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选择题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第六章选择题范文

人力资源一级考试 选择分章节练习 第六章(推荐)

2016 5 76.在短期工资决定模型中,集体谈判的实际交涉区是( )之间的区域。

(A)工会的上限和雇主的下限

(B)工会的坚持点和雇主的下限

(C)工会的上限和雇主的坚持点

(D)工会的坚持点和雇主的坚持点 【答案】D P517图6-1

77.集体谈判中的( )让步方式,会使自己的谈判余地最少,但让对方觉得还有让步空间。

(A)一次到位

(B)二次等比

(C)四次等比

(D)递减加价 【答案】A P528

78.( )是指社会不同群体面对相互之间的各种冲突时,能够以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价值准则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紧张关系。

(A)社会整合

(B)社会有序

(C)社会稳定

(D)社会发展 【答案】C P530

79.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 )。

(A)现场处置方案

(B)专项应急方案

(C)安全管理预案

(D)综合应急方案 【答案】D P542

80.人民法院接到劳动争议诉讼的诉状后,应当在( )内进行审查。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答案】C P552

81.劳动争议诉讼中的( ),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无争议。

(A)确认之诉

(B)变更之诉

(C)给付之诉

(D)调解之诉 【答案】B P557

82.反诉的特征不包括( )。

(A)当事人具有特定性

(B)诉讼请求的独立性

(C)诉讼目的具有对抗性

(D)诉讼案件的复杂性 【答案】D P557

83.若某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届满为10月15日,但10月15日为周六,那么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一日应为 ( )。

(A)10月14日 (B)10月15日 (C)10月16日 (D)10月17日 【答案】D P561

84.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向统筹地区的(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上级管理单位

(B)就诊医院

(C)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D)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 【答案】C P564

85.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会员国政府

(B)国际劳工大会

(C)国际劳工局

(D)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答案】B P602 120.关于集体谈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经济繁荣有利于提高工会的坚持点

(B)社会舆论倾向对工会和雇主均有影响

(C)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会增加工会的交涉力量

(D)大量低工资劳动力的广泛存在,将增强雇主的交涉力量

(E)企业货币的支付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市场开拓状况和经济效益 【答案】ABDE P517-518

121.劳动争议诉讼的特征包括( )。

(A)具有公权性

(B)具有强制性

(C)是权利的自力救济方式

(D)程序性比劳动争议仲裁更灵活

(E)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终结性程序 【答案】ABE P549-550

122.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包括( )。

(A)用工单位

(B)劳动者

(C)劳务派遣单位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E)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答案】ABC P554

123.( )属于影响压力的环境因素。

(A)宏观经济环境恶化

(B)公司内部人际关系恶化

(C)同行业其他公司开始裁员

(D)信息技术发展导致部分职位消失

(E)需要对太多人的任务期望作出反应 【答案】ACD P573

124.《全球契约》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权

(B)反腐败

(C)环境

(D)劳工标准

(E)员工援助 【答案】ABCD P589

125.国际劳工公约中就业与失业方面的内容包括( )。

(A)就业政策

(B)就业指标

(C)就业保障

(D)就业服务与机构

(E)职业指导和培训 【答案】ACDE P599

2016 11 7

6、(

)是集体谈判工资增长的最低要求。

A.工会的上限

B.工会的坚持点

C.雇主的下限

D.雇主的坚持点 【答案】B

77、集体协商的特点不包括(

)。

A.谈判主题的不确定性

B.谈判本身的不确定性 C.谈判问题的特殊复杂性

D.谈判未来的不确定性 【答案】A

78、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主张以(

)作为社会分层标准。 A.财富

B.威望

C.职业

D.权力 【答案】C

79、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岗位的(

)。 A.现场处置方案

B.专项应急方案 C.安全管理预案

D.综合应急方案 【答案】A

80、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诉讼立案之日起(

)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答案】B 8

1、(

)是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判决改变或消灭与被告之间现存的某种民事关系的诉讼。 A.确认之诉

B.请求之诉

C.给付之诉

D.变更之诉 【答案】D

82、我国将生活自理障碍分为(

)等级。 A.3个

B.5个

C.7个 D.10个 【答案】A 8

3、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 ( )的标准向劳 A.30% B.30100% 【答案】D

84、劳动争议诉讼中,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一审判决之日起( )内向 上一级人民法院提。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答案】D

85. ISO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对外领布的IS026000是(

) A.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B.全球契约 C.社会责任指南 D.国际劳工宪章 【答案】C 120、(

)不属于集体协商谈判的内容。

A.社会保险

B.劳动定额标准

C.最低工资标准 D.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答案】ACDE

1

21、(

)属于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A.矿井坍塌

B.粉尘危害

C.电磁辐射危害 D.有毒有害物质危害

E.建筑施工现场火灾 【答案】BCD

1

22、关于劳动争议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具有强制性

B.具有程序的灵活性

C.是权利的社会救济方式

D.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终结性程序 E.权威性不如劳动争议调解 【答案】AD

1

23、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关于工伤事件的书面说明

C.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D.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E.因工伤造成个人经济损失的证明材料 【答案】ACD

1

24、压力反应导向的工作压力管理主要是从(

)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A.生理

B.情感

C.环境

D.认知

E.行为

【答案】ABD

C.组织层面 D.团队层面 E.个人层面

1

25、员工援助计划在问题诊断阶段主要关注的层面包括(

)。 A.社会层面

B.环境层面 【答案】CDE

2015 11 7

6、集体谈判中,“不确定性范围”的下限是指( )。 (A)工会的上限 (B)工会的坚持点 (C)雇主的下限 (D)雇主的坚持点 7

7、社会对劳工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只能在劳工问题出现之后而不是之前,这是指劳工问题的(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78、劳动关系领域中突发事件的特点不包括( )。 (A)不可预期性 (B)群体性

(C)利益矛盾性 (D)不可调和性

79、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A)15 (B)30 (C)60 (D)90 80、商店无人光顾,售货员无所事事所承受的压力来自于( )。 (A)角色模糊 (B)角色冲突 (C)任务欠载 (D)人际关系

81、OAP计划最初是为了消除( )对个人和企业绩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A)工作压力 (B)法律纠纷 (C)饮食絮乱 (D)酗酒问题 8

2、《工会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无正当理由拖延或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上级工会可以向( )申请支付令。

(A)总工会 (B)当地人民法院

(C)当地劳动部门 (D)当地工商管理部门 8

3、SA8000规定标准工作周不得经常超过( )小时。 (A)36 (B)40 (C)48 (D)60 8

4、( )不属于《国际劳工宪章》中规定的国际劳动立法的原则。 (A)男女工人同工同酬

(B)人的劳动不应该被视为商品 (C)雇员与雇主皆有结社权利

(D)工人每周至少有连续48小时的休息

85、结社自由属于国际劳工公约分类的( )类别。 (A)基本人权 (B)劳动关系 (C)社会保障 (D)就业与失业

120、劳动关系领域中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 (A)群体性 (B)不可预期性 (C)利益矛盾性 (D)社会影响性 (E)不可调和性

1

21、交互作用模式认为个人紧张产生的条件包括()。 (A)压力源存在

(B)个体无法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C)不同压力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D)个体是否能对压力源进行有效应对

(E)个人感觉到压力源对自己需要和动机的威胁 1

22、外部专业EAP服务机构的优势包括()。 (A)更节约成本 (B)更了解企业的情况 (C)更易获得员工信任 (D)有广泛的服务网络 (E)有更多的实施经验

1

23、当存在( )的情形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事业单位进行交涉。 (A)克扣职工工资 (B)随意延长劳动时间

(C)侵犯女职工特殊权益 (D)侵犯未成年职工特殊权益 (E)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1

24、()属于《全球契约》中的基本内容。 (A)增加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 (B)鼓励技术创新、发展和推广 (C)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

(D)绝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 (E)企业应维护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1

25、国际劳动立法的特点包括()。 (A)总的知道思想是保护各国的劳动者

(B)国际劳工公约对会员国劳动立法有规范指导作用 (C)国内劳动立法包括的领域一般要大于国际劳动立法

(D)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劳工公约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E)国际劳动立法具有很高的效力,各国必须按照同意标准执行

76、集体谈判中,工资谈判范围的下限一般是( )。 (A)工会最初提出的工资水平 (B)工会的坚持点 (C)雇主最初提出的工资水平 (D)雇主的坚持点 7

7、等利润曲线是一条由一系列( )组合形成的轨迹。 (A)工资和生产率 (B)利润和生产率

2015 5 (C)工资和雇用量 (D)利润和雇用量 7

8、( )是有一定人数参加,行为没有法定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

(A)劳资冲突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C)重大劳动争议 (D)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7

9、( )的事故属于重大伤亡事故。

(A)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B)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C)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D)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 80、劳动争议诉讼是权利( )的方式。 (A)自力救济 (B)社会救济 (C)公力救济 (D)合力救济

81、对于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 )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82、在EAP的( )阶段,会针对个别员工的特殊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A)问题诊断 (B)方案设计 (C)教育培训 (D)咨询辅导

83、工会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属于工会的( )职能。 (A)教育 (B)建设

(C)参与 (D)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8

4、( )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性标准。 (A)ISO8000 (B)ISO9000 (C)ISO14000 (D)ISO26000 8

5、《国际劳工宪章》规定工商企业不得雇用( )以下的童工。 (A)14岁 (B)15岁 (C)16岁 (D)18岁

120、集体谈判本身的不确定性包括( )。 (A)谈判延续多长时间 (B)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C)谈判企业今后的利润情况 (D)谈判中是否会出现产业行动 (E)谈判双方是否能够达到各自目的

1

21、韦伯提出的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标准包括( )。 (A)社会标准 (B)道德标准 (C)职业标准 (D)经济标准 (E)政治标准

1

22、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 )。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单位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

(C)其他现场证明人的书面证明材料

(D)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E)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1

23、在以刺激为基础的模式中,( )属于组织机构与气候的压力源。 (A)角色模糊 (B)时间压力

(C)工作太复杂 (D)决策中缺乏参与 (E)领导对工作限制太多

1

24、关于EA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EAP比外部EAP更节省成本 (B)员工对外部EAP的信任程度不如内部

(C)内部EAP比外部EAP更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 (D)企业会先实施内部EAP,然后再建立外部EAP (E)短期EAP更多的是应急性的,帮助组织渡过一些特殊时期 1

25、工会组织建设的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 )。 (A)组织建设保障 (B)工会干部保护 (C)工会经费保障 (D)工会会员保护 (E)工会制度保障

2014 11 7

6、《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77、我国《集体合同规定》中规定,集体协商主要采取( )的形式。 (A)三方谈判 (B)口头协商 (C)协商会议 (D)代表协商

78、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 )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应根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A)3 (B) 10 (C)15 (D) 30

7

9、关于劳工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工问题是群体性、社会性现象

(B)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会存在特定的劳工问题

(C)劳工问题处理不当,会以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D)所有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现象及事实都会构成劳工问题

80、企业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在( )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5 (B) 10 (C) 15 (D) 20

81、企业作为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不包括( )。 (A)申诉的权利 (B)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C)拒绝调解的权利 (D)拒绝仲裁的权利

82、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 SA8000)的内容不包括( )。 (A)童工 (B)强迫性劳动

(C)同工同酬 (D)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83、职工人数在( )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 (A) 25 (B)50 (C) 100 (D)200

84、员工不理解工作内容时容易出现( )。 (A)角色冲突 (B)角色模糊 (C)任务超载 (D)任务欠载

85、员工援助计划的对象为( ). (A)管理者 (B)普通员工

(C)工会成员 (D)企体员工及家属

120、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影响因素包括( )。 (A)宏观经济状况

(B)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C)谈判双方的议价能力

(D)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E)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1

21、集体协商时应当掌握的信息包括( )。 (A)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B)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C)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 (D)本地区、本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E)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和平均水平

1

22、关于我国企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员工规模应达到一百人以上

(B)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C)有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D)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E)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1

23、关于突发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发事件无法控制

(B)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防性 (C)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

(D)确定风险和威胁必须明确风险的来源与种类

(E)出勤率、人力资源流动率等可以作为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1

24、以压力反应为基础的模式主要从( )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A)环境 (B)生理 (C)情感 (D)认知 (E)任务

1

25、在目标设置过程中,( )有助于降低员工的压力。 (A)目标比较具体 (B)目标具有可测性

(C)目标富于挑战性 (D)员工能获得及时反馈 (E)目标具有时限性

2014 5

76、反映隶属性关系的劳动争议事项,实行()的原则。 (A)谁主张,谁举证 (B)谁参与,谁举证 (C)谁决定,谁举证 (D)谁执行,谁举证

单选76题 答案:C 新教材P(无) 旧教材P424

77、影响集体劳动合同谈判最终结果的决定因素是()。 (A)谈判实力 (B)经济因素 (C)法律因素 (D)谈判策略

单选77题 答案:B 新教材P526 旧教材P435

78、在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向法院提出诉讼,通过法院审理使争议得到解决。 (A)7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单选78题 答案:B 新教材P(无) 旧教材P440 7

9、只有在特定利益群体或权利阶层就社会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事实作出反应后,劳动关系运行的矛盾才会成为劳工问题,这是劳工问题的()。 (A)客观性 (B)社会性 (C)主观性 (D)历史性

单选79题 答案:C 新教材P533 旧教材P443

80、在工作中受到电磁辐射危害属于()。 (A)劳资冲突 (B)重大劳动争议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D)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单选80题 答案:D 新教材P535 旧教材P444

81、企业中一次性死亡()以上的,属于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伤亡事故。 (A)3人 (B)5人 (C)8人 (D)10人

单选81题 答案:A 新教材似P545 旧教材P449

82、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利润空间狭小,如果企业要达到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为了降低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最有效的策略。 (A)推动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

(B)尽快制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

(C)抓紧建立与《劳动法》配套的其他单项法律 (D)积极参与全球社会责任标准的研讨与起草活动

单选82题 答案:A 新教材似P597 旧教材P462 8

3、在制定国际劳动公约的过程中,将公约草案提交大会投票表决,表决结果赞成票达到()以上,新的国际劳工公约即宣告通过。 (A)1/2 (B)2/3 (C)3/4 (D)4/5 单选83题 答案:B 新教材P603 旧教材P466

84、要求经理在减少员工数量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可能会使其产生()。 (A)角色模糊 (B)任务欠载 (C)角色冲突 (D)任务超载

单选84题 答案:C 新教材P573 旧教材P468

85、针对个体而言,EAP的意义在于()。 (A)增加工资收入 (B)增进身心健康 (C)提高员工满意度 (D)节省培训费用

单选85题 答案:B 新教材P582 旧教材P4771

21、在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过程中,()。 (A)仲裁庭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处理

(B)劳动争议仲裁庭是由2人以上的双数仲裁员组成的特别合议仲裁庭 (C)仲裁委员会在作出处理决定的同时,以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D)仲裁委员会应自收到集体劳动争议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E)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应超过劳动者总数的1/3 多选121题 答案:AD 新教材P(无) 旧教材P438

1

22、企业出现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 (A)事故报告 (B)事故调查 (C)事故处理 (D)事故分析 (E)事前评估

多选122题 答案:ABC 新教材P544-545 旧教材P449-450 1

23、《工会法》规定()。

(A)经董事会批准,可合并两个子公司的公会组织 (B)企业需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公会拨缴经费

(C)罢免公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公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D)基层公会专职主席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一年 (E)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公会组织可以设专职公会主席 多选123题 答案:BC 新教材P 584-585 旧教材P454

1

24、()属于从生理和人际关系需要角度实施的压力管理策略。 (A)加强员工正式的组织沟通

(B)上级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调整工作负荷

(C)允许员工参与组织变革决策,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申诉 (D)帮助员工把精力集中于放松状态,使员工能够达到深度放松 (E)允许员工把每月的额外工作时间累积起来变成每月的一个休息日 多选124题 答案:DE 新教材P580 旧教材P475

1

25、在员工援助计划问题诊断阶段主要关注的层面包括()。 (A)社会层面 (B)组织层面 (C)团队层面 (D)家庭层面 (E)个体层面

多选125题 答案:BE 新教材P582 旧教材P477

第二篇:第六章 案例

【案例分析一】——巨人集团

巨人集团演绎了中国“知识青年”冲浪市场经济最惨烈的悲喜剧和最为传奇的财富故事。掌门人史玉柱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福布斯》排名大陆富豪第八位;在遭受几乎是毁灭性的失败后,又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以1997年为分界线,之前为老“巨人”,高开低走,盛极而衰;之后为新“巨人”,惊天逆转,涅磐重生。是宿命还是另有玄机?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是老“巨人”衰落的根本原因,而内部控制的保驾护航则是新“巨人”崛起的决定因素。

一、老“巨人”的衰落

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

(一)战略与经营目标确定 “巨人”是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现代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很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史玉柱曾冷静地指出老“巨人”集团存在创业激情基本消失、出现大锅饭机制、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和产业单

一、开发市场能力停滞五大隐患。但“产品和产业单一”矫枉过正,变成了多线冒进。1994年8月,史玉柱提出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跳出电脑产业,将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列为新的产业支柱。但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如与外资合作、资产股权化、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支撑等)稳定原有产业和已有项目,而是齐头并进、急于求成,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又贸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进军。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也一变再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预算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从1994年2月大厦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期间,老“巨人”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由于资金链上的难以为继,就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巨人大厦的建设,结果多元化经营变成了多元化失败。

(二)风险控制与监督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老“巨人”的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老“巨人”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可达3 000万~5 000万元。以如此高额的营业额和流动额,完全可以陆续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并逐渐转化为在建项目的分段抵押贷款。但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为傲。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盖大厦,这成了老“巨人”突发财务危机的致命伤。

与此同时,老“巨人”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也不同程度地失控,坐交货款、资金流失严重。集团公司内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其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至1996年年底累计债务就已达1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1996年,脑黄金销售额为5.6亿元,但坏账就高达3亿多元。资金在各个环节被无情地吞噬,成为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

(三)信息与沟通

1995年2月,老“巨人”以集束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新品,其中主打的保健品一下就推出12个品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保健概念。但保健品是一种以功效诉求为主的消费品,广告只能起诱发购买的作用,要让消费者持续购买,必须依赖产品的效果。由于没弄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虽然广告的知名度和关注度都有,但效果不佳。

在巨人的保健品中,有一种儿童开胃的“巨人吃饭香”,与当时畅销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类似。在一份广为散发的宣传册子中,巨人称“据说娃哈哈有激素,造成儿童早熟,产生许多现代儿童病。”娃哈哈就此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1996年10月,巨人答应庭外调解,向娃哈哈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1997年1月,在娃哈哈的一再坚持下,巨人不得不在杭州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公开向娃哈哈道歉。正是史玉柱缺乏沟通的个性和危机处理能力,在关键时刻最终葬送了老“巨人”。在这一事件中,老“巨人”始终没有跟媒体、社会进行过认真、知心的对话,仅仅委派了律师与债权人和记者周旋。于是种种流言迅速在媒体上被放大曝光,老“巨人”在公众和媒体心目中的形象轰然倒塌。

二、新“巨人”的崛起 1997年,史玉柱带领旧部研制“脑白金”,开始了负债重新创业。1999年,成立上海健特(Gaint,巨人的音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史玉柱悄悄还清了老“巨人”时期所欠的全部债务。2001年,成立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3年,购入民生银行6.98亿股流通股和华夏银行的1.012亿股流通股,并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知识产权及其营销网络75%的股权以12.4亿元卖给了四通电子。2004年,成立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次年推出《征途》,成为全球第三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的中文网络游戏。2006年,在开曼群岛注册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更名为巨人网络集团后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登陆美国最大IPO民营企业,也是美国本土外最大IPO的IT企业。手握68.43%巨人股权的史玉柱,跃升为拥有500亿元身价的内地新“首富”。

(一)战略与经营目标确定

全面冒进的多元化战略方向失误让史玉柱意识到,投资产业需要慎重考虑三个条件:首先判断它是否为朝阳产业;其次是人才储备够不够;最后是资金够不够。因此,新“巨人”业务的发展强调安全,第一个项目做成功后,再考虑做第二个项目,一点点往前推进。在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新“巨人”环环相扣地进入保健品、金融、IT行业,全面取得成功。

1998年,新“巨人”开始运作脑白金项目,把江阴作为东山再起的根据地。江阴市场打开以后,再把赚到的钱投入其他市场。通过滚动操作,1999年年底打开了全国市场,2000年成为保健品的状元,规模超过了鼎盛时期的老“巨人”。保健品营销的成功,使“巨人”得以重塑信用,并拥有了投资其他行业的财力。2003年新“巨人”投资3亿元买入银行的法人股,目前所持有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股权价值已经超过130亿元,而且随时可以变现。坐拥上百亿元的市值,新“巨人”完成了重返IT行业的资本积累。2004年,新“巨人”杀入网游业,开发的《征途》在IT行业同类网络游戏中排名第一。2007年,新“巨人”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达42亿美元。如今,新“巨人”作百年老店、专注于网络游戏主业的战略意图彰显无遗。

(二)风险控制与监督

新“巨人”最在乎的事情,就是公司的现金流和时刻保持财务健康(负债率维持在5%的标准上)。史玉柱锻造队伍执行力的第一步,就是从管理好现金流量开始的。“款到提货”是脑白金的市场销售原则,而且大小经销商一视同仁。货款是经销商与总部之间的事情,分公司绝不染指。每个销售经理的背后,附带多人信用担保。为了提高执行力,新“巨人”为脑白金建立了一个50人的纠察队伍,负责对分公司的检查,省级分公司也有纠察队查市级市场,市级纠察队再查县级市场。从而摆脱了一般保健品企业对于经销商的严重依赖。同时,新“巨人”倡导“有奖必有罚,奖罚必配套”的企业文化,每次开总结大会,一定是最佳和最差同时登台,最佳上台领奖金,最差下台领黄旗。对每一位经理,史玉柱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获得巨额奖金的可能,还给他们做不好就要接受大笔罚款的责任。在保健品行业,坏账10%可以算是优秀企业,20%也属正常,而脑白金10年来的销售额100多亿元,坏账金额是零。

(三)信息与沟通

专注地研究消费者、琢磨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打破陈规,自己琢磨规则、创造规则,特别是盯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是史玉柱坚持的营销理论。在脑白金上市前,史玉柱数次深入江阴的商场、农村,与潜在消费者进行了交流。“江阴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很多老人想吃保健品,但不舍得买。于是,史玉柱推出了家喻户晓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播放了10年,为新“巨人”带来了100多亿元的销售额。脑白金的一炮走红,并没有让史玉柱满足,他又力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混合物类保健产品——“黄金搭档”。史玉柱为它准备的广告词,几乎和脑白金的一样俗气。但在成功的广告策略和成熟的营销模式推动下,黄金搭档也很快走红全国市场,成为了保健品市场上的常青树。为了让玩家喜欢《征途》,史玉柱先后和600名玩家进行深入交流,并以玩家的需求为原动力进行设计。他突破行业内陈旧的条条框框,在国内率先推出免费模式:“让没钱的人免费玩,让有钱人开心玩,赚有钱人的钱”。由于中国市场是金字塔型的,塔尖部分是北京、上海、广州,往下是大中城市、小城市,塔基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市场越往下越大,于是,史玉柱把他农村包围城市的脑白金式营销复制过来,《征途》主推

二、三级城市。鉴于广告虽可带来一级城市用户,却很难影响

二、三级城市,史玉柱吩咐在各县招聘公司员工,负责游戏的地面宣传、推广和售后服务。目前,《征途》的营销网络代表已遍布全国,营销网络覆盖了超过11.65万家零售店,并保持了国内同类游戏中玩家流失率最低的记录。

三、内部控制的启示与反思

(一)制度先行,内控优先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老“巨人”的失败和新“巨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内部控制因素是引起“巨人”变迁的内在原因。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常识出现,是利润动机的自然产物。1992年,美国反财务欺诈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SO)指出:之所以要设置内部控制,就是促使企业在迈向获利目标的路上,达成管理理念,并把路上的意外惊吓减到最少。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企业管理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中,只有秉承“制度先行,内控优先”的理念,依靠内部控制的保驾护航,才能像新“巨人”那样达向成功,避免老“巨人”那样的意外惊吓。

(二)量入为出,专注主业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需要有“大胆假设”的魄力,但之后如果不能“小心求证”,那就只能算是赌徒了。“巨人”选择的项目都是朝阳产业,具备了成功的基础。但患上“贪吃症”的老“巨人”,本希望“鱼和熊掌兼得”的多元化经营,演变成了“鸡飞蛋打”的多元化失败;量入为出、专注主业的新“巨人”,则步步为营、左右逢源,成长为真正的巨人。新“巨人”将主业定位为网络游戏,而金融行业的投资仅作为保持流动性的手段,并淡化生物保健品行业和不再留恋房地产行业。这种专注主业、作百年老店的战略,是对原有的全面冒进的多元化经营思路的扬弃,因此也征服了最挑剔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国际投资者。经验表明,高达78%的公司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凭借的是一项核心业务,并在这个核心业务上有领导地位;仅17%的持续价值创造者有几项不同的核心业务,但同样也具有领导地位,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三)居安思危,现金为王

老“巨人”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产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流失了”,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而新“巨人”信奉“只有首先不被市场消灭,才有机会征服市场”的危机管理,始终将现金流量放在第一位。在充沛的现金流量的保证下,新“巨人”得以不断做强、做大。因而,成功的企业需要有危机意识,随时防备可能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而始终保持充沛的现金流,是控制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关键。

(四)需求导向,打破陈规 营销圣经云:“顾客是上帝”。这就要求企业家确立需求导向,充分关注目标消费者,仔细琢磨并认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不惜为此打破陈规。老“巨人”迷信广告攻势,但事后评估的实际效果为零。新“巨人”凭借科学研究目标消费者的“江阴调查”,以及由需求决定规则的“史式营销理论”,在广告成本投入不高的情况下却牢牢抓住了市场。可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及时、准确、完整的相关信息,是制定正确的业务经营策略的前提。

【案例分析二】巴林银行破产案 1995年2月,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巴林银行宣布破产。这一破产事件是由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发生的巨额亏损引发的。1992年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开始进行金融期货交易,尼克·里 森身兼前台交易和后台结算的主管,两个至关重要的岗位都由其一人把持。 翻开尼克·里森的档案,可以发现,在他被派遣到新加坡并成为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交易员之前,由于两项总额达3000英镑的于他不利的县法院裁决被曝光,巴林银行曾取消了他成为伦敦的交易员的申请,但却又对此事件保持缄默并支持他成为新加坡的交易员的申请,在尼克·里森成为新加坡巴林的衍生产品交易的主管之前,他对衍生产品及其市场的经验很少,参与交易的时间相对较短。

尼克里森以其前台首席交易员和后台结算主管的双重身份,开立了误差账户“88888”。开户表格上注明该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账,但他却用这个账户进行交易。通过假账调整,使实际亏损隐藏在该误差账户中,反映在总行的其他交易账户则始终显示盈利。1994年8月,一份内部审计报告曾指出,新加坡期货公司没有对交易和结算这两个重要岗位进行职务分离,但巴林银行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漠然视之。更为令人费解的是,在长这几年的时间里,内部审计部门始终未能及时发现尼克·里森利用误差账户进行越权违规吏易和发生严重亏损的问题。

该风险案例留给我们的教训是:(1)放松了职员的品质控制。巴林银行派遣尼克·里森担任新加坡期货公司的首席交易员和结算主管之前,是知道他有隐瞒法院不利判决的品行问题的,也清楚他缺乏进行衍生产品交易的适当经验,但仍然对他委以重任,酿成大错;(2)忽视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交易和结算属于不相容职务,由一人兼任容易发生错弊,并增加错弊得以掩盖的机会,但巴林银行却偏偏对交易和结算这两个重要岗位没有予以分离,导致重大亏损得以转移到误差账户进行隐藏;(3)缺少有效的内部审计。有效的内部审计至少可以在事后及时发现问题,但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居然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始终未能发现尼克·里森的越权违规交易和交易的实际亏损状况,使局面终致不可收拾;(4)授权控制形同虚设。尼克·里森开立的误差账户“88888”,未经授权是不能用于交易的,但巴林银行放松了账户的授权控制,使尼克·里森得以利用这枚关键性的棋子将败局延续下去。

思考:

1、内部控制活动中,指责分离指什么?哪些职务之间应该进行分离?为什么职责分离很重要?

2、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是控制环境中的重要一条,谈谈这个原则没有在巴林银行很好的贯彻而造成的后果?

3、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的话,从哪些地方反映出来?

【案例分析三】

—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被骗案

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3月间发生被骗事件,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月12日,在销售增塑剂产品过程中,出现了销售调拨单及销售章真实,财务专用章及增值税发票系伪造的现象,导致被骗货30吨,案值24万余元。具体手段如下:

1、一陌生客户隐匿真实情况,到公司销售公司开具了真实的产品销售调拨单,使用伪造的财务专用章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私盖印章,然后到销售处盖销售章,最后到储运车间提货,导致事故发生。

2、利用财务部在三楼办公,销售公司在一楼营业,储运发货在公司后区的劣势,经过长期预谋,使用假牌照的报废车作案。骗过了公司财务部收款开发票关、销售公司对接关、储存车间发货核对关、保卫科车辆出入口验收关、齐鲁石化股份公司门卫查证关。 案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

1、由于业务量大及从未出现类似事故的侥幸心理,主观麻痹大意,财务部与销售公司、发货处、保卫科没有建立起紧密结合的防范措施和监控网络,存在严重漏洞。不能及时沟通,只知道按旧流程办事。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2、印鉴管理失控。财务印鉴与销售印鉴缺少防伪措施,使用掌管存在漏洞,在加盖印鉴时未能得到有力的监控。

3、未建立发票购入,使用,注销的登记制度。

4、物流反馈信息系统失灵,对账不及时。若销售及财务、发货能及时对账,集中办公,就会及早发现问题,杜绝漏洞。

5、销售人员及发货人员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印章方面的知识缺乏,缺少鉴别能力,提供了骗术得逞的可能。

6、交接工作不明晰。在交接工作时就存在个别遗留问题,理应责成其限期查明,否则不得离岗。

7、凭证单据检查工作不力。

8、经过公安部门介入和初步调查,有内部人员预谋合伙作案的嫌疑。

9、发现问题时追查不及时。在事故发生三天后,此事才得到证实。 思考:

1、请你评价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2、如果你是该公司的审计人员,那么你将出具一份什么样的管理意见书?将会对哪些方面作出建议,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第三篇:第六章证明

一、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 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每个命题都有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线.既可以作平行线,也可以作一个角等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三、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是: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四、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在证明时需注意:

(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

(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

常考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定理。

2、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及判定。命题及其条件和结论,真假命题的定义。

第四篇:毛概 第六章 小结

第六章 小结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演进。“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知识要点: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推进的。通过发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 2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 3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们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4 、发展才是硬道理

( 1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一是发展同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二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最大的发展。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持续性、全面性,不断寻求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理想状态。四是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第二,这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三,这是党实现对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6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怎样坚持以人为本?

——要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了解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

——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归纳: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生态建设要着眼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7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8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这个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全局性的谋划。它一般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包括有社会发展的内容,故通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它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中居于纲领性的地位,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全局性是指对发展过程总体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方面所做的统筹和谋划;长远性是指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一年或几年的短暂时期所做的统筹和谋划;具有根本性,实质是解决发展过程中重大的、关键的、生死攸关问题的方针和谋划。

9 、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 1 )什么是小康?从狭义理解,“小康”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水平。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 2 )总体小康: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3 )全面小康: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就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

10 、中国梦

( 1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2 )中国梦内涵的内在逻辑: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终目的。

( 3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再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最后,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实干兴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练习题

一、 辨析题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与继承,又是发展与创新。

2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3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没有区别。

6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论述题

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命题的理解。 2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 、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分析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当前我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2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口号,也有过“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清醒认识。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请结合对上述论断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见解。

第五篇:第六章 编辑审稿

第六章

编辑审稿

审稿,就是对稿件的质量进行判断,从而决定其是否具有出版和刊登的价值的一种编辑活动 。审稿是选题、组稿工作的继续,是决定稿件取舍,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有人说,选题好的 稿件可以不用审稿 第一节

审稿的性质

审稿,就是对稿件的质量进行判断,从而决定其是否具有出版和刊登的价值。

一、编辑审稿是调节人类精神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编辑审稿是适应精神生产内部矛盾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精神生产这种矛盾运动中逐渐发展完善的。精神生产特有的劳动方式决定了精神生产的个体性与精神产品的社会性是一切精神生产活动的基本矛盾。 第一,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一切精神生产活动无不体现为个体的脑力劳动,而任何个体的精神生产都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并经过一定的流通渠道才能实现其价值。 任何一个精神生产者掌握社会信息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是最杰出的天才,也不可能避免在精力、智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个人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摆脱各种社会条件造成的历史局限性。 因此,无论从生产的总体或产品的个体来说,精神生产都需要一定的社会调节和必要的产品检验。

第二,精神生产的个体劳动还具有明显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既是精神产品得以呈现色彩缤纷的个性特色的源泉,也是精神产品难免把个人意志和感情强加于人的重要根源。 然而,客观社会种种因素的干扰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它来自于个体精神劳动的思想品格和习惯势力,来自于长期精神劳动所形成的思维定势,要靠精神生产者自我察觉和自我排除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通过适当的社会分工,尽可能地帮助精神生产者不断发扬优良的个性特色,不断突破各种思维定势,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对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人对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作为某一发展阶段认识成果的某一精神产品,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完善的境地。但是,精神生产者对于自己的产品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自己的产品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了冷静审视的感情和具体分析能力。这对精神产品的不断完善是不利的。有丰富经验的精神生产者深通此理,能自觉地摆脱这种局限,努力寻找别人的帮助。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劳动的个体性与精神产品的社会性这个基本矛盾实际制约着精神生产的具体进程。精神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发展,调节这个基本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日益突出。编辑审稿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发挥着对精神生产的调节作用。

为什么编辑审稿对精神生产能发挥调节作用 呢?

一方面,编辑审稿总是要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对精神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总是要努力从精神生产的全局出发,判断和衡量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并尽可能帮助精神生产者掌握更多的社会信息,争取最优的社会效果。 另一方面,编辑审稿是独立地按照一定的审稿标准来作出对产品的评判的,所处的地位比较客观,因而一般比较容易发现精神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主观的干扰因素和对自己劳动成果感情成分

由此,无论从精神生产的客观需要还是从编辑审稿的实际作用来看,我们都可以说,编辑审稿是精神生产内部不可缺少的一个生产调节环节。

二、编辑审稿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

在人类文化创造与传播活动中,编辑一方面以创造主体的身份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根据文化建构的宏观设计,对作者的精神创造成果进行鉴审和遴选,另一方面,又同样以制造主体的身份将精神生产的完成品通过传播媒介,提供给广大社会读者,并积淀而成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创造价值的实现,取决 于编辑最后的决断;而社会文化积累的增加,

同样也取决于编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最终选择。

编辑审稿,集中地体现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主体性创造

创造的本质意义在于“从无到有”的发现。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积累的秘密,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哥白尼总结了他在长期的天文观察中的发现,提出了“日心说”;伽里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和投射体的运动规律,由此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机原理的发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发现即是创造。

在人类文化建构过程的不同环节,创造的本质意义反映在作者劳动中,是作者对人类新知识领域的发现;反映在编辑活动中,则是编辑通过鉴审对精神产品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发现。

在编辑审稿过程中,编辑的创造性发现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表现。认可、肯定是一种发现,通过认可、肯定, 从而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精神文化产品;质疑、否定也是一种发现,通过质疑、否定,阻断了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

这也是一种发现,即发现了不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初创品。

1905年德国《物理学记事》杂志发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论文《论电动力学》,由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诞生了,我们也因此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因斯坦。

据说当时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看懂这篇文章,那么,编辑是如何发现并刊用它的呢?这也是编辑学中一个有趣的、值得探讨的“爱因斯坦现象”。 编辑不仅发现和创造了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而且还发现了创造文化产品的人——作者。而这一切最集中地反映在编辑对文化初创品的鉴审环节。发现,就是编辑主体性创造的本质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编辑审稿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正是通过审稿,体现了编辑对人类文化的创造。

三、编辑审稿是一项严肃的科研活动

从表面上看,编辑审稿似乎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根据某种需要对精神产品发放“通行证”。 把关只是反映了编辑审稿特性的一个方面,而编辑审稿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却往往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编辑审稿的科研特性。编辑审稿从本质上说,应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活动。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以往对编辑审稿也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这一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人仅仅根据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编辑作了哪些修改来判定编辑付出了多少劳动及其劳动的价值。这无疑是片面的。编辑劳动的价值更主要在于对稿件的鉴审、发现和选择,而任何选择和发现都包含了大量的科研活动。

并且,编辑审稿作为对人们认识活动的最新精神产品的再认识和社会首次认可的评价活动,它体现着社会政治关系、历史文化关系、时代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以及种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它比作者个体对一般自然科学的认识活动和社会科学的认识活动都要复杂得多。因此,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能编辑并未修改一字一句,但却掩盖不了编辑在鉴审它时投入在其中大量的创造性科研劳动。 编辑审稿的资格

编辑审稿是社会赋予编辑的职责,但职责并不表明编辑就具有审稿的资格。那么,编辑审稿的资格是什么呢?

我认为,编辑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不仅是代表社会对精神文化初创物进行审理,同时也是以一个科学研究者的身分参与对作者的著作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活动。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这就是编辑审稿的资格。

由于编辑这种职业的特点,及其所处的位置,使他在审理稿件时,相对于作者有着自己的优势。

首先,编辑了解和熟悉国家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和传播的规律、特点及其发展方向,因而他能够从整个社会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高度和现实高度来审视作者的创造活动。 其次,精神产品生产的个体性使得作者的写作活动与社会读者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对读者的需求并不完全了解。

再次,编辑在具体审稿时,由于他所处的审稿人的位势和长期从事某专业的编辑而掌握的规律性,他还有一个优势,即编辑既是“局外人”,又是“当局者”。

编辑审稿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是指他对 稿件的具体研究,还包括他在审稿之外的研究。

第二节 编辑审稿的程序和方法

一、稿件的三审制 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公布了《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工作制度的规定》,提出了“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的三审制度。1980年,国家出版局颁布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中,又重申了“三级审稿制度”。目前,我国各报刊社、出版社都根据上述规定实行了三级审稿制度,(简称“三审制”)。 对三审制可作如下表述:

责任编辑初审(内审),编辑部主任或编委或特约审稿人复审(外审),正副主编(总编)或由主编指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编辑决审,即终审。

三审制是一种有利于发挥编辑出版单位审稿人群体智慧、提高审稿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审稿制度。

三审制各审次的内容和任务如下:

1.责任编辑初审

一是审查来稿是否符合本刊本社的宗旨、编辑方向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二是查看来稿与已发表或准备刊登的同类文稿比较有无独特之处;三是对来稿内容质量和发表价值作初步评估;四是对来稿在一定时段(如期刊半年左右、报纸一周左右)有无可能刊出作出估计;五是决定来稿是否可以送二审。 对责任编辑初审的要求:

责任编辑要对稿件的思想政治内容、学术理论水平、科学价值、艺术质量、逻辑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作出全面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拟采用、退回修改或不采用)。若需要作者修改加工的,还应该提出比较具体的修改意见或编辑加工方案。

责任编辑初审是三审制中第一级审查,是评审稿件的基础。初审者是最早审理稿件的人,他有选择稿件的优先权和在一定程度上取舍稿件的决定权。因此,责任编辑在初审时应慎之又慎。 [例文]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与反贫困战略》 初审意见

旅游业是贵州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也是贵州最具优势的发展选择。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较快,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与其他省区相比,特别是与云南旅游的快速发展相比,贵州旅游还有相当差距。这一问题已引起省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贵州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文章不少,我刊也发表过这类文章。但以往研究贵州旅游业的文章多是就旅游业发展谈旅游业发展,或从贵州经济增长角度谈旅游发展。而本文却独辟蹊径,从反贫困角度谈发展乡村旅游,颇有新意和学术价值。其创新点在于: 1. 以往文章大多关注贵州已有的旅游景点建设,而本文的笔触则伸向了贵州乡村。应该说,贵州的一些著名景点确具有优势,值得发展建设,但贵州乡村旅游更具其他省区不具有的自然条件优势和社会条件优势,因而更值得开发。文章就贵州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从原生态风貌、自然风光、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的丰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贵州乡村旅游优势的特征把握较准,对贵州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开发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作者的研究视角不是放在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为贵州带来多少收入上,而是放在如何改变贫困人口的现实经济状态上。作者认为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根本意义和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不仅仅是可以增加贵州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根本上将贫困人口从贫困的状态下解救出来。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很深刻的,也是很有远见的。发展经济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同样,发展旅游也不是为了GDP增长了多少个点,对于贵州这样的贫困地区,更重要的是消灭贫困,让更多的人走上富裕,这才是贵州发展旅游、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看,本文作者对贵州情况比较熟悉,问题抓得很准,研究思路清晰,视角独特,分析有一定深度,并且,其提出的开发乡村旅游思路很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也显示出该文作者有很深的研究功底,是一篇较好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值得发表。

建议发表在本刊2005年第2期《贫困与发展》栏目。

责任编辑 □ □ □

2005.1.12 2.编辑部主任(或编委)复审

复审时要认真审核责任编辑对书稿的评价是否准确,提出的退改意见是否中肯,加工方案是否可行。复审人要通读全稿,评审稿件的政治质量、学术艺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判断其社会效应;还要评审稿件取材是否可靠,论据是否充分,论点是否正确,内容有无新意,有无发表价值。通过阅读分析,结合初审意见,对初审的处理意见作出明确的回答。 [例文]

《论我国资金原始积累》二审意见

本文作者许经勇系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我刊曾发表过该作者的论文,社会评价较好。本文系作者的新作,并说明“专投本刊”。

初审意见认为该文是一篇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建议尽快发表。具体意见如下:

1.对我国资金原始积累的探讨,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以往未有研究,因而该文具有创新性,至少可以说填补了目前我国经济理论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2.该文观点鲜明,有独创见解。作者认为,不论何种社会形态,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必然有一个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但社会主义却必须在商品经济有了充分发展、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到巩固与完善,因此必须经历一个资金原始积累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掠夺小生产者完成的,而社会主义资金原始积累则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即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积累,农业为自身以及为农村工业提供积累。这些观点过去没有人提出过,系作者研究思考的结果。

3.全文逻辑联系紧密,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分析深刻,是近年来不多见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

二审同意一审意见,认为本文确是一篇有相当学术价值的文章,并补充以下意见: 1.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国农业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积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农业自身的积累问题、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作者为我们提出了关注农村积累与发展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会拖延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还可能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的发表很具现实意义。

2.在肯定本文的学术价值时,也看到了本文稍有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对农村自我积累问题没有深入探讨其解决措施,只是简单提出了要合理控制农业资源向外转移、加强农业技术改造与基础建设等,展开研究不够。不过,或许我们不应求全责备,即使不探讨措施建议,也不影响本文的完整性,这仍然是一篇很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3.如终审同意发表这篇文章,则我们建议在近期即第四期采用,并列为该期头版文章,以期引起社会关注。

编辑部主任 □ □ □

1991年10月14日 3.主编终审

主编或总编终审,也即决审,主要是裁决。负责终审的总编或主编(或编审)要复核前面两级的审稿意见,决定尚未决定的问题,并就如何处理稿件作出决断。终审要对稿件内容质量全面负责,若认为稿件尚有问题,可提出异议,责成责任编辑或复审者重新考虑或另行处理。

二、审稿的方法

在三审制中,责任编辑的初审意见最为重要。由于初审意见是对书稿进行全面评价,是责任编辑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稿件作出的分析判断,因而往往对复审和终审产生相当的影响。初审是基础,初审意见往往决定一部书稿或一篇文章的命运。因此,作为责任编辑一定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慎重地作好初审工作。

(一)“黑箱”审稿

所谓“黑箱”审稿,即是一种快速审稿方法。它往往对一篇稿件不细看全部内容,只看文章的标题、前言、作者、文中小标题,以此作出对这篇文章的初步判断。

对这种审稿方法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众多编辑部来说,有时恰恰是一种需要。 “黑箱”审稿的结果不是责任编辑初审的最终意见,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对大量来稿作细看待审前的梳理工作,以此决定哪些稿件可以留下来细审,哪些稿件可以不必要花时间再看,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告之作者稿件的处理意见,使那些稿件未被采用的作者作其他使用。

(二)全面审稿

所谓全面审稿,即是对一篇稿件的全部内容、思想观点、论证过程、逻辑结构、引用材料、语言文字、写作规范、风格特点等进行全面的鉴审和评价。它要求编辑对一篇文章要细看、通读,

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全面评价。

1.作好审前准备

(1)理论准备与知识准备

(2)了解与稿件内容有关的情况

2.认真进行通读

认真进行通读,是做好审稿工作的基础。只有了解了稿件的全貌,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审稿也称审读,认真地“读”稿件是编辑的基本功。做编辑的要有坐冷板凳的功夫,特别对于青年编辑来说,一定要培养自己“坐得下来,读得进去”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书稿,很可能结构不清楚、逻辑不连贯,读起来简直是一场灾难。但是作为编辑,还是应该硬着头皮读下去。因为很可能你就会在这种痛苦的阅读中发现精品,发现一个很有前途的作者。 曾经风行世界的美国著名长篇小说《飘》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审读时,对比较长的稿件,责任编辑要注意做好审读笔记。审读笔记是编辑通读原稿时随手记录下原稿的材料、论点和编辑自己的一些意见。这是为写审读报告直接准备的,也是在考虑稿件取舍时的重要依据。编辑应养成写审读笔记的好习惯。 审读笔记主要是归纳要点和提出问题。每读一篇或一章时就要想一想,这一部分讲了什么问题、分几个层次。 审读笔记记好了,有助于编辑把握全稿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作品的优缺点,以及在头脑中再现稿件的全貌。

审读笔记可以另纸写,也可以采取写浮签的办法,夹在稿纸相应的部位。要尽量避免在作者原稿上写批语、画记号、打问号的办法。这是为了尊重作者,以免在稿件不用退还作者时产生不愉快。 3.做出评价判断

审读的目的,是对稿件的价值做出评价和判断。审读稿件有一个“钻进去、跳出来”的过程。所谓“钻进去”,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要耐心细致认真通读全稿,在通读的基础上把握稿件的全貌。所谓“跳出来”,就是评判稿件时,不要局限于一些具体问题,而要根据用稿的原则,客观地看待稿件,从总体上对稿件进行鸟瞰式的评价。 评价判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的思想政治倾向是否正确 (2)学术和艺术的质量水平

(3)文稿是否符合本报刊的办刊宗旨、发稿方向和发稿要求 (4)文稿内容是否充实,所运用的材料和观点是否做到统一 (5)文稿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 (6)文字表达是否通顺

(7)文稿是否符合出版物的规范要求

上述七个方面是编辑对稿件评价判断的基本内容,但它只体现了编辑审稿中的两种选择方式,即“追求完善”、“思想把关”。

通常对一篇稿件,编辑都是从思想观点、文字结构等方面来对稿件进行评价。但是编辑审稿中更重要的是挖掘稿件的内涵,判断和把握稿件发表的价值。我称之为“价值判断”。 这里指的“价值”,即“发表价值”

一篇稿件观点正确、结构完整、文字通顺,并不表明就有发表的价值;而一篇稿件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发表价值,关键是文章的发表会对社会和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社会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因此编辑审稿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完善”、“思想把关”,更要做好“价值判断”。 如果说“追求完善”、“思想把关”体现的是编辑的思想认识、专业知识、文字能力的话,那么“价值判断”则体现的是编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对社会科学文化运行规律、发展趋向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价值判断”也是编辑选择的最高境界。 [例文]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审读意见

10月21日,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5届年会暨“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我院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在会上发表了“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讲话。本文是该讲话的录音整理稿,刘国光先生同意我刊发表。

在审读该文的过程中,文中所谈的问题和观点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现将这些思考整理出来,权作该文的审读报告,供主编终审时参考。

(一)

近一段时期,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倾向:一些高校在教学中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些期刊也非西方经济学文章不发,非模型研究文章不发。按刘国光先生话讲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被边缘化,西方经济学似乎已成了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刘国光先生的这篇文章正是针对这些倾向或现象提出了批评。

首先,文章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的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经济学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来指导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批评了某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认识;最后提出了克服经济学理论倾向的意见。

刘国光先生文章的中心观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指导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作为参考、借鉴。作者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其论证有力,针对性强,读后感到很有震撼力。在所谓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的这样一个时候,发表这样的文章,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但是,刘国光先生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对某些现象的判断是否客观和准确似乎有值得存疑之处。比如,刘国光先生说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看不出西方经济理论有什么指导作用。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真的就没有一点指导作用吗?再如,我国引进的西方经济理论并不都是宣传私有制永恒、市场万能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西方科学的发展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研究方法等。这里,我们不是苛求该文不能有一点失当之处,作为个人的观点可以允许其保留。

但是刘国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其观点的影响力很大,一旦发表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文章过于严厉的批评,对正在从事我国经济改革研究和经济学教学研究的人们,特别是对一些从国外学成归来投身于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的学者专家,会不会影响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负有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强烈的编辑社会责任感不能不使我们对发表该文可能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多一些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

(三)

最终,在对该文的反复审读和思考中,我认为还是应该发表刘国光先生的文章,因为它确有发表价值。理由如下: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刘国光先生提出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正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体现。作为一家学术刊物,并不是生活在远离社会政治的“桃花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办刊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刘国光先生的文章符合我刊的办刊宗旨和发稿方向。

2.针对目前经济活动中的某些不正常现象,不管是经济学权威,还是普通经济工作者,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的来看,刘国光先生文章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是正确的,无可厚非。其中或有不确当之处,那也是代表个人的看法,不能因为他是学术权威,我们就对其求全责备。即使从最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探讨的角度来说,刘国光先生的文章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他代表了相当多的人的观点和看法,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如果因某种顾虑而放弃了这篇文章,是我们编辑工作的失职。

3. 作为编辑,对发表一篇文章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但任何一篇文章只要它是有针对性的,有个人之见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可能都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问题在于判断这种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时候,刘国光先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如何在引进、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方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发表这样的文章,正面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说可能有什么负面影响的话,主要是刘国光先生文章一些严厉的措辞和意见可能会触及某些同志。但我认为负面影响不大,如果你是在真心爱国的,认同社会主义的,那么刘国光先生的文章中正确的东西你不会不接受,也不会因一篇文章而使你放弃正在从事的中国经济改革大业。

4.我刊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争论,相信有益的争论只会把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刘国光先生的文章中某些观点看法或许有不够客观、不准确之处,这不要紧,完全可以通过争鸣来解决,真理愈辩愈明。倘若真有人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与刘国光先生商榷,这正是我们欢迎的。这对提高本刊的社会影响力,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上意见供主编终审参考。

责任编辑 □ □ □

2006年10月25日

最后责任编辑对稿件做出评价判断后,要提出自己对该稿的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基本上是“成品”,只要经过一些文字加工便可以采用;二是“废品”,没有修改基础;三是“半成品”,即有一定价值但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修改的稿件。编辑在审读和评价稿件的基础上,应根据上述不同情况,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或建议采用,或建议退稿,或提出修改意见退作者修改。编辑将对该稿的评价判断和处理意见整理成审读报告送二审,初审即告一段落。

三、审稿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原则与宽待作者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倡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认真审读每一篇稿件。但是,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只是我们选择稿稿件的基本标准,不能因为一篇稿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就一概否定。

所以,审稿时,一定要防止以偏概全,既要看到稿件局部的不足,更要从整体上来判断稿件的价值,善于发现作者稿件的优点和可取之处。

2.经验审稿与思维开拓

编辑要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积累,切忌仅凭自己以往的审稿经验进行新的审稿。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以往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对稿件很快做出判断,但也会阻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著名数学家D·希尔伯特在谈到爱因斯坦时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他说,“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爱因斯坦说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最有卓识、最深刻的东西?因为一切有关时间和空间的哲学他都没有学过。”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C·贝尔纳则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每个人在对未来世界探索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着这样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

面对人类不断发展的新的认识成果,编辑审稿要克服原有经验的消极作用,不受原有知识的束缚,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知识量。 一张接吻照片引发的风波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封底《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 3.政治把关与学术探讨

审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把好政治关。 一方面,学术期刊要讲政治,绝不允许有政治错误的文章在我刊发表。明显的政治问题容易发现,但要注意隐蔽的政治错误。对于涉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涉外问题的稿件要慎重,特别要注意是否有攻击、诬蔑、歪曲等词语出现。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别开来,处理好正常的学术探讨与政治的关系。不要一遇到涉及政治问题的稿件就因噎废食,特别是一些批判性、探索性、前瞻性的稿件,只要作者的出发点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改革政策的,就要大胆采用。 第三节 编辑审稿中的逻辑问题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多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学术著作的创作则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但是,世间万物的运动与发展都包含着逻辑的原理,文学作品也不能离开逻辑思维,比如情节的展开是否合理、人物性格前后有无矛盾等等,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于其中。作者创作是可以形象思维,而编辑审稿则必须逻辑思维。所以编辑要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才可能在审稿中发现原稿中的逻辑错误,从而作出正确的审稿判断。

一、编辑要学逻辑学

我们这里所讲的逻辑学是普通逻辑学,也叫形式逻辑学,或称之为传统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逻辑问题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几乎同时发源于三个国家,即古代的希腊、中国和印度。在古希腊,创建这门学科体系的是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目前在世界各国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的逻辑学,就是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严密地论证思想。思想的准确性和论证性是正确思维的重要特征。

学习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应用适当的思维形式,合乎逻辑地表述和论证自己的思想,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证有说服力,达到有效地交流思想的目的。 例如,某地日报曾在一则广告中说:“我商场新进一批天津产女士坤表„„”; 某县法院在一份关于车祸案件的判决书中认定:“被告驾车速度快与慢,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 这个判断显然不恰当。 某法院的一份判决书中写道:“由于被告长期旷工、与流氓鬼混,致使该厂3个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有人这样说过:“杀人、抢劫是犯法的,我又没有杀人、抢劫,犯什么法?”;“资本家是讲利润的,你们也讲利润,所以,你们也成了资本家。”

作者在写作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才能做到判断无误、推理正确、结论可信。但是并不是每个作者都善于逻辑思维,正确地进行逻辑思维,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新论题,很有可能在推论时出现错误,如果编辑不能正确找出原稿中的逻辑错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学习逻辑不仅仅是作者的事,编辑也必须学习逻辑,掌握逻辑,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审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编辑审改稿的质量。

二、逻辑的基本内容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

思维形式的内容包含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规律则指的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

逻辑思维包含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在这三种形式中,概念和判断是推理的基础。任何观点的提出都有一个论证的过程,而论证就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的过程,是概念、判断、推理的综合运用。

1.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通过语词来体现。概念和语词既相关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表现为一个是思维形式,一个是语言形式。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并非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只有实词和短语能表达,虚词一般不能表达。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之分。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并具有该概念本质属性的对象的总和。 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思维、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其外延是一切人包括大人、小孩,也包括男人、女人,还可以包括中国人、外国人,也包括现代人、古代人等。

(1)概念的种类

a.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数量的多少而作出的分类。

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对象的概念,如“上海”、“亚洲”等。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也就是反映一类对象的概念。如“学生”、“工人”等

b.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是由同一类对象构成的有机整体。如“森林”、“中国共产党”等。

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如“人”、“犯罪”等等。

凡集合概念的前面,均不允许加表示个体数量的限制词,否则便“误用集合”,如“一本丛书”,“一支舰队”等。 (2)概念之间的关系

审稿时要特别注意文稿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有多种关系,同一关系(北京和中国首都);属种关系(工业和重工业);交叉关系(青年和编辑);矛盾关系(金属和非金属);反对关系(黑和白)。 一些作者在写作时会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论证出了问题;如果编辑也不熟悉概念间的关系,就可能把有问题的文章推向社会。

2.判断

判断是人们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者对事物的认识。 判断有性质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1)性质判断

判断某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如:

1.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有社会危害性的

2.有些人没来开会

3.小张是个编辑

性质判断可以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还可以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 根据构成一个判断中的不同成分,可将判断中的各个成分分为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性质判断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性

在一个具体的判断中,我们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我们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称这个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

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例如:1.大学生都是文化人,

2.大学生都不是文盲;

3.有些学生是贵州人,

4.有些学生不是贵州人。

(2)联言判断

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一种复合判断。

如:

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

她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编辑要学哲学和逻辑学 联言判断的联结词往往有:“和”、“不但„„而且„„”、“既„„又„„”、“不仅„„还„„”、“虽然„„但是„„” 等 (3)选言判断

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有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相容判断:

他或者是编辑,或者是医生

她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演员 不相容判断:

我们要么战胜困难,要么被困难所吓倒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假言判断

断定某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 假言判断有三种形式: 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天上下雨,地上就会湿”、“如果灯泡钨丝断了,那么灯泡就不会亮”;

二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温度合适,鸡蛋才会孵出小鸡”、“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三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整除,则该数是偶数”。 在审稿中,作者稿件最容易出现的判断错误。

一是性质判断时量项不当,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混淆,如: 凡新诗都是不押韵的 有的不正之风需要纠正

二是选言判断时选言不当。如:

麦苗长得不好,要么是缺水,要么是缺肥,二者必居其一 三是假言判断时假言不当。如:

如果强调产品的质量,就必然会影响产品的数量 一个人只要办事细心,就不会犯错误 3.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任何推理都包含有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作为推理依据的判断叫前提,由它得出的那个判断叫结论。由前提到结论构成一个推导关系,表示这种推导关系的词有:“因此”“所以”等。例如:

编辑应该学点逻辑,

你是编辑,

所以你应该学点逻辑。

推理又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其形式结构的特点在于,它的前提蕴含了结论。如: 海员都会游泳;

我是海员,

所以我会游泳。

演绎推理要得出真的结论,必须前提真实,前提不真,推出的结论必然不可靠。如: 凡是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

流行感冒是流行的东西,

所以流行感冒是高尚的。 推理形式一定要正确,即推理要有逻辑性,也就是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性。 演绎推理包含三段论、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四种。从编辑审稿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演绎推理中主要讲讲三段论、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 (1)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如:

任何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事物;

所以,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可以认识的。

任何一个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即大项、小项和中项。在结论中为主项的那个概念叫小项,在结论中为谓项的那个概念叫大项,只在两个前提中出现的共同项叫中项。如上例中的小项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大项是“可以认识”,中项是“事物”。

在一个三段论中,包含着一个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着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有大项和小项的判断叫结论。 (2)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判断,并根据选言判断中选言肢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如:

或者是作者修改,或者是编辑帮作者修改,

编辑没有时间帮作者修改,

所以还是作者自己修改。

这本书要么是32开,要么是16开,

这本书是32开,

所以这本书不是16开。 (3)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为假言判断,并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它包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如果想做一个好编辑,就要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小王想做一个好编辑,

所以小王必须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两种有效形式。 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

现在不是春天,

所以,你看不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有两种有效形式,但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相反,为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c.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整除,则该数是偶数;

10能被2整除,

所以10是偶数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种有效形式,即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使用假言推理要注意不要出现“假言误推”,即违反假言推理规则而造成逻辑错误。如: 如果患了阑尾炎,那么就会肚子痛;

某人肚子痛,

所以,某人患了阑尾炎。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只能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而上例则是肯定后件,犯了“假言误推”的错误。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也就是以个别知识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判断为结论的推理。 例如: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 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根据推理所涉及的前提是全体还是部分,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小王是足球运动员,小张是足球运动员,

小李是足球运动员,小陈是足球运动员,

302寝室住着小王、小张、小李、小陈, 所以,住在302室的人都是足球运动员。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例如:已知铜受热之后,体积膨胀;铝受热之后,体积膨胀;铁受热之后,体积膨胀。因为它们受热后,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减弱,相应地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加,从而导致体积膨胀,而铜、铝、铁都是金属。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有金属受热之后都体积膨胀。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都有某种属性,并且其中一个对象还有另外的某种属性,从而推导出另一个对象也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例如: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我国的地质结构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发现东北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极为相似。既然中亚细亚有大量的石油,那么他推论松辽平原也很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后来,大庆油田的发现,证明李四光同志的推论是正确的。

例如,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卖油翁以滴油穿钱孔而不沾的惊人技巧和神箭手的高超射术相比,以自己技巧是由于“ 唯手熟尔”,“无他”,来推知神箭手的技艺也来自“手熟”而“无他” 。 在应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机械类比”的错误(“机械类比”是指仅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推出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的逻辑错误)。否则就会闹出 “东施效颦”的笑话。 例子:“打架罚吃猪肉 ”的故事 “卖皇历的”笑话

另外,除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之外,还有一种推理叫二难推理。

其特点是:论辩的一方从对方的观点出发推出两种可能,再由这两种可能,引出两种结论,使对方不论选择其中哪一种,结果都会进退维谷,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复杂构成式二难推理,其构成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其结论是一个选言判断。

(二)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逻辑思维中能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逻辑形式的共同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1. 同一律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自身要保持一致。 同一思维过程是“三同一”条件下的思维,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的思维。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和偷换概念

这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使用的概念换成另外一个概念,从而改变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造成了逻辑错误,使人啼笑皆非。如: 1) 一对青年登记结婚,书记员看了有关资料说:“你们是近亲,不能结婚”。女青年着急了,争辩道:“我们两家相距两千多里,怎么会是近亲呢?”

2)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早已成了常识,刚才大家为什么说我的语言表现了剥削阶级思想呢?

(2)转移或偷换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判断内容不一致,或者在议论某一问题时,中途改变讨论的对象或论述的中心,就违反了同一律。

1) 文不对题 如:

席勒与歌德先生在魏玛的友情很深。席勒的诗才逊于歌德,但其剧才却胜于歌德。席勒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成为德国青年的模范。

2) 答非所问 如:

老师问学生:“黑格尔是哪国人?” 学生回答:“他已经死了”。 3) 节外生枝 如:

一学生上课时间去看电影,老师批评他:“上课时间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学生反驳老师:“看电影受教育难道不对吗?”

同一律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 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2) 它有助于人们正确地交流思想;

3) 它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同一律,首先要清楚它与形而上学相区别;其次,同一律要求思想保持确定性,但它并不否认思想的发展变化。

2. 矛 盾 律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对立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相互对立的思想。

在概念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相互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概念指称同一对象。

在判断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既断定对象是什么(或具有某种属性),又断定它不是什么(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例如:

(1)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2)这次展览的作品近二百多件。

(3)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马列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 排 中 律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而言,它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

排中律在判断方面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真的。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具有下反对关系的思想都加以否定,那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 “模棱两可”或“是非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如:

固然说“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不对,但“如果要马儿跑得好,那么就要马儿吃草”也不对。

这种“是非两不可”的态度是违反排中律要求的。

三、论

(一)论证概述 1. 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去确认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论证包括证明和反驳。

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如: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地质年代里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地质学已经证明,凡是有水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地质普查探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因此可以得知,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反驳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虚假性的思维过程。例如:

有人认为电脑比人脑强,将取代人脑,甚至统治人类,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思维模拟或人工智能毕竟是机械、物理的过程,它没有社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的功能都是人设计和给予的。因此,思维模拟只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是人的意识物化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尽管电脑的某些功能可以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人脑的思维,更不能反过来统治人类。 2.论证的构成

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

论题是指论证所要确定其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判断,它是论证的主题和核心。 论据是论证的根据和支柱,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判断。可以做论据的判断有两类:一是有关已被证实的事实情况的判断;二是有关的科学定义、公理、定理的判断,它们是为实践所证明的对事物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 论证方式是论题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3.论证与推理

论证与推理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又有根本区别:

第一,从思维运动的进程看,论证是先有论题,然后运用论据去对论题加以论证;推理则是先有前提,从前提进而得出结论。

第二,从逻辑结构看,推理具有单一性,同类的推理有着相同的结构和程序;论证往往比推理复杂,一个论证经常是包含几个不同类型的推理。

第三,从要求的重点看,论证的重点放在论题上和论据的真实性上,特别强调论据必须真。推理强调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任何论证都要运用推理,但并非任何推理都是论证。 (二)论证的种类

论证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类。根据证明过程中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根据论题与论据之间联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1. 演绎证明

演绎证明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作的证明。它常表现为用一般性原理作为论据来确定某一特殊论题的真实性。例如:

在阶级社会里,语言是不是有阶级性呢?如果语言有阶级性,那末,语言的产生、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死亡和语言的结构就要受阶级的制约,而不是受全民社会的制约。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语言都要随着全民社会单位的形成而形成,随着全民社会单位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全民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全民社会而有统一的语言结构,从来也不随着阶级的兴亡而兴亡,随着阶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语言结构。 2.归纳证明

归纳证明就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作的证明。归纳证明所用的推理形式可以是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如:

青壮年时期是科学家出成果的黄金时代。马克尼发明无线电通讯时,才21岁;牛顿创立微积分时,才23岁;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才26岁;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才27岁;瓦特发明蒸汽机时,才28岁。 再如:

文章的价值在其内容,而不在其长短。

古代的一首描写打猎的《弹歌》,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欧阳修《六一诗话》中的序,只有一个复句:“居士退居汝阳而集,以资闲谈也。”

日本一家打字机公司的广告,只有5个字:“不打不相识!”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科幻小说,也只有24个字:“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敲门声„„” 3.直接证明

用论据的真实性直接确认论题的真实性,这样的证明叫直接证明。例如: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惟一的标准。毛泽东认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 4.间接证明

由确认另一个或一些判断的假来确认论题的真,就是间接证明。 例如: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论证过“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的惟一来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三)论 证 规 则

在论证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论题必须明确

论题明确是论证的先决条件。在一个论证中,如果需要确认其真或假的那个判断不明确,也就无法找出适当的论据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来论证它。

有篇《谈谈青年人穿喇叭裤问题》的文章中,作者这样写道:

青年人喜欢生活丰富多彩,比如听听流行歌曲,开开家庭舞会,穿穿喇叭裤,戴戴变色镜,我看没什么不可。当然,我也不赞成我们的青年去学习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开家庭舞会,穿喇叭裤,戴变色镜毕竟不符合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所以我也不赞成青年人把这一套当作宝贝吸收过来,加以模仿。

——犯了“论题不清”的错误。

2.论题要保持一致

论题要保持一致,就是要求在同一议论中,我们所要确认其真实性的判断是什么,就要保持它是什么;我们所要确认其虚假性的判断是什么,就要保持它是什么。如果在同一议论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用另一个判断替换了原要证明或反驳的判断,这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例如:

文艺广播怎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广播站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只要唱得热闹、有腔有调,什么节目都可以,用不着过问内容。多数同志不同意这个意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文艺广播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这就是“论题不一致”

看看下面两例,错在哪里:

(1)体质虚弱的青年学生,如果不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必然不可能德智体全面发展。这里的道理很简单,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要有将来在一定岗位上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知识技能;要有健全的体魄。而体质虚弱就与健全的体魄相矛盾。因此,体质虚弱的青年学生,必然不可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2)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一点,从大量优秀的小说中可以看到。要是不信,请翻一下文学史,就可以很具体地认识到,一切真正称得上优秀的小说都是通过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给人们以积极的思想教育与健康的艺术享受。由此看来,无可否认,优秀的小说,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3.论据必须真实

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虚假论据”的错误。 例如,鲁迅讲过这样一段话: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4.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

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循环论证”的错误。

如:我国哲学家王阳明对“人胸中各有个圣人”这个观点是这样证明的: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5.论证方式必须正确

论证方式实际上就是论证中所用的推理形式。只要论证中所用的不是正确的推理形式,就会犯“推不出”的错误。“推不出”的错误,主要表现为论据中所用的推理违反规则。例如,有人进行了如下一番证明:

(1)这个人一定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就坚持真理,既然这个人坚持真理,那他还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2) 小王的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因为他学习有一套方法。

第四节 审读报告写作

一、审读报告的作用

审读报告是编辑审稿结果的书面反映,是编辑经常需要写作的一种文体。

撰写审读报告可起到二个方面的作用:

(一)督促责任编辑认真审稿

编辑审稿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它是对作者的作品进行分析、审验、作出评价。稿件最终要通过编辑鉴审才能决定其是否与社会消费者见面。编辑要对社会负责,不能把不合格的产品交付社会,就要用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去审读稿件,认真撰写审读报告,要求编辑撰写审读报告,也是从制度上保证编辑活动对作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审读报告是对编辑审稿质量的检验、考核,从而督促编辑认真审读稿件,写出较好的审读报告。

(二)审读报告为下一级审查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复审、终审不可能像责任编辑初审那样去认真审读,而是依据责任编辑初审意见进行复审、终审,作出决定。因此初审意见对于复审、终审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甚至直接影响复审、终审人的判断。

二、审读报告的内容

配件最齐全的审读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稿件的来源、著译者的简况,书稿的性质和字数,组稿过程中必须交代的有关情况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五代词选》责任编辑陈建根同志写的《审读报告》第一部分“书稿简况”:

“ 俞伯平先生于一九六一年编选《唐五代词选》一稿,后增加宋词部分,扩大为《唐宋词》,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交我社古典部。

《唐宋词选》初稿经当时责任编辑审读,肯定此书的基本质量,认为够水平出版,也指出书稿不足之处,建议删去若干首思想感情不健康的作品。编注者同意删去若干首,并略作修改后付排。

当时古典部领导复审,以普及选本的标准要求,指出全稿的根本问题是‘看不出批判继承的精神’,从选目、注释、题解到校勘等要求全面退修。编选者感到为难,要求‘缓印或竟不印’。一九**年九月,经管古典文学编辑部的副总编辑提出终审意见:‘内容不健康较多,不宜作为一般选本向广大读者介绍。先付型,暂不印,将来如何处理,待研究。’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文学研究所有关同志提出印一部分作为交流和征求意见之用,古典部同意此意见,印了三百册征求意见本。

粉碎‘四人帮’后,我室领导于一九七七年春与何其芳同志商定 ,约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注《唐宋词选》新选本。同时,编辑室也提出俞平伯《唐宋词选》有参考价值,可重新考虑出版。我们曾请俞平伯先生修改后交我社出版,当时他‘心有余悸’一口拒绝,后经编辑室同志做工作,才勉强同意。我们考虑到俞先生年迈体衰,已无法再作大的修改,就由编辑室代为检查,贴签条供他修改参考。俞先生仔细研究这些意见,并对全稿做了较大的修订,于今年八月初交来修改稿增写‘附记’,并改名为《唐宋词选释》。”

还有一种情况也必须在审读报告中交代清楚。这就是在组稿过程中牵涉到署名、版权,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作者在内容及形式上与原选题计划或编辑部、责任编辑意见相左或有分歧等。交代这一些问题,让下一级审查掌握相关情况,以利于作出合适的决断。 2.对文稿作出总的评价,写出能否采用出版的初审评语

如人民出版社编辑江平在《关于一部中国农民战争论文集的审读意见》中所说:“通读以后,总的印象是作者对农民战争理论以及中国明末农民战争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水平,能言之有理,因此此稿基本可用。”

3.对稿件的优点(或特色)和缺点作具体分析,并针对后者提出同样具体的修改意见

在具体评价分析时,往往还有背景介绍,可以采用背景介绍与稿件优缺点分析相联系的写法

一种是对同类问题探讨的历史性概述,以便进行纵向比较。

二是同类问题探讨的现实性概述,以便作横向比较。

三是概述社会需要的背景,以突出稿件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价值。 4.关于稿件的处理意见

稿件审读、分析、评价后,对本文稿是采用、退改或不采用,责任编辑应写出其基本意见。如文稿同意采用,但需要修改的,原则上应让作者修改,作者有困难或时间上有各种限制的,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由编辑或其他人修改。这些都要写入审读报告中。如果对书籍的装帧、印刷、宣传、文章的编次等有很好建议的也应写入审读报告。

如前面所举的《唐宋词选释》的审读报告最后一部分就是“一点建议”。

“此稿如经复审、终审,同意收稿付排,我想建议此书除平装外,也能印一部分精装本,供外销香港等地。俞平伯先生在海外颇有影响,此书出版,也会受到港、澳等地爱好古典文学的读者的欢迎。我社如能考虑出版一部分精装本外销香港等地,政治上会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在经济上也会有好处。”

此外,编辑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内容上的涉外问题、宗教问题、民族关系问题,可在这一部分写上, 报上级解决。 对于不同性质的文稿,在审读报告内容上有所侧重

如学术性著作和论文,要概述稿件的 基本观点、论证方法,以及使用的主要材料,使复审者不进行通读也能了解全貌。并且,要着重对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逻辑性做出基本评价。

而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则重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否鲜明、典型,以及情节是否完整、主题思想是否健康、语言和写作风格如何等。 附:《关于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思考一文的审读报告》。

《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思考》一文

的审读报告

《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的作者是我院贸经系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作者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本文是作者承接的院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作者第一次向本刊投稿。

《思考》一文先从茶叶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及贵州茶叶企业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贵州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因素。认为贵州茶叶品质优良,但产业总体实力较弱,其品质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还未能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就如何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优势,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思考》一文摘取了贵州茶叶这一局部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较强,思路较清晰,对贵州茶叶产业的现状分析比较实事求是。贵州茶叶产业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贵州茶叶具有很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但贵州茶叶经济效益却很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这主要是政府关注不够,投入力度不大,缺乏总体发展规划,以至于贵州茶叶竞争力较弱。

作者认为,解决贵州茶叶产业的问题,关键是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而提升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更重要的是改善产业内各种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提高其发展水平,尤其需要政府和茶叶企业从行业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管理、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把贵州茶叶产业培育成为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 通观全篇,《思考》一文具有如下特点:

1.选题较好。对贵州茶叶产业发展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不多,且大多局限于茶叶效益和企业管理层面。而本文则从产业竞争优势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探讨贵州茶叶产业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一定新意。

2.分析原因有一定深度。文章在对原因进行分析时,不局限于产业本身,而是从市场、技术、生产要素、相关产业支持度等方面分析了贵州茶叶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

3.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但是,《思考》一文也存在较大缺陷。主要是:对贵州茶叶产业的探讨局限于茶叶产业自身,未能从贵州经济全局来宏观审视这一产业的发展。茶叶产业在贵州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产业前向和后向联系怎样、产业带动能力如何,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等,均未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如果抛开这些而仅就一个产业本身去探讨,必然削弱了其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由此,对《思考》一文的处理意见如下:

1.本文符合本刊的发稿方向,建议列入XX期选题规划。

2.建议作者就上面提出的不足方面作较大修改,待修改后再定。

责任编辑:XXX

2004年12月13日 《全球市场经济的文化意义》审读意见

这不是一篇经济学论文,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的思辨而非以往经济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论证方法;

这更像是一篇哲学论文,但它所探讨的却的的确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而非哲学的原理或其它。

作为经济类学术刊物,我们可以采用这篇文章吗?

但我们确实需要采用这篇文章。这不仅仅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好,更主要的是我刊设立了这样一个栏目——《经济与人文》。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不禁令人困惑:种种触目惊心的欺诈、对诚信的漠视、对游戏规则的践踏等等。这是经济发展的本来之义吗?当用经济的方法难以解决经济的问题,已有的理论对诸多经济现象作出的解释竟是那么苍白无力时,我们发现需要借助其它学科的力量,哲学的、历史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甚至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才可能使我们面对一切现实不会被遮蔽双眼。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的本质是什么?经济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人”才是社会的主体,是生活的本质。但是,在商海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人”——马克思称之为大写的人——哪里去了?

或许,更深刻的危机存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中,换言之,存在于财富增长与人自身发展的矛盾中。工具理性可以满足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但未必能够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人类的视野应该开阔宏大,理所当然就应该抛弃短视与狭隘。什么东西能够体现人类视野的开阔与宏大呢?只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于是我们搭起了《经济与人文》的研究平台,而《全球市场经济的文化意义》一文,正体现了这一栏目的创办宗旨和理念,为《经济与人文》栏目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该文充满哲学思辨的色彩,它理性地分析了市场经济与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道德、法律间的联系,力图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文中不乏作者智慧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毫无疑问,功利主义是它在道德伦理上竖起的第一面旗帜。”

“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市场经济在客观上激发了人们的进取心,从而增强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因此,只有这种经济运行机制才最有可能给人类创造出最大的物质奇迹。” “经济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础。笔者

难以设想,市场仅仅是商品交换的一个场所,市场经济不需要任何制度环境来保障;没有政治生活的民主,没有政治民主保护下的个人自由,会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作者在分析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时,也对市场经济的缺陷进行了剖析,其中一些见解不乏警示作用。

作者认为关心效率而不重视公平是市场经济的缺陷,“经济的高效率和财富的增长并不必然使大多数人摆脱贫困。”

“市场经济崇尚个人自由„„完全自

由的市场经济并不可取。我们应当警觉全球市场经济的这一缺陷(这里作者指市场经济推崇精英、鼓励优秀、优胜劣汰,而缺乏对弱者生存权利的保障和维护其起码尊严),不能让它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

“我国的各项法律虽然不能说十分完善,但确实不少了,然而权大于法的现象在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仍然比较严重。没有法治保障的市场经济,根本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既不会有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更不会有社会公正。”

当然,作者对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并没有提出一个解决思路。但是,本文的最大学术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一种功利的对策思路,而在于其哲学的、理性的剖析市场经济本质和具有思辨色彩的独到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该文很有学术价值,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建议刊发在2003年第1期。

责任编辑×××

2002年12月12日

审读下面这两篇短文,看看有什么问题 1. 对于社会主义编辑工作者来说,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编辑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外为我用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 今天,出版物概念的外延扩大,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类出版物,还有电子类出版物等,但出版物概念的内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出版物仍然是用文字、声音、图像、数码等符号记录信息知识,通过复制在纸张以及电、光、磁等物质载体上,并在社会进行广泛传播的人类精神文化成果。

另外,对于需要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编辑在写退改信时,对需要作者修改的地方一定要写清楚,不要笼统概之,以免作者不知如何下笔修改。此外写退改信时的口气要委婉一些,切忌生硬。

杨柏先生:

您好!

惠稿《我国归类划分东中西部经济区已不适应发展要求》拟刊在我刊2007年第4期(7月出版),作为本文的责任编辑,我谨对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观点表示由衷的敬佩。但在编辑过程中,对惠稿有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提出来请作者思考,如同意请尽快修改返还我们。

1.全文太长,有2万多字,我做了一些压缩,在不影响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对案例作了一些删减和调整,现发还您,不知您意下如何,是否同意?

2.文章所使用的材料多为2003年数据,这对作者观点的支撑有影响,我们一般要求用近3年的数据,所以希望您尽可能更换为2004年以后的数据,当然越新越好。这些数据我已用红色标出。另外,第6页标绿色处,“东部占71%,中西部占16.5%”,这两者相加为87.5%,未达到100%,显然有误,请查对。

3.首页末作者简介中的出生年、籍贯和研究方向请补充完善。

4.在这篇文章中,您认为“中、东、西”的区域划分不妥,确有见地,但对应该如何划分却未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有可能,希望能继续作系列课题,另文探讨,本刊期待您的新作惠赐。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审稿是一项严肃的科研活动

2、何谓三审制

3、审稿要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做好稿件的价值判断

5、写一篇审读报告

上一篇:电缆悬挂标准范文下一篇:东南大学课程范文

本站热搜