乐于奉献的人少了。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品质的提高,安逸的生活让人性变得自私斤斤计较,大家都在讲利益。教育也在商业化,那么请问在这种商业化的管理下,教师会坚守无私奉献的有几个?

五、不知足。知足是一个是什么标准?我想没有,是个无法填补的无底洞。

六、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古训就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太多的不信任,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经常会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家长告老师的现象等。

七、过于焦虑。老家有这样一个说法。教师是一个“饿不死,也养不胖”的职业,有各方面物质上的压力,所以很多老师都会有较大的焦虑感。

既然我们都知道教师为什么不幸福,程教授为我们提出了几个建议,其中有几个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

一、将自己当“人”看,教师是“人”。只有自己将自己定位在人这个位置上,你才能 明白自己是追求幸福的人,是生命价值渴望得到体现和发展的个体,是物质和精神需要满足的人。别将自己神圣化,那么当你在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中就能将自己的幸福感提升。

二、撇掉自己属于知识分子的那几中特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己很爱较真,总是要刨根究底,搞得跟同事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很僵硬,自己烦闷不堪,这很大部分就影响我们的情绪,所以,不能较真,今天我会更幸福。

三、敏感。尤其是我们女老师,情感很丰富。多数情况下也是自己的矫情弄得教学关系紧张。

四、遵循教育教学的自然发展规律。教师是个很特殊的职业,我们所面对的是有自己想法和情绪的的人,只有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根据孩子的需要教给他知识,他接受,你轻松,自然你就有幸福感了。

五、修炼学生喜欢的品质。我觉得这个特别有必要,同时他也是老师个体成长发展必备的秘诀。公平公正、民主、体谅、仁慈、耐心、鼓励、欣赏、幽默感、博学多才、言行一致等等。

上完程教授的课,我用了一个的晚上的时间去回想我这四年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有苦有甜,有汗有泪,也有很多次的想放弃,但最终我都挺过来了,路是艰难,但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积累经验,当个教师是幸福的。

邱婉霞

2015年5月31日

第四篇:助教研修班心得体会

助教研修班学习心得

参加了5个星期的助教研修班,我感受颇深,第一讲就由洪院长为我们上课,讲授了“职业人”培养理念,对于我们学院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洪院长提出了四个个问题:为谁教?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在这样的问题下,对于我们刚刚跨入教育行业的新人来说还是需要好好的探讨,好好的学习。这次的助教研修班,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最关键的是怎么教? 研修班的老师针对怎么教,为我们安排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课堂教学规范及教案编写、多媒体的制作,最后一堂课是我的历史观----易中天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讲座视频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是易中天教授讲座时问题引入;语音、语调和语速;如何提出问题,又如何转入自答所提问题;承上启下的层次间过渡性语言的运用;例子的运用。这些关注点在课堂的教学中,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学习这些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而做好基础、准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而各企业提高其竞争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人,而教师在这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教师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2、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3、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教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由于其语言表达的不同,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课堂上偶尔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或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原来构思的教案发生矛盾时,就要求教师具备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可反应迟钝或惊慌失措。

4、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教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把课堂上所要教授的只是加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艰深的问题明了化,结合多媒体,把枯燥的内

容艺术化,是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思想得到升华。

助教研修班是学习的一个开端,成为一位合格教师就应该努力学习,由职业教育变成研究者,从为获取从教资格而学习转变为自身成果的创造者,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与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工商管理系颜芹芹

第五篇:教师研修班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教师研修班心得体会

背景:当前,在“又好又快”发展的指挥棒下,社会各项事业都在“好中求快”,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怎样充分解放学生、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xxxx市xx区自xxxx年启动“自能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以来,从当初的构想、到理论研究再到实践检验,四年来区教体局领导带头钻研,全区教师深入实践,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今年暑假,就在我们“研修”期间,xxxx区正组织了200余人的编写团队,对高效自能课堂建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汇编,我有幸参与其中,在学习了“自能高效课堂的部分成果之后”,我收获颇丰,同时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发现虽然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校之间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差异,但共性是都达到一种瓶颈状态,对当前研究的提升缺少一种更高更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在参加了此次研修之后,中观设计的理念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这不正是我们全区老师绞尽脑汁苦苦寻找的理论支撑吗?感谢这次研修这么及时,为我们的成果生成注入了新的理念,更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不竭动力。此次“研修”,就像为高效课堂插上了一双翅膀,让学生能够展翅飞翔,为此,我谨以《“修”一双翅膀 助学生飞翔》为题,写一写“研修”对构建“自能高效课堂”的点滴启示,欢迎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也希望我抛出的“砖”能引来专家、老师们智慧的“玉”。

启示一 中观设计理念让知识体系化

当前我们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设计视野大多停留于微观层面,在单个课时内“打转”,“庖丁解文,目无全文”。实践证明,追求课堂的高效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把知识化整为零,企图个个攻破,这样,就完全丧失了知识的连贯性、统一性。通过研修我认识到,“中观教学设计的好处是使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往下可以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往上可以较好地兼顾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通俗的讲,中观设计,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信息,对各种高效学习方法兼收并蓄,对老师来说能充分展示和提升更高层面的教学设计技能,对学生来说,他们既能下海摸鱼——沉下心学习,又能跳出海面看世界——驾驭好学习,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正符合“自能”的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之后,会更好的把握自己学习的

免费

分享

创新

方向与进程。

启示二 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让课程资源“重新洗牌”

先进教育技术的加盟和海量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人,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掌握搜索、运用的知识的技能更重要。人脑毕竟不是电脑,容纳量有限,有一些知识完全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等到用时再拿来。比如,中观课程设计中,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搜集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整合资源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不再是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学生在海量语文资源徜徉,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探索、发现之旅,这样的课堂不正与“自能高效”不谋而合吗?

启示三 研究性学习打破老师专政“铁饭碗”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通俗一点讲,喂养孩子不能替他吃,教育孩子不能替他学。自能高效课堂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而在此次研修中,专家们尽心为我们准备的研究性学习模块,正是实现学生“自能”最好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方法就是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方法采用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在互动中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了促进者、学习者、指导者、幸福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丢了专政铁饭碗的老师手里多了一把“芭蕉扇”,所做的就是“煽风点火”,让学生学习之火永远不灭,终成燎原之势。

启示四 “知识可视化”让课堂实现“数字化”

此次研修的最大看点就是将“思维导图”引入课程设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思维导图又称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等,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虽然语文知识的逻辑性没有理科那么强,知识点也没有历史政治那么琐碎繁多,但是语文丰富的主题和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脉络,有了这个脉络,看似杂乱琐碎的语文资源会变得条理清晰,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语文学习目标更加明晰,犹如拿着一张张微型“语文知识”地图,有了它,学生“可上九天揽月,

免费

分享

创新

可下五洋捉鳖”,在语文知识的海洋自由徜徉。思维导图的使用,必将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如果能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必将为自能高效课堂建设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课堂更高效,让师生更幸福。

如果说,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那么能够在今年暑假结识研修,是我们每一个山东教师的幸福,而作为xxxx的老师,我们无疑是最幸福的,因为在我们区自能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刻,“研修”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给我们注入了源头活水。我们所有xxxx教师,将张开“修”来的一双翅膀,在自能高效课堂与学生一起飞翔。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上一篇:优秀班集体申请范文下一篇:音体美信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